👩🏻⚡️✨
想做皮秒雷射已經想很久了
建議每個月施打一次 斑點會逐漸淡化
💡斑點是後天生成的斑點 非原生的
我每次都愛亂摳痘痘 導致有色素沈澱疤
這點真的母湯 手欠綁啊啊啊
目前施打一次 我覺得毛孔很有感 斑點有淡一些些
.
第一次的皮秒獻給
交通便利 位於台北車站的 愛爾麗診所
整體環境很明亮舒適...
👩🏻⚡️✨
想做皮秒雷射已經想很久了
建議每個月施打一次 斑點會逐漸淡化
💡斑點是後天生成的斑點 非原生的
我每次都愛亂摳痘痘 導致有色素沈澱疤
這點真的母湯 手欠綁啊啊啊
目前施打一次 我覺得毛孔很有感 斑點有淡一些些
.
第一次的皮秒獻給
交通便利 位於台北車站的 愛爾麗診所
整體環境很明亮舒適整潔
服務人員親切地馬上詢問需要水或茶
接待大廳有沙發區可以休息
因為第一次來 有先填寫基本資料
.
先和醫美顧問諮詢
可能因為都是女生很好聊
討論了很多我們女生們在意的問題
我覺得很有親切感耶~
有種顧問很懂我的感覺!!!
而且也藉此了解一些醫美小知識
.
幫我諮詢的是呂彥杰醫師
與呂醫生諮詢 可以說說皮膚的問題
醫生會專業地判斷臉上瑕疵用什麼可準確改善
很專業且對症下藥的感覺!!!
我的肌膚問題是 斑點 和 痘疤
另外 還有被呂醫生提醒
不要再熬夜了 哈哈哈 很捨不得睡
不只有諮詢還有 飲食的建議
建議少吃容易讓皮膚變黑的食物
平時要做好防曬 ⋯等
.
呂醫師及美容師有提醒
斑點及痘疤皮秒一次不會馬上淡掉
需多次的施打 淺層的可能1-2次會有感
深層的就要更多次囉~
除了平常在家多保養外
皮秒也是個很好的固定保養方式
.
💠 #Discoverypico探索皮秒雷射 全臉 2,999元
💠 關於探索皮秒DISCOVERY PICO
目前快速流行的最佳治療方法
1064nm光熱效應使膠原蛋白增生 改善老化+提亮
可縮短近30%治療時間 不易紅腫 縮短恢復期
可解決色素斑 肌膚老化問題 甚至刺青
千億分之一秒疾速機械震波 減少治療次數
降低反黑之風險
對皮膚緊實 除斑 亮白⋯等 有優異效果
.
首先 會到小房間內做療程前的準備
先基本進行卸妝和洗臉
之後敷臉 過程中都很舒適放鬆呢~
再來是敷面膜 美容師幫忙敷的是
膠原激活面膜 — 阿魏酸面膜
.
❤️愛爾麗診所免費升等❤️
皮秒雷射術前可敷厲害的 #阿魏酸面膜
不必多付額外的費用 超棒的~
💧 阿魏酸 是高濃度的保濕成分
可提高臉部肌膚的養分及水潤度
避免高強度熱傷害造成肌膚反黑
面膜濕敷大概15~20分鐘
在過程中很貼心詢問是否刺刺的
因人而異 我覺得不會 只覺很水感 很舒適
這面膜真的很棒 因為皮膚如果太乾的話
皮秒雷射是會反黑的!!!
有了敷阿魏酸 就不必害怕啦~
.
我沒有上麻藥 因怕皮膚過敏或效果不夠好
💡 如果你非常非常怕痛 堅持要麻藥
可加價200元 讓醫生幫忙塗麻藥哦
而且其實因為 愛爾麗已免費升等
先做了阿魏酸面膜 肌膚保水度足夠了
我覺得打雷射時幾乎沒疼痛感
.
術前準備結束後 有先拍照紀錄
肌膚喝飽水真ㄉㄨㄞ 只是斑點疤痕蠻多
真的得把愛摳臉的習慣戒了!! 嗚
開始施打探索皮秒DISCOVERY PICO囉
躺下乖乖閉好 戴上護目鏡保護雙眼 🥽
真的蠻緊張餒 以為以為會劇痛 但其實不會
很像是用橡皮筋猛彈臉的感覺
.
過程中 醫師會特別加強
色素較多的顴骨斑 還有疤痕的部位
還聞得到很香的烤肉味 威
請放心 臉沒有燒焦 那是汗毛預熱的味道喇~
.
結束後紅不明顯 又趕快拍個照紀錄 📷
斑點有變淡 毛孔也變小
感覺肌膚整個提亮許多 膚質大改善!!!
.
緊接著回到剛剛的小房間做術後處理
敷上面膜再加上水蒸很有涼感具舒緩效果
以及使用導入儀幫助肌膚吸收️ 🈵️
還幫忙頭部和頸部的按摩 太舒服哩
皮秒雷射真是個好享受的療程呀(❁´ω`❁)
完成後有上了點隔離防曬
.
⚠️皮秒雷射術後注意事項
🌞 要好好防曬 💦 做好保濕
⚡️勿去角質 勿用酸類保養品
本以為皮秒都會結痂 有個修復期
但我居然沒有結痂 真開心 💕
.
回家都有敷臉和認真擦保養品
還拍照記錄~15天後真的很有感
真的大愛皮秒後的膚質啦~推薦給大家
愛爾麗診所官網 http://www.airlie.com.tw/twindex.php
愛爾麗官方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irlieworld
愛爾麗官方免費諮詢LINE https://bit.ly/3lkgIsN
.
許願之後多皮秒雷射幾次吧 當保養
先謝謝男友的錢包囉ヾ(๑╹ꇴ◠๑)ノ"
.
[本文皆為本人親自試用過後的體驗心得(非商業性質)僅供參考。產品成分及功效說明,引用商品或官網(含粉絲團)所載,不等於宣稱具有療效,每個人使用習慣、體質及膚質不同,實際效果依每人體驗為主。]
.
.
.
#愛爾麗 #愛爾麗診所 #皮秒雷射 #皮秒 #保養 #臉部保養 #護膚 #面膜 #敷臉 #肌膚保養 #台北車站 #美容 #醫美
體外震波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結石物語
人類對抗尿路結石的歷史已經超過1萬年
在古代金字塔裡面的壁畫當中,
就有描述結石治療的方式。
古代治療結石沒有什麼好方法,
療效很差, 而手術治療根本就是九死一生!
最近30年,
人類對於結石的認識、治療的技術突飛猛進!
科學家發現:產生尿路結石,
其實和吃豆腐、菠菜、鈣片、豆類,
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相對的,家族史佔了重要的因素
喝水量少、排尿減少、體型肥胖、缺乏運動、長期臥床、還有一些特殊的代謝性疾病,
這些都是科學認證造成結石的元凶
治療的方式也是日新月異
可以考慮體外震波、輸尿管內視鏡碎石、經皮穿腎造口碎石... 等微創的技術。 真正需要開腸剖肚取結石的機會其實已經很少了。
這個影片當中, 我使用的是「軟式輸尿管鏡」, 為病人治療結石。
這個利器鏡身纖維柔軟,可以減少輸尿管組織的破壞,
而且可以逆行性鑽到腎臟裡面, 直接將結石擊碎!
但是並非所有的結石都可以用它來治療,
必須經由泌尿專科醫師評估才行
我的個人心得:大小落在 1-3公分,(最好不要超過3.5公分), 位置在上端輸尿管、 或腎臟裡面的結石, 經醫師評估,可以考慮使用軟式輸尿管鏡來治療。
體外震波心得 在 BLUE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每天獨自畫圖時,除了想內容及構圖以外,剩下來的就是不斷重複的上色,每天每天幾十年這樣下來,早已超過 葛拉威爾說的10000小時,兩萬甚至有三萬,幾乎是反射動作了,就像大家在洗碗一樣,邊洗碗(畫圖)腦子邊想事情,其實某個方面來說是相當無聊、繁複。直到四年前開始聽線上課程後,它就是我最好的「同事」。四年下來已經累積有四千多個小時,不是聽人家在閒聊,而是有系統的各種課程,有心理學、法律經濟學、認知科學、腦科學、藝術史、科技史....買了四十幾門課在學習。學習就是降低世界在你心目中的不確定性,我收穫很多。之後也想不定期的在粉絲頁分享我聽到的課程內容。跟原本的貼文不一樣的是,原本圖配上短短的文字,這則是長長的一篇文配上一張小封面,看不下的朋友歡迎略過!
話要說在前面,大部分內容「不是我原創」,我只是整理自課程裡覺得不錯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一 書簡介
『上游』書名來自一個典故,以前有兩個人在河裡救出了一個孩子,才救起來,又一個溺水的孩子飄來,反覆救了許多孩子之後,其中一個人說,我不在這裡救小孩了,我要去上游看看誰在往河裡扔孩子。
作者 西斯兄弟他們的『黏力』、『關鍵時刻』、『決斷力』這幾本書我都很喜歡,這是一本三月出版的新書,是由西斯兄弟裡的弟弟 丹.希思(Chip/Dan Heath)寫的。
二 上工治未病
在中國的黃帝內經裡面,有一句話“上工治未病”是在說,厲害的醫生在發病之前就把病給治好了,扁鵲是一名很有名的醫生,他回答皇帝說自己的大哥醫術最好,總能在還沒發病之前就把病給治好了,但因為這樣而沒有名氣,扁鵲自己醫術最差,只能在病情嚴重時才治療,時常要動刀、下猛藥,但自己的名氣反而特別大。
丹.希思在這本『上游』裡沒有說一些難以意會的大道理,提了許多案例,告訴我們什麼是”治未病”,如何治和難處。
兩個交警,在一個容易開快車多事故的路段執勤,一位把車子停在路邊顯眼的地方,用路人看到警車怕吃罰單,自動就會減速,而另一位警察是躲起來,等用路人超數了再攔下來開罰單。第二個警察就跟扁鵲一樣,功績高度可見,那誰還願意治未病?
在社會體制中,人人都有自己份內的工作,下游問題的責任明確,而上游沒有,下游的問題往往也比較緊急,必須馬上解決,而上游的問題卻是 “重要而不緊急”。你要主動去做,這才叫有上游思維
女記者 林.福萊,在1975年時發明了”性騷擾”這個詞,在不那麼重視女性身體自主權的年代,讓人們注意到性騷擾是一個問題,可以想像他當時的壓力,被質疑為什麼你不做正面的報導?為什麼要這樣惹人嫌?,福萊發明了一個問題,人們才意識到問題,才想辦法解決問題。
如何潤物細無聲的解決問題,其中兩個例子,麥當勞為了不讓客人把塑膠餐盤一並丟到垃圾桶裡,就縮小了垃圾桶的開口,自然客人就會把托盤留在一邊;荷蘭有一家腳踏車公司發現,產品在快遞公司運送過程中容易損壞,腳踏車公司注意到自己的腳踏車,包裝起來扁扁的,有點像是液晶電視的包裝,於是他們就在自家的包裝盒上畫上一台液晶電視,讓搬運工人們不再粗魯的搬運,因此把搬運的損壞率降的了70%。
三 預警指標
紐約市有一處的醫院系統,為了縮短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他們改變了救護車停放的地點,佈局在城市的各個地點,醫院透過數據發現老人院晚飯時候是叫救護車的高發點,因為這時看護們去每個老人的房間叫老人吃飯,最容易發生狀況。而這家醫院就把救護車提前佈局到老人院附近,一台車接走了由其他車補上,把救護車抵達時間縮短到六分三十秒,比別的醫院快出了一分三十秒,這對心臟病患者是生死攸關的時間,2011年日本大地震,震波監測給仙台提供了30秒、東京提供了90秒的預警,這也足以讓火車停妥、學生躲到桌子底下,這也都是救命的的預警。
有些電梯上也會裝上感應器,再把這些偵測到的數據透過雲端存儲下來,電梯公司利用這些數據分析電梯狀況,如開門時間差距0.1-0.2-0.3秒慢慢增加,這一般人是絕對感覺不出來的,公司派人事先來維修,就不會出現把人鎖在電梯裡的狀況。
有對五個醫院的ICU跟蹤觀察了一個月,在四百多位病人病人身上數據監測的儀器,一有指標異常就會發出警報,一個月總共發出了250萬次的警報,其中決大部分是假警報,而這樣頻繁的警報,醫生們會變得不再敏感而忽略警報,醫院為了改善這個狀況,將大部分的警報只顯示在螢幕上,只留特別重要的指標異常才會發出聲音警報,然而在這樣的優化後,一個月警報聲還是有40萬次,每個病人每天發出187次警報,其中必然有大量的假警報,測量沒有完美的,這就是ICU的日常。
四 官僚系統
2018年有一位紐約老警察在節目爆料,為了讓犯罪率數字下降,一個常見的做法是把案件給”降級”,一個例子是警察抓到一個強暴現行犯,特殊的是受害者是一個妓女,警察用了共詞裡的幾個漏洞,技術性的方式,讓強暴降級成了”服務偷盜”接受了服務沒給錢的意思,警察這樣做當然不對,不過轄區警長考核指標就不會變差,局長看到自己轄區的低犯罪率也高興,等於自己管轄下犯罪率下降,市長也樂於看到犯罪率下降,房價才能上來,市政成績才能具體體現。長此以往數據可能變得相當理譜。
書裏的許多例子,沒有直來直去的簡單問題,故事也不一定有完美結局,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世界,想對這樣的世界負點責任,我們無法指望功勞,甚是還會惹得一身腥。
(以上心得整理自,得到app/萬維剛菁英日課/說書課程)
體外震波心得 在 台灣女孩上海太太在加拿大的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膝蓋重傷史】
大概四五年前,我在一次馬拉松後膝蓋受傷,醫生診斷是髕骨外翻、軟化,卻因為當時在小診所沒有獲得很好的復健照顧,加上自己輕忽,導致膝蓋嚴重發炎,最後雙腳肌力大幅退化,嚴重的時候甚至走路不能超過五分鐘,就會痛得要找地方坐。
當時,我很絕望的在網路上四處找資料,看遍網路推薦的各大醫院診所名醫,各種治療幾乎都做過,吃維骨力,打玻尿酸、葡萄糖水、PRP、體外震波、類固醇等,花了很多心力和非常多錢,結論是……通通沒效。(那些坊間說得天花亂墜的醫師說詞,拜託千萬不要信)
想想,當時我才29、30歲,卻幾乎不良於行,其他肌肉的代償甚至讓我身體很多部位非常痠痛,甚至無法久坐或睡覺,日子一度很絕望黑暗,會想難道自己一輩子就這樣不能走嗎?每每想到這邊,就淚如雨下、無法成眠。那時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痊癒了,要把自己的經驗寫下來,給像我一樣經歷相同病痛的人參考。
康復至今已經一、兩年了,我始終沒有動筆,說真心話,內心其實是很抗拒回想當時病痛的回憶。但今天突然一個轉念,寫吧!把自己養傷的那三、四年的心得分享出來,或許真的可以幫到有需要的人。
當然,我不是物理治療師或醫師,以下也只是我自己的經驗分享,每個人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事隔一、兩年,有些事情沒法像當下記憶這麼鮮明,但希望給有類似病症的人參考,若有疑異,還是建議回去問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復健醫師。
第一,髕骨軟化、外翻不是大問題,但受傷期間,請多休息、少走點路。我指的少走路,是不要去逛街等。起初,我就是輕忽,和人去逛了整整一個下午的街,回家後膝蓋開始嚴重發炎、積水,開啟日後幾年一連串的噩夢。
第二,我的經驗,復健診所的聲光電熱其實只是緩解疼痛,並不治本,我經常做完一個小時的熱敷、電療、超音波等療程後,一走出診所或醫院,就開始痛了,就連我當時的復健師也偷偷點頭,這些治療對我的症狀沒有太大幫助,做了一年半一點效果也沒有,後來索性不做了。
第三,聲光電熱幫助有限,但最重要的是,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教你的復健動作,請一定要確實執行,有的是強化你較弱的肌肉,有的是幫助放鬆太緊繃的肌肉,讓身體內部肌肉能恢復平衡,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如果你的症狀不是很嚴重,只要乖乖做完復健菜單,很快就會痊癒了。不要給自己找很多藉口,你騙的了別人,但騙不了自己的身體。
第四,物理治療師最有價值的地方,並不是幫你操作一大堆如電療、拉脖子等設備,而是「徒手治療」,徒手治療可以幫忙改善病患的關節錯位,或者是肌肉、筋膜、肌腱等軟組織的沾粘,若經過這樣的處理,再搭配肌力運動,恢復進程會加快很多,現在很多物理治療所都有提供相關服務。
當然,徒手治療一次並不便宜,從幾百塊到一千多塊我都有聽過,也曾遇過徒手做的很差的物理治療師(所以要慎選)。但我覺得,徒手治療收費高其實很合理,因為徒手做得好的物理治療師,常常都要再去進修,進修學費並不便宜,這樣的收費,反應的是他們的成本以及這項技術的價值,當初我會痊癒,徒手治療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在加拿大這邊,物理治療也是以徒手為主,是很專業的一門治療。
第五,受傷以後,千萬不要全部仰賴另一邊施力。舉例來說,很多人右腳受傷,走路就會不自覺把力量「全部」分擔到左腳,當然身體代償是人之常情,但千萬不要太過度。
包括我,還有我身邊受傷的朋友,當初一邊受傷後就把力量「通通」分擔到另一邊,甚至出現一大堆奇怪的姿勢。結果反造成其他部位的肌肉過度緊繃、受傷,出現痠痛、疼痛的症狀,反而增加日後復健時更多的問題。
第六,你一定想問我,最後是怎麼好的?眼見我做各種治療試過都無效後,當時我的復健醫師建議我到振興醫院做水療。最後,我找到振興醫院復健科的陳建成醫師,他很清楚的分析我的病因,也是我碰過最好的復健醫生,然後讓我開始做每周2-4次的水療。
所謂水療,是在水的浮力下讓病人可以做到很多在陸地上無法做的動作,從最一開始的走路、跳躍、踩浮力條,到後來動作越來越進階,慢慢把幾乎流失的肌力一點一滴找回來。
我非常感激當時水療的物理治療師楊祥生老師,想當初第一次下水是哭著跟他說我的病況。很有經驗的他,先安撫我的情緒,一點一滴的教我各種動作,開出回家訓練的肌力菜單,再每一次根據我的情況,幫我在水中做徒手治療。
當然,我是很聽話又勤快的病人,定期去水療,回家每天該做的肌力訓練一個也不少,花了一年半後,我終於慢慢痊癒,如今已經可以正常跑跳。
雖然受傷過的部位無法再做太激烈的運動,但能恢復正常生活,隨心所欲的逛街、運動、旅遊,是我當初傷重時想都不敢想的事,也很謝謝一路以來幫忙過我的人。
或許有天,會有跟我類似情況的人看到這篇文章,希望我的過來人經驗可以幫到你。更重要的是,不管再痛再難,你真的沒有被放棄,這些考驗只是康復之路必經過程,哪怕比別人難一些,終有一天,你一定會和我一樣痊癒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