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馬蘭市場地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馬蘭市場地址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馬蘭市場地址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email protected]標題台東市區 尋覓馬蘭原味時間Fri Aug 21 ...


*** Forwarded file follows ***
發信人: bbsjjlu@Palmarama (), 信區: Scenery
標 題: 台東市區 尋覓馬蘭原味 (轉載)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20 18:24:43 1998)

【中國時報 87/03/20】

福爾摩莎部落之旅‧阿美族 

到台東市區 尋覓馬蘭原味

 漢化日日深、土地漸漸失的馬蘭社人,面對的是「乞丐趕廟公」的尷尬。
想多認識咱們的馬蘭兄弟嗎?到台東市來逛逛吧!

⊙文/李嘉鑫

阿美族是台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因為住在平地,土地最為漢人覬覦,一旦
部落遭漢人入侵,很快就漢化而被同化。根據現有的情況推測,阿美族將是最容易
步上平埔族後塵的一族,最明顯的例子,大概就是世居台東市區的馬蘭社人了。

 馬蘭社屬於阿美族卑南群,最早住在台東市區鯉魚山腳下,社名「馬蘭鉤」,由
於發音幾乎與青年集會所「巴啦館」同音,很可能就是以會所為名。

 馬蘭社最早為外界所知,是一八七五年|清廷「開山撫番」、漢人大量移民後山
的翌年。英國牧師李庥乘船造訪台東,他看到當時台東市已有廿、卅戶漢人,由於
漢人所帶來的天花在部落裡肆虐,造成不少部落人口折損過半,馬蘭人不得不從鯉
魚山腳,遷到今天的新社街一帶。

 一八八七年,另一位英國人泰勒,從屏東滿州走阿朗壹古道抵達台東,他記錄台
東市區的阿美族人口多達四千,可是被知本社卑南族統治。再過了九年,日本人類
學者鳥居龍藏造訪,他看到馬蘭人在卑南人統治下,過著「農奴」般的不幸生活,
可見日治以前的馬蘭人,同時受苦於漢人的天花和卑南族的壓制。

 日治以後,漢人移往台東者更多,馬蘭人逐漸淪為少數。尤其台灣光復後,在當
局有計劃的壓抑與歧視下,更造成馬蘭社的解體。

 由於馬蘭社是由五、六個大家族組成,團結的在地社群對外來政權是一大威脅,
因此當局利用「都市計劃」的名義,不斷新闢大馬路將部落割得四分五裂,然後再
把大家族核心的嫡長家屋,陸續劃為公園、學校等公共設施,一舉「殲滅」馬蘭社
人在自己家鄉的優勢。像即使貴為亞洲鐵人的楊傳廣,一甲多田地就被陸續徵收到
僅剩一棟祖宅,一般「小」原住民的景況,當然更不在話下了。

 目前在洋樓大廈林立的台東市區,走到新社街的巷弄裡,還能看到不少老樹雜陳
的破舊平房,這就是被漢人政權以公園預定地名義,「判處極刑」三、四十年之久,
可是卻遲不動工的馬蘭社老宅。

 成為鬧區的馬蘭社,土地逐漸被精於算計的漢人巧取豪奪,爾後櫛比鱗次的公寓,
更讓馬蘭人過著尷尬的日子。以務農為主的馬蘭人,喜歡在夜晚收工後,與親朋好
友在自家門前歌舞小酌,可是漢人鄰居卻認為居家安寧被破壞而頻頻報警取締,日
久不堪束縛的族人,只好出售老家,搬到市郊豐里、康樂的田間築屋而居,景況諷
刺性地一如「乞丐趕廟公」的漢人俚語。

 由於阿美族屬於平地山胞,土地可以讓售漢人,漢人往往藉著趁人之危的高利貸
手法,將不少馬蘭人的土地騙買一空。這些無立錐之地的阿美族,最後只能流浪到
大都市以勞力維生,並就近在都市邊緣的河川地搭蓋違建居住。這就是大台北區原
住民「花東新村」、「快樂村」問題的由來。和當年葛瑪蘭平埔族逃避漢人,遠離
宜蘭故鄉,到花蓮建立「加禮宛」、「新社」的情況同出一轍。

 從馬蘭社淪亡的例子來看,漢人優勢族群對原住民的不義,三百年來其實並沒有
改善多少,這是台灣社會的恥辱!

《馬蘭社英雄》巨人馬罕漢 抗敵衛家

根據當年中外造訪者的紀錄,馬蘭社人曾經長期臣服於卑南族統治,最後讓馬蘭
社從桎梏中解脫的,除了日本統治體制以外,最大的功臣,據說就是傳奇性的民族
英雄「馬罕漢」了。

 「郭拉斯‧馬罕漢」生於一八五二年,據說他身材魁梧過人,眼大如牛、手指粗
得像香蕉、小腿則壯得像木杵。當年利家社的卑南人頻頻襲擊馬蘭,連頭目都因而
喪生,馬罕漢繼任後,仿效對手斯巴達式的青年會所制度,嚴格集訓青年,屢屢擊
敗強敵,並以縱橫捭闔的手腕與附近各族交往,終於讓馬蘭社人走向強大與自主。

 由於馬罕漢的威望,台東地區的族人之間若有糾紛,都喜歡找他調解,事成後則
宰牛宴飲酬謝。

 民國元年,成功鎮阿美族不堪日警統治,殺死日警三人、爆發「成廣澳」事件,
當時年已六十的馬罕漢被四名壯丁抬著,冒著八月溽暑前往調停,讓族人免於更大
的報復與傷亡,不過返家後一個多月,卻不堪勞累病發身亡。

 馬罕漢沒有子嗣,依照馬蘭社習俗由外甥女招贅延續家傳。他的後代棒球高手輩
出,而且曾經數度以大型的「馬罕漢盃」棒球公開賽來紀念他。今天台東阿美族熱
愛棒球的風氣,應該和郭家後人的提倡有很大的關係。

《馬蘭市場風情》小市集 傳統野味擺攤

每天清晨六點,在四維路四段、新社一街與五巷交會處的馬蘭市場旁,有一處阿
美族婦女擺設的野菜攤位,大約七點過後賣完了就收攤。這處約十個地攤的小市集,
是台東市唯一能買到阿美族野菜、回味舊馬蘭社風情的據點。

 限於台東市離山區尚遠,附近海邊又是物種單調的海灘,所以這裡的野菜,論種
類、數量都無法與花蓮吉安的黃昏市場相比,不過也因為如此,它反而呈現真正的
阿美族卑南群特色。

 在這裡能買到的野菜,以常見的過貓蕨、野莧、龍葵、檳榔心為主,也有阿美族
傳統的醃生豬肉「席澇」、糯米酒,以及族人在稻田水圳撈到的河蜆與田螺。

 當地漢人到這裡買野菜,都抱著「吃補」的念頭,頻頻詢問這些野菜可以補些甚
麼?或是治哪種病,這是一個都市人免費學習野生食用植物的有趣地點。

《新奇風味餐》野菜西餐 創意滿點

鐵板牛排旁的胡蘿蔔,被紫紅的山藥取代,錫箔包的烤馬鈴薯換成野生薯蕷,蔬
菜沙拉變成鵝仔菜和水蕹菜,小麵包改為蒜烤糯米糕,而一分鄉下濃湯,則變成奇
特的半天筍湯!這就是全國首創的原住民風味野菜西餐。

 位於台東市正氣路的「吾愛吾家」,是台東最早的西餐廳之一,經營者許娟娟從
小和阿美族共同生活,也從原住民同學家中學到不少野菜烹飪技巧,最近她偶發奇
想,居然在店內推出這種饒富創意的料理。

 阿美族野菜是近幾年紅遍東部的觀光賣點,但是將野菜煮成西餐,倒是全國第一
樁。這種創意料理好不好吃可能見仁見智,不過許娟娟為了感謝她那些阿美族同窗
的傾囊相授,決定對上門光顧這種特色西餐的原住民一律打折優待,她希望藉著這
樣的嘗試,讓原住民朋友們知道,自己的傳統文化原來是這麼有價值的!

《馬蘭社的傳統技藝》藤編 郭清溪夫婦傳薪

在馬蘭榮家後面的青島街、靠近卑南大溪一帶,至今依然是稻浪起伏的美麗田野,
這是馬蘭社最後殘存的傳統聚落,附近一棟閩式農宅裡,則住著馬蘭社最後一對還
保有傳統技藝的老夫妻-郭清溪夫婦。

 阿美族和台灣原住民一樣,都是媽媽紡織衣裳,爸爸製造生活工具的配對,郭清
溪擅長各種藤器的編織,以及阿美族獨到的捕魚工具,舉凡海膽鉤、魚簍、拋網、
魚刀都得心應手,而郭太太則幾乎是整個阿美族各社群當中,至今還在紡織不懈的
少數好手之一。幾年前因為奧運主題曲「返璞歸真」借用,因而名噪一時的馬蘭社
「歡樂飲酒歌」,也是郭家二老最擅長的生活小曲之一。

 由於藤條取得困難,編織過程又很耗時,因此郭氏的作品售價並不低,一種細藤
編的有蓋小方盒,是昔日馬蘭人裝糯米飯的便當,今天則成為台北雅痞士女追求自
然的小皮包,一個至少要兩千元,可是站在增值的立場,這種快要變成古董的少數
民族文物,實在是值得珍藏的投資。

《馬蘭優閒之旅》野炊觀海找奇石 樂趣多

台東之旅只有知本溫泉嗎?其實市區附近還有不少有趣的據點,會讓懂得玩的人
停留得津津有味。

 從市區往台十一線公路走,過台東大橋不久,左轉一九七公路上山,約兩、三公
里後的富源山頭,是鳥瞰市區與富岡海岸的最佳據點,遊客可以欣賞志航基地的戰
機起降。附近的土雞城,則是台東人吃土雞欣賞夜景的新興去處。

 從開封街到中興路一段之間,介於傳廣路與新生路中間,就是馬蘭社舊址所在,
當中的新生國小擁有實力堅強的阿美族棒球明日之星,旁邊的馬蘭天主教會,則是
馬蘭人的信仰中心。

 自備炊具的遊客,不妨趁清晨到馬蘭市場買些野菜,來到大同路底的海濱公園,
這裡有公廁可取得淡水,然後翻越海堤到海灘享受野炊、垂釣、戲水、尋找奇石的
樂趣,每逢例假日,海灘上都是撐起一把大陽傘,重尋這種往日部落野趣的阿美族家庭。

 品嘗「吾愛吾家」野菜西餐可洽(○八九)三二八四二八,訂購郭清溪的阿美族
藤編,請洽郭家子女二二二四一六林清玉,或是二二四二二○林金桂。

--
靜竹 風過竹不留聲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ccsun77.cc.ntu.edu.tw ] [Login: **] [Post: **]

--

我達達的馬蹄....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40.115.60.131 ] [Login: **] [Post: 5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