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是怎麼發現腫瘤的看什麼科
我在這邊統一打ㄧ篇文唷🤍
/
在9月初的時候有一場台中證件照
有ㄧ個客人說看我就知道我的身體要壞掉了當場幫我按摩說我鎖骨那邊很腫
因為我ㄧ直以來一疲累液下就會痛痛的
所以在9月底我去了台北馬偕掛了兩科門診
🔺胸腔內科/主要是想看我鎖骨凸出來的那塊
🔺血液腫瘤科/主...
很多人問我是怎麼發現腫瘤的看什麼科
我在這邊統一打ㄧ篇文唷🤍
/
在9月初的時候有一場台中證件照
有ㄧ個客人說看我就知道我的身體要壞掉了當場幫我按摩說我鎖骨那邊很腫
因為我ㄧ直以來一疲累液下就會痛痛的
所以在9月底我去了台北馬偕掛了兩科門診
🔺胸腔內科/主要是想看我鎖骨凸出來的那塊
🔺血液腫瘤科/主要看我的液下痛的淋巴
統整這兩科看完、抽完血、照完X光後
淋巴沒有問題只是太過勞累
但因為鎖骨那顆比較需要檢查
所以血液腫瘤科醫生幫我轉掛胸腔外科(詹梅麟醫師)
詹醫師ㄧ開始判斷是脂肪瘤
但還是要照電腦斷層+抽血再做詳細的判斷
10月整個做完了檢查後在10月底看報告
確定那顆是神經腱鞘瘤必須趕快開刀
因為已經大到5公分了長在我左手神經那邊再不開壓迫到神經我的左手會有問題
也是為什麼我要這麼急迫性要趕快開刀的原因
醫生ㄧ直問我有沒有手麻手冷我說沒有
因為照理來說這麼大顆ㄧ般症狀都已經開始出來了
問我怎麼那麼晚才發現
平常真的不會去注意到自己鎖骨下面有些微的隆起呀😂
但因為關於到神經
詹醫生說到時候會和整形外科醫生ㄧ起幫我做手術
整形外科非常了解神經周圍所以ㄧ起來開會更好傷口也會比較漂亮
後來術前做了核磁共振和抽血、X光
要確認腫瘤和血管以及神經之間的位置
就開始我的開刀之路了
後來主刀是由整形外科醫師-陳昱帆醫師完成
我住的是整形外科病房
住院每天我的兩科主治醫生都會來看我的狀況
看診+住院+問問題完全不會不耐煩也沒有看過很多這種病人的態度😆
很溫柔也很細心
這幾天很多人私訊我自己也哪裡也長了甚麼
只能說不要猶豫趕快去看醫生
我這樣已經算是大手術了
也謝謝台北馬偕的護理人員細心的照顧我
這篇給你們參考
祝福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
開刀真的太痛苦了
/
關於疤痕
我這次是用自費的縫合縫線
不需要拆線身體會自行吸收
所以沒有像傳統開刀那樣蜈蚣的疤痕
現在傷口上有塗ㄧ層透明的膠
像液體ok蹦那樣透明硬硬的膜ㄧ樣
之後疤痕也不會很可怕
我也瘋狂補充燕窩和膠原蛋白幫助傷口癒合
謝謝大家推薦我除疤產品
等傷口完全好了我再開始擦🥰
#鄭重很感謝那位美女讓我有契機去看醫生😊
馬偕神經外科門診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支援台東偏鄉醫療已有1年,高醫將這一年來的醫療行動歷程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期盼各界共同關心偏鄉醫療的發展。
「當後山的靠山–高醫支援台東醫療行動」新書發表會,今天在台東桂田喜來登酒店舉行。包括台東縣長饒慶鈴、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高醫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大武鄉長黃建賓出席,現場有新書引言、簽書會,並播放回顧影片。
侯明鋒說,高醫過往遠渡重洋支援友邦,對於僅一山之隔的台東大武衛生所沒有不來的理由。因此,高醫自108年2月起,前進百餘公里遠的大武衛生所支援專科醫療,平均每月支援15名專科醫師看診,其中不乏教授級醫師,至今年3月提供逾211診次、5257人次受惠。
今年元旦起進一步支援24小時緊急救護,每月有近10名醫師在大武值班,同時與台東縣政府、遠傳電訊合作,推出5G遠距醫療,連線皮膚科、眼科及耳鼻喉科等五官科同步看診,透過一連串的醫療行動彌補台灣偏鄉醫療的最大缺口。
大武鄉長黃建賓表示,長期以來南迴公路醫療資源的匱乏,讓鄉親都有著難以磨滅的傷痛,感謝高醫團隊的進駐,也讓鄉親們感受到現在到衛生所看病不僅只有單一科別,甚至有多科別可以選擇。
饒慶鈴表示,上任即著手解決台東發展上所面臨的兩大問題–交通與醫療。其中,交通屬於中央規畫執行,而醫療可以透過許多方式克服,因此上任後積極拜會高醫、義大等醫療系統尋求支援,並得到全力協助的首肯。
她說,台東醫療的轉變從高醫支援大武衛生所開始,目前台東縣政府已在11個偏鄉衛生所設置5G遠距醫療服務,讓科技能夠進入偏鄉部落,也獲得高醫、馬偕及花蓮慈濟協助。
台東縣衛生局醫政科表示,高醫自108年5月支援蘭嶼鄉衛生所專科醫療有神經外科、心臟內科、急診外科、風濕免疫科,整形外科等;今年1月協助大武急救站24小時緊急醫療業務,以及大武鄉衛生所提供多科專科門診;5月11日起執行台東縣11所衛生所遠距醫療專科診療提供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為偏鄉醫療投入多元及緊急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