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教育制度好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教育制度好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教育制度好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產品中有9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黃金冒險號 To be, or not to be ? 是否應該行使BNO而移民英國,對於大部份香港人,由第一日我都堅持:都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必須慎重,也不可以簡單的黑白二分,yes 或no。 因為在香港的一切幾乎連根拔起。要考慮的問題四大範疇: 1,經濟:其中又分以下兩項: a, 居住的選擇...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何基佑超級奶爸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這個疫情,令到全世界的家長都在反思與討論「小學可否回歸半天上課?」其實小學半日制有很多好處。你又有甚麼想法呢? ﹌﹌﹌﹌﹌﹌﹌﹌﹌﹌﹌﹌﹌﹌﹌﹌﹌﹌﹌﹌ ◆ 【合作與查詢】 Mobile: (852)6018-3068 Email: [email protected] ◆如果認同...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李綺雯 Marine Lee Yee M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07 17:50:51

開學了,過去一年不容易, 未來也許更不容易,大家都要努力。 一直認為讀書好重要,因為從體制下拿取成績,是一種公認的認可。拿着這份認可,是為了有更多的選擇。 但未來在課本以外嘅知識更重要,因為是基本的認知。本着這份認知,你會懂得選擇。 #我讀書時用左好多時間背了三權分立 三權分立又稱權力分立,普...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19:14:28

[#隨緣家書📖]不少上一代的朋友認為,「時代革命」這口號「敏感」,令我想起兩個月前擔任一場中學辯論比賽評判,辯題是「香港需要革命」,本來在白色恐怖氣氛下,「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卻見身邊另一位評判石永泰大律師氣定神閒,笑說工業革命也是革命,何必庸人自擾? 事實上,香港目前這場運動要是發生在二十年前,...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14:04:01

[#隨緣家書📖]很久沒有捲入香港社會,直到這場捲入全民的運動而改變,例如早前關於政府「對話平台」的評論,受到不少朋友關注,想不到傳來訊息的朋友,包括新加坡反對黨領袖吳明盛。當時他勸我應該走入制度,改變政策,因為特區政府需要真正冷靜客觀的指導;我笑說香港政府這方面的能力、和真正自主的空間,遠比不上新加...

  •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8:11:02
    有 9,199 人按讚

    黃金冒險號
    To be, or not to be ?

    是否應該行使BNO而移民英國,對於大部份香港人,由第一日我都堅持:都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必須慎重,也不可以簡單的黑白二分,yes 或no。

    因為在香港的一切幾乎連根拔起。要考慮的問題四大範疇:

    1,經濟:其中又分以下兩項:
    a, 居住的選擇 — 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地區,租住還是置業。
    b, 就業與否 — 而就業是否與自己在香港的技能銜接。如果不可以,是否願意暫時或長期接受基層工作。

    2,子女教育:包括選擇學校 — 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英國的教育制度和文化。學校的地點與移民父母的住處有何關連。

    3,交稅、物價指數、醫療事宜。

    4,與美加澳洲相比,移民英國不同。英國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英語的表達方式,如何與英國主流人口融和相處,文明精神之道,如何遊走在中西文化之間做一個自由世界的全球化華人公民。

    因為自香港開埠以來,香港人與英國發生移民長期居住關係,只有六十年代的新界原居民和壟斷英國教育經濟資料的官場政務官和所謂「中環精英」。香港一般平民家庭從來未曾與英國突然要發生廣泛深入的接觸。大家沒有準備,而且容易產生羊群效應,產生「BNO恐慌性歸英」。

    一年來英港兩地有些地產計劃,向香港人推售樓宇,而英國的地理文化,複雜多變。多達七八家涉及多個地區賞臉請我做代言,有許多市民慕名來詢問移民英國的許多問題。我個別細談之下,發現有的人第一步走錯了路。尤其置業所及的上述的1a和1b,有人的起點不能說不對,以我自己的經驗判斷,這樣一家大小第一次搬過去,如此起跑線,大有隱憂,將來肯定會引起挫折。

    看見那許多焦慮的表情,問我的許多問題,有的我能解答,有的因為我離開英國太久,無法確定。因此我覺得這是一份重大的責任,我不可以自己沒有實地考察過,就向香港人毫無保留的推介。因為購物有所謂Buyer’s regret ,據統計有一半人付了錢買一件產品,回家後感到自己一時衝動而後悔。有Buyer’s regret 的第一類產品就是DVD音樂影碟,然後是時裝。BNO須時五年,對於每個人都是大轉型,更要防止將來任何Regret。

    所以我不可以因為香港氣氛惡化盲目鼓吹BNO人士每一個快去英國,呼叫「早走早着」。大多數BNO人士並非從事廣播、傳媒、教育或民主運動等敏感事業,他們為了子女的教育前途,更要將居住和教育一併來考慮,這樣就會令每個人的方程式都更為多樣。像馬克思說的:不要讓資本家壟斷生產資料。移民英國既然已經BNO平權,也不能讓少數殖民地精英包括「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在英國」—-為什麼她快樂?因為她有政治特權—-來壟斷資料,對於香港人,英國生活之得失,必須如實平等開放。

    因為香港政治環境出現太平洋戰爭結束以來從未所見的巨大震盪,移民或難民,實為一缐之差。BNO定居英國,一方面可以是一個感性和政治的決定。作出了決定之後,卻必須以理性和經濟的態度計算,不要令在政治上仇恨你的自由價值觀的人攻擊笑話。

    但香港人的性格一般很急,而且政治上的決定有時很衝動。條條大路通羅馬,凡事不是非黑即白,例如由香港飛英國,不止坐國泰直航一種方式,不必午夜擠擁在一個櫃檯和機艙裏渲染所謂難民悲情。例如我這次去倫敦搭新加坡航空,經星洲轉機,飛機空艙而座位舒適,新加坡轉機,旅程長一點,由虛無縹緲而腳踏實地,反而有足夠時間計劃思考。

    轉機時彰義機場完全空無一人,令人感到這場全球化瘟疫的效應,一瞬間人潮都在外面,寧靜無邊,集中思緒,有如長途游泳,令人前世今生,冷靜再冷靜。

    移民是第二次投胎,而投胎的父母不由你選,但移民的國家和地區你可以。若帶同子女,還是你攜同幼年的子女再選擇一次。既然在感性和政治上已經決定,則在理性和經濟上,身為香港人,如果能幫忙我一定幫。其中必以真相、真話、真確為底缐,英國的好處我固然會講,英國的壞處,也一樣會講,希望香港人不論去留,對於這個前宗主國之千面都多一點了解。

    為什麼要這樣做?不因為英國,只因為縱有恩怨無限,香港有許多我珍敬的人,有的還活着,許多前輩教過我智慧的已經不在了,香港是生養我前半生的地方。

  •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8 22:16:42
    有 464 人按讚

    看見今天的事態發展,不禁令我想起一兩年前寫的文章….

    早幾年,我已看到資本主義已開始步入盡頭。資本主義下的所謂自由經濟,造成「貧者愈貧,富者越富」的社會問題,當各個經濟板塊被資本家壟斷,底層通往上層的階梯斷裂,即意味著現行的資源分配機制需要調整,才能重回健康的循環。然而,這是一種既得利益者的取捨,對貪婪的資本家而言,這種取捨實在有如「切膚之痛」。

    這種資源重新分配的機制最後往往要通過政府/政權去執行。然而,當一個充滿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權用它的方式去管理一個實行自由經濟多年、極端資本主義特質入血的社會,使用極端性推倒重來的政策是預料之內。

    其實每一種「制度」都有它的好處和壞處,「制度」決定了資源分配的方式,而資源分配講求平衡。任何一種「制度」實施得太久,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會慢慢將資源分配推向極端,繼而將「制度」迫向盡頭。這個時候,政府的角色是在「制度」運行的過程中盡量取得平衡,而非一刀切地執行另一種「制度」。

    香港,在「無為」的政府下,「制度」很多年來都沒有平衡過,一直以來都是傾斜的,直到水一滴不剩的向下流乾才發現問題,今天才正視可能已經太遲。

    《資本主義的盡頭》

    //別以為樓市回調,受惠的一定是未買樓的小市民,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短暫的樓價下跌,對大業主/有實力的投資者而言,只是純粹帳面上的損失,卻是他們增持有價值資產的入市良機;而小市民在失業率高企的陰霾下只會更沒條件、更不敢入市,甚至連部份有一兩層樓的中產、中小企老闆亦可能因為經濟壓力而被迫出售手中資產。

    年輕時讀經濟,受張五常經濟理論影響,總是崇尚自由經濟,認為自由經濟下的價格機制(price mechanism)才是最有效率分配市場資源的遊戲規則,因為經濟理論告訴我只有「價高者得」的規則,才不會引致經濟浪費,即經濟學上所謂的「Deadweight loss」/ 「Economic inefficiency 」,資源才能最終分配到「最有價值」的人手上。

    然而,經濟學中所謂最有「價值」的人只代表他是能出「最高價格」的人,並不代表他是「最有需要」的人。在完全自由市場主導的價格機制下,走到最後,所有資源最終都會落入最有錢的資本家手中。

    一個發展中國家要發展,資本主義下的市場經濟絕對有效促進經濟增長,正如鄧小平所講「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可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並不應該純粹追求經濟增長,而更應該投放更多資源於民生和教育。如果一個已發展國家的經濟增長,假設每年4%,當中的3.99%會落入資本家手,而大部份人只能去分那0.01%(正如倫敦、紐約、北上廣深以外城市的人均收入與一線城市之距離),這又有何意義?大部份人根本不能受惠國家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好處,他們可能寧願拖慢經濟增長去換取更「平等」的資源分配。經濟以外,當權者/資本家為自身的利益著想,不應繼續極大化自己的利益,賺盡每一個銅板,置民生和社會問題之不理,因為當民粹主義抬頭,最後必然引致「物極必反」的結果,當社會「攬炒」發生,大家失去的將會更多。英國脫歐(Brexit)便是一實例。

    如果我們能夠預視完全市場化的經濟模式走到最後的結果會是「所有資源都會落入最有錢的資本家手中」,那麼我們應該早就預視到貧富懸殊的嚴重及其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及早反思問題所在並改善,社會資源應該相對「平等」地重新分配,而不應只管「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因此,我非常認同大發展商應更主動地捐出更多土地,用以興建更多公營房屋,以滿足市場需求。幫助別人,即是幫助自己。李嘉誠十億十億派的應急錢幫助中小企,從另一個角度,其實也就是幫助自己。試想一下,李嘉誠,香港就是「李家的城」,其集團系內業務遍及地產、零售、電訊、民生,總之香港人的衣食住行都關佢事。如果中小企、零售商倒閉潮發生,市民失業,消費能力大受影響,導致樓賣唔出,商場無人去,商鋪寫字樓無租收,無人去豐澤買電器,屈臣氏無生意,到頭來自己一樣會受到傷害。因此,先不論他本身對香港的感情,在商言商,香港鉅富要在香港「長治久安、千秋萬載」,求神拜佛都希望香港平平安安,香港死,佢重傷;反之,香港繁榮穩定,他比所有人都要賺得更多。因此,他比香港所有人更不想「攬炒」,更緊張香港的前途,這是再合理不過。區區數十億撐住香港,何足掛齒,另一方面,對他老人家來說,更贏得「發財立品」、拯救香港的名號,成功創造了「李嘉誠經濟圈」,反過來逆市下促進了市民於李嘉誠經濟圈消費,這算盤從商業角度都打得響。

    當一個人發覺自己賺錢賺得越來越容易,越來越輕鬆之時,要思考一下究竟是誰造就自己的成功,而「他們」能夠生存嗎?如果「他們」是自己的成功因素,當「他們」都生存不了,自己安逸的日子還能長遠嗎?希望世界不會走進資本主義的盡頭。//

    全文:

    資本主義的盡頭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26.html?m=1

  •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5 11:23:25
    有 290 人按讚

    譚新強:傳媒軟實力才是真實力
    文章日期:2021年6月25日

    【明報專訊】今天《蘋果日報》停刊了!我無意討論蘋果的是否真的被政府逼至停業,還是別有用心的自我主動決定,但總可算是一個香港傳媒年代的過去。樂觀來看,此刻亦可以是一個回歸理性、講事實、講道理、講人性、消滅可恥自我種族歧視、團結社會、講好中國故事的契機!

    首先我們不要太天真,迷信西方傳媒就是代表客觀、公平、正義,永遠追求真相,從無偏見,從無國家和種族主義,更永不受政治影響。以美國為例,表面上,左右翼媒體的確非常努力互揭共和黨與民主黨瘡疤,亦進行激烈政策辯論。但當牽涉到重要外交議題,尤其有關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他們都擁有完全一致的本能式偏見,漠視自身美國選舉制度的嚴重反民主瑕疵,但就永遠宗教式批判所有其他政治制度,對客觀事實興趣不大。

    中國更是一個特殊個案,一如在2019年,時任美國國務院前政策規劃主任(Director of Policy Planning)斯金納(Kiron Skinner,黑人女士)坦言,中國崛起,是不同文化的衝突(clash of civilizations),更是史上第一次非白人(non-Caucasian)對美國霸權的挑戰!所以美中之爭,何止意識形態那麼簡單?

    美媒指控中國嚴重性逐步升級
    2017年,哈佛教授Graham Allison出版了《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一書,提醒了美國需要提防中國的崛起,更可說驅使美國政府走向危險雙邊鬥爭,零和遊戲思維。2018年,美國國防部更首次把中國(跟俄羅斯),提升為對美國最大威脅,取代了之前十多年的所謂恐怖主義。自此,絕非偶然地,美國媒體開始鋪天蓋地,層出不窮的抹黑中國行動。從毫無證據情况下指控華為竊聽,到偏頗的2019年香港暴亂報道,到最離譜的新疆種族滅絕指控,嚴重性逐步升級。近日更開始嘗試推卸自己治疫失敗,超過60萬美國人喪命的責任,轉移視線到中國頭上。在特朗普年代,《紐約時報》、CNN等主流傳媒把COVID來自武漢實驗所意外之說列為缺乏科學證據的陰謀論,但到了今天,在毫無新證據情况下,又突然作出180度改變,不停捕風捉影,亂作故事。

    美媒也很擅長玩弄煽情。早前看過一個《紐約時報》頭版的故事,講述湖南農村發生的一宗慘案。一位婦人以為丈夫因生意失敗而駕車墮崖自殺,遂起了輕生之念,帶着兩個孩子跳進池塘自殺。但原來丈夫沒自殺,只是企圖欺騙人壽保險公司,但沒有告訴太太,弄出悲劇。他後來良心發現,在電台烽煙節目剖白,然後自首,最後被判6年監禁。這固然是個人間慘劇,但中國農村是否仍是婦女的人間煉獄?事實恰恰相反,在過去20年,隨着經濟起飛,加上城市化發展,農村婦女可算最受惠的其中一群組,自殺率大幅下降90%。中國自殺率已低於全球平均,相反美國自殺率持續上升,已高於全球平均數。

    近月美國傳媒當然極力渲染新疆的所謂人權狀况,甚至指控中國犯下人類最嚴重罪行──種族滅絕!全球人民都看過這些新聞,因此加深對中國的偏見。即使如此,美國不止拿不出有力證據,連殺戮維族人民的指控都沒有。沒有殺人的種族滅絕,是否有點奇怪?原來聯合國的種族滅絕定義(由西方帶頭寫的)下,不需要殺人,種族滅絕的行為包括控制生育,摧毀文化和語言,以及把兒童與父母隔離等等。在這方面,當然西方是充滿經驗的。

    近月最真實的種族滅絕新聞,其實發生在加拿大。在卑詩省南部的一所天主教寄宿學校校園內,發現了最少215具兒童骸骨,挖掘工作仍未完成,相信數字將繼續上升。此學校是用來執行從1874年開始的加拿大強行隔離和所謂教育原住民兒童政策,直到1997年,即24年前才停止。除此卑詩省學校外,全國總共有約130所類似設施,老實講,這些何來是學校,其實這些是運作了過百年的恐怖集中營!據估計,曾被關進去的兒童超過15萬,離奇慘死總數目超過6000人。請記得加拿大人口少,原住民人數更少,謀殺6000名兒童,是多麼恐怖和殘忍的滔天罪行!除加拿大外,當然美國和澳洲,也曾經有類似原住民兒童隔離政策。

    抹黑漸見效果 多國對中國負面印象比例升
    國際新聞有報道,但篇幅跟針對新疆的誣告根本沒法比較。我公司有兩個暑期見習生,一個是本港大學生,一個美國大學生,兩個都聰明勤奮,非常留意時事新聞,大部分消息來自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他們兩個都當然聽過對新疆的各樣指控,但竟然他們兩個都從未聽過此宗加拿大進行真正長期種族滅絕的天大新聞!他們自己也非常驚訝,至此才真正明白西方傳媒的極度偏頗!圖1顯示從Google Trend可見到被洗腦的網民,對新疆的興趣遠比加拿大種族滅絕罪行高。

    不幸西方傳媒的抹黑中國行動,確已達到某些危險惡毒效果。過去數年,對中國有負面印象的美國人比例大升,去年高達73%。更值得憂慮的是不少其他西方國家,亦出現類似情况(見圖2)。大部分人都明白西方接近全面操控全球主要媒體,但不少人仍危險地低估事情的嚴重性。事實上操控傳媒是維持美國霸權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甚或沒有之一),相反中國的真正短板就是傳媒(另外是金融),帶來極大傷害。

    美操控全球傳媒 延續霸權
    有些人誤會傳媒只屬較不重要的所謂「軟實力」,重要性始終不及軍事和經濟等所謂「硬實力」。事實上軟硬實力有不可分割的關連性,缺一不可。美國操控全球傳媒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幫助美元延續的霸權。40年前,美國GDP佔合球經濟50%,今天已跌至只約23%,若以PPP計算,更已跌至第二,只約15%。美國經濟規模,相對全球不斷縮小,但軍事支出反而瘋狂擴張,每年超過7000億美元,只是F35戰機計劃,已將花驚人的1.7萬億美元。過去20年的窮兵黷武,非法戰爭和種族滅絕,除塗炭數以百萬計生靈外,亦花了額外的6萬億美元以上。赤字本已無窮增長,但上屆政府仍堅持減稅2萬億美元,後來更遇上大疫情,百上加斤,每年財赤躍升至佔GDP的10%以上,總債務更逼近100%。如何解決此辣手難題,答案竟然是長期零利率,再加QE狂印鈔票。不少人如羅傑斯(Jim Rogers)和羅奇(Stephen Roach)等苦口婆心,警告此舉可導致美元大貶值,超級通脹,甚至如古羅馬帝國般的崩潰!

    但奇怪地,美國經濟仍然強勁,美元地位更穩如泰山。美元仍是最流通貨幣,佔全球貿易超過30%,全球儲備約60%,90%以上全球外匯交易,其中一邊為美元!怎可能美國經濟佔全球比例不斷下降,但美元地位紋風不動,情况跟英鎊隨着大英帝國沒落而失去地位完全不同?

    我認為答案正是美國擁有前所未見,對全球傳媒的操控,此話語權容許美國講好美國故事,簡直接近天方夜譚地步。經互聯網傳播出去的新媒體的威力,包括串流平台如Netflix,和社交媒體如facebook和Twitter等,更遠超任何傳統媒體如報紙和電視台。傳統媒體都有地域性,每個國家都有嚴厲監管和審查,大部分只容許本國人民持有牌照,嚴防外國勢力滲透(美國也有嚴謹要求)。但奇怪地,在互聯網的華麗包裝下,每個國家都受到極大「與時並進」壓力,必須放棄所有監管,讓所有美媒,包括抹黑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自由傳播到每個人的手機上!冷靜客觀來看,此放縱行為簡直瘋狂,亦不負責任,可帶來不堪想像的傷害。事實上,只有極少國家如中國般夠膽阻擋美媒的攻勢,絕大部分都大開中門,任由美媒進行洗腦,結果是全球觀點更一致化,不管事實和科學,一面倒支持美國,包括針對中國的胡說八道。

    客觀事實是,美媒的軟實力,才是日常美國最厲害的真實力!下周將再分析中國在國際媒體上的嚴重弱勢,所帶來的傷害和危機。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4563324283&issue=20210625

  •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何基佑超級奶爸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30 22:15:08

    因為這個疫情,令到全世界的家長都在反思與討論「小學可否回歸半天上課?」其實小學半日制有很多好處。你又有甚麼想法呢?

    ﹌﹌﹌﹌﹌﹌﹌﹌﹌﹌﹌﹌﹌﹌﹌﹌﹌﹌﹌﹌
    ◆ 【合作與查詢】
    Mobile: (852)6018-3068
    Email: toyiau@gpaa.com.hk

    ◆如果認同我們的使命並希望實際地支持「超級奶爸TV」繼續發展,提供免費內容?
    請馬上PM我: kayho@gpaa.com.hk

    ◆【其他找到我的方法】
    ❶ FB www.facebook.com/hokeeyau
    ❷ IG www.instagram.com/hokeeyau

    #超級奶爸 #教育 #升小

  •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19 19:51:25

    習近平最初豪言「以牙還牙」,美國發動貿易戰,擊殺中興,孤立華為,拉孟晚舟,才要劉鶴「割地賠款」。港鐵撞車、「豆腐沙中線」醜聞、林老師跳樓悲劇、王賢誌歡樂滿東華式把事情告一段落、教育官僚漠不關心... 香港煩惱全因缺一字 。大陸經濟寒冬警報,李克強公開提及「放水養魚」大規模減稅計劃、「刀刃向內」的「政府割肉」縮減開支計劃。(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貿易戰 #港鐵撞車 #教師跳樓 #李克強經濟 #沙中線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下午5:00pm

    地鐵撞車了。

    不可能發生的意外,在中環站,兩列列車,迎頭相撞。

    從「豆腐沙中線」的醜聞,看港鐵高層的反應和處理,就知道這間通車四十年的運輸巨無霸,已經徹底腐爛,更大更荒謬更多傷亡的意外,是等著發生的。

    天水圍小學林老師跳樓的悲劇,發展到今日,羅校長因壓力入了沙田醫院精神科,即是因病請假;辦學團體東華三院現屆主席王賢誌,歡樂滿東華式的走了幾個轉,成立了委員會,將來會交報告,即是告一段落啦。

    東華已經腐臭,麥理浩翻生,都無法改革。換句話說,這類悲劇,會繼續發生的。

    教育官僚並不關心,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北京兩會結束,李克強的工作報告承認,大陸遇新的經濟下行壓力。

    對於幾十年來一直大喊:「形勢大好,不是小好」的中共來說,李克強這番話,已經是最嚴厲的經濟寒冬警報了。

    還有那個一直在進行,但好像永無完結跡象的中美貿易談判,究竟又怎樣?

    特朗普似乎不想達成協議。

    一直在談判,一直拖下去,大陸的廠商,頭頂永遠有陰霾,大陸的經濟,永遠被拖著後腿。

    最重要的,習近平很渴望這個貿易談判有結果。

    美國發動貿易戰,擊殺中興,孤立華為,拉孟晚舟,才坐下要你「割地賠款」。

    習不知輕重,最初豪言「以牙還牙」,不買黃豆。但沒有美國黃豆,大陸養豬業無法運作,市場缺豬肉,中共最怕的動亂便來了。

    所以,貿易未談,先大手買黃豆。那還有什麼討價還價能力?劉鶴做李鴻章,什麼都答應好了。

    這時,特朗普在越南見金正恩,示範了一幕中途起身就走,不吃午飯,回酒店開記招,上機回國的大龍鳳。

    他做給習近平看。

    貿易談判他主導,不容有花招,即使安排了會面,只有一字一句有疑問,他起身便走,中方沒有議價餘地。

    這是殺對手的威風。

    但習近平呢?

    如果他和特朗普的峰會如此結束,他能吃下嗎?

    中共領袖的敵人,永遠在體制之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香港面對的內部腐爛,和外圍因素,就是這些。

    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時代,運氣是抽象的,但徵兆是實在的。

    看到樹葉在搖,就知道有風。風是看不見的,但樹葉看得見。

    《中庸》說: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見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誠如神。

    香港遇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字,誠字。

    特區政府,港鐵,東華三院,擴大一點,李克強面對的困難,中美貿易戰的死結,都是因為欠缺一個誠字。

    《周易》六十四卦中,談到真誠之道的,是第六十一卦,風澤中孚卦。

    《序卦傳》說: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中孚卦是跟著節卦而來的。節,是信物,也是信念。

    古代使者出訪他國,手持使節,如蘇武出使匈奴,持節北海,心中有信念,十九年不改其志,不改其節,最後歸漢。

    節然後信之,適度的節制才能有情,才能信之。濫情,寡情都不行,然後才能建立有彈性的制度,才可以建立互信,所以就受之以中孚。

    誠信,是要付之實踐的,故受之以小過。

    實踐信念,往往有偏差,所以是小過,因無法做到恰到好處,不是太過,就是不及。所以必須在重覆實踐中不斷調節,可見所謂的信心,是要經過無數考驗來建立的。

    有過物者必濟,人生有了真實的人事物的真實磨練經歷,中孚的誠信,要經歷過實際的操作,才會成功,故受之以既濟。

    孚,是誠信。

    誠,是對個人道德的要求。
    信,是對社會倫理的要求。

    中孚,小過,然後既濟。

    既濟,就是搞掂。

    中共為什麼永遠內鬥,搞不掂他們的同志?

    大陸社會,為什麼永遠都不和諧?

    北京七十年來,政策都只能假大空?

    九七之後廿二年,特區政府為什麼所有政策都無法推行?施政失誤?

    香港的學校、醫院,又為什麼悲劇頻傳?

    香港人行屍走肉,人人都不快樂?

    全都只因為欠缺誠信之故!

    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 香港教育制度好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01 19:00:04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2019.01.05 開課!】 《學「思」~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第四期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297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跟你分享一個在我們歷史裡面,很有名的政策創新,這個政策創新叫「推恩令」。在談「推恩令」之前,先談一些我們的歷史脈絡背景哦。

    就是不管任何朝代,幾乎都有諸侯割據、各立山頭,這樣的情況。它在政治上面的角度,就是皇權被分散了,然而特別是在那個朝代,剛創設的初期,這種事情就會特別的嚴重。

    因為一群草莽跟著大哥一起打天下,當天下打下來之後,大家要分天下,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當大家一「分天下」之後,它是不是又從一個統一的國家,慢慢的又變成是分出去的各個諸侯國。

    所以它會產生一種,不管在邏輯跟政策上面的內在矛盾。那這樣的事情,其實也發生在漢朝,就像漢朝剛開始的時候的「七國之亂」,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呢,有一位叫做主父偃,這一位大臣他就提出一個概念,叫「推恩令」。

    這個「推恩令」是這麼做的喔!你可以聽聽看,當做是長長知識。那個時候的時代背景是這樣,在漢武帝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的諸侯王,而這些諸侯王都有很多的兒子。

    只是按照當時的制度,能夠繼承王位的只有一個,一般都是嫡長子,而那些沒有繼承權的庶子,過了幾代之後,這些子孫可能就沒落了。

    那針對這樣的現象,如果皇帝同意,這些諸侯把自己的王國分成幾個等份,讓那些原本沒有繼承權的王子,也能夠得到一小塊土地,也就說如果我是個諸侯王,我下面有三個兒子,我就把我原本的封地分成三份。

    我三個兒子,一人繼承一份,那這些人一定很開心嘛!尤其是那些庶子,原本一點好處都沒有的那些人。那這樣的一個狀況,如果比起皇帝直接把這些諸侯的權力、封地收回來,那所產生抵抗,幾乎會是沒有的。

    因為從諸侯的角度,他們根本不會跟皇帝產生矛盾。而且他們還覺得實行了一個德政,因為畢竟都是自己的兒子嘛,如果按照以前的制度,有些兒子不管你再怎麼寵愛,他就是一點份都沒有。

    但是在「推恩令」實施之後呢,那我的兒子就人人有份。可是如果從大體上的角度來看,你看如果原本一個很大的諸侯王,一個很大的封地,如此這般經過了幾代之後,那每一個子孫所繼承到的土地跟封地,是不是就剩下小不拉嘰的?

    那當這些小不拉嘰的封地,全部集合在一起,它不可能跟一個一統的諸侯王是一樣的政治地位,或者是一樣的政治能力。那這個時候對於漢武帝、對皇權的角度來說的話,是不是有效的去稀釋、去分散這些割據勢力?

    可是對於那些原本沒有繼承權利的那些庶子來說,這個「推恩令」一實施之後,他們一定舉雙手雙腳贊成。你會發現對漢武帝來說,他打擊了這些勢力,但是還得到大家的掌聲。

    那麼你聽到這邊,如果放回你我現在的處境,我們都不是皇帝,可是我們有時候真的要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特別是當有些人權力在手的時候,你要跟他合作,你要怎麼跟他合作?

    或者是我們能不能用一些制度創新的思維,就像是漢武帝的「推恩令 一樣,在最小可能發生反彈的情況底下,得到大家最大的共識,而收得最好的結果。

    這個部分,如果回到我自己的教學經驗的話,它可能就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你必須要先弄清楚大家的狀態,而不是用自己的「推測」。

    所以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就知道我有一門課叫『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就是讓你學會,怎麼樣有效的看懂、聽懂,去判斷你要相處的對象,他們真實的狀態是如何,而不是用自己的投射,進而透過有效的提問,去達成共識。

    然而第二個部分就是,你會發現有很多時候,你的溝通技巧再好,它可能是制度面、結構面、環境面,一些更本質的東西;這個時候你除了有好的溝通技巧能力之外,你可能還需要具備更大格局、更不同角度的思考。

    也就是說你可能已經不再是棋盤上的棋子,而是你是那個下棋的人,那這個時候,你可能就需要一些「策略思考」的思維,就像這個「推恩令」的例子一樣。

    當你想清楚、分析清楚權力的結構,時間的推演跟大家的目標跟關係,這些交錯影響下,會造成什麼樣可能的結果,你就會發現「制度創新」,其實有時候沒有你想象中的難,而是在於我們沒有先把一些影響結果的元素,先做一個有效的提煉跟分析。

    「策略思考」是可以學習、更可以拿來操作跟實踐的,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其實這世間沒有難解的問題,會卡住我們的有可能是我自己的投射、自己片面的解讀,更有可能是我們並沒有具備全盤性的思維,也就是「策略思考」的能力。

    所以如果你聽到這邊,想要參與我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或者是『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課程的話,我都很歡迎你。

    近期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切』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然而『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這一門課,它是每半年才開一期的課程,所以下一期很難得的機會,它的時間是在2019年的1月5號開課。

    期盼你可以把握這些機會,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面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在內容當中,分享到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跟『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這些相關的課程資訊,都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