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產品中有5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CUP 媒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以學生利益為大前提,是當地教育制度以致整個國家的核心價值,並追求平等及公平。不論性格、種族及文化,學生都能在教育體系下得到最大利益。在這概念主導下,加拿大的教育制度及課程規劃,均因應以人為本的概念來設計,所以填鴨式教育難以出現(除非家長學生仍自為填鴨)。 詳細全文: https://bit.ly/...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40的網紅小紅帽 SleepyHoo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願所有小朋友大朋友保持童真未眠的那顆心:two_hearts: 4月4日 :lollipop:兒童節快樂! #兒童節 #幼稚園入學 #在家抗疫 #stayhomesafe #簡思恩MelodyKan 主演:簡思恩 Melody Kan 導演/故事:朱建熙 Denny Chu...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 在 Ben Chan @Boyz Rebor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0:20:05

20210720 - (圖為中學老尷自拍) 聽日DSE放榜啦!有無DSE嘅朋友仔係到呀👋🏿要加油,頂住啊!亦特別想借呢到同我細佬打個氣,加油😘錫哂你 仲記得三年前自己DSE放榜,我攞咗一個自己相當滿意嘅成績,但我嗰日係超級憤世。 一直以來自己讀書唔係最叻,再加上自己極為鄙視香港嘅教育制度,所以一...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 在 夢妮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0 04:42:17

長文慎入 🎥 👦 🧒 👧🏻 看《媽媽,我有一條了不起的神經!》要先準備好一包紙巾,雖然電影最初沒有預計搬上大銀幕,但也沒有悶場,因為那份很單純的情感和無條件的付出,抓住了我的心,有幾段情景,賺人熱淚,有機會再見到陳校長,真的要向他致敬。  香港的典型填鴨式教育制度,一直以來也常受...

  •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8:00:54
    有 32 人按讚

    以學生利益為大前提,是當地教育制度以致整個國家的核心價值,並追求平等及公平。不論性格、種族及文化,學生都能在教育體系下得到最大利益。在這概念主導下,加拿大的教育制度及課程規劃,均因應以人為本的概念來設計,所以填鴨式教育難以出現(除非家長學生仍自為填鴨)。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C6TTBa

    延伸專題:
    【鄧景康:如想移民,應在中學時期開始規劃嗎?(上)】
    https://bit.ly/3rseOK9
    【鄧景康:加拿大公校私校 不盡相同】
    https://bit.ly/3ie7nlt
    【陶傑:香港教育的深層次問題】
    https://goo.gl/u1R2Dp

    ==========================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5 00:59:36
    有 34 人按讚

    看《媽媽,我有一條了不起的神經!》要先準備好一包紙巾,雖然電影最初沒有預計搬上大銀幕,但也沒有悶場,因為那份很單純的情感和無條件的付出,抓住了我的心,有幾段情景,賺人熱淚,有機會再見到陳校長,真的要向他致敬。

    香港的典型填鴨式教育制度,一直以來也常受人非議,更遑論對特殊兒童的照顧。身邊也有幾位朋友的孩子有自閉症及強迫症,我們或許能夠理解的,特別是難受和痛苦之處,千分之一也沒有,但是也希望透過這部電影,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未知及無奈的真相,可以透過任何媒介為他們發聲,真的難能可貴。

    電影中一班有心人,包括特殊教育校長、導師、家長、社工,幾個自閉症同學仔的分享,有血有肉,導演跟進來回七年,很寫實的記錄了他們的自閉症時光旅程:有人畢業了,無論他的才能多卓越也被淹沒,有人經歷生病,有人移民,有人經歷死亡,如何看到這班人在背後默默為這些孩子奔波、心煩及流淚。

    事實上是,鏡頭見到的,已經是比較幸運的一群,可以算是社會各階層眼中所謂「見得人」的一群。觀察到這個現象,對塵世間許多的無知與自大,是多麼的可笑!電影也令我反思,什麼叫做「正常」,一個講求速度的世界,慢一點甚至用不同的方法溝通就是錯?

    當年大學 recruitment 中我幸運地被選中,很順理成章進了政府教育機構,對一個經歷九七面對前途問題又要踏實養家及還full grant full loan 的年青人來說,薪高糧準,沒可能會推卻,很快便發現那是一個美麗的錯配,不適合我的性格,把剛踏進社會的熱情與意志差不多完全磨滅,不久有其他機會我便就離開了,沒有完成學年便離開,曾經為此而感到非常抱歉,也曾對自己有過懷疑與失落,但是當另一邊廂你是充滿熱情與興奮度,也沒法瞞騙自己。兜了一個大圈,現在最喜歡的還是分享,不過分享的是不一樣的工具罷了。

    希望大家花一點時間,為社會付出多一份力量,入場就是對他們實際的支持。

    媽媽,我有一條了不起的神經!The Normal Exceptional
    #TheNormalExceptional
    #媽媽我有一條了不起的神經
    #Autism
    #自閉症

  •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 在 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17 06:57:40
    有 31 人按讚

    填鴨式洗腦必誤孩子一生 顏純鈎

    提起移民,很多香港人都是為自己的子女。從前是希望孩子接受西式教育,回歸前移民是擔心共產黨,今日移民已經不是擔心,是害怕。

    香港的教育制度一向被有識之士垢病。香港的填鴨式教育,著重灌輸知識,而不注重培養孩子追尋知識的能力。再加上名校效應,催谷孩子校外補習和課餘興趣,一個正常的孩子沒有正常的童年,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被學校和老師在起跑線上呼喝。

    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古人的說法是傳道﹑授業﹑解惑,用現代人的說法,是塑造人格﹑傳授知識﹑解除疑問。以我的看法,教育的目的,一是塑造孩子正面的人格,二是開掘孩子個人的潛能,三是培養孩子追尋知識的能力。香港的教育制度,只能說完成一小部份。

    老師灌輸知識,孩子背誦課本,然後就是作業默書測驗考試罰抄留堂見家長,最後以分數定奪。分數定班別,定學校優劣,定大學升學機會,定個人前途。至於人格塑造和潛能開掘,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有的孩子能勉強適應這種制度,他們的童年就沒有快樂可言,競爭心態從小定型,人生起跑線不斷往前推,補習沒完沒了,功課壓力大,然後還要為這個那個興趣班和人爭高低,總之一個孩子入學,全家都沒有安心日子過。

    不能說這樣的制度完全無法培養人才,問題是培養出來的是什麼樣的人才。在一個沒有快樂可言的童年成長,天性受到壓抑,個人的潛能未能開掘,人格的成長也有障礙,知識可能揹熟了,但缺乏大膽創新的衝動和勇氣。這不是香港獨有的教育環境,台灣也是如此,大陸更變本加厲,大陸很多中學實行軍事化管理,孩子被訓練成讀書機器,那更是非人化的制度。

    想像一下這樣的教育方式,如用在洗腦教育上,又會是什麼光景?老師政治上不能犯錯,孩子言行不能出格,黨提供的食物每日灌輸,吸收的都是革命的營養。那樣的孩子黨很滿意,久而久之父母都不認識。讀書完出來,一個愛國愛黨的年輕人,與家長對世道人生的認識處處扞挌,每日鬥爭,家無寧日,那是對孩子人格的毒害,一生人未必能找回自我。

    筆者女兒小學就讀香港一家教會名校,因為不適應學校的教育方式,從小就成「問題兒童」,功課欠交,默書不及格,考試肥佬,筆者夫婦三天兩頭被老師召見訓斥。女兒也要被催谷補習,學了鋼琴不成,又學舞蹈也不成,痛苦不堪。

    直到有一次,筆者奉命到學校見老師,老師一見面就投訴,你女兒這個那個問題很多,你們家長要想辦法,這樣下去一定誤了她一生。我起先默默聽訓,後來覺得受不了,一時衝動就對那老師說:我們不想給孩子太大壓力。老師聽了這句話當堂呆住,稍停片刻即宣佈會見結束,從此再沒有召見家長這支歌仔唱。

    這句話當然給老師很大刺激,家長不想逼孩子,如學校逼得過份,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就是學校的責任。既然做家長的無所謂,學校更無須替你操心了,就讓你的孩子自生自滅,考不上大學是你家的事。

    這是合理的推測,若我是那個老師,我的心態也是這樣。但從此以後,老師不再召見,孩子不再痛苦,而成績當然還是江河日下。

    我跟孩子說,我們在香港生活,你在這裡受教育,你要適應制度,不是制度來適應你。我們不要求你考前三名,我只要求你做完功課考試及格就可以。再這樣下去,將來你沒有機會上大學,你就要後果自負。

    孩子沒有被我的威脅嚇倒,依然故我。她的天性就是憎恨抄書。一個字寫二十遍,不斷的背誦,默書寫錯一筆,再罰抄二十遍,測驗不及格要寫手冊見家長,永遠過不完難關。小學畢業後,孩子被分到何東女子工業學校,妻子很沮喪,竟然是「工業」學校!我說不要緊,這個學校還出了女作家亦舒(聽說如此,沒有查證),能出亦舒的學校,應該不會太差。

    女兒讀到中學二年級,我們移民到溫哥華,那對她來說,是一生人徹底的解放,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 在 小紅帽 SleepyHoo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04 15:30:03

    願所有小朋友大朋友保持童真未眠的那顆心:two_hearts: 4月4日 :lollipop:兒童節快樂!
    #兒童節 #幼稚園入學 #在家抗疫 #stayhomesafe #簡思恩MelodyKan
    主演:簡思恩 Melody Kan
    導演/故事:朱建熙 Denny Chu

  •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3-31 22:30:00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 香港教育制度填鴨式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2-18 12:37:15

    沒有功課、沒有考試,這樣的童年生活,相信香港不少小朋友都曾經幻想過,但每天一覺醒來,面對的幾乎不是課堂,就是各式各樣的興趣班。

    有感香港教育太過側重於讀書考試的Kinal,兩年前開辦了一間無校舍、無課程,標榜採用芬蘭式教育的「愛童行學園」,每天帶領學生到處學習,認識世界。

    雖然沒有固定課程,但上堂也有一定的規律,例如逢星期五他們的學生都要行山。而採訪當日Kinal就帶領全校學生,攀上高700米的馬鞍山,當中一段吊手岩最為險峻,沿路有不少浮沙滑石,行山者需手足並用攀爬,如此高難度的行山路線,年僅五至十二歲的小朋友能完成嗎?

    懷著這個疑問的不只是記者,沿途的行山人士見到小朋友來挑戰這個山頭都大感驚訝。但就記者的觀察,這班小朋友身手敏捷,一路上需攀爬的位置都難不到他們,縱使他們間中也有說辛苦,不過腳步卻追得上成人。

    Kinal表示,行山是要訓練小朋友勇於接受挑戰,讓他們明白很多事情雖是困難,但我們都必須面對。最終他們比預期快完成整個行程,開開心心放學去。

    回家後,學生沒有功課,不過Kinal會培養他們有每天閱讀的習慣。被問到他學生之一的女兒Phoebe的語文能力是如何教出來,Kinal答不用教,也不需要語文課,一切都是靠她自己接觸,以及從外出與人交談之中自學的。

    他認為這一代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是資優,加上資訊發達,沒有東西是需要教導,但就要有很高很強的學習能力,故此他希望培養學生變得主動,以及訓練他們有良好的解難能力等等,去裝備自己迎接將來未知的世界。

    Kinal之所以會創辦這所「無牆」的學校,大概是和他的求學過程有關。

    別以為Kinal成績欠佳,事實是Kinal小時候成績不俗,畢業於香港大學,繼而有了自己的事業。學業上是人生勝利組的他,卻一直反思香港教育的問題:「到你做咗父母嘅時候,你就會反思,究竟我哋下一代嘅人生,係唔係咁樣嘅模式呢?或者想自己出嚟做嘢時,都係好迷失,究竟興趣係咩呢?呢個世界發生咗咩事?」

    他批評香港教育制度太著重成績和名次,而忽略了培育學生品德,亦扼殺了學生的個人特質,每個人都被訓練成不敢動、不作聲、沒自主的人,違反了學校本來就是想培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目的。

    為了幫下一代另闢教育出路,Kinal今年初到芬蘭參觀當地學校,並認為香港的教育相比之下顯得落後,世界各地很多年青人的學習模式已經在轉變中,不再是局限於在一個課室裡讀書、考試、上大學。

    而對於「愛童行學園」的每個小朋友,Kinal都期望他們在一個不需要按所謂社會觀念而上學的環境下健康成長,得到更多比成績重要的東西,發展出自己人生。

    現時香港並未就非學校教育、在家教育立法。根據香港法例第279章《教育條例》第74條,「如常任秘書長覺得有任何兒童不在小學或中學就學而無合理辯解,可在進行他認為需要的探究後,採用指明格式向該名兒童的一名家長發出入學令,規定其安排該兒童定時就學於該命令所指名的小學或中學。」

    但香港有個案是家長與教育局官員會面及解釋後,局方沒有發出入學令,並進行家訪確保學童有接受教育,而局方曾表明,不贊同亦不鼓勵家長,安排子女在家學習以取代學校教育。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