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廟宇管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廟宇管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廟宇管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廟宇管理產品中有8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名為變態的神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父的鹽 . 今日陳時中宣布台北新北進入三級警戒,單日確診數180例,其中,台北最多,有89例,新北也不少,有75例,台北部分,萬華有43例. . 真是一覺醒來,風雲變色. . 神父這裡,算是最早發出警示的地方,我貼出了一張地圖,點出了茶室的密閉與這一帶的密集,以及鄰近艋舺公園的遊民,他們應該要有...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大仙—夏蕙BB現身遊黃大仙 重提上頭炷香假髮都扯甩 記者直擊廟內神秘區域電子拜神 自轉神像仲噴煙? 疫症肆虐,今年剛好創園100周年的嗇色園赤松黃大仙祠,決定年三十晚的頭炷香儀式不對外開放,改為網上直播。大家每年最期待的狂奔式上頭炷香畫面將不復見,祠方更建議善信於午夜12時,在家中面向獅子山方向...

香港廟宇管理 在 尋覓香港古蹟之旅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2 09:50:18

【油麻地天后廟群(上):難得一見的一連五廟】 油麻地天后廟群是香港難得一見的的廟宇建築群。油麻地天后廟於1878年建成後,右邊的公所(觀音樓社壇)和左邊的書院,分別建於1894年及1897年;最左的福德祠(觀音古廟)和最右的另一書院,則分別建於1903及1920年,一列五座以天后古廟為中心就這樣分...

香港廟宇管理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2 11:36:54

【港.旅】#皇后山軍營 曾是香港最大的軍事基地,那裏有一座 #印度教 #寺廟,建於60年代,由駐紮在軍營中的尼泊爾廓爾喀人興建,是香港唯一的蓮花形建築。 2010年,這座獨特廟宇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幸獲保留。「據說該神廟可能會復修成議員辦公室,後來又指會變成一間管理處。儘管這些信息尚未得到證實,但...

香港廟宇管理 在 尋覓香港古蹟之旅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08:42:19

【筲箕灣城隍廟:管理陽、陰間的神】 筲箕灣城隍廟位於東大街與金華街交界,其前身為福德祠並建於光緒三年(即一八七七年)。直到1974年,華人廟宇委員會將其擴建為城隍廟,成為廟內有廟的二進式廟宇。 我們在不少地方都可以見到城隍廟的蹤影,皆因城隍其實是地方神。而城隍的奉祀亦已有多年歷史。《太平廣記》曾...

  • 香港廟宇管理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6 01:27:00
    有 1,723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今日陳時中宣布台北新北進入三級警戒,單日確診數180例,其中,台北最多,有89例,新北也不少,有75例,台北部分,萬華有43例.
    .
    真是一覺醒來,風雲變色.
    .
    神父這裡,算是最早發出警示的地方,我貼出了一張地圖,點出了茶室的密閉與這一帶的密集,以及鄰近艋舺公園的遊民,他們應該要有通報窗口和取得口罩等防疫物資的管道,並盡量避免延燒到這裡,神父點出了萬華才是必須重視的地方.
    .
    沒多久,指揮中心隨即出了一張較為完整的匡列地圖,針對4/15到5/12經過該區域的民眾發送細胞簡訊,對於萬華茶室進行擴大採檢,並與台北市政府決議設置四個篩檢站,進行快篩.
    .
    在這裡神父要特別感謝台北市長黃珊珊和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除了馬上了解了萬華三水街疫調隱諱不明和人流複雜的現狀,也找出了個感染的相關性,並迅速匡列茶室工作者,黃珊珊則是對萬華附近街友進行宣導,並告知防疫工作,發放防疫物資,並協助街友移到是當地點,讓街友了解風險,神父文章出了沒多久後,馬上得到了街友自己向巡視的社工通報的4例發燒的消息,萬華茶室工作者,和幾家茶室,也陸續被找到感染者並且隔離,坦白說,這是好消息,不是壞消息,代表人們重視這裡,而非忽略,代表政府有在動作,而非充耳不聞,疫情至少是可控的狀態.
    .
    這次快篩搭配了PCR,可以避免偽陽性,他的出發點和所謂普篩不同,而且現在正是時候.
    .
    PCR是為了精準篩檢,找到感染源並進行圍堵策略,普篩則是已經爆發了大規模的社區感染,疫情已經無法控制,所以要人們自控,篩到了不管是陽偽陽,一律在家自己隔離,其代價就是消耗大量檢疫能量,甚至給予醫療能量大量的負擔,並且使指揮中心面臨龐大的不準確數據,無法對症下藥,看清楚整體面貌;如果其他區域並不嚴重,感染並沒有擴散,實行全台普篩,只是虛耗量能,徒然製造恐慌.
    .
    因此,將快篩的範圍侷限在感染源不明的區域,這是介於普篩和PCR之間,重點仍在圍堵,也就是「看清整體面貌」,侷限在特定區域,就如同錢用在刀口上,當一個區域已成為不明,只PCR用在境外圍堵,是不夠「看清」的,只圍堵外圍也是不夠的,要針對該區域配合適當的醫療處置,這是在醫療能量尚能負擔的範疇,既有PCR的準確性,亦可避免普篩可能造成的醫療癱瘓和檢疫能量消耗的問題,偽陰偽陽的「看不清」.
    .
    在區域施行快篩,被篩出的對象可以得到醫療支持,在有限的醫療下進行有效的利用,將現有的醫療調節到穩定供輸而不至於過於被消耗的狀態,廣泛的普篩,確診者可能得不到醫療支持,醫院人滿為患,最後只能被叫回家自救.
    .
    所以,我看到快篩的宣導中,上面記載得很清楚,篩出陽性,搭配了PCR避免偽陽性,篩出陰性,也不代表你沒事,可能還沒發病,仍須注意自我健康管理.
    .
    光看幾個快篩站,可以看到人滿為患,這也暗示了普篩帶來的後果,光是一個區域,該地的醫護就手忙腳亂,稍一不慎,醫護自己也要被隔離,醫院可能必須關閉,或者根本沒有餘力可以關閉,因為病人很多.快篩站篩出了確診者,代表排隊等待都具有風險,神父呼籲,請沒症狀的人或者4/15到5/12沒到過感染區域的外縣市朋友,不用來篩心安,把機會讓給真正需要的人,來篩檢站排隊請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不要造成二次感染.
    .
    最後,神父要說,萬華並不是毒窟.
    .
    在疫情蔓延之時,我想,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對萬華的標籤化,人人談萬華色變,甚至還說什麼是台灣武漢之類的,彷彿一經過這裡,就必然會染疫,一呼吸這裡的空氣,人們就會中毒,活在萬華的人好像擁有原罪,萬華人都是這般的不乾淨和不檢點,這些心態,往往可能會發展成強烈的歧視,一聽到你是萬華人,先是避之唯恐不及,然後是嫌惡,都是你的錯,你就是一個凶星,最後,連基本的人的待遇都被剝奪,可能會被任意解雇,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之類的,即使疫情結束,仍然被烙印賤民的印記,要萬華人為疫情擔負莫須有的責任.
    .
    坦白說,萬華並非疫情發源地,而是被其他地方傳入的,萬華、蘆洲、宜蘭,已經被確認是同一個英國變種病毒株,而這來自諾富特,並不是從萬華生出來的.
    .
    再者,被感染也不是一種罪,這不是人們自願的,萬華比較像一個受害者,其實你只要看疫調就可以明白,
    .
    雖說是萬華相關個案,其實很多都不是萬華人.
    .
    先說說一開始爆發的感染者,案1220和案1221,這兩個在茶室工作的中年婦女,一個是在雙和醫院,一個仁愛醫院被驗出來,他們的居住地根本不在萬華,只不過在萬華工作.
    .
    再者,無論是蘆洲的獅子會長,還是法官的父親跑來「買竹筍」,這些,也都不是萬華人,買竹筍講的並不是實話,陳時中說「他無法一吐真言」,神父必須在這裡嚴正指出,疫調一定要誠實,不然只會製造不必要的恐慌和誤解,例如人們以為只是到菜市場就會染疫,這會讓萬華人連菜市場都不敢去,造成人們斷炊或其他地方物資被瘋狂搶購.
    .
    我們可以知道,就算是在茶室工作的,或者是在茶室消費的,他們很多都不是萬華人,不過全都群聚在萬華,坦白說,在地萬華人也很少去那,神父分享了警訊,上了新聞,也被誤解為當地老司機,是一個網紅,這實在是竹篙湊菜刀,我從來都沒去過茶室,只不過是在地人所以有一些了解,另外,神父也不是什麼網紅,不靠經營個人形象或者接業配營利,靠的是我的這支筆,書寫文字,散播知識還有變態的小故事.
    .
    請容許神父在此澄清:
    .
    我不是老司機,只是個在地人;我亦不是網紅,只是個自由作家.
    .
    扯遠了,其他的感染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彰化2婦女去萬華賣葡萄,或是更早的案例,基隆婦女跑到萬華擺攤賣茶,姑且不論是到萬華染疫,還是傳播疫情到萬華,我們可以看到所謂在萬華相關個案龐大的活動史,例如到南投,到台南,到苗栗,到高雄進香參拜,然後,最後是到茶藝館工作.
    .
    坦白說,這一點都不像是在地萬華人的足跡,萬華乃眾神之都,只聽過人們透早搭車來萬華參拜,沒聽過萬華人跑去全台各地參加進香團,萬華本來就有許多靈驗和歷史悠久的廟宇,根本沒必要捨近求遠,到南投去,這根本不像是萬華人的習慣.
    .
    所以,我們可以描繪出來,萬華並非什麼病毒發源地,反而比較像後端被感染到的中繼點,說白了,無論是茶店女還是恩客,或者是裏頭來自越南或者中國的外籍工作者,來萬華旅遊甚至長途跋涉來做小生意的,甚至在廣場上的遊民,其實很多都不住在萬華.
    .
    因此,神父就不太懂了,外地來的人流,外地帶來的病毒,在此造成了複雜的流動導致感染,本地人遭受牽累,這不打緊,人們卻開始怪罪起萬華來,這是怎麼回事?
    .
    這也是萬華的偉大又悲哀之處,這看似小小不起眼的地方,如今成為人人鄙夷的破敗之處,它其實支撐起龐大中下階層的經濟,包容人們的痛苦,在自己家做不起來的買賣,來到萬華卻可以受到眷顧,別人無法聆聽的痛苦,來到這裡有神明聽你傾訴,已經被忘卻的老台北的靈魂,被凍結的時光,不被理解的人,在這裡可以找到光芒,老一輩的孤獨可以被化解,找到能說話的人,重溫熟悉的風景,以及說起好久不曾能說的話,龍山寺的神靈不會排斥任何一人,而眾生平等,萬華的人們樂善好施,較具有包容力,而不會互相敵視,所以卻成了龍蛇雜處的地方,到如今,染上了疫情的陰影.
    .
    神父是這麼看的,就如同陳時中在疫情之初所言,不要特別去標籤化染疫的人,因為這只會讓他們感到恐懼,因害怕而不願意說實話,甚至拒絕確診,造成疫調困難,因為他們怕面臨到莫須有的壓迫和懲罰,標誌一個人尚且如此,何況去標籤一個地區.
    .
    萬華人比其他人更早走到下一步,非自願的,這其實某種程度是身處在前線,然後展演給全台灣人看,疫情較為嚴重時的風景,人們會面臨什麼,人們可以怎麼做,讓人們產生警覺,然後能提早準備,避免最壞的情況,即使到那個時候,心裡好有個底.
    .
    一味的針對與懷疑,並不會讓你更安全,相反的,萬華若防的好,全台灣就能平安.
    .
    近來,看到有在香港工作的台灣人闡述自身在香港的經驗,我想,有一段話可以做為借鏡,「不獵巫、勿恐慌、少群聚」.
    .
    萬華人早一步經歷人們不願經歷到的,承受人們不敢承受的,各位BROTHER不應當標籤他們,反而應該尊重.
    .
    神父亦呼籲艋舺的兄弟們,大家團結起來,互相幫助,不要搶物資,搶光了,只會讓其他人拿不到,若有人或在附近被確診,不要驚慌,乖乖在家,少出門,若有人缺乏物資或口罩,請支援他們或告知他們哪裏可以去買,三級警戒期間,人們生活跟以前不一樣了,例如神父就連去樓下超商買東西,還得實名制登記電話,這一定會令大家多感不便,但請多配合,少些抱怨,共體時艱,人們越配合防疫,就能越早脫離疫情的陰霾,重拾往日的生活.
    .
    最後的最後,神父不免俗的,要來批評一下雙北的市長,首先是侯友宜,難得佔據公共頻道時段,拜託不要那麼無腦,講一些照本宣科的幹話,一級防疫你在那邊跳針封城,二級防疫你也在封城,三級你也在那邊大叫封城,我看真要到封城的時候你還是只會在那邊喊封城,實在是唯恐天下不亂,封城不是奶子,越喊越爽;封城也不是請客吃飯,勞師動眾,影響甚劇;封城也不是秀急,秀好秀滿,如要提前籌備,不用一再強調,不停重複,此乃廢話謬誤.封城是一個專業問題,不是地方首長的獨斷,我爽封就封.陳時中問了,你封城的標準是啥?不是遇到什麼情況,一律跳針封城就好,這是在超前部署,不是在超前部署棺材,如陳時中所言,人們越期望高強度的封禁,但時序不對,只會造成反效果,過於強烈的封鎖只會造成人們防疫疲乏,甚至反抗以及不配合,這在國外的防疫經驗都有先例,全世界哪個首長的防疫策略是把封城掛在嘴邊當口頭禪的?然後一邊喊一邊滑頭的說,配合中央指示,既然要配合,就不要擅自主張,造成人民的疑惑和指揮中心的困難,沒有到封城階段,不要把封城當兒戲,所謂超前部署,是提供幫助,預先設想下一步,例如口罩禁止出口,用以防範口罩不足的情境,設想最壞的情況,不是要使人們自亂陣腳,然後驅使人們主動造成那種情況-你現在喊封城只有一個效果,就是使人們更瘋狂搶物資,主動造成群聚,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不會提升防範意識,只會更容易造成人心潰堤罷了,身為市政首長,你是要穩定人心,而不是擊潰人心,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還不明白?
    .
    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我實在不知您豢養的Kofan們,怎麼會無知到這種地步,在ptt,到每一個指揮官說話的消息下,去攻擊陳時中,進行情緒化的批判,然後顛倒是非,這無助於防疫,只會讓人們無法聚焦在重要的訊息,企圖讓人們不信任指揮官的指令,其結果就是人們消極不配合,往截然相反的路去行走,一條更接近死亡的道路.
    .
    什麼不敢升,升了就要揹黑鍋,有台灣價值就不須升三級、指揮中心就是在賭、黨說了算、為了經濟不要人命、要害死多人、指揮中心沒權力要聽上頭的指令,乃至於到現在還在說指揮中心蓋牌,去懷疑病毒為同一株的真實性,然後換到柯文哲講不要恐慌,應變快情況已控制,全都在那邊阿北好棒,阿北先知,阿北替換陳時中,結果內文都是柯文哲在轉述指揮中心已經宣布,指揮中心已經將確診者匡列,防疫醫師已經完成採檢,病患已經移至負壓隔離病房,和平醫院應變夠快,明天會跟陳時中開會等等.
    .
    隔天,指揮中心馬上升三級,而且範圍僅限雙北,馬上打了這些人的臉,這證明了防疫不是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沒到疫情嚴重程度的地區,升了只會造成反效果,全台都升的結果,讓真正應該升的地方防範效力反而稀釋,而沒有什麼敢不敢升,聽黨指揮的問題,一切要靠專業判斷,而非民粹治國.
    .
    而至於說什麼要封鎖萬華,封單一個行政區根本沒意義,誠如神父所言,如果茶室案例有許多根本住在外縣市,或者往外各處進香,人早就出去了,現在封鎖單一行政區只是給當地居民喪失基本生活的機能甚至使得物資匱乏罷了,說白了,萬華佔據台北對外聯絡的要道,例如到新北的交通,隔一條路就是中正區的行政中心,只針對單一區塊,中斷訊息,切斷對外交通,只會造成更大的混亂而已,更別提貿然實施封鎖引發的逃難潮.
    .
    萬華的茶室接觸人流複雜,是三不管地帶,艋舺廣場遊民人潮聚集,是高風險地帶,這不是什麼新聞,也有人反映,若地方政府早點管理茶室,進行實名制,對於營業許可進行嚴格審查,說白了,你把跟中央打嘴砲或者攻擊陳時中進行政治操作的時間,用來防疫,事情也不會至此,很多屁話根本和你的職權沒關係,也不是台北市長該管的,例如「柯P獻策:宣布國境解封 大家嚇死一定搶打」,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沒事挑起爭端,或找指揮中心麻煩,展現不合作的態度,無助於防疫,加深彼此的裂痕,每嘴砲一句,台北市民的風險就多一分,這只是將風險轉嫁給人民,滿足自己的政治聲量而已.
    .
    一手指著遠方的草原,說那草被風吹的如何不整齊,卻忽視了自家屋子,已經開始熊熊燃燒.
    .
    忘了自己應該負責的事,應該負責的對象,防疫是中央和地方合作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若不同調就會產生極大的破口,這是台北市從SARS以來學到的教訓,而今的台北市長,似乎到現在才知道.
    .
    去年,放著市政不管,到處在外縣市忙選舉,這就算了,防疫時候在那邊洩漏隔離地點,這也算了,老婆在那邊嗆總統為何不打疫苗,那也沒什麼,甚至經營的黨派提的政策是什麼不要讓醫護成為試驗品,在臉書向指揮中心喊話,這我們也當作沒看見.
    .
    直到疫情爆發前幾天,還在攻擊指揮中心疫苗問題,陳時中回覆金門立委陳玉珍,她砲轟中央政府沒有什麼能力,呃,她說不是沒有能力,是可能買不到大家想要的疫苗,輝瑞和莫德納什麼的,地方政府可不可以自行去採購,還說「如果我們有能力買到,我們有能力補助,你們沒有.」、「我們金門有能力對外接洽,要自力救濟.」、「我們可能買的到,你們買不到.」
    .
    不知道金門的補助是啥?財源來自哪裏?如果補助是來自台灣,去質疑台灣沒有能力,金門反倒有能力,這就像小雞稱自己比母雞還能找蟲子吃,末梢血管稱比心臟更能獲得血液營養來源.如果財源是在中國,買到的又會是什麼東西?金門跟其他地方用的疫苗不一樣,擁有特權,這會不會引起縣市間的不平,引起防疫混亂,中了敵國的分化之計?你進的來路不明的疫苗,出事又是誰負責?我打壓你國家,讓你拿不到疫苗,然後發疫苗給少數人讓他們享有特權,凸顯政府的無能和祖國的偉大,如此,用少數人的自滿,強化打壓的正當性,台灣就會越來越難得到疫苗,這顯然又是一個敵我不分,地方主義以私害公的情景.
    .
    陳時中先回答這可能違反藥事法,必且清楚說了要跟中央申請,這是地方立委主動提出,並想像自己擁有超越國家和世界各國元首的疫苗採購能力,而統媒卻說成陳時中鬆口讓地方自己買疫苗,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陳時中若直接拒絕,會不會又寫成中央無作為,不准地方自力救濟?
    .
    柯文哲則在那跟著進行政治操作,質疑什麼「中央推責任給地方」、「為何不早說,買不到疫苗要怪我囉?」.
    .
    至於ptt的柯糞,則在幻想陳時中把「買中國疫苗」的問題轉嫁給柯,民進黨自己反中反過頭,排斥中國疫苗,到時柯買中國疫苗,中央就會說是地方自己要買的.
    .
    坦白說,現在不是柯文哲與柯糞展現被害妄想症的時候,而心裡有鬼,看誰都是鬼,中國疫苗在世界造成的反效果,顯而易見,非洲賽席爾接踵率全世界最高,疫情卻變得更嚴重,中國疫苗沒經過第三期驗證,比az和各種疫苗更危險,香港有許多人打了致死,一直唱衰政府買不到疫苗,卻鼓勵大家不要去施打,稱疫苗很危險,這是邏輯矛盾的事,誇張az的危險,卻聲稱不要抗拒更危險的中國疫苗,這基本上是要推台灣人入火坑,柯糞如果愛打中國疫苗,自己游到對岸去打,不要強迫正常人跟你們一樣.
    .
    還有,指揮中心已經說明了疫苗由中央統籌規劃,真的不了解市長的語言理解能力是否有問題,還是在跟國民黨立委唱雙簧,地方自己要買,中央說要經過許可,怎麼會變成中央推責任給地方,這實在不是智商157的行為,反而像是智商57.
    .
    柯文哲稱,「不要互相責怪,不要罵來罵去,中央地方不要打口水戰」,拜託自己至少也做到一丁點,台北市民的要求不高,一丁點就可以了,做一個市政首長基本要有的樣子.
    .
    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
    .
    請改改自己慣性洩漏的毛病,例如和平醫院隨意搶先公布的問題,請由中央統一公布,這是為了避免造成訊息混亂和因恐慌而產生不理性的行為,例如前頭說的法官爸買竹筍,或者到處亂竄確診錄音檔,這都要再經過查核,證據充足再公布,如果訊息不能統一,而人們的認知有限,若接受的不是有用的資訊,而是過多會引發焦慮的訊息,到時聽的不是指揮中心而是道聽塗說,出事誰要負責任?
    .
    一開始就要下令封閉疫區茶店,而不是只停業三天,這已經遲了,說停業還有人照常營業,記者去還聽到有人聽到歌聲,這就是政策沒落實,三天後才宣布北市八大行業、電子遊戲業、網咖暫停營業,被批評慢了,就回答「早3天封 跟現在差不多」,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
    這,才是kofan說的,「只要經濟不要人命」,「 是要害死多少人」.
    .
    疫情是可以控制的,人心卻是不可控的,請下至網紅明星,上至地方首長,展現「人」的作為,進行「人」的思考,只有讓人像個人,互相理解和扶持,人才能避免災禍.
    .
    萬華的brother,在這個時候,我們更要做為一個榜樣,萬華經歷了sars,經歷了各種磨練,從滿目瘡痍到如今風華之城,已經不同以往了,我們的意識就是我們的武器,和平醫院再當初被封院,醫護們拍窗求助甚至沒命逃離又被抓回的慘況,到如今,已經井然有序的上車,走入了防疫旅館,人們終於學會了用理性的分流取代蠻橫的封禁,這是進步的證明.
    .
    萬華人,此時更應該保持冷靜,聽從指揮中心的指揮,互相協助,共同抗疫,樹立起一個公民的典範,我們不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也不是孤立無援的小白兔,
    .
    我們是有氣魄的萬華人.
    .
    雖然多災多難,但我們百折不撓,希望此時此刻的場景,我們只演這麼一次,而這也是最後一次,不要讓全體台灣人都經歷到我們此時面臨的險境.
    .
    萬華,是台北的縮影,也是整體台灣人的象徵,我們比其他人更擁有受疫侵襲的經驗,同樣的,我們能做得很好.
    .
    如你的朋友是萬華人,請多多關心他們,這時,我們需要的不是批評和謾罵,而是理解和關懷.
    .
    這不只是萬華的危機,也是全台灣的危機,我們應該要不分彼此,攜手一起度過.
    .
    從這一時刻起,我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從遠處看已是一股力量,讓我們的行動成為榜樣,讓我們的話語會被傾聽.
    .
    而痛苦會過去,生命會留下,brother.
    .
    .
    ps. 疫情緣故,神父的收入也斷炊了,如果覺得此篇文章不錯,還請多贊助,神父會隨時提供第一手消息和優質的評論,brother.
    .
    【贊助神父的菸 聆聽在地之聲】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香港廟宇管理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6 14:00:00
    有 268 人按讚

    【港.旅】遺忘於歷史洪流的珍罕建築:http://bit.ly/39pYp0c

    #皇后山軍營 曾是香港最大的軍事基地,那裏有一座 #印度教 #寺廟,建於60年代,由駐紮在軍營中的尼泊爾廓爾喀人興建,是香港唯一的蓮花形建築。

    2010年,這座獨特廟宇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幸獲保留。「據說該神廟可能會復修成議員辦公室,後來又指會變成一間管理處。儘管這些信息尚未得到證實,但希望它僅僅是一個毫無根據的謠言。」#攝影師 #劉永康 親身走進荒涼之境,試圖與時間競賽,捕獲人們生活過的痕迹,履行記錄歷史的使命。

    提提大家,軍營部分設施已被拆除,目前為建築工地,故不建議闖入參觀。
    ---
    延伸閱讀:
    招牌佬拆解舊招牌 手寫字也能數碼化
    https://bit.ly/35lAmy8
    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圓拱磚石柱 見證香港土木工程歷史
    http://bit.ly/3hrwAbB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港旅 #香港 #香港攝影 #廢墟攝影 #廢墟 #保育 #重建 #記錄 #歷史 #歷史建築 #三級歷史建築 #軍營 #軍事 #美學 #獨特設計 #獨一無二 #一瞬間 #圖輯 #abandoned #abandonedplaces #我就是我 #明周專題

  • 香港廟宇管理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2 10:30:01
    有 95 人按讚

    【油麻地天后廟群(上):難得一見的一連五廟】

    油麻地天后廟群是香港難得一見的的廟宇建築群。油麻地天后廟於1878年建成後,右邊的公所(觀音樓社壇)和左邊的書院,分別建於1894年及1897年;最左的福德祠(觀音古廟)和最右的另一書院,則分別建於1903及1920年,一列五座以天后古廟為中心就這樣分階段落成,並以四條互通的走廊相連。

    1911年廣華醫院落成,惟當時入不敷支。為能夠資助醫院的經費,儘管油蔴地天后廟的值理反對,華民政務司署於1914年將天后廟及嘗產移交給廣華醫院。 1928年華人廟宇委員會正式將天后廟及嘗產58,000多元交給廣華醫院。後來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統一為東華三院,油麻地天后廟亦改由東華三院負責管理。

    第一個在油麻地天后廟旁的書院建於光緒丁酉年(1897年),是一所傳統書塾,由廟宇資助經費,為此區的貧苦兒童提供免費教育服務。後來書院結束後,東華三院曾將其出租,用作店舖之用,如鐵打舖、跌打舖等等。1970年至1972年,書院曾陳列天后廟的文物。後來則改成城隍廟至今,為香港第一個獨立的城隍廟。城隍廟為兩進式建築,中間設有天井,兩旁的簷廊為捲棚頂椽條及桁條結構。前進正脊飾以轉枝花卉及博古圖案。正面簷板刻有中國民間故事。

  • 香港廟宇管理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09 20:00:13

    |黃大仙—夏蕙BB現身遊黃大仙 重提上頭炷香假髮都扯甩 記者直擊廟內神秘區域電子拜神 自轉神像仲噴煙?
    疫症肆虐,今年剛好創園100周年的嗇色園赤松黃大仙祠,決定年三十晚的頭炷香儀式不對外開放,改為網上直播。大家每年最期待的狂奔式上頭炷香畫面將不復見,祠方更建議善信於午夜12時,在家中面向獅子山方向祈福。一場疫症,善信跟黃大仙都要嚴守限聚令。這間全年無休的嗇色園赤松黃大仙祠,每年入場人數高達近500萬人次,一間廟宇為何吸引到近七成香港人 ?

    大家熟悉的黃大仙,即道教仙人黃初平。1921年,奉祀黃大仙的梁氏父子於九龍城竹園村創立了私家道場「赤松仙館」,以「普宜壇」作壇號,後來更成立管理道場的機構「嗇色園」,為最初代的黃大仙祠。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07/YY2ZASOE3BHADJCLQN3KFOHXD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黃大仙 #夏蕙BB #黃夏蕙 #頭炷香 #嗇色園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香港廟宇管理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25 20:08:29

    廟前貧(蝕),廟後富 - 第1800成交(傳), 感覺4.5分,上環荷李活道159至16 3號地下A及C舖,低層地下C,E-F及一樓,面積地舖約1400呎低層地下約3200呎,一樓約3200呎,租客日本餐廳及古玩舖頭。 應該是一太招標售出。 租金294000,回報3.7%。

    原業主是外籍人士於2012年6月用1.18億買入。

    以上資料未必完全準確,我手上沒有更詳細資料。 只是剛剛收到風,就畀你睇一睇。 我強調,我講嘢可能有錯! 買家買得9600萬,應該醒過我好多倍。

    這間舖位於上環文武廟對面。

    「廟前貧,廟後富,廟左廟右出寡婦!」何來?

    先講「廟前貧」,因為眾所周知,大多來廟的人,多少都帶帶有一些怨恨,苦惱來求拜。那麼住在廟前的人家首先接觸到這些不好的氣揚,自然就犯了擋煞,別人的怨恨,苦惱都讓你擋下來了。你如何能活好起來,這也就是說廟前住窮。

    再講「廟後富」,住在廟後,常常接受人們的供奉,所以說很多時候,感覺自己像菩薩/神一樣,隨時都會有機會找到自己,或者有人給自己送錢來。其次,在寺廟後面居住,很多煞氣被佛阻擋下來了,所以對自己就沒有影響了。

    「廟左廟後出寡婦」是因為大家都知廟宇是供奉神靈的地方,神靈有一股慈悲的心腸,所以很多廟宇,都會在偏僻一些的地方,留一些位置,讓一些遊魂野鬼,可以暫時借宿。這些供遊魂野鬼暫息的地方,便會在廟宇左方或右方,陰氣自然會較強。俗雲︰『孤陽不生,獨陰不長!』所以這些陰氣較強的地方,家人難團圓到晚年,所以說廟左廟右出寡婦。

    當然文武廟, 拜文昌有利學業,可能有所不同,我唔敢亂噏。

    。。。。。。。。。。。。。。

    《盛滙商舖增值基金》推介會:

    盛滙作為香港首間持有證監牌照專注商舖投資的資產管理公司,我們將為您分析現況舖市走勢及了解如何捕捉舖市撈底時機。

    日期:2020年5月29日(五)/6月2日(二)/6月8日(一)
    時間:下午1時至2時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新世界大廈1座1502-3室
    登記:每場限約四位[基於證監條例,本推介會只適合持有八百萬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參與。]

    其他報名方法:
    電話:(852) 2830 1111 (Suki/Monica)
    電郵: cs@bwfund.com
    WhatsApp: (852) 9218 5223

  • 香港廟宇管理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12-12 08:00:00

    鴨脷洲大街為島上最早的道路,亦為鴨脷洲最早有人定居的地方,早在明朝粵大記中已有記載有居民定居的記錄,初期街上主要為漁村。及後在19世紀未期,香港仔黃埔船塢落成後,令到該區面向香港仔一帶的海邊,發展成船廠群,直至1985年鴨脷洲北岸,大規模填海計劃進行,令到有不少船廠被迫遷移,到鴨脷洲海旁道及黃竹坑深灣及布廠街一帶。大街西端連接利枝道,東端則連接山明街及連接深灣軒的新填海地。早期的主要道路為倫敦里(即是由現時街上的惠康超級市場和百佳超級市場之間的小巷,伸延至現在悅海華庭一帶的填海地,連接倫敦碼頭。

    鴨脷洲洪聖廟是香港一所洪聖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洪聖街9號,鄰近鴨脷洲市政大廈及鴨脷洲海濱長廊,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鴨脷洲洪聖廟於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當地漁民集資建成,祈求漁民出海平安,為南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據說該廟忱於龍脈,使鴨脷洲興隆不替。數十年前,鑑於香港仔的山坡築有墳場及建有警署,勘輿家認為其煞氣足以破壞該廟風水,建議於廟前豎立數丈的高桿,繒以龍形,以擋煞氣,並保護島上的人口平安,廟宇先後有多次重修。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為洪聖爺誕,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每年均舉辦大型慶祝活動及賀誕巡遊。


    鴨脷洲水月宮是香港一座觀音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81號,現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負責管理,並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鴨脷洲水月宮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由當地居民所建。廟內懸掛的牌匾則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所題。自1930年起,該廟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鴨脷洲街坊福利會仍一直贊助部份節慶活動。該廟曾在1995年作大型重修。
    鴨脷洲風之塔公園Ap Lei Chau Wind Tower Park,簡稱風之塔公園,位於香港島鴨脷洲北岸海旁,鴨脷洲海濱長廊以西,香港仔避風塘以南,佔地2.62公頃,於2009年9月28日正式開放,耗資1億港元興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風之塔公園的主要地標,是一座名為「風之塔」的觀景台,外形像一艘傳統漁船,遊人可登上塔上眺望香港仔避風塘景色。該塔的電子顯示燈,是靠太陽能發電板發電的,會隨風速改變顏色,從無風的全綠色到蒲福氏風級8級或以上的全紅色。風之塔公園亦有一個展覽廊,介紹香港漁業與香港造船業,以及香港漁民的生活及風俗。當中展品更由鴨脷洲旅遊促進會捐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