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首爾醫美院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首爾醫美院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首爾醫美院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首爾醫美院長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機智醫生生活2 #슬기로운의사생활2 #超感人的一集 #點出高齡生病的各種心情 ⛔⛔⛔以下有雷,不喜勿看⛔⛔⛔ 很開心第8集內容快2小時,但怎麼還是感覺一下子就看完了,不夠看啊😂 哀~到底要虐我們雋婠多久啦!還好都有材學的告白,不然他真的好孤單哦😢 還有雋婠竟然沒看過哈利波特🤣 翊晙、碩亨真的超壞...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萬的網紅一隻阿圓 I am CIRCL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實阿圓也是人造人 地點:韓國明洞太祖韓醫院 官方網站:http://www.taezo.kr/ 院長會說中文真的謝天謝地!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anaciaociao ☊FACEBOOK FANPAGE➨ https://www.f...

首爾醫美院長 在 LingLingYip❤️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01:45:53

雖然我單身冇男朋友錫,但我有re:Beauté @rebeautehk2018 為我準備靚靚既情人節Boxset🥰💋唔單止包裝好夢幻好少女心, 仲一次過滿足晒我4個願望💘💘💘💘我相信冇乜女仔會吾鐘意😜所以心動不如行動!男仔快d送比老婆仔、女朋友仔、總知你愛既人啦~ . ♦️玫瑰花 @misscher...

首爾醫美院長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3 04:41:02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不做虎媽?】把6子女送入哈佛耶魯的4個超級育兒法!⠀ ·⠀ 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的全惠星,曾任耶魯大學教授,現任東岩文化研究所理長。她生育了6個子女,並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畢業後,子女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

  • 首爾醫美院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3 17:45:45
    有 1,741 人按讚

    #機智醫生生活2 #슬기로운의사생활2
    #超感人的一集 #點出高齡生病的各種心情
    ⛔⛔⛔以下有雷,不喜勿看⛔⛔⛔
    很開心第8集內容快2小時,但怎麼還是感覺一下子就看完了,不夠看啊😂
    哀~到底要虐我們雋婠多久啦!還好都有材學的告白,不然他真的好孤單哦😢
    還有雋婠竟然沒看過哈利波特🤣
    翊晙、碩亨真的超壞,一個說馬份是新來的副院長,另一個說是剛出道的男子樂團,真是夠了!🤣

    羅莎女士患的是可以治療的水腦症,而不是她擔心的失智症。政源自責那裏我整個爆哭😭😭😭
    他自責"我怎麼會看不出來我媽媽生病了,我真的是醫生嗎?我這個醫生兒子一點用都沒有"
    我能體會他的心情,我們常常會因為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家人,直到家人病倒才驚覺!但對於身邊摯愛生病受痛,其實會比自己受傷還痛😢,所以,從現在起,多多關心家人❤️❤️❤️

    接著,頌和的病患是高齡的腦腫瘤病患;雋婠則是高齡的心房中膈缺損及中度肺功能低下病患
    這也是很多人會面臨到的,當高齡的父母生病時,一方面要擔心他們的身體承受手術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有存活機率、以及費用...等,人生中真的有好多未知、又困難的選擇題啊...

    羅莎女士的病有青梅竹馬的宗秀看護,還有她的正面配合治療開刀,相信可以漸漸復原的
    另外冬天媽媽的骨折經過治療已穩定,讓冬天提早去探望羅莎女士,給政源驚喜
    羅莎好愛這位準媳婦,好可愛、好暖心的互動❤️❤️❤️

    再來,竟然是頌和從教授的口中,得知媽媽得了帕金森氏症!頌和也是難過自責地哭了😭
    還好他身邊有善解人意的開心果翊晙,不但在她房外當門神,幫她擋掉超多事,讓她可以不被打擾,一個人靜一靜
    還送她想要的烤肉盤,讓她又露出難得的笑容,翊晙太暖太暖太暖了,在一起吧!😍😍😍

    政源在羅莎出院前一晚,跟媽媽說的那一番話,很感人
    "媽,我希望你以後活得自私一點,只想自己就好,多運動、多去吃好吃的,就算你以後得失智症,不認得我們,我們也會每天都讓你知道你是我們的媽媽。
    媽,你每天都要過得充實美好,我希望你這樣生活著"👍

    這集團練的鍵盤手是羅莎女士,酷!
    原來是因為敏荷昏倒,碩亨去醫院看她,所以無法彈琴~哈哈!
    感覺大小熊CP又前進了一步,開心捏😍

    最後結尾,雋婠跟翊純在同一輛巴士上,終於相遇!!!天啊!拜託,下一集讓他們復合吧!明明還相愛的兩人,不要再這樣彼此折磨了!
    -----------------------------------------
    ❤格蕾超涼涼被/3D枕/5D枕/純棉床組/吸水毛巾/涼墊:https://gbf.tw/2xaqt
    -----------------------------------------
    🔥喜歡 #防彈少年團 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啦!
    #BT21授權商品 #超值6折出清團 #港澳也可以購買哦 
    🛒手刀訂購:https://ecopro.tw/小梨xBT21
    商品項目有:1⃣便當包、2⃣旅行包、3⃣購物包、4⃣衣物袋、5⃣盥洗包、6⃣滑鼠墊及7⃣螢幕擦拭貼👍👍👍
    -----------------------------------------
    👉防疫面罩:http://bit.ly/2OuOnmH
    ❤充電式折疊夾子涼風扇:http://bit.ly/2OuOnmH
    -----------------------------------------
    😁我的韓國首爾、釜山、大邱慢慢玩福利社: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udyer1010/

  • 首爾醫美院長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2 22:17:12
    有 362 人按讚

    「黎明來到之前,我們如何與疫情共存:群體免疫前的公共衛生指引」(上):台灣與世界各國抗疫作戰策略
     
    時間:2021年6月10日21:00~22:10
    主持:邱顯智
    與談人: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台灣年輕藥師協會鄭文柏藥師
     
    邱顯智:各位網友晚安!我是顯智。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的直播。今天直播的題目是「黎明來到之前,我們如何與疫情共存:群體免疫前的公共衛生指引。
     
    在開始今天的主題之前,讓我們歡迎今天的來賓。首先是台大公衛系教授,也是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詹教授。教授好!
     
    詹長權:顯智好,大家好,大家晚安。
     
    邱顯智:詹教授是國內公共衛生專業的權威。大家可以看到這段期間以來,從去年到現在,針對Covid-19,很多媒體的報導都常常可以看到引用教授的見解或刊登教授的投書。今天非常感謝能邀請詹教授來分享您的專業。今天有很多重要的問題,希望您來為各位網友解答。
     
    再來螢幕上這位年輕人,是鄭文柏藥師,藥師好!
     
    鄭文柏:委員好。
     
    邱顯智:小鄭是87年次,非常年輕,但是已經在新北開設藥局。同時也是台灣年輕藥師協會的成員。那也投入了高診次的居家藥事服務,社區服務、機構服務等等。那今天我們邀請小鄭來,除了政策方面之外,也要請小鄭跟我們分享,未來長照跟社區現場可能面對的狀況。
     
    在今天的主題開始之前,先向各網友報告。前幾天我在立法院質詢居家快篩試劑的相關問題,這也是教授非常關心的。今天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已經正式回應。在鼓勵社區篩檢政策裡面的其中一項,已經看到宣佈鼓勵廠商引進在家快篩。其實這是台灣疫苗大規模施打前很重要的一步,我們也在這肯定衛福部聽到我們的聲音,也聽到社會各界的需要而從善如流,這個也是詹長權教授過去到現在一直在主張的。希望在這樣的態度之下一起成為臺灣防疫的力量。
     
    邱顯智:首先,我們先請教老師,您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說一下,依你的專業與過往的經驗來看,過去一年來,臺灣在處理疫情的方式和態度,有沒有值得檢討的地方?
     
    因為事實上,在面對現在,比如說疫情的調查、面對快篩、面對檢驗的能量,其實就是老師在去年四月的時候就曾經提過。
     
    韓國因為推動大規模的篩檢,去年四月的時候,所以投入快篩檢測劑的研發,後來也很多國家向韓國購買快篩試劑。那臺灣這個部分似乎沒有這麼大量的投入。
     
    就這部分,老師去年也同樣呼籲政府,這次的疫情應該把它當做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多國安的工作不能停留在理論上,必須認識到這是一個戰爭時期的研發。
     
    這部分其實當時老師有建議,臺灣政府應該盤整相關法規跟歐美看齊,否則臺灣空有好的生產能力卻無用武之地。這部分現在回頭過來看,確實是一種超前佈署。就這部分,是不是請老師跟我們談一下,到底在過去的一年來,我們是不是有什麼可以值得檢討或將來更精進的地方。
     
    #以病毒作為共同敵人的世界大戰
     
    詹長權:這一次疫情到今天差不多是一年半,十八個月。一開始我就說這是一次我們一起經歷的一次世界大戰。這個敵人是病毒,是mRNA病毒,不是另外一個國家的國民。
     
    二次戰後的一代,也就是現在所有的政壇或是我們社會的菁英份子、領導人,大概沒有人經歷過世界大戰。所以沒有辦法體會,在一個像世界大戰那樣的情境下,怎麼領導一個社會團結對抗敵人,更何況這一次的病毒所引發的世界大戰,跟前兩次不一樣。 
     
    前兩次用軍事產生的戰爭。敵我很清楚、結盟很清楚,有中立國。這一次的大戰,因為共同的敵人是我們看不見的病毒。所以呢,所有的國家都一起在戰爭。你幾乎很少看到一個國家可以是中立的,也就是說沒有喘息的時間。
     
    那怎麼辦呢?一開始,我們很多國家都不曉得怎麼去因應,我一開始當初就跟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因為他曾經是我的學生,我就跟他建議。

    #從SARS作戰經驗而來的邊境管制
     
    詹長權:所以,12月31日2019年,臺灣採取了SARS時候,2003年對付另一個敵人叫SARS的經驗:登機去做篩檢、發燒等等。從此,我們就採取堅壁清野的邊境管制方式。
     
    我們不知道敵人、病毒在哪裡,那我們把任何一個要進到臺灣的人當成敵人,其實是假設的敵人。就把它邊境管制,把它堵在那裡。
     
    可是,你沒有找到真正的敵人,我們常常要等他發病了,然後就說我們去檢測他。檢測什麼呢?大家常常聽到的就是核酸檢測,核酸就是病毒的屍體。它可能在轉變的過程留下一些痕跡,我們就去找到它,可能這個敵人在這個人的身上。
     
    我們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很不積極的想把這個病毒這個敵人找出來。我們只是說把這個人檢疫14天,我們就假設他沒有事,我們也不檢測就讓他出去。這是臺灣在那一個時候所執行的。

    #速度是台灣去年的成功關鍵 

    詹長權:那為什麼臺灣會成功呢?因為防疫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速度。所以邊境管制要有效,要在非常早期,漏進來的病毒很少的時候就採取行動。
     
    所以,當全世界都沒有邊境管制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對武漢來的飛機,我們對什麼呢?我們對湖北,後來對全中國,因為我們把它框的很大,我們覺得說所有都可能,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病毒在哪裡。
     
    全世界很多國家都要到二月、三月才想到要邊境管制的時候,我們已經提早一個多月做。這造成速度給我們很好的緩衝時間。
     
    幾乎一整年12個月,我們就用這個方式,來維持一個情形。我們看到全世界各地,從義大利、紐約,輪流的都在發生比中國當初發生的還大的疫情。在我們的周邊,我們也看到日本、韓國、新加坡,在這個中間都有一波一波還不算小的社區感染爆發。
     
    #抗疫戰爭一定要主動出擊

    詹長權:雖然這樣,我們就忘了,忘了還是那個四個字,世界大戰。這是一個全球大流行,全球的意思就是沒有一個國家是例外。我們的心態就認為我們是例外。我們指揮去做防疫的也好,一般的人民,就是在過去裡面,已經忘了我們在大戰當中。那大戰要做什麼,敵人一直在啊,就是那個病毒。
     
    那要怎麼樣去找到病毒?如果有當過兵的,就知道說就是要哨兵。哨兵就是要去敵營、去刺探,你要知道有沒有人要偷偷的跑來。那我們要怎麼探呢?我們就要篩檢才能探查。否則我們坐著,我們就坐在那裡,我們永遠只有防守。
     
    一定要攻擊,攻擊就要去刺探,刺探就要去篩檢。大部分國家都用這樣的原理,就是要去知道病毒在社會裡面的哪一個角落。
     
    #篩檢是刺探敵情的武器

    詹長權:為了這樣,就要研發很多的武器,這個武器就是各種篩檢的工具。所以一開始大家沒有,當中國公佈了這一個病毒序列以後,以人類過去20幾年來所研發的,所有的我們稱生物科技或是分子生物學的能力,我們可以在很快的時間找到怎樣去測它的工具。
     
    這是史無前例的,幾乎差不多一、二個禮拜就做出來了。全世界就這樣開始做檢測,後來很多的國家的廠商都加入,他就可以去研發這個。
     
    所以,在那樣一整年裡面,因為參與的國家不下四、五十個國家,都不斷的在研發想要去刺探敵營的工具。我們沒有啊,我們就停在邊境管制就好了。把每一個人關14天,我們就認為安全了,但是不可能的,沒有一個國家會例外的。再怎麼嚴格的管制,都會漏掉。
     
    邱顯智:所以在去年教授不斷發表文章,就是認為世界各國包括韓國,事實上對於快篩這個部分都已經有非常多的部署。
     
    剛剛聽了教授的說明之後,我的理解是說,就好像要透過,有個概念叫做戰爭迷霧,舉個例子就說我們要怎麼打戰略遊戲的話,一開始地圖一片迷霧,戰場長怎樣都不知道。我們就是要一直要派斥侯去查探,透過資訊、情報展開來理解戰場的全貌。我這樣理解,教授可以同意嗎?
     
    詹長權:當然,就差不多是這樣。你如果不試探,就有一個假設,它不存在,或是它存在的現象是腦子裡面的,可是永遠沒有去求證。結果一測了,就是說,如果這一次不這樣測,你怎麼知道萬華跟板橋是這麼嚴重?你可能就不知道。
     
    邱顯智:教授是不是可以跟大家說明一下,有哪一些國家,就其它國家的經驗在面對Covid-19疫情流行的措施,是我們值得參考的。不管是說疫苗或是篩檢的措施。臺灣現在的疫情是走到那個階段?適合用什麼樣的手段?
     
    詹長權:有很多國家在不同的流行階段,都有很好的借鏡。

    #韓國的檢測撲滅戰術
     
    詹長權:我們最喜歡比的韓國,韓國跟我們一樣,他也都沒有很強烈的封城,他一直是用軟性封城的方式,也就是說勸你不要出來。
     
    可是,他發展了很多的檢測、篩檢的技術。每次有發生,譬如說韓國很常常發生Club的聚會,然後就開始爆發,然後就可能在首爾裡面某一個區,他就把整個區封起來,然後每一個人都測,他就用這種方式。結果為了要這樣,他就要研發越測越快、越方便用。
     
    他的策略就是:檢測撲滅、檢測撲滅。他用這樣的方式,所以他不斷的使用,這樣的過程裡面,他就研發出很多快速篩檢的技術跟能量,自己用也輸出。這個是很成功的例子。
     
    #從韓國到美國的篩檢麥當勞化

    詹長權:結果,美國紐約跟美國加州都開始發生流行的時候,他們就跟韓國取經。
     
    韓國怎麼測的?譬如韓國創造了一個,就是說醫護人員不夠的時候,以前都是到醫院去測,到醫院去測很麻煩,很怕被測的人帶病毒去影響醫院,又很怕醫院的醫生跟護士被他感染,他就要換很多次的口罩跟衣服。後來韓國說,我們發明得來速的,被測的人不要下車,到的時候窗戶下來,你坐在駕駛座過,他們又發明了一些隔板,就用很快的方式去做。後來這個得來速,甚至說那就自己採,採樣的東西,開車先在一個關卡拿起來,他有一個影帶教你,你自己弄一弄放好,交給這個也不一定是醫師,他就在那邊收就好。
     
    透過很多我們現代的作業流程裡面比較有效率的方法,他們就可以這樣,從一條線的,好像我們到麥當勞買東西的得來速一樣,一下變成十條線,把停車場變成這樣的方式。
     
    那美國就是大的shopping mall的停車場,就把他改成這樣。這樣就可以很快速的,從一天可以做幾千人到幾萬人,到後來一天都可以做十幾萬人、二十幾萬人。所要大量檢測的目標就一個一個提昇了。韓國就是用檢測,為了來撲滅社區傳染,一直在精進的一個歷史。

    #英國的社區篩檢與居家快篩包
     
    詹長權:英國也一樣,後來英國流行得很嚴重,它也大概都用、大家都用這個方式。
     
    英國他跟我們比較像,人口比較密集,也不是那麼多人開車,它就要發展另外一個方式。所以英國大概做的方式,都是在全民健保之下,讓人民可以很快速的到診所、到開業醫去取得檢測。他們也是靠著大量的檢測,然後他們覺得這樣還不行,後來就是在藥局,甚至就郵寄到家裡去給他們在家裡檢測。每個國家因為他的需求、對檢測的需求,就會發展出他的模式。

    #居家篩檢在德國復學的應用 

    詹長權:那像德國,他開始流行結束、流行結束。很多邦為了要讓學生回去,它想一想說,我一定要發明在家檢測,讓學生上課前我先測一次,如果陽性就在家裡,然後幾天後再測一次,如果是陰性那就可能比較放心,如果繼續陽性那你可能就是真正的陽性,你就是居家隔離或是要觀察你有沒有惡化,然後可能要去就醫等等的。這個是他們的方式。

    #在疫情中提升篩檢武器的新加坡
     
    詹長權:我們周邊的新加坡,他的最大的一波就是移工。移工爆發之前,他也有幾波的爆發,那個時候他跟我們一樣都是措手不及,也沒有很多的檢測能力。
     
    可是他就開始逐步,他知道他整個新加坡的國民跟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包括白領的移工跟藍領的移工他通通要照顧。他準備好這個,結果在這個移工的大爆發的時候還是不夠。但是他們的做法就是到移工居住的場所,作為整個普篩的場所,一個一個檢測。檢測抗原、檢測PCR、檢測抗體。
     
    他透過這樣的一個練習,讓整個檢測的能力大幅的提升。為什麼?因為他天天要測,那個時候每一個人一個禮拜至少要測兩次至三次。測到陰性的才可以、幾次陰性以後才可以回到建築工地去當工人、可以去到一些工廠裡面工作。
     
    所以,社會有那個需求,需要我們要對抗這個病毒,然後讓我們的生活不要走向封城,大家都不能工作、不能上學的這個前提下,每個社會都因為需要檢測就做了很多的努力。所以大概差不多到六月七月,去年的六月七月,這些技術都很成熟了。
     
    #疫苗戰線的軍備競賽
     
    詹長權:同一個時候,差不多一月底,有遠見的國家都已經投入疫苗。因為基因定序出來以後,其實就可以靠那個去製造疫苗的雛形,很多的經費就投入。現在你看到的輝瑞BNT,都是一月二十幾號疫苗就做出來,那開始要找機會去測試,要找怎麼樣去找到實驗室跟那個實地的場所,想要去做這個研發。
     
    二月份,更多的疫苗都開始做了。所以這個的原因就是說,當疫情用公共衛生的手段防守到一個階段,最後一定要使用攻擊的武器。攻擊的武器只有一樣,就是疫苗。
     
    所以,科學防疫上,一開始就開始在準備。這個事情就是人類史上是最難得的一個經驗,就是不到十二個月,幾乎差不多十到十一個月,第一支疫苗就是從,差不多已經在第三期人體試驗,已經做到快完成。不叫完成,就是他資料已經累積夠很多了。所以到十二月的時候,去年十二月的時後,就提前解盲,就知道有效。

    #美國的疫苗開發大投資
     
    詹長權:一個疫苗的開發可以這麼快。那怎麼成功的呢?就是美國。美國是一個科技大國,所以他大概每一支疫苗都投資在三百億到五百億台幣。他很大的錢,就告訴他們說你們就這樣去做,所以他同時投資了差不多六到十支。他不能保證都會成功的,每支都三百億到五百億台幣。
     
    就是你就知道說,一個有用科學引導的指揮系統、防疫的指揮系統,他會看很遠。雖然他在那個過程裡面死傷累累,對不對,美國感染者死亡者都不少,可是他有一條主軸線,就是說他一定要找到打敗這個病毒的武器,那就是疫苗,他就去投資。所以美國這個大投資這樣走,所以美國為主的。那另外一個比較小支的,就是以英國跟瑞典為主,從牛津大學開始的AZ疫苗。美國是大宗其他主要的。那我們比較不熟悉的、資訊比較少的俄羅斯跟中國,一樣都這樣在開始做。
     
    所以那樣的科學的防疫,是在去年一月就開始,那就是一個武器的競賽,看誰最能夠生產出來最好的、量最多的。大戰裡面,你要打贏對方,就是你的槍砲飛機戰艦都要比人家多,而且好之外要能夠量產。那些布局所動用的,都是在一個戰爭時代的工業生產。
     
    每個國家,幾乎都動用到他的國防生產法案,那個都是在一次二次大戰以後,你要去戰爭的時候,你可以用國家法律授權給你緊急狀況下,去徵招私人企業來做你的事情,去控制重要戰略物資。那樣的過程是很有戰略性。我在那個過程裡面,我不斷提醒政府,這是一個世界大戰,一定要這樣布局。你如果不這樣布局,你就可能會打敗。
     
    #新加坡的結盟投資之道
     
    詹長權:那小國怎麼辦呢?這些科技經濟的大國這樣做,經濟跟科技沒有那麼大的國家,就要去把自己放在一個怎麼樣去結盟的角色。那我們就拿四個國家,來看看他們怎麼去結盟。
     
    新加坡:錢很多、土地很小,也沒甚麼武器。所以他想的辦法是我拿錢去跟人家合作。所以我剛剛講的,一月開始以後,新加坡二月多就組成對抗COVID的特別委員會,由九個人左右,來自於各部會跟幾個大學,四十歲左右。他們都可以做非常重大的決定,去跟人家發展疫苗的檢測試劑,直接談判、拿錢做先期的投資,看到最原始的資料。然後他們做的報告,經過這樣評估以後,新加坡最有利的方式就是投資這個疫苗。
     
    邱顯智:投資疫苗跟檢測試劑。
     
    詹長權:對。他還沒有二期就已經看到,然後他就從那時候開始投資,變成合夥人。所以他當然拿得到疫苗阿。他的合夥的條件就是生產出來。
     
    邱顯智:教授不好意思,他是投資美國的像是輝瑞或是莫德納?
     
    詹長權:他是投資BNT。他就跟BNT講好,我會給你研發的錢,我事先跟你講。因為他已經判斷過成功的機率很大。

    #日本韓國的代工路徑
     
    詹長權:像韓國跟日本,他們一樣就跟人家講我來幫你代工。他還用很好的生產條件,來說你總是需要我們合作才能做成。
     
    像莫德納這個疫苗,大概要有五千種化學物質,各種不同,林林總總,在他整個過程是相當繁複的。你的關鍵材料那麼多的時候,你的供應鏈一定是經濟工業的強國才有。那他們就能生產一些需要的,互補有無的時候,那工廠的規模又大,他就可以去代工。否則之前最早這些好的疫苗,都是在美國跟歐陸。因為好的廠,例如比利時法國荷蘭,有一些廠都跟輝瑞等等合作,為什麼?還有瑞士等等。因為原來藥廠很大的一些國家它才有。
     
    可是亞洲這幾個,像日本跟韓國,特別是日本,他的藥界也是蠻強的,韓國也慢慢跟上了,他就這樣做。

    #用健康資料談判取得疫苗的以色列 

    詹長權:另外一個國家像是以色列,他也是起步沒那麼早,可是他一起步,就是差不多五六月的時候,他的總理就去跟人家講。後來大家看到那個故事,就是他打了15通電話給輝瑞的總裁跟他談。他談就是用他的健保資料庫,讓這個疫苗到他那邊用的時候,可以取得疫苗臨床試驗的第四期。我們有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就是說廣泛使用之後所發現的副作用跟效果。所以他用健康資料去跟人家談判,然後用高價買了以後,他就可以做。
     
    所以布局看得遠,為什麼有那個決策的機制可以這樣做?不要忘了,每一個我提到的國家都是民主國家。

    #資訊透明程序完備才能團結國民
     
    詹長權:這幾個國家,他們做這樣決定的過程,都非常充分地受到國會的監督。所以美國要投資的每一個事情、為何這樣決定,等他投資完,一定會被美國的國會叫去做聽證會。所以美國白宮的最高顧問佛奇,他的疾管署署長,他管疫苗採購的,每一個人都要到國會去接受國會議員的聽證。那個講出來的話都是有法律責任的。
     
    他們一整天的聽證會,即使疫情那麼嚴重,一定要對,在民主體制裡面,對整個民意機構做很負責任的對話,這樣才會透明。一樣,以色列,都是受到國會的,不能說是制衡,就是說在疫情下,只有透過這樣才能夠團結,因為資訊是透明的。
     
    所以,這個都是他們走的一些路徑。就是說,他們的準備與民主與治理,在一個戰爭時期,因為要有速度又要有責任。
     
    這是我看我們台灣要怎麼借鏡,看看我們那些地方做科學的防疫、政府長期投資的決策,跟國會課責的負責任的雙向互動,是不是在過去一年多以來都比較不足。那不足之後,就會比較無法眾志成城,比較容易有紛爭。在碰到危機或是疫情爆發的時候,常常就會是對立跟社會的撕裂,這個都是給病毒最好的機會來打擊我們。
     
    所以,我從這樣一個角度來告訴大家,檢測也好疫苗也好,這兩個在社區大流行一定要用的工具,我們沒有好好地提前佈署,是蠻可惜的。

  • 首爾醫美院長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3 15:00:47
    有 576 人按讚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1.因應新冠疫苗接種逐步擴大,美國各地逐步進行大幅解封,但這樣加速重新開放,引發了民眾的希望和焦慮,擔心最壞的時刻並沒有過去。紐時悲觀預期,美國要達群體免疫恐怕是天方夜譚,因為單日接種量正急速下滑,5/4已降到不足一百萬劑,總統拜登正全力解決疫苗施打的停滯狀態。

    2.拜登認為,此刻必須徹底改變疫苗的接種策略,要努力說服那些不那麼感受到急迫性的人,儘管學者認為,疫苗保護力再高,也無法防範多代傳播,也就是所謂的變種病毒,但只要越多人注射,就能讓感染率、住院率、死亡率大幅下降。

    3.就在這樣的焦慮情緒下,有國家仍然選擇傳統的全面封城,防堵病毒擴散,但也有國家諸如英國,在接種率跨越半數門檻後,嘗試部分解封,為了盡快恢復生活常態,甚至開發出一種類似驗孕紙的篩檢方式,未來即便跟確診病患接觸過,也不必再居家隔離。當下的疫苗彷彿成了分水嶺,貧富差距無疑是生死判官。

    {內文}
    新聞旁白:「今天早上,美全國各地的大型解封證明了今年夏天生活可能趨於正常,在遭遇新冠疫情襲擊超過一年後。紐約和鄰近的紐澤西州5/19終止了大多數企業的人流容量限制,諸如酒吧、餐館和體育館;紐約增加了音樂會和運動場館室內和室外聚會的限制;康乃狄克州採取了類似步驟並放寬了限制,成為第一個替50%成年人完成接種疫苗的州 佛羅里達州走得更遠 州長迪桑蒂斯宣布暫停所有當地的公共衛生命令。」

    佛州州長 迪桑蒂斯:「各位,如果說有人都到了這個狀況還需要嚴控民眾,如果是你這樣說,那實際上你是在說你不相信疫苗。」

    當疫苗成了疫情解封的萬靈丹,紐約時報說,看似充滿希望的時刻,轉身卻發現心中焦慮絲毫未減。因為美國在總統拜登上任後,雖然喊出的疫苗接種數量一個個提前達標,粗估已有超過56%成年人口完成至少一劑新冠疫苗注射,每周確診平均數也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降至5萬例以下,但此刻的接種數量卻從四月中每天平均340萬劑一路下滑,5月4號這天單日甚至打不到一百萬劑,二月以來首次。不少人忍不住要問,最壞的時刻真的已經過去了嗎?

    佛州布勞沃德市長 Steven Geller:「我認為對我來說是毫無意義的,那些州長竟如此簡單就宣布危機已經結束。」

    布朗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賈哈用新iPhone上市的熱潮曲線,試圖解釋當下疫苗接種退燒的狀況。他說,相較於那些第一時間就搶打疫苗,或者是死硬派絕對不打的那群,美國現在要努力說服的,是介於兩者間需要硬著頭皮進來接種疫苗的人。因為這群人並不是真正猶豫不決或抗拒,他們樂於接種疫苗,但要排除等待和觀望的情緒,必須讓疫苗接種完全不影響生活日常。

    美國總統 拜登:「這是一個關於怎樣能達到群體免疫的辯論,是人口的70%嗎? 還是68%? 還是81%? 我懇求各位,請現在就去接種疫苗。」

    拜登深知,面對美國當前疫苗接種的停滯現象,打贏病毒必須徹底改變策略,除了讓對疫苗有疑慮的人,能從可靠的消息來源充分獲得解答,最重要的就是將大規模接種中心,化整為零走入更小的社區疫苗接種點,且將原先的預約制,改變成讓民眾步行可達、可以按方便時間接種的模式。為了確保達成國慶日全面解封的目標,他要全體美國人跟他一起再衝一次百米,也就是未來60天內打完1億劑,無論是第一劑還是第二劑。換言之,7成美國人在7月4號前,都能完成第一劑施打。

    美國總統 拜登:「這是你們的選擇,攸關生死。我希望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做出的選擇將幫助他們和親人安全,現在我們將不得不將疫苗分配給那些不那麼急切的人。」

    不過紐約時報文章警告,美國要達到所謂的群體免疫目標,恐怕是天方夜譚。除了接種必須達到七八成的高門檻,韓國新型傳染病委員會主席、首爾大學醫學院感染內科教授吳銘墩,3號也在記者會上表示,就算輝瑞宣稱高達95%的有效率,也只意味著能預防發病,並不代表能夠防範多代傳播。

    流行病學家 瓦爾基:「我們學到的一件事就是,當人們接種疫苗,感染就會大降,住院人數大降,死亡人數大降。」

    美CDC主任 瓦倫斯基:「我想我們得謙虛面對病毒,不只是我們前方還有變種,我們人口也還沒達到完全免疫。」

    哈佛醫學院傳染病學講師Todd Ellerin進一步分析稱,由於感染病毒或接種疫苗後,所能形成的免疫能持續多久不得而知,這也是新冠疫情為何始終難以平息的最根本原因。

    哈佛醫學院傳染病學講師 Todd Ellerin:「藉由麻疹疫苗,而且我們確實擁有很出色的疫苗,讓病毒不會產生變異,所以我們能達到群體免疫,這也是麻疹逐漸絕跡的原因。至於流感,我們並沒有真正討論過群體免疫,因為我們擁有一種效果適中的疫苗,而且我們知道每一年都會有變種病毒出現。我認為新冠病毒是介於兩者之間,因此我們可能會達到群體免疫,但即便如此,由於病毒可能變種再加上人們對於接種疫苗的猶豫,所以群體免疫可能是暫時的,如果我們有三分之一的國民沒有接種新冠疫苗,那麼我同意 即便是暫時性的免疫也不太可能達到。」

    就在這樣的焦慮下,各國不斷摸索求生。當陷入困境的歐洲逐漸轉危為安,疫苗接種率開始逐步追上美國,地處歐亞交界、如今已成全球第五大疫區的土耳其,深怕跟不上夏季全面開放的腳步,4月29日已開始首次啟動長達18天的全國性封城;而馬上要舉辦奧運的日本,急於防疫的心卻沒有化為行動,明明持續在打疫苗,1500名重症患者卻創下歷史新高,光是最近20天確診數量就暴增十萬,居東亞之首,眼看中央無力,地方也只能自己祭出宵禁管控人潮。

    北海道知事 鈴木直道:「我們不能再苦等蔓延防止重點措施,必須立刻採取強力舉措,應該盡早自行實施對策。」

    同一時間,英國利物浦則是舉辦了一場音樂節,希望藉此測試這類活動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5千人以科學和音樂的名義摘下口罩,也刻意不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因為總人口6800萬的英國,目前總計已接種超過4800萬劑疫苗,第一劑施打量也已經過半,他們急欲恢復常態,甚至開發出一種類似驗孕紙的篩檢方式,未來即便跟確診病患接觸過,也不必再居家隔離,只要每天透過這種側向流動檢測,確認自己是否染病即可。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 Peter Openshaw:「英國的狀況真的很好,但我們一定不能失去已經獲得的基礎,我們必須記住,在英國每天仍然有大約2500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讓疫情進一步引爆。」

    一個世界兩樣情,疫苗彷彿成了分水嶺,當貧富差距變成了生死判官,政府決策每一步都攸關民眾生死,大意不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EFMedjz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