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饑荒聯機版免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饑荒聯機版免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饑荒聯機版免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饑荒聯機版免費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Eddie Tam 譚新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1984過時 疫情世界需要Big Brother George Orwell在1948年完成他最後一本小說《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被視為一本「dystopia」(反烏托邦)經典。這本巨著固然有警世作用,但到了今天,「1984」、「Big Brothe...

  • 饑荒聯機版免費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21 06:53:10
    有 189 人按讚

    譚新強:1984過時 疫情世界需要Big Brother

    George Orwell在1948年完成他最後一本小說《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被視為一本「dystopia」(反烏托邦)經典。這本巨著固然有警世作用,但到了今天,「1984」、「Big Brother」等詞彙,已淪為西方傳媒和政客,攻擊任何他們不認同的國家,或落後他人資訊科技的最懶惰、最模糊、最不負責任,但最有效、最無法辯論的標準抹黑和妖魔化工具。

    《1984》是在1948年完成的,傳說中,Orwell故意把4和8掉轉,把故事背景年代放在他覺得很遙遠,36年後的1984年。故事講述一個經多年戰亂,貧窮悲慘的世界。世界分割為三個版圖巨大的國家,包括:1)Oceania,以倫敦為首都,版圖主要覆蓋南北美洲、澳洲和南非等地方,即大概昔日大英帝國;2)Eurasia,歐亞大陸,即大約前蘇聯加西歐;3)Eastasia,版圖包括中國、日本和其他東南亞地區。書內這3個帝國爭鬥不停,且敵友關係隨時改變,亦仍在爭奪各國邊際上的一些城市,其中一個竟是香港!書中更預測「mass surveillance」(群眾監察)愈來愈厲害,但不少人仍想反抗。

    轉眼1984至今又已36年,1984不再是未來,已在歷史倒後鏡內逐漸遠去。不可不佩服Orwell有點遠見,在二戰後不久即可看出未來數十年的地緣政治變化,跟今天局勢有點接近,當然並非完全正確。西歐從未墮入鐵幕軌迹,蘇聯反而解體。東亞方面,中國確已崛起,但並無吞併任何國家的野心。西方仍想搞亂香港,但中央已逐漸把情况穩定下來。表面美英並沒有行使「Ingsoc」(英式社會主義),亦口頭上尊重私隱權和各種自由。但事實上,西方近月採用的極端經濟政策,已遠比社會主義更左。隨着互聯網、移動通訊和AI等科技急速發展,書內「telescreen」雙向監察技術,早已成真。經2013年Edward Snowden(斯諾登)的「良心爆料」,大家亦早已知道任何人,包括外國領導人如德國總理Merkel(默克爾)的通訊,都隨時被美國間諜機構監控。私隱權只是個假象,近日對中國TikTok和微信的各種指控,更只是個雙重標準,無人相信的笑話。

    嘗試客觀點來分析現今確以資訊科技為主導的美國、中國和其他社會,是否真的是《1984》書內的悲慘世界?二戰至今,雖有無數中小戰爭,但幸而並未再出現世界大戰,我們都活在以核武阻嚇力維持的不穩定和平中。幸而世界大致和平,加上科技突飛猛進,全球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有明顯進步,二戰後至今全球人口大增了3倍多。

    中國40年和平發展 人民活得快樂

    中國成就尤其突出,經歷過百年外憂內患,從1978起終逐漸穩定下來,開始40年的和平發展。中國仍是個發展中國家,但人民溫飽的基本問題已解決,平均壽命更已到發達國家水平。所以不可繼續戴上西方的有色眼鏡來看中國,中國人民親身感受到過去40年奇蹟般的生活改善,他們絕對有理由活得快樂,對個人和國家未來充滿希望,和繼續支持政府和愛國。哈佛大規模長期中國民調,發現政府的支持率高達90%以上,絕非意外,從前其他外國獨立機構如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和公關公司Edelman的類似民調 ,結論都接近,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超過75%,遠比美、日、英等其他國家高。

    一半美國人民生活在過去40年沒有進步,但另一半則愈來愈富有。美國房屋平均面積在過去50年,由1600平方呎增至近2700平方呎,每1000人的汽車數量亦由500增至近900!美國平均每人每年的CO2排放量約17.75噸。中國汽車總數目和碳排放總量都已超越美國,但中國人均CO2排放量仍只約美國人的三分之一。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一切發展如建造城市,以及航空旅遊等享受,都是由地球來「埋單」的。發展城市需要開發土地,破壞自然生態。現代生活的電力化,以及人人嚮往的自由旅遊,更需要大量化石能源(需要再生能源加速發展),直接加劇氣候變化。

    多年來不少科幻小說家都在預測氣候和生態環境變化的不良後果,包括全球暖化導致更極端氣候現象,愈來愈頻密的超級風暴,海洋水溫上升,減低吸碳能力,南北極融化,海洋水位上升,淹沒沿岸城市等災難,最後導致大量動植物品種的消失!

    病毒頻現 跟環境氣候變化有關

    這些都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共同挑戰,但不少無知的人,包括國家領袖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等,仍不相信氣候和環境變化,或錯誤以為這是遙遠的事,暫時今天人類仍可繼續任性地消耗地球有限寶貴資源。尤其被白種人「發現」了只500多年的美洲「新世界」,人口密度遠比「舊世界」低,可開發的資源亦更多,美國人感覺自由,更認為其他人無權過問他們的生活模式,所以索性退出《巴黎氣候協議》!

    但人算不如天算,氣候和環境變化製造出來的第一個超級挑戰,竟非紐約被淹沒或全球過熱導致失收和饑荒,而是由體積只0.1微米的COVID病毒所引起的一場大流行,至今感染人數超過2200萬人,死亡人數近80萬,最厲害是導致人類史上從未見過,已超過半年的世界交通、經濟和生活大停頓!毋須爭拗COVID來源地,更重要的是冠狀病毒已非首次出現,早前已有SARS和MERS,愈來愈頻密的出現肯定跟環境和氣候變化有關。

    半年前我提出一個新觀點,從整個地球生態環境來看,人類不要太過驕傲,可能我們才是「病毒」,感染地球發燒了,可能反而COVID是地球派來對付「人類病毒」的抗體!這個忠於地球,但「出賣人類」的理論,已有不少客觀證據。

    全球航空班次減少了八成至九成,陸上交通量亦下跌不少,碳排放大減。Mother Nature的恢復能力不錯,連最污染的印度、巴基斯坦和一些中國城市,近期空氣質素都大有改善。香港的藍天白雲20年來罕見,連維港都變藍了!

    今次大流行,已不止是一個給予人類的警告,其實已是一個非常有效阻慢人類破壞地球的武器!原來不用等到全球人口過多,生活環境非常擁擠、糧食短缺,空氣更差等情况出現,人類才需放緩發展。經全球交通系統,病毒已迅速傳播到幾乎全球每個角落,即使人口疏落的美國州份如蒙大拿和阿拉斯加,都成為疫情熱點,社會被迫停頓!

    COVID大流行可能已為人類發展定下一個「semi-hard limit」(半硬性限制)。正確一點來說,不是說完全不可繼續發展,而是要適應和改變發展方向。更subtle(微妙)但非常重要的另一點是連所謂「自由」、「民主」、「私隱權」和「國家主義」等模糊概念,亦必須調整得更清晰和更科學化。

    標指再創新高 反映市場樂觀

    有人可能以為我杞人憂天,疫情必將很快消失,疫苗即將研發成功,最遲明年必可回復「正常」,可「報復式」環遊世界!最佳證明是美股標普指數,如不樂觀,怎可再創歷史新高!

    非常渴望童話式美好結局,我也極渴望自由自在到處旅遊!標指創新高我也高興,但在Robinhood年代,炒股已成為類似《Fortnite》的另一個遊戲,疫情下財富的意義亦已變得愈來愈抽象。

    美國傳染病專家Dr. Fauci說,今次COVID大流行是一場「完美風暴」。COVID傳染度超高,R0高達5以上,近日馬來西亞發現基因變異,傳染度或再升10倍,太恐怖了!全球測試大幅增加,治療方法不停改善,但CFR死亡率仍徘徊在3%以上,估計IFR約1%,即最少仍是豬流感的10至30倍。我曾指出COVID的死亡率極尷尬,如低如豬流感的0.03%,大概可置之不理,如高如伊波拉和禽流感的35%以上,那麼根本沒有選擇,只可保命為先。但COVID的平均CFR雖約3%,但病情的presentation(症狀)非常濶,不同年齡、健康狀况和其他未知因數,可出現截然不同嚴重度的病情,由毫無徵狀的帶菌者,到輕微呼吸道感染,到嚴重肺炎和死亡、中風和影響腦功能的情况都有,非常棘手。尷尬死亡率乘以高傳染度,就變成一個所有國家必須面對的天大難題。

    專家亦預計COVID將成為長期存在的風土病,只望病毒殺傷力逐漸轉弱,和愈來愈多人產生抗體。Dr. Fauci對疫苗的期望有限,估計有效率只約50%至60%,跟流感針相若,但有效期可能更短,只數個月。對很多人來說,此水平的疫苗,即使打了,仍未必夠膽四處旅遊。

    不同國家對處理疫情有不同看法。最愚蠢的說法是因COVID而死的只80萬,遠少於1918年大流行估計死的5000萬至1億人,根本不值得停頓經濟!這說法有兩個嚴重問題,首先如過去半年世界沒有停下來減慢傳播,至今死亡人數必已經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另外,現代醫學昌明,資訊發達,當然比百年前更珍惜生命,怎可能甚麼也不做!

    自由、私隱權,甚至民主都是有條件和限制的。每個人當然應享有某程度的言論和行動自由,但前設是不可影響其他人的健康、人身安全和相同權利。例如很多美國人以自由為藉口,拒絕戴口罩,是極度自私的行為。全球不少國家,都已立法強迫戴口罩,因為所謂個人自由,可嚴重影響公共健康!

    放大到一個國家層面,譬如某個國家,所謂民主地決定採取反科學的群體免疫政策,例如瑞典、巴西和更混亂的美國,他們的自私但錯誤決定,除會害死自己國民,亦可經旅客和貨運等途徑,把病毒傳播到世界各地!我不認為最近發現巴西凍肉含COVID病毒是純意外,絕對跟巴西無意抗疫有關。

    多國料續嚴控旅遊限制

    未來數年旅遊將是個大考驗。理論上如一些國家的感染率差不多(例如歐盟),實毋須封關。但政治上行不通,每個國家都有責任阻止任何外國威脅入侵,包括病毒、罪犯和恐怖分子等。我預計絕大部分國家,即使疫情稍有退減,仍不會恢復完全自由旅遊,很多國家將嚴控入境人數,大部分免簽證安排都將被取消,相反極可能在入境前後都要求健康測試。

    還有一點,未來所有國家都必提高警覺,很多防疫措施,包括要求社交距離和戴口罩,旅遊限制,WFH和上學等,都將變作(半)永久安排,更需為未來出現新疫症作準備(必然)。所有國家也需改變發展計劃,尤其興建機場,拓展航空和旅遊業等。

    隨着5G、IoT和AI等技術發展,不少國家或將長期要求遊客(甚至國民)在手機上安裝所謂「健康碼」,或更有效的穿戴式「健康鈪」,有助監測個人健康和整個社會的疫情發展。據說下一代的Apple Watch,已將有測體溫功能,我期待未來可加設快速測試各種病毒功能!

    科技防疫 自由私隱需取捨

    不少人又拿出《1984》來嚇人,政府將侵犯私隱權,收集個人DNA資料,監察行蹤等。但在大流行的真實威脅下,政府有責任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和權利,此考慮凌駕所謂個人私隱權。「自由」和「私隱」變成一個取捨,如看重私隱,譬如不願戴健康鈪,或會被某些國家拒絕入境,或需要隔離。但如同意穿戴,反而可「較自由」行動和免隔離。

    我的願景永遠一樣。如要有效應付大流行、氣候變化和核武等威脅全人類挑戰,實需要美、中和其他國家衷誠合作,以科學為本,共同找出最有效和合理的解決方法。很多已過時的政治和經濟概念,都需要update和改變。

    不要再被《1984》的洗腦式膚淺口號愚弄和嚇倒。能實時掌握疫情、經濟、氣候和社會安全等重要信息,善用科技服務人民的「Big Brother」,並非一個反烏托邦的寫照。這是個實事求是,願意承擔責任,理性應付問題的現代政府。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及Apple的財務權益)

  • 饑荒聯機版免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08 07:00:50
    有 2,770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全球的糧食供應鏈,正因為新冠疫情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仍有許多國家還在實行封鎖令,這種試圖阻斷人流避免疫情蔓延的方法,讓糧食從生產加工運輸到銷售,都發生了卡關的狀況。首先,從生產面來看,等不到採購商的農作物,任憑作物在地上腐敗的畫面,不斷在全球各個角落上演。從加工面來看,以肉食大國美國為例,由於美國境內的肉品加工廠不斷爆發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嚴重情事,讓其他健康的員工也不敢回到廠內上班,雙重打擊下,美國肉品市場就快斷炊,美國人即將面臨無肉可吃的窘境。最後是運輸,國際性的經濟封鎖,讓航運空運到物流全都受阻,隸屬聯合國的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原本2020年的局勢展望就已是二戰以來最糟,豈料疫情帶來的國際經濟封鎖,卻讓瀕臨饑荒的全球人口,在4個月內激增一倍至少2億6500萬人即將餓死。】

    {內文}
    在義大利,農夫任由完成採收的蔬菜,在大太陽下腐爛;在英國,酪農接上水管傾倒上千加侖新鮮牛奶;在加拿大,大型屠宰場因缺乏人手被迫關閉;在哥倫比亞,滯銷的袋裝馬鈴薯在農地上堆積如山。

    (聲音來源/哥倫比亞農夫)
    我們擔憂的,除了這些債務跟自身健康,還有這些農作啊,我們已種植維生,很難離開田地另闢生路

    在西非尼日,縱使全國稻米需求很高,米商婦人坐在閒置的碾米機前,因封鎖令盼不到下游商來採買,繼續在倉庫內堆放遭遇銷售困難的水稻。

    (尼日米商)
    由於封鎖令,我們現在面臨到米無人收購的挑戰,人們無法移動,我們也沒車開去鄉村,我們通常是去鄉村市場買米,但是因為現在無法移動,我們出不去,甚至是場營銷人員,也有一些來自周邊城市的人來這裡光顧我,例如來自巴耶爾薩州的哈特港,但因為封鎖令他們不再來了,所以我們的業績奇差無比

    這些都是新冠疫情,打亂全球糧食供應鏈的世界一角,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長比斯利,四月底在向UN報告時在會議上發出了緊急通告,說人類可能因為這場大流行病,觸發一場聖經規模的大型饑荒,稱疫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全球飢餓人口激增1.3億人,使處在饑荒邊緣的人口,到2020年底為止爆增一倍至2億6500萬。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長/比斯利)
    最糟的情況會是,在三十多個國家發生饑荒,事實上,當中十個國家,已是每一國有一百萬人處於飢餓邊緣

    在印度新德里,排隊領取救濟食物的人龍綿延不絕,印度是僅次於中國,全球第二大糧食生產國,總理莫迪宣布封城至五月三號,農產品到不了銷售端,全印七千多個批發市場暫停開市,世界糧食計畫統計,全印度早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已高達2.5億人沒有足夠糧食,封城效應雪上加霜,吃慣了政府免費食物的窮人,看著眼前縮水的食物內容,說自己該不會沒病死先餓死。

    (印度貧民)
    整天只拿到一兩塊麵包,有時候則只拿到一點飯,怎麼可能只給這一點食物

    由於食物要送到消費端,還得經過加工這道重要程序,四月以來,美國多家大型連鎖肉品加工廠爆發小規模疫情,連帶影響員工出勤意願生產線人手大幅短缺下,美國肉品市場即將面臨斷炊,逼得總統川普動用國防生產法命令工廠繼續運轉。

    (美國參議員/朗茲)
    美國消費大眾,將會開始發現肉類櫃檯上無蛋白質可買,我想會從豬肉先開始短缺,接著是牛肉,現在還有冷凍食品可供應,但供應量也會銳減,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當民眾開始發現肉類供應減少,再也買不到,到嚴重短缺,再過不久就會發生

    航運海運及物流受阻,也讓農作肥料 家畜飼料 無法運送,如在印度,牛農只能暫用草莓餵牛,加上各國旅遊禁令,使富裕國家陷入缺乏貧窮國家移工,採收農作物的窘境,其中以歐洲最嚴重,德國每年仰賴30萬名東歐臨時工,英國也需要七八萬名移工採收蔬果,法國則靠召集國內勞工投入採收,暫時躲過了一場可能的糧食危機。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
    法國沒有食物短缺的問題,而且也不會發生食物短缺,這是財政部與農業部的共同承諾,這項承諾靠著動員食物供應鏈上,有餘裕的員工來完成,我想這是值得法國人驕傲的,那就是即便疫情當下,法國糧食供給毫無匱乏

    此外,新冠疫情未平 蝗災已在醞釀,最新爆發的地點是非州,規模是過去一波的整整20倍之多,部分東非地區已經淪陷,數百萬人恐陷於飢荒,肯亞農民說,蝗災比新冠肺炎更具毀滅性。

    (肯亞農民)
    對我們社區裡小規模種植的農夫來說,蝗災是個大問題,尤其是針對肯亞的食物安全,特別在遭遇新冠疫情之後,我們要拿什麼來餵飽肯亞人呢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一隻小豬違和地被養在公寓陽台,這是缺乏主食的巴西人,因新冠疫情令食物從生產到運銷全斷鏈,起心動念的自救奇景,倘若疫情未散,或是捲土重來,這會不會未來你我生活的模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cv25VsXsg

    包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更多詳盡節目的內容,請點閱【完整版】2020.05.03《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M9IpCa8aI

  • 饑荒聯機版免費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06-26 00:44:59
    有 11 人按讚


    ▍CNEX 線上迷你主題影展 ▏食物社會學

    影展期間:6/25-7/29 每週一片,週四上架
    播放時程:
    6/25-7/1《沉默的食物》Our Daily Bread
    7/2-7/8《食物美學》Food Design
    7/9-7/15《你在浪費食物嗎》 Koste den Abfall
    7/16-7/22《刀叉下的祕密》Forks over Knives
    7/23-7/29《慢食的故事》Slow Food Story

    影片簡介,請見活動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12422495692817/

    ▍活動辦法 ▏按讚免費看
    1. 到活動頁面點選【參加】
    2. 到 CNEX DOC CHANNEL 視納華仁紀實頻道 專頁【按讚】追蹤
    3. 寫信給專頁小編索取【影片連結】與【密碼】
    4. 持密碼到 Vimeo 平台欣賞影片

    ▍影展簡介 ▏餐桌背後的社會想像

    Albert Tzeng / CNEX 編輯室總召

    「為什麼爆發這麼多食安風暴?」我課堂上的每班學生,總是先從「黑心廠商」或「政府失責」回答起,將問題歸咎於某些人的失職。

    但問題只在幾個罪人嗎?往往要經過更多的討論沈澱,大家才逐漸意識到,這一連串風暴背後,凸顯了若干結構層面的問題。其包括:從食品科技主義,轉向自然主義的思潮變遷;相關法令規範,追不上產業實務的尷尬;資本主義競爭體系下,食品工業複雜化的系統風險;追求便宜的食品消費文化;以及最根本的,台灣「食品教育」的不足。

    食品教育!大家回想一下:我們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對食物到底累積了多少認識?除了健康教育帶到,營養學本位的「六大營養素」與「均衡飲食」口號,我們何曾認真追問:食品從何而來、怎麼生產、有哪些成分?這些產銷過程,又涉及哪些生態、環保、社會、倫理、哲學議題?

    上個禮拜美國決定禁用「反式脂肪」(trans-fat),台灣社會的反應,恰好是個註腳。談話節目討論兩天就沒下文,官員說要研究研究再決定是否跟進,而食品大廠不知道是否開始評估成本影響,至於社會大眾只是一片漠然,多數人連反式脂肪是什麼都不清楚。

    於是這種因為難以代謝、在美國即將被禁用的物質,仍廣泛地存在我們的麵包、早餐店、各種用到氫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繼續大量地被吃下肚,攝取到血液中,堵塞在狹窄的血管,可能是心臟,可能是腦袋。

    從這層角度出發,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安風暴,不啻為一種提醒,凸顯台灣需要一場對「食物產消體系」的集體凝視、集體反省。

    作為回應,去年底有余宛如《明日的餐桌》的出版 [1],從食物人類學的角度,探訪全球38個食物革命現場。目前也有《聯合報》願景工程 發起的「飲食革命」專題 [2],以及《 眉角 》雜誌規劃的下一期主題「開飯」,提供有系統的報導反省。籌備中的 CNEX 紀實頻道,也計畫在開台後,排播一系列相關影片,邀請觀眾一起認識思索,餐桌背後的社會脈絡。在這之前,我們從目前排播片單中,先精選五部,推出線上迷你影展「食物社會學」。

    先登場的《沉默的食物》(Unser täglich Brot)與《食物美學》(Food Design)兩片,都出自奧地利製片 Nikolaus Geyrhalter 手筆;其從很不同的鏡頭筆觸,凸顯出現代社會「食品工業」背後,人類對「上帝」角色的某種潛越。

    2005年問世的《沉默的食物》,以一種冷漠的鏡頭風格,帶觀眾直視集約農場、養殖場、屠宰場的運作,如何精準、有效、又毫無情面地,透過飼養/ 種植與宰殺/ 採收大量動植物,提供維持社會運作所需的食材。其原文 Unser täglich Brot (英譯 Our Daily Bread ,我們每日的麵包)取自《聖經》主禱文,原用以感謝神賜與人們每日所食。而影片鏡頭下的大型人造器械,在孕育與剝奪生命的力量與無情,也宛若神祇。

    2009 的《食物美學》,轉而探究人們如何「設計」食物。千百年前,人們就知道透過切割、攪碎、塑型等食物處理手法,改變天然食材的外觀,發揮人類創意。在當代生化科技、知覺心理學、電腦模擬,與行銷研究的加持下,食品大廠進而能從食物的形狀、色彩、氣味、咬起來的聽覺,甚至是可攜性等各個角度,尋找最可能打動市場的產品。本片風格明亮輕快,但呈現的同樣是,人們以科技扮起造物主。

    2011年問世的德國片《你在浪費食物嗎》(Koste den Abfall),則將對食品產業的反省,從生產端延伸到整個銷售物流體系。其關注歐美現代超商物流體系的制度設計,例如對於食材「標準規格」(便於運輸儲存)的要求,以及對產品「新鮮」的標榜,如何造就大量食物的浪費。這些浪費,又造成國際食品價格居高,直接造成其他地區的饑荒。「在歐洲和北美已開發國家,每人每年約浪費近115公斤的糧食。單單歐洲和美加地區,丟掉的食物,就可以餵飽全世界饑餓人口的三倍!」食物分配在全球尺度的階級結構,是本片最尖銳的提醒。

    前三部影片均聚焦於食品產業的檢視,接下來兩部,則從轉向對飲食態度的倡議。

    同樣推出於2011年,由美國導演 Lee Fulkerson 拍攝的《刀叉下的祕密》(Forks over Knives),片名其實將「叉子」(可食蔬食)置於「餐刀」(主要用於切肉)上,隱喻全片對「植物性膳食」的鼓吹。該片以健康為念,聚焦於兩位美國專家 Dr Campbell 跟 Dr. Caldwell E 的研究,認為許多退化性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某些癌症),都可以透過停止食用「肉品跟加工食品」獲得改善。本片論點,或許在科學上仍有爭辯,但至少其提醒觀眾:注意自己吃了什麼。

    而作為壓軸的《慢食的故事》(Slow Food Story),則超越「吃什麼」的層次,轉以「吃的節奏」為軸,直指對工業化現代社會整體生活風格的批判。1989年《慢食宣言》指出:「這個在工業文明的象徵下,開啟與發展的世紀,先是發明了機器,然後隨之界定生活模式。我們都成為速度的奴隸,臣服於『快速生活』這隻病毒;其打破我們的舊習,穿透我們居家私生活,迫使我們吃速食。」

    作為抵抗,慢食主義標舉三項原則:一、優質(good)新鮮的在地食材;二、乾淨(clean),指產銷過程中符合環保、尊重動物權,對食用者健康;三、公平(Fair),也就是抗拒資本主義對食品生產者或消費者的剝削。本片追索慢食運動的發展,如何從1986年對羅馬麥當勞的抗爭,發展到全球150個國家,有2500個食品社群的食物革命。

    五部影片,不足以涵蓋飲食的諸多社會面相,但這是一種邀請,邀請大家開始思考,我們餐桌背後鑲嵌的社會脈絡。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CNEX 紀實頻道上線。

    [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7544
    [2] http://vision.udn.com/vision/cate/8104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