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颱風旋轉方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颱風旋轉方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颱風旋轉方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颱風旋轉方向產品中有4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二部分「為何感覺不到地球自轉?非慣性座標系裡的慣性力」 . 未讀第一部分的朋友可以先看:facebook.com/davidyu.phycat/posts/239431704213490 . 感覺不到地球自轉的原因就像感覺不到地球表面彎曲的一樣,人類對比地球實在太渺小。正如必須望向遠方海平線才能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勘誤: 01:17 颱風旋轉方向錯誤,因位處北半球,故應為逆時針旋轉 ✍️ 【驚爆!台灣海岸有巨型怪獸出沒⁉】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 海邊有個漂亮⋯⋯⋯啊啊啊是瘋狗浪!?😱 #去海邊玩遇上瘋狗浪時該怎麼辦 #夏日計畫出遊你一定要看完這支影片喔 ...

颱風旋轉方向 在 V |余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5:50:33

。 念世新的時候住在Mint旁邊,一個舒適的4坪套房,扣掉床、衣櫃、書桌的空間,還有一個能放瑜珈墊的走道,牆壁乾乾淨淨的,走路就能到學校很幸福。#可以避開人潮吃綠蓉蛤蜊更幸福 記得那時開始拍照是用手機,畫素顆粒很大也不能變焦,無所謂,能夠捕捉到喜歡的畫面就好。後來收到一台禮物類單眼,可以旋轉螢幕,...

颱風旋轉方向 在 余海峯 David Yu | Astrophysicist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05 15:21:15

第二部分「為何感覺不到地球自轉?非慣性座標系裡的慣性力」 . 未讀第一部分的朋友可以先看:facebook.com/davidyu.phycat/posts/239431704213490 . 感覺不到地球自轉的原因就像感覺不到地球表面彎曲的一樣,人類對比地球實在太渺小。正如必須望向遠方海平線才能看...

颱風旋轉方向 在 Beginneros|每日分享冷知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12:09:52

【旋轉的颱風︱#科里奧利力】 作為成日經歷打風嘅香港人,你又有冇諗過點解颱風嘅形狀係呈旋風形呢? 其實地球嘅自轉係會影響地球上所進行嘅直線運動,令到直線運動以偏向左或右某一個方向嘅運動呈現。哩個現象就係「科里奧利效應」。 情況就好似兩個人喺轉緊嘅氹氹圈上面以直線拋波俾對方一樣,最後個波會偏向咗一邊...

  • 颱風旋轉方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4 14:50:41
    有 157 人按讚

    第二部分「為何感覺不到地球自轉?非慣性座標系裡的慣性力」
    .
    未讀第一部分的朋友可以先看:facebook.com/davidyu.phycat/posts/239431704213490
    .
    感覺不到地球自轉的原因就像感覺不到地球表面彎曲的一樣,人類對比地球實在太渺小。正如必須望向遠方海平線才能看見船帆先於船身出現,我們亦必須跨過遙遠的距離才能感受到地球自轉所造成的影響。
    .
    大家有玩過公園裡的遊樂設施「氹氹轉」嗎?它是一個會旋轉的大圓盤,盤上有支架。如果我們捉住支架在地上圍著氹氹轉走,然後跳上去,我們會感覺到一股力將我們推出去。這時放手的話就會被拋出去了,這就是所謂的「離心力」(centrifugal force)。如果各位在香港坐過會上高速公路的小巴,亦可以感受這種刺激的感覺。
    .
    但如果我告訴你,離心力其實並不存在呢?事實上,離心力屬於慣性力(inertial force),又稱為假想力(fictitious force),是在非慣性參考系觀察物理現象的產物。參考系是數學語言,指用來描述物體位置、速度等物理參數的坐標系統。慣性參考系就是互相靜止不動或者以等速移動的坐標系。
    .
    簡單來說,雖然牛頓力學在日常情況下適用於任何參考系,但在非慣性參考系裡使用牛頓力學就會出現慣性力。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圓周運動。站在氹氹轉上的人在進行圓周運動,運動方向有所改變(注意物理學中的速度概念包含速率和方向),因而是個非慣性參考系。而站在地上看著氹氹轉的人則身處一個慣性參考系之中(事實上只是近似慣性參考系,因為地球也在動)。
    .
    因為氹氹轉在旋轉,慣性定律卻說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只會沿直線前進,在氹氹轉上就必須施力才能跟隨氹氹轉旋轉,一旦放手就會被「拋出去」。然而,氹氹轉旁邊的觀測者只會看見一個因捉不住支架而直線飛出去的人。順帶一提,捉住支架的力當然是真實的力,叫做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
    .
    現在可以回到地球自轉的問題。會自轉的地球是個非慣性參考系。就像在氹氹轉上一樣,地球上也會感受到離心力。事實上,這個離心力會抵消掉部分重力,使我們在不同緯度感受到不同的體重!用比較精確的物理詞彙,就是重力的一部分提供了給跟隨時球自轉所需的向心力。
    .
    由於赤道與地球自轉軸的垂直距離最遠,自轉速率最快,需要較多部分的重力提供向心力。南北兩極與地球自轉軸的距離則為零,重力無需提供給向心力。因此,站在赤道時的離心力會令體重比站在南北極時減少大約0.35%。
    .
    另一個我想簡單介紹的慣性力叫做科里奧利力(Coriolis force,簡稱科氏力),或者叫做科氏效應(Coriolis effect),描述在地球表面上移動時感受到的慣性力。由於地球並非一個圓盤而是個球體,因此科氏力的方向並不在本地水平面(local horizon)之上,與之有個夾角。把這個力拆開,可以得到兩個方向的分力,分別為與水平面平行的分力(遺憾地,這個分力亦稱為科氏力),和與水平面垂直的、稱為Eötvös效應的分力。
    .
    平行本地水平面的科氏分力會使任何在北半球水平移動的物體向移動方向的右方偏轉(俯視時為順時針方向),同時使任何在南半球水平移動的物體向移動方向的左方偏轉(俯視時為逆時針方向)。這就是颱風形成的原因,因而源自南半球和北半球的颱風會有相反的旋轉方向。Eötvös效應會在除離心力之外進一步改變我們感受到的重力。向東走時,Eötvös效應會進一步加強離心力,抵消更多的重力。反之,向西走時反而會加強了向下的力,就好像加強了重力般。
    .
    [有趣的是,源自北半球的颱風是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剛好與科氏效應相反!這是因為颱風的形成過程是三維的,我正在寫一篇文章詳述。]
    .
    日常生活感受不到上述離心力、科氏力和Eötvös效應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人類相對地球的尺寸來說,太過渺小。只有在作長距離移動時,我們才能察覺到這些慣性力。例如,炮彈彈道計算必須考慮地球自轉、飛機飛行感受到科氏力、大規模空氣流動形成颱風等。順帶一提,有都市傳說指科氏效應會導致南北半球馬桶沖水方向相反,這是不正確的。對比地球尺寸,馬桶實在太渺小了,作用在沖廁水上的科氏力比沖廁時水流的隨機擾動細微得多,沖水方向並不會受科氏效應影響。
    .
    歷史上首位直接測量到科氏效應的人是德國化學家懷斯(Ferdinand Reich)。物件自由落下時,由於移動方向為地心,計算指出科氏力會指向東面。在1831年,懷斯從160米高的地方掉下物件,發現物件落下的地點果然向東偏差了2.8厘米。
    .
    那有沒有辦法在不作長距離移動的情況下,證明地球會自轉?答案是肯定的。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Jean Bernard Léon Foucault)用一個簡單實驗證明了地球確實會自轉。他用一條67米長(好吧,這也很長就是了⋯⋯)的線吊著一個28公斤重的鉛球,形成一個很長很重的擺,掛在巴黎先賢寺的天花版上。因慣性定律同樣適用於鐘擺,擺動平面在慣性參考系裡不會改變。擺動平面不變與物理學中的角動量守恆原理有關。但因地球自轉,地球上的人就會觀察到擺動平面隨著時間改變。
    .
    [這個實驗設備稱為傅科擺(Foucault pendulum),是世上每個科學博物館的必備展品。很多人會在早上很早就到博物館去,就是為了看工作人員開始擺動傅科擺的一刻。]
    .
    現在我們理解到,古希臘時代的差不多兩千年後,懷斯與傅科的實驗終於直接證明了地球會動。我們會在下一節討論太空是否真的是「無重力」。
    .
    【支持我的科普】
    我的科普部落格:https://hfdavidyu.com
    我的科研網頁:https://hfdavidyu.github.io
    .
    我已開設MeWe群組,在MeWe搜尋「余海峯」就能找到:
    https://mewe.com/join/phycat
    .
    追蹤我的FB:https://fb.com/davidyu.phycat
    追蹤我的IG:https://instagram.com/phycat
    訂閱我的YT:https://youtube.com/c/DavidYuHoiFung
    .
    也請支持香港其他科學普及工作者!你的支持,能令科學在中文世界更加普及。

  • 颱風旋轉方向 在 阿瑪 - Surfing Life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05 09:56:52
    有 384 人按讚

    90W特別快報

    #對台灣本島陸地不影響
    #不會放假
    #討厭的共伴效應讓海象糟糕長浪更危險

    秋天多股勢力相互牽絆影響
    上周二時預期90w生成後可能由台灣南部經過
    在東北季風力道調整後,日本又遭殃
    東北風吹拂讓熱帶低壓路徑沒有選擇

    為什麼提早北轉而不南偏?

    在地球上的所有事物都被「科氏力」影響
    在旋轉體系中進行直線運動的質點會發生偏移
    地球自轉會造成這種慣性力,北半球向右
    包括颱風內部結構
    北側環流內力較大,加上洋流與高低壓流向
    颱風大方向才會向西又向北
    而非向南或向東(除非小範圍勢力壓迫)

    藍藍周一簡單提供觀察
    詳細待周三連假前再發

    整周主要影響:
    東北季風+90W外圍形成共伴效應

    周一二三、東北季風吹、風大浪亂
    專心上班集點,除非是成功人士(周二)
    餐廳風向也都偏海風不會漂亮(六日才優)

    周四五六、90w遠距離長浪影響
    北海岸宜蘭浪大,風還沒停
    找冬天浪點且不容易起的那種
    便當,鴨肉什麼的就不用想了
    東部距離更遠角度更閃
    無論閃風點/浪型CP值都是首選
    南部回佳吹風狂砂壯觀,南灣陸風型美
    西岸不用特別跑

    上周的連假預報自己每天觀察複檢
    差距不大
    如果表格模式方便閱讀的話
    本周連假前也依此模式

  • 颱風旋轉方向 在 丁寧 Ding N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28 00:21:43
    有 810 人按讚

    「信任未知的能力,才是你的生命力。」

    把握每一個可以改變的機會,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學到了什麼、成為了什麼。

    在 #阿禪師父 鼓聲的帶領下,我們在黑暗與雨中泥濘不斷快速移動行動奔跑超過一個小時或更久,我們不知道,有數次我告訴我自己,我年紀太大了我沒有辦法這樣子奔跑,一這麼想,我就想到若瑀姐說的:「遇到困境,更要加碼往上衝,不要思考,只要專注!只要繼續進入這個流,成為流的一部份,帶起你的速度,創造新的能量。」

    我很好奇我能如何。

    我停止思考,拔起腿快步衝向前,我更專注更警覺,更跟自己與整體在一起,我不止跟隨引導者,我還要創造出我的節奏。

    鑼聲一響,一切靜止,雨也停了,心靜的像夜晚的山林,連心跳都聽不到,慢慢移動腳步去喝水,心跟腳底一樣安靜穩定,感覺到有一絲絲的根莖從心長出來,慢慢地往上攀升,往下蔓延到腳底,竄入地面。

    經過上週 #優人神鼓「《閾》 The Limbo-12小時跨夜行動」,從傍晚五點到天亮五點!伴隨著巴威颱風的雨勢,我們經歷了一場全然未知的體驗,敞開的接受未知像打開內在的寶藏,步步驚險驚奇,一波未平一波起,原來我這麼富可敵國!

    這幾天一直在沈澱我所經歷了,我隱約看到,我又是另外一個我了。

    從山上搭便車下山來,跟其他的參與者聊到「蘇菲旋轉」,我在第二次做「蘇菲旋轉」的時候我看到我自己的掌控能力以及調整重心的能力比第一次好很多,但是我也看到我自己的問題,我就是不願意讓自己摔倒下來,我非常的好強好勝,我明顯的看到這一點,我覺得這不是件好事但是我也沒有其他的答案。

    「練習蘇菲旋轉就是要去看去練習面對自己的失敗,摔倒比完成更重要,就是去摔呀,把自己內在的小我都摔出來。」

    哇,是呀,把自己的掌控慾都摔出來,我做得到嗎?好難.......

    今天帶著Audrey 去做一個工作,出門前就已經搞得一手爛牌,我在車上大發脾氣,進攝影棚先完成屬於自己的工作,覺得好像比較平靜了,當跟她一起工作的時候,我好明顯感覺到我的不耐煩以及失望不斷地衝上腦門,我的內在好不能夠接受我的小孩面對鏡頭竟然如此的膽怯,我要很努力的HOLD住自己才能夠壓下我的情緒。

    我突然想到我的「蘇菲旋轉」——-我可以接受我自己摔倒嗎?我有這個勇氣嗎?

    我告訴我自己,沒有人應該要完成我的期待,我的期待就是我的小我,我的好勝好強讓我的女兒在面對我的工作領域裡面,變成一個膽小如鼠的人,她在這個過程的痛苦不會少於我。

    她怎麼能夠感覺到我愛她,我的小我大到讓愛變得很小。

    還好,我看到了。

    我非常努力的穩定呼吸把我臉上的不滿不爽往下壓。在結束的時候她大聲地說:「我的天啊,終於結束了。」我雖然還是有點生氣但是有更多的愧疚,覺得自己不應該強迫她。

    我告訴我自己,拜託不要再把這樣子的期待放在小孩的身上,拜託放下我這麼多小我的魔手,讓愛浮上來。

    我們所經歷的事情帶給我們多大學習,在做之前我們不會知道的,但是我們的每一場改變,每一次的願意勇敢跳出舒適圈,所累積出來的生命智慧,都會在關鍵時刻,在你航行的茫茫大海裡面變成你的燈塔,指引你走向家的方向。

    #優人神鼓 這一把大火燒出了好多可能性,燒出了優人更想要連接這片土地的堅強意志,這把大火,讓優人打開了大門,把這一套在全世界表演者心裡面非常重要的訓練方式,三十年的淬鍊,傾囊相授。

    感激之意言語難形容,萬分榮幸我能在裡面,這愛,比那把火更大更大更大。

    謝謝
    謝謝
    謝謝

    我非常期待我接下來的表演會有什麼不一樣。

    #優人神鼓12小時跨夜行動
    #面對未知的能力才是你真正的生命力
    #放下內在的小我愛才能夠浮上

  • 颱風旋轉方向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6-10 23:00:00

    ✨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勘誤: 01:17 颱風旋轉方向錯誤,因位處北半球,故應為逆時針旋轉 ✍️

    【驚爆!台灣海岸有巨型怪獸出沒⁉】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
    海邊有個漂亮⋯⋯⋯啊啊啊是瘋狗浪!?😱
    #去海邊玩遇上瘋狗浪時該怎麼辦
    #夏日計畫出遊你一定要看完這支影片喔
      
      
    ──↢揭祕!海中超危巨獸.瘋狗浪↣──
      
      
    🗣夏天常常聽到警告:小心海邊的瘋狗浪!
    但怎麼樣才會遇到瘋狗浪?被攻擊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其實……
    瘋狗浪大多出現在特定的季節與海岸地形,只要不去招惹它們,就不會有危險!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瘋狗浪吧👇
      

    ---
      
      
    🌊瘋狗浪是怎麼誕生的?🌊
      
    一切~都要從海面遠處的「風」說起~🌬
      
    〰季風、颱風等大風,會將海吹起波浪
    〰〰離開暴風區的浪,可以跑幾千公里遠
    〰〰〰遇到岸邊地形或防波堤,可能會激起大浪!
      
    ⚠️這些比平常海浪還高大的浪,很容易越過防波堤或礁岩,上面的人也會因此被捲走,就像瘋狗會突然撲上岸攻擊人,所以叫「#瘋狗浪」!🐺
      
      
    --- 
      
      
    🌊瘋狗浪會在哪裡出沒?🌊
      
    臺灣四周都會有瘋狗浪,但因為 #北海岸 正好對著東北季風吹拂的方向,又最多遊客造訪,所以發生最多瘋狗浪事件!
      
    像是:📍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
      
    ⚠️15年來,台灣瘋狗浪攻擊事件 #超過300次,每年 #超過25人 被捲入海中!
      
      
    ---
      
      
    🌊岸邊哪裡最容易碰到瘋狗浪?🌊
      
    ☛ 突出海岸的岩石
    ☛ 靠近海邊的平台
    ☛ 海堤邊的消波塊區
    ☛ 燈塔附近的防波堤
     
    ⚠️接近海岸邊緣、或延伸到海裡的礁石,都是瘋狗浪撲擊的範圍!
     
      
    ---
     
      
    🌊瘋狗浪最常出沒在什麼時間點?🌊
     
    一句話……#風大的時候🌀
    這個風,可不是岸邊我們吹到的風,只要在超遠外海上有颱風、季風等大風,就有機會形成跑到岸邊的瘋狗浪!
    也就是俗語說的「無風三尺浪」。
      
    ⚠️最容易產生瘋狗浪的時候是——
    #秋冬吹東北季風時,以及 #颱風季節!

    就算岸邊沒有風、天氣晴朗,只要颱風還在逗留在外海,不管有沒有發布警報,都會有瘋狗浪!
      
      
    ---
      
      
    🌊如何避開瘋狗浪?🌊
      
    因為海浪的力量太大,又會反覆起落,被捲入後 #很難靠自己的力量逃脫!所以,避開它還是最安全的方法!
      
    記得……
      
    ⚠ 颱風前後都會有大浪,避免到海邊
    ⚠ 岸邊有浪打濕的痕跡,就不要逗留
    ⚠ 海邊有警示牌的地區不要進入
    ⚠ 去玩之前先看氣象與海象預報
      
    ✍🏻快把重點畫起來,與瘋狗浪保持安全的距離吧!
     
      
    ---
      
      
    🚫瘋狗浪雖然壯觀,還是遠觀就好!
    瘋狗浪大量出沒的季節,還是把岸邊讓給它們,別正面與它們對上才安全!
      
      
    這次 #圖文不符 與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 合作,在6/8 #世界海洋日,推出兩部關於海洋安全的動畫~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海洋的特性,與環境和平共處❤️
      
    夏天是精彩又美好的出遊季節,快快樂樂出門,也要平平安安回家才OK!

    你和朋友準備去海邊玩嗎?快分享這支影片,讓他們也能認識瘋狗浪吧!🙌

    #好奇問大家夏天準備去哪裡玩啊
    #說出來讓我們羨慕一下吧🏝
      
    ----
      
    ✨想看更多超美知識動畫✨
    👉歡迎贊助圖文不符製作:bit.ly/Simple_Info
      
    --- 
      
    【製作團隊】
      
    Client:臺灣海洋教育中心
    Directed by 簡訊設計|圖文不符 SimpleInfo Design
    Presented by 張志祺 Chih-Chyi Chang
    Account Manager & Producer:王豫民 Yu-min Wang
    Animation Director:周柏彤 Ichiten Chou
    Executive Director:曾敏雅 Mia Zeng|葉庭妤 Mugi Orange
    Creative&Script:林湘芹 Amanda Lin|劉怡聖 Effie Liu
    Storyboard:曾敏雅 Mia Zeng|葉庭妤 Mugi Orange|林姿吟 Lin Zi Yin
    Design and Illustration:曾敏雅 Mia Zeng|林姿吟 Lin Zi Yin
    Animation:葉庭妤 Mugi Orange|楊竣弼 Chun-Bee Yang
    Sound Design & Mixing:洪立 Jimmy Hung
    Release:Jun.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