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創作和際遇
今年三月大港結束,回都蘭一趟,和于婷一起認識了孟承和仁瀚,聽了一整晚純情直男被劈腿後變渣男的故事,笑到岔氣。
緣分從那時候開始,我回學校考期中考,唸書唸到受不了就騎機車去永和找他們,聊天打麻將什麼的都開心,聊了很多生命經驗和感受、聊創作和電影,孟承鼓勵我就做吧別想那麼多,接著給...
碎片,創作和際遇
今年三月大港結束,回都蘭一趟,和于婷一起認識了孟承和仁瀚,聽了一整晚純情直男被劈腿後變渣男的故事,笑到岔氣。
緣分從那時候開始,我回學校考期中考,唸書唸到受不了就騎機車去永和找他們,聊天打麻將什麼的都開心,聊了很多生命經驗和感受、聊創作和電影,孟承鼓勵我就做吧別想那麼多,接著給我看一個,張作驥電影公司的短片計劃,問有沒有興趣。我讀著刑事訴訟法,擔心的只有畢不了業,怎麼可能寫劇本?怎麼可能進創作小組?接著,他們問我TIDF劃票了沒?老實說我本來沒想積極看片,心想這學期還是保守一點好,把書唸完,去徒步環島,創作的事之後再說,但還是在仁瀚的陪同下去巷口的Ibon劃了十張套票。
接著開啟了,浸泡在電影裡的完整十天。孟承開始寫短片計劃的劇本。我在電影院和導演弗柯·克普相遇,看的第一部作品是《薩爾馬堤亞:此地他方》,那些寧靜和諧的鏡頭,和受訪者間友善的關係,話語與話語間的空白,溪流、天空⋯⋯他問路上的人:「你來自哪裡?」「你是什麼人?」我坐在椅子上,淚流不止,我看見人文融進一個人的血液裡,無需強調或鋪成張力,人和人、人和地景、人和歷史的關係,透過緩慢的鏡頭,交叉剪接成能量強大的影像。
於是又看了他其他六部作品,每部都是同樣的基調,同樣讓我感動不已。《維茲托克三部曲》、《海的風景》、《茲威林先生與祖克曼女士》、《手足》⋯⋯加上其他觀賞的作品,我第一次感受到,心頭有股暖流湧上,當下好想抓住什麼,感受到《迷航》得金馬最佳紀錄片時,李哲昕上台說的「謝謝金馬給我滿滿的能量,我現在就想衝回去拍片」的那種激動。
影展結束,我和士齊坐在華山草地上抽菸,聊他正在製作的片子,和彼此的收穫等等,我突然說出「幹我好想拍紀錄片」說出口的當下,我不太相信自己,因為我是一個很常起心動念,但試過才知道「其實我沒這麼想要嘛」的人。
後來疫情爆發,我躲回台南,孟承入選短片計劃,士齊留在台北製作片子。整個夏天,有夠漫長,像整盤被端走的好料,我鬆散地看線上的紀錄片講座,鬆散地拍照、唸書、下廚、運動,一邊思考著片子的素材。
考完期末考那天,我激動不已,像抓在腳上那隻手鬆開沈入水底,同時收到孟承的訊息,邀請我加入劇本創作小組,目標是屏東電影節。他說「我覺得你是很適合走這條路的人,那東西不只是熱情而已。這領域許多有才華的人,沒有你身上的特質。」他也沒說清楚到底是殺小,但我還是腦波弱地加入。
紀錄片和劇情片的分野不是重點,美學和技術是相通的,重要是如何把故事說好。
一開始要寫不寫,但每週有人可以線上聊故事,挺過癮的,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寫不出來,都透過對話才發現「其實我早就想好了」只是有沒有執行罷了。八月起我花三個禮拜的時間,完整投入劇本寫作,很想寫厲害的東西,寫不出來就覺得痛苦,那時是瑋庭、anya陪我寫劇本、抽菸玩耍,某天去漁光島游泳,漂浮在海面上想到「我應該寫來感動我自己才對啊!」於是我試著放進我的生命經歷,整個就順暢起來了,有時騎車還會跟我的角色對話,被感動得亂七八糟XDDD
劇本交出去的當下,我在mido家,candy在外頭和諮商師通話潰堤,我和mido聊著南鐵案,約隔天早上六點逛福和橋,我徹夜未眠,騎著ubike在深夜的台北遊蕩,像無人的巨型遊樂場,三個月沒在台北生活,竟有點想念,騎到福和橋天快亮,我的舊手機,陪著我度過當兵、藏區、香港、小山坡那些歲月的舊手機,從橋上墜入新店溪,我覺得好扯又好好笑,就去吃早餐了。
怎麼這麼多瑣碎的事情啊?我的生活就是這些片段組成的啊,我熱愛他們。
後來劇本沒選上屏東電影節,公佈當天我坐在民生西路的路邊吹風,等人幫我開工作室的門,因為孟承找我幫忙短片拍劇照。劇組的工作人員,和張作驥的新片共用,等於攝影師、場務、副導⋯⋯都是有經驗的前輩,且正在拍張導的新片。戰戰兢兢。
開拍前一天,去關渡拆掉小陸家的瓦斯爐當道具,臨時跟杰哥和冠晴借雨衣,半夜接到演角色的通知,又幹走仁瀚的衣服給角色穿。朋友們給的所有愛和笑容,我謹記著。
第一天試拍完,場務大哥說,立丞啊,你要不要跟著我學東西?我感覺到你內心有把火。原來我內心有火。
開拍後,我在片場自由穿梭,找喜歡的視角拍照,側錄和劇照並進,跟在攝影師旁學構圖。他說我的曝光很大膽,後來問了才知道,我偏好暗的照片,容易曝光不足影響後期調整。這很好,可以是你的風格。原來我可以有風格。
殺青後的酒局,張導在孟承、編劇、攝影仁哥、場務瓶子哥、人碩哥、副導、製片⋯⋯等人的面前,對著我說:「聽說你表現很棒。」
原來我很棒。我只知道,拍攝間多次感受到自己能力有多差,想要的畫面,捕捉的人物表情,都達不到,非常沮喪。那種自己「憑什麼在這裡工作」的羞恥感,和「一定要嘗試看看」的自我勉勵相撞。
張導說完,我急忙說謝謝,接著我被找進新片的劇組,做側拍。仁哥說,我之後可以來工作室學攝影器材。我的訊息出現通告單,可以繼續和前輩們一起工作、學習了。
我發現自己很常說明非本科系,這是事實,但不必要解釋。我不用強調自己多特別,不需要擔心被瞧不起。知道許多人聽見張導首先聯想到什麼。旺福小民教我的,討厭的事越多能做的事越少。仁哥教我的,觀察一切,自行判斷該接收什麼。
我有自己的步調,專屬於李立丞的光。有一顆玉仔的心,捧在掌上。不怕。謝謝際遇,我會努力。在被生活磨光以前,看自己能走多遠。
風起長林劇情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橋牌社2】
「政治」在一般大眾的想像裡,似乎跟日常生活有些疏離,政治似乎是權貴們的利益爭奪,或是國際領袖的角力。《國際橋牌社》系列企圖以戲劇的方式,重現台灣這塊土地上複雜的政治鬥爭,竭力在通俗的載體裡傾訴被遺忘的歷史。
《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在戲劇的品質上呈現強烈的企圖心,但在劇情上稍微紛亂了些,過多的角色支線稀釋了戲劇的張力。然而《國際橋牌社2》馬上修正了第一季的缺陷,以記者蘇婉甄為主要切入點的視角,帶出臺海危機背後的陰謀。
政治劇最大的難處,就是要清晰的描述眾多勢力的立場,若安排不恰當,整齣劇就會像是交代事件的流水帳,更容易與觀眾的生活經驗產生疏遠。《國際橋牌社2》以千島湖事件做開場,迅速帶起強烈的危機感,從民間的危機引爆一連串政治風暴,前後因果都有強烈的關聯,所有劇情的推進都在一條直線上,少了許多分岔出去的支線,劇情推進的步調就能更不疾不徐,沒有顧此失彼的慌亂感。
《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劇情像是散狀湖泊的結構,每個人物的背景來不及深刻的營造,馬力歐飾演的王照陽算是勉強抓住整個劇情的重心。《國際橋牌社》第二季把許多角色的戲份精簡刪略,將重心約束於男、女主角身上,女主角是為社會正義熱血的記者蘇婉甄,男主角則是來自於台南百年商人大家族的繼承人陳慶堂,藉由平民與商人兩個懸殊地位的立場摩擦,凝聚出更明確的劇情核心,蘇婉甄更是穿針引線的角色,營造出平民與政商名流都在同一條命運列車上的感覺,誰也無法置身事外,當平民的篇幅更多,權貴的身影似乎也沒那麼遙不可及。。
路斯明飾演的陳慶堂,頗有蝙蝠俠與布魯斯偉恩與鋼鐵人的紳士風範,既有公子哥兒的玩世不恭,也有沉穩的瀟灑,他在不同的勢力間來去遊走,負責維持政商的關係,藉此鞏固家族的利益。范宸菲飾演的女記者蘇婉甄,總是熱心地想要藉由自己的身分替弱勢發聲,兩人相左的立場激發了個人與政治關係的辯證,男女曖昧的情愫更柔化了可能過於生硬的政治情節,私人情感與大局的掙扎產生精采的張力,兩人的角色也都有明顯的成長,運籌帷幄的手腕與橫衝直撞的正義似乎能有緊密的交集。
臺海危機事件已經有些遙遠,有一點距離的年代很難讓年輕觀眾產生共鳴,所以政治劇的通俗化是很重要的事情。《國際橋牌社》第二季試圖跳脫政治本位的角度,去挖掘快要被人們遺忘的歷史,更褪去艱澀的政治術語。歷史需要更通俗的載體來延續其精神,日本動漫大膽的重新解構他們自己的歷史,成為文創產業很重要的一環,要將歷史深刻的植入年輕世代,就必須要用年輕世代能接受的語言來重新詮釋,《國際橋牌社》第二季的年代設定於稍微遙遠的臺海危機,但敘述故事的方式上更貼近近代韓劇與偶像劇的風格,政治人物角色的戲份雖然略減,但在資深的演員基礎下,反而成為年輕演員最有力的後盾,使得整齣戲既有清新的面貌,也有長久歲月的穩重感。
以小老百姓的立場看待歷史人物,角度更加銳利而真實,也喚起了這份歷史為什麼必須被記住的理由,再加上現在台灣國際情勢使然,任何世代都會意識到彼此遇到的危機都是相同的。政治劇的製作比起台灣其他類型的劇,存在更高的門檻,製作上有些問題並非充裕的資金就能解決。《國際橋牌社》系列難能可貴的是,除了在荊棘林突破台灣缺乏政治劇類型的窘境外,更在第二季積極改進戲劇的質量,兩季的劇集有著顯著的進步,我很期盼這樣的政治類型的劇本能在台灣市場繼續深耕,並在未來開花結果。
----------
《國際橋牌社2》購買網址:
https://reurl.cc/KrQM0q
風起長林劇情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泰人壽教師節影片《#與更好的你相遇》,讓人感動的溫暖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oTaXs9OkFzU
《與更好的你相遇》是一部台灣劇情短片,由 #國泰人壽 和教育部國教署為了慶祝 #教師節 合作製作,演員為《鬥魚》林輝瑝、《麻醉風暴》黃健瑋所飾演,劇情主要講述一位受到學生喜愛的高中老師謝明冲,跟班級上性格叛逆、時常跟校外小混混來往的問題學生梁正浩所發生的故事。
相信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學校都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除了占據每天 1/3 的時間之外,也是我們學習團體生活、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因此在每個孩子都還年輕不懂事的情況下,學校老師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更為重要,不僅教授課業知識,課堂之外也一定程度地影響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和未來發展。
《與更好的你相遇》把故事設定在一所高中,梁正浩是班上的問題學生,時常翹課不來學校、跟校外不良少年到處鬼混,讓說什麼都被他當成耳邊風的老師謝明冲相當頭痛。於是通過向其他同學打聽,老師謝明冲得知梁正浩為了支撐家計晚上會在附近夜市擺攤賣飲料,便決定藉由買飲料的名義找他探班,親自去瞭解自己學生面臨的問題。
雖然起初謝老師對梁正浩不服從管教的態度感到不解,但來到夜市的謝老師不僅沒有用老師的高姿態給學生帶來壓力的方式,甚至連問他為什麼不來學校都沒有,只是每天下班固定來找他光顧,以朋友的角度去試著理解他,明白他的動機和需求,並試著尋找能夠幫助這位對自己人生感到迷惘的青少年,讓他能夠找到自己未來的道路。
作為一部 10 分鐘的短片,《與更好的你相遇》不僅演員表現自然,全片在優良的節奏掌握之下,劇情也沒有強烈的說教意味,而是像在看一段人生故事那樣,透過老師不願意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的行為,讓觀眾深刻感受到其中故事帶來的溫暖。就如同本片以「與更好的你相遇」作為片名,看著梁正浩能在未來有著很好的發展,感謝老師當時給予的鼓勵,這樣的結局也更讓人感動。
就我個人的求學階段,雖然不確定自己在老師的教導下有沒有變得更好,但我能知道自己並沒有變壞。或許我們在學校大多時間都在讀書,但這些日子下來,學習到的卻不只有知識。與其說是讓我們變得多好的人,倒不如說是在無形中給予我們探索的機會,能夠找到方向、逐步朝著更好的自己前進。
我非常喜歡《與更好的你相遇》直到最後才秀出「改編自謝明冲老師真人真事」字樣的設計,相信每位老師都希望自己學生能有好的成就,但在只能陪伴學生一小段時間的情況下,明知道自己能帶來的幫助有限也仍然願意付出,才更顯得謝明冲這位老師的偉大和珍貴。
《與更好的你相遇》開啟了師生關係的另一種可能性,老師要教導或約束學生不再只有能用權威管教,透過黃健瑋所飾演的謝明冲老師展現出師生之間能互相理解、讓溝通更加有效的互動方式,這都使得《與更好的你相遇》短片富有意義和值得我們思考的內涵。
官方網站:https://www.cathaylife.com.tw/cathaylife/
臉書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Cathaylife/
國泰人壽
風起長林劇情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己的國家自己建—《台灣總統》台北試映會
9/30(四)今天下午1點半到4點鍾
台北市中山區中原街3號4樓
[台灣總統]試映會 我們現場見
咱的歷史和咱的生活,咱的國家咱的夢,咱的文化人和法國導演合作,透過這齣電影來演乎國際社會看。
原本製作單位找知名的法國導演Stefan Libiot合作,希望募款來拍這支片。但是募款的金額無夠,打算放棄。
聽說製作單位欠缺經費打算放棄,導演竟然主動共製作人講伊願意放棄導演的酬勞,等待未來影片發行了後有趁錢才來分股份。而且願意配合劇組用上蓋精簡的預算,來完成拍片的空課,著算無攝影師由伊全程親自兼任也無要緊。甚至由法國飛來台灣的機票,嘛是由這位導演家己開錢買。
拍片的過程,真濟原本應該攢三、四組攝影機,乎導演對無仝款的角度仝齊翕畫面。但為著省錢,只好改由導演提著鏡頭,對著仝款的畫面、以無仝款的角度,一擺一擺翕。「台灣總統」這齣電影,著是佇咧這款艱難的環境中,一幕一幕來完成影片劇情的攝影工課。
導演Stefan原來按算今年三月進前,完成影片的剪輯空課。但是因為欠缺預算,拖延著電影後製的階段,想欲報名明年歐洲國際影展的參加,上晚佇咧10月底進前著後製完成。明年五月十七至二八逐家著會使佇咧法國坎城國際影展頂面,看著咱台灣人向往建立新國家、新憲法的故事。
期待這齣電影的完成,會當帶領著咱台灣人認真來思考台灣建立新國家使命,並且提出勇氣,來達成咱這代人的歷史任務,建立屬於咱台灣人自由、公平、正義的台灣新國家。
電影「#台灣總統」臉書粉絲頁
https://m.facebook.com/TaiwanPresident94ni/
#台灣總統 #新憲法 #新國家
觀影引言/ 陳政德(Jimi Chen) 台灣正名暨東奧正名運動執行委員
這齣法國資深導演Stefan Libiot的作品,主要是講述一位致力以推動台灣建立國家為己任的人,打敗藍綠陣營,在2024年總統大選以第三勢力參選人的身份贏得總統大選,透過他的視角,講述我們台灣近代許多的轉變與現狀。以及他的感情生活。我們希望能幫劇組籌募最後的後製經費,以趕在10月底前後製完成送法國參加2022年的坎城影展。
依據IBM贊助國家地理雜誌以人類細胞粒腺體的基因,追蹤出人類從非洲遷徙到亞洲路徑的研究成果,台灣先民自六萬年前從非洲出發,五萬年前抵達台灣,在此落腳。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500年來,生活在濁水溪沿岸的BABUZA族後裔,在歷經了大航海時代,列強登島掠奪島上資源、數百年的殖民統治,許多人早已忘記遠古遺民的身份、忘記如何作為島國之主的歷史當口,主角肩負內心深處的驅使,投身政治場域,從而贏得選舉,成為島國主人的心路歷程。
片中主人翁家庭透過透過自我旁白與時空穿越的橋段,回到過去生長的土地。在其與居民長者的對話中,帶領我們審視幾百年來列強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剝削、現代化企業對於國土資源的瓜分、現代化生活對於傳統島民以農漁生活為主的衝擊與破壞。
電影中穿越歷程拍攝的場景—彰化大城鄉,是筆者在2008年耗費一整年時間,投身反國光石化運動,最初設定的建廠預定地;也是六輕工業區在春夏吹西南風時的下風村落,台灣石化王國受害最深的聚落。
片中資深法籍導演Stefan Libiot透過全片單鏡的手法,以及他唯美浪漫的哲人氣息,帶領大家從蕭瑟的場景中,一探如今台灣國境之內的城鄉差距。再從主角與居民交談的口中,一窺這過去富庶之地幾十年來的歷史變遷。
在此要向所有劇組人員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包含自付機票來台,全程自己扛攝影機的導演Stefan Libiot,以及找不到演員,經費拮據,用盡所有資源、自費來完成這部影片的所有劇組成員。
衷心希望這部電影,最後的配音與調色工作,能趕在10月底前順利完成。如此便能趕上明年度法國坎城影展報名的截止期限。
期盼【台灣總統】這部電影,能在我們正逐步走上國際舞台,來到歷史關鍵路口的此刻,將台灣人自主建國的議題,透過國際影展浮上檯面,引領大家一同省思~
在台灣重回國際社會焦點,國防實力與國際地位持續來到史無前例高峰的此際。
思索—「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這個小自個別人生,大至國族未來的重要課題。
———————
這部電影編劇蔣耀賢是台灣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金甘蔗影展創辦人,作品曾獲高雄文藝獎;本片製片是他的夫人商毓芳,前奇美樹谷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古蹟活化運用著名設計師。高雄橋頭白屋藝術村及雲林虎尾涌翠閣就是出自其手。導演是法國藝術電影資深導演 Stefan Libiot
本片編劇為劇情賦予了他細膩的哲人風格,談論的卻是國族大愛的嚴肅課題;配合導演法式唯美浪漫的拍攝手法,為這部大眾熟悉的場景所堆疊出來的本土電影,營造出一股法國電影特有的風格節奏。
作為一部參加法國坎城影展的電影,這樣的組合,很有機會脫穎而出,值得眾所期待!
懇請有意提供協助的朋友留言報名,一起來參與這齣電影的完成,逗陣為台灣建國最後一里路的行動加油。感恩🙏
台灣人加油!
台灣國加油!
「台灣總統」臉書粉絲專頁
https://s.yam.com/y0ZPq
電影編劇及導演的話
https://bre.is/k3YFaPo2
《延伸閱讀》
國際關係學者張國城痛陳:二戰結束迄今,台灣錯失太多次成為一個國家的機會
https://s.yam.com/44Z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