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風箏畢業歌介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風箏畢業歌介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風箏畢業歌介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風箏畢業歌介紹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73的網紅劉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是大陸的朋友寫的文章,特別將簡體字改成繁體字,與大家分享。 這是加我微信的一位朋友,只知道她叫做傾城,其他有關她的背景資料,就毫無所悉了。 我們都不是“好”人 斷斷續續觀看了電視劇《人生逆轉勝》片段,全劇共二十三集,演的是殘障人士劉銘成功逆轉人生的故事。劉銘,親自扮演劇中的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妮子的玩具箱」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陳素宜 內容簡介: 帶著自己畫的紙娃娃,抓緊風箏,跟隨竹蜻蜓飛呀飛,飛到妮子童年的玩具箱——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按照媽媽的方法,把萬花筒的小洞靠近一隻眼睛——看到了一萬朵花!轉動筒子,裡面的小花變換著位置,看一萬次就...

  • 風箏畢業歌介紹 在 劉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26 20:31:12
    有 122 人按讚


    這是大陸的朋友寫的文章,特別將簡體字改成繁體字,與大家分享。

    這是加我微信的一位朋友,只知道她叫做傾城,其他有關她的背景資料,就毫無所悉了。

    我們都不是“好”人

    斷斷續續觀看了電視劇《人生逆轉勝》片段,全劇共二十三集,演的是殘障人士劉銘成功逆轉人生的故事。劉銘,親自扮演劇中的自己,聽著好像有點繞,仔細咂摸咂摸,又覺得不可思議,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吧,自己還能演自己?這未免也太神奇了吧!
    驚歎之餘,不禁又翻看起劉銘之前寫的文章《‘劉’下汗水 證‘銘’自己》、《大菩薩》等。劉銘不愧是語言大師,煽情高手,時不時就有金句爆出:救苦救難是菩薩,受苦受難是大菩薩;有事聯繫,沒事托夢;我脖子以下不及格,脖子以上一百分。這些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幽默詼諧,逗人發笑,仔細想想,又蘊含哲理。全國殘疾人公益研討會相約洛陽期間,有幸與劉銘有過幾天接觸,感覺他的拿手絕活就是,用簡短的語言,有趣兒的方式,在輕鬆的氛圍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難怪得主持人金鐘獎,那可不是虛來的。
    雖說拍了電視劇,劉銘卻不是什麼明星,也不是什麼大腕兒。可在我們心裡,他卻閃亮,比明星還要耀眼。
    劉銘三歲時罹患了小兒麻痺,導致四肢萎縮,無法站立行走,除了爸媽背、抱,他每天只能枯坐輪椅之中。高中畢業後,劉銘開始興致勃勃地尋找工作,沒成想,一腔熱情的他屢遭碰壁。因為身體嚴重殘疾,沒有人肯給他一份,哪怕是很簡單的工作。有一天,他興奮地拿起電話,聲音難掩顫抖的激動:“淑華,奇跡!奇跡發生了!!我找到工作了!”這個淑華,就是劉銘的戀人。
    劉銘的第一份工作是給幾個小學生輔導作文。後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廣播節目主持人,繼而是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劉銘還是大作家呢,連出七部書。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劉銘的堅韌和誠心終於為他贏得了一輩子的知心愛人。婚後八年,老天又賜給他一個天大的禮物——健康、聰明的女兒亮亮出生了。
    任何人能做這個份兒上,就已經很不容易。生活,也能夠稱之為完美了。現實中的劉銘,之所以名聲在外,是因為他還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集合一群身障朋友,組成了“混障綜藝團”。
    劉銘說,之所以取名為“混障”,有其特別的寓意:一是包括了各種不同障別的朋友。我們有腦癱的、有截肢的、有盲人、有聾啞人、有坐輪椅的、有拄拐杖的。身體不是這有殘疾,就是那有缺陷,因為與正常人不同,經常調侃自己:我們都不是“好”人;二是“混在一起更有保障”。因為有緣,才能相聚。一滴水容易乾涸,把一滴水融入海洋,就永不乾涸。大家湊到一起,抱團取暖,互相幫助,人生共贏。
    劇中,早晨,一個賓館的客房,劉銘趴在被窩裡,正在試圖喚醒陳濂橋起床,兩張床之間,隔一條可容一人行走的過道,可這條窄窄的過道,對劉銘來說,卻好似天塹。沒有人背、抱,他連床都下不去,濂橋睡得正酣。劉銘著急,扯著嗓子喊:“起床了!濂橋!快八點了,再不起就來不及了!”可濂橋聽不到,劉銘抓起身邊一切可以夠得著的東西,朝濂橋擲去,先是枕頭,後是書、本,投了好幾次,希望可以把濂橋喚醒,可劉銘的胳膊力氣實在是太小了,那些東西有的根本就沒能投到濂橋那裡,跌在床下。有的即便投到濂橋身上,也是軟綿綿的,沒有什麼力度。失聰的濂橋睡在那裡,一動都不動。劉銘苦笑著自嘲:“他要是能聽得到我喊他,那我不就成神仙了嗎。”
    從殘童到富爸。神仙都很難辦到的事兒,劉銘卻辦到了。劉銘的一個亮點就是,帶領團員直接致富。可致富的道路,又是那樣坎坷、崎嶇,風險與驚喜並存。劇中有一段,劉銘、阿福、麗紅一夥兒在路上行走,他們真的可謂是很拉風了:有拄拐的、有眼睛看不見的,還有坐輪椅的。忽然,一個脖子戴項鍊的“大哥”橫在跟前,對他們推推搡搡的鬧,粗聲大嗓的喊,看著很不友好的樣子。到了地兒,“大哥”告訴劉銘:“四個人,三千!”這句話,給本來還戰戰兢兢的他們,突然來個驚喜大轉彎。“什麼?四個人,三千!”麗紅低著頭在一邊嘀咕:“糟了!遇到金光黨了!”我的理解是:“哎呦喂,財神爺駕到!”哇!一下子能掙到這麼多錢,我都替他們高興了。
    一次演出結束,有人說:“這算什麼?不過像馬戲團演雜耍一樣!”劉銘聽到,暗自難過了許久。後來,劉銘想通了:世界上有這麼多人,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認同我們,可是,在觀眾裡面,有一個人就夠了。於是,這又催生了劉銘混障綜藝團的又一個亮點:每一位元團員表演之前,都會來一段個人背景介紹,講一個與之相關的生命故事。在情感上先聲奪人,讓大家帶著崇敬、佩服的眼神去欣賞、觀看節目,要說演出不轟動,那才是怪!
    混障綜藝團感動人心的表演,像漣漪一樣,每次表演過後,知名度就增加一點。“催淚王子”程志賢,是一位元腦癱患者,語言障礙,運動、平衡能力嚴重失調,穿一雙襪子要一個小時才能完成,解一枚衣服扣子至少需要五分鐘,最大的願望就是想給父母倒一杯熱茶,可就這麼一個簡單的不能再願望,對於志賢來說,卻是難以達成的奢望。一個連說話都困難的人,歌聲卻高亢嘹亮,震撼全場,有誰知道,一首歌,志賢要練半年,其中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三指歌手”蔡佩芙,天生麗質、冰雪聰明。可一生下來,兩隻手攏共加起來就只有三根手指頭,正所謂:老天關了一扇窗開了另一扇門。佩芙用上天給的好歌喉,歌唱之路至今整整十三年,征戰大大小小歌唱比賽、一路連戰皆捷;“微笑天使”郭韋齊,七歲時因病截去了四肢,原本韋齊父母想帶著她一起尋短見,但韋齊的笑容改變了一切。她喜歡表演,病癒後的韋齊,主動要求學習舞蹈……混障綜藝團有了這些“別具特色”的團員加入,每場演出都吸引了滿座的觀眾,造成話題。
    混障綜藝團表演付出了勞動,獲得了收益,為觀眾打造一場場視聽盛宴的同時,也鼓起了團員們自己的腰包。同是殘障人,同樣是做公益,劉銘的做法,很值得引起思考。全國有8500萬殘疾人,不是這有殘疾,就是那有缺陷,可以說,我們都不是“好”人。但我們依然熱愛生活,心馳理想。常言說:被疼痛碾壓過的人,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人生。感同身受,很多殘疾人因為深知自身的病痛,更加願意幫助其他具有不幸遭遇的弱勢群體。如果大家都能像混障綜藝團一樣,有能力邊掙錢邊做公益,吃喝住行“不差錢兒”。那麼,天天起頭明、打早起給清潔工熬粥的截癱志願者李燦學,就不至於寒冬臘月,因為捨不得買一條品質上好的電熱毯,而生生把雙腳凍爛;身患奇瘡,疼痛難忍,病患處不停流血、流膿的張紅傑,就不會因為怕住院花錢,而扛著39°的高燒為愛傳遞公眾號平臺排版、製作……
    劇中,劉銘給我們講了一個“個別心”和“平常心”的概念。如果你說話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說了什麼話,會傷害到我們,那就是以“個別心”對待我們。而我們需要的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不怕傷害到我們,說話像對平常人一樣,雖然我們都不是“好”人,但我們的內心已足夠強大。其實,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老天爺就已經決定了給他的一個跑道,至於接下來,就看他跌倒的時候,能不能站起來。就像風箏,前面的逆風,是為了讓風箏飛得更高、更遠。我們這些不同類別的殘障人湊到一起,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樂趣發生。我們會用殘缺的身體,盡最大的努力,為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創造無限的、沒有範圍的幸福……

  • 風箏畢業歌介紹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01 16:12:09
    有 22 人按讚


    從昨日看今日 黃春明盼重視生活歷練教育

    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30日蒞校演講,他以「昨日‧今日」為題,回顧自己成長點滴再看今日社會發展,感嘆現在的學生學了過多「知識」但不會應用,缺乏生活經驗也看不到明天,呼籲教育應該更著重生活教育,並強調「生活教育有多大!天與地(都是學問)。」

    和臺北大學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張平沼同為屏東師範學校校友,在校期間還是上下舖室友,黃春明的「昨日」從自己的青春往事談起。因為天性頑皮,從中學開始就被學校退學,進入師範體系又一路被臺北、臺南師範退學,最後終於順利從屏師畢業。

    「那時我們的發音不準,介紹自己學校時,都說『吃飯』學校。」而除了發音問題之外,黃春明回憶,因為整體社會貧窮,當時讀師範學校的同學,還真的都是到學校去「吃飯」,人和人見面的問候語也是「食飽未?」對照今日社會,經濟情況改善,也就少有人再煩惱溫飽了。

    儘管農業社會時代,大家的物質生活缺乏,但多具備勤勞節儉的美德。他特別推崇當時代的婦女們,因為醫療不發達,為了提高存活率,各個都生養眾多,為了照顧一家子人,每天晚睡早起,也要幫忙農務,然而辛苦卻不一定得到回報,有時可能還要遭受家暴,因而流傳許多悲苦的歌謠。

    隨著產業型態改變、經濟起飛,臺灣的發展愈來愈快速,整體社會也呈現不同面貌。只是和過往相比,黃春明遺憾因為親子教養相處模式轉換,許多孩童漸漸失去豐富的生活體驗,缺乏生活教育下,日子也變得「不好玩」。

    他舉例,小時候爺爺要他自己製作風箏,過程從認識竹子、劈柴到設計風箏翅膀、尾巴平衡等都是學問,今日孩子可能多直接買現成風箏,父母也少有時間心力陪伴探索,「單純只學『知識』不行,必須要轉換為行為才行。」而看到許多學子忙於應付考試,他更語重心長,呼籲同學們要更認真思考,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識和資訊。

    黃春明此行應圖書館、中文系與聯合文學合辦「臺灣文學巡禮」邀請到校,消息一出,除了臺北大學師生外,也吸引許多社區民眾和附近中學踴躍參與,坐滿商學院國際會議廳。聽到黃春明描繪過往生活點滴,多位參與圖書館USR橘子讀書會的長者都覺得倍感親切,勾起許多記憶,孫王清福奶奶更同意,現在孩子看似富足,生活經驗卻確實沒有以前豐富。

    而看到課本中的作者活生生站在眼前、唱作俱佳地描述過往社會,年輕世代學生則覺得有趣。一位北大高中高二女生就說,自己從來沒有放過風箏,期待將來有機會多嘗試,也希望在電視、3C產品之外,能有更多體會不同生活的機會;不過桃子腳中小學國一黃同學比較,雖然以前的孩子看起來輕鬆,但當時社會比較貧窮,因此不會特別羨慕,認為每個時代有不同的考驗,期許自己兼顧知識和生活學習,以面對更多挑戰。

  • 風箏畢業歌介紹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1-07 09:04:17
    有 13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
    2018-11-07影音檔
     
    作者粉絲頁: 陳素宜的兒童文學世界​
        
    出版社粉絲頁: 國語日報社 Mandarin Daily News
     
     
    本集主題:「妮子的玩具箱」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陳素宜
       
    內容簡介:
    帶著自己畫的紙娃娃,抓緊風箏,跟隨竹蜻蜓飛呀飛,飛到妮子童年的玩具箱——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按照媽媽的方法,把萬花筒的小洞靠近一隻眼睛——看到了一萬朵花!轉動筒子,裡面的小花變換著位置,看一萬次就有一萬個不同!
      
      我最喜歡哥哥回家了!哥哥用他帶回來的鳳梨罐頭空罐,做了一個比阿忠的奶粉罐高蹺小一點點的鳳梨罐高蹺給我。高蹺踩累了,還教我們玩踢銅罐……
      
    阿珠在搬家前,把竹篾仔硬塞進我手裡,「送給你。不要忘記我!」
      我一手抓著竹篾仔,一手在空中用力揮,「阿珠再見,我不會忘記你的!」眼淚流過臉頰,滴在乾乾的水溝裡……
      
      那一個「自己的玩具自己做」的年代,日常生活裡唾手可得的材料,都可以做出好玩的玩具:用日曆紙或是寫完的作業簿,摺紙船、紙飛機或糊風箏;用竹子做竹蜻蜓;用菜頭做燈籠;草葉子做毽子踢、樹葉子當笛子吹……
      
    打開妮子的玩具箱,手上捧著的不只是心愛的玩具,更是一份暖暖的情意。
      
    作者簡介:陳素宜
      臺灣新竹人,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1987年第一篇童話〈純純的新裝〉在國語日報發表後,開始努力從事兒童文學創作。
      
      作品涵蓋少年小說、童話和兒童散文等文類。曾以〈入侵紫蝶谷〉、〈狀況三〉、〈天堂中途站〉獲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以〈天才不老媽〉、〈秀巒山上的金交椅〉、〈第三種選擇〉獲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以〈妮子家的食譜〉獲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及以〈等待紅姑娘〉獲上海巨人雜誌和民生報主辦之海峽兩岸中篇少年小說徵文一等獎等獎項。
    已出版五十餘冊童書,以《禮物森林》、《妮子家的餐桌》、《植物研究社》等多次獲得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推荐,以《柿子色的街燈》一書獲得金鼎獎。

  • 風箏畢業歌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07 09:42:22

    本集主題:「妮子的玩具箱」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陳素宜
       
    內容簡介:
    帶著自己畫的紙娃娃,抓緊風箏,跟隨竹蜻蜓飛呀飛,飛到妮子童年的玩具箱——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按照媽媽的方法,把萬花筒的小洞靠近一隻眼睛——看到了一萬朵花!轉動筒子,裡面的小花變換著位置,看一萬次就有一萬個不同!
      
      我最喜歡哥哥回家了!哥哥用他帶回來的鳳梨罐頭空罐,做了一個比阿忠的奶粉罐高蹺小一點點的鳳梨罐高蹺給我。高蹺踩累了,還教我們玩踢銅罐……
      
    阿珠在搬家前,把竹篾仔硬塞進我手裡,「送給你。不要忘記我!」
      我一手抓著竹篾仔,一手在空中用力揮,「阿珠再見,我不會忘記你的!」眼淚流過臉頰,滴在乾乾的水溝裡……
      
      那一個「自己的玩具自己做」的年代,日常生活裡唾手可得的材料,都可以做出好玩的玩具:用日曆紙或是寫完的作業簿,摺紙船、紙飛機或糊風箏;用竹子做竹蜻蜓;用菜頭做燈籠;草葉子做毽子踢、樹葉子當笛子吹……
      
    打開妮子的玩具箱,手上捧著的不只是心愛的玩具,更是一份暖暖的情意。
      
    作者簡介:陳素宜
      臺灣新竹人,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1987年第一篇童話〈純純的新裝〉在國語日報發表後,開始努力從事兒童文學創作。
      
      作品涵蓋少年小說、童話和兒童散文等文類。曾以〈入侵紫蝶谷〉、〈狀況三〉、〈天堂中途站〉獲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以〈天才不老媽〉、〈秀巒山上的金交椅〉、〈第三種選擇〉獲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以〈妮子家的食譜〉獲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及以〈等待紅姑娘〉獲上海巨人雜誌和民生報主辦之海峽兩岸中篇少年小說徵文一等獎等獎項。
    已出版五十餘冊童書,以《禮物森林》、《妮子家的餐桌》、《植物研究社》等多次獲得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推荐,以《柿子色的街燈》一書獲得金鼎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