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顯微根管治療費用健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顯微根管治療費用健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顯微根管治療費用健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顯微根管治療費用健保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美國住院住院兩晚: 天價醫療帳單及後續帳單協商 在美國生活,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醫療保險很貴、看病不容易。 我剛來美國讀碩士的時候,和一位美國白人同學聊天, 她提到她的牙齒那時候很痛不舒服,但是因為她沒有牙科的保險, 所以也只能買止痛藥來吃。 從台灣來的我那時候很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就買保險並去...

  • 顯微根管治療費用健保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26 00:17:16
    有 542 人按讚

    美國住院住院兩晚: 天價醫療帳單及後續帳單協商


    在美國生活,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醫療保險很貴、看病不容易。 我剛來美國讀碩士的時候,和一位美國白人同學聊天, 她提到她的牙齒那時候很痛不舒服,但是因為她沒有牙科的保險, 所以也只能買止痛藥來吃。 從台灣來的我那時候很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就買保險並去看病就好了, 我和她說在台灣使用健康保險去看個牙齒一次只要大概美金 $5 , 許多簡單的牙科治療收費也很合理, 她邊撫著痛牙的臉頰,邊和我說她好羨慕, 她從脫離父母的保險以來, 沒有牙科的保險好多年了。


    在美國工作的話, 一般公司也都會提供健康保險,美國健康相關的保險分為 3 種: 一種是看各式疾病的 health insurance, 舉凡感冒、頭痛到各式家醫科、或是各種專科相關的疾病及檢查都是這個保險所給付。 第二種是牙科 dental insurance, 各種洗牙、補牙、及牙齒相關問題, 都是需要用到牙科的保險。 第三種是眼科 vision insurance, 檢查視力、眼睛的各式問題、以及眼鏡、隱形眼鏡的配戴, 都是要用到眼科保險, 大部分公司對於員工自己的保險費用都有一定金額補助, 而以矽谷大公司來說, 很多時候會全額給付員工的 health insurance 保險費用、而牙科及眼科也都補助很大比例。


    2017 年時我和我親愛的老婆分別在 Facebook 及 Tesla 工作, 為了花費最少健康保險費用,我們都是各自和各自的公司健康保險。在平常沒有任何健康大問題或是重大事件時候, 這樣是最省錢的作法。 然而我們在那年懷上了我們的女兒, 需要做許多定期檢查。 而且在 2017 年底的時候,在我們參觀醫院產房的時候, 因為當天稍早好像有疑似羊水漏的跡象, 我們便也在當天臨時預約醫生檢查一下。


    沒想到不檢查還好, 一檢查醫生就說羊水已經漏了, 在那時候寶寶還沒滿 32 週的狀態是很危險的, 因為有漏就代表隨時可能會感染, 而且寶寶隨時會出生。 我們一聽都慌了, 我們原本計畫當天參觀醫院完後要去買嬰兒床, 沒想到寶寶有可能比床還早來!


    我們不死心的詢問醫生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 醫生說從顯微鏡下看到的的確是羊水, 他已經執業近 10 年了, 可以肯定, 因為寶寶不到 32 週, 強烈建議我們立刻住院監控檢查,準備寶寶隨時到來。 我們雖然不甘心, 但也只能辦了住院手續, 親愛的老婆被推入病房後就被接上各式儀器監控她和寶寶的心跳及各種數據。


    在住院一開始的時候, 婦產科醫師、小兒科醫生都來了, 和我們解說寶寶可能在任何時候出生、因為不足 32 週, 所以一出生就要把寶寶帶去寶寶的 ICU (加護病房) 到寶寶 36 週才可以出院,我們有可能會都會生產完出院了, 寶寶還要在醫院一陣子。 而緊接而來的是各種點滴注射、超音波檢查、打針及其他檢查, 在超音波檢查的時候,檢查人員並沒有看到羊水減少很多的跡象, 我們就在疑問及驚魂未定的狀態下度過醫院冷冷的第一晚。


    第二天早上, 是一位不同的婦產科醫生前來, 在看了我們的報告後, 也說了和第一位醫生類似的言論, 我們詢問了是否有不同的方式來確認羊水是否有漏的問題, 她建議了使用化學試紙的驗證。 在使用了化學試紙測試之後,發現是 nagative ,沒有羊水的跡象。 新的測試是否定的讓我們很困惑, 親愛的老婆為此已經挨了好多針,並且很難受的一直要帶著檢測自己及寶寶心跳的檢測近一天,這些折磨是第一天的醫生誤診造成的嗎?


    因為兩個檢測結果相反, 第二天的醫生還是希望我們持續治療及檢查,到隔天再看情況。 第二天餘下的時間我們就在困惑中度過。 在第三天早上的時候,來了一位婦產科的主任醫生, 他了解了前 2 天的狀況後, 決定來再做一次檢查。


    而他再次用顯微鏡來看新取下的樣本後, 最後判斷是否定的, 我們平白無故擔心受怕了大概 48 小時後,終於可以安心寶寶不會立刻出生了。 婦產科主任認為應該是第一天的醫生誤判了,也宣布我們可以當天收拾好就出院回家。


    我們回家兩週後,寶寶還沒出生, 醫院寄來帳單, 我們不看還好, 一打開就看到了天價的帳單, 住院 2 個晚上, 住院費用 9 千多美金, 各式檢查、點滴、及藥劑的費用差不多 5 千多美金, 總共加起來大概近 1 萬 5 千美金 (折合台幣大概 45 萬),大約5 千美金要我們自己負擔, 剩下的部分保險給付 1 萬美元。


    美國的保險一般看病會有一個 Copay, 就像是掛號費一樣, 而一年有一個 out of pocket 的額度,是一年最多有可能會需要付出的費用。 親愛的老婆當時的保險一年 out of pocket 就是 5 千美金, 而我們住院的費用就是要付出所有的應付費用, 剩下的保險才會給付。


    我們看到帳單很沮喪, 在我們參院醫院的時候, 醫院人員告知我們的保險在生產住院的時候, 一天的費用大概是 3 百 美金。 沒想到這次的帳單竟然一天是大概 7 千多元,和我們被告知的差距天差地遠。 而且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住院折磨都是一開始的醫生誤診造成的, 如果沒有一開始的誤診的話, 我們也不用經歷所有的擔心受怕、親愛的老婆也不用在醫院冷冰冰的病房挨針打點滴及做檢查。


    美國的醫療一直被人詬病的問題就是很不透明, 很多時候去醫院看病, 醫院的人員也沒辦法告訴你可能的收費是多少。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每個人的保險都是不同的, 就算用的是同樣的保險, 不同公司的保險給付的額度也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 我和我親愛的老婆都是用 Kaiser 保險, 一個加州擁有自己保險及醫院的系統, 我的公司的保險每次看病的 copay 是 $10 美金, 而我親愛的老婆的保險看病 copay 是 $20 美金。 在各式醫療行為的保險給付也都有差距。


    因為醫生有誤診的關係, 我就開是研究大家都是怎麼樣處理這樣的狀況。 以下就是我的處理程序:


    1. 首先打電話和保險公司,因為親愛的老婆那時候快要生產了, 所以希望我來處理這件事情, 要保險公司提供授權的文件, 讓我們簽名寄回去授權我就這次事件來代表她和保險協商。


    2. 要求保險公司對於帳單開立 itemized receipt, 對於每一項收費都明確的寫出來收費的原因及金額。 有許多人收到天價的帳單, 要求開立 itemized receipt 就會發現醫院可能廁所衛生紙收費 $20 美金, 提供的餐點收 $100 美金之類的離譜帳單。 有細項後的協商會比較容易溝通。


    3. 和保險公司申請上訴。 每個保險公司應該都會有專門的部門及專員來接受。 我們的理由是一開始醫生的誤診, 因為後來的醫生都沒有看到羊水的痕跡, 婦產科的主任醫生也認為是誤診。


    開始上訴後我們就只能等待, 我不時的會打電話詢問進度, 但得到像是開始受理案件、開始調查報告、等待諮詢委員開會討論等等。 而上訴是有時效的, 好像是案件上訴的 45 天內要有結果, 而且結果出來後是沒辦法再上訴的, 如果我們上訴失敗的話, 最後就是要付 $5000 美金的帳單。


    我的上訴專員在上訴期限最後 2 週時好像和我在玩躲貓貓, 每次我打電話去詢問的時候, 她都不在, 我每次留言詢問, 並請她回電, 她都沒有回覆。 有回覆的時候也說還在等待諮詢委員的結果,有消息會再打給我。時間很快就到了上訴期限的最後一天早上, 我又打電話給專員, 她還是沒有接。 到了下午 1 點的時候, 我受不了打到 Kaiser 一般客服, 並請她幫我轉接我的專員, 這樣才通了。


    專員在看了我的上訴報告之後說, 因為第一位醫生的報告顯示有羊水的跡象, 所以要我們住院, 其他委員看報告也覺得沒問題, 所以我們的案件在下午 5 點就會結案, 駁回上訴。


    聽到她的解說之後我立刻爆發, 我當初的上訴報告的理由就是第一位醫生的報告判讀有問題, 第二位及第三位醫生的報告都是反駁第一位醫生的, 沒想到專員的調查根本沒有去看後來醫生的報告。 我要求她聯繫最後讓我們出院的婦產科主任, 來確定我們的報告及狀況, 她還很不願意的說這個時間她聯絡不到那個主任醫生。


    我親愛的老婆那時候在我旁邊聽到這個說法也是理智斷線了, 我們覺得這個專員根本沒有做好她的工作, 於是我們要求和她的直屬上司講話。 她一開始還很不願意, 在我們說如果不幫我們轉接的話,我們就要申訴她失職的事情。


    在經過了蠻長的等待後, 她的上司終於來和我們通話了, 時間也已經到了下午 3 點, 只剩下 2 個小時就要截止了。 我和她的上司從頭講我們的狀況, 上訴沒有諮詢最重要的婦產科主任外, 專員也一直逃避沒有告知我任何狀況。 她的上司理解後自知理虧和我們道歉, 說會去聯繫主任醫生來做最後的裁決。 我們那時候很急了還要他不准掛上電話, 因為誰知道如果他掛上電話後拖了 2 個小時我們之後就求助無門了。 他原本還是堅持一定會給我們回覆, 但我們的上訴經驗讓我們無法相信他們。 我和親愛的老婆那時候要求他告訴我們他個人的手機號碼, 當下就打給他確認可以找到他之後才願意掛上電話。 他很不願意, 但我們很堅持,強硬的說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接下來就要申訴他的專員失職還有他也管理不當,造成我們的損失。 這時他才願意告訴我們他的手機號碼, 我們確認可以打通聯繫他之後才掛上電話。


    到了下午 4 點 40 分, 我們正焦急的等待準備要再次打電話給上司的時候, 他回電給我們了。 通知我們說他們聯繫到了婦產科主任, 確認了他當初的報告及判斷, 我們是因為第一位醫生的誤診才住院的, 所以所有的醫療帳單都會一筆勾銷, 我們不用付一毛錢了。


    在美國,有句話說只要有任何關於錢的事情, 都是可以協商的。 之前我的兩篇文章: "面試中談到錢怎麼辦? 問到你期望薪水如何接招?", "面試得到 Offer 薪水如何談? 三明治溝通法及最後簽約前的談判招式" 是探討找工作中的薪水談判。 生活中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談判, 醫療帳單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很多時候醫院或是保險的帳單很不合理, 為了自己的荷包及權益, 就要積極協商來減低或消除應付款項。


    這次的經驗我們另外的一個心得就是醫療保險, 如果能力許可的話, 最好買最好的保險, 像是我們現在全家所有的醫療保險都是跟著我, 一年保險費大概要近 5 千美金 ( 15 萬台幣),最多 out of pocket 全家是 3 千美金。 如果親愛的老婆自己保她自己的話, 因為她公司比較小, 保險費一年大概 3 千美金, out of pocket 自己一人就 5 千美金了, 而且她每次看病的保險給付也沒有我高, 平常如果都沒事的話我們自己分開保可能比較省, 但如果遇到了大的事件,她的醫療帳單就會高很多。


    美國居大不易, 沒有保險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 在台灣的朋友有健保看病是很幸福的。在美國, 看個病住個院就會收到美金 5 位數以上的帳單, 如果沒有保險的話, 是可能生個病就要破產的。 當然因為保險制度的關係, 大家收到帳單最好也要詳細檢查,在必要時候不怕麻煩的協商,才可保障自己的權益。


    大家有什麼重大醫療協商的經驗嗎? 歡迎留言分享。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1/NegotiateMedicalBill.html

  • 顯微根管治療費用健保 在 扇子 Fan : NO FAN NO FUN 玩美彩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7-05 23:16:09
    有 264 人按讚


    不止從內心還要從腳趾頭到頭頂的勸世文

    有做過根管治療的扇貝們
    ‼️強烈建議一 :一定要做假牙,根管的牙齒很脆弱
    WHY : 像我就因為咬薯條,牙齒從中間裂兩半,做過根管的牙齒很脆弱

    ‼️強烈建議二:有做過根管,尤其做了很久的那種,你可能現在沒感覺、或是覺得有點怪怪的,趕緊約個診所,要求醫生照個X光
    WHY : 因為你以前做根管的醫生可能技術不好,牙根沒有清理乾淨,導致發炎,發炎會破壞你牙根骨質,很嚴重 ‼️不要忽略它 ‼️再嚴重牙齒就會開始晃,最後牙齒會掉啊啊啊‼️ 掉了就得裝假牙 ‼️植牙超級貴!而且畢竟又不自己的牙齒,因為我面臨一顆牙根發炎嚴重可能留不住的狀況

    ‼️強烈建議三:顯微根管治療
    WHY : 雖然用健保100~150就可以做根管治療,但就是因為這樣導致我三顆牙齒再過了好幾年發現牙根發炎….本來有做假牙牙套的,必須拆掉重新治療,然後再重新花一次假牙的錢再裝回去,所以後來我真的是選擇用顯微根管治療,至少療程醫生是用顯微鏡放大下去做根管治療,比醫生只用兩個眼睛去做治療好,清創牙根會更仔細,至少一勞永逸機會大超多的啊!雖然費用高,但是我真的不想再花健保費100~150元,讓醫生用再用一次,萬一又沒清乾淨,我花的假牙錢,又要作廢!

    所以如果你們最近有要洗牙,建議可以請醫生幫你照一下X光,看一下之前做過根管的牙齒有沒有發炎!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因為我真的是苦主啊!!!!如果你們沒預算做顯微根管治療,真的要找到夠細心的醫生…..

    要不是我本來打算去做矯正,我的牙齒也不會再重新照一次X光 ,也不會發現牙齒有些牙根在發炎… 這篇不是葉佩雯,我是認真非常喜歡台北雅偲牙醫的羅醫師! (經歷超豐富)
    她專門只做顯微根管治療,而且會跟你講很詳細,不會覺得她在豪小那種,她也很直接跟你說盡量保持自己原有的牙齒,因為植牙目前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不能確定到底未來會不會有甚麼併發症blah blah blah,就是一個會讓你覺得很安心的醫生,其他雅偲的醫師我不知道,因為牙根發炎就快搞死我了
    所以目前只希望趕快把牙根發炎的部分趕快清創完畢,治療好之後還要恢復半年以上的時間讓牙根的骨質恢復,很重要很重要!!如果太嚴重可能骨質恢復不了!!

    所以以後未來生寶寶,如果哪天牙齒真的不幸要做根管治療,(希望寶寶遺傳到我未婚夫的好牙齒🙏🏻🙏🏻我的牙齒太容易蛀牙了)我認真寧願花一筆錢直接做顯微根管治療,要不然過幾年後又發炎甚麼都要重做真的很得不償失🤤🤤

    顯微根管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爬文,我沒有要業配,最後一張是證明我真的自己花錢去找羅醫生的🤤真的很想罵趕羚羊,牙齒太重要了啦!!!折騰死我了‼️‼️‼️記得現在沒事不代表真的沒事‼️‼️‼️‼️‼️再次說有做過根管的去約個時間看醫生‼️ 花個健保費100~150 去照個X光!!!

  • 顯微根管治療費用健保 在 眼科陳慶隆醫師-視網膜的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7-18 15:25:33
    有 94 人按讚

    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High myopic retinopathy)之一,視網膜剝離手術歷史簡介與現況說明:

    很多人說近視是國病,在台灣盛行率相當的高。其實不只是台灣世界上有很多地區國家也相當的多,根據最新期刊報告,在亞洲國家盛行率有70-90%,歐洲及美國有30-40%,而非洲國家只有10-20%。(1)

    常見的高度近視眼病變及併發症有白內障,青光眼,還有一大堆因為近視眼球拉長所導致的視網膜及脈絡膜的病變。我們今天只專門著眼於高度近視的視網膜病變來作介紹。

    所謂高度近視的定義為屈光度數高於600度,及眼軸長度長於26.5mm(spherical equivalent > 6.00 diopters or axial length >26.5mm)。

    高度近視的視網膜病變分為後極部或黃斑部病變(Posterior pole retinal lesion)及周邊視網膜病變(Peripheral retinal lesion)。在華人數據中顯示後極部發生病變的比例為0.76%,而周邊性的病變則較高有13.75% 。如果再深入分析,會發現近視度數愈高或患者年紀愈大,則發生比例則愈高,而且女性高於男性。(2)

    周邊視網膜病變常見得有:周邊格子狀退化(Lattice degeneration),視網膜色素病變(Retinal pigmentaion),視網膜裂孔(Retinal break),視網膜剝離(Retinal detachment)。(相關病理圖片,請以英文搜尋網路,即可看到)
    治療方面:
    色素病變,是非常早期且相對安全的病變,所以可以先觀察或積極雷射治療都可以。
    周邊格子狀病變,臨床上會建議儘早接受視網膜雷射治療,以免演變成視網膜裂孔而導致視網膜剝離。
    視網膜裂孔,一定要立即接受視網膜雷射治療,視網膜專科醫師會將裂孔以雷射圍住,以避免裂孔擴大,而導致視網膜剝離。
    視網膜剝離,是嚴重的眼科疾患,病患有非常大失明的可能,需要立即接受手術治療。Figure 1
    視網膜剝離手術,一般而言,會依患者的嚴重度或是其他主客觀因素,由簡單到複雜分為:眼內氣體灌注(Pneumatic retinopexy),鞏膜扣帶手術(Scleral buckling),玻璃體切除及視網膜雷射手術(Vitrectomy)。

    視網膜剝離絕對不是這幾十才開始的,如果發生在百年之前,患者只能等者失明。後來有眼科醫師發現,以臉向上的方式絕對臥床(將患者綁在床上),有可能可以回復,但是因為沒有數據,所以不知道當時這樣治療的成功率如何,不過說實在,也只能盡人事而已。

    後來,進步到在眼內注射空氣(後來進步到膨脹氣體),藉由不同的身體擺位及角度,再利用氣體會上浮的原理,將裂孔壓住,如只一來,視網膜下的積水就會自行吸收,這是相當進步的方法了。但是因為患者會被固定在治療床上,隨這裂孔在眼內的位置,會挑整到固定在特定的角度,甚至是頭下腳上。一般而言,對患者是非常大的折磨。時至今日,如果患者的裂空在上側,或者視網膜剝離範圍較小,還是有眼科醫師會選擇此項手術方法。Figure 2,3

    接下來發展到鞏膜扣帶手術,這種術式是在鞏膜外側縫上向內擠壓的材料,如此一來,可以將已經剝離而分開的視網膜與向內擠壓的鞏膜及脈絡膜盡量靠近,再加上局部的鞏膜外冷凍治療以製造局部的發炎反應,提高視網膜裂孔與脈絡膜癒合的機會。只要裂孔封上,視網膜下的積液自然就會吸收而復原。這樣的術式不用擔心裂孔的方向,也不會術後擺位的問題,算是相當進步的手術方法。但是,如果裂孔的位置太靠眼睛前面或是太後面(最佳位置在眼球的赤道區),就沒有辦法只進行鞏膜扣帶手術,因為沒有辦法縫在裂孔的位置上,必須合併玻璃體切除及視網膜雷射手術。Figure 4

    近十幾年來,玻璃體切除及視網膜雷射手術(TPPV)幾乎成為視網膜剝離的主流術式,經由眼平坦部(離眼角膜輪狀部外側 2-7mm的圓形帶狀區域,在此範圍內重要血管及視網膜)會打開三到四傷口,來建立維持眼內壓力的輸液管道,以及眼內光源與顯微器械的進出作業管道。最後再以眼內雷射將裂孔固定修補。此種手術不論裂孔在何處皆能處理。手術中會因為裂孔位置,裂孔大小,裂孔範圍,由可能需要術中使用重油(PFO),矽油(Silicone oil),膨脹氣體(C3F8 or SF6),以增加成功的機會。Figure 5

    近幾年來因為 23G or 25G 眼內微創手術的開發,大幅縮減手術時間,提高手術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大幅降低患者術後的疼痛與不適,也縮短患者恢復的時間。我在美國進修期間就是特別在學微創手術黃斑部的應用,收穫良多,也學到不少特殊技巧。Figure 6

    回國以後發現,台灣健保已經開始給付微創手術的材料費用,這真是好消息,因為以往都需要自費使用。所以我相信因為健保給付的改變,23G視網膜微創手術應該會取代其他術式,成為視網膜醫師的首選。

    Reference:
    1. Fredrick DR (May 2002). "Myopia". BMJ 324 (7347): 1195–9. doi:10.1136/bmj.324.7347.1195
    2.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 2007 Aug;29(4):538-42.
    圖片:自拍,與http://www.retinaspecialty.com/retina-information/retina-diseases/retinal-tears-holes-detachments/
    http://www.mmeyeclinic.com/services.php?id=ret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