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的生日🎂禮物🎁是....
親愛的妳你從遠端發送給我「愛❤️與療癒能量」
😇
蘿菈的紅斑狼瘡劇情發展驚人是這樣演的:
10/15 開始手指腳趾關節疼痛
10/21 做了呼吸教練培訓釋放大量情緒,看著媽咪狂哭我不能再假裝自己沒有疼痛
10/23 做血液檢驗,也測類風...
我想要的生日🎂禮物🎁是....
親愛的妳你從遠端發送給我「愛❤️與療癒能量」
😇
蘿菈的紅斑狼瘡劇情發展驚人是這樣演的:
10/15 開始手指腳趾關節疼痛
10/21 做了呼吸教練培訓釋放大量情緒,看著媽咪狂哭我不能再假裝自己沒有疼痛
10/23 做血液檢驗,也測類風濕關節炎因子與ANA發炎指數
10/26 報告出爐:血小板沒有低下,紅血球、血紅素、白血球紅字
10/26這一天我做了一個直播...
如何不加深自體免疫疾病的痛?
✅ 重新看待身體
✅ 妳的身體是妳的療癒師
❌ 妳的身體不會攻擊自己
~紅斑狼瘡➕關節疼痛教我去感受
我第一次感受到無法如往常做功能性訓練的囧😳狀,因為左手腕關節疼痛難耐
10/27 我開始每天夜尿4次,每一次醒來我的雙臂💪🏻都很痛無法動!需要20秒與我哀嚎一番才可以慢慢解除😱
有天夜晚則是當一把腳🦶踩在地板,我馬上感到疼痛不堪!每一步走向廁所🚽都是煎熬
這一天晚上,我去台中參加 Wooman Power 2021女力學校🏫相見歡S 姐與Elsa
✅ 11/11前,請使用蘿菈專屬碼「Lola300」報名VVIP支持我的講師費💰我也加碼給予呼吸👃能量工作坊😍
請看美麗完整女力官網:woomanpower.com
也可以直接👂超能力夢想學校🏫播客節目❤️
96:Q+A獵頭女王/江湖人稱S姐 x 艾兒莎「放棄22k蹦跳新加坡」3本暢銷書作家/女創業家|2021 女力學校 Wooman Power 11.11 超早鳥熱烈招募中
https://podcast.lolalinocean.com/96
回家後,我的胸部➕腋下➕背部長了「皮蛇」但我以為是跳蚤咬的😅
直到第四天開始發癢,第五天我在看醫療靈媒kindle版本 cleanse to heal 才發現是帶狀皰疹病毒🦠已經錯過黃金72小時吃藥💊治療時間
10/31在此時正式進入皮蛇病毒🦠入侵與關節疼痛難耐雙重狀態
11/1 ANA指數出爐:1280x爆表(一般正常是40x)爸媽緊急求助姑姑表哥👨⚕️醫生
11/2 媽咪陪伴高鐵🚄直奔台大看病🏥 做了血液尿液X光
11/3 蘿菈再次高鐵🚅直奔台大免疫風濕科(蘿菈半夜痛到哭哭,獨自高鐵北上南下也都哭哭😭)醫師問我要不要住院,我說好;也開立類固醇與治瘧疾🦟奎寧藥物讓我開始治療
11/4我的半夜與起床不再動不了❤️藥物的強大藥效💊讓我暫時脫離疼痛
11/6 媽咪陪伴我住進醫院治療!當天以為要空腹血糖值,自作聰明沒吃,抽了11管血液,瞬間暈眩🥴差點嚇傻媽咪。醫院處處是溫情,人們幫助媽咪幫我買了食物趕緊恢復意識
11/7-8 每天60毫克類固醇伺候➕微風台大醫院美食街=月亮🌕臉蘿菈出爐
31歲生日🎂確認在醫院度過🤣
這劇情來得太突然,我專注在閱讀我的主治醫師寫的兩本書
✅ 從紅斑性狼瘡看免疫風濕
✅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燥症
以及執行 Dr. Joe Dispenza 的心腦諧振冥想🧘🏻♀️ 精讀醫療靈媒反轉全球200萬人受苦的自體免疫疾病書籍📚
我對於紅斑狼瘡有了新的認識與體驗,也持續以身作則🙏 身體是我們的療癒師,療癒創造➕相信選擇做自己的守護天使
給予所有對抗病毒🦠的療癒寶寶們:我相信妳你也可以療癒!我愛妳你❤️
回答常見問題:為什麼要住院?
✅ 讓👨⚕️可以快速幫助我穩定身體狀態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指數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位40歲男性,反覆雙手腕跟手指發炎3年,他已當廚師20年,一開始是覺得疲憊、全身無力、早晨僵硬疼痛,他說媽媽生前也常常有手痛症狀,一開始他就覺得這只是遺傳。但近半年他雙手腕痛到戴護腕都拿不起鍋子,常常需要請假,吃止痛藥效果不大,請假請到快被解雇,甚至連全家健保費都快繳不出來,他自己還有一個太太、兩個8歲的兒子、1個5歲女兒和80歲的腳不方便的岳母要養,2個月前有急性腎衰竭住院兩週,經濟拮据苦不堪言,他來我門診原本只是要開復健單跟貼布,我一看他手外觀有輕微變形,手腕往尺側偏移,x光看到手指呈現鉛筆狀,超音波看到雙手腕跟掌指關節嚴重發炎,骨頭被侵蝕,除了手痛,他也有腳踝腫脹疼痛、頸椎痛,頸椎x光看到:第1、2節頸椎半脫臼,高度懷疑『類風濕性關節炎』,抽血檢驗:類風濕因子 (RF) 與抗環瓜氨酸抗體 (ACPA)跟發炎指數都極高,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手腕注射過類固醇,使用降免疫藥物,加上復健在一個月之後,終於可以正常上班不用請假。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一般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在女性居多,和遺傳有關,症狀為雙側對稱性手掌指關節和近端手指節痛,可能會影響攻擊內臟,嚴重的會關節變形。而男生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多見,偶爾會被忽略。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指數 在 Lola Lin 蘿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要的生日🎂禮物🎁是....
親愛的妳你從遠端發送給我「愛❤️與療癒能量」
😇
蘿菈的紅斑狼瘡劇情發展驚人是這樣演的:
10/15 開始手指腳趾關節疼痛
10/21 做了呼吸教練培訓釋放大量情緒,看著媽咪狂哭我不能再假裝自己沒有疼痛
10/23 做血液檢驗,也測類風濕關節炎因子與ANA發炎指數
10/26 報告出爐:血小板沒有低下,紅血球、血紅素、白血球紅字
10/26這一天我做了一個直播...
如何不加深自體免疫疾病的痛?
✅ 重新看待身體
✅ 妳的身體是妳的療癒師
❌ 妳的身體不會攻擊自己
~紅斑狼瘡➕關節疼痛教我去感受
我第一次感受到無法如往常做功能性訓練的囧😳狀,因為左手腕關節疼痛難耐
10/27 我開始每天夜尿4次,每一次醒來我的雙臂💪🏻都很痛無法動!需要20秒與我哀嚎一番才可以慢慢解除😱
有天夜晚則是當一把腳🦶踩在地板,我馬上感到疼痛不堪!每一步走向廁所🚽都是煎熬
這一天晚上,我去台中參加 Wooman Power 2021女力學校🏫相見歡S 姐與Elsa
✅ 11/11前,請使用蘿菈專屬碼「Lola300」報名VVIP支持我的講師費💰我也加碼給予呼吸👃能量工作坊😍
請看美麗完整女力官網:https://www.woomanpower.com/
也可以直接👂超能力夢想學校🏫播客節目❤️
96:Q+A獵頭女王/江湖人稱S姐 x 艾兒莎「放棄22k蹦跳新加坡」3本暢銷書作家/女創業家|2021 女力學校 Wooman Power 11.11 超早鳥熱烈招募中
https://podcast.lolalinocean.com/96
回家後,我的胸部➕腋下➕背部長了「皮蛇」但我以為是跳蚤咬的😅
直到第四天開始發癢,第五天我在看醫療靈媒kindle版本 cleanse to heal 才發現是帶狀皰疹病毒🦠已經錯過黃金72小時吃藥💊治療時間
10/31在此時正式進入皮蛇病毒🦠入侵與關節疼痛難耐雙重狀態
11/1 ANA指數出爐:1280x爆表(一般正常是40x)爸媽緊急求助姑姑表哥👨⚕️醫生
11/2 媽咪陪伴高鐵🚄直奔台大看病🏥 做了血液尿液X光
11/3 蘿菈再次高鐵🚅直奔台大免疫風濕科(蘿菈半夜痛到哭哭,獨自高鐵北上南下也都哭哭😭)醫師問我要不要住院,我說好;也開立類固醇與治瘧疾🦟奎寧藥物讓我開始治療
11/4我的半夜與起床不再動不了❤️藥物的強大藥效💊讓我暫時脫離疼痛
11/6 媽咪陪伴我住進醫院治療!當天以為要空腹血糖值,自作聰明沒吃,抽了11管血液,瞬間暈眩🥴差點嚇傻媽咪。醫院處處是溫情,人們幫助媽咪幫我買了食物趕緊恢復意識
11/7-8 每天60毫克類固醇伺候➕微風台大醫院美食街=月亮🌕臉蘿菈出爐
31歲生日🎂確認在醫院度過🤣
這劇情來得太突然,我專注在閱讀我的主治醫師寫的兩本書
✅ 從紅斑性狼瘡看免疫風濕
✅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燥症
以及執行 Dr. Joe Dispenza 的心腦諧振冥想🧘🏻♀️ 精讀醫療靈媒反轉全球200萬人受苦的自體免疫疾病書籍📚
我對於紅斑狼瘡有了新的認識與體驗,也持續以身作則🙏 身體是我們的療癒師,療癒創造➕相信選擇做自己的守護天使
給予所有對抗病毒🦠的療癒寶寶們:我相信妳你也可以療癒!我愛妳你❤️
回答常見問題:為什麼要住院?
✅ 讓👨⚕️可以快速幫助我穩定身體狀態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指數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了啦,拜託不要再問了:植入數目、顯微注射、免疫問題大集合>
-
各位好
小弟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有鑑於許多反覆出現的萬年考古題
尤其是那些已經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拜託拜託,
我一次講完
麻煩不要再重複問了
-
以下問題答案都參考自台灣生殖醫學會網站公開指引
基本上
台灣生殖醫學會就是目前全台灣最具公信力的不孕症醫學會
台灣生殖醫學會的答案就是我的答案
至於妳要相信生殖醫學會的說法
還是某些特定醫師或不知名網路文章的說法
見仁見智,
我沒有意見。
但如果妳要問我
我的答案
以生殖醫學會公開準則為準
-
(一) 胚胎植入顆數相關問題
問題1. 我應該植入幾顆胚胎?
答:
根據人工生殖法及台灣生殖醫學會指引
胚胎植入幾顆以”卵子年齡”為分界點。
年齡 < 35 :胚胎植入數1 – 2
年齡 35-37 :胚胎植入數 ≤2
年齡 38-40 :胚胎植入數 ≤3
年齡 > 40 :胚胎植入數 ≤4
-
問題2. 植入第幾天的胚胎會影響植入顆數嗎?
答:
根據台灣生殖醫學會所建議的胚胎植入數目指引
並未特別限制早期胚胎 (Day 3) 或 囊胚期胚胎( Day 5)。
但對已發展成囊胚期的胚胎,
數目可再酌減。
但沒有明確規定怎麼減,減多少
我認為還是應該回歸胚胎品質、產婦的生產史、產婦的生育計畫等等
無法一概而論。
也就是說,
生殖醫學會的立場很清楚
“就是不要植太多!”
可以斟酌減少一點
但不建議超過胚胎植入的年齡建議上限。
-
問題3. 我是接受卵子捐贈的超高齡患者,我應該植幾顆呢?
答:
接受捐卵者,
其植入胚胎數目的決定,
應依據”卵子的年齡”為參考。
也就是說
大家都有一種40歲以上就植四顆的印象
但當妳接受捐卵的時候
由於捐贈者通常都小於35歲
所以只能植1-2顆。
並不是看接受者的子宮年齡。
-
(二) 顯微注射相關問題
問題1.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顯微注射?
答:
嚴重精蟲問題導致無法受精,
冷凍解凍後的卵子;
體外成熟的卵子;
預計進行胚胎切片的卵子
-
問題2. 是否建議所有人都使用顯微注射?高齡者呢?早衰者呢?
答:
若非精子有問題的情況
顯微注射不僅無法提高卵子的受精機率,
甚至可能因注射過程使卵子受傷,
導致懷孕率下降,
因此不建議”所有”試管嬰兒個案都使用顯微注射
針對不明原因不孕症、高齡不孕婦女、卵子數少之婦女,
證據顯示:懷孕率並不會因選擇顯微注射而提高。
-
問題3. 顯微注射出來的胚胎,會不會比較不健康?
答:
顯微注射是否增加新生兒先天性缺陷並無定論。
-
(三) 免疫相關問題
問題1. 什麼人要驗免疫?
答:
絕大部分的的懷孕失敗,
大多數與胚胎染色體異常有關;
當失敗次數增多,
其它問題(染色體、賀爾蒙、子宮構造或免疫、凝血等異常)的比例才會增加。
通常超音波可見妊娠囊的流產二次
或懷孕指數(ß-hCG)升高的流產連續三次
才需要開始做免疫檢測來評估。
-
問題2. 做試管前,抗體需要先驗嗎?
答:
初次進行試管嬰兒並不需要檢測抗磷脂質抗體,
因為母體的抗磷脂質抗體不會影響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依目前的醫學資訊,
有這類型抗體但無流產病史者
也不需要治療。
-
問題3. 植入後,我應該使用類固醇嗎?
答:
目前並無充分證據支持在試管嬰兒的著床前後全面使用類固醇
這樣並不會增加活產率。
但是有些研究認為
類固醇可能增加部分試管嬰兒病人的懷孕率,
主要是有自體免疫抗體者。
也就是說
有些有自體免疫抗體者
才考慮於植入前後使用類固醇
-
問題4. 我需要使用阿斯匹靈嗎?
答:
在試管嬰兒療程中常規使用阿斯匹靈作為輔助療法,
目前仍缺乏可證實的效果。
雖然有些研究認為
阿斯匹靈可以降低子宮內發炎
促進子宮與卵巢的血液循環,
因此可能增加子宮的接受性和改善卵巢的反應
但目前並無明確定論。
-
問題5. 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真的有用嗎?
答:
腫瘤壞死因子(TNF-α)是一種細胞因子,
是促進發炎反應的細胞素。
但施打抗腫瘤壞死因子制劑
是否真的能夠增加懷孕率呢?
這類型的藥物最有名的,
應該就是:『復邁 (Humira; adalimumab)』
這個藥物本來是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乾癬等自體免疫疾病。
不過
在試管嬰兒療程中使用抗TNF-α做為輔助療法,
沒有證據顯示是有效且安全的。
-
問題6. 免疫球蛋白(IVIG),真的有用嗎?
答:
對於習慣性流產
試管嬰兒重覆失敗的病人
使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目前並沒有良好的證據證實是有效的。
-
問題7. 我需要檢驗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嗎?
答:
在人工生殖的技術上,
免疫球蛋白被認為具有降低周邊血液自然殺手細胞的數目,
增進調節性T細胞和減少B細胞的功能。
目前有部分研究支持
對於習慣性流產
或著床失敗且周邊血液的自然殺手細胞數目異常增高
或調節性T細胞功能失調的病人
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增加其懷孕率,
並降低其再流產率,
但是這些並非是嚴謹的隨機對照研究。
也就是說
如果習慣性流產、或者反覆性著床失敗
而且自然殺手細胞或T細胞有異常
在這種較複雜的患者身上
IVIG才比較有可能有其療效。
但確切結果也還不明確就是了。
-
問題8. 什麼人應該施打肝素?
答:
針對已確定診斷為抗磷脂質症候群的病人,
給予阿斯匹靈加上肝素,
可顯著增加活產率。
這個大概是目前針對免疫療法裡面
證據最明確、最確定有效的族群與相對應的治療方法了
-
問題9. 做試管的人都來施打肝素,真的會有幫助嗎?
答:
在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廣大族群中
如果全面使用肝素,
目前缺乏較清楚的證據;
但在具凝血傾向的婦女中,
可審慎考慮其使用。
最有名的凝血傾向疾病,就是S蛋白低下
也真的蠻常見的
在這類型的不孕症患者身上
肝素可以審慎考慮使用。
-
問題10. 我發生流產了,我是不是要趕快來驗免疫?
答:
免疫檢測的項目很多,
許多免疫檢測的數據,
不論參考值或正常值,
在不孕症病人和正常婦女之間有相當程度的重疊。
加上月經週期不同階段和懷孕時賀爾蒙的影響,
讓檢測值有很大的變異。
也就是說
懷孕期間,或剛流產期間
接受免疫檢測
很可能會出現指數的變異
因此,真正的免疫問題(例如、抗磷脂質症候群)
需要臨床症狀(例如、連續三次以上-含三次,於妊娠十週前的流產)
和持續的抗磷脂質抗體陽性(相隔12週的血液檢測均陽性),
才能診斷。
單一非特定免疫項目的異常(例如、D-Dimer等),
並不能視為有所謂「排斥」之發生。
-
參考資料:
1 台灣生殖醫學會胚胎植入數指引 https://is.gd/luYCBk
2 台灣生殖醫學會顯微注射指引 https://is.gd/XQpSrM
3. 台灣生殖醫學會免疫療法指引 https://is.gd/tHDc2k
-
“所以齁,不要再問我了,李醫師,妳認同免疫嗎?”
“沒有醫生不認同免疫,但我不認同沒有明確科學證據的實驗性免疫療法。”
“貿然地把自己的免疫系統壓到最低,那就很像得愛滋病一樣,造成人為的後天免疫系統缺乏,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我之前有一個患者,在其他醫師療程中接受了強力的免疫抑制療法,結果她巴氏腺了化膿整整一個月都無法好。”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臉書蒐尋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