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不能等】#敏感又多疑的偏執型人格障礙
「他們在竊竊私語,有陰謀的吧?」「他們不可信!天知道他們會不會出賣我?」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PPD)患者很常有類似的想法,在沒有證據下懷疑別人,極度敏感,且多疑固執,很容易對人產生敵意。
...
【#心理健康不能等】#敏感又多疑的偏執型人格障礙
「他們在竊竊私語,有陰謀的吧?」「他們不可信!天知道他們會不會出賣我?」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PPD)患者很常有類似的想法,在沒有證據下懷疑別人,極度敏感,且多疑固執,很容易對人產生敵意。
【PPD是怎樣的?】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表現符合以下四項或以上特徵,且並非因其他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引起,可被評定為偏執型人格障礙。
⭑沒有證據下懷疑別人會傷害他們
⭑沒有證據下懷疑別人的忠誠和可信度
⭑不會相信別人,認為自己的信任會被背叛
⭑將良性的言論理解為傷害或威脅
⭑對別人的傷害長期懷恨在心
⭑缺乏客觀證據下認為自己聲譽受損而進行報復
⭑沒有證據下嫉妒和懷疑伴侶不忠
【妄想型人格?妄想症?】
偏執型人格障礙又稱妄想型人格障礙,但卻不等於妄想症。妄想型人格障礙是一種正常認知偏離,他們的想法和行為無法被改變,總是多疑不信任,是一種一致而穩定的心理特質。
妄想症通常是因其他心理健康問題而導致的徵狀,如精神分裂、躁鬱症等,並非一個獨立的診斷。妄想症主要分成五種,包括情愛妄想、嫉妒妄想、自大妄想、被害妄想和身體妄想。例如電影《幻愛》中的男主角所患上的就是情愛妄想症。(看更多 #與幻覺談戀愛
【PPD的成因?】
⭑家庭遺傳會增加患上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機會。
⭑缺乏家庭的愛,總是受到否定和指責,又或受到過份溺愛而形成自我中心,也更容易患上偏執型人格障礙。
⭑青少年時期受到嚴重打擊和挫敗,如被歧視、被侮辱,會使他們失去對人的信任,常常懷疑他人。
PPD患者在與人相處上或許會面對不少困難,以現今的心理和藥物的治療可以讓情況改善不少,所以如有需要,謹記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哦~
#偏執型人格障礙 #妄想型人格障礙 #妄想症 #人格障礙
====================================
【 JAM線上心理服務】
累嗎?
獨自苦苦強撐著的你累了吧。
來了解一下我們的線上心理服務,
你不必獨自負重前行。
🌈到Bio Link了解更多🌈
====================================
▍JUST A MOMENT ▍
❤️喜歡內容請追蹤、按讚、分享和收藏吧!
✨你的鼓勵是熬夜小編的最大動力💪🏻
類分裂型人格障礙治療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格障礙症(Personality disorders)的成因有很多種,遺傳、神經傳導物質、早年依附風格、家庭因素、個性等,都有影響。例如: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發展,可能是因為杏仁核功能過高,跟一般人比起來更難控制激動情緒,社會因素則有童年受虐、曾遭照顧者忽略、早年情緒壓抑等。
-
人格障礙症患者,不一定都會意識到自己的心已經生病了,直到生活受到嚴重干擾。但想跟親友求助時,就會發現自己身邊的資源很少,因為原有的人際關係都被嚴重破壞了,加上社會對於心理疾患認識不夠,經常直接給予歧視,所以最後才會發現,主動尋求心理治療是比較好的做法。
-
人格障礙症大致可分為A類群(分裂型)、B類群(情感型)與C類群(焦慮型),類群之下可細分為數種疾患,另外,括號內的名稱是小編比較習慣的說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形容方式也歡迎告訴小編~
A型 (分裂型疾患)
妄想型人格違常:極度的懷疑別人的意圖,對開笑容忍程度低,容易對此懷恨在心,或是發怒。
孤僻型人格違常:對於人際互動無欲無求,所以也很難建立親密關係以及友誼。
思覺失調型人格違常:有幻想、妄想以及古怪的言行舉止,與思覺失調症相當類似。
B型 (情感型疾患)
反社會人格違常:難以控制衝動、不怕懲罰、缺乏同理心,易有犯罪行為。
邊緣型人格違常:情緒不穩且非常害怕孤單,所以能快速跟人建立親密關係,可是又無法維持。偶爾出現自傷行為。
戲劇化人格違常:表情、打扮、言語都十分誇張,企圖引人注意,無法忍受被人忽略。
自戀型人格違常:認為自己「天賦過人」或是「外貌出眾」,本來就可以享有特權,或利用他人。若遭輕視或排擠,很容易解讀成「別人嫉妒我」。
C型 (焦慮型疾患)
畏懼型人格違常:想要跟人建立好的關係,可是又非常害怕社交場合,以至人際關係不佳。
依賴型人格違常:難以為自己做決定,事事需要別人替他們構想,有時因此屈從別人。
強迫型人格違常:有完美主義,反而讓做事缺少彈性跟效率,常常給共事的人平添不少麻煩。
-
希望今天的分享有助於增進大家對於人格疾患的認識,少一點誤解,多一點支持與關心。文章參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5/14/n9141845.htm?fbclid=IwAR3KnTBDBSzMcJbjyMIGYjmveMs8a6VsFQDS6Km4QcGkjQJBDu84VPKPYIg
類分裂型人格障礙治療 在 Dj琦琦-醫師娘陪你當媽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看到小女孩被殺害、身首異處的新聞 心揪成一團
接下來免不了依舊是 廢死/不廢死的唇槍舌戰
這些社會上的不定時炸彈真可怕 難道 加害人的親人從沒發現他有異狀
甚至要預防他可能會犯罪?
“他殺人 因為他有精神病!”
就這樣一句話 讓受害者家屬情何以堪?
每一次…人神共憤後 我們能做的是什麼?
美國精神科醫師史蒂芬‧席格(Stephen Seager)曾待在納帕州立醫院,是美國境內最大的司法精神病院之一,院內一千兩百名病患皆為精神異常犯罪者,不只有大規模殺人犯,還有性犯罪者和校園槍擊犯,全都是因為精神異常而被法院判定無罪。
他在與這些犯罪者互動的過程中發現:
1)並非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有可能成為暴力加害人,是其中一部份具有危險性,關鍵在於如何辨別出來。
2)具有精神病暴力傾向者,普遍不願接受治療,甚至在治療當前,時常主動抗拒。
可能的不定時炸彈類型:
#人格障礙
(其中最嚴重者包括:反社會、自戀、邊緣性人格障礙)
此類患者可能會犯下多種罪行,如殘忍謀殺,動機和行為往往有邏輯可循,通常是受到極端情緒的策動,如憤怒、忌妒、仇恨、狂怒等。
#偏執人格
常犯下大宗殺人案件,受害者舉凡陌生人、政治人物、學童…等。常被貼上精神分裂的標籤,但和多數精神分裂者不同的是,他們仍保留良好的組織能力,甚至能落實屠殺計劃。
所有偏執者皆患有“病覺缺失症”-不覺得、且拒絕接受自己有病。他們即使有偏執人格,卻能正常生活,且對外在世界看法非常扭曲,會將責任推給外在世界,將自身問題怪罪於社會,即使犯下滔天大罪仍認為自己才是受害者。
#請多留意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
#將訊息轉傳出去
-----
本文整理自
#我和殺人魔相處的那一年 一書
作者:美國精神科醫師史蒂芬‧席格(Stephen Seager)
#內湖割喉案 #隨機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