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顏值打分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顏值打分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顏值打分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顏值打分器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母親節就要來點媽媽繪本大募集》 整理之前介紹過的繪本,母親節時,提醒一下自己也提醒一下孩子,hey,老娘又辛苦一整年了。 #我的媽媽 打一句有聲音的句子,「媽媽」這兩個字當之無愧吧。 這是一本有字繪本,從頭到尾卻只有媽媽兩個字,一個圖片配一句媽媽。從嬰兒時期的ㄇㄚ ㄇㄚ˙,想抱抱的媽媽~,氣...

顏值打分器 在 黃楷 Ka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2:45:57

你有攝影師的修圖拖延症嗎?😴 Lightroom只拿來修圖太可惜了吧,原來@lightroom 照片管理功能這麼好用!  嗨,第二集來了,這次要來分享我整理照片最常用的方法,Lightroom真的提供了很方便的照片管理功能,無論是拍活動、婚禮、妹子外拍、旅行的照片,每次帶回來的記憶卡總是幾...

  • 顏值打分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2 09:52:53
    有 34 人按讚

    《母親節就要來點媽媽繪本大募集》

    整理之前介紹過的繪本,母親節時,提醒一下自己也提醒一下孩子,hey,老娘又辛苦一整年了。

    #我的媽媽

    打一句有聲音的句子,「媽媽」這兩個字當之無愧吧。
    這是一本有字繪本,從頭到尾卻只有媽媽兩個字,一個圖片配一句媽媽。從嬰兒時期的ㄇㄚ ㄇㄚ˙,想抱抱的媽媽~,氣急敗壞的媽媽!,無時無刻不停歇的媽媽媽媽媽媽媽媽。
    -
    這是一本給媽媽也給女兒的繪本,因為一開始你可以從一個媽媽的身分看這本書,你會心有戚戚焉,這是你現在在經歷的每一天啊。而之後會轉換從女兒的角度看這本書。女兒出嫁時叫的媽媽,陪著年邁母親散步時叫的媽媽,母親臨終時會喊的媽媽,有些也許還沒遇到,有些則正在經歷。
    -
    我們一邊做媽媽,一邊感受媽媽的辛勞,我們現在總算懂得小時候媽媽對我們的耳提面命,還有那句「等你當媽媽你就知道了。」我們從過去不好的事情當中修正,例如過時的打罵教育,卻也將媽媽對我們的好,延續到孩子身上,例如永遠讓廚房保持香味飄散,或始終捨不得孩子餓到累到。
    -
    母親節要到了,這本繪本也是某年我的媽媽送我的,在此時分享出來,好應景呢,謝謝媽媽的愛,讓我有能力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出版: 青林國際出版

    #媽媽藥
    -
    小俊:我的媽媽不舒服,我要買藥
    藥師:你的媽媽哪裡不舒服呢
    小俊:腰啊、頭啊、眼睛啊
    藥師:這樣我該開什麼藥給你呢?
    小俊:那就給我媽媽藥吧!請快點,我要拿去給我媽媽!
    -
    小俊的媽媽身體不舒服,小俊自己跑到藥局買藥,不舒服的原因跟小俊有關,小俊有些內疚。藥師叔叔不但給了小俊幫媽媽舒緩疼痛的ok蹦,還真的開了一帖媽媽藥給他。
    原來對媽媽最有用的藥是小俊大大的擁抱啊!

    出版: @大穎文化

    #媽媽成為媽媽的一天

    親愛的媽媽們,你還記得這天嗎?
    那時我們肚子上綁著監測器監測胎心音,在醫院坐產球或在樓梯爬上爬下等待開指,在病床上緊握先生的手忍過一次又一次的陣痛,直到被護理師下令:可以進產房了!!!
    -
    在產房內一次又一次的用力,直到醫生說:孩子出生了!
    第一次與寶寶的親密接觸,歡迎他來到這個美麗新世界,第一次的全家福照片,第一天成為媽媽的這一天,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眼前。
    -
    跟孩子共讀時,我的腦海中有好多曾經的畫面,而孩子也不停好奇的提出問題。當孩子看到媽媽終於把寶寶生出來的那頁,他圈住我的手問我,媽媽你生我的時候也是這麼痛嗎?
    我摸摸他的頭說:是啊,就是這麼痛,但是才有了你們多值得啊!

    出版: 玉山社出版公司

    #好媽媽印章

    蓋印章換獎勵,應該是很多家庭會使用的育兒鼓勵方式,而當今天被打分數的是媽媽時,會發生什麼事呢?
    -
    小豬花生米用好表現換得好寶寶印章,集滿印章就可以跟媽媽換玩具,他好在乎他的印章。可是有一天,因為沒有好好收玩具,被媽媽蓋上壞寶寶印章,他好生氣。於是他也做了一張表格,只要媽媽不陪他玩、一直滑手機,他就為媽媽蓋上壞媽媽印章。
    -
    有天,當壞媽媽印章集滿100個時,玩具巡邏車突然就來把媽媽抓走了,花生米該怎樣從玩具國救回自己的媽媽呢?
    -
    看完這本繪本後我反思,也許我們慣性會因孩子的行為去貼上好寶寶標籤或壞寶寶標籤,可我們的孩子從沒因為我們的行為而稱呼我們為一聲壞媽媽啊,在他們心中我們就是媽媽,獨一無二,他們就這樣認定我們對我們不離不棄,即便我們有時發懶,有時滑滑手機無法陪伴,他們對我們都是全心全意的愛。我更愛我的孩子了,謝謝你沒有替我打分數,不然我也許不會及格呢!

    出版: 聯經出版

    #媽媽的一碗湯
    -
    回憶裡,總是有一碗湯的味道。
    也許是溫暖的香菇雞湯、也許是冰鎮的綠豆湯、又或是回甘的酸梅湯,這些一碗又一碗,都是媽媽的味道,都伴隨著我們的幼年至青春再到成家。
    -
    有一日,媽媽離開了,而味道不會,也許第一次不像、第二次不像、但一定會越做越一樣,這樣的味道,我們再傳承給下一代,陪伴我們的孩子,繼續記得、繼續回味這樣的溫煖與親情。
    -
    小時候,最期待回到家撲鼻而來的香味,尤其冬天的時候,有一碗熱熱的湯就能溫暖整個寒冷。為了承續這樣對於廚房的感情,我特別買了一個燉鍋,喜歡孩子跟我點餐,喜歡看到孩子回家後驚喜的說,哇~好香唷,今天是什麼湯?
    喜歡他們的笑臉在熱氣奔騰的後面展現,喜歡他們的期待,而我剛好能滿足這樣的期待,讓他們回憶裡有這樣的味道陪伴。
    -
    出版: 格林文化

    #媽媽生氣了
    -
    你也常常成為暴走媽媽嗎?因為孩子把浴室搞得滿是泡泡,或是牆壁上都是顏料,還是吃麵吃得一塌糊塗呢?
    小山被媽媽咆哮到有一天突然被烏雲捲入消失不見,難過的媽媽開始跋山涉水尋找自己的孩子。
    -
    小山成為了泡泡,因為媽媽的責罵,越變越小越變越少,小山成為了調色盤,他自責著常常讓媽媽氣到要暈倒。
    其實小山好愛媽媽,媽媽也好愛小山,就跟我們的親子關係一樣。我們努力的愛著對方,又無法克制的動怒,而孩子單純的只是需要我們的關注與擁抱而已。
    -
    Btw,這本是我小兒在圖書館翻到主動要借到,他特別愛最後一頁小山和媽媽互相擁抱的那頁。果然,每個孩子需要的就是這個,沒有人例外❤️

    出版: 維京出版粉絲團

    #媽媽的魔法包包
    -
    每個媽媽都是個魔術師,包包明明沒多少東西卻重的要命,我的包包打開後裡面有基本配備:尿布、水瓶、濕紙巾、手帕,夏天要有薄外套、冬天要有小背心,要幫小兒帶幾台tomica小汽車,要幫哥哥帶畫本跟隨身小蠟筆,因為他們喜歡當龍貓到處撿樹葉石頭,還要準備塑膠袋或小罐子,換洗褲子不能少,因為小兒子曾經滑進魚池過,最後,再加一罐魚飼料,因為外面飼料賣得少又貴。好在現在小孩大了,所有東西都可以裝進他們自己的魔法包包裡!
    -
    小元有個妹妹叫小真,小真只是個牙牙學步的嬰兒。但是小真只要牙牙牙,媽媽就聽得懂小真的需求,隨時可以拿出法寶來讓小真不再哭鬧。小元心裡不平衡:「哼,媽媽的魔法包包只裝小真的東西,我的褲子濕了,媽媽也沒辦法幫我換!」
    -
    奶奶給小元看以前的照片,原來曾經媽媽的魔法包包也裝滿了我的東西,而且包包好重好重啊,於是小元去準備了自己的魔法包包,裡面裝了爸爸、媽媽、奶奶、自己、跟小真愛的東西,也把所有的愛都裝進去了。
    -
    長大的孩子,有時容易心裡感到不平衡,想佔有好多媽媽的愛,然後覺得弟弟妹妹得到的比較多。其實長大是能力的展現,代表可以幫媽媽分擔好多事情。我很慶幸我的兩個孩子都很貼心,不爭寵不互相吃醋,而現在,我的魔法包包可以裝我自己的寶物,肩上的責任輕了,也意味著孩子越來越能自我負責了。

    出版: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親子共讀 #繪本推薦 #繪本帶我去旅行帶我看世界 #母親節繪本 #媽媽繪本

    這邊只是精選一些我很喜歡的及過去介紹過的,其實還有好多好多,未來無限新增,謝謝媽媽的辛苦付出,讓我在成為媽媽後,盡量做到你的1/2。另外,謝謝我在天上的阿嬤,沒有你沒有我,我對世界若有盡到任何一點點綿薄之力,都是因為有你的慈愛與包容,我好愛你,未來再見❤️❤️❤️

    更多繪本在IG⬇️⬇️⬇️
    📖繪本帶我去旅行IG: https://reurl.cc/Qa58M

  • 顏值打分器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5 20:40:00
    有 615 人按讚

    DeeCamp2020結束了,特別驚喜地看到同學們今年的作品,跟以往線下合作在水準上基本沒有區別。今天的活動評選出了兩個總冠軍獎項,但學生們做的每一個作品都非常優秀、用心。也希望參與的200多名學生有真正的收穫。

    本文來自創新工場微信公眾號
    ………………………………

    創新工場DeeCamp2020完美落幕,兩團隊並列總冠軍獎金翻倍,共克真實世界難題

    過去的2個月裡,200餘名來自全球高校的學生,聆聽了李開復、張亞勤、吳恩達、張宏江、俞敏洪、周志華等12位AI學術界、產業界大師授課,透徹理解了科技與創投核心規律;分組挑戰開放命題AI創新大賽,用AI和創意向現在和未來人類世界面臨的真實難題問題發起挑戰。

    2020年8月5日,DeeCamp2020人工智慧訓練營總冠軍答辯暨結營典禮,在創新工場北京總部隆重舉行。

    經過節奏緊湊的立項、研發、測試,DeeCamp 2020開放命題AI創新大賽共37支團隊提交了振奮人心的AI Demo,其中6項入圍總冠軍答辯。他們現場展示了自己精彩的成果,角逐開放命題AI創新大賽的總冠軍和各賽道冠軍。

    最終,兩支團隊並列奪得總冠軍,分屬自動駕駛賽道和創新賽道。總冠軍獎金翻倍,兩支隊伍各獲得10萬元獎勵,其餘五個項目獲得各賽道冠軍。

    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是一項面向全球大學生的公益項目,專注培養應用型AI人才。自2017年暑期啟動以來已舉辦四屆,培養了上千名大學生。DeeCamp 2020 由創新工場聯合華為共同推出,在今年全球變局與挑戰的背景下,旨在召集科技領軍新人才,肩負時代新使命,用AI解決真實世界的難題。受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影響,DeeCamp2020大師課和開放命題AI創新大賽全部轉為線上進行。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創新工場運營合夥人黃蕙雯,華為雲首席戰略官餘虎,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路孚特(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党曉青等嘉賓出席典禮現場,予以專案點評,並為優勝隊伍頒獎。

    華為雲首席戰略官餘虎表示:“華為一貫非常注重AI人才的培養,我們在2018年就發布了沃土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華為雲線上的ModelArts AI訓練平台,以及端側的Hilens kit等算力平台,在高校,跟學校一起,聯合開展教材設計,課程設計;並且舉行無人車大賽,聯合創新創業及科研合作。目前已經和超過50所雙一流高校,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培養了上萬名學生。這次華為雲ModelArts平台很好支撐了創新工場DeeCamp大賽,幫助全國各地參賽學生隊伍的實戰項目挑戰AI難題。大家的作品和創意都非常好。期望後面大家能基於本次大賽作為良好開端,更好的掌握AI技能,發揮想像力,基於AI工程化落地的視角,用AI解決真實的產業和生活難題,給社會和生活帶來更多的改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表示:“人工智能以及其他新興技術的發展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可以為氣候變暖、新冠肺炎等全球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然而它們也會擴大數字鴻溝並造成新的不平等現象。希望各位學員在日後的研究中可以運用所學,促進變革,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人類創造更可持續的未來。”

    路孚特(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曉青表示:“從2019年開始,路孚特成為DeeCamp合作夥伴,為學員分享金融行業深厚的業務知識和豐富的專業數據,並提供學習並實踐相關課題的資源。作為路孚特戰略研發運營中心之一,北京研發運營中心希望能夠吸引國內優秀的AI專業人才,增強AI專業人才儲備和研發技術能力。”

    ▌6支 AI Demo競逐總決賽,兩支並列總冠軍,10萬獎金翻倍

    DeeCamp2020入圍總冠軍答辯的6支項目團隊,分別來自創新賽道、自動駕駛賽道、教育賽道、醫療與公共衛生賽道、商業賽道。8月5日上午,通過雲端連線的方式,6支團隊各自展示了激動人心的Demo作品。

    經過評委打分、討論,自動駕駛賽道的Faster&Better團隊和創新賽道的方仔照相館團隊,最終共同奪得總冠軍。總冠軍獎金翻倍,兩個團隊分別獲得10萬元獎勵。另有五個項目獲得了各賽道冠軍。

    為什麼最終選出兩個冠軍?評委之一、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解釋說,這兩個項目評委打分相同,難分伯仲。“Faster&Better”團隊的技術讓人震撼,這說明在今天,黑科技創業的空間仍然存在。而“方仔照相館”團隊則以商業取勝,讓我們驚訝於積木居然可以與AI結合。他們的“方頭仔”產品讓人充滿購買欲望,幾乎是一項可以直接拿到融資的項目。“我們認為這兩個組,任何一個單獨奪冠,都不能完整表達DeeCamp代表的精神,所以最終決定評選出兩個總冠軍。”

    ▍總冠軍:方仔照相館 BrickMeStudio
    所屬賽道:人工智慧的創新思考與前沿設計
    挑戰賽題:自動積木建模

    AI+積木?聽起來如此跨界的兩件事,會有什麼奇妙的組合?

    來自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的同學們組成的“方仔照相館”團隊,用AI玩轉積木,為創意插上了翅膀。

    他們打造了一個AI積木創作平臺“方仔照相館”,簡單上傳一張頭像照片,就可以生成個性化定制的方頭仔玩偶頭像。未來,只需一鍵下單,百變趣味的方頭仔就可以郵送到家。

    怎麼實現呢?他們先根據輸入的圖像,抽取特徵向量,比如髮型、劉海、鬍子、眼睛、下巴、膚色、上衣款式、衣服圖案、鞋子顏色、手的擺放、褲子紋理等,匹配相應的積木零件,然後生成積木模型和拼裝步驟。

    “方仔照相館”團隊希望將自己對積木的熱情,傳遞給更多人。積木不只是孩子們的玩具,更是創造力的源泉,“AI時代,更要注重創造力培養”。

    ▍總冠軍:Faster&Better
    所屬賽道:自動駕駛的技術突破與前沿設計
    挑戰賽題:算符算力約束下的無人駕駛車輛檢測

    自動駕駛是人工智慧中最具挑戰、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方向之一。對於需要大規模落地量產的車輛檢測場景,神經網路模型只能在較為廉價的晶片上運行,這為檢測模型的效率帶來了巨大挑戰和約束。

    Faster&Better團隊在滿足嚴格算符算力的約束下,設計了一種極為高效的anchor-free車輛檢測模型。該模型採用了backbone、後處理策略,將物體看作點,使用輕量的head來預測物體位置、類別和bounding box,在保障性能的同時大幅提升了速度。
    Faster&Better團隊對項目的商業價值也進行了思考。該車輛檢測模型能夠很容易地部署在低成本的晶片上,實現產品的落地,帶來商業回報。模型反覆運算速度快,可以使用更低的功耗訓練和維護。模型精度高,能夠為無人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駕護航。

    未來,該車輛檢測模型也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一是可以部署到行車記錄儀等傳統硬體上,使其智慧化,具備行車預警功能;二是可以部署到安防監控中,使用模型自動過濾篩選,將視頻中有車輛的場景加以保存,節省存儲空間,也節省人員重播視頻的時間。

    ▍教育賽道冠軍:Teched U
    所屬賽道:用AI驅動的教育新工具和新方法
    挑戰賽題:網路公開課聚類、檢索、評價和推薦工具

    線上教育是未來趨勢,但錄播課的用戶體驗不佳。大量的錄播課僅將一段長視頻從線下直接搬運到線上,難以避免冗餘重複,造成學生積極性差、完課率低等問題。

    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沃頓商學院的同學組成了Teched U團隊,希望用AI技術賦能線上教育。他們通過自研原創神經網路 TopicNet,實現長視頻切割、大綱提取、知識搜索三項功能。

    通過視頻切割,尋找知識結構中斷點,可以將一小時的教育視頻切割成5-10分鐘的短視頻,讓使用者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通過大綱提取,借助整理好的知識大綱進行跳轉,讓使用者快速瞭解知識內容的結構;通過知識搜索,可以精確尋找到相關視頻和精確到秒的視頻跳轉位置。

    目前,線上教育巨頭主要通過人工標注做視頻切分,但對於缺乏人才和技術的中小型線上公司,這項低成本的視頻切割自動標注技術,可以説明他們豐富視頻內容,實現精准推薦,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和轉化率。

    ▍醫療賽道冠軍:心靈捕手
    所屬賽道:用AI應對醫療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新挑戰
    挑戰賽題:通過深度學習識別生物電信號

    在DeeCamp,AI+醫療也可以大顯身手!

    由“心靈捕手”小組帶來的“聽醫聲AI 診斷專家”項目,是本屆DeeCamp項目中唯一一個軟硬結合的項目。硬體製作、小程式設計開發等工作,全部是在DeeCamp期間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

    “聽醫聲”AI診斷專家通過電子聽診器採集心音、呼吸音、脈搏,並將電子化的信號傳遞給微信小程式及後臺雲端分析系統,進行定量分析判斷使用者的健康狀況,實現健康監護、疾病預警、輔助診斷。若檢測到身體異樣,可自動推薦附近的醫院。未來,“聽醫聲”既可以輔助醫生做疾病早期篩查、健康監測,也可以用在留守老人監護、殘疾人健康關愛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聽醫聲”的脈搏波資料集,通過與醫院、診所、體檢中心等工作單位合作,共採集了6000余例由中醫專家標定的脈象資料,把專家經驗轉化為臨床診斷量化標準,實現了中醫問診的客觀化、資訊化。

    ▍創新賽道冠軍:AI科幻世界
    所屬賽道:人工智慧的創新思考與前沿設計
    挑戰賽題:科幻小說自動/輔助生成

    你能想像一個AI構建的科幻世界嗎?在DeeCamp2020,AI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寫作時代。

    來自中科院、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等高校的五位同學組成的“AI科幻世界”團隊,基於Open AI 的GPT-2模型,在百億級中文大規模語料上重新訓練,打造了一位神奇的“AI科幻小說作家”。

    這位元“科幻作家”,可以根據設定好的故事主線、人物角色等,互動式生成科幻小說內容,不僅可以遣詞造句,還可以創作構思,讓普通人也可以化身“科幻文學大咖”。

    “AI科幻世界”團隊在開發的過程中,借鑒作家創作小說的過程,受到認知心理學和文學理論啟發,提出情節大綱主導的、人機協同寫作的範式:用戶輸入第一句,機器輸出多個人稱一致、語句連貫、邏輯合理的下一句話候選,由用戶做篩選和修改,不斷重複形成情節閉環。

    在人機協同的半自動模式下,AI科幻世界寫作故事大綱的速度每分鐘可達50-100字。而在無人干預的全自動模式下,可以在1秒鐘之內寫出一個曲折動人的兩千字故事,揭開了創作的神秘面紗。

    未來,科幻小說自動/輔助生成可以應用在商業傳播場景中,提升內容的廣度和個性化,兼顧精准分發下的使用者需求和內容品質,滿足企業對海量資訊的搜集、分析、篩選、整理和發佈需求。

    ▍商業賽道冠軍:“Non-pretrain”
    所屬賽道:AI 賦能的商業決策與商業流程優化
    挑戰賽題:人工智慧在量化交易和投資中的決策輔助

    量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利用電腦技術從龐大的歷史資料中海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
    來自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的“Non-pretrain”團隊,針對外匯量化交易的歷史資料,提出了一種資料依賴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對每一個分類,分別使用所提出的層次注意力LSTM模型對未來匯率進行預測。最後對多個類的預測結果進行集成,並結合挖掘出來的典型pattern制定交易策略。

    此外,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一直非常關注高新科技與人工智慧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應用,為了鼓勵各位學員積極探索用AI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專門設立了“AI4SDG”獎項,頒發給西天取經團隊、AI倒爺團隊、Teched U團隊、Brainnova意念互聯團隊、心靈捕手團隊。

    此外,DeeCamp還組織了學員互評,評選最受學員歡迎的作品,最終西天取經、You OnlyLook Us、AI科幻世界三個團隊獲此殊榮。

    ▍自動駕駛賽道冠軍:“西天取經”AwesomeDet
    所屬賽道:自動駕駛的技術突破與前沿設計
    挑戰賽題:算符算力約束下的無人駕駛車輛檢測

    西天取經團隊由來自北理工、北航、新加坡國立、北大、麥吉爾大學的五位極客組成。他們希望在自動駕駛的漫漫長路上,經歷磨難,不斷成長探索。

    團隊採用了業界先進的技術,從Backbone、Neck、Loss三個層面出發,設計了一系列滿足算符算符約束的目標檢測模型,並做出適配改進,進行算法針對性優化。

    推理速度是衡量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指標,目前行業內對推理速度的最低要求是10fps, 而該團隊的產品推理速度最快達到了74.5fps。

    同時,他們提出了基於數據分析提出特定的增強方法,改善了夜間難樣本的訓練。經過真實場景下的測試,無論側視、後視、前視、夜景,都表現出了良好的遷移效果,測速、性能表現較好,達到了簡單場景下的車輛檢測要求,滿足了商業落地的要求。

    該項目另外一大亮點是在手機上集成了檢測產品,做到了產品級別的實時呈現。未來,產品將可以搭載到智能行車記錄儀車輛預警、車載手機預警APP、交通事故實時監測、實時治安情況監測等多個領域。

    此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一直非常關注高新科技與人工智能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應用,為了鼓勵各位學員積極探索用AI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專門設立了“AI4SDG”獎項,頒發給西天取經團隊、AI倒爺團隊、Teched U團隊、Brainnova意念互聯團隊、心靈捕手團隊。

    ▌74所高校200余名學生參與,12位大師授課

    DeeCamp2020採用開放報名+定向邀請的方式,通過激烈競爭,200余位學員最終入選。

    他們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44所國內高校,以及卡內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康奈爾大學等30所海外高校,分佈在86個國內城市及北美和歐洲的17個海外城市。

    學員中,碩士生占比56%,本科生占比26%,博士生占比17%。另外還有1%的學員是優秀的高中生,他們的技術科研能力已經達到了大學本科生的水準。

    DeeCamp2020獨創“大師課+開放命題AI創新大賽”模式,讓學員既可以近距離與科研及產業領域大師溝通交流,也可以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結隊,親身體驗 AI 技術如何轉化為產業應用、積累實踐案例經驗。

    在大師課上,李開復、張亞勤、吳恩達、張宏江、俞敏洪、周志華等12位來自AI領域學術界、產業界的重量級嘉賓,為同學們分享了AI前沿理論、產業創新、行業發展、創業趨勢等領域的最新洞察,讓大家充分領略了學術大師的思維方式,感受知識的魅力。

    不同於常見的 AI 領域競賽,DeeCamp2020 開放命題AI創新大賽不以完成某一具體指標為目的,而是讓同學們組隊完成一個完整的創新項目,鼓勵其用創意向現在和未來人類面臨的科技問題發起挑戰。

    因此,在賽題的設置上,DeeCamp聚焦社會熱點,關注真實世界與人們生活,共設置五大賽道14個新穎賽題,允許學生自由組隊。五個賽道分別是:

    •教育賽道:AI 驅動的教育新工具和新方法
    •醫療賽道:用 AI 應對醫療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新挑戰
    •創新賽道:人工智慧的創新思考與前沿設計
    •商業賽道:AI 賦能的商業決策與商業流程優化
    •自動駕駛賽道:自動駕駛的技術突破與前沿創新

    據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介紹,這次的賽道賽題設計具有“更熱門”、“更真實”、“更接地氣”三大特點:

    “更熱門”: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們面對著最多的變化,最多的挑戰,也是最多的機會,因此賽題設置貼合當前社會最關注的熱點問題,如健康賽道關注仍在全球延燒的新冠疫情。

    “更真實”:為了讓同學們最大限度地接觸真實世界,所有賽題提供的資料都來自各個合作企業的真實場景資料。例如在Momenta提供的自動駕駛賽道中,Momenta為同學們提供了一批獨家未公開的128線雷射雷達檢測資料集和十萬量級視覺資料集,希望同學們在科研人員帶領下一同解決行業中的各類技術問題。

    “更接地氣”:賽題設置與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在教育賽道中,人工智慧對程式設計教育的應用占了很大的部分,因為參賽的同學大多來自數學、電腦專業,有自學程式設計的經歷,這能促使參加該賽題的同學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的利用自身經驗提高項目完成品質。

    最終,共有9支隊伍選擇了商業賽道,10支隊伍選擇了自動駕駛賽道,5支隊伍選擇了教育賽道,6支隊伍選擇了醫療賽道,7支隊伍選擇了創新賽道,向這些難題發起挑戰。

    ▌你想用AI改變什麼?——DeeCamp學員的AI願望

    人工智慧是一項偉大的技術,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也應該努力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社會。

    “你想用AI改變什麼?”在主辦方發起的一項徵集活動中,200多名同學用紙和筆,寫下了自己的AI願望:

    o“我想用AI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o“我希望用AI改變人們的教育環境,為所有人帶來更加智慧化的教育方式”
    o“我希望用AI解決量化投資及商業決策問題”
    o“我想用AI改變遊戲設計”
    o“我想用AI改變文學作品的表現方式,讓大家能更加淋漓盡致地表現所思所想”
    o“我想用AI改變醫療診斷技術”
    o“我想用AI改變我們觀察世界的方式”
    ………

    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表示,DeeCamp是一個為學生服務、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精神的人工智慧訓練營,鼓勵所有來到DeeCamp的同學進行一段自我驅動的AI學習實踐之旅。

    在專案期間,DeeCamp的同學們充分發揮了“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表現”的精神:自發組織了13場分享會,涉及創業經驗、讀書感想、技術研討、項目交流。在官方組織的“飯?泛?FUN?”談會中,學員們積極與各位大師雲上約飯,探討AI產業發展、創業方向、職業選擇等話題。

    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自誕生起,就以消弭中國AI應用人才鴻溝、培養和完善中國AI應用人才生態為初衷,堅持公益屬性,將知識課程與項目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體驗 AI 技術如何轉化為產業應用,積累實踐案例經驗。

    自2017年暑期首次開辦以來,DeeCamp總計收到來全球 1000 餘所高校超過 20000 份報名申請,已有 1000 余名學員順利結業。

    DeeCamp的最大期待,就是結業的學員們都能在方興未艾的 AI 產業浪潮中,真正解決來自真實世界的難題,將論文中的 AI 演算法打造成一個個成功的 AI 產品與解決方案,用AI創造更美好的人類未來!

    未來,DeeCamp 將繼續砥礪前行,不遺餘力地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上面挖掘新方法和新思路,為 AI 領域輸送最新鮮的血液、提供最堅實的力量。

  • 顏值打分器 在 宋尚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5-10 00:15:08
    有 1,258 人按讚


    #怕被洗掉就放這邊
    #全世界都知道我的粉絲專頁根本是文章倉庫

    父親已經過世一個半月了,我仍然沒有什麼故事好說的。這個世界的故事太多太多了,總有人的生活比我們精彩、值得被記錄。歸根結柢,我們總是在過一種比想像中更無趣,更平板的生活,當現實跟想像中的差距越來越大的時候,人總是會跟現實屈服的。我這不是悲觀,只是陳述一件事實。我們在生活中必然需要某些妥協,委身於現實之中,我們都需要付出一些什麼,去換取我們生活所必需的事物,好繼續走下去。
     
    我開始感到自己對於工作以外事物的記憶力開始衰退了,腦內的運作我不大清楚,但我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我將大腦的某一部分運作能力,本來瑣碎分配給生活各項事物的部分,零散地集中到了工作,這之中還包含了我的時間。原本就很瑣碎的時間分配的更零碎了。然而對某些事物彷彿是因為親身經歷了的關係,原本就很清楚的事,現在彷彿成為了直覺──有關於人與人之間曖昧混雜的網絡。
     
    那天在小吃店裡,新聞正在播最近很熱鬧的新聞,關於補習班老師以及那些零零碎碎的種種。一個男人抬頭看著電視,和自己的友人不斷碎嘴,說這補習班老師真是倒楣,拐個小女生,兩人情投意合,你看這一男一女,本來就會天雷勾動地火,老師長得又不難看,那女生又生得漂亮,只是可惜了搞上一個神經病。他講得大聲,我轉頭看著他們,什麼話也沒說。他的朋友拉了拉他跟他說好了別說了。他還想說些什麼,轉頭看我,對我說看什麼看。我說沒什麼,你繼續,我想聽你還能說多無恥的話出來。他哽在那邊,後來罵罵咧咧的走了。
     
    我知道個人的痛苦從來就不算什麼,但許多痛苦都是結構性的,整個世界的傷害都是一層疊著一層上來的,把一件事情所造成的痛苦逐漸拆解開來之後,會像是一個精密的儀器,每一個零件都有作用,每一個細節都造成了這個傷害。許多細節的部份是這樣的,你看不出來他多了少了對這件事情有什麼影響,但他就像是空氣裡面的氧含量,多幾個百分點或少幾個百分點,你一時間看不出來有什麼影響,但它會確實地影響你。
     
    許多人將自己的痛苦看做無上重要的事物,於是將他人的痛苦看得很輕。我當然知道,人在觀看他人痛苦的時候,其實是隔著一層屏障的,我們在理解的時候,永遠只能「想像」而不是「感同身受」。我們終究是無法真正理解他人的痛苦的。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理解,所以談論痛苦的時候,永遠都是危險的。我們怎麼能夠妄談他人的痛苦呢?我們怎麼能夠說他人的痛苦只是一種胡思亂想,只是一種被害妄想,或者說我們只是因為沒有看過更多的苦痛,沒有看過流離失所的孩子、沒有看過其他正受著世界各種苦痛的原因所以才會這樣折磨自己?
     
    說這些話的人,才真正是沒有打開眼睛看過他人痛苦的人。
     
    研究所畢業之後,我不怎麼讀書了,尤其是跟理論有關的書。一方面是因為沒時間,另一方面,倒不是我覺得讀書無用,只是有的時候,讀了太多的書,有的時候我感到特別地徬徨。有的時候會想,當我們在看完這些書後,用這些書中的知識去談論事件,去討論這些事件中的人,我們真的看到了這些人嗎?我們看完了這些書,說他人被這些種種根植的意識所綁架了,那我們不是嗎?我們看完了這些書,我們大聲地談論這些書中的理論,我們隨意地將他人的生命故事打分給評,我們真正認識了他嗎?有些人以為知識可以認識一切,我不知道。我不敢妄下論斷,但我總以為人才是認識理論知識的入口。
     
    我看到人。這世間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啊我自己這樣說都覺得這是句廢話,但是很多人都不這麼認為,許多人覺得,我們應該要有同樣的想法。或者說我的想法是一種正確的道路,你理應要跟隨我,才是正確的。我看到人有各種的樣貌,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在為自己辯駁。這也難怪啊,這世道,每個人都想保護好自己。我們從小接受的是這樣的教育,你要友善,要對每一個人擁有善意,對每一件事情擁有熱情。但發生事情後每個人都說,你不能怨這世間,因為這世界就是這樣,你要怪就怪自己,因為你太相信人了。
     
    這個社會對人的要求是會在某個時間點突然轉變的,就像你時間到了就應該像昆蟲一樣,經歷一個變態的過程,然後就得變成社會所要我們長成的模樣。在這世界生活的絕大多數的人彷彿在我們都不知道的時候,偷偷接受了一些宇宙傳來的電波,他們突然地就理解了該如何應對這個虛偽的世界,該如何陽奉陰違,該如何從他人手中得到好處。有些人,特別自私的某些人,甚至特別明白,要怎麼掠奪他人、強佔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當我們反擊的時候,他們會說,這世界本來就是這樣,你不該怨我們。應該怨這個世界。或者是有些人說了話傷害他人,還要對他人說,別把那些話放在心上,嘴長在別人身上,能傷害你的只有自己,是你要把那些話接過來,插在自己的身上。過了這麼久了,我現在快三十歲了,我想一想還是只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幾聲然後說聲Fuck you。我知道只有自己能傷害自己,但我把刀放在你要走的每一步上,你走看看?我也能和你說,是你自己選擇要走的,我只是把刀放在那而已。
     
    我們是鐵,生活是雨。我們每天都在淋雨,靈魂就漸漸鏽蝕。生活是這樣慢慢地在蠶食我們的。我知道人活著就必須有取捨,我們不能總是那麼脆弱,但堅強起來後的我們,也不應該隨便地指責他人的脆弱。我知道這人世間的許多事,絕大多數都是因著人們的恐懼心或利益心而起,人心之所以變得堅硬的原因,恰恰是因為脆弱,許多年前,我想通這件事的時候覺得非常諷刺,多年後的今天我仍然感覺非常荒謬。
     
    有些人會很擔心我的心理狀態,頻繁地問我最近還好嗎,我說我沒什麼事,是真的沒什麼事。雖然這些日子以來,承受不了而崩潰的人越來越多了,好多人寫訊息給我,或者說自己加重了藥量,或者說自己不知道怎麼辦而被我建議去諮商的,好多好多訊息,但我都沒有辦法替大家做到什麼。有些人擔心我會因此而垮掉,我只能說我沒事。我知道我不是救世主。我知道這世間有無數莫可奈何的事情,我知道有痛苦,我知道這些世界上有再努力也無法解決的事,我知道我能做的就只有聽,我該做的是做一個傾聽者,旁觀那些痛苦,然後不要將它們揹上自己的人生。我知道許多事情都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不會將那些痛苦揹到我自己身上,我能做的只有讓那些痛苦流過我,讓他們被稀釋一點,淡一些,更淡一些,直到他痛苦的顏色不再那麼濃,大家就能夠再往前一步了。就像以前的我一樣。
     
    人生有太多牽掛,我知道人生有太多太多牽掛了。每一個人都在痛苦這條路上獨行,即使他人知道我們走在這條路上了,也願意和我們一起走著,但要走完的還是自己。我知道痛苦是什麼模樣,我知道有太多人的煎熬從根本上就無法解決,但又能怎麼樣呢。我只能當一個媒介,讓那些痛苦的事物流過我,然後我走的每一步,還是屬於自己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