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佛教的「心」,心,音譯質多,意指人的思想、心靈、心智、辨別能力。在早期佛教中,因為意義相近,它經常與識、意混用,被當成同義詞。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區別。心,意為思想、心靈、想像、理智等,音譯「質多」。在梵文中,屬於意識、思考、心靈的非物質部份,為靈魂的心;屬於...
⭕️第387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佛教的「心」,心,音譯質多,意指人的思想、心靈、心智、辨別能力。在早期佛教中,因為意義相近,它經常與識、意混用,被當成同義詞。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區別。心,意為思想、心靈、想像、理智等,音譯「質多」。在梵文中,屬於意識、思考、心靈的非物質部份,為靈魂的心;屬於肉體部份的心,稱為肝栗大,即心臟、肉團心。哈達亞意譯肉團心、真實心、堅實心、心臟,音譯肝栗大、汗栗馱等;和中文裡「心」和英文裡「心」的用法相似,本身是實指心臟,有時也代指心意、意念。如《心經》被認為是《大般若經》之精髓,如同心臟,故稱「心經」;在少數時候也可作為心意的代名,部分論藏認為它是「自性第一義之心」、「自性真實心」、「如來藏心」。它與意、識是不可分,同時俱現的。心的所緣,稱為心所,心與心所構成名法。在部派佛教時期,心的性質為何,是個重要的爭論課題。印順法師將部派佛教中,對於心的性質,歸納為三派說法:⚫️心性無記:犢子派⚫️心通三性:說一切有部與經量部⚫️心性本淨:分別說部與大眾部大乘佛教,在大體上繼承了心性本淨說法,特別是如來藏學派與密宗。五蘊中的識蘊,為一切識知,包含八十九種心,分為八十一世間心與八種出世間心。《品類足論》卷1:「心云何?謂心、意、識。此復云何?謂六識身: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大毗婆沙論》:「問:心意識三,有何差別?答:此無差別。如世間事,一說為多,多說一故。一說多者:如說士夫為人儒童等。多說一者:如說鳥豆等同名再生。應知此中同依一事說心、意、識,亦復如是。」《俱舍論》分別根品第二:「心、意、識體一。」求那跋陀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此心,梵音肝栗大。肝栗大,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雲質多也。」《雜阿含經》:「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