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靈魂類型測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靈魂類型測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靈魂類型測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靈魂類型測試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814的網紅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聊聊遊戲"作品性"與"產品性"衝突中的一些啟發】 遊戲葡萄這篇NExT Studios團隊的訪談,非常值得一讀(#原文在留言處)。建議對於遊戲開發有興趣,或是有機會接觸開發團隊的朋友都看看。 遊戲研發過程中,常常是作品(作者中心)與產品(用戶中心)的拉拔。一個遊戲太往用戶考攏時,容易失去靈魂,...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聖嫂Dod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第一次嘗試拍攝實測的影片,謝謝同事的臉借我測試XDD 👄 你訂閱聖嫂 DODO 的頻道了嗎 ▶ https://goo.gl/fQw3OB ◀ 👄 想看更多聖嫂 DODO 的影片嗎 ▶ http://goo.gl/4xA1un ◀ 👄影片說的毛孔遮瑕護理霜這邊更正為毛孔護理妝前霜 👄附上連結唷...

靈魂類型測試 在 阿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31:34

#瑪瑪浪板評測小報告 New Advance 板型:Magic Log #來自南美洲巴西的熱情森巴舞 寫在前頭: 非專業浪板研究或細節控 這裡沒有詳細尺寸或浮力升數 數字不是好玩的原因 感覺才是 銷板大濕們用心賦予作品靈魂 用敏感的體質(誤)嘗試各種板型材質 盡力紀錄心得是種有趣挑戰 當個天橋說...

  • 靈魂類型測試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7 13:52:32
    有 144 人按讚

    【聊聊遊戲"作品性"與"產品性"衝突中的一些啟發】

    遊戲葡萄這篇NExT Studios團隊的訪談,非常值得一讀(#原文在留言處)。建議對於遊戲開發有興趣,或是有機會接觸開發團隊的朋友都看看。

    遊戲研發過程中,常常是作品(作者中心)與產品(用戶中心)的拉拔。一個遊戲太往用戶考攏時,容易失去靈魂,湮滅在市場的產品中;但一個遊戲完全從作者本身的想法出發時,也容易迷失方向最終無疾而終。

    一個好的遊戲,勢必要平衡作品性與產品性。

    本文提供了許多管理孵化作者遊戲時的經驗,以下列出我個人特別有感的部分:

    ●在遊戲孵化前期不需要很多人,因為大家的想法與喜好都不一致。最好找到志同道合,審美與愛好類似的人,譬如三個,這樣才能有效率在前期把方向找出來。

    這點其實跟遊戲行銷創意發想很類似,以我個人的經驗,找一堆人經驗背景都不同的人,一起創意激盪某個點子的效率非常低。最終好的創意都是某幾個人主導產生的。

    ●把想法從0=>1做出來的過程很艱辛,並不是每個有熱情的人都能承受。不斷反覆推翻重新驗證的辛苦,遠超過大部分人的想像。有些人就是適合開荒,有些人就是適合把成果放大。

    這邊也講講我自己的觀察,大部分的人工作3~5年後,能力類型就已經固定了。有些人偏向創意、有些人執行力強、又有些人溝通能力特強;全能的人才很少,每個人都有相對應的優點與缺點,要求大部分人在工作任務中快速改善自己的弱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團隊要找到自己的創作動機,才有辦法產生自驅力。動機包括解決目前市場上同類型玩法的缺點(產品思維),或是提供玩家完全不同的遊戲體驗(作品思維)。

    ●研發過程中"迷失自我"是很正常的,透過遊戲測試是確認自己想法的一個方式;而找到相同喜好的玩家組成同好群進行對話,則是在迷失時能跳脫現況,讓玩家扮演"自我",找回最初創作熱情的好方法。(鬼谷八荒的製作人就充分利用這種方式)

    ●和玩家保持聯繫的另一個重點是,有一個客觀對於產品的判斷標準。當團隊和外部的交流斷了,做遊戲就容易變為滿足領導或同事的喜好,即使自己不喜歡,也還是硬逼著上線。當一件事情是為了符合外人期待去做時,就容易扭曲變形遠離事情的本質。

    ●孵化者的眼界就是團隊的上限。同理,領導階層就是一家公司的上限, 而主管就是一個部門的上限。遊戲產業變化如此之快,領導者必須要有不斷拓展自己的覺悟。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啟發。

  • 靈魂類型測試 在 阿瑪 - Surfing Life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7 08:56:19
    有 266 人按讚

    #瑪瑪浪板評測小報告
    New Advance 板型:Magic Log
    #來自南美洲巴西的熱情森巴舞

    寫在前頭:
    非專業浪板研究或細節控
    這裡沒有詳細尺寸或浮力升數
    數字不是好玩的原因
    感覺才是
    銷板大濕們用心賦予作品靈魂
    用敏感的體質(誤)嘗試各種板型材質
    盡力紀錄心得是種有趣挑戰
    當個天橋說書人用不同角度簡單分享

    進入本次主題
    品牌:New Advance
    地區:南美洲巴西
    板型:Magic Log
    尺寸:9'4
    材質:EPS
    代理商資訊:#南飄浪人衝浪板
    價格未稅:NT44000

    感想:
    非常親民的入門單舵復古板
    削板濕在此板型上不堅持過多特色
    將新材質科技融入經典板型
    營造出連我阿罵都可輕鬆上手的嶄新類型
    與品牌名稱New Advance有呼應之妙
    不愧2020東浪業餘長板冠軍選手愛用板
    也是世界知名女選手 #chloecalmon 御用品牌

    特色:
    EPS製程讓划水更輕鬆、不若傳統PU沉又黏
    追浪效率好相比傳統復古板更容易啟動
    材質非HP慣用大顆粒EPS發泡
    以密度較高的細顆粒為開發特色
    缺點是EPS原罪「穩定性較差」
    無論風浪較大或速度加快後...
    皆有明顯啪啪啪或飄動感
    EPS膠水不同在保養維修上需特別注意

    Magic Log從設計到用料都傳達出
    #沒有包袱敢於嘗試
    雖然沒有傳統老牌的扎實根基
    卻不會好高騖遠願意回歸大眾需要
    大概就像特斯拉裡的Model3

    玩法:
    #連我阿罵都會
    在板上抓到平衡一道浪就能上手
    板頭面積小越浪無負擔
    坐板轉板只需習慣稍寬的板身
    板尾大沒翹度使推進面積足夠
    9'4的長度與剛好重量
    #在續航與追浪上取得良好平衡
    9'4有著不輸9'6的提早起乘時間點

    厚度薄的方尾讓轉向能力遠比看起來更容易
    圓厚板緣下浪後容易有安心不足的錯覺
    但搭配超大板尾的拖速
    剛好達到板頭駕乘甜蜜點
    #衝突的部分是有趣的奇妙點

    重量平均分布讓重心控制沒特殊癖性
    站立姿勢可比平常更直些
    讓身體更高更輕鬆轉移重心
    玩單舵的醍醐味之一
    #讓上半身的擺動帶著腳下的板進彎心
    即便遇到及時反應的時刻
    夠寬與良好的重量分配
    踩得再後面用力
    也不會讓板頭跟關大刀一樣不受控

    #沒有個性就是MagicLog的個性
    玩法取決於個人風格
    你很輕鬆、它就不會急躁
    你畏縮不前、它會藉著慢慢的速度提醒你:
    「放心有大哥我罩著你」

    適合浪況:
    #一人以下的浪都適合
    大一點尺寸或陡浪需要熟練度

    推薦對象:
    嘗試人生第一張復古板的純真少男少女
    喜歡複合材質的輕巧又肖想多一點穩定
    討厭PU划水費力的懶鬼
    還沒體驗過大屁股的野性誘惑
    對南美洲工藝存有疑惑者

    評分:
    每項滿分10點
    #各評比間互有衝突非越高越好
    僅是方便做另種判斷跟比較
    1分最差、5分平均值、10分最屌

    容易上手度:9 (望向我阿罵)
    板控炫耀度:5 (品牌能見度)
    購買難易度:8 (那個飛機繞好遠)
    強壯堅硬度:7
    板頭駕乘度:7
    甩來甩去度:4
    藝術收藏度:3 (EPS沒辦法)
    奇耙耐玩度:3 (太容易上手的相對)
    脫手保值度:4 (需要經營)
    攜帶便利度:6 (夠強壯不怕小碰撞)

    總點數:56

    台灣區代理聯絡方式IG
    #newadvance_taiwan

    預計評測項目
    Thunderbolt 板型:SkinDog blender短期測試
    Thunderbolt 板型:SkinDog Wrangler短期測試
    Finesurfcraft 板型:40OZ長期追蹤
    Sunova 板型:NicJones長期追蹤
    Donald Takayama 板型:Noah Comp長期追蹤
    Anothany shapered 板型:No13長期追蹤

    歡迎交流討論也誠徵板型出借體驗

  • 靈魂類型測試 在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09 14:25:45
    有 671 人按讚

    S1E38 矽谷資深軟體工程師後疫情時代面試心得 Facebook/Robinhood/Coinbase/DoorDash

    2020 年是個動蕩不安的一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公司都在年中進行了規模不小的裁員,包含大家耳熟能詳的 Airbnb、Uber、Lyft、Yelp、LinkedIn、Mozilla、Intuit、Salesforce 以及 WeWork 等等族繁不及備載。根據 layoffs.fyi 的統計,這波裁員潮集中在今年的 3 月到 7 月,8 月以後逐漸趨緩。

    這對於在這段期間要找工作的絕對不是件好事,因為很多人被裁員,意味著同樣的職缺會有更多競爭者,也因為景氣不好以及疫情不確定性的關係,很多公司開始減緩招人的腳步。不過 7、8 月以後情況逐漸好轉,隨著美國各大城市解除封城,人們意識到必須跟疫情共存好一陣子,於是實體經濟活動恢復了,美國人畢竟是擁有自由的靈魂不能隨便被囚禁的呀!最近是美國各公司的財報季,各大科技公司紛紛發布第 3 季的財報,表現都非常好,也應證了在疫情下經濟轉好的事實。

    我在 8 月下旬的時候開始投遞履歷,9 月初開始電話面試,10 月中結束 Onsite 面試 (都是線上進行),面試了四間公司:Facebook、Robinhood、Coinbase 以及 DoorDash,最後拿了前三間公司的 Offer,級別都是資深工程師。在這篇文章我會分享各公司的面試流程以及體驗、我做了什麼準備、怎麼談薪水以及我最後的決定,希望可以對在美國求職的人有幫助!由於有簽保密協定的關係,我只會提到面試的流程,不會提到具體的題目以及 Offer 數字。

    Medium 文章好讀版 https://bit.ly/2Ii9vLc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6fLCMh
    Spotify https://spoti.fi/2IcyJdv

    #面試的動機
    蛤!?面試不就是為了換工作嗎?對大部分的人或許是如此,但對我而言這次並沒有非換工作不可的理由。我在 Square 待了三年多,整體的滿意度一直都很好,公司的股票從我加入以後基本上都是一個上漲的趨勢,最近也來到歷史新高。一年多前從 Android 開發換到後端的 Traffic Infrastructure 組以後,更是一直處在學習的狀態,了解怎麼規模化公司的後端架構,支援更多的應用場景,工作上也需要一直動腦,思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並且撰寫許多技術文件,負責的專案也很有影響力,最近的成果是把公司很重要的 reverse proxy 升級成 Envoy,讓系統的效能更好並且支援更多新的功能。或許因為疫情一直在家工作的關係讓我有點工作倦怠,但這個倦怠並不是源自於工作的不開心,而是真的在家太久了,很需要好好放個長假讓腦袋放空充電一下。

    言歸正傳,這次面試的主要目的是測試自己的市場價值,看看自己能否適應資深工程師面試的強度,畢竟上次面試已經是四年前了 (當時的面試心得),很多當時對於面試的理解也需要進行修正,我的心態是保持開放的態度,如果遇到很好的機會,當然可以考慮換工作,沒有的話待在現在的公司也很好!另外我自己過去的主要經驗都是 Android 行動開發,在後端只有一年多的經驗,也很好奇這些公司會不會讓我面資深後端的缺,還是會將我過去經驗打折?事實證明是我多慮了,我面的這幾間公司都有把我在 Android 的年資完整算進去,最後也給了我資深軟體工程師的 Offer,Facebook 甚至幫我安排 E6 (Staff Level) 的面試,只是因為系統設計表現得不夠好,最後給我的是 E5 (Senior Level) 的 Offer。

    我還蠻建議大家即便沒有特別想換工作,也可以定期去外面面試看看,在沒有非換不可的情況下,習慣面試的緊張感跟壓力,這樣會讓你以後的面試更自在,跟面試官可以像是在平常工作時一樣互動,發揮自己的實力。一開始會有這個觀念是在幾年前讀 hello, startup 這本書時看到,作者建議大家每一年定期去外面面試,審視自己的能力,進而補足自己不夠好的地方,當然我覺得每一年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有點難,畢竟邊工作邊準備面試不是易事,而且還得跟公司請假去面試,但至少每兩三年可以去外面看看,避免自己的能力跟求職市場脫勾太久。在矽谷以專門招收資深工程師聞名的 Neflix 甚至在他們的文化守則裡提到:「員工的薪水取決於他們個人最高的市場價值,我們鼓勵員工去外面面試並且跟他們的主管討論,我們認為這是健康的行為。」

    #資深工程師的優勢
    在一般情況下,5 年以上工作經驗可以面資深工程師 (L5) 的職位,10 年以上工作經驗可以面 Staff level (L6) 以上的職位,我有約 6.5 年的工作經驗 (3 年台灣 + 3.5 年美國),所有公司都是讓我面資深工程師以上的職缺。

    這次找工作我感受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我再也不用海投一大堆公司了!四年前當我還是求職市場裡的菜雞的時候,投了超過 150 間公司,只有 1x 間公司回應我,轉換率不到 10%。這次 Facebook 跟 Robinhood 都是 recruiter 主動從 LinkedIn 聯繫我進行面試邀請,Facebook 的 recruiter 更是從 2019 年初就開始定期聯絡我,到後面我真的不好意思持續拒絕她,於是接受了面試的邀請,真的還蠻感謝她不斷地嘗試,讓我定期思考一下要不要面試。Coinbase 跟 DoorDash 我都是從官網直接投履歷,沒有透過內推,一個禮拜內就收到了 recruiter 的來信,而這也是我唯二主動申請的公司,真的從以前我找工作,到現在變成是工作機會找上我了。

    另一個很大的改變是:刷題不再是最重要的一環。隨著你越來越資深,系統設計跟行為面試所佔的比例也會越來越高,而且除了年資以外,這兩種面試的表現基本上就決定了你的職等,Facebook 的 recruiter 也在電話中跟我說,針對比較資深的應徵者,Coding 的要求會比較寬容 (lenient),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對刷題過度著迷,一昧的追求題數不是好事,而是應該重質不重量,題目是無限但觀念是有限的。

    最後一個體悟是在拿到 Offer 之後,談判的空間變得很大。美國科技業的求職市場一直是呈現一個兩極化的狀態,對於剛畢業的人來說,競爭者多而且職缺少,公司有較高的話語權。但是當你是資深工程師以上的時候,情況就反過來了,大多數公司不管景氣如何,任何時候都在招有經驗的工程師,職缺一直開在那但總是招不滿。上次找工作的時候,能夠讓公司提高年薪 1 ~ 2 萬美金就歡天喜地了,但是這次有兩家公司給我的初始 Offer 跟最終 Offer 都差了好幾萬美金。

    #準備過程
    軟體工程師的面試主要分成三種:Coding、系統設計以及行為面試。我自己是花比較多時間在系統設計上面,再來是 Coding,最後是行為面試。

    關於系統設計的準備,我在軟體工程師系統設計面試準備指南有比較完整的介紹,這邊補充說明一下,準備系統設計最好的方法是來自於工作,最好你工作上就是要去思考怎麼設計系統,各種方法的優缺點以及思考各種 edge case 以及解法,這樣子學到的深度跟廣度都遠多於看那些準備素材。如果工作上沒有碰到也沒關係,可以先從 system design primer 看起,理解系統設計的各種面向。另外我推薦看一些公司的 Tech talk 來了解他們實際上怎麼設計系統,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不同方法的 Trade-off 又是什麼,理解為什麼要做這個決定是最重要的。如果已經接近面試了,建議可以看 InterviewBit 的系統設計篇,總共有八題,我認為寫的還蠻好的,比 Grokking the System Design Interview 還深入,看個兩次完整理解以後對面試很有幫助。

    Coding 的部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不要過度迷信刷題的數量,應該要重質不重量,重點放在在訓練你的解題思維以及邏輯思考,練習使用常見的資料結構並且把想法轉成可以執行的程式碼。剛開始寫題目的朋友,我會建議相同的題型一起刷,培養對同類型題目的敏銳度,題目難度主要以 Medium 為主,搭配少量的 Hard 題。

    很多題目一開始寫不出來,或是寫不出最佳解是很正常的,如果一題你卡超過一個小時,建議可以參考討論區的最佳解,但是切忌直接照抄別人的解答,因為那可能不是最適合你的方式,比較推薦的方式是你去理解背後的演算法,清楚地知道每一個步驟,再用你自己方式寫出來,這樣即使換了一個程式語言,你應該也可以寫得出來。當你開始發現沒看過的題目你也可以自己想出最佳解,並且實作出來,程式碼也很精簡,那代表你已經成功培養出解題的思維了。

    我自己還會做一件事,就是想辦法分辨好的題目跟壞的題目,有一些題目的答案很明顯就只適用於這一題,用一些很特殊且不好理解的方法、實際上工作也不可能用到,這類型的題目我就不會花太多心思在上面,如果真的被考到,我會認為這是面試官的不用心。相反地,有一些好的題目:在觀念上很實用、有好幾種解法、工作上有機會用到或是系列題,這種就很值得練習,比方說 Graph 或是 Design 題就是我很喜歡的類型。

    雖然說題數不重要,還是提供我的數據給大家參考,我在寫了 50 題的時候開始安排電話面試,最後一個 Onsite 結束時寫了約 120 題,我是以比較新的題目以及高頻題為主。

    最後是行為面試,要再細分的話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 Project Deep Dive,你選一個你最近做過的專案,解釋一下專案內容、解決了什麼樣的問題、你的角色是什麼、最後的成果以及中間遇到的困難,另一種面試是來判斷你是否符合公司的文化以及價值,衡量你過去解決衝突跟溝通的能力。不管是哪一種面試,只要你好好回顧你過去做過的事情,能夠完整講述前因後果,把自己的故事清楚地講給面試官聽,輔佐一些例子,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遠距面試 #VirtualOnsite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在家工作,所以所有的面試包含電話面試都改成線上視訊進行,這個情況至少要到 2021 年的夏天。遠端面試的好處就是你不需要舟車勞頓,時間安排上也比較彈性,但是壞處是跟面試官的溝通比較沒那麼順暢,線上的交流絕對是沒有實體見面來得好,而且有的面試官網路很差,我甚至有遇到差到面試官需要把影像關掉的情況。

    另一個要注意的點是,系統設計的面試會需要用到線上白板來畫圖,我自己覺得沒有實體的白板順暢,主要有兩種方法,你可以使用 iPad 搭配 Apple pen,或是用鍵盤滑鼠直接拉,選一個自己習慣的方式,面試前稍微熟悉一下白板軟體的使用,面試也會比較順利。

    #DoorDash
    第一輪是一個小時的電話面試,前 20 分鐘聊過去的工作經驗以及這個組在做的事,後 40 分鐘 Coding。題目是一道經典的 Hard 題,我對於該題印象很模糊,於是在面試中慢慢想,最後是有跌跌撞撞的寫出來,當時自我感覺良好,面試官給我的感覺也蠻算滿意的,但是隔天還是收到了拒信。事後回想應該是因為這是經典題,所以標準相對高,我並不是一次就寫對,而是慢慢修正,所以相對於其他應徵者表現不算太突出。

    #Robinhood
    他們家固定有兩輪各一個小時的電話面試,第一輪前 15 分鐘給你一段程式碼,要找到潛在的 bug 並且問你要怎麼修正,後面 45 分鐘 coding,題目比較偏向 Robinhood 工作上會遇到的演算法題。第二輪是系統設計,這是我第一個系統設計面試,微緊張,原本以為表現不夠好,但從 recruiter 那得到的反饋是還蠻好的。

    Onsite 出乎我意料只有三輪,一輪 45 分鐘 coding,一輪一小時的系統設計,以及 45 分鐘的 Project Deep Dive,Coding 也比較偏向實作工作上會遇到的問題,面試官提到不用特別在意效能,以實作出來並且跑過測資為主,最後 10 個測資我只過了 9 個,不算完美。接下來兩輪跟面試官都聊得蠻開心的,並且有蠻不錯的討論,最後順利拿到 Offer!面 Project Deep Dive 有個小插曲,面試官到一半網路突然掛了,他後半段只能打電話加入簡直尷尬。

    #Coinbase
    Coinbase 的面試體驗是所有公司裡最讚的!從面試的流程跟題目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面試官的平均素質也很好,你可以感受到他們是真心想要認識你這個人,面試過程中對於很多問題都有深入地討論,對於我問的問題他們往往也能給出很好很真誠的答案。

    不過他們的面試過程也是最累的,電面是一小時的 Coding,Onsite 總共有五輪,其中居然有兩輪各 90 分鐘的 Coding!你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使用平常的開發環境,並且分享螢幕,題目不是傳統的演算法題,而是要你實作一個小型專案,其中一輪是實作一個小遊戲,另一輪則是實作一個系統,最後要 call Coinbase 的 API,所以對於送出網路請求並且處理 JSON 要有一定的熟悉度才行。整體的面試過程還蠻好玩的,面試官也會幫你,但一輪 90 分鐘真的有點太久。另外有一輪一小時的系統設計,以及各 30 分鐘的行為面試跟 Hiring Manager 面試。總共五輪五小時,中間休息一小時,面完真的氣力放盡了。我對整體的表現還算滿意,沒有一輪有感覺明顯不好,最後順利拿到了 Offer。

    #Facebook
    雖然 Facebook 都是進去以後再經過 Bootcamp 新生訓練選組,但是應徵的時候就要分不同的 Track,主要的分類有 Product、Infrastructure、Android、iOS 以及 Machine learning,Coding 的部分應該都差不多,而系統設計會根據你選的 Track 而有所不同。recruiter 一直建議我選 Android ,畢竟我的履歷上 Android 還是佔了一大部分,她提到 Facebook 現階段非常缺 Android 的人,不過她也補充說明這不代表面試的標準會比較低就是了。我最後還是堅持選擇面 Infrastructure,這樣對我來說準備起來比較方便,不用再額外花心思準備 Android。

    我的 recruiter 覺得我可能也適合面另一個職缺 Production Engineer,於是就介紹了另一個 recruiter 給我,我可以選擇同時面兩個缺,最後如果拿到兩個 Offer 可以到時候再決定。實際聊過以後我還是婉拒了,因為不想花時間準備 Linux System 面試。
    我們也聊到了預期的級別,她說以我的經驗我可以選擇面 E5 或 E6,這讓我感到蠻意外的啦,平心而論我認為不管是年資和能力我都還沒有到 Staff Engineer 的水準,不過既然 E6 只比 E5 多一輪系統設計面試,我就大膽地挑戰 E6 了!

    Facebook 除了系統設計是一小時以外,其餘的面試都是 45 分鐘,電話面試是一輪 coding,Onsite 總共有五輪,兩輪 coding、兩輪系統設計以及一輪的行為面試。最後 Facebook 給了我 E5 的 Offer,原因是兩輪系統設計一輪還不錯另外一輪普普,沒有達到 E6 的標準。

    雖然我最後有拿到 Offer,但我還是必須說 Facebook 的面試體驗蠻差的,面試官給我的感覺是他們不在乎我這個人,只想趕快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蒐集一些訊號來判斷我有沒有通過,我並不反對有效率地蒐集一些訊號,但是面試是雙向的,作為應徵者的我們同樣也在面試這間公司,面試時我也在看未來我會不會想要跟這個面試官一起工作?而 Facebook 在我的標準裡顯然是不及格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我運氣不好,剛好遇到這樣子的面試官,但這也代表 Facebook 對於面試官的訓練不夠嚴謹,導致素質參差不齊,又或者是面試體驗並不在 Facebook 優先考慮的事情,不管是什麼原因,這都是一個警訊。

    這個現象在 Coding 面試尤其明顯,面試官就是在看你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快速寫出最佳解。不過我倒是沒想到在行為面試也會遇到一樣的問題,我的面試官就按著他預先準備好的問題一個一個問,大部分的時間他的眼睛都盯著螢幕在做筆記,我實在是不確定他有沒有在聽我說話,有時甚至還會問我剛剛已經回答過的內容。

    除此之外,Facebook 要求在 45 分鐘內解出兩道程式題,通常都是 LeetCode 原題並且要求最佳解,即使這種面試或許對我是有利的 (其中一輪我只花了 30 分鐘就寫出兩題的最佳解,然後我們閒聊了 15 分鐘),但我認為這種填鴨式的面試方式完全不能反應一個人的工作表現,這或許可以招到一定聰明程度以上的人,但是他們不一定是個好的工程師或是很好合作的人。我認為維持這種大考式的 Coding 面試也是一種偷懶的表現,但這個面試形式卻會深深地影響招進去的人的類型,是我的話我會盡量避免跟這類型的人合作,因為我認為思考過程跟溝通比你能不能快速寫出最佳解還要重要。

    如果這段文字有冒犯到在 Facebook 工作的朋友的話,我在這邊先說聲抱歉,但這確實是我面試完以後真實的感受。

    #談薪水
    近年來由於 levels.fyi 的關係薪水變得越來越透明,這對求職者來說是個好事,你可以知道某公司的某個級別合理的薪資範圍在哪裡。如果你對談薪水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這兩篇經典文章:
    1. Ten Rules for Negotiating a Job Offer https://haseebq.com/my-ten-rules-for-negotiating-a-job-offer/
    2. How Not to Bomb Your Offer Negotiation https://haseebq.com/how-not-to-bomb-your-offer-negotiation/

    我自己談薪水的策略沒有那兩篇文章寫得那麼複雜,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則是誠實,不要假裝你拿到其他公司的 Offer,也不要虛報你其他 Offer 的數字 (即便這個數字是合理的),你可以選擇性揭露你的資訊,對方問到你不想揭露的資訊時,你可以禮貌地說你不方便透露,但絕對不要說謊。

    公司在給你 Offer 的時候會考慮到很多因素:年資、面試表現、現在的薪水以及職等、其他公司 Offer 以及其他的面試者等等。這其中大部分資訊我們是不會知道的,比如說每個因素佔的比重、總共有多少面試者、我們在所有面試者裡面的表現如何,而且年資跟面試表現基本上已經確定了,所以實際上你能夠用的資訊就是其他公司的 Offer 或是你現在的薪水以及職等 (當然是要比較高才有用)。

    當然最有用的談判手段,就是你拒絕掉這個 Offer 也沒關係。公司招人需要成本,從一開始收履歷、電話面試到 Onsite 面試,他們已經在你身上花了這麼多時間,也給你 Offer 了,所以在這個階段公司也很希望你能加入,除非這是你夢想中的公司,你很怕談薪水所帶來的風險,不然一般來說求職者在這個階段是有比較大的話語權。

    另一個建議是請把 recruiter 當成你的夥伴,通常他們是要看業績給獎金的,所以她是跟你站在同一陣線,要幫助你跟公司談出更好的薪水說服你加入。Facebook 的 recruiter 這方面做得很好,她很多資訊都很透明地分享給我,包含這個級別可以拿到最好的 Offer 以及我的面試表現,一開始給我初始 Offer 的時候還告訴我這只是標準包裹,她不預期我會接,整個很 Real!後來給我的 Offer 也比原來的高出了不少,並且我如果下定決心要加入 Facebook 的話,她可以幫我要到這個級別的頂包。

    Robinhood 也對我蠻有誠意的,在過程中不斷溝通,安排我跟主管以及同事聊天,有必要的話還可以讓我跟上面的 VP 聊聊,解答我對於 Robinhood 所有的疑惑。後來在得知我有 Facebook 跟 Coinbase 的 Offer 以後,給了一個很有誠意而且超過 Facebook 的 Offer,真的是受寵若驚。Coinbase 給的 Offer 相對前兩家低了不少,而且往上談的空間不高,他們給的理由是他們現在使用的估值是兩年前募資的數字,所以實際上的股票價值遠高於那個數字,而且他們 Refresh 也會給的比較大方,讓你在四年以後薪水不會降。

    #最後的決定
    我在選擇公司時,通常會考慮三個點,第一個是這個職位本身,我在什麼組、負責的產品、使用的技術、發展的機會以及同事跟主管的做事風格等等,盡可能知道每天工作的樣貌,判斷自己未來的開心程度。第二個是關於公司,我會問自己兩個問題:
    1. 公司的文化跟價值我是否認同?人生很短,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在幫跟自己核心價值不合的公司賣命。
    2. 我是否相信公司所描述的願景,公司在未來的 5 ~ 10 年內能持續成長並且有好的發展嗎?

    第三個是薪資結構,包含了底薪、股票、簽約金、獎金以及 Refresh 等等,來預期未來幾年的薪資。

    除了以上三點以外,還得考量到現在都是遠距上工,跟同事以及主管建立感情也相對比較困難,所以在新公司的適應難易度也得列入考慮。在綜合考量之下,我這次還是選擇先留在 Square,或許明年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按讚拍手,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在底下留言,或是私訊給我們也行!

  • 靈魂類型測試 在 聖嫂Dod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06 18:00:10

    👄 第一次嘗試拍攝實測的影片,謝謝同事的臉借我測試XDD
    👄 你訂閱聖嫂 DODO 的頻道了嗎 ▶ https://goo.gl/fQw3OB
    👄 想看更多聖嫂 DODO 的影片嗎 ▶ http://goo.gl/4xA1un

    👄影片說的毛孔遮瑕護理霜這邊更正為毛孔護理妝前霜
    👄附上連結唷 ▶ https://reurl.cc/D91Qxe◀
    👄本片和bonamedusa合作 ▶ http://tw.bonamedusa.com/

    #bonamedusa #毛孔掰掰 #嘟嘟唇
    ---------------------------------------------------------------------------

    🎬 Prev 上一部
    https://youtu.be/PtsR-csRXMY

    🎬 Next 下一部
    【每月第二周、第四周五晚上6點】➤ 準時追蹤聖嫂頻道喔♥♥♥

    🎬 More Playlist
    播放清單中有更多種類型影片
    👉 聖嫂動手做 👈 https://goo.gl/J43ncn
    👉 聖嫂愛開箱 👈 https://goo.gl/QwhjNm
    👉 聖粉同歡慶 👈 https://goo.gl/1EkvEv
    👉 靈魂大交換 👈 https://goo.gl/KeShqP
    👉 聖結石唱歌啦 👈 https://goo.gl/w11fbQ
    👉 菜逼巴美妝系列 👈 https://goo.gl/tiLpjD
    👉 聖氏夫婦婚紗照 👈 https://goo.gl/htEh1W
    👉 聖嫂DODO微抱怨 👈 https://goo.gl/CNjuN6

    ---------------------------------------------------------------------------

    👄 追蹤我們 / About us

    ➤ 來這找我 / Follow me on
    Facebook 👀 https://goo.gl/BZbsDR
    Instagram 👀 https://goo.gl/BTyalQ

    ➤ 找我老公 / Follow Saint on
    Facebook 👀 http://goo.gl/4UQLS0
    Instagram 👀 https://goo.gl/DNymkD

    ---------------------------------------------------------------------------

    👄 找我合作 / Co-work info please contact

    商業合作相關請寄信至 ▶ saintdodo0804@gmail.com

    ---------------------------------------------------------------------------

    👄 回答你的問題 / Q&A

    ➤ Q: BGM是? / What's background music for Video?
    Song: Konac - Home
    Link: https://youtu.be/6TFfIgMeYQ0
    Download this track for FREE: https://www.hive.co/l/26yqt

    ➤ Q: 使用甚麼器材拍攝? / What camera do you use?
    A: 👄Canon EOS 80D 👄Sony DSC-RX100M5
    👄 iPhone7+ 👄 GoPro Hero6 👄 Sony A7iii

    ➤ Q: 後製軟體是? / What software do you use to edit video?
    A: Final Cut Pro X + Adobe After Effect + Adobe Premiere

  • 靈魂類型測試 在 夜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2-06 17:03:44

    大家好,我是夜貓😻
    歡迎來到我的實況台。

    我是一個熱愛玩遊戲的小肥宅,若你也喜歡玩遊戲,歡迎你加我好友。
    有機會我們可以一起討論或一起玩,不論什麼遊戲類型,只要好玩都行!
    (我還是會偏向於射擊、恐怖、暴力、血腥劇情這方向的遊戲為主,所以未滿18歲的朋友,請不要偷偷看嘿)

    固定開台時間:
    晚上9點至12點
    (時間都會稍微有小小調整哦)

    🍜Discord:想加入可以直接詢問我
    🍺夜貓實況主LINE群:想加入可以直接詢問我。LINE:jay06170617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c/jay06170617jay
    🍩FB終於有粉絲團: https://m.facebook.com/jay0617jay
    🍭贊助網址:Support the stream: https://streamlabs.com/jay06170617jay
    (請憑自己能力範圍內斗內,或者你可以關注我一起看我玩遊戲哦,感謝啦)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看我直播練宵維的朋友,都歡迎【訂閱】我,以及按下一個【喜歡】哦!

    若有任何建議都歡迎直接留言給我。

    夜貓舅舅阿義師爆米花
    共有4種口味:原味、巧克力、海苔、起司
    小罐100元、大罐150元!
    宅配專線049-2764158.0982049028

    夜貓朋友芯儀~手工製作 雪Q餅
    送禮 過節 兩相宜~蔓越莓 / OREO / 黑糖葡萄 /牛奶花生 口味
    https://shopee.tw/g520413?v=a30&smtt=0.0.4
    以上是蝦皮賣場

  • 靈魂類型測試 在 Eli S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09 08:00:00

    這次很榮幸能夠接到PROBOX的邀約來合作這支影片!
    是我人生第一次業配!!!
    就是應該要掌聲加尖叫~~~~

    在影片中除了介紹這台喇叭的特點外,
    我會實際測試播放各類型音樂來做評測,
    看看這台喇叭適合愛聽什麼音樂的你!

    這次PROBOX有提供一台喇叭來做抽獎活動
    只要到我的臉書紛絲專頁的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516539658522...
    按讚、分享(按公開)
    並且在下方tag一位朋友留言:『來我家一起開趴吧!』
    就可以參加這次抽獎活動!!!

    我會在下禮拜二8/14晚上九點直播來抽獎,
    絕對公平公正不內定!


    產品介紹
    ======
    以40年腔體設計經驗為基礎:以俱天然聲學特性的木質音箱共振,加強整體的聲效,其「傳統類比」效果更勝單一「數位」的模擬效果。


    產品特點
    ======
    *水晶般清澈音質:高級驅動器和廣闊低音炮。
    *提供高音質的聲音,清脆高音,強勁的中音和深沉的低音。
    *木質共鳴相對溫潤,修飾低音更顯著。
    *時尚設計:完美融入居家環境,現代感設計,適合搭配任何情境主題。
    *適合家居,旅行或戶外使用:輕盈而堅固,可隨身攜帶行李,沙灘包或背包。


    購買方式
    ======
    PROBOX 官方網站:
    https://www.probox.com.tw/categories/...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N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