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雷達攔截官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雷達攔截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雷達攔截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雷達攔截官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球第一場 AI 戰爭!從以色列軍事行動見證未來的戰爭模式 作者 林 妤柔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28 日 14:18 | 以色列上個月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被視為「第一場 AI 戰爭」,讓人看到 21 世紀未來的戰爭模式。 日經報導,以色列高級官員表示,這是首次在整場攻擊行動...

雷達攔截官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2:30:51

【@businessfocus.io】北韓試射遠程巡航導彈 精準打中1500公里目標 . 北韓於週末成功測試了一枚新型遠程巡航導彈。據北韓官媒朝中社報道,飛彈在飛行2小時後,精確擊中1500公里外的目標。這是北韓首次成功測試巡航導彈,同過去試射的彈道導彈不同,巡航導彈通常在低空巡弋飛行,可有效躲避...

  • 雷達攔截官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4 12:02:16
    有 0 人按讚

    全球第一場 AI 戰爭!從以色列軍事行動見證未來的戰爭模式

    作者 林 妤柔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28 日 14:18 |

    以色列上個月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被視為「第一場 AI 戰爭」,讓人看到 21 世紀未來的戰爭模式。

    日經報導,以色列高級官員表示,這是首次在整場攻擊行動廣泛使用到 AI 技術,主要用於防禦導彈攻擊和辨識目標,並從實戰不斷學習,提高準確性。

    這次以巴衝突始於 5 月 6 日,住在東耶路撒冷區的巴勒斯坦人抗議以色列最高法院決定驅逐六個巴勒斯坦家庭,最後演變成武裝衝突。

    巴勒斯坦的基本教義派組織哈馬斯(Hamas)在 5 月 10~21 日,向以色列發射 4 千多枚火箭,以色列則以地毯式轟炸和定點空襲報復。以色列高級官員指稱,這次空襲非常成功。

    整場攻擊以色列依靠「鐵穹(Iron Dome)防空抵禦系統」擊落 90% 從加薩飛來的火箭,並利用 AI 技術,從雷達資訊確定導彈軌跡,攔截會飛往人口稠密區的火箭,由於每枚攔截導彈的成本估計超過 5 萬美元,所以如果是落在無人區則不予理會,以有效控制成本。

    但即使投入 AI 技術,以色列的加薩邊界仍有 12 人死亡。以色列官員承認,仍有一些火箭落在城市,不過正好成為藉由即時資料訓練演算法的好機會。

    以色列軍方還使用先進 AI 技術,搜集加薩走廊的大量資料,包括手機、簡訊、衛星圖像、感測器等和其他消息來源,用於所謂的「精確攻擊」。當以色列軍方掌握對方的人員情報和地理資訊,就能獲取加薩地區的 3D 地理資訊,進一步推估哈馬斯安裝火箭發射器的位置。

    此外,AI 還能進一步分析攻擊用的武器類型,同時確定前線附近地面部隊可選擇的更安全路線。

    官員表示,AI 演算法和 3D 模組使軍事行動更精準,也會同步使用即時搜集到的一切可用資訊。不過官員對使用到加薩居民個人的手機資訊一事,並沒有否認,僅表示為了打擊對方必須有精確策劃,以減少對平民的威脅。

    巴勒斯坦衛生官員怒斥,以色列對加薩的襲擊造成 253 人死亡,66 人是兒童,引發阿拉伯世界各國和人權團體的譴責。

    日經指出,AI 在軍事領域的用途成為全球趨勢,不少國家正在採用 AI 技術的武器開發。根據聯合國安理會報告指出,土耳其製造搭配 AI 技術的小型無人機,在沒人操控的情況下自動攻擊敵人,未來恐怕用於利比亞內戰。

    以色列軍方正考慮和外國公司合作,將技術和專業知識分享給國外。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6/28/ai-conflict-israels-gaza/

  • 雷達攔截官 在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3 18:50:59
    有 339 人按讚

    ✅➡️中共軍媒發誑語列出「攻台3階段方案」 大外宣恫嚇台灣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590640
    中國所謂『官媒』軍事刊物又發文搞『大歪宣』試圖恫嚇台灣不成、反而暴露一項共軍戰術轉變可供觀察分析;該文顯示共軍首波飛彈攻擊主力將從過去東南沿海第一線大量DF-11 / DF-15短程彈道飛彈(射程約600 ~ 900公里)轉為使用第二線的DF-16中程彈道飛彈(射程約1200公里)攻擊台灣空軍基地、預警雷達、防空飛彈陣地及三軍各指揮所,其原因在於台灣近年已建立完善之『低層反彈道飛彈能力』(包括愛國者二 / 三型與天弓三型防空飛彈)但對彈道高度較高且終端速度較快的中程彈道飛彈、攔截能力相對不足,此點值得台灣提早注意防範!且佈署於第二線遠離東南沿海的DF-16中程彈道飛彈也使台灣以巡弋飛彈反制更為不易。此項轉變證明蔡英文政府大力投資國造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進一步發展為『中層反彈道飛彈系統』的選擇很有先見之明,台灣未來勢必需要再強化反彈道與反巡弋飛彈兩項指標性防空能力。
    ▫️
    圖:WIKI - By Tyg728 -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3704273
    ▫️
    ------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idv.tw/
    #專業軍事評析 #關心台灣國防
    ------

  • 雷達攔截官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1 11:57:18
    有 269 人按讚

    為強化台灣空防戰力,軍方現正將現役的「寰網系統」性能提升,這項代號為「寰展計畫」的新型系統,全案規劃於2024年完成,屆時將可把海空軍的各式防空飛彈丶雷達情資即時整合,計算精準打擊火力及優先攔截目標,提供指揮中心做為應對中國軍機侵擾的依據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