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雲夢江氏家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雲夢江氏家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雲夢江氏家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雲夢江氏家紋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做一個有骨氣的女人!」 麥肯齊·斯科特離婚當天,發表了一份聲明。 「感謝完成了和貝佐斯的離婚程序。感謝這些年彼此的支援,所有善意關心的人。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以孩子父母的關係相處……對自己的未來計劃感到興奮,感恩過去,憧憬未來。」 讓我覺得這個奇女子不僅有智慧、超然,又能灑脫轉身離開。 而下...

雲夢江氏家紋 在 月影屋/tsukikagey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03 20:44:12

明けて本日最終日。草双紙展「雲母の地紋シリーズ」に今、あたくし夢中なわけ!其の二 キラキラしているところを皆様にお伝えしたいが、写真に撮るのが至難。横から見たり斜めから眺めたりしてようやくわかるくらいの地紋。写せたところで一寸野暮な感じになっちゃうし… 是非御自身の目で御覧ください ...

雲夢江氏家紋 在 月影屋/tsukikagey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03 20:44:12

嗚呼、綺麗。草双紙展「雲母の地紋シリーズ」に今、あたくし夢中なわけ! キラキラしているところを皆様にお伝えしたいが、写真に撮るのが至難。横から見たり斜めから眺めたりしてようやくわかるくらいの地紋。写せたところで一寸野暮な感じになっちゃうし… 是非御自身の目で御覧ください 明日最終日は12時から20...

  • 雲夢江氏家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8 05:23:49
    有 27 人按讚

    「做一個有骨氣的女人!」

    麥肯齊·斯科特離婚當天,發表了一份聲明。

    「感謝完成了和貝佐斯的離婚程序。感謝這些年彼此的支援,所有善意關心的人。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以孩子父母的關係相處……對自己的未來計劃感到興奮,感恩過去,憧憬未來。」

    讓我覺得這個奇女子不僅有智慧、超然,又能灑脫轉身離開。

    而下文中的作者(羅浩楓)為麥肯齊的言行,落下最後註解的一段話,也非常值得再次分享。

    「我愛你,便可低到塵埃裡,
    心中歡喜,塵埃中也可百花綻放。
    但你不配,所以我自塵埃中站起,
    如果愛沒了,轉身一定要漂亮。」

    🌹 ******🌹 ******🌹
    以下貼文來自網路
    原文連結🔗http://www.cpfcnews.tw/index.php/opinion/51728-subject

    世界女首富(MacKenzie Scott)
    再婚,嫁給兒子的高中老師~刷爆了世界頭條。

    ~編輯:羅浩楓

    這個女人51歲,貌不出眾,
    離異後,獨自帶著4個孩子。
    3月6日,她再婚了,嫁給了兒子的化學老師。
    沒有婚禮,沒有請柬,
    但這則訊息,還是迅速竄上了頭條,
    因為她叫麥肯齊,是世界女首富。
    她還有個身份:
    前世界首富亞馬遜掌門人貝索斯的前妻。

    🔮01

    1970年4月7日的舊金山,暴雨。
    一位知名理財規劃師的小女兒呱呱墜地。
    父親看著女嬰琥珀色的眼睛,若獲至寶,
    給她起名“Mackenzie”(麥肯齊),意為“孩童中的智慧領袖”。
    家境優渥,父母精心呵護,
    女孩亦不負眾望,天資聰穎,
    6歲,她寫出了一本142頁的書《書蟲》。
    18歲,她考上了世界頂級名校普林斯頓,
    師從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託尼·莫林森,
    她擔任過莫里森小說《爵士》的研究助理,
    被大師稱為“創意寫作最有天賦的學生。”
    雖然文靜內向,但她的才華和天賦,有目共睹。
    她像一朵精心呵護的蘭花,含苞待放,
    大家期待,這個天才少女將是下一顆文壇新星,
    然而,她遇到了貝索斯。

    🔮02

    當少女麥肯齊牽著狗在海邊別墅寫作時,
    貝索斯正在德州喂牛、修風車。
    他比麥肯齊大6歲,生於1964年。
    後來,人們知道了世界首富貝索斯,
    卻不知他本名叫約根森。
    他的生父,是村口修自行車的泰德。
    母親16歲時偷嚐禁果,並懷了孕,
    驚慌失措的兩人偷了家裡的錢,
    一路逃到了墨西哥。
    在墨西哥,貝索斯出生了。
    然而,生父泰德遊手好閒,惡習難改,
    加上經濟貧困,
    本就青澀的感情在爭吵中消磨殆盡。
    在貝索斯不到2歲時,兩人分了手。
    21歲那年,母親帶著年幼的他,
    改嫁給了15歲時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的古巴男人米格爾·貝索斯。
    從那天起,約根森改名為貝索斯。
    其後母親又生了兩個孩子,
    一家人輾轉又回到了德州,母親的故鄉。
    雖然曾是難民,但繼父是個大學生,
    其後成為了埃克森公司的一名工程師,
    10歲那年,貝索斯得知了生父的身份,
    從那時起,家中似乎沒有了他的位置,
    於是,他幾乎都“長駐”在外祖父的農場,
    鋪設管道、飼養奶牛,樣樣精通。
    幸好,外祖父疼他,他也聰明勤勉,
    憑著優秀的學習成績和全額獎學金,
    他也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
    頂級名校,同學非富即貴,
    他深知唯一可仰仗的只有自己。
    他放棄了熱愛的物理,轉學有“錢途”的計算機。
    此後便是拼命三郎,挑燈夜戰。
    1986年大學畢業,他在華爾街找到了一份差事,
    此後憑著勤奮和專業,逐漸站穩了腳跟。
    其後,他又發現做金融比計算機更賺錢,
    於是,又兜兜轉轉了幾家公司,
    跳槽到了對衝基金D. E. Shaw & Co。
    在這裡,他遇到了剛大學畢業的麥肯齊。

    🔮03

    他是面試官,她來面試,
    少女的青春、才華和聰慧,一下吸引了他。
    面試結束後,他開啟了瘋狂追求。
    他的一見鍾情,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她剛畢業,心如白紙,
    卻奈何這男人野心勃勃,聰明絕頂,
    於是,她很快就淪陷了。
    1992年,兩人相識僅6個月,就結了婚。
    雖然父母認為貝索斯“外向招搖”,打了問號,
    但麥肯齊不在乎。
    她說:
    “我喜歡他的才華和夢想,我願做他的翅膀。”
    婚後,貝索斯就成了她的信仰。
    貝索斯說:
    “我想創業,我要建立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亞馬遜。”
    麥肯齊聞言馬上辭了工作,全力支援。
    當時,誰都不知道電商是個啥玩意,
    更不知道網上還能賣書。
    但麥肯齊信,因為這是貝索斯想出來的。
    1994年,貝索斯提出要搬到西雅圖,
    麥肯齊欣然同意,
    於是,她開著車,他坐在副駕駛,
    帶著不多的家當,一路奔赴西雅圖。
    靠著麥肯齊父母的支援,
    兩人在西雅圖開了一家名為“亞馬遜”的小書店。
    麥肯齊大著肚子,又當會計,又當司機。
    然而,命運並未因她的執著,網開一面。
    雖然網上書店上線30天,周銷售額2萬美元,
    但是淨收入一直都是0,
    畢竟圖書的毛利率很低,再加上人工和運輸成本,
    亞馬遜的前期,根本就是在燒錢。
    轉眼5年,他們花光積蓄,借遍親友,仍沒成功。
    1999年,他們租住在一間只有一居室的房子裡,
    麥肯齊邊做財務,邊搬書,還要照顧孩子,
    曾經的寫作之夢,變得遙不可及。
    就這樣,亞馬遜創下連虧20年的紀錄,
    父母投資的30萬美元養老金都燒光了,
    貝索斯在頑強畫餅後,也有些心灰意冷,
    但麥肯齊卻看著他的眼睛說:
    “別放棄,你一定會成功的!”
    青春不再,皺紋滿臉,
    但她就是一根筋,不管別人怎麼說,
    嫁給他,就是毫無怨言地全力託舉。
    貝索斯曾經多次公開說:
    “麥肯齊是把我從第三世界監獄中救出來的女人。”

    終於,她守得雲開見月明。
    此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短短几年,亞馬遜在成為獨角獸的道上狂奔。
    眼看公司運營步入正軌,蓬勃發展。
    她站在他身後,看著他意氣風發,笑得燦爛,
    她想:該是迴歸家庭的時候了。
    此時,她已經是4個孩子的母親。
    她陪他一路登上頂點,
    卻在巔峰時悄然身退。
    因為,金錢、權力非她所願,
    她想要的無非一尺書桌,填些筆墨,家中有他。

    🔮04

    麥肯齊主動脫離了公司日常管理,
    轉而回歸家庭,照顧孩子、寫書,
    為貝索斯當起了賢內助。
    事業有成,但貝索斯依然對她很好。
    結婚的20多年裡,他被外界稱為“寵妻狂魔”,
    身家千億的他,自稱“每天下班回家趕著刷碗” 。
    外界不只一次拍到他們幸福的畫面。
    他形容她:“美麗、仁慈、性感、富有才華……”
    不管何時何地,只要她在身邊,
    他的眼睛中總是閃爍著小紅心。
    結婚25年,她慶幸自己“得償所願,終遇良人”。

    2019年,亞馬遜股價一路狂飆,
    僅僅1天,貝索斯的資產就增長了百億。
    那曾隨母親流浪輾轉的男孩,
    成為了全球首富。
    2019年,貝索斯以2123億美元身家成為了世界首富,創下了歷史最高財富值。

    那天,一向低調的她,
    破天荒地穿起一襲紅衣為他慶祝。
    卻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個同樣穿著紅衣的女人,眼中閃過冷冷的光。
    她叫勞倫 · 桑切斯,是電視女主播。
    女人的直覺讓她感覺不對,
    但多年的相濡以沫,讓她很快收斂了心神。

    然而,不久後,
    她還是看到了這樣的照片。
    在狗仔隊的偷拍中,
    她看著他們十指緊扣,遊輪親熱,
    一起看球,甚至共吃一個冰激凌。
    生平第一次,她聽見了自己心碎的聲音。
    有媒體曝出了“地表最強首富”發給情人的簡訊:
    "I love you, alive girl. "
    " 我愛你,你這個有活力的女孩。"
    "I love you. I am in love with you."
    " 我愛你。我現在正與你熱戀。"
    "You make me better.You're meant for me."
    " 你讓我成為更好的人。你是我的命中註定。"
    還有一些太露骨的,甜瓜就不放了。

    她愣愣地怔向窗外,
    明明春光明媚,可她的世界已大雪紛飛。
    那天,他又晚歸,
    她一直等著他,兩人談了一夜,
    最後,他哭了,她走了。

    🔮05

    世界第一富豪,前女主播插足,
    25年伉儷分飛,寵妻狂魔覆滅……
    隨便哪條都夠勁爆。
    全世界都搬沙發等著看戲。
    然而,她的殺伐果決讓所有人失望。

    第二天,她就提出了離婚,
    此後不過2個月,這樁人類史上最貴天價離婚案(標的額高達1440億美元),以光速塵埃落定。

    她在自己49歲生日之際,宣佈:
    “已和貝佐斯達成了離婚協議。”
    亞馬遜是二人白手起家一同打下的江山,
    沒有簽署婚前協議,婚內財產本該平分,
    加上貝索斯婚內出軌被坐實,
    理論上,她可以至少分到700多億美元。
    然而,她僅要了1/4的股票,價值358億,
    其他的全數留給了前夫。

    然後,她又主動放棄了《華盛頓郵報》和太空探索公司Blue Origin的全部股權,價值超40億美元。
    坐在桌子對面,她對他說:
    “這些全給你,我只要1/4,我應得的。”
    然後,她摘下婚戒,扔給他。
    “這個也給你,感謝夫妻一場,
    感謝你,讓我曾愛過。”

    貝索斯愕然,原本請好的律師團歇菜了。
    亞馬遜股票幾乎未受影響(跌落僅0.1%),
    他元氣未傷,依然牢牢把控著1075億美元股權,
    他還是世界首富,只是身邊不再有她。
    她沒再看一眼,起身出了門。

    呼風喚雨的貝索斯,頃刻間頹然落淚,
    隨後他追出了門,
    空街上,她好像聽見了他的呼喊,卻沒回頭。

    當天,她發了一份聲明:
    “感謝完成了和貝佐斯的離婚程式,
    感謝這些年彼此的支援,所有善意關心的人,
    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以孩子父母的關係相處……
    對自己的未來計劃感到興奮,
    感恩過去,憧憬未來。”

    不博眼球,不鬧狗血,寥寥數語,乾脆灑脫。

    我愛你,便可低到塵埃裡,
    心中歡喜,塵埃中也可百花綻放。
    但你不配,所以我自塵埃中站起,
    如果愛沒了,轉身一定要漂亮。

    🔮06

    離婚後,麥肯齊去掉了夫姓貝索斯,
    將從祖父輩沿用的中間名斯科特,作為姓氏。
    然後,她成為了“散財天女”。
    離婚協議剛敲定時,麥肯齊就加入了“捐贈誓言”,
    這個於2010年創立,
    原則:承諾捐出一半以上財富用於公益慈善。
    麥肯齊一共捐了多少錢?
    去年7月起,短短几個月內,
    麥肯齊就向公共衛生、氣候變化等116個組織,
    捐款了超17億美元。
    疫情來了,短短5個月,
    她又向食品銀行和緊急救濟基金等慈善組織捐款超41億美元。

    每次,她只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必然是因為“慈善捐款”。
    僅2020一年,麥肯齊就已捐出了近60億美元。
    過去的幾個月,
    她平均每月捐款超10億美元,捐錢速度世界第一。

    現在提到麥肯齊這個名字,
    人們都會說:“了不起的麥肯齊!”
    還有人管她叫“聖誕老人”。
    更有意思的是,儘管拼命捐錢,
    但她在福布斯排名不降反升。

    今日最新資料顯示:
    因為股價飈升,麥肯齊現有資產超570億美元,
    位列福布斯億萬富豪榜第13位。
    排在第一的,是她的前夫貝索斯,
    總身家達到1790億美元。
    雖然富可敵國,但他的格局卻人所不齒。
    他的摳門,是富豪圈裡出了名的,
    世界富豪榜前5名中,
    他是唯一沒有加入“捐贈誓言”作出捐款承諾的人。

    2020年6月,亞馬遜員工因不滿15美元時薪罷工,
    人們甚至在貝索斯的豪宅前,擺了一座斷頭臺。
    最終仍然沒有結果,
    罷工組織者還被以“違反社交距離”為由開除。
    離婚見人品,水落終石出。
    離婚2年,麥肯齊又寫了2本書。
    眼下,除了“慈善家”和“世界女首富”外,
    她重拾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了一名小說家。
    她的小說還獲得了美國圖書獎。

    剛剛過去的週末,
    她悄悄將自己的個人簡介修改了:
    “麥肯齊·斯科特,
    兩本小說的作者,美國圖書獎得主。
    她和四個孩子、丈夫丹一同住在西雅圖。”

    沒有婚禮,沒有新聞釋出,
    她低調宣佈了又一次婚姻。
    當世人得知,想看看女首富的丈夫時,
    恐怕不少人又失望了。
    她丈夫名叫丹,
    是西雅圖一所私立中學的化學老師。
    這個貌不驚人的男人,叫丹·朱伊特,
    是美國湖濱中學的一名化學老師。
    這是一所百年名校,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都曾就讀於此,麥肯齊的兒子也在這裡讀書。

    中學老師娶了女首富。
    很多人又在懷疑這男人,是為了圖財。
    然而,丹老師卻發了一封公開信:
    “我大半輩子都是一名教師,
    以後也會一直繼續當老師。
    現在,因為一個幸福的巧合,
    我和我所認識的最慷慨、善良的人喜結良緣,
    在此,我和她一起承諾,
    將所有財富,全部捐出去,傳遞給他人。”

    未來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只是知道現在的麥肯齊越來越美了。
    這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就是看透生活的本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而今她51歲,年過半百,
    但微風吹過,她的笑容,
    一如當年那個在海邊寫作的小女孩。

    相關新聞報導:
    「貝佐斯前妻「下嫁」中學老師:離開世界首富後,她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https://kkne.ws/zp1de5

  • 雲夢江氏家紋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1 09:31:29
    有 494 人按讚

    #泰北孤軍

    最近,黨產會百般刁難 中華救助總會 與 國防部 合作在泰北為國軍興建 #忠烈祠 的計畫。

    黨產會的委員公開在媒體說,如果同意這個計畫,會幫助救總洗白,對黨產會認定救總為附隨組織的訴訟不利。

    我對黨產會的政治算計不齒,也不想再和他們打口水仗,只想分享這個泰北孤軍的故事,請大家想想,政府該不該為始終效忠中華民國的泰北孤軍建這個忠烈祠?
    *******************
    父親離開41年回家時,母親在村口等了他一天

    王豪(止戈出品2018-08-10)

    從曼谷飛往昆明的航班上,父親王畏天不停地向我念叨大媽做的破酥包,有多麼多麼的好吃,甚至口水都快流下來。我轉而問了他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我母親和大媽,你生命中的兩個女人,你覺得誰更好一些?”

    “你的母親只是守婦道,和你的大媽相比,一無是處!”父親的回答就像他的性格一樣,簡單粗暴。那是1991年春節,父親帶著我和弟弟阿旭從泰國美斯樂回老家雲南鳳慶探親。

    41年前的春節,身為國軍中校的父親,撇下他的原配妻子,也就是我的大媽,還有兩歲的兒子,隻身逃往緬甸,在那裡認識了我的母親。之後,他們前往泰國北部定居,相守一生。
    父親的回答,並不出乎我的意料。

    1949年12月9日,盧漢起義。在我所學的歷史中,稱之為叛變。
    3個月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昆明。解放軍進城那天,已經脫掉軍裝的父親雙手抱在胸前,站在人群中靜觀這個城市新的主人。

    父親畢業于黃埔軍校17期步兵科,後服役於滇軍,至1949年已是中校副團長。

    若干年後,當父親向我講述這段過往時,我問他:“你覺得你們厲害,還是解放軍厲害?”
    “他們穿得很破,但是步伐非常整齊。”父親沒有正面回答。

    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挺進昆明城的解放軍,讓父親感到不安。他調轉身,連夜趕回鳳慶老家,跪在地上對我的奶奶說:“娘,我要去緬甸找三哥,避避風頭,等形勢緩和就回家。”那時,三伯在緬甸跑馬幫生意。

    在泰北的華人中,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傳統,兒子出行或歸家時,都要向母親跪著告別或請安。奶奶沒有作聲,起身去給父親收拾行李。父親的妻子,則把家裡的破酥包,全都裝進了父親的背包裡。

    妻子是大他一歲的表姐,青梅竹馬。他們的孩子王磊,僅有兩歲。
    那年,父親只有29歲。

    父親四兄弟,大伯是舊政府的鄉長,二伯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在省立昆華中學任教,三伯跑馬幫生意,常年在緬甸。

    1949年,對於富甲一方的王家來說,是命運的分水嶺。

    父親一路向西,再向南,翻山越嶺,在湍急的江水中拼命游向緬甸。到緬甸後不久,父親輾轉找到三伯,跑馬幫的三叔,早已不敢回老家。軍校出身的父親並不是做生意的料,時值李彌在緬北招募國軍殘軍,試圖反攻,父親當即前往,任上校副司令。

    父親逃離家鄉不久,土改運動在全國迅速展開,曾在舊政府任過鄉長的大伯,是重點運動對象,他也在一天深夜,跪別母親,出走緬甸,遺下大伯母和4個幼子。

    1953年,我的二伯也來到了緬甸。在此前,他被關押了3年。關押期間,他的兩個女兒夭折。被釋放後,依然處於被監視狀態。在一位同族人的勸說下,有一天趁著外出趕集,慌張逃走,未及告別家人。到此,王家四兄弟,全部在異國相聚。

    王家的下一代,亦未能逃脫流亡的宿命。

    大伯的大兒子,作為王家的長子,後來也逃到了緬甸,加入李彌的反共救國軍。在之前,他和奶奶、大伯母等三代人一起,被同台批鬥。他們的身上,有太多的壞人標籤,地主家屬、逃亡家屬、境外國軍家屬等等。

    當兒孫們為了活命一個個地逃亡異國之後,只剩一幫婦孺,守著王家偌大的老宅,獨自承受整個家族之於歷史的苦難。奶奶只能整日以淚洗面,他的兒孫們,為了活命接連逃往異域,至她死,都沒有回家。

    我叫王豪,1961年出生于泰國北部的一個小山村美斯樂。

    在此前,我的父親一直在緬甸,試圖和敗退于此的國軍部隊一起反共救國。這一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緬甸政府的請求下,入緬追剿國軍部隊。後者不得不跨越湄公河,移師泰北。

    父親的其他3個兄弟,也隨軍來到泰國。大伯和三伯繼續做生意,二伯後來成為美斯樂興華中學小學部的校長。

    父親撤退泰國時,我還在娘的肚子裡。我的母親叫黃淑卿,1958年由雲南施甸前往緬甸,加入父親所在的第五軍政訓處。母親不僅模樣清秀,還寫得一手好字。

    那時,父親已經離開雲南8年了,他知道,回家已遙遙無期,37歲的他渴望重組一個家庭。父親托人去做母親的工作,希望娶她做老婆。母親不為所動,態度非常冷淡。母親的態度,讓身為師長的父親不解,他瞭解後才得知,母親曾經有過家庭。父親並不介意,經過不懈努力,母親終於對父親有了好感,嫁給了父親。

    一個英俊瀟灑的高級軍官,一個讀過書的大家閨秀,他們的結合,讓無數人羡慕。

    父親的四個兄弟,先後在異國再娶,這是一個無奈且充滿愧疚的選擇。留在雲南的四個妯娌,一輩子都沒有改嫁。即使在後來,他們得知自己的丈夫有了新的家庭,他們依然在默默堅守和等待。

    意想不到的是,1970年的一天,我的母親突然精神失常!這是一個讓整個美斯樂的人,都無法理解的事情。

    20多年後,當我回到雲南,知道了母親的身世,我終於明白,母親為什麼會這樣。

    父親的這一段婚姻,過得並不幸福。
    父親常年駐紮軍營,母親只能自己帶著四個孩子生活。她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每到天黑,她就要把門牢牢鎖好,檢查數遍才放心。然後點上蠟燭,輔導幾個孩子功課。

    母親對我們非常溺愛,每當脾氣火暴的父親訓斥我們時,她便挺身而出,但每次,總是吵不過強勢的父親。絲毫不懂溫柔的父親,從來不會安慰母親。

    1970年,在緬北駐防三年的父親回了家,我們一家六口終於團聚了。

    有一天,全家外出做客時,母親坐在角落裡一語不發,對所有人的問候都不搭理。就在人們埋頭吃飯時,只聽“叭”的一聲,手中的筷子被她折成兩截,整桌賓客愕然。

    她開始一個人喃喃自語,說著別人聽不懂的話,一會哭,一會笑。
    從那以後,母親的行為愈發異常。

    1970年,對於駐紮泰北的孤軍來說,正處於生死邊緣。

    在此前,他們多次被泰國政府圍剿,之後又為了搶生意和毒梟坤沙打仗。這一年,泰國政府邀請他們做雇傭軍,替政府收復被反政府武裝佔領的地盤,成功後就可成立政府承認的“泰北民眾自衛隊”,獲得長期居留權。

    為了更多人的生,只能讓有的人去送死。

    身居副軍長的父親,幾乎天天開會研究打仗事宜,照顧母親的事交給了傳令兵。
    而母親不願呆在家裡,她經常有些疑神疑鬼地對我們說,父親在外面有了女人,不要我們了。父親深夜開會到很晚,她就帶著最小的弟弟,守在門外,一坐就是幾個鐘頭。開完會的父親看到這個場景,氣得扭頭就走。

    有人建議把母親送往精神病院,父親卻沒有同意。他擔心精神病院會讓母親感到害怕。1972年夏天,父親帶全家到清邁度假,他希望換個環境能讓母親的病好轉,但足足呆了一個月,沒有任何效果。

    我曾問父親,他會不會像母親說的那樣,拋棄我們母子。

    “不會的!”父親的回答,堅毅中,透露著一絲感傷。1950年,他曾拋棄了自己的妻兒。
    母親嫁給父親的那一年,雲南廣播電臺開設“對境外國民黨軍殘部廣播”,經常會出現父親的名字,呼籲父親回歸祖國的懷抱,全家老小等候他們回家。

    每次聽到這樣的廣播,傳令兵就會默默地退去。父親先是一個人躲在房間裡流淚,之後就是摔東西。對於流落異域的老兵,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面向北方默默流淚的經歷。同樣,在他們的家鄉,他們的母親或妻子,也是在夜深人靜時,獨自流淚。

    等到1961年我出生時,父親四兄弟終於和雲南的家人取得了聯繫。大媽不識字,回信是由哥哥王磊寫來的,每一封信的末尾都會問:爸爸,您什麼時候可以回家?
    我能感受到父親的歉疚和無奈,他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能力,寄錢和物品回去。

    那時候,中國饑荒遍野。父親寄回去的有炒麵、布匹、炒鍋、紅糖、衣服等等,對於家鄉的親人來說,雪中送炭。

    1962年,家鄉來信,奶奶去世了。父親四兄弟相約在泰北的高山上,向北長跪,痛哭流涕。

    到了“文革”,雙方的聯繫中斷。直到1978年後,通信再次恢復,也比較頻繁了。只是信的內容,再也不提回家的事情。漫長的“文革”,讓大家有了生疏且絕望。

    在此前,父親曾有兩次撤台機會,但他沒有走。在這件事情上,他們四兄弟一致認為,雖然泰國也是異鄉,但離家要近得多。

    他們一生,都沒有放棄回家的想法。而現實,卻讓他們成了一群寄居異國的孤兒。

    因為父輩們的犧牲和努力,讓我們第二代有了新的出路。中學畢業後,我前往臺灣念書,後到日本工讀。直到1990年回到美斯樂,沒想到父親劈頭就說:“你還回來做什麼,看看這個家,一點溫暖都沒有!”

    我有些訝異地看著父親,曾經身為副軍長的父親,腰背依然挺直,但頭髮已經花白。那時,泰北的孤軍已經放下武器,解甲歸田。傳令兵早已四散而去,父親的眼裡,滿是落寞。

    我看到瘋了的母親,一個人關在屋子裡,正是盛夏,身上卻層層疊疊穿了五六件衣服,頭髮很髒,身上滿是異味。沒有人能碰她,即便是自己的丈夫。

    看到我回來,母親終於有了一絲笑容,但很快,她又對著空中喃喃自語。這個場景讓我非常難受,我決定留下來,守著年邁的父母,不再漂泊。

    就在我回到美斯樂的這一年,家鄉的一封來信,讓父親有些激動。信是家裡的一位長輩,受父親的兒子王磊之托寫來的:
    王磊和他娘,希望你們能回家看看,王磊擔心你不相信他,就托我來告訴你,黨和政府非常開明,政策也很明確,你們回來不會有事的,我用人頭擔保。

    歷史的恩怨漸漸遠去,親人們的相聚,終於可期。
    第二年春節,父親帶著我,從曼谷乘坐飛機,開始前往已經離別整整41年的家鄉。

    因為通訊條件所限,抵達昆明後,父親才向鳳慶的家人發去電報:
    吾已抵昆,攜子豪、旭同返

    在決定回家之前,母親清醒的時候,父親曾徵求她的意見,想不想回中國看看自己的父母和姐妹,那時,外公和外婆還都在世。母親猛地站起來,冷冷地答道:“不回!”然後扭頭走開。

    這讓我十分不解。
    這個謎底,直到我再一次回到雲南探親時,才一點一點剝開。
    從昆明出發,坐著汽車在山裡顛簸了一整天,終於抵達鳳慶老家。

    時年70歲的父親西裝革履,手拄文明杖,我和弟弟阿旭穿著牛仔褲,一身時髦打扮。那時的鳳慶,到處都是低矮的破房子。
    回家的父親,如是異鄉人。

    就在村口,遠遠的,望見一個穿舊式藍布衫的老太太站在一棵大樹下。走到跟前時,父親突然站住,他抬起右手指著老太太,用濃重的鄉音問:“你施玉蘭嘎?”

    “哦,回來了嘎。”老太太答非所問地說,然後指著我和弟弟說:“哪個是阿豪?哪個是阿旭?”
    那竟然是大媽。

    在回家的路上,我曾無數次地想,父親和大媽見面時,一定會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沒有想到,在離別41年之後再見時,他們夫妻之間,竟是如此地克制。41年的苦難、分離,以及思念,似乎並不存在。

    後來才知道,大媽為了等我們回家,就這樣在村口的大樹下,站了整整一天。父親走到大媽身邊,用手拍拍她的肩膀說:“你辛苦了,你辛苦了!”這對曾經竹馬青梅的表姐弟,就這樣說著話,往家走去。

    父親的舉動,就像一位長官在嘉獎勝利歸來的士兵。

    一起前來迎接我們回家的,還有父親的兒子王磊。那個曾在信中無數次呼喚爸爸回家的孩子,已是43歲的中年人。而真正與爸爸相見時,他卻難以開口,一直淡淡的,沒有多少話可講。

    “小時候一直期盼著爸爸回來,別人都有爸爸,我為什麼沒有。後來長大了,我和媽媽已經不抱希望了。現在突然回來了,就像是做夢一樣,很奇妙的感覺。”王磊很平靜地說。

    兩歲時父親就離開了他,但他多年後竟然記得一個畫面:他耍賴皮哭,父親打了他屁股兩下。父親教訓他的畫面,是他對父親唯一的記憶,如同珍寶一樣,深藏於心,一輩子都捨不得忘。

    大媽在接到電報時,就開始準備了。他們刷白了房子,從鄉政府借來新的被褥。父親被安排和大媽同住一屋。

    我、弟弟阿旭以及哥哥王磊,住在兩位老人的樓上。夜深人靜時,月光從房頂的窗戶照進來,不隔音的木板下傳來父親和大媽忽高忽低的談話聲。

    我們同父異母的三兄弟沒敢說一句話,側耳細聽,只聽得父親翻來覆去說了好多遍,“你辛苦了,對不起你們了。”

    大媽則說:“你也不容易。”

    每當談話陷入沉默時,父親就搶著說:“過去的事你就不用再說了,你們受的苦我都知道。”

    強勢的父親,沒有給大媽任何傾訴的機會。
    我也終於明白,當我問母親和大媽誰更好時,父親為什麼會說母親“一無是處”。大媽對他的包容和體貼,以及作為一名傳統婦女的隱忍,是沒有人可以相比的。

    父親的歸來,讓大媽高興不已,她忙前忙後張羅飯菜,待全家人落座,她卻不肯入座,我去請了好幾遍,她才悄悄告訴我:“我從嫁給你父親那天起,從來沒和他同桌吃過飯,這是老規矩。”

    在準備的飯菜中,有一盤浸著油漬的破酥包,異常醒目。
    回家的父親,還偶遇了當年隨他征戰的勤務兵,勤務兵頭髮花白,穿著一雙破舊的解放鞋,他正步走到父親跟前,敬了一個禮:“長官,您回來了!”

    多年後,父親提到這個場景,依然是唏噓不已。
    留在雲南的勤務兵,也曾遭受了歷史的折磨,但畢竟,他可以留在家鄉,與親人廝守。

    父親回家的另一件事情,就是修建王氏宗祠。作為鳳慶最大的地主,王家的五代祖墳曾在文革時被毀。當地統戰部門為了向曾為副軍長的父親示好,專門撥了一塊地用於修建宗祠。

    在奶奶的墳前,父親長跪不起。兒子出行或歸家時,都要向母親跪著告別或請安,這是在泰北華人中,至今還保留著的一個古老傳統。當年離家時,他告訴母親,他只是出去避避風頭。這一去,就陰陽兩隔。

    在40年前,父輩們流離於緬北的叢林中,居無定所之時,留在家鄉的婦孺們,也在驚恐度日。

    王家的祖宅曾是一個有著數十間房屋的青瓦四合院,依山傍水,每扇門窗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四合院前的操場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

    1950年後,十多名家丁全部被遣散,只剩一個啞巴忠實地守在奶奶身邊。再後來,所有人被趕出老宅,王家巨大的木門被貼上封條,財產全被沒收,家人住進一間陰暗潮濕的茅草屋,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半年後,茅草屋倒塌了,他們只能在村子裡挨家挨戶借住。

    “母親被批鬥時,我只能站在旁邊,邊看邊哭,等批鬥的人走後,才趕快扶起母親,去找點草藥來給母親敷在傷口上。”王磊說。

    因為父親的身份,小學畢業後,王磊就不能繼續念書了,開始和母親在生產隊幹農活。

    曾為地主婆的奶奶,1962年去世時,連一口像樣的棺材都沒有。心底善良的她,把很早前就給自己準備的楠木棺材,用來給那個忠誠的啞巴家丁下葬了。

    她的靈前,沒有一個可以披孝的兒子。

    流落泰北的王家四兄弟,其中大伯和二伯,在1990年前政策明朗之前,已經去世了,埋骨異域。

    我的三伯在看到父親平安返回泰北後,相信了共產黨沒有說謊,也在一年多後回家探親,遺憾的是,見到了我父親的三伯母卻沒能等到丈夫回家,在一年前去世。

    等了一生,就如此錯過。

    王家四兄弟,只有我的父親,見到了自己的原配妻子。他們相見兩年後,大媽也去世了。

    1993年年底,我成家了,母親的瘋病愈發嚴重,為了探究母親的過去,我帶著新婚妻子前往雲南施甸,去看望外公外婆。

    我和妻子去看望外公外婆。
    從外婆的口中,我知道了母親的秘密,那是一段連父親都不知道的經歷:出身大戶人家的母親,年輕時曾嫁給當地一青年教師,50年代因丈夫成分不好,夫妻被關進監獄,幾個月後母親以“陪殺”的身份目睹丈夫在眼前被槍斃,5歲女兒也在監獄受了驚嚇,夭折。

    母親被釋放後,外婆集齊家裡所有的錢幣,捆在母親身上,送她跨過怒江,逃往緬甸。

    我終於明白,母親的一生,為什麼會活得那般驚恐,那麼不安!她對我們的溺愛,對父親的猜疑,都是害怕再失去。可惜,行伍出身的父親,一生也沒能明白母親內心的創傷,他甚至連母親的生日都不知道。終於,母親再也無法承受歷史的沉屙,在恐懼和不安中,徹底迷失了,成了父親口中“一無是處”的妻子。

    1994年,我們邀請二伯母前往泰國團聚,那年,二伯已經去世整整20年了。令人遺憾的是,二伯母臨走都沒有去二伯的墓地。她到死,都沒有原諒自己的丈夫。

    他們是王家四兄弟中,唯一自由戀愛的。關於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的兒子,會在另篇泰北系列故事中講述。

    2005年,我的父親和母親先後離世,這對陰差陽錯走到一起的夫妻,一輩子過得都很分裂。他們的內心,各自都有著歷史的創傷,卻相互沒能理解和寬慰。

    十年後的2015年,我的哥哥王磊來到泰北美斯樂,我帶他去了父親的墓地。他跪在父親的墓前,就如同他那年見到父親時一樣,依然是淡淡的,沒有多少話可講。

    就像做夢一樣。

  • 雲夢江氏家紋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06 15:58:06
    有 80 人按讚

    【一起來寫】#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三):雷之呼吸與鱗文淵源、染織工藝應用、紫藤花考察 // 鄭雋立
    .
    本集前半將接續上回介紹雷之呼吸傳承者衣著的「#鱗文」的靈力與神怪傳說,並回顧《鬼滅》美術造型的可觀之處。後半部則介紹本作重要花卉「#紫藤」的科普知識。雖然跟內文無關,筆者依慣例先分享帥氣又可愛的鬼滅圖片供讀者留念,圖為東京複合商業都市「太陽城」的跨界合作:「鬼滅之刃 x SUNSHINE CITY 全集中!太陽的都市傳說」,今天也跟著煉獄大哥一起「全集中」探索日本文化。(見圖一)
    .
    ■ #雷之呼吸與龍神信仰淵源的線索
    .
    如果借用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語言學至符號學以降的觀念闡釋,鱗文的符號具(signifier)是連續三角形圖像,染織工藝界約定成俗命名後則是符號義(signified)的產生,這個符號義來自民眾「#望文生義」產生了對龍蛇等神話生物鱗片的聯想。
    .
    龍神信仰早在飛鳥、奈良時代就有跡可循,龍蛇之類的形象在東亞文化普遍與雷電雨水、噴火產生連結,可能來自《山海經》或渡來人口耳相傳。而平安時代晚期的文獻《法華驗記》、《今昔物語集》則清楚記述一則名為〈道成寺緣起〉(或稱 #安珍與清姬)的傳說作為大和本土的證據,概要是紀伊國(今和歌山縣)富豪之女清姬愛上投訴的僧侶安珍,因為男方態度飄忽、逃避,導致女方由愛生恨,變身為口吐烈焰的巨蛇,渡江追趕至道成寺將躲避的安珍燒死在寺鐘內(茂呂美耶,2007),這就是後來歌舞伎經典劇本《#京鹿子娘道成寺》的原型(藤依里子、水野惠司,2017)。
    .
    ■ #繪畫與歌舞伎等視覺文化運用
    .
    包含浮世繪、歌舞伎在內,在所有與《道成寺》相關的作品都有同樣的經典橋段:清姬脫下外衣(可能是十二單衣最外層的「唐衣」),露出佈滿鱗文的襯衣(辻和子,2018)象徵性地說明清姬已鬼化成大蛇形態。(見圖二)
    .
    回歸上一集的討論,吾峠呼世晴老師為達到身分識別的效果,讓炭治郎穿上同時具有歌舞伎巨星、竈門神社修驗者等雙重形象的「市松/石疊文」,善逸作為雷之呼吸的傳人,穿著的鱗文也同樣象徵強大力量──『雷之呼吸一之型:霹靂一閃』,龍神雷電般的瞬間爆發力與破壞性,這也即為可能是幕府時期鱗文被大量運用在「北条氏」等武士家紋的原因。再回頭看鬼滅中所有劍士的和柄,除了身分識別,所有的圖像更會導向同樣的符號義:祈求「#武運昌隆」。
    .
    ■ #大和民族的藝術性格
    .
    除了柱以外,本作重要配角、女醫師珠世的血鬼術「視覺夢幻之香」產生幻覺的視覺運用,更能發現和柄衍生混搭的趣味,剛好印證人類學家李維史陀(Lévi-Strauss, 2011)的解讀:染織工藝能極熟練地 #混用抽象幾何與寫實兩種圖像,這種巧妙搖擺在兩種極端間的性格正是日本文化與西方最大的不同。(見圖三)
    .
    ■ #紫藤的雅緻詩意:
    .
    紫藤原產於中國大陸與日本全境,東亞人對紫藤的審美關注,通常不離季節、霞光、姿態、清香等風雅的感悟。唐.李德裕《憶新藤》:「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水似晨霞照,林疑綵鳳來。清香凝島嶼,繁豔映莓苔。金谷如相併,應將錦帳回。」詩中的審美情緒道盡了植物的脫俗與崇高性。
    .
    現今植物學的常識已說明,日本紫藤與中國紫藤唯一的差異在花序的順/逆時鐘,而日本園藝界熱愛紫藤的程度絲毫不亞於華人,是日本画常見的入畫花卉之一。其他領域除古樸簡約的 #盆栽和花道 外,更有種滿紫藤的主題公園,也就是曾與鬼滅聯名的『#栃木縣足利花卉公園』,幾乎可視為鬼殺隊最中選拔處──藤襲山的三次元版本。
    .
    韓國文化學者李御寧(이어령,2018)以文學、語源佐證的詮釋指出:日本人擅長以細小、緻密的事物來捕捉美(美しい,utsukushi)的感覺,如平安時代前的文學會用『愛しい』(憐愛)形容美,更早的《古事紀》則使用『くはし』(kuhashi,細緻、完美之意),因此李御寧認為荻花、藤花、櫻花等「#細小精緻之物凝聚的結晶」是完美之花、代表大和美學意識的植物。
    .
    ■ #紫藤毒性的爭議
    .
    鬼殺隊的人氣角色之一「蟲柱.蝴蝶忍」,是擅於提煉藤花毒素用於殺鬼的化學奇才,由此設定可知紫藤帶毒乃普遍常識,但奇妙的是古今皆有食用與入藥的紀錄,《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黃鐶,即今之朱藤也,天下皆有。葉如槐,其花穗懸,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署督賦》:「其根入藥用,能吐人」則是反過來 #利用其毒性作為催吐劑,操作得當並不致死。
    .
    前段提到的『足利花卉公園』也仍在販售紫藤霜淇淋,日本大眾刊物也有許多將紫藤花做成天婦羅、饅頭、糖漬的實例。在華語出版品中,愛花的歷史學家周芬娜(2017)曾在書中教學「春野花天婦羅」作法,台灣坊間也有園藝家開發出果凍、八寶飯之類的食譜(陳鳳麗,2018),可見紫藤仍可食用,只是須注意僅花朵可食並烹熟去毒。(見圖四)
    .
    ■ #醫療與化學證據
    .
    醫療與化工方面的研究,證實紫藤的毒性來自兩種化學成分:#凝集素(Lectin,能導致紅血球凝結、形成血栓)及 #紫藤素 (Wisterin glycoside,皂苷的一種,會導致嘔吐、腹瀉,豆類植物都有,煮沸能去毒),以武漢植物研究院的論文為例(陳凡、陳梅芳、傅俊,1994),藥用實驗的萃取部位為 #種子,也就是公認毒性最強的部位。
    .
    由於《鬼滅》中血液是鬼的力量來源與構成要素,如果中毒凝血再外加腸胃症狀,輔以蟲柱大人的萃取濃縮,保證比人類誤食豆莢痛苦上萬倍(忍小姐的施虐癖可見一斑),故鱷魚老師的設定絕非空穴來風。
    .
    此外,農業界也有用紫藤萃取物用於有機農作的研究,安徽農業大學徐敬東(2014)的研究證明:紫藤萃取精油對蘋果腐爛菌、小麥赤黴菌和番茄灰黴菌等3種常見的 #植物病原真菌 確實有抑制效果。
    .
    ■ #紫藤鮮花沁香安神
    .
    傳粉生態學家巴克曼(Stephen Buchmann)指出,成年人吸入花朵揮發物(花香)#能減少交感神經活動進而降低血壓。以玫瑰為例,實驗中受試者交感神經活動(即戰與逃的反應)降低40%、腎上腺素也減少30%。「上海香料研究所」李祖光等人的研究(2005),則證明紫藤鮮花能萃取出多達32種香氛成分,其中便有松木常見的「呋喃」、薰衣草占30%的「芳樟醇」、迷迭香常見的「β-石竹烯」等重要香氛成分,正是炭治郎形容的「忍小姐的花蜜味道」,知名香水大廠ACCA KAPPA的紫藤香水想必也同樣清新宜人。

    |

    ■ #延伸閱讀:

    #鄭雋立寫鬼滅文化導覽,第一集回顧: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3622909825328

    #鄭雋立寫鬼滅文化導覽,第二集回顧: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10903412430611

    #李長潔介紹竈門神社與劍術淵源: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4343393086613

    #李長潔介紹淺草(炭治郎遇見無慘的地點):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11075655746720

    |

    ■ #參考文獻:

    01.茂呂美耶(2007)〈道成寺緣起(和歌山縣)〉《傳說日本》,台北市:遠流出版,頁94-96

    02.藤依里子著、水野惠司監修,李艾祺譯(2017)《日本文樣圖解事典:帶來好運的日本傳統圖案480款》,台北市:遠足文化 (原典為2010年日本初版)

    03.辻和子著,蔡麗玲譯(2018)《歌舞伎完全圖鑑》,新北市:楓書坊文化出版

    04.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著,廖慧瑛譯(2011) 〈繩文精神與行動繪畫〉《月的另一面:一位人類學家的日本觀察》,台北市:行人出版,頁42-44

    05.李御寧(이어령)著,沈文訓譯《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豆物狂的傳奇》,台北市:漫遊者文化出版,頁44-46

    06.周芬娜(2017)〈紫藤飄香的季節〉《餐桌上的芍藥花》,台北市:印刻出版

    07.史蒂芬.巴克曼(Stephen Buchmann)(2016)《花,如何改變世界?穿越科學、商業、歷史與文化, 探索花與人類的不思議共生史》,台北市:臉譜出版,頁342-343

    08.陳凡、陳梅芳、傅俊(1994)〈紫藤凝集素的分離純化及理化性質研究〉《武漢植物學研究》第12卷第3期,武漢市: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

    09.李祖光、衛雅芳、芮昶、高雲芳〈紫藤鮮花香氣化學成分的研究〉《香料香精化妝品》,2005卷1期,上海市:上海香料研究所,頁1 - 3

    10.徐敬東(2014)《紫藤提取物抑真菌活性及其化學成分研究》,安徽農業大學碩士論文

    11.唐詩、《夢溪筆談》、《署督賦》等古文部分均參照自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2020.11.05瀏覽,網址:https://ctext.org/zh

    12.陳麗鳳(2018)〈紫藤花好看又好吃 吃花達人教你做〉,自由時報,2013.03.23副刊報導、網路存檔,2020.11.05瀏覽,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7435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