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掛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掛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掛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掛號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063的網紅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4.11.27 我最愛的馬凡小病友樂樂病逝於台大兒醫,享年三歲九個月。 2015.11.27 我出版了第一本著作-向麻煩SAY YES!台灣首位罕病歌手的人生筆記 以我一生的經歷,向所有生命中的勇者致敬! 樂樂,阿姨無法看見長成八歲的模樣, 但妳的笑聲和勇敢,都化為阿姨前進的動力之一。 ...

  •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掛號 在 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27 16:17:36
    有 291 人按讚

    2014.11.27 我最愛的馬凡小病友樂樂病逝於台大兒醫,享年三歲九個月。

    2015.11.27 我出版了第一本著作-向麻煩SAY YES!台灣首位罕病歌手的人生筆記
    以我一生的經歷,向所有生命中的勇者致敬!

    樂樂,阿姨無法看見長成八歲的模樣,
    但妳的笑聲和勇敢,都化為阿姨前進的動力之一。

    謝謝妳~我們永遠愛妳!

    *************************

    習題六:謝謝妳曾經來過

    第一次抱住她瘦弱身軀的那一刻,心中的波濤如海嘯狂襲。
    那年她才一歲多……

    這一篇章節,是特別留給妳的──樂樂。
    該怎麼寫妳?我的馬凡女兒。
    妳雖不曾從我的肚腹裡出生,
    我們的生命卻有條永遠剪不斷的臍帶。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日,樂樂帶著一個特別的印記來到這個世界。這個印記,標示著一份擦不掉的孤獨和艱辛。

    樂樂出生時外顯症狀非常明顯。初老的臉龐、如鳳爪般的手指,細長、僵直,讓身為護理人員的媽媽腦中閃過曾在病理學課本上看過的一張照片──林肯。林肯被懷疑是馬凡氏症侯群的個案。接生的醫生也懷疑樂樂是馬凡氏症侯群。很快地,經醫生追查之後證實懷疑可能性極高。全家陷入恐慌焦慮之中。

    「我的女兒出生一週,她也是馬凡氏症的患者……」當我在部落格的留言版看到這則私密留言的開頭,難掩心中無以名狀的悸動。

    小時候我一直不清楚自己生了什麼病,也未曾從醫生口中聽過詳細的說明。不知道我的心臟主動脈擴張會造成生命危險;不知道我的骨骼和關節特別容易骨折脫臼;不知道我的眼睛會遭受到各種病變威脅。直到二十一歲右眼手術失敗後,才警覺不能忽視這個疾病的威力。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孤單無助。身旁沒有人能理解馬凡之於我的苦痛究竟為何?有時渴望能遇見同伴,卻又害怕那樣的相遇,該是怎樣的一種心酸疼惜。

    樂樂媽簡短的字裡行間,塞滿了所有罕病兒母親的焦慮。很快的與她取得聯繫,並引薦她加入馬凡之家。相信更多病友的成長經驗,可以幫助她深入了解如何照顧馬凡兒。
    我的出現,當然並不能讓樂樂父母的擔憂輕鬆卸下,這條路絕非輕省。父母將樂樂轉診至更有規模的醫院求診,換來的卻是愈加沉重的打擊。小兒科權威醫師在看過樂樂之後,宣告這樣的孩子壽命頂多三、四歲,甚至當天退掛號費勸父母不必浪費錢再帶孩子來求診,直接宣判了樂樂的死刑。全家聞訊抱頭痛哭,淚流了一星期。

    樂樂媽永生難忘當天醫生看完樂樂以後只對她說:「媽媽,我們查過文獻,馬凡氏症候群發生在新生兒是最嚴重的,妳們不要再看我了。」身為醫護人員的樂樂媽當然清楚也很明白這樣的狀況無法治癒,但求醫生給她一個治療方向,難不成要一個母親眼睜睜看著孩子這樣死去嗎?她沒有放棄,上網查了許多治療馬凡的醫師,輾轉與罕病基金會的書信往來過程,得知台大心臟內科醫生邱馨慧醫師,也專治馬凡氏症侯群,與家人討論後,決定北上就醫。

    當年二十六歲的樂樂媽卻不願放棄這個小生命,輾轉打聽將樂樂轉診至台大小兒心臟科就診。

    她是對的,沒有任何生命應該被放棄。

    樂樂出生心臟即有二尖瓣脫垂、主動脈擴張的問題。雙眼視力受損,脊椎側彎亦從一歲時的四十度到六十度,三歲時已惡化彎曲呈現九十度,完全無法直立挺胸。三歲的小女娃外貎卻似個小老頭,和我年幼模樣極為相似,她的情況卻比我更加嚴重。脊椎側彎已壓迫到她的肺臟功能,呼吸困難,輕微感冒即有大量的濃痰,且不易咳出。

    從事護理的樂樂媽格外細心照顧,父母竭盡所能百般呵護,樂樂的病情卻仍抵擋不了馬凡氏症的無情摧殘。馬凡氏症候群最容易造成致命風險的主因是主動脈瘤的問題。病人大多需接受長期追蹤及藥物控制,以減低主動脈瘤擴張速度。甚至必須不斷接受主動脈血管及瓣膜更換手術才能存活。正常人的主動脈直徑為二至三公分,病友中曾有主動脈擴張至十公分的最高記錄。但成人主動脈血管直徑超過五公分即有主動脈破裂之生命危險,主動脈剝離猝死及手術失敗是多數馬凡氏患者的死因。於是在二○一二年四月份,一歲多的樂樂至台大住院接受一連串的檢查以及基因檢測後樂樂確診了,我和她也終於得以見面。

    那天在台大兒童病房裡,一歲的樂樂不舒服的哭了。我禁不住內心的衝動,提出想抱抱她的要求。

    從知道這個孩子的出生,我就在等這一刻。

    環抱著瘦弱的樂樂,像抱住童年那個曾經被我深惡痛絕的自己。
    那個我花了大半輩子都無法真心喜愛疼惜的自己。
    抱住樂樂,我在內心對自己默許了深深的歉意。

    這個身體沒有罪,我不該恨了她這麼多年……

    長大後我遇到的馬凡氏症病友,發病狀況各自不同。有人外表完全看不出異狀。有人視力接近正常。有人主動脈剝離了二、三次,有人開完心臟手術雙腳卻癱瘓了。

    我和樂樂的五官有幾分相似,脾氣也是。都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凡事很有主見。吃的,穿的都很挑剔。我們有著虛弱的身體,卻也有著超強的意志。

    樂樂是兒時的我,
    我是她長大後的可能。

    每見她一次,我的心都難掩陣陣的刺痛。
    因為這條路有多難,有多痛,我再願意也無法替她改寫命運。

    樂樂兩歲多時,醫生已開始評估動心臟手術的可能性。二○一四年,三歲的小樂樂,身高已達九十公分,主動脈擴張至四公分,比一般成年人還大。要接受心臟手術前必須先將脊椎拉直,因彎曲的脊椎已嚴重影響到她的心肺功能,也提高心臟手術的風險。
    二○一四年五月底,樂樂在台大醫院進行了第一次脊椎矯正手術,以兩根支架將彎曲的脊椎撐直。小小年紀的樂樂住院開刀從不吵不鬧,即使背部傷口疼痛難耐,也只是小聲的呻吟說:「媽媽,我痛痛……」,讓一旁照顧的母親心疼不已。

    同年七月,樂樂再度住進台大醫院接受第一次心臟手術。歷經十個小時的奮戰,更換了主動脈瓣膜及二尖瓣脫垂修補。台大小兒心臟外科陳益祥醫生術後表示,手術比事前評估的還有難度,主動脈瓣膜更換到第三次才成功。轉進加護病房當晚又因血栓緊急手術清除,急救中一度心跳停止進行電擊。樂樂瘦弱身軀短短短三個月內承受了三次大手術,但求生意志強韌的樂樂奇蹟似逃過艱難的死劫。

    三歲多的樂樂,某日和媽媽去吃麥當勞。在遊戲室裡開心玩耍的樂樂,突然被一個小弟弟推倒在地。站在遊戲室外的樂樂媽目睹這一幕心急如焚。等小姐弟走出遊戲室,樂樂媽口氣溫和的向前詢問:「弟弟,你剛剛把阿姨的女兒推倒了,可是你沒有跟她說對不起。」年約七歲的小姐姐回應:「她長得好可怕!我弟弟會害怕她!」隨後小弟弟雙手一攤,無奈的說:「可是她長的好像巫婆,我會害怕她。」電話裡的樂樂媽平靜的轉述這個突發事件,電話這頭的我臉上卻禁不住不斷滑落溫熱的淚水……

    生病不是罪與罰。有人走了一輩子都無法看懂。
    所以憎恨,所以嫌惡,所以自卑。

    從得知她是罕病兒,媽媽對她的生命只有一個期待,希望她活得快樂。故取名為「樂樂」。要在病痛中活出樂觀,不是嘴巴說說如此簡單容易。

    在親友眼中,樂樂是眾人的開心果,是貼心的小公主。母親從小教育她正確的自我接納。哥哥曾問她:「妳的脊椎為什麼彎彎的?」兩歲多的樂樂以「因為我生病了!」回答四歲的哥哥。二○一四年五月第一次要接受手術前一週,樂樂突然說:「媽媽,我覺得我不勇敢,因為我要開刀了,但是下禮拜我就會勇敢了……」心智成熟超乎同齡的稚兒。
    二○一四年萬聖節那天,樂樂鼻血流不止緊急就醫,還提著爸爸帶她去買的南瓜桶子準備去和醫生討糖吃……她開心的笑著,牽著爸爸的手,走兩步跳一步。那場景歷歷在目。一週前仍是聰明可愛的小天使,一週後樂樂卻已成躺在加護病房內,眼神空洞,四肢發黑,模樣教人不忍卒睹……
    在病倒進加護病房前兩天,樂樂在家突然跟姑姑說:「我的心臟蹦蹦跳!」姑姑笑著回她:「當然啊!因為妳還活著,所以心臟會蹦蹦跳啊!如果妳心臟不跳就去當小天使了!」天真的樂樂居然回說:「如果哪一天,我的心臟不跳了,我會想念你們的……」

    原訂二○一四年十一月中旬,樂樂即將再度接受第二次脊椎矯正手術。九月底卻因腸胃炎住院,有脫水現象。抽血檢驗,白血球指數偏高,並檢測出微量細菌,服用抗生素控制。十月底因喉嚨紅腫、咳嗽、反覆發燒、流鼻血、全身皮膚癢、背痛、腳酸痛、嘔吐等症狀,病況時好時壞被誤診為一般感冒。十日樂樂開始出現意識不清,胡言亂語等情形。緊急送往成大加護病房,細菌已迅速擴散至全身四肢並嚴重傷及腦部,白血球指數高達兩萬。最後確診為「A型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引發心、肝、腎衰竭。陷入重度昏迷。

    十一日成大為樂樂裝了葉克膜,抗生素給到最高劑量,細菌依然頑劣滋生。強心劑打到最強,血壓仍一度降到只剩20/30,心臟血液逆流嚴重,生命跡象十分微弱,成大醫療團隊已束手無策。這一刻彷彿回到了三年前,醫生再度宣判了樂樂的死期。眾人絕望之際,樂樂卻仍用力地呼吸著,媽媽跟她說話時,她虛弱的手指還努力試圖握住媽媽的手,求生意志如此強烈的孩子,家屬實在不忍也不願放棄任何一絲搶救她的希望。樂樂媽與樂樂在台大的主治醫師聯繫上,說明了樂樂目前情況,直到樂樂轉送台大前,成大與台大醫師密切聯繫商討,極力搶求這個堅強的小生命。

    當天我也趕到了成大,醫生在加護病房外和家屬說明,樂樂情況並不樂觀,要家屬有心理準備。評估轉院的風險極高。醫生離去後,家屬在門外傷心哭泣。站在長廊這頭的我望著他們悲傷的背影,一顆心糾結再糾結。在樂樂媽面前,我不能掉淚。因為此刻最痛的,一定不是我。我必須保持冷靜,才能協助安穩風暴中紛落的思緒。

    當晚回到飯店,電視播映著海綿寶寶的卡通影片。從得知樂樂病倒,到握住她已有些微發黑的細長小手,眼淚的開關始終被理性緊緊封鎖。那一晚,淚終於可以決堤釋放。那是第一次,我為樂樂失聲痛哭。
    十二日收起悲傷,前往高雄空軍一指部演講。在演講中提及了樂樂病危的消息,一顆心懸懸念念。每通手機訊息通知,都挑撥著繃緊的神經。十三日台大葉克膜小組南下,將病危的樂樂接送回台大。出加護病房,沿路護送樂樂的擔架上救護車,我不斷在心中默禱,求神看顧這孩子,轉院能平安順遂。救護車開進台北市區氧氣卻驚覺只剩9%,全車的醫護人員高度警戒,司機將油門踩到底,生死關頭,千鈞一髮之際,樂樂在最後一刻緊急成功轉送台大小兒加護病房。
    但隔日電腦斷層掃瞄報告結果卻再度撕裂了眾人的心。腦中風、肺出血、腦部血管瘤、二尖瓣逆流厲害,樂樂需要接受心臟移植,但等心臟的人很多。台大小兒心臟內科邱馨慧醫生說:「樂樂中風部位在小腦,可能影響平衡跟眼睛,但小朋友的恢復能力很難說,有時甚至超乎我們想像。」目前樂樂生命跡象尚未穩定,無法接受任何積極治療,再開任何一刀,她都有可能因血流不止而死亡。

    見過樂樂以前可愛模樣的人都無法接受,家屬的眼淚已流成了江河。
    躺在加護病房裡的樂樂,沉睡昏迷。守在加護病房外的我們,在樂樂昏睡後的每一天,都無法成眠。
    年底向來是我工作滿檔期。去年七十場的演講活動,近四十場擠滿了十到十二月份的行事曆上。對於每天靠藥物維生的職業病人,是體能一大考驗。沒有演講的日子,醒來就往醫院奔去。每天,帶著忐忑的心情踏入台大兒童醫院,這個佔去了我兒時記憶一大篇章的醫院,怎麼能奪去我這麼多的眼淚……

    那段日子,我把某部份的感官封閉了。忘記要吃飯,忘記要吃藥,忘記要悲傷。有時連換氣的時間都感到倉促。總不知這回進了加護探訪樂樂,她會睜開眼睛還是就此長眠……進了加護病房,在耳邊不斷鼓勵昏迷中的樂樂。走出加護病房,要陪伴安慰樂樂媽和樂樂爸。這對年輕的夫妻,提早面對人生殘酷的課題。
    這一次,和面對外婆的離世是很不同的。十六歲時,我還沒有經歷過失去,外婆是第一個。然後無數個春去秋來,參加過的告別式已經無從算計。可是妳,我的馬凡女兒,妳卻讓我重新練習這個艱難的課題。

    二十七日一早前往經國科大演講,下課後看到手機裡樂樂媽的未接來電顯示,心頭一涼。樂樂血壓急速下降,家屬決定放手。跳上了計程車,從基隆直奔台大兒醫。撥了電話給在新加坡的好友41,滿溢的眼淚已無處躲藏,我只允許自己在這段車程中將眼淚流乾,好收起悲傷堅強地站在樂樂身旁,送她最後一程。那段迎向死別的車程,每一格移動的秒針都刺進了我的心房。

    樂樂媽為她換上剛買的新衣裳,我俯身將她乾扁發黑的小手輕放在我的掌心。醫生早也說了,就算樂樂救回,這發黑的手腳仍逃不過截肢的命運……之於一個三歲的孩子,如此殘弱的身軀為何要承受那麼多的折磨。那雙已不復見的白晳小手曾陪我一起捏黏土,一起吃餅乾……不管我多麼想,還是沒有辦法不讓眼淚流下來……

    樂樂,
    阿姨是多不捨。
    阿姨好希望看妳長大,
    想看妳幸福地披上白紗……

    放手,這麼難。

    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一點五十三分,樂樂病逝於台大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三年九個月,她的生命劃上了永恆的休止符。

    為了完成樂樂媽的最後心願,我花了十天籌劃送樂樂的最後一份禮物──「樂樂小天使──HAPPY SAY GOODBYE──想念樂樂音樂會」。用樂樂最愛的粉紅色,為她的人生劃上最繽紛的句點。

    從得知她的出生,到目送她的離去。
    好難的一段路程。
    但是樂樂,阿姨多麼感激,
    可以在妳有限的三年生命裡,
    成為那個,愛了妳的人。
    謝謝妳用短暫生命教會我們何謂「堅強」,見證何為「勇氣」。

    永遠,永遠。我們都不會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敢去愛。
    永遠,永遠。我們都不會因為害怕死亡而退縮躲藏。

    樂樂,謝謝妳。
    謝謝妳來過我們的生命,謝謝妳踏過的小小足跡。
    這短暫的交會,是生命最美好的回憶。

    領著罕見疾病馬凡氏症
    妳來到這世界
    短短三年九個月
    妳用生命
    完美詮釋了何謂「勇氣」!

    謝謝妳的出生
    妳帶給我們的回憶是如此快樂而豐盈!

    妳的勇敢堅強
    妳的樂天搞笑
    妳的倔強羞澀
    妳的聰慧早熟

    謝謝妳
    即便病魔摧殘妳的身軀
    妳仍創造了無數次生命的奇蹟
    謝謝妳總是這麼努力
    努力地呼吸直到踩上生命的終點線……

    那些專屬樂樂妳的美好記憶
    妳瘦小身體散發的強勒生命力
    我們永遠、永遠都不會忘記!

    關掉葉克膜機器前
    媽咪在妳耳邊又讀了一遍「我們永遠愛你」
    那是所有人想對妳說的話

    請帶著眾人的祝福和愛
    快樂的飛翔吧!

    邱樂樂
    2011.2.20-2014.11.27

  •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掛號 在 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11-27 14:04:56
    有 115 人按讚

    習題六:謝謝妳曾經來過

    (摘錄自我的自傳書:向麻煩say yes!)

    第一次抱住她瘦弱身軀的那一刻,心中的波濤如海嘯狂襲。
    那年她才一歲多……

    這一篇章節,是特別留給妳的──樂樂。
    該怎麼寫妳?我的馬凡女兒。
    妳雖不曾從我的肚腹裡出生,
    我們的生命卻有條永遠剪不斷的臍帶。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日,樂樂帶著一個特別的印記來到這個世界。這個印記,標示著一份擦不掉的孤獨和艱辛。

    樂樂出生時外顯症狀非常明顯。初老的臉龐、如鳳爪般的手指,細長、僵直,讓身為護理人員的媽媽腦中閃過曾在病理學課本上看過的一張照片──林肯。林肯被懷疑是馬凡氏症侯群的個案。接生的醫生也懷疑樂樂是馬凡氏症侯群。很快地,經醫生追查之後證實懷疑可能性極高。全家陷入恐慌焦慮之中。

    「我的女兒出生一週,她也是馬凡氏症的患者……」當我在部落格的留言版看到這則私密留言的開頭,難掩心中無以名狀的悸動。

    小時候我一直不清楚自己生了什麼病,也未曾從醫生口中聽過詳細的說明。不知道我的心臟主動脈擴張會造成生命危險;不知道我的骨骼和關節特別容易骨折脫臼;不知道我的眼睛會遭受到各種病變威脅。直到二十一歲右眼手術失敗後,才警覺不能忽視這個疾病的威力。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孤單無助。身旁沒有人能理解馬凡之於我的苦痛究竟為何?有時渴望能遇見同伴,卻又害怕那樣的相遇,該是怎樣的一種心酸疼惜。

    樂樂媽簡短的字裡行間,塞滿了所有罕病兒母親的焦慮。很快的與她取得聯繫,並引薦她加入馬凡之家。相信更多病友的成長經驗,可以幫助她深入了解如何照顧馬凡兒。
    我的出現,當然並不能讓樂樂父母的擔憂輕鬆卸下,這條路絕非輕省。父母將樂樂轉診至更有規模的醫院求診,換來的卻是愈加沉重的打擊。小兒科權威醫師在看過樂樂之後,宣告這樣的孩子壽命頂多三、四歲,甚至當天退掛號費勸父母不必浪費錢再帶孩子來求診,直接宣判了樂樂的死刑。全家聞訊抱頭痛哭,淚流了一星期。

    樂樂媽永生難忘當天醫生看完樂樂以後只對她說:「媽媽,我們查過文獻,馬凡氏症候群發生在新生兒是最嚴重的,妳們不要再看我了。」身為醫護人員的樂樂媽當然清楚也很明白這樣的狀況無法治癒,但求醫生給她一個治療方向,難不成要一個母親眼睜睜看著孩子這樣死去嗎?她沒有放棄,上網查了許多治療馬凡的醫師,輾轉與罕病基金會的書信往來過程,得知台大心臟內科醫生邱馨慧醫師,也專治馬凡氏症侯群,與家人討論後,決定北上就醫。

    當年二十六歲的樂樂媽卻不願放棄這個小生命,輾轉打聽將樂樂轉診至台大小兒心臟科就診。

    她是對的,沒有任何生命應該被放棄。

    樂樂出生心臟即有二尖瓣脫垂、主動脈擴張的問題。雙眼視力受損,脊椎側彎亦從一歲時的四十度到六十度,三歲時已惡化彎曲呈現九十度,完全無法直立挺胸。三歲的小女娃外貎卻似個小老頭,和我年幼模樣極為相似,她的情況卻比我更加嚴重。脊椎側彎已壓迫到她的肺臟功能,呼吸困難,輕微感冒即有大量的濃痰,且不易咳出。

    從事護理的樂樂媽格外細心照顧,父母竭盡所能百般呵護,樂樂的病情卻仍抵擋不了馬凡氏症的無情摧殘。馬凡氏症候群最容易造成致命風險的主因是主動脈瘤的問題。病人大多需接受長期追蹤及藥物控制,以減低主動脈瘤擴張速度。甚至必須不斷接受主動脈血管及瓣膜更換手術才能存活。正常人的主動脈直徑為二至三公分,病友中曾有主動脈擴張至十公分的最高記錄。但成人主動脈血管直徑超過五公分即有主動脈破裂之生命危險,主動脈剝離猝死及手術失敗是多數馬凡氏患者的死因。於是在二○一二年四月份,一歲多的樂樂至台大住院接受一連串的檢查以及基因檢測後樂樂確診了,我和她也終於得以見面。

    那天在台大兒童病房裡,一歲的樂樂不舒服的哭了。我禁不住內心的衝動,提出想抱抱她的要求。

    從知道這個孩子的出生,我就在等這一刻。

    環抱著瘦弱的樂樂,像抱住童年那個曾經被我深惡痛絕的自己。
    那個我花了大半輩子都無法真心喜愛疼惜的自己。
    抱住樂樂,我在內心對自己默許了深深的歉意。

    這個身體沒有罪,我不該恨了她這麼多年……

    長大後我遇到的馬凡氏症病友,發病狀況各自不同。有人外表完全看不出異狀。有人視力接近正常。有人主動脈剝離了二、三次,有人開完心臟手術雙腳卻癱瘓了。

    我和樂樂的五官有幾分相似,脾氣也是。都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凡事很有主見。吃的,穿的都很挑剔。我們有著虛弱的身體,卻也有著超強的意志。

    樂樂是兒時的我,
    我是她長大後的可能。

    每見她一次,我的心都難掩陣陣的刺痛。
    因為這條路有多難,有多痛,我再願意也無法替她改寫命運。

    樂樂兩歲多時,醫生已開始評估動心臟手術的可能性。二○一四年,三歲的小樂樂,身高已達九十公分,主動脈擴張至四公分,比一般成年人還大。要接受心臟手術前必須先將脊椎拉直,因彎曲的脊椎已嚴重影響到她的心肺功能,也提高心臟手術的風險。
    二○一四年五月底,樂樂在台大醫院進行了第一次脊椎矯正手術,以兩根支架將彎曲的脊椎撐直。小小年紀的樂樂住院開刀從不吵不鬧,即使背部傷口疼痛難耐,也只是小聲的呻吟說:「媽媽,我痛痛……」,讓一旁照顧的母親心疼不已。

    同年七月,樂樂再度住進台大醫院接受第一次心臟手術。歷經十個小時的奮戰,更換了主動脈瓣膜及二尖瓣脫垂修補。台大小兒心臟外科陳益祥醫生術後表示,手術比事前評估的還有難度,主動脈瓣膜更換到第三次才成功。轉進加護病房當晚又因血栓緊急手術清除,急救中一度心跳停止進行電擊。樂樂瘦弱身軀短短短三個月內承受了三次大手術,但求生意志強韌的樂樂奇蹟似逃過艱難的死劫。

    三歲多的樂樂,某日和媽媽去吃麥當勞。在遊戲室裡開心玩耍的樂樂,突然被一個小弟弟推倒在地。站在遊戲室外的樂樂媽目睹這一幕心急如焚。等小姐弟走出遊戲室,樂樂媽口氣溫和的向前詢問:「弟弟,你剛剛把阿姨的女兒推倒了,可是你沒有跟她說對不起。」年約七歲的小姐姐回應:「她長得好可怕!我弟弟會害怕她!」隨後小弟弟雙手一攤,無奈的說:「可是她長的好像巫婆,我會害怕她。」電話裡的樂樂媽平靜的轉述這個突發事件,電話這頭的我臉上卻禁不住不斷滑落溫熱的淚水……

    生病不是罪與罰。有人走了一輩子都無法看懂。
    所以憎恨,所以嫌惡,所以自卑。

    從得知她是罕病兒,媽媽對她的生命只有一個期待,希望她活得快樂。故取名為「樂樂」。要在病痛中活出樂觀,不是嘴巴說說如此簡單容易。

    在親友眼中,樂樂是眾人的開心果,是貼心的小公主。母親從小教育她正確的自我接納。哥哥曾問她:「妳的脊椎為什麼彎彎的?」兩歲多的樂樂以「因為我生病了!」回答四歲的哥哥。二○一四年五月第一次要接受手術前一週,樂樂突然說:「媽媽,我覺得我不勇敢,因為我要開刀了,但是下禮拜我就會勇敢了……」心智成熟超乎同齡的稚兒。
    二○一四年萬聖節那天,樂樂鼻血流不止緊急就醫,還提著爸爸帶她去買的南瓜桶子準備去和醫生討糖吃……她開心的笑著,牽著爸爸的手,走兩步跳一步。那場景歷歷在目。一週前仍是聰明可愛的小天使,一週後樂樂卻已成躺在加護病房內,眼神空洞,四肢發黑,模樣教人不忍卒睹……
    在病倒進加護病房前兩天,樂樂在家突然跟姑姑說:「我的心臟蹦蹦跳!」姑姑笑著回她:「當然啊!因為妳還活著,所以心臟會蹦蹦跳啊!如果妳心臟不跳就去當小天使了!」天真的樂樂居然回說:「如果哪一天,我的心臟不跳了,我會想念你們的……」

    原訂二○一四年十一月中旬,樂樂即將再度接受第二次脊椎矯正手術。九月底卻因腸胃炎住院,有脫水現象。抽血檢驗,白血球指數偏高,並檢測出微量細菌,服用抗生素控制。十月底因喉嚨紅腫、咳嗽、反覆發燒、流鼻血、全身皮膚癢、背痛、腳酸痛、嘔吐等症狀,病況時好時壞被誤診為一般感冒。十日樂樂開始出現意識不清,胡言亂語等情形。緊急送往成大加護病房,細菌已迅速擴散至全身四肢並嚴重傷及腦部,白血球指數高達兩萬。最後確診為「A型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引發心、肝、腎衰竭。陷入重度昏迷。

    十一日成大為樂樂裝了葉克膜,抗生素給到最高劑量,細菌依然頑劣滋生。強心劑打到最強,血壓仍一度降到只剩20/30,心臟血液逆流嚴重,生命跡象十分微弱,成大醫療團隊已束手無策。這一刻彷彿回到了三年前,醫生再度宣判了樂樂的死期。眾人絕望之際,樂樂卻仍用力地呼吸著,媽媽跟她說話時,她虛弱的手指還努力試圖握住媽媽的手,求生意志如此強烈的孩子,家屬實在不忍也不願放棄任何一絲搶救她的希望。樂樂媽與樂樂在台大的主治醫師聯繫上,說明了樂樂目前情況,直到樂樂轉送台大前,成大與台大醫師密切聯繫商討,極力搶求這個堅強的小生命。

    當天我也趕到了成大,醫生在加護病房外和家屬說明,樂樂情況並不樂觀,要家屬有心理準備。評估轉院的風險極高。醫生離去後,家屬在門外傷心哭泣。站在長廊這頭的我望著他們悲傷的背影,一顆心糾結再糾結。在樂樂媽面前,我不能掉淚。因為此刻最痛的,一定不是我。我必須保持冷靜,才能協助安穩風暴中紛落的思緒。

    當晚回到飯店,電視播映著海綿寶寶的卡通影片。從得知樂樂病倒,到握住她已有些微發黑的細長小手,眼淚的開關始終被理性緊緊封鎖。那一晚,淚終於可以決堤釋放。那是第一次,我為樂樂失聲痛哭。
    十二日收起悲傷,前往高雄空軍一指部演講。在演講中提及了樂樂病危的消息,一顆心懸懸念念。每通手機訊息通知,都挑撥著繃緊的神經。十三日台大葉克膜小組南下,將病危的樂樂接送回台大。出加護病房,沿路護送樂樂的擔架上救護車,我不斷在心中默禱,求神看顧這孩子,轉院能平安順遂。救護車開進台北市區氧氣卻驚覺只剩9%,全車的醫護人員高度警戒,司機將油門踩到底,生死關頭,千鈞一髮之際,樂樂在最後一刻緊急成功轉送台大小兒加護病房。
    但隔日電腦斷層掃瞄報告結果卻再度撕裂了眾人的心。腦中風、肺出血、腦部血管瘤、二尖瓣逆流厲害,樂樂需要接受心臟移植,但等心臟的人很多。台大小兒心臟內科邱馨慧醫生說:「樂樂中風部位在小腦,可能影響平衡跟眼睛,但小朋友的恢復能力很難說,有時甚至超乎我們想像。」目前樂樂生命跡象尚未穩定,無法接受任何積極治療,再開任何一刀,她都有可能因血流不止而死亡。

    見過樂樂以前可愛模樣的人都無法接受,家屬的眼淚已流成了江河。
    躺在加護病房裡的樂樂,沉睡昏迷。守在加護病房外的我們,在樂樂昏睡後的每一天,都無法成眠。
    年底向來是我工作滿檔期。去年七十場的演講活動,近四十場擠滿了十到十二月份的行事曆上。對於每天靠藥物維生的職業病人,是體能一大考驗。沒有演講的日子,醒來就往醫院奔去。每天,帶著忐忑的心情踏入台大兒童醫院,這個佔去了我兒時記憶一大篇章的醫院,怎麼能奪去我這麼多的眼淚……

    那段日子,我把某部份的感官封閉了。忘記要吃飯,忘記要吃藥,忘記要悲傷。有時連換氣的時間都感到倉促。總不知這回進了加護探訪樂樂,她會睜開眼睛還是就此長眠……進了加護病房,在耳邊不斷鼓勵昏迷中的樂樂。走出加護病房,要陪伴安慰樂樂媽和樂樂爸。這對年輕的夫妻,提早面對人生殘酷的課題。
    這一次,和面對外婆的離世是很不同的。十六歲時,我還沒有經歷過失去,外婆是第一個。然後無數個春去秋來,參加過的告別式已經無從算計。可是妳,我的馬凡女兒,妳卻讓我重新練習這個艱難的課題。

    二十七日一早前往經國科大演講,下課後看到手機裡樂樂媽的未接來電顯示,心頭一涼。樂樂血壓急速下降,家屬決定放手。跳上了計程車,從基隆直奔台大兒醫。撥了電話給在新加坡的好友41,滿溢的眼淚已無處躲藏,我只允許自己在這段車程中將眼淚流乾,好收起悲傷堅強地站在樂樂身旁,送她最後一程。那段迎向死別的車程,每一格移動的秒針都刺進了我的心房。

    樂樂媽為她換上剛買的新衣裳,我俯身將她乾扁發黑的小手輕放在我的掌心。醫生早也說了,就算樂樂救回,這發黑的手腳仍逃不過截肢的命運……之於一個三歲的孩子,如此殘弱的身軀為何要承受那麼多的折磨。那雙已不復見的白晳小手曾陪我一起捏黏土,一起吃餅乾……不管我多麼想,還是沒有辦法不讓眼淚流下來……

    樂樂,
    阿姨是多不捨。
    阿姨好希望看妳長大,
    想看妳幸福地披上白紗……

    放手,這麼難。

    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一點五十三分,樂樂病逝於台大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三年九個月,她的生命劃上了永恆的休止符。

    為了完成樂樂媽的最後心願,我花了十天籌劃送樂樂的最後一份禮物──「樂樂小天使──HAPPY SAY GOODBYE──想念樂樂音樂會」。用樂樂最愛的粉紅色,為她的人生劃上最繽紛的句點。

    從得知她的出生,到目送她的離去。
    好難的一段路程。
    但是樂樂,阿姨多麼感激,
    可以在妳有限的三年生命裡,
    成為那個,愛了妳的人。
    謝謝妳用短暫生命教會我們何謂「堅強」,見證何為「勇氣」。

    永遠,永遠。我們都不會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敢去愛。
    永遠,永遠。我們都不會因為害怕死亡而退縮躲藏。

    樂樂,謝謝妳。
    謝謝妳來過我們的生命,謝謝妳踏過的小小足跡。
    這短暫的交會,是生命最美好的回憶。

    領著罕見疾病馬凡氏症
    妳來到這世界
    短短三年九個月
    妳用生命
    完美詮釋了何謂「勇氣」!

    謝謝妳的出生
    妳帶給我們的回憶是如此快樂而豐盈!

    妳的勇敢堅強
    妳的樂天搞笑
    妳的倔強羞澀
    妳的聰慧早熟

    謝謝妳
    即便病魔摧殘妳的身軀
    妳仍創造了無數次生命的奇蹟
    謝謝妳總是這麼努力
    努力地呼吸直到踩上生命的終點線……

    那些專屬樂樂妳的美好記憶
    妳瘦小身體散發的強勒生命力
    我們永遠、永遠都不會忘記!

    關掉葉克膜機器前
    媽咪在妳耳邊又讀了一遍「我們永遠愛你」
    那是所有人想對妳說的話

    請帶著眾人的祝福和愛
    快樂的飛翔吧!

    邱樂樂
    2011.2.20-2014.11.27

  •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掛號 在 黃婉如愛您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2-02-14 12:29:13
    有 16 人按讚

    孫安迪 是台大醫院內科掛號量最多的醫生…..
    40歲及65歲是健康的兩大關卡 --- 孫安迪

    十年前,邁入四十歲關卡,當時仗著自己體質好,根本沒什麼養生保健觀念, 每天為了國事、家事、門診、教學和醫學研究忙得焦頭爛額,往往深夜兩點回家,清晨六點又趕著出門,長期睡眠不足,我還是硬撐過來,從不覺得有需要特別保養。

    我從小就是體育健將,樓梯一口氣爬上六、七層很稀鬆平常;有一次竟然爬個兩、三層樓梯就覺得喘,那一天趕著去錄廣播節目三個小時,話說到一半,就上氣不接下氣,出現這些警訊之後,我才開始警覺---身體「不對勁」了!

    從生理的角度看,人類有兩個關鍵的年齡, 第一大關卡是40歲,因為40歲以後體內的SOD(超氧化物,可排除體內自由基) 活性降低一半,褪黑激素分泌量也下降一半,整個人的抵抗力明顯變差, 到了 65歲則進入第二大關卡,這些數值又再下降一半,身體日益衰老。

    尤其身為醫生,每天看一大堆病人、聽病人主訴,甚至吐苦水,還要教學、研究、演講……壓力實在很大,我的一些同班同學有不少是未老先衰,不是頭髮白了、禿了,就是一身病,還有人已經「去」了,老師輩的,得到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的人比比皆是,醫生是高壓的職業,如何養生尤其重要。

    接觸中草藥,強化免疫力身為口腔內科醫師,我經常接觸到以口腔黏膜疾病為主的免疫病患,醫生當得越久,就越發現,西醫對於免疫 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其瓶頸,不是類固醇,就是免疫抑制劑,治療當然有急效,但長久使用副作用則太大。

    透過與大陸學術交流的機會,我開始接觸中醫與中草藥,原本的想法只是要找一帖經濟實用的中藥方,幫助病人改善身體機能,後來發現草藥中的黃耆、紅棗可提升免疫力,自己先身體力行喝了半年多,覺得效用不錯,所以也建議病人回家試試看。

    我把黃耆、紅棗的份量、做法印成小傳單,凡是來看門診的人,就給他一張,建議他們去中藥房抓個七天份的黃耆、紅棗回家熬來喝,可以促進人體活性,增強抵抗力。後來,我又加上枸杞,把黃耆、枸杞、紅棗三味中草藥組合 起來,大力推廣。不少民眾陸續反應,喝了幾個月之後,體質真的有改善,小孩喝了比較少感冒,一些婦女還發現皮膚越來越細緻有光澤,連以前的黑斑也變淡了呢!
    我自己也天天把黃耆、枸杞紅棗湯當茶喝。

    但是,我們夫妻兩人都是上班族,每天下班已累得筋疲力竭,誰還有力氣慢慢熬中草藥,所以老婆一開始根本懶得做,還說:「要喝就自己煮!」我只好DIY自己動手做囉!

    由於不斷有病患反應這帖中草藥,喝了效果真的很不錯,我便把黃耆枸紀紅棗湯的「美容妙用」告訴老婆,誰不愛美?老婆這下子心動了,天天主動熬來喝,現在,老婆對如何養生,比誰都更積極,如果我是理論家,老婆稱得上是標準的實踐家。

    我在每個演講場合都會介紹黃耆、枸杞、紅棗組合起來的這一帖中草藥,以前在門診散發小傳單給病人帶回家參考,算一算,我親手發出去的傳單至少有二十萬張,長年累月的推廣,據說賣這些中草藥的人因此賺了不少銀子,但我把它當作是積德,所以有些朋友把這帖補身藥膳,用我的名字簡稱為「安迪湯」。

    安迪湯的做法其實不難,二碗水加生黃耆4錢、枸杞3 錢、紅棗3 錢,以小火熬煮,濃淡不拘。如果嫌麻煩,也可以一次熬7天份,放冰箱冷藏,要喝時再加熱飲用,夏天涼涼的喝也不錯。

    安迪湯是溫補湯,黃耆可補氣補虛,枸杞可補陽滋腎,紅棗可補氣健脾,經常服用,可增強免疫、延緩衰老,平時多喝還能有效預防感冒。

    l 如果想使頭髮茂密烏黑,可另外加 3錢何首烏
    l 口乾舌燥者,可以另加 3錢麥門冬、 3錢熟地
    l 如果是呼吸系統氣管不好,就加 3 錢西洋參
    l 如果貧血,可加入一、兩片當歸
    l 另外加入 4錢黨參和4 錢刺五加,就有輔助抗壓、抗癌的效果。

    但是,有糖尿病的人,必須減少紅棗的使用量,以免血糖升高。
    我也把安迪湯運用在臨床治療上,讓有口腔癌惡性轉化可能的糜爛型口腔扁平苔癬病患,或復發性口腔潰瘍、貝歇氏病患者,服用黃耆枸杞紅棗湯合併西藥免疫調節劑(levamisole)來治療,結果發現,不但疾病治療時間縮短,也大大降低復發率。

    我從小就有嚴重的富貴手,到了冬天,雙手經常乾裂、脫皮,甚至出血,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喝安迪湯迄今,富貴手已經改善不再發作,連以前當兵臉上曬出來的黑斑,也慢慢變淡了。

    由於我經常四處演講,有時還一天連講數場,甚至還得即興來上一段清唱,為了保護嗓子,必要時我會泡些膨大海喝,或是在安迪湯中加一些五味子來護嗓。

    大陸的朋友知道我對中草藥有興趣,每次赴大陸講學,他們都會送我一些最好的中藥材,所以我家的冰箱裡,隨時都放了黃耆、枸杞、紅棗這幾種藥材,而且都是上選材質,例如產自甘肅岷縣的黃耆王,來自寧夏最上品的枸杞子,另外,黨參、冬蟲夏草……等增強免疫的中草藥,也都是家中必備品。

    早晨精力湯,活力的一天
    我每天清晨大約六點至六點半起床,起床後先做 10分鐘養生功,讓筋骨活絡一下,接著再打坐20分鐘,為一整天的活動儲備能量。

    早餐則是一杯安迪湯(黃耆枸杞紅棗湯)加一杯現打的蔬果精力湯,及五穀雜糧麵包,有時候是自製水果口味的酸奶代替蔬果精力湯。

    蔬果精力湯或酸奶都含有豐富的纖維,可讓腸胃道通暢無比,我一天通常排便兩次,毒素不會堆積在體內,自然神清氣爽,不容易疲倦。


    蔬果精力湯的作法很簡單,取適量的芹菜、番 茄、苜蓿芽、檸檬,加一些清水及果寡糖,用果菜機或果汁機搾汁,連渣一起喝。每天還可搭配不同的蔬果變換口味,例如:葡萄 (連皮)加鳯梨。番茄、草莓、西瓜、果寡糖。番茄、紅蘿蔔、萵苣、甘藍菜(包心菜)、果寡糖。這幾種蔬果精力湯都是我每天早上必喝的健康飲品。

    紅黃綠蔬果抗氧化力很高,排毒也好。


    有些中藥不可以當茶飲

    有些人喜歡將一些中草藥當茶飲,以為中藥當茶飲會有保健作用且無毒副作用。實際上,『是藥就有三分毒』,中草藥是不宜長期當做茶飲用的,無論劑量過大還是服用時間過長,都可能發生毒副作用。

    胖大海:(英文名 Boat—fruited Sterculia Seed )

    胖大海,又名安南子、大海子、大洞果,因遇水膨大成海綿狀而得名,為梧桐科多年生落葉喬木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種子。胖大海性寒,味甘、淡,可清肺熱,利咽喉,清腸通便。用於乾咳無痰、咽痛音啞、慢性咽炎、熱結便秘。胖大海是藥,不是日常保健飲品,只適於風熱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嘶啞。因聲帶小結、聲帶閉合不全或煙酒過度引起的嘶啞,用胖大海無效。胖大海不能泡茶服用,因為有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如全身皮膚發癢、口唇水腫等。而且,飲用胖大海會產生大便稀薄、胸悶等副作用,特別是老年人及脾虛者更應慎用。更嚴重的是,長期大量飲用有可能危及生命。

    銀杏葉:(英文名:Folium Ginkgo )

    銀杏葉,為銀杏科植物銀杏Ginkgo biloba L.的乾燥葉。秋季葉尚綠時採收,及時乾燥。
    銀杏葉性味甘、苦、澀、平,歸心肺經,功能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於肺虛咳喘、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銀杏葉同樣是藥,不是日常保健飲品。因為銀杏葉中含有有毒成分,用其泡茶可引起陣發性痙攣、神經麻痺、過敏、出血和其他副作用,過敏體質及高血壓患者應慎用。

    甘草:(英文名:Liquorice,Licorice Root )

    甘草又叫甜草根、密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根及根莖。生於向陽乾燥的鈣質草原及河岸砂質土處;有栽培。主產內蒙古、甘肅。春、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甘草性味平,味甘。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等功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緩解藥物毒性。中醫認為凡因濕所致的嘔惡、痰飲、中滿、水腫等皆不用甘草。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甘草甜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能夠促進水、鈉瀦溜和排鉀增加,長期大量應用甘草,會出現水腫、血壓增高、血鉀降低、四肢無力等症。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腎病必須慎用甘草。

    決明子:(英文名:Cassia Seed )

    決明子又叫草決明、馬蹄決明、假綠豆。為豆科植物決明的種子。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主產安徽、江蘇、浙江、四川。決明子性微寒,味甘、苦、鹹。主治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於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決明子含決明素、決明內酯、維生素A、大黃酚、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酮等,對視神經有良好的保護作用,還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長及收縮子宮、降壓、降血清膽固醇的功效,對防治血管硬化與高血壓有顯著效果。但是決明子可引起腹瀉,長期飲用對身體不利。

    野菊花:(英文名:Indian Dendranthema Flower)

    野菊花又叫野黃菊花、苦薏、山菊花、甘菊花。為菊科植物野菊的頭狀花序。生於路旁、山坡、原野。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野菊花性微寒,味苦、甘。有夠疏風明目,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療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飲用野菊花茶後,少數人會出現胃部不適、胃納欠佳、腸鳴等反應,因此脾胃虛寒者、孕婦不宜常飲。

    附錄:
    哪些水果的農藥特別多,你知道嗎?
    吃水果時,你有沒有想到哪種水果農藥比較多?下列資料可提供參考,以便購買時可以有所選擇。

    食用水果前,一定要多洗幾次,萬一水果有異味、或苦澀感,最好別吃。

    一、農藥較多的水果: 蘋果、梨、蓮霧、芒果、柑橘、 草莓、葡萄 、龍眼、 荔枝等。
    二、農藥次多的水果: 桃、李 、梅、柿、檸檬、 櫻桃、棗 、枇杷、 蕃茄 、柚、橄欖等。
    三、不使用農藥或用很少的水果:木瓜、 番石榴 、紅甘蔗、桑椹、石榴、 西瓜 、香蕉、楊梅、 鳳梨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