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陶藝課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陶藝課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陶藝課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陶藝課程產品中有1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恢復陶藝課程後的首批作品燒製完成 捏自己的盆種植物是我下半年度給自己的興趣延伸 感受著不同土捏起來的手感, 能靜靜的享受土的聲音,一切讓人很平靜❤️ 除了養植物外, 小孩也持續餵養著🤣 飯一樣天天煮的不錯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68的網紅GO TOKY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適合所有人的陶藝課程 「白金陶藝教室」準備了從初學者到陶藝專家都能適合的各式陶藝體驗課程。 不管是「手拉坯」或「拉坯機」皆能體驗。 此體驗課程在限定的90分鐘內想做幾個作品都可以, 總費用則是根據您共要燒窯成形的作品數及尺寸來計算。 可以每天使用自己做的陶器生活, 相信您一定能體會到製作陶器的成就...

陶藝課程 在 Chiko wa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3:48:41

. 認真搓泥的樣子 學生嚟到 @workfreezone 都話好舒服好似屋企咁 嚟呢到玩陶瓷很減壓😚 每次聽到都覺得好開心 呢個就係我成立「請勿工作室」的初心 「請勿工作室」呢個異度空間 對我嚟講做嘅嘢都唔係工作 搓泥、教學、同學生交流… 全部都係我喜歡做同埋有意義的 希望大家閒時都嚟 @wo...

  • 陶藝課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21:14:31
    有 4,258 人按讚

    恢復陶藝課程後的首批作品燒製完成
    捏自己的盆種植物是我下半年度給自己的興趣延伸
    感受著不同土捏起來的手感,
    能靜靜的享受土的聲音,一切讓人很平靜❤️
    除了養植物外,
    小孩也持續餵養著🤣
    飯一樣天天煮的不錯吃

  • 陶藝課程 在 Taipei Walk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8 00:05:48
    有 80 人按讚

    石碇原來除了 #鱷魚島 還有那麼多景點! 😲
    不只可以品茶還有陶藝課程可以玩! 😍

    #TaipeiWalker玩新北
    是艾思,不是火拳。-Traveling in daily life

  • 陶藝課程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30 17:20:22
    有 10 人按讚

    想體驗陶藝的妞妞們,可以把這些推薦課程放進口袋名單中!疫情結束後約一波啦~

    #藝術 #陶藝 #陶藝教室 #陶藝課程

  • 陶藝課程 在 GO TOKY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1-25 13:16:58

    適合所有人的陶藝課程
    「白金陶藝教室」準備了從初學者到陶藝專家都能適合的各式陶藝體驗課程。 不管是「手拉坯」或「拉坯機」皆能體驗。 此體驗課程在限定的90分鐘內想做幾個作品都可以, 總費用則是根據您共要燒窯成形的作品數及尺寸來計算。 可以每天使用自己做的陶器生活, 相信您一定能體會到製作陶器的成就與滿足感!
    提供免費圍裙租借。
    全程體驗時間為90分鐘,
    其中製作時間約60分鍾。
    英文解說課程體驗。
    星期四 10:00~16:00
    星期日 10:00~21:00
    http://www.sirokanetougei.com/en/top.html/

  • 陶藝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5-10 16:04:40

    本集主題: 地心隱力立體創作展 藝術家吳宗彥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吳宗彥外,也特別訪問了他的好朋友兼工作室的搭檔 #木雕藝術家陳佩吟,他們從學生時代認識至今,請佩吟來談談宗彥作品的成長與改變。

    「原質之圓」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和自然材質與地球對話

      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本次展出以〝圓〞的造形為主要元素,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地球的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以圓的形體和原生材質的結合
      吳宗彥,屏東人,一直以來都嘗試著運用最簡化的造型來訴說想法,而本次展覽更是以圓的形體作為主要展出元素,圓是個完美的形,如同人想要達到自己認為完美的境界,去除圖像或外形的直接表達,試著讓觀者能夠有更多的思考與想像空間,藝術家再以圓的造形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呈現出材質和造型本身交集變化後的結果,而這也一直都是藝術家吳宗彥所追求的,回歸自身,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來自屏東的兒時記憶
      生於臺灣最南邊的太陽城屏東,從小話不多但喜歡親近大自然,吳宗彥因為住在郊區的三合院裡,所以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土、木頭等地球的原生材料,其溫潤的手感深藏在吳宗彥的兒時記憶中,而在學習過程前期都是以學業為主,並沒有特別想過未來的事情,但是當大學須選擇科系時,便開始回想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有日文、音樂、美術這三者,最後因緣際會之下,進入長榮大學美術學系,倘若不去算童年自己亂塗鴉或做立體勞作等,大學才是吳宗彥初次踏入藝術的學習之源。

    從美術學系到藝術工作室
      自長榮大學美術學系開始才算是初步踏入藝術學習旅程,大學中的藝術教育,對以前都沒接觸過的吳宗彥來說,是一件不太熟悉的事,由於大學階段學習的多樣性,不論是平面還是立體,電腦繪圖或者是設計,常在晚上宿舍門禁之前,才從教室忡忡離開,有時候甚至會直接待到早上,而模仿大自然是他最常創作的方式之一,抑或是將同學不要的廢料揀拾起來,並視為重要的材料,學習過程雖然不太容易,但「選擇自己所喜愛的,便會喜愛自己所選擇的」這句話常提醒著他,大學畢業前,因為想要繼續研究這充滿未知的藝術領域,所以進入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攻讀研究所,在這段期間更是深入探討自我創作,對於立體藝術更是義無反顧地愛上,這也更確定了吳宗彥想走的創作之路,並在畢業及退伍後,與木雕藝術家陳佩吟成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發現生活中的可能,屬於吳宗彥的探索藝術
      對吳宗彥而言,藝術是美感的衍伸,也是充滿樂趣的源頭,他喜歡到處旅遊,去經歷不同的感動,或者發現生活中的可能,那些常看到但卻很有趣的事物,回到創作中,吳宗彥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作結合,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不論是陶土、木頭、金屬還是石頭,以近似貧窮藝術的概念,去引發出那未知的可能,創作是一直存在,但有著許多已知與未知的形式,像是我們身處在地球,看似不變的大自然,卻始終有著無窮的變化,於是乎,以圓作為創作形式的想法漸漸誕生了。

    從〝圓〞開始,不斷與陶土、木頭、石材對話
      圓球在吳宗彥的創作中,起初是模仿自己所關注的地球,但持續創作後,發現圓球或許有自我的存在,從屏東出生,到了台南與台北念書,後來在澎湖當兵,目前位於苗栗三義開設工作室,在這不斷轉換環境的過程,像是球體般會持續前進與轉變方向,這樣的狀態也像在自己創作時的心態,會總是不斷地做不同的嘗試。而在創作時所使用的材質也都是大家都有機會碰到遇到的土、木、石,除了喜歡它們的色澤與溫潤外,在創作中總是能藉由對話而產生新的火花,這些屬於自然界的源頭,或許也代表著那最純粹的創作初衷。

    暗房,獨特的展覽觀看形式
      這次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的展覽,主要是以不同方式展現土木石的原本樣貌,觀眾除了會看到打著燈並將作品放置於檯座上的展出方式外,一處無光的暗空間,搭配上黑色檯座,有別於前者展場的狀態,使觀者將平常所依賴的視覺趨近為零,藉由暗房形式改變展覽整體的調性,並顯示它們平常隱藏的另外一種能量,期望能讓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下,重新體悟自己所熟悉的自然,就像是地球的兩面,當一面是明亮的白晝,另一面則會是漆黑的晝夜,這兩種差異促使觀者去思考藝術不只來自生活,同樣也來自於新的感受,指的是不同觀看方式或角度的改變,會帶起另一種獨特的生活體驗,這想法來自於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理念,吳宗彥認為藝術是屬於任何人,與觀者應該是非常緊密的存在,創作者只是藉著作品與展覽述說,讓觀者對自己認為熟習的事物有著新的感知與體認,而我們還是會不斷地探索,持續地認識這顆生命之星。

    回歸到自然和地球本身
      吳宗彥的創作源頭以非具象的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而自然又回歸於地球本身,他認為的藝術始終出自於生活之中,但或許過於平凡,人們常會因科技資訊的繁多,而無法細細感受這些源自於自然之中的感動,所以藝術家希望藉由來自生活中能夠獲得的材料與材料本身的特性,再去思考如何呈現並凸顯材料的最佳展呈形式,然後經由展覽,讓藝術家與觀者再來一次新的冒險。(文:金車文藝中心)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 陶藝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3-08 15:31:11

    本集主題: 心藝十三生活創藝/手作陶製 木頭雕刻
         吳宗彥專訪
         陳佩吟專訪
     
      二位藝術家都是屏東人、屏東中學相差一屆,但當時不認識,一直到台藝大,一個走木雕創作,一個走立體創作,後來透過老師的介紹才大約知道彼此,最後又因為租房子而住在隔壁,然後就這樣漸漸的認識、漸漸的在一起…,後面宗彥去當兵,而佩吟因為有申請到金車文藝中心的展覽檔期,所以急著找工作室創作他的作品,最後來朋友的介紹下,佩吟一個人來到了三義藝術村成立工作室,當時是2014年,後來宗彥退伍後,也一起加入,從此這個工作室就變成他們每天的生活創作空間,2位也成為全職的藝術家,每一個月都有基本開銷,所以他們每個月一定要有收入,想辦法參展、參賽,有時也要接代工賺生活費。從2014到今年,2年多過去了,大家一起來聽兩位年輕藝術家情侶的故事,堅持創作理念,勇敢追求夢想,他們過去是學長、學妹,現在是生活的伴侶、創業的夥伴,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的故事。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社會組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在苗栗三義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9月~1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2016 木雕藝術薪傳創作營-薪傳組(鰲魚)
    2016 9月~1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美勞課程
    2016 2月~7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美勞課程
     
    獲獎記錄:
    2010 「99年府城美展」,入選
    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三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入選
    2013 「第七十六屆臺陽美術展覽會」,入選
    2013 「新北市美展-雕塑類全國組」,入選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四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入選
    2014 「第二屆麗寶國際雕塑雙年展《方圓之間─永續》」,入選
    2014 「彰化縣第15屆磺溪美展」,入選
    2016 「2016三義木雕創意茶具設計競賽」,銀獎
    2016 「2016 第6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入選
    2016 「台北藝術自由日 Taipei Free Art Fair《藝術美味ARTasty》」,入選
    2016 「2016 屏東美展」,入選

     
     
    陳佩吟簡歷:
    2008國立屏東高中美術班
    2014臺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
    臺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雙主修)
    2015與吳宗彥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
    2016三義木雕薪傳創作營 薪傳班助手
     
    獲獎記錄:
    201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一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佳作、佳作,板橋。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師生美展》」素描銀雕獎、木雕優選,板橋。
    201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二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優選、佳作,板橋。
    201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師生美展》」入選,板橋。
    「第一屆麗寶雕塑新人獎」入選,台北。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2013「新北市美展 雕塑類全國組」第二名,板橋。
    「第十七屆裕隆木雕創新獎 木雕創新組」入圍,台北。
    2014「2014 木雕藝術薪傳創作營」最佳工藝獎,苗栗三義。
    「第32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第二名,桃園。
    2015「第七屆藝鼎盃 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入圍,中國莆田。
    「2015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2016「2016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第34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佳作,桃園。
    「2016三義木雕創意茶具設計競賽競賽」佳作,苗栗三義。
    「第34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佳作,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