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陶藝課程新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陶藝課程新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陶藝課程新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陶藝課程新北產品中有1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Taipei Walk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石碇原來除了 #鱷魚島 還有那麼多景點! 😲 不只可以品茶還有陶藝課程可以玩! 😍 #TaipeiWalker玩新北 是艾思,不是火拳。-Traveling in daily life...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20的網紅Miss 30 三十小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iss30​ #LetsBeReal​​ #法比歐 #真心話老實說 #fabiograngeon #fabio #台北約會 #約會景點推薦 #外國男生 ✨ 記得訂閱「Miss 30 三十小姐」並開啟小鈴鐺喔! ✨ More Miss 30 三十小姐 📍 Instagram 🔍 miss_th...

陶藝課程新北 在 Yen Yi-tz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3:54:49

小孩畫畫媽媽制器🍂十月有好課🕰有好市💡 ▚ 來市集找我們玩 ▞ ●「來去新家」市集 10/10(日) @新店IKEA x @galagalamarket 11:00~18:00@IKEA新店店 (小碧潭捷運站 2號出口 │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59號4F ) ● 好好手感微笑市集 @so...

陶藝課程新北 在 Yen Yi-tz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4:58:22

本集向大家介紹咖哩盤土胚製作到出窯的完整過程,歡迎來看小孩跟媽媽如何在防疫期間的家庭工坊完成盤子! EP2 「我家的咖哩盤」介紹: 本集節目呈現陶盤的製作過程與親子共同烹飪的實況,揭開工藝創作程序,引導社區民眾在家也能進行小規模藝術創作,推廣防疫期間學習活動持續之可能性。最後結合創作內容與家庭烹...

陶藝課程新北 在 Yen Yi-tz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31 07:52:46

◾️展品介紹:我家的咖哩盤🧅🥕🥦🥔🍛🐔 「我家的咖哩盤」創作緣起是希望把我們家的咖哩食譜留在盤面上,讓家常咖哩的味道與作法以陶傳承,也藉此讓孩子清楚每個食材的樣貌。我帶著長子到傳統市場體驗挑選蔬菜的過程,接著他觀察、寫生。我再將他寫生的素材,重新排列佈局,轉畫在盤面上。然後我想著,如果每個人都有機...

  • 陶藝課程新北 在 Taipei Walk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00:05:48
    有 80 人按讚

    石碇原來除了 #鱷魚島 還有那麼多景點! 😲
    不只可以品茶還有陶藝課程可以玩! 😍

    #TaipeiWalker玩新北
    是艾思,不是火拳。-Traveling in daily life

  • 陶藝課程新北 在 來趣新北金發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08:00:17
    有 116 人按讚

    #新北觀光工廠|鶯歌篇|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

    【生活除了防疫,還需要來點陶趣🤭】
      
    累積了200多年製陶歷史的鶯歌,有臺灣景德鎮之稱。
    走在陶瓷老街,兩旁全是陶藝精品與生活用具,而陶瓷發源地-尖山埔路,甚至還保留著當時燒煤的方型煙囪。

    今天就來介紹新北鶯歌第一間通過經濟部觀光工廠評鑑的『#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傳承了新旺阿公陶瓷事業的歷程與貢獻
      
    📍 新旺.集瓷The Shu's Pottery/集瓷 Cocera
    一個傳承四代的陶瓷家族。
    「新旺」是阿公的名字,他塑造許家陶瓷事業的開展;而「集瓷」是第四代對於陶瓷創新所創立的文創品牌,不論在哪個年代出生,持續進步的信念,為陶瓷文化注入新生命。
      
    館內有手拉坯、手捏陶、釉上彩繪、拼貼馬賽克等DIY體驗;另外還有新旺柴窯、工廠製程區等空間,帶領民眾深入了解陶瓷製作過程及製陶產業,邀請你一起感受鶯歌尖山埔的陶瓷文化。
      
    🤗這個週末不妨來老街走走、預約體驗。
    透過陶器與指間的溫度,為生活注入一股藝文情調吧!
      
    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
    ☎(02)2678-9571
    開放時間:週四~週日/10:00~18:00
    博物館址: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81號
    http://www.shuandws.com/index.php
    --------------------------
    ■出遊 #防疫注意事項■
    ✔全程配戴口罩,勤洗手
    ✔保持社交安全距離,落實梅花座
    ✔體驗課程須提前預約報名才可入場
    更多課程防疫規範:https://pse.is/3lj2sl

  • 陶藝課程新北 在 mimizan米米桑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7 22:30:57
    有 55 人按讚

    由一期四堂課的基礎技法
    慢慢呈現完整的樣子,
    依循的、創作的過程有了新的生活軌跡
    療癒了日常的生活。

    手捏陶「成人基礎班」
    此課程適合零經驗的初學者

    教學理念、特色:
    在這裏,放慢步調,從思緒開始產生的漣漪創作。老師引導式的教學讓學生專注在創作以及發想,讓作品與思緒連成每個人獨有的氣氛。

    想和學員說的話:
    Don’t be like the rest of them darling.
    -CoCo Chanel

    課程內容:
    手作陶基礎技法
    A、B課程:
    A :
    丸型技法
    泥條盤塑技法
    磨胚以及上釉

    B:
    立體陶板技法
    平面陶板技法
    裝飾技法
    磨胚以及上釉

    一期課程是四堂課,前三次上課都是捏陶製作作品,第四次的課程內容會是磨胚以及上釉。
    第一次的素燒會在第四次上課前完成,素燒完畢後,學生在第四堂課進行上釉,上釉之後會進行第二次燒製,為釉燒1230度。
    每次燒製都會需要三天的時間, 因過程繁複,課程完成後,會需要2-4週才能拿到成品。

    上課人數:3人開班 /6人滿班
    可以補課一次,補課時段和老師協商。

    老師:yuyao

    📍成人【基礎班】報名▶️
    https://forms.gle/LpmxdLF3VJ4ekPLx7

    #同學作品分享 #mimizanworkshop #北投陶藝課 #台北陶藝教室 #台北陶藝課 #士林陶藝課 #士林陶藝教室 #天母陶藝課 #天母陶藝教室 #捷運紅線陶藝課 #陶藝課 #陶藝教室 #米米桑陶藝工作室

  • 陶藝課程新北 在 Miss 30 三十小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4-28 21:00:21

    #Miss30​ #LetsBeReal​​ #法比歐
    #真心話老實說 #fabiograngeon #fabio
    #台北約會 #約會景點推薦 #外國男生

    ✨ 記得訂閱「Miss 30 三十小姐」並開啟小鈴鐺喔!

    ✨ More Miss 30 三十小姐
    📍 Instagram 🔍 miss_thirty_30
    https://www.instagram.com/miss_thirty​...
    📍 Facebook 🔍 Miss 30 三十小姐
    https://www.facebook.com/MissThirty30/​

    ---------------------------------------------------------------------------------------

    台北最新約會場所大公開! Miss30 和法比歐約會去!!
    不再坐等白馬王子 Miss 30教你如何規劃一日約會行程
    -
    Let’s Be Real 單元首次邀請到男性來賓——
    來台近十年擁有超多女性粉絲的法國型男法比歐!
    和外國男生的一日約會,特別選在陶藝教室體驗手作課程,
    有互動,有談心,有幽默,有30世代女性最想認識的法比歐。

    想知道如何和外國男生約會,外國男生眼中女生迷人的地方,
    都在本集節目當中,趕快開始觀賞完整版影片吧🎥
    -
    ✨ 法比歐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YlHmB9u4VqdHgyZbYp-Kw
    ✨ 法比歐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fabiograngeon/
    .
    約會景點💛拍攝場地:
    ➳ Round Round
    https://www.instagram.com/roundround.pottery/

  • 陶藝課程新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5-10 16:04:40

    本集主題: 地心隱力立體創作展 藝術家吳宗彥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吳宗彥外,也特別訪問了他的好朋友兼工作室的搭檔 #木雕藝術家陳佩吟,他們從學生時代認識至今,請佩吟來談談宗彥作品的成長與改變。

    「原質之圓」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和自然材質與地球對話

      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本次展出以〝圓〞的造形為主要元素,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地球的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以圓的形體和原生材質的結合
      吳宗彥,屏東人,一直以來都嘗試著運用最簡化的造型來訴說想法,而本次展覽更是以圓的形體作為主要展出元素,圓是個完美的形,如同人想要達到自己認為完美的境界,去除圖像或外形的直接表達,試著讓觀者能夠有更多的思考與想像空間,藝術家再以圓的造形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呈現出材質和造型本身交集變化後的結果,而這也一直都是藝術家吳宗彥所追求的,回歸自身,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來自屏東的兒時記憶
      生於臺灣最南邊的太陽城屏東,從小話不多但喜歡親近大自然,吳宗彥因為住在郊區的三合院裡,所以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土、木頭等地球的原生材料,其溫潤的手感深藏在吳宗彥的兒時記憶中,而在學習過程前期都是以學業為主,並沒有特別想過未來的事情,但是當大學須選擇科系時,便開始回想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有日文、音樂、美術這三者,最後因緣際會之下,進入長榮大學美術學系,倘若不去算童年自己亂塗鴉或做立體勞作等,大學才是吳宗彥初次踏入藝術的學習之源。

    從美術學系到藝術工作室
      自長榮大學美術學系開始才算是初步踏入藝術學習旅程,大學中的藝術教育,對以前都沒接觸過的吳宗彥來說,是一件不太熟悉的事,由於大學階段學習的多樣性,不論是平面還是立體,電腦繪圖或者是設計,常在晚上宿舍門禁之前,才從教室忡忡離開,有時候甚至會直接待到早上,而模仿大自然是他最常創作的方式之一,抑或是將同學不要的廢料揀拾起來,並視為重要的材料,學習過程雖然不太容易,但「選擇自己所喜愛的,便會喜愛自己所選擇的」這句話常提醒著他,大學畢業前,因為想要繼續研究這充滿未知的藝術領域,所以進入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攻讀研究所,在這段期間更是深入探討自我創作,對於立體藝術更是義無反顧地愛上,這也更確定了吳宗彥想走的創作之路,並在畢業及退伍後,與木雕藝術家陳佩吟成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發現生活中的可能,屬於吳宗彥的探索藝術
      對吳宗彥而言,藝術是美感的衍伸,也是充滿樂趣的源頭,他喜歡到處旅遊,去經歷不同的感動,或者發現生活中的可能,那些常看到但卻很有趣的事物,回到創作中,吳宗彥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作結合,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不論是陶土、木頭、金屬還是石頭,以近似貧窮藝術的概念,去引發出那未知的可能,創作是一直存在,但有著許多已知與未知的形式,像是我們身處在地球,看似不變的大自然,卻始終有著無窮的變化,於是乎,以圓作為創作形式的想法漸漸誕生了。

    從〝圓〞開始,不斷與陶土、木頭、石材對話
      圓球在吳宗彥的創作中,起初是模仿自己所關注的地球,但持續創作後,發現圓球或許有自我的存在,從屏東出生,到了台南與台北念書,後來在澎湖當兵,目前位於苗栗三義開設工作室,在這不斷轉換環境的過程,像是球體般會持續前進與轉變方向,這樣的狀態也像在自己創作時的心態,會總是不斷地做不同的嘗試。而在創作時所使用的材質也都是大家都有機會碰到遇到的土、木、石,除了喜歡它們的色澤與溫潤外,在創作中總是能藉由對話而產生新的火花,這些屬於自然界的源頭,或許也代表著那最純粹的創作初衷。

    暗房,獨特的展覽觀看形式
      這次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的展覽,主要是以不同方式展現土木石的原本樣貌,觀眾除了會看到打著燈並將作品放置於檯座上的展出方式外,一處無光的暗空間,搭配上黑色檯座,有別於前者展場的狀態,使觀者將平常所依賴的視覺趨近為零,藉由暗房形式改變展覽整體的調性,並顯示它們平常隱藏的另外一種能量,期望能讓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下,重新體悟自己所熟悉的自然,就像是地球的兩面,當一面是明亮的白晝,另一面則會是漆黑的晝夜,這兩種差異促使觀者去思考藝術不只來自生活,同樣也來自於新的感受,指的是不同觀看方式或角度的改變,會帶起另一種獨特的生活體驗,這想法來自於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理念,吳宗彥認為藝術是屬於任何人,與觀者應該是非常緊密的存在,創作者只是藉著作品與展覽述說,讓觀者對自己認為熟習的事物有著新的感知與體認,而我們還是會不斷地探索,持續地認識這顆生命之星。

    回歸到自然和地球本身
      吳宗彥的創作源頭以非具象的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而自然又回歸於地球本身,他認為的藝術始終出自於生活之中,但或許過於平凡,人們常會因科技資訊的繁多,而無法細細感受這些源自於自然之中的感動,所以藝術家希望藉由來自生活中能夠獲得的材料與材料本身的特性,再去思考如何呈現並凸顯材料的最佳展呈形式,然後經由展覽,讓藝術家與觀者再來一次新的冒險。(文:金車文藝中心)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 陶藝課程新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3-29 15:22:04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