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陳易隆醫師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陳易隆醫師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陳易隆醫師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陳易隆醫師評價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一分鐘健身教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西方國家將正念稱之為心靈重訓,當我們不斷練習,心靈的肌肉就能越來越茁壯,面對壓力也就能頂得住。」 史考特前幾天po的運動員心理素質研究,被強者我朋友基隆長庚精神科陳建鴻醫師看到。陳醫師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時間點,讓大眾認識心理介入對運動員的助益。因此請我代為轉貼他的文章。 真可謂拋磚引玉!以下是...

  • 陳易隆醫師評價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6 14:45:26
    有 855 人按讚

    「西方國家將正念稱之為心靈重訓,當我們不斷練習,心靈的肌肉就能越來越茁壯,面對壓力也就能頂得住。」

    史考特前幾天po的運動員心理素質研究,被強者我朋友基隆長庚精神科陳建鴻醫師看到。陳醫師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時間點,讓大眾認識心理介入對運動員的助益。因此請我代為轉貼他的文章。

    真可謂拋磚引玉!以下是陳醫師的文字:

    【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心流】

    許多運動員在尖峰時刻,都會描述他們進到了一個領域(The zone),那是一個很美好的狀態,完全沈浸在當下的活動,專心致志不被外界干擾,但又不需太過費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甜美的成果自然而然到來。1975年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發現這樣的狀態在很多情境都曾被描述過,例如開刀中的外科醫師、表演中的音樂家等等,於是提出了心流(flow)理論描述這樣的狀態,並切分成九個面向,前三項(挑戰與技巧的平衡、設定目標、明確的回饋)描述如何促進心流經驗的出現,後六項(專注於任務中、控制感、忘卻自我、行動與意識結合、時間感扭曲、自成目標經驗)則是描述心流當下的狀態。

    【如何進入心流狀態?】

    2021年的文獻回顧中(1),收錄了29篇文章,統整出共七種目前研究上可能促進心流狀態的心理介入方式,分別是正念介入(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意象訓練(Imagery-based intervention)、催眠介入(Hypnosis-based intervention)、多重心理介入(Multicompon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音樂介入(Music-based intervention)、運動遊戲介入(Exergaming-based intervention)、以及瑜伽介入(Yoga-based intervention)。其中以正念介入的隨機分派研究文獻最多,也收錄了一篇台灣本土研究,由基隆長庚精神科陳建鴻醫師將正念訓練應用於於棒球員以及舉重選手上,可以看到介入前後選手心流狀態自我評估量表都有顯著上升。

    【正念是什麼?】

    正念是覺察並專注關照當下的身體感受,帶著接納與非評價的心,讓身心留在此時此刻,而正念練習則包括呼吸覺察、靜坐、行走、瑜伽、甚至是生活中的大大小小,只要將注意力帶回當下就是一種正念練習。西方國家將正念稱之為心靈重訓,當我們不斷練習,心靈的肌肉就能越來越茁壯,面對壓力也就能頂得住,甚至在iPhone以及apple watch內建健康app中都有可以記錄每天正念練習的程式。

    【正念在運動員上的運用】

    湖人隊前總教練,禪師傑克森,是運動場上著名將正念帶入運動訓練的教練,Kobe也曾多次在訪談中提到他有固定靜坐的習慣,而這可以幫助他做好賽前的心理準備,有助於進到最佳狀態。正念運動性能增進法(Mindfulness Spor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MSPE)的創始人考夫曼博士(Dr. Kaufman)則發現,正念介入後的正念狀態改變量會與長跑選手個人最佳成績有顯著相關(2)。

    【有沒有簡單的練習可以做?】

    就像重訓一樣,初學者還是要有受訓完整的正念教師來帶領,之後自己練習才不會走偏或受傷喔!但有一些簡單的練習大家可以試著做看看:
    STOP: Stop, Take breath, Observe, Process
    停吸感動:暫停一下、深吸幾口氣、覺察一下身體感受、然後再繼續行動

    看來很簡單,但在壓力山大的賽事上要能做到這個步驟,不被胡思亂想的腦袋綁架其實很不容易唷!大家可以自己嘗試練習看看!

    (1) Goddard, S. G., Stevens, C. J., Jackman, P. C., & Swann, C. (2021). A systematic review of flow interventions in sport and exercis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36.
    (2) Thompson, R. W., Kaufman, K. A., De Petrillo, L. A., Glass, C. R., & Arnkoff, D. B. (2011). One year follow-up of mindful spor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MSPE) with archers, golfers, and runners.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5(2), 99-116.

  • 陳易隆醫師評價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9-10 16:20:18
    有 61 人按讚


          【 難以討好的續集 】
     
    讓人引頸期盼已久的《麻醉風暴2》於昨晚首映,也如許多有口皆碑的電視劇續集一樣,引發了正反不一的的評價,而對我來說,這開場雖然有些缺點,但卻可以說是瑕不掩瑜的兩集,唯一比較讓我擔心的是在拋出了這些議題後是否能在13集的篇幅裡都收好線,這考驗著劇組的功力。
     
    #點出台灣社會的種種病徵

    相較於第一季以一個醫療事故展開的推理情節,第二季則選擇在一開頭就切入嚴肅的社會議題,多少會讓習慣劇情與人物為主軸的觀眾覺得有些沈悶,雖然劇組試圖在第一集以兩個爆炸案來增加緊張感,但效果似乎還是差強人意了點。但我很喜歡頭兩集點出台灣社會的各種問題,除了醫療主題的健保預算問題外,街頭抗議卻遇上了敷衍的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還有明顯漠不關心的社會大眾,想善盡社會責任的記者被主編以現代閱聽人只想看速食娛樂的新聞否決了提案等等,都讓人感到熟悉而充滿共鳴。
     
    #依然細膩的鋪陳與畫面

    醫療戲的專業呈現是《麻醉風暴》系列最讓人不用擔心的部分,對於習慣看醫療劇的我來說,這樣連珠砲式的專業術語並不是負擔,即使並非百分之百理解那些詞語的意思,但卻能讓人因為這樣營造出的專業氛圍更加入戲。除此之外,在感情線的部分,一些不用台詞明講的暗線鋪陳也是我很喜歡的部份。比方說蕭政勳在救護車上聽見熊森是康聯的醫生時,閃過一絲複雜的眼神,說明他已知道楊惟愉現在在康聯,而後的重逢戲他就沒有惟瑜這麼驚訝。他們並沒有完全斷了聯繫(從惟瑜家中有一疊看來就是從國外寄來的信來推斷),但對話卻顯得如此尷尬,更讓人好奇他們從第一季結束後各自經歷了什麼。而作為噱頭的約旦場景,也交代了蕭政勳在麻醉醫生的背景之外,在擔任無國界醫師時學到更多處理急救現場的實戰經驗,讓他接管「創傷小組」組長的安排看來不會太過突兀。
     
    #新角色帶來化學效應還是演技落差

    雖然我個人很喜歡李國毅,但是平心而論,在第一集他的表現跟其他前輩們比起來果然還是有些落差,饒舌歌手這個設定老實說也不是很討好,他的演唱可能只能拿來呼嚨沒有在聽rap的觀眾(很遺憾我不是...)。孟耿如的表現則是較為平穩,這個記者的角色很容易取得觀眾的認同,也是更貼近一般觀眾的角色,她的視角在往後的劇情應該會變得更重要。

    除了兩位年輕演員,其他的新角色則是讓人眼睛一亮,這次麻2真的可以說是集合了眾多實力派演員,每幾分鐘就會讓人驚呼一次的程度,不過對於太過熟悉部分演員的我來說,有時候反而會有小出戲的困擾,比方說看到莊凱勛跟許瑋甯同框我就想起電影《目擊者》、看到隆宸翰跟黃健瑋則想起舞台劇《我記得...》。整體而言,目前新角色對我來說還是加分比較多,如何在舊有的人物關係中開拓出新的化學效應,這是在拉長了篇幅的第二季中必須妥善處理的課題。
     
    #從覺醒到不放棄希望

    在看過許多劇組訪問後,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英文片名從「Wake Up」改為「Never Give Up」,如果第一季談的是覺醒,讓觀眾跟著劇中角色一起看清身處環境的問題及困難,那麼第二季能否讓我們從這複雜難解的困境中,找出改變的一線曙光,繼而成為現實中推動改革的動力,是我對這部戲最深的期許。
     
    #麻醉風暴2
    #期待越高果然觀眾也用更嚴苛的標準檢視
    #其實整體而言覺得這續集還不差
    #尤其跟最近某部走鐘厲害的醫療劇比起來
    #配樂很有質感但是片頭片尾還是第一季比較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