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阿美族衣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阿美族衣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阿美族衣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Iku老師/Ikulaosh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九族文化村的原住民阿姨讓我穿的阿美族衣服。哈哈。好....紅喔!等一下那邊的外國人!不要拍我,我也是外國人(笑) 我每一次看到台灣原住民穿的衣服覺得非常美麗。想一想為什麼?我覺得因為是每一個都非常的「獨特」。而且這個獨特裡面有歷史與自我。 一般現在市面上看到的為了「大家」的。衣服形狀都差不多,很...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阿美族衣服」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妞妞《許寀菁》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Juni Yu 啾尼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Ikulaoshi佐藤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Iku老師/Ikulaosh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Iku老師/Ikulaosh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美族衣服 在 leftab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阿美族衣服 在 妞妞《許寀菁》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07 10:52:31
人ㄚ!耳根太輕,只能讓心沉重, 親眼看到的都未必是真的,何況只是聽說~大家說是吧! #阿美族衣服好美❤️...
阿美族衣服 在 Juni Yu 啾尼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3 15:49:28
. 台東我要來咯🇼🇸~~ #你的偽台仔已上線 . 這張照片超像在機場準備登機🛫, 說到旅行大家都知道我很常去台灣啦, 但台東我只是環島經過沒細玩過。 而台東縣府最近在香港舉辦旅遊推廣快閃, 過程中可以用VR體驗和了解台東的特色景點, 現場也有身穿阿美族衣服的工作人員解釋內容, 還很貼心會送台東的限量...
阿美族衣服 在 Ikulaoshi佐藤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9 00:01:59
九族文化村的原住民阿姨讓我穿的阿美族衣服。哈哈。好....紅喔!等一下那邊的外國人!不要拍我,我也是外國人(笑) 我每一次看到台灣原住民穿的衣服覺得非常美麗。想一想為什麼?我覺得因為是每一個都非常的「獨特」。而且這個獨特裡面有歷史與自我。 一般現在市面上看到的為了「大家」的。衣服形狀都差不多,很...
-
阿美族衣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12 23:46:14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阿美族衣服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23 10:00:01看更多旅遊探險趣!【嘻遊記】►►https://bit.ly/2Lpvyz3
西瓜哥哥、草莓姊姊獨創不同部落族人,演出西瓜族與草莓族因為溝通不良產生誤會,藉此強調大家應該多了解不同族群文化、習慣,並對台灣十四族原民文化特色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
草莓姊姊前往「生活與器具區」,認識原住民日常生活用具與各族的住屋模型。西瓜哥哥則前往「衣飾與文化區」參觀特殊的衣服與裝飾,也看到刺青文化與排灣之寶「琉璃珠」。
兩人前往特展區看到阿美族里漏部落祭師的介紹,接著跟著老師引導參觀了各族的「信仰與祭儀區」,發現原來不同的文化有這麼多種不一樣的信仰形式。西瓜哥哥、草莓姊姊還分別展現自己創意,動手DIY製作屬於自己的傳家寶琉璃珠。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bit.ly/yoyohotmusi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bit.ly/yoyonewmusic
YOYO點點名
►►http://bit.ly/2NmL3J7
好好玩自然
►►https://bit.ly/2MQZZQa
大頭小狀元
►►http://bit.ly/babybossall_0511
【訂閱YOYOTV】►►https://goo.gl/PCO1FZ -
阿美族衣服 在 leftab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07-15 15:51:20飛魚雲豹音樂工團「系列八」
布農專輯—林班原住民族的悲歡離合
林班歌-是居住在山林間的神仙們,面對現實困頓時,所賴以抒發的歌曲。五、六0年代,林務局僱請部落青年們上山整理林地,經常上山工作就是一、二個月。晚上烤火無聊時,常常用一把吉他,幾個人哼哼唱唱,就編出一些歌曲出來。
這張專輯裡面的八首林班歌,雖然多是男女對詠的情歌,但卻是原住民族在歷經百年來文化、經濟、社會的巨大破壞後,微弱、自我慰藉的掙扎之歌。
1.東埔之歌
2.三更半夜
3.情人的眼淚
4.牽牛歌
5.獨自行走
6.阿珠
7.難忘的心上人
8.歡迎歌
亞山:國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唱林班歌了。以前新中橫測量的時候,砍樹、定標。聚在深山一個月,這邊有一個東埔山,他們住在那邊的工寮。從東埔山往下看就是東埔部落,因此做了這樣的一首歌。還有高雄的布農族,像桃源村的人也會來東埔這裡造林,也帶來了這些歌。
師母:以前小時候會好奇林班的工作,但媽媽不准。後來,有的人砍樹,砍到手斷了,我就不敢去了。
美珠:六月國小畢業後,七月就去林班了,往林班上山賺錢。即使是女孩子也一群人去林班。年長的人會照顧。當時的工錢一天一百多塊,當時的米一包也要一百多塊。上山砍草,砍杉木旁的草,有時候挖地種杉,有時候整地。一去就是一個禮拜,大家都睡在工寮,也不覺得那很苦。還可以玩躲貓貓。
有一次姑媽找我們去林班工作,要去杉林溪煮飯,二樓有燈,和我同行讀護校的同學就帶著錄音機、高跟鞋、漂亮的衣服要去照相,我們以為只是煮飯不需去山上工作。但是我們一到就想哭,暗暗的晚上沒有雨靴。隔天一早就要砍草,只好借姑媽的鞋子。後來我就去桃園的工廠工作。以前在林班工作,沒有喝酒、沒有電視,就是唱歌。晚上感覺暗暗的,唱歌感覺很好。在平地的時候,我們不會唱歌,因為在工廠會怕,看到平地人會怕,因為被欺負過。也有跟姊姊說,不要再去了,但還是又被調到別的地方。
木松:國中的時候和亞山一起到林班工作,都是寒暑假的時候,因為要籌學費,當時的學費都是自己交錢。那時候讀書自己要負擔,家人沒有鼓勵唸書。就只好跟著去林班賺錢。結果有一次被騙了,做了一個月才領三百多塊。 林班的帶工,標的都是平地人,工作的時候還要算時間,會算時間說還有三十秒就要開始了。
當時說累是會累,年紀越小,做的公差越多。年紀最小,大家會要你去拿水等等...。但是年長的人也會幫我們磨刀,所以那時候出公差是應該的。就這樣大概做了三年。當時的生活很很精彩,晚上不知不覺中烤火唱歌,我記得第一次唱 第二段林班生活多麼寂寞,那一段我們就不會唱。
伊曼:和高中畢業後當兵回來回到部落,沒有什麼可以做的,就和木松的妹妹一起去台中工作,一去就沒有回來,因為在台中賺錢比較多。在公司常常和排灣族打排球,就在那時候認識美秀,那時候的美秀很清秀,我還以為她是漢人。
木松:我們那時候有去公司看伊曼的女朋友,我們都說美秀怎麼可能看上伊曼?在公司大家都會到教會聚在一起。也有一些表兄弟會住在一起。
木松:女孩去林班男孩子都會照顧,....
亞山:但也要看長相啊......
美珠: 以前只有我一個小姐啊.....
亞山:美珠以前像猴子..
美珠:有時候我只要負責背便當,每天也有五百塊,但我還是一直跟著木松走......以前和木松還會錄歌,錄林班歌、詩歌,錄了好幾卷,常常邊錄邊哭,那時候也是萬壽負責彈吉他。
伊曼:以前去林班工作會哭,那麼小,長輩砍完草在上面休息,我們還在底下砍...
美珠:以前大人很過份,林班賺的工錢全部給爸爸媽媽拿走,很過份,也不會給我們一點。
王拓南:布農族過去沒有歌,只有八部合音。我們年輕的時候喜歡樂器,發現阿美族等各族群都有自己創作的歌,當時就有樣的感動,應該作一些布農族所創作的曲。於是就和伍清光編譜,我寫歌詞,從那個時後就開始布農族創作的歌,那時候是二十四歲的時候,二十幾年前,退伍後開車,原本要成立樂團,沒有人幫忙。
獨自行走 這首歌要說的是,住在山上人事少,一個人去工作走走,會寂寞,聽到鳥叫,在人憂傷聽到鳥聲會感到安慰。
木松:在林班工作學到要聽老人、長輩的話,畢竟他們很照顧我們。也學會了要刻苦耐勞,雖然很累,但別人可以作的,我們也可以做。晚上老人也會跟我們講關於布農族過去的生活。
亞山:過去在林班工作,長期生活在一起,彼此扶持互相幫忙,現在沒有林班的生活,小孩學不到過去大家族的互助。
木松:小孩子有什麼就是共享,有糖果一伸手,我們就會就會分,即使在石頭上打碎也會分。一定會給旁邊的人。
王拓南:過去在教會經常會有人來訪問,我們沒有布農族的歡迎歌,所以我們兩個人就做了這首歡迎歌。歡迎客人來到教會。
王拓南:作牽牛歌是因為小時候犁田,經常父母親叫去工作,每次要放牛餵牛,跟自然接近。三十年前部落是屬於安靜的現代化後就比較不一樣。
木松:以前不會磨刀、砍草,他們會下來幫忙。便當吃不夠分給我們,大家像大家族一樣彼此尊重,也尊重長輩。以前講話很謹慎,講話比較客氣。以前用狗去追山豬大家都會參與。有時候,一鄰的人全部一起去捕魚,大家在籃球場上分魚。大家也一起採收玉米。這是布農族固有的團結力。
美珠:我知道做這首歌的人在我國小的時候,有一個叫libu的年輕人,他喜歡我姊姊。國小的時候,那年輕人一直跟著我爸爸,但姊姊不喜歡他,他還是一直幫忙,要表現給爸爸看。他做這首歌是在醫院,可能是想她,覺得失戀了。這就叫做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首歌國小的時候在東埔很流行,那時候大家都會唱,就是不知道這首歌的感情。在民國五十幾年的時候吧!
li bu:阿珠這首歌他們年輕人喜歡,我不喜歡。以前跟阿珠一起工作,後來到外面工作,出車禍,這首歌是在醫院做的,以前年輕唱的。
總監/張俊傑
製作人/陳主惠
編曲‧配器/陳主惠
演唱/布農文化工作室
Dama Daho(伍保國)
Dama Lo (伍文科)
Gina Hum hum(科月香)
I val(王錦蘭)
Aziman(史亞山)
La ngui(伍美珠)
Aziman(伍治中)
A boos(林美秀)
La niahu(伍木松)
Buni(全明花)
Daho(伍萬壽)
Umav(松金花)
Lini(方良吉)
A boos(全靜茹)
Baisu(王榮貴)
美術設計/周麗鈞
阿美族衣服 在 Iku老師/Ikulaosh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九族文化村的原住民阿姨讓我穿的阿美族衣服。哈哈。好....紅喔!等一下那邊的外國人!不要拍我,我也是外國人(笑)
我每一次看到台灣原住民穿的衣服覺得非常美麗。想一想為什麼?我覺得因為是每一個都非常的「獨特」。而且這個獨特裡面有歷史與自我。
一般現在市面上看到的為了「大家」的。衣服形狀都差不多,很難有特色。很像是一個公式範圍內大家這邊改一點點,那邊改一點點。因為為了「大家」的,所以穿著也很難有你我他。
每個國家的傳統的衣服背後,存在的是「我們」。有我們才會有你們。大家都不同,但是都美麗。嗯,真的很喜歡。
#九族文化村
#南投好好玩
#之後有影片
#日月潭
IG:ikulaoshi
阿美族衣服 在 Iku老師/Ikulaosh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九族文化村的原住民阿姨讓我穿的阿美族衣服。哈哈。好....紅喔!等一下那邊的外國人!不要拍我,我也是外國人(笑)
我每一次看到台灣原住民穿的衣服覺得非常美麗。想一想為什麼?我覺得因為是每一個都非常的「獨特」。而且這個獨特裡面有歷史與自我。
一般現在市面上看到的為了「大家」的。衣服形狀都差不多,很難有特色。很像是一個公式範圍內大家這邊改一點點,那邊改一點點。因為為了「大家」的,所以穿著也很難有你我他。
每個國家的傳統的衣服背後,存在的是「我們」。有我們才會有你們。大家都不同,但是都美麗。嗯,真的很喜歡。
#九族文化村
#南投好好玩
#之後有影片
#日月潭
IG:ikulaoshi
阿美族衣服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嗎?【阿美族服飾跟瑞士人有關?!】
#本日冷知識1038
晚上好,又到了藝文界的傅培梅主婦界的張愛玲南島日和各位讀者見面的時間。今天要來和各位介紹,阿美族特有和瑞士有關係的服飾~
什麼?瑞士?是因為阿美族衣服跟瑞士國旗一樣都紅色嗎?
錯了,快點聽聽藝文界的傅培梅主婦界的張愛玲南島日的分享吧!
#這稱號有夠長
http://www.dailycold.tw/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