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阿德勒缺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阿德勒缺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阿德勒缺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阿德勒缺點產品中有8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當我們不想維持關係了,對方的種種缺點就出現了 . 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10年度心理健康月(線上直播活動) 故事大綱: 在愛情的世界裡,我們是彼此的怪胎。 陳柏青是一名嚴重神經性強迫症患者,有非常嚴重的潔癖,非不得已要出門時都是全副武裝;穿防塵衣、戴手套、戴口罩,還會不停的洗手,所以他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無法創新,是因為你不會發揮潛力:觀察力+質問力+混搭力,用對三大能力,創造工作的最大值」新書介紹 專訪企劃:林進韋 內容簡介: 你常認為自己是「普通人」嗎?如果你這麼想就大錯特錯! 我們目前發揮的潛能只有3~5%而已。 只要能喚醒潛力,工作就能更上一層樓, 日本資深...

阿德勒缺點 在 夏恩の第二人生|桃園文字調色咖啡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1:08:24

⠀ 【了解自己︳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人際關係。】 --- #阿德勒 其實我們離最遠的人際關係就是自己 人生最重要就是了解自己與自己之間的事 ⠀ 『當你越了解自己,越有自信 不了解自己,就是一種傷害他人。』 ⠀ 教學這些年來發現許多人 無法用一分鐘總結他現在的人生 不是沒重點講很長,就是短短幾字就...

阿德勒缺點 在 Melo Hsu|自我成長 & 生活體驗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3:51:58

一定要寫讓觀眾喜歡的內容嗎?​ 一定要只能分享網路上面的知識嗎?​ 當內容都跟大多數人一樣的時候​ 要怎麼跳出來或是做得更持久呢?​ ​ ​ 現在你想要學習寫作或是製作一些內容到IG、Youtube上很簡單​ 相信很多人真的都是把自己在書裡或網路上面看到的訊息、知識​ 直接照著框架分享出來​ ​ ​...

  • 阿德勒缺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2 21:34:16
    有 681 人按讚

    當我們不想維持關係了,對方的種種缺點就出現了

    .

    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10年度心理健康月(線上直播活動)

    故事大綱:

    在愛情的世界裡,我們是彼此的怪胎。

    陳柏青是一名嚴重神經性強迫症患者,有非常嚴重的潔癖,非不得已要出門時都是全副武裝;穿防塵衣、戴手套、戴口罩,還會不停的洗手,所以他幾乎沒辦法正常社交生活。在一般人眼中,柏青就是個異於常人的怪胎。每月的15號是柏青唯一一天出門採買的日子,就在某個命運的15號,他遇見了與他「同病相憐」的另一個怪胎—陳靜。陳靜除了跟柏青一樣有嚴重的潔癖之外,她的皮膚只要在家以外的地方待上超過四小時就會嚴重過敏,全身長出紅斑。原本以為自己要永遠孤單活在這世界上的兩人,老天爺讓他們相遇,發展出一塵不染的愛情,彷彿擁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遺棄。然而這段看似命中註定的關係,卻在柏青的強迫症突然消失後,漸漸的變了調…愛情的承諾,真的能永保新鮮嗎?

    .

    《怪胎》(英語:I Weirdo,標題設計寫作:i WEiRDO),是台灣第一部全程使用iPhone拍攝的劇情長片,由廖明毅擔任導演、編劇、攝影和剪接四大要職,並由林柏宏和謝欣穎領銜主演。在2020年台北電影節特別放映單元進行亞洲首映,電影於2020年8月7日在台灣上映。

    取自維基百科

    .

    《怪胎》在金馬獎入圍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視覺效果以及最佳美術設計。

    .

    強迫症(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又譯強迫性疾患、強迫性障礙、強迫性病症、強迫症疾患、強迫性神經症,亦譯沉溺,是一種精神病。西方精神醫學中的強迫症包含強迫觀念(obsessions)和強迫行為(compulsions)。

    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一直希望結束卻又無法擺脫這些強迫觀念和行為。強迫症的表現可以自輕微到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在學校的表現,甚至日常生活。最常見到的是重複而過度的清潔與檢查行為,有時患者已經害怕重複行為的執行,為了逃避進而引發對於特定髒污產生強烈的排斥心理,例如遇到手上有油汙會在大腦迴路上產生清潔的慾望,正常的大腦會在執行完後清除神經迴路的活性達到降低慾望進而結束動作,但是患者在清潔後卻得不到該有的神經回饋進而讓慾望控制身體。在老鼠動物研究上,對特定神經傳導受體進行基因改造而降低對抑制訊息的活性,實驗老鼠會因為重複的臉部清潔動作而磨光臉部毛髮。患者會感到需要不斷反覆地檢查某些事,並且在患者的思緒中,會持續地重複浮現某種想法,或是感到需要一再地執行某些日常行為。

    常見的重複行為包含洗手、計算東西、檢查門是否上鎖、強迫他人、懂禮貌卻不守、重複寄發一樣的電子郵件、要求物品以特定方式擺放或排序。有些患者可能會對丟棄物品有障礙,如果有強迫症的人改了這些習慣就會陷入鬱悶的情緒。這些重複行為嚴重的程度,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比如患者每天會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去執行這些行為,大部分的成人患者能察覺他們的行為並不合理,強迫症的狀況和抽搐、焦慮等失調有關,也可能會導致自殺風險提升。

    取自維基百科

    .

    我們討厭某個人的時候,要列舉出許多原因並不難。例如,我討厭他優柔寡斷。但同樣的我,過去可能認為他是一個好相處、不會任意指使他人的人。又或者,我原本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做事井井有條,但後來可能又會嫌他老愛在小事上堅持。或者,以前覺得某個人不拘小節,後來卻覺得他太粗線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當我不想和那個人維持關係時(這才是找缺點真正的「目的」),我就不得不找出他的短處。這樣才能把不和他繼續維持關係這件事正當化。
    ~《阿德勒教你面對人生困境》

    .

    填寫回饋可以參加抽獎
    連結請見直播留言

  • 阿德勒缺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9 23:00:42
    有 86 人按讚

    [補班週來抽書]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2
    #正向教養書系第一本著作
    #最完整最暢銷的作品 #補班週來抽
    #從幼兒園到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都適用的好書
    你知道嗎?當你的愛太多,對孩子是有害的!
    在我的親職講座中,常提到,#溺愛的父母並沒有比嚴厲的父母吃香
    當你幫孩子安排許多你人生中缺乏的活動,你將失去認識他的機會

    如果你問父母,
    世界上最讓你感到溫馨有愛,生活有目標有動力的事情是關於什麼,答案也許是「孩子」;
    但是,會讓你挫折到無地自容,感到被針對、對方就是貪得無厭、天生找碴的,也是「孩子」。

    這本書將告訴你,當我們愛孩子之餘,過剩的愛如何將我們也逼向極端。
    當我們覺得「身為好父母,應該就要...」已經陷入偏執。
    #教養沒有正解
    書中羅列出:#沒發現小孩已獨立過度保護的家長 教養盲點;
    透過自我覺察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生活型態偏好,了解壓力來源和身心痛苦的點,打造舒心平靜的家庭氣氛,透過對生活偏好的了解,了解自己的地雷,並知道自己能量不足的點,在家人相處時溝通教養模式,並了解自己在教養的優勢和能量低點,進而和家人達成隊友補位的互動。
    【正向教養最核心的觀念】
    ・教養孩子的三種方式
    ・七個重要的認知與人生技能
    ・四個步驟,贏得孩子的合作
    ・父母如何運用阿德勒提出的八個基本觀念,培養出正向教養的技巧・修正錯誤的三個方法

    【#先瞭解你自己,才能影響孩子】
    ・四種常見的生活型態偏好,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對教養或教學的影響
    ・如何瞭解出生順序,以便瞭解孩子的世界
    ・如何利用出生順序的訊息來鼓勵孩子
    ・出生順序對婚姻、對教學風格的影響

    【正向教養中的有效溝通法】
    ・有愛、有效的啟發式提問法
    ・和孩子建立非語言的溝通訊號
    ・讓你的行為和言語,同樣都是溫和且堅定的

    【父母不能不知、讓家裡井井有條的方法】
    ・如何透過日常慣例表,讓孩子不再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床
    ・如何避免早上起床後趕著上班上學的混亂時間
    ・如何避免用餐時(不管在家還是在外)一團混亂

    【當孩子彼此衝突的時候】
    ・先安撫造成傷害的孩子,再邀請他一起安撫受傷的孩子
    ・父母不再介入孩子之間的爭吵:如何給予孩子相同的待遇
    ・孩子之間有哪些衝突,是父母(或老師)必須介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書活動規則,請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在粉專(非僅僅貼文)按讚。
    2.在本文下方留言「我願意在生活中多創造陪伴式傾聽」或「教養的禮物是跟隨你的心,認識你自己」或「信任內在的智慧抵達關係的彼方」+成功標註3位好友
    3.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
    就有機會獲得此書,本次將抽出兩位幸運讀者喔!
    留言時間9/9(四)23:00-9/11(六)17:00~~
    9/12(日)將公告幸運得主兩名喔!#遠流出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客來網路書店參考連結(如留言一):

  • 阿德勒缺點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5 15:34:26
    有 57 人按讚

    【#閱讀345】23:《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教師篇》 (暘斌)

    當初得知有這本書時,我相當興奮,不僅以最快的速度購入,並快馬加鞭地看完。身為國中導師的我真的太需要這本書了!

    既然「正向教養」能改變一個家庭,一樣的原理經過微調,就能大幅提升教室中的良好氣氛,何樂而不為呢?

    ✨三大亮點

    1️⃣營造教室內「尊重」與「合作」的氛圍

    多年來,江湖上流傳著一個誇張的比喻,國中生就像「半獸人」,教室就像「動物園」,而導師就像「馴獸師」。如果老師抱持著這樣的心態來班級經營,學生問題恐怕真的會層出不窮😅

    我們在家庭裡實踐正向教養時,強調要「尊重」孩子,讓孩子因為被重視而感受到自我的價值;也注重和孩子「合作」解決問題,而非說教和下指導棋。

    面對學生也是如此啊!把學生當成「半獸人」?或者採取尊重、合作的方式對待每一個「孩子」?起始的心態不同,結果自然大相逕庭。

    2️⃣面對學生「錯誤行為」時的態度

    在家裡,父母可以很有耐心的陪著孩子度過情緒風暴,二十分鐘、一個小時、甚至整個上午⋯⋯

    然而在學校,老師要面對的可是三十幾個孩子、別班的課務、考試和備課的壓力以及開不完的會。說真的,哪有那個美國時間啊?尤其是明明很忙了,再三提醒的事情,學生依然故我,我真的也會忍不住生氣😂

    正向教養認為「鼓勵比懲罰」更有用。我很喜歡這句話:「我們為什麼認為,要讓人有好表現,必須先讓他感覺糟糕?人們感覺好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好。」

    這個觀念不是指學生犯錯時,我們不用糾正,還去讚美他一番。而是,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錯誤,傳統上,家長和老師常會採取指責和懲罰的方式,畢竟這樣處理最直覺且快速!

    正向教養則是主張大人應該和孩子一起以「3R1H」的方式解決問題:#相關Related、#尊重Respectful、#合理Reasonable、#有幫助Helpful。

    例如孩子作業沒完成,把他叫來罵一頓並要求罰抄課文,並不是一個理想的作法。既不尊重、不合理,又與解決問題沒有相關性,更沒有幫助。

    若採取「3R1H」的方式,應是和孩子探討「如何能完成作業」,並協助他逐步完成,慢慢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3️⃣從提供「教室管理的工具」到召開「班級會議」

    本書提供了11種教室管理工具,幫助我們解決疑難雜症,並維持教室內互相尊重的氣氛。

    這些方法都很好用,簡單分享我很常用的一項。它的名稱是「#有限的選擇」:我們要尊重孩子,但不能讓他們漫無目的地做決定。

    好比「國文科要不要有回家作業?」就未必是個適合且老師和家長都能接受的選項。但如果將選項改成:「你可以自己決定報告的形式,口頭報告、書面報告或者上臺演出都行」,或許學生會因為有選擇權而備感尊重,老師也能達到教學目標。

    書中也大力推薦以「#班級會議」的方式來解決班上的問題。其實就是正向教養中「家庭會議」的擴大版,場域也由家中轉換至學校。

    班級會議的核心價值是人人可發言,並且感覺到自己的發言是被重視的,自己能對班上有所貢獻。透過一次次這樣的歷程,形成班上互相尊重的氛圍,一起動腦解決班上的難題,藉此讓學生對班級更有歸屬感。

    從初階的管理技巧,到進階的有效召開班級會議,書中都有詳細解說,我們讀者也可以試著練習、操作,無論起初成效如何,願意嘗試就是改變的開始。

    📝四大金句

    1️⃣卓越可以透過專注於優點,並妥善面對缺點來達到,而不是消除缺點。

    2️⃣學生積極參與解決問題後,問題才真正被解決。儘管學生得出的結論通常跟老師原本說的一樣,但產生的效果卻完全不同。

    3️⃣如果老師不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學生也不容易改變。幫助學生學習自我控制、自我規範、富責任感與解決問題的技能,不要猶豫,先從自己做起。

    4️⃣問題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只是提供學生在一個滋養勇氣與自信的賦能環境裡,發展解決問題技能的機會,並幫助他們在未來成為一名具建設性、懂得貢獻,並且快樂幸福的世界公民。

    👨‍🏫我的看法

    說實話,分享這本書並不代表我能實踐得多好!我在帶領導師班時,對規矩、禮貌、整潔⋯⋯都有高規格的要求,學生們應該覺得我很嚴格吧,尤其是七年級時😅因為我相信自律始終源自於他律。

    不過,我還是很認同正向教養的理念,正在努力練習並實踐,因此有過幾次成功經驗。

    曾經,我和某個常遲到的孩子進行長談,討論解決方法、表達信任之意,相信他能自我負責,後來孩子感受到我對他的信任和尊重,因而變得更自律,慣性遲到也大幅改善。

    漫漫教學路上的點點成功經驗,累積起來就是最美好的回憶。

    「在教室裡實踐正向教養」是一輩子的功課,心裡有著這個高遠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前進,偶爾失誤了,事後還是會肯定那個願意努力學習的自己。當老師這件事,也因此有了更多樂趣和意義。

    #歡迎分享
    ─────

    🔸延伸閱讀🔸

    📌《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暘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34029981472618/?d=n

    📌《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 (暘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95165615359054/?d=n

    📌《給力:我想教會孩子的事 林晉如的創意班級經營術》 (暘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08928563982758/

    📌《正向聚焦》──我們都不完美,但都足夠美好  (暘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34928124716136/?extid=0&d=n

    📌五招打造日本級的乾淨教室  (暘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84315659777382/

    📌學業墊底的孩子,卻是我的驕傲 (暘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49835683225379/

    📌畢業前必學的一堂課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65423708333243/

  • 阿德勒缺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2-14 20:58:14

    本集主題:「無法創新,是因為你不會發揮潛力:觀察力+質問力+混搭力,用對三大能力,創造工作的最大值」新書介紹
       
    專訪企劃:林進韋
       
    內容簡介:
    你常認為自己是「普通人」嗎?如果你這麼想就大錯特錯!
    我們目前發揮的潛能只有3~5%而已。
      
    只要能喚醒潛力,工作就能更上一層樓,
    日本資深心理教練教你如何在工作上發揮到100%,
    成為事半功倍、人人搶手的一流人才!
      
    ★好奇心 × 深度思考 × 跨界結合 = 追求創新、創造工作最大值的三大能力!
      
    ✓ 觀察力 →創意的第一步來自於觀察
    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找出事物的優缺點,讚美它們與眾不同之處。
      
    ✓ 質問力 →不斷自我質問來喚醒自己的潛能,豐富想像力
    透過大量提問找出事件的真正核心,並藉由破壞性的質問得到不同觀點,激發創意。
      
    ✓ 混搭力 →大部分的創新,是組合不同性質的事物後誕生
    多跟不同領域的人交流,透過跨領域的結合,蹦出不一樣的火花。
      
    除了以上這三大能力外,作者三浦將也提出想要喚醒潛力,必須先要擁有:
    ✓ 當傻瓜的勇氣 →放下各種執著與偏見,讓身心回到純真放鬆狀態。
    ✓ 放空的勇氣 →腦中充滿多餘的思考,將阻礙創造力的產生。
    ✓ 失敗的勇氣 →愈早經歷愈多失敗,獲得成功的機率愈高。
      
      有了這三種勇氣,就能擺脫內心障礙,意想不到的點子也會一一浮現。另外,三浦將也運用阿德勒心理學,為想要打造創新團隊的領導者提供培養成員的共識與追隨力的建議,協助成員發掘自我實力!
      
    作者簡介:三浦將 Shoma Miura
      大阪府立大學工學系,英國雪菲爾大學研究所理學與管理學碩士畢業,現為TEAM DYNAMICS董事長兼執行長,人才培育、組織開發顧問/高階主管教練。曾任職於大型廣告公司、外商企業,後來創立TEAM DYNAMICS,以「讓更多人能在週一早晨神采奕奕地工作」為目的,從事人才培育諮商、企業研修等。
      
      以「溝通能改變企業」的觀點,加上阿德勒心理學及心理指導溝通為方法,從事領導力開發、團隊建設訓練、公司內部教育訓練等,協助企業發展。他的「溝通交流課程」獲得參加者好評「真希望早一點參加!」,回客率高達百分之百。此外,他也以「培養好習慣」受到高度讚美,善於運用其專業幫助學員在課程後養成固定的習慣。
      
      著有《成為一流人才的38個好習慣:只要改變一個行為,就能讓人生順遂、好事接二連三來敲門!》、《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日本心理教練的習慣養成術》等書,其著作累積銷售超過二十萬本。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