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的專家會客室】 慢性肌腱炎治療新趨勢!骨科微創達人釋高上醫師分享「體外震波治療」,免動刀改善網球肘、足底筋膜炎
板機指、媽媽手、高爾夫球肘、足底筋膜炎,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慢性肌腱炎症狀,有些人嘗試過各種復健治療效果卻不彰,現在多了一項治療新選擇:體外震波治療,造福有慢性肌腱炎困擾的患者...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 慢性肌腱炎治療新趨勢!骨科微創達人釋高上醫師分享「體外震波治療」,免動刀改善網球肘、足底筋膜炎
板機指、媽媽手、高爾夫球肘、足底筋膜炎,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慢性肌腱炎症狀,有些人嘗試過各種復健治療效果卻不彰,現在多了一項治療新選擇:體外震波治療,造福有慢性肌腱炎困擾的患者!這次特別諮詢骨科微創達人釋高上醫師,為大家講解慢性肌腱炎成因,以及現在最新的震波治療原理、適應症,想要改善疼痛問題、提升生活品質,一起來看看吧!
#釋高上醫師
現任新光醫院骨科微創中心主任、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的釋高上醫師(教授),曾在在《良醫健康網》近四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骨科第一名好醫師評價。專長為微創人工關節置換重建、手足外科、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運動傷害及各種骨折創傷微創手術
📌Q:什麼是體外震波治療?
體外震波治療(英文簡稱ESWT)是一種新技術,原理有點類似泌尿科用來治療泌尿道結石的碎石技術,藉由聚焦後產生的能量將結石震碎,目前也被運用在骨科的慢性肌腱炎、筋骨慢性疼痛治療上。針對同部位給予能量,促進組織代謝及修復,幫助緩解疼痛,療程為非侵入性、不需要動刀及麻醉,目前常運用在治療軟組織發炎、運動傷害,如肩關節肌腱鈣化、板機指、媽媽手、高爾夫球肘、足底筋膜炎等
📌Q:何謂肌鍵炎?慢性肌腱炎的常見成因為何?
肌肉的末端形成細長的帶狀構造以附著於骨頭之上,此帶狀構造即是肌腱。產生肌腱炎的常見原因多是同個部位的肌肉或韌帶長期錯誤、過度的使用,造成肌腱慢慢發炎,通常好發的部位如手指(板機指)、肩膀(經常背重物)、手肘(如高爾夫球肘)、下肢(如足跟之阿基里斯肌腱炎)。當肌腱急性發炎時,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現象,按壓患部疼痛感會更劇烈,可以透過冰敷、打針等方式幫助消腫止痛,若沒有妥善的治療及休息,就可能會演變成慢性肌腱炎,例如動作僵硬、無力、麻痺,造成生活不便
📌Q:目前治療慢性肌腱炎有哪些方式?
治療肌腱炎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分成藥物治療如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注射類固醇,也有物理性治療如熱敷、冰敷、電療、低能量雷射、推拿、復健等,控制發炎反應。而震波治療是現在最新的趨勢,不用吃藥、打針、開刀,以非侵入性的方式,針對疼痛部位給予能量,增進組織再生與修復,幫助不適症狀獲得改善
📌Q:體外震波治療過程感受如何?
在治療的過程有些患者會感受刺痛、痠麻,屬於短暫的現象,特別是第一次療程的疼痛感會更顯著,但隨著持續治療後疼痛感會逐漸減低。每個部位每次治療時間約10~15分鐘,治療的次數會因個人的狀況有所差異,需由專業醫師評估診斷,通常2~3次療程就會有顯著改善。療程後建議先避免劇烈運動及負荷重物,讓患部好好休息,避免對正在修復的組織再度產生傷害。有些人療程後會出現痠痛、紅腫現象,通常幾天之內就會消失,無須過度擔心
📌Q:體外震波治療不適合的族群?
雖然體外震波療程屬於非侵入性、免麻醉動刀,但還是有些特殊情形不建議施作。包含目前正懷孕、使用心臟整律器或活動性心臟病患、有惡性腫瘤、患處正感染中、凝血功能障礙者(正服用抗凝血劑)、14歲以下兒童。如果有治療上的疑慮,建議還是要先諮詢專業醫師
📌Q:治療後想避免再次復發,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項?
想要預防肌腱炎復發,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肌腱反覆受傷!避免長時間重複使用患處、過度或不正常的負荷重物,若因工作需求無法避免,建議搭配護具,減輕肌腱受力。飲食上可以適當補充營養如鈣質、蛋白質,有意細胞組織強健。也可以多做一些伸展操,特別是運動過後,幫助平衡過度緊繃的肌腱,避免增加肌腱壓力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
關節發炎要冰敷還是熱敷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退化化膝蓋關節炎,是男生比較容易得到還是女生呢?」
答案是:女生比較容易得到
女性得到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是男性的2倍,而停經後婦女患病率增加,65歲以後,女性膝蓋關節退化更是是男性的3至4倍。
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
原因:骨關節炎主要是軟骨關節流失之外,骨頭的硬骨出現不均之增生或形成骨刺。
症狀:疼痛、關節僵硬、肌肉無力,常在久站及活動、尤其是負重或爬樓梯時會感到疼痛加劇,但休息時疼痛便能緩解,
膝蓋退化和性別、體重及年齡有關,平均年齡每增加一歲,發生膝關節炎機率增加近1%;而體重過重得到膝蓋退化機率有提高。
嚴重積水或反覆積水要排除是痛風、感染或十字韌帶/半月板問題等。
為什麼女生比男生多呢?
1. 解坡學:由於女性有生育功能,骨盆一般比男性寬大,使大腿骨和垂直地面線角度增加,使膝蓋受壓較大,關節就容易磨損。同時女性的大腿骨比較窄、膝蓋骨(髕骨)比較細,以同樣體重,女生膝蓋壓力就會增加。
2. 肌肉力量差:沒有運動習慣的女性,膝蓋旁邊的肌肉和韌帶不夠強壯,無法保護關節
3. 習慣:過去婦女需做家事機率較高,跪地板擦地、坐在板凳上挑菜、蹲著幫小朋友洗澡、坐在地板上等動作,要過度彎曲膝蓋,都會增加膝蓋退化。另外有穿高跟鞋習慣、常常蹲著上廁所的女性,膝關節退化年齡也會提早。
膝蓋關節退化之治療
1. 運動及生活習慣改變:
很多關節痛的人一運動就痛,反而不敢動,這會加速肌肉力量下降,使膝關節炎惡化,所以運動是必要的。若原運動習慣是跑步或爬山,可以減少長跑距離或改爬緩坡,建議改變運動方式,改為:騎腳踏車、水中行走。
生活習慣改變:避免長期蹲踞或做過低椅子,若要走較遠的路可穿戴護膝。疼痛急性期冰敷,數天後改熱敷。
2. 自我復健訓練:大腿肌力強化訓練,加強股四頭肌(如圖),伸展大腿前後之肌肉,可增加關節活動度
3. 過胖者建議減重
4. 藥物及疼痛治療:使用止痛消炎藥,包含口服藥及止痛針。
5. 膝關節注射:施打玻尿酸,增加膝蓋關節軟骨之潤滑,減緩腫脹發炎;急性嚴重疼痛發炎積水,可將關節積水抽出並且施打類固醇;再生減緩退化可注射血漿血小板或細胞療法
6. 飲食顧筋骨:
補充葡萄糖胺,飲食如甲殼類、貝類、動物軟骨(如:鯊魚軟骨、雞軟骨)
膠質有利軟骨修復:魚湯、木耳、蹄膀、排骨湯
鈣質:牛奶優格、乳酪、及豆類(豆漿)
吃抗氧化食材:青菜、蔬果,富含維他命C和E
7. 若嚴重關節退化、軟骨磨損,以上治療4至6個月無效時,可考慮手術,包含關節鏡、膝關節置換等
最後,無論女生還男生都還是有可能會關節退化,在還沒發生時,就需注意所有可能傷害膝蓋的危險習慣,保持適當運動習慣。
關節發炎要冰敷還是熱敷 在 堡醫師的痠痛堡健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肥宅擠壓症 X】
【脂肪墊擠壓症 O】=跑步後-前側膝蓋痛
你知道的,有時候肥宅X 脂肪O還是有好處的,特別是你前側膝蓋疼痛的時候...
-----------------------------------------
正名【膝蓋脂肪墊擠壓症OO】=Hoffa's fat pad發炎
=Infrapatellar fat pad (IFP)=Hoffa's disease
某些(新)人跑步的時候,特別是跑步要減肥的人。跑一跑前側膝蓋痛了起來。是甚麼原因呢?
18歲的小弟弟,為了擺脫肥宅的稱號,於是這個月開始想跑步減肥(皂X)。無奈跑了兩周,前方膝蓋開始痛了起來,於是想說摸摸看自己的膝蓋是哪裡有問題,哪裡正在痛?
結果對照某醫師發表的圖,發現壓了壓髕骨韌帶會疼痛,莫非--------我是跳躍膝=髕骨韌帶發炎!?但我沒有跳!!!
檢查:X光-沒事QQ沒有髕骨外翻,也沒有退化。
超音波-沒積水,髕骨韌帶也沒事QQ
有可能有問題的地方--1. 膝蓋彎曲伸直時,擠壓到下方的脂肪墊 2. 開彩色超音波,有很多發炎的血流
------------------------------------------
【誰常發生】
1. 膝蓋脂肪墊症候群常發生在剛開始運動的新手,可能肌肉不夠強壯,或是周邊肌群太緊繃不懂得放鬆,導致髕骨活動不順而使得脂肪墊被擠壓到產生疼痛
2. 外傷直接撞到,局部腫脹壓迫或是血腫壓迫
3. 運動激烈,扭到膝蓋,常需彎曲膝蓋的運動(跨欄?排球!)
所以我很貼心地告訴這位小朋友:小朋友乖乖,你這不是跳躍膝喔。是你突然運動太多了,所以肌肉太緊導致膝蓋疼痛。快買個滾筒學學怎麼放鬆肌肉吧~~~
他是很像跳躍膝但是不是跳躍膝喔。這是【膝蓋脂肪墊發炎】Q_Q
【治療建議】
1. 新手的話,多放鬆周邊肌肉 大腿小腿。特別是大腿股四頭肌。
2. 突然吼痛的話局部(*膝蓋下方韌帶)先冰敷消腫吧。慢性期熱敷周邊肌肉。
3. 復健、止痛藥都可考慮
4. 運動治療優先:改善腳踝,膝蓋,髖關節活動度。改善肌肉的控制
5. 不然就打針,震波 trytry~
---------------------------------------------
PLUS:扁平足 臀肌無力還是會影響膝蓋痛。下省略一萬字...為什麼扁平足會跑者膝.......
又一個沒人的20分鐘過了讓我可以好好打太幸運了但我肚子餓了想去吃飯泛泛Q_Q
下個在沒人來寫最近常遇到的肩峰鎖骨韌帶...........
本篇應該還是歸類為跑者膝。所以就貼個膝蓋痛的連結。
https://drbao.org/knee-pain/
關節發炎要冰敷還是熱敷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誤會的發炎 之 二
以急性運動傷害處理為例
絕大多數的發炎都是好事,這事情大家可能難以認同吧!
發炎反應(或稱炎症反應),俗稱發炎,是指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致炎因子及局部損傷所發生的防禦性為主的反應。所有的修復以及對外來感染的抵抗燈是從發炎開始!
前文提到,發炎,是自癒的第一步,沒有發炎就沒有復原!當組織受到傷害,所激發的保護與修復反應。
舉急性運動傷害處理為例
冰敷處理與消炎止痛會妨礙復原?
運動過程中,容易因為意外、姿勢不當產生運動傷害,經過數十年的衛教後,大部份的民眾對於這些拉傷或扭傷,第一直覺反應就是要冰敷!
但事情又有變化了!
最近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針對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傷害給出最新處理原則:提出PEACE原則
運動傷害處理,受傷不建議再冰敷。受傷後,到底需不需要冰敷,一直被長期爭。現在傷後處理建議原則也把冰敷拿掉了。連最初提出RICE處理原則的美國運動醫學博士默金(Gabe Mirkin)也已推翻了自己所提出的冰敷理論。
什麼是急性期的PEACE原則處理方式?
這個處理原則,充分肯定而且善用了身體發炎來促進修復的原則。
Protection 保護
限制患處活動1~3天,以避免傷勢擴大及惡化。當疼痛緩解後,可開始進行少量適當活動。
Elevate 抬高
把受傷的部位抬到比心臟高的位置,促進回流,減少消除腫脹反應。
Avoid 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 避免消炎處理,就是不要亂消炎!尤其為了避免疼痛而隨意服藥。很痛,但值得!
受傷後的發炎反應能幫助組織進行修復,但消炎藥會抑制發炎,同時也會減緩修復,讓傷口修復時間拖得更長。
Compress 加壓
利用彈性繃帶對傷口進行加壓,有助於改善關節腫脹和組織出血。而不是用冰敷的。目的在避免患處過度腫脹與疼痛。
Educate 衛教
鼓勵病人面對以及忍受傷痛、教導正確觀念,可以讓傷恢復得更快更好,而且避免過度依賴不必要的治療與處置。
不同的組織需要的修復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肌肉需要1~2週,肌腱需要2~4週,韌帶或骨頭需要6~8週才能恢復到接近原本正常的狀態。
傷越嚴重、傷者年紀越大、營養狀況差的或平常運動量少的,就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症狀緩解後還是要儘早活動,但不要急著恢復原來的運動強度與頻率。
傷後要盡早活動,適當的熱敷以及運動可以幫助組織癒合,復原的效果也會比較好。
冰敷雖然能減輕疼痛,但會減緩發炎、拉長修復時間,和消炎藥一樣會減緩傷口癒合速度,若想以冰敷止痛,可在受傷後,短暫冰敷10分鐘、休息20分鐘,並重複1~2次,儘早找到可以壓迫傷處的工具。傷後6小時就不可以再冰敷。
受傷的當下,冰敷依舊是傷後處理可以考慮使用的一個策略,尤其是受傷現場沒有可以幫助加壓的東西,也無法將患處抬高防止腫脹時,是可考慮暫時冰敷做緊急處置,減緩腫脹的情形,或是當受傷組織溫度很高、疼痛非常劇烈時,仍然可以稍微冰敷一下。
因為冰敷至少可以抑制疼痛,民眾看到有立即進行處置,也有助於穩定傷者與在場人士的情緒。
這個例子,是告訴我們,發炎不該過度被抑制,因為它是修復的第一步!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