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閣樓雜誌中文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閣樓雜誌中文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閣樓雜誌中文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閣樓雜誌中文版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44的網紅伍振榮 Alex 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影像與文字 回想起來,這是20多年前的事了,那是1987年4月某一天的下午,我當時和朋友合力創辦近乎「仝人誌」的《攝影雜誌》的創刊號剛出版發行不久,正在策劃第二期的內容,有一位不認識年青攝影人來到我們當時連閣樓加起來也僅有八十平方呎的「辦公室」說要投稿,我們當時創辦《攝影雜誌》的目標,其實就是...

  • 閣樓雜誌中文版 在 伍振榮 Alex 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1-19 00:28:07
    有 55 人按讚


    影像與文字

    回想起來,這是20多年前的事了,那是1987年4月某一天的下午,我當時和朋友合力創辦近乎「仝人誌」的《攝影雜誌》的創刊號剛出版發行不久,正在策劃第二期的內容,有一位不認識年青攝影人來到我們當時連閣樓加起來也僅有八十平方呎的「辦公室」說要投稿,我們當時創辦《攝影雜誌》的目標,其實就是有感到當時市面的攝影刊物都太沒有新意,不是千篇一律地每月準時翻譯外國攝影書的技術文章和器材測試,就是刊登一些老掉了牙的舊攝影觀念的文章,刊登的照片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前輩」作品或其子弟的習作,因此我們就決定自己做一個我們認為能表達我們想法的攝影平台,鼓勵更多年輕一代攝影人發表也是我們的目標之一;因此,我們徵稿的大計還未推出就有人主動上門,我們感動也來不及,自然一口答應,這攝影人也爽快地答應幾天後就會把稿件交來。

    幾天之後,這位年輕人真的再來,帶了一個褐色的A5公文袋,袋上寫了稿片的題目,我們立刻在他面前把袋子打開,發現裡面只有幾張135幻燈片,沒有任何稿件,我於是問:「稿件呢?」他面露不解的神色反問:「甚麼稿件?」我說:「你不是說投稿的嗎?」他說:「我的幻燈片不就是投稿嗎。」我這一下真的不知如何向他說好,他不明白刊登在雜誌的東西,那怕是最好的影像作品,總得寫一點文字作說明,例如介紹作品的創作意圖或是講述拍攝的方法等等,我於是一一向他解釋一份供雜誌用的稿件的起碼要求,我說:「文字是少不了的,那怕只是簡短的說明。」他聽後悻悻地說:「攝影不就是一種語言嗎?它根本不需要任何文字輔助,我的稿沒有字,你們不刊登就算。」在旁一直在聽的合伙人為了打圓場,就主動答應由他執筆,馬上問了幾句有關這幾幅幻燈片的內容及創作意途,寫了百多字就發稿刊登。

    事後,我和友人反覆討論這事,究竟該投稿者的說法是否有道理。影像雖然是一種傳播方法,但當攝影師把它由連續的現實中抽出來以後,令本來的時間及空間關係「切斷」了,單看獨立存在的靜止影像難以獲悉當時的「語境」,看影像的人,還能單憑影像的表像獲得多準確的訊息?

    攝影師在拍攝現場,為當地按下快門拍攝,他腦海中總會有一個拍攝的理由,他總會對影像有所認知或理解,而且在拍攝後,他仍然會在現場看著事情繼續變化,他對剛拍的影像又會否另一種認知?如果有,事後對影像的解釋的權力,在拍攝者手中,還是每一個觀眾都有權去理解?

    雖然說「一張好照片能勝過千言萬語」,但照片中的影像只是事情的一個片斷(Interlude),攝影人有責任向看照片者提供說明的訊息,否則,別人就難以準確解讀你的影像。

    這麼多年來,我辦的攝影雜誌為本地的攝影展覽寫介紹文章時也遇過不少類似的問題,例如不止一次在展覽現場找著攝影師想訪問他們談談創作意念時,竟得到:「我沒有甚麼話,你從影像看到甚麼就甚麼。」

    John Berger在《Another Way of Telling》一書中提過:“Words and Photograph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the photograph begs for an interpretation, the words usually supply it.” 大意就是說文字與攝影的關係是不能分割的,照片需要解釋,文字優而為之。

    我雖然喜歡影像,努力推動影像,但我不迷信影像,記實影像雖然可以相當明確,讓人「目擊」攝影師拍攝時在相機觀景器中所看見的瞬間,但其訊息或意義其實都是頗薄弱的,需要有文字補充才能準確傳意,以傳播學的角度說,文字作品相對於影像而言是需要受播者高度參與的,觀看影像作品則只要較低程度的參與,因此,看照片時若有文字配合,對準確的訊息傳播一定比單看影像好,反之,看文字時如有插圖輔助,閱讀者就更能具體地了解文字的表述。

    美國商業攝影師Chase Jarvis早前出版了一冊《The Best Camera Is The One That’s With You》,刊載了他用iPhone拍的一批Snapshot作品,中國大陸的Amazon.cn網站銷售這書中文版的網頁中有人留言說:「……書裡的照片對於作者可能有特別意義,但出版為書,面對讀者時,我覺得圖片要表達的不知所云,因為讀者沒有那個故事的背景去了解……」為何該讀者有這樣的評語?完全是因為這書內的照片根本沒有任何文字說明。看,影像還是需要文字的,文字和影像其實就是一對,缺一不可。

    原文寫於 2010/8/12
    Monologue On Photography 攝影獨白
    https://goo.gl/io3vco
    圖片並沒有刊於原文,是這次發表才加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