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閣樓雜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閣樓雜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閣樓雜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閣樓雜誌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買了一堆書] 自從上次和黑貓老師一起去拜訪活水來冊房之後、 就覺得自己的舊書魂有被再次燃起。 其實我本來就很愛這種老東西的、 所以最近就卯起來猛買這樣。 ---- 左上黑貓老師的那本是要找時間給他簽名的。 左下是44年前的PENTHOUSE閣樓雜誌(44年前的三點耶)。 右下是史明的台灣人四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直子的心及其變奏──駱以軍〉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5/02/%E3%80%8C%E7%9B%B4%E5%AD%90%E7%9A%84%E5%BF%83%E3%80%8D%E5%8F%8A%E5%85%B6%E8%AE...

閣樓雜誌 在 伍家謙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7:58:14

寫作像扶乩。完成後審稿翻看之時,會連自己都感到奇怪:「乜我寫過呢啲嘢咩?」「嗰陣係點寫出嚟㗎?」如從夢中醒來,恰似醉酒斷片,彷彿曾被靈魂附體;正如我現在怎樣想都想不起,我是如何完成這本書一樣。 沒辦法,那段期間實在太忙。幕前幕後的拍攝工作、準備世界盃採訪、還有 #HKonlineSports直擊俄...

  • 閣樓雜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1 14:31:36
    有 449 人按讚

    [最近買了一堆書]
    自從上次和黑貓老師一起去拜訪活水來冊房之後、
    就覺得自己的舊書魂有被再次燃起。
    其實我本來就很愛這種老東西的、
    所以最近就卯起來猛買這樣。
    ----
    左上黑貓老師的那本是要找時間給他簽名的。
    左下是44年前的PENTHOUSE閣樓雜誌(44年前的三點耶)。
    右下是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
    右上是伊能嘉矩的台灣地名歷史書。
    中上是79年前的全日本地圖(包含台灣)。
    中下是70年前的恆春縣志(雖然我不是恆春人)。
    最右邊是方吉。
    ----
    我自己是本來就很喜歡歷史相關的內容、
    所以最近有在收的書主要都是和台灣歷史有關係。
    (A書也是有歷史的、裡面有很多很有歷史的奶奶)
    接下來還在繼續買有好幾本還在進口中、
    有機會再給大家看看。
    (沒有要管你們有沒有興趣的意思、我就是要曬書XD)

  • 閣樓雜誌 在 伍家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7-17 21:00:37
    有 227 人按讚


    寫作像扶乩。完成後審稿翻看之時,會連自己都感到奇怪:「乜我寫過呢啲嘢咩?」「嗰陣係點寫出嚟㗎?」如從夢中醒來,恰似醉酒斷片,彷彿曾被靈魂附體;正如我現在怎樣想都想不起,我是如何完成這本書一樣。

    沒辦法,那段期間實在太忙。幕前幕後的拍攝工作、準備世界盃採訪、還有 #HKonlineSports直擊俄羅斯世界盃 的青年體育記者計劃等等;出發前定好題目,就在俄羅斯過著白天工作、晚上挑燈筆耕的日子。如今回想,也不知道當時如何熬過來的。

    幸好,還是趕及在截稿死線前順利完成。說累很累,但就半點不覺辛苦 -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覺好玩;好玩,就不會辛苦了。況且寫這書的目的,其實很大程度就是為了自己好玩,頗有點自我滿足的味道;好些情節,自己一邊寫一邊禁不住偷笑:想起我成長的九十年代、想起小時候玩過的星矢和He-Man、紅白機和世嘉五代;小時候愛上的世界盃集圖冊,如今臨近四張都還在玩;翻看舊照片,看見自己的城城會展頭配M.Duck袋和「Dog媽」,不堪回首;想起未滿16歲時偷入成人機舖、到書報攤用兩本《老夫子》夾著的《18伴》和《閣樓》雜誌......

    有關以上的種種,書中都有詳述,相信我輩男生都會很有共鳴吧。除了過癮,寫這書的另一原因,是我實在很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為九十年代留下一個側寫。電影、音樂和書籍是人類文明的三原色,但我一直相信,流行文化也應包括在內;寫歷史我不夠資格,但遊戲文字,我還是有信心理會得來的。

    另一個目的嘛,其實就是自己小器吧。記得去年推出個人首本作品《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僥倖成為香港金閱獎得奬書籍之後,有人跟我說了一句:「寫書你都係諗住玩下Make下Noise搏下見報嘅啫,出一本就唔再出㗎啦哈哈哈哈哈!」我相信言者無心,但戲言一句,卻不知何解一直記在心中;所以我告訴自己,再忙都要繼續寫 - 不為示威,只想告訴大家:對於寫作,我非常認真,我並不滿足於只當個一書作者,我希望能一本接一本的寫下去。

    除了九十年代的流行事物之外,書中亦提到些男人的感慨,還有一些那個年紀男孩的「必然錯誤」。書寫男人、書寫回憶,但正如本書封面介紹,不止男人啱睇、亦不必貴古賤今;戀戀過去就走不出未來,希望大家閱畢後會心微笑,把過去時光作為你往前衝的燃料,為未來的自己譜寫更美好的回憶。

    身為男人,你應該會在書中找到自己;
    身為女人,你或會在這裏找到你的男人;
    身為中坑,這本書會讓你有點共鳴;
    仍然年輕的你,就讓此書帶你走進一個閃閃發亮的年代。

    呀,還有一件事,小弟的簽書會會在21/7星期六、下午一至二時於香港書展簽名會B區(博覽道入口大堂)舉行,有空的話不妨來Say個hi呀!如今仍身在俄羅斯,周四才回港,今年就趕不及在書展揭幕日跟大家見面了,不過回港後我還是會不定時於毛記葵涌書展攤位現身,屆時會於Facebook公布,希望能見到大家。

    多謝支持,希望這本書能令您讀得開心。

    #男人的集體回憶
    #白卷出版社

  • 閣樓雜誌 在 伍家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7-17 08:00:00
    有 227 人按讚

    寫作像扶乩。完成後審稿翻看之時,會連自己都感到奇怪:「乜我寫過呢啲嘢咩?」「嗰陣係點寫出嚟㗎?」如從夢中醒來,恰似醉酒斷片,彷彿曾被靈魂附體;正如我現在怎樣想都想不起,我是如何完成這本書一樣。

    沒辦法,那段期間實在太忙。幕前幕後的拍攝工作、準備世界盃採訪、還有 #HKonlineSports直擊俄羅斯世界盃 的青年體育記者計劃等等;出發前定好題目,就在俄羅斯過著白天工作、晚上挑燈筆耕的日子。如今回想,也不知道當時如何熬過來的。

    幸好,還是趕及在截稿死線前順利完成。說累很累,但就半點不覺辛苦 -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覺好玩;好玩,就不會辛苦了。況且寫這書的目的,其實很大程度就是為了自己好玩,頗有點自我滿足的味道;好些情節,自己一邊寫一邊禁不住偷笑:想起我成長的九十年代、想起小時候玩過的星矢和He-Man、紅白機和世嘉五代;小時候愛上的世界盃集圖冊,如今臨近四張都還在玩;翻看舊照片,看見自己的城城會展頭配M.Duck袋和「Dog媽」,不堪回首;想起未滿16歲時偷入成人機舖、到書報攤用兩本《老夫子》夾著的《18伴》和《閣樓》雜誌.........
    See More

  • 閣樓雜誌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4-27 22:00:13

    ☞〈直子的心及其變奏──駱以軍〉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5/02/%E3%80%8C%E7%9B%B4%E5%AD%90%E7%9A%84%E5%BF%83%E3%80%8D%E5%8F%8A%E5%85%B6%E8%AE%8A%E5%A5%8F%E2%94%80%E2%94%80%E9%A7%B1%E4%BB%A5%E8%BB%8D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駱以軍 #華文小說 #文學
    ─────
    上一集我們談論了駱以軍的小說特色:他常常在一篇小說中雜揉了看似並不相關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卻在核心有著深層的聯繫。
    他的主題往往關乎生命中「最根本的原因」──所謂「真相」,所謂「直子的心」,那些「一大箱倒翻的傀儡木偶箱後面的動機是什麼」。
    他善於叩問生命中那些無解、待解的問題。

    而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駱以軍2001年出版的小說《遣悲懷》,其中一篇名為「發光的房間」的章節。
    故事情節如下:主角「我」是個高中男校學生,成績差,外貌亦不突出,除了羨慕高大帥氣的同學在女人堆中吃得開之外,唯一的慰藉只能是在學校樓梯間偷窺對街老公寓裡的「裸體家庭劇場」。
    這家庭劇場甚是奇異,是個室內天體營,成員在家一律不穿衣服。
    所謂不穿衣服,還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爸爸、媽媽、姊姊、弟弟四人皆全裸上陣。

    這很奇怪對吧?然而時日遷延,共同窺看的同學們看膩了天體秀一一離去,只剩下主角「我」依舊癡迷地留守閣樓。
    「我」為何留在那裡?除了想看裸體之外,應該也有「想知道為什麼他們都不穿衣服」的成分吧。
    但當然,再一段時間之後,終於連「我」也離開了。
    許多年後,「我」再次回憶,當時究竟為何就此離開了那座陰暗的閣樓,那霧濛濛的、窺看的窗洞?
    扣下那「最後的離棄」之扳機的,究竟是什麼?
    「我」想起原來有一天,「我」居然看見了家庭中的弟弟,一個人在踢毽子。故事如此述寫:

    我心裡想:這不是真的吧?男孩專注盯著那枚染得嫣紅豔藍的羽毛毽。所以他的兩手像企鵝行走時退化羽翼擺放的位置。他的頸子甚至隨著右腳抬起踢接毽子的韻律一伸一縮。......且因為他為了和那枚他追逐踢上踢下的毽子之間保持著一種重心的恆定,他整個人在那個房間裡,其實像是慢速舞蹈般地旋轉著。所以從我那個位置看過去,在那白日天光未退而集中景象難以聚焦的框格裡,一會兒你看到一只青白青白的光屁股蛋;一會兒你又看到在他抬腿接毽子的空隙裡,他那團尚完全沒長毛的男孩小卵囊,像塊贅肉那樣一左一右搖晃飛揚。

    小說結束。是不是覺得既荒謬、又寂寞、又好笑呢?
    這篇小說題名為〈發光的房間〉──是否讓你直接聯想到前兩集裡提到的「直子的心」呢?
    那個在電動遊戲畫面冰涼冷光裡,「道路十六」裡沒有入口,無法進入的一寸方格。那「最後的格子」。
    然而〈發光的房間〉的窺看者「我」,隨著漫漫長日,在所有痛苦的臆想之後,不知為何,在某天,透過閣樓窗洞,突然魔幻地、超現實地看見了老公寓裡那樣的畫面──
    一個小男孩,那裸體家庭的弟弟,在發光的房間裡踢著毽子──那最後的「景觀」終究如此可笑、荒謬,令人無言以對。

    伊格言分析,駱以軍在此組織的意象極其精準──
    男孩踢毽子的持續旋轉象徵著生命的徒勞與重複;而所謂「贅肉」(一塊無用的、多餘的身體)同樣指向某種虛無與廢棄。
    整個畫面的青白色晦暗光度則隱喻了生命實相之冰冷,荒涼且不忍卒睹。
    那意象既精準又奇特,正確展示著主題,使生命的「真相」遂如曠野暴雪般瞬時洶湧襲至。
    那是生命最後的虛無與困惑,就像〈降生十二星座〉說的,「那像一大箱倒翻的傀儡木偶箱後面的動機究竟是什麼」──舉世孤寒,而我們無處容身......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