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開刀房護理師薪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開刀房護理師薪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開刀房護理師薪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開刀房護理師薪水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Chicken Joann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三歲孩子的腦,怎麼會萎縮得像八十歲的老人?】 #吃不到的晚餐 晚上七點五十分, 坐在外傷護理站的我, 滿意地看著病患名單上只剩下兩三個病人名字, 準備十分鐘後, 八點一到, 交接班完就要背著背包, 愉快地走出醫院大門, 直奔鹹酥雞攤了! 畢竟忙了一天, 有什麼比鹹酥雞...

開刀房護理師薪水 在 Alex W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18:10:45

進入醫美開刀房堂堂滿一年 前一陣子爸拔住院 才發現以前很多同事 都默默的關注著我的醫美人生 最常被問到的就是 “看妳過的蠻爽的真羨慕” 其實就是看自己怎麼選吧 醫院臨床的薪水一定是比較優渥 但我選擇了保有生活品質的方式過日子 ㄧ年來身體和心靈都健康了許多🙏🏻 我實在不能給妳們什麼建議 畢竟對我來說 ...

開刀房護理師薪水 在 海寧護理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15:40:06

口罩之下的護理師。 陸陸續續接到好多個應屆畢業生的護理系學妹的來信。 大家大部分相同的困擾,屬於擔心自己沒有OR(手術室)的相關經驗,實習時可能也不一定能選擇到OR實習,所以抱著懵懂憧憬的期待,擔心面試時填單位順位時不一定能進入到理想的單位,老師的教誨之下也是鼓勵New nurse往重症單位或是病房...

  • 開刀房護理師薪水 在 Chicken Joann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2 21:36:50
    有 203 人按讚


    【這三歲孩子的腦,怎麼會萎縮得像八十歲的老人?】

    #吃不到的晚餐

    晚上七點五十分,
    坐在外傷護理站的我,
    滿意地看著病患名單上只剩下兩三個病人名字,
    準備十分鐘後,
    八點一到,
    交接班完就要背著背包,
    愉快地走出醫院大門,
    直奔鹹酥雞攤了!
    畢竟忙了一天,
    有什麼比鹹酥雞更療癒人心呢?


    晚上七點五十五分,
    檢傷護理師衝進外傷區大喊:
    「唐唐!社會局社工帶來一個兒虐的孩子,
    已經昏迷了,你要放急救區還是外傷區?」

    「先放急救區!
    順便幫我找小兒急診的醫師一起過去!
    請急救區把超音波準備好!」
    我從椅子上彈起來,
    抓起防護裝備,
    急急往急救區走去。


    #困難插管

    社會局社工抱著孩子走進急救區,
    我們接手過孩子,
    將他放在床上。

    那全身癱軟的孩子,
    比我家的貓還輕,
    他不會哭也不會笑,
    更不會從我們這群陌生人的手中掙脫,
    只剩下微弱的呼吸還證明他活著!

    身上斑斑點點、青紫黃的瘀痕
    心機深重地藏在手臂內側、衣服底下、小腿內側,
    無聲控訴著他曾經遭受過的傷害。

    原本準備下班的小兒科李醫師,
    一見到這孩子的樣子,
    立刻呼喊:「準備插管!」

    一次失敗、兩次失敗,
    我看到他臉上的汗一直流下來,
    他說:「不行,這孩子太瘦了!
    解剖構造看起來不對勁!
    我插不進去!
    請接班的吳醫師來幫忙!」

    吳醫師迅速走進急救區,
    接手過李醫師手上的喉頭鏡準備插管。
    才看一眼、試一次,
    經驗豐富的他就說:
    「這不行,找麻醉科來,
    先扣ambu給氧」

    接到我們求救電話的麻醉科學妹小雯
    帶著全副裝備下來了,
    但她就連用影像輔助喉頭鏡都失敗了!

    怎麼會這麼難插?
    到底怎麼了?

    小雯說:「不行,
    這孩子要用的尺寸跟正常用年紀算出來的不同!
    而且他太瘦了,
    整個結構都不太對!
    快!快去科內拿另外一種下來!」

    陪同小雯一起到急診的麻醉科護理師聞言,
    立刻拔腿往開刀房的方向跑。
    過沒一會兒,
    他氣喘吁吁地拿著另一種氣管內管下來了,
    再次歷經一番奮戰後,
    小雯終於把氣管內管插上。

    插上管後,
    小雯呼了一口大氣說:
    「學姊,這孩子怎麼會瘦成這樣?
    我剛超擔心我再插不上,
    妳就得要幫他做急氣切了!」


    #3歲的孩子,80歲的腦


    小雯插上氣管內管後,
    我們就趕緊讓孩子去做腦部電腦斷層了,
    趁這空檔,
    我走到急救室外向帶他來的社工詢問狀況。

    那是個很年輕,
    看起來不超過30歲的男孩子,
    正常而言,
    我覺得他應該出現的地方是在陽光下揮灑汗水的籃球場,
    而不是現在這個喧鬧的急診室夜晚。

    他緊張地問著:
    「所以弟弟還好嗎?他怎麼了?」

    我:「他不好,
    體重依他目前的年齡來說太輕了,
    昏迷指數最低三分,
    他來的時候就只有三分,
    而且剛剛還困難插管,
    身上也有不少舊傷,
    你們是怎麼發現他的。」

    年輕社工緊張的說著:
    「他們家一直是我們收案的高風險家庭,
    我們都會定期去訪視,
    這兩天他的父母說,
    弟弟一直哭鬧不休,
    他們沒辦法繼續養他了,
    要求我們去把弟弟帶走!

    我們今天去了才發現弟弟怪怪的,
    都不會說話,
    很愛睏的樣子,
    路上,弟弟突然癲癇發作,
    我們就趕快把他送過來了!」

    我問:「那你們去訪視有注意他最近有變瘦嗎?」

    「有啊!所以我有問家長他的飲食狀況,
    可是家長說他腸胃炎,
    過陣子就好了!」

    「那身上的那些傷痕你有注意到嗎?」

    「有,我也有問爸媽,
    但是爸媽說那是他跌倒不小心受傷的!」

    我嘆了口氣跟陽光男孩社工說:
    「那孩子的傷,
    都在手臂內側、小腿後側跟衣服底下的地方,
    這都不是跌倒會常受傷的地方啊!」

    陽光男孩社工聽到之後,
    迅速飄來一朵烏雲籠罩在他頭上,
    他的嘴唇開始抽搐,
    手也開始發抖,
    他的淚水迅速積滿他的眼睛,
    只差沒落下來而已。

    解釋完後,
    走回護理站看那孩子的電腦斷層,
    原本以為會看到腦出血的我,
    在看片的第一眼就失聲驚呼:
    「怎麼會這樣?
    這三歲孩子的腦,
    怎麼會萎縮得像八十歲的老人?」

    路過的吳醫師冷靜而哀傷的說:
    「這是兒童虐待或疏忽照顧的腦,
    這些孩子的腦容量會比正常孩子小,
    而且甚至會有萎縮的情形,
    長大之後,
    也可能會有物質濫用或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
    不過當務之急,
    還是讓這孩子先上去加護病房吧!」

    當我走出去要跟陽光男孩社工解釋電腦斷層結果時,
    我看見他,
    雙手抱著頭坐在候診椅上的背影一抽一抽的。

    那個瞬間
    我看到一顆懊悔自責的心在每個抽動間都再破碎一次,
    是不是他的心,也需要進加護病房了?

    #社工不足與過勞

    台灣因為社工執業風險高、
    工作超時嚴重、
    薪水無法獲得相對應的回報,
    有些機構甚至還有要求社工回捐薪水的陋習,
    更有超過3成的社工曾經遭遇職場暴力、性騷擾的情形,
    使得台灣每年進入社會工作領域的只有畢業生人數的不到一半。

    雖然政府已經提出各項方案來補足社工不足的問題,
    但隨著家暴案件的逐年增加,
    社工的人數,
    尤其是專門負責家暴、兒虐案件的保護性社工們
    因工作環境的高風險性,
    更是面臨長期人力不足、年資淺、流動率高的問題。

    我們希望政府除了在金錢方面做補助之外,
    也要適時地針對社工的心靈做關懷,
    以免救人的社工們到後來不堪負荷,
    反而變成這份工作的受害者。

    #我是小編唐唐
    #生了就要好好養啊
    #愛他就不要虐待他
    #社工的心也需要被好好照顧
    #正視社工過勞與低薪問題
    #請不要讓救人的變成需要被救的
    #病人年齡性別個資都改過了

    圖片來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305708391_Chapter-0…/figures…

  • 開刀房護理師薪水 在 聽艾綸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9 21:14:08
    有 599 人按讚


    【這三歲孩子的腦,怎麼會萎縮得像八十歲的老人?】

    #吃不到的晚餐

    晚上七點五十分,坐在外傷護理站的我,滿意地看著病患名單上只剩下兩三個病人名字,準備十分鐘後,八點一到,交接班完就要背著背包,愉快地走出醫院大門,直奔鹹酥雞攤了!畢竟忙了一天,有什麼比鹹酥雞更療癒人心呢?

    晚上七點五十五分,檢傷護理師衝進外傷區大喊:「唐唐!社會局社工帶來一個兒虐的孩子,已經昏迷了,你要放急救區還是外傷區?」

    「先放急救區!順便幫我找小兒急診的醫師一起過去!請急救區把超音波準備好!」我從椅子上彈起來,抓起防護裝備,急急往急救區走去。


    #困難插管


    社會局社工抱著孩子走進急救區,我們接手過孩子,將他放在床上。

    那全身癱軟的孩子,比我家的貓還輕,他不會哭也不會笑,更不會從我們這群陌生人的手中掙脫,只剩下微弱的呼吸還證明他活著!身上斑斑點點、青紫黃的瘀痕心機深重地藏在手臂內側、衣服底下、小腿內側,無聲控訴著他曾經遭受過的傷害。

    原本準備下班的小兒科李醫師,一見到這孩子的樣子,立刻呼喊:「準備插管!」

    一次失敗、兩次失敗,我看到他臉上的汗一直流下來,他說:「不行,這孩子太瘦了!解剖構造看起來不對勁!我插不進去!請接班的吳醫師來幫忙!」

    吳醫師迅速走進急救區,接手過李醫師手上的喉頭鏡準備插管。才看一眼、試一次,經驗豐富的他就說:「這不行,找麻醉科來,先扣ambu給氧」

    接到我們求救電話的麻醉科學妹小雯帶著全副裝備下來了,但她就連用影像輔助喉頭鏡都失敗了!

    怎麼會這麼難插?到底怎麼了?

    小雯說:「不行,這孩子要用的尺寸跟正常用年紀算出來的不同!而且他太瘦了,整個結構都不太對!快!快去科內拿另外一種下來!」

    陪同小雯一起到急診的麻醉科護理師聞言,立刻拔腿往開刀房的方向跑。過沒一會兒,他氣喘吁吁地拿著另一種氣管內管下來了,再次歷經一番奮戰後,小雯終於把氣管內管插上。

    插上管後,小雯呼了一口大氣說:「學姊,這孩子怎麼會瘦成這樣?我剛超擔心我再插不上,妳就得要幫他做急氣切了!」


    #3歲的孩子,80歲的腦


    小雯插上氣管內管後,我們就趕緊讓孩子去做腦部電腦斷層了,趁這空檔,我走到急救室外向帶他來的社工詢問狀況。

    那是個很年輕,看起來不超過30歲的男孩子,正常而言,我覺得他應該出現的地方是在陽光下揮灑汗水的籃球場,而不是現在這個喧鬧的急診室夜晚。

    他緊張地問著:「所以弟弟還好嗎?他怎麼了?」

    我:「他不好,體重依他目前的年齡來說太輕了,昏迷指數最低三分,他來的時候就只有三分,而且剛剛還困難插管,身上也有不少舊傷,你們是怎麼發現他的。」

    年輕社工緊張的說著:「他們家一直是我們收案的高風險家庭,我們都會定期去訪視,這兩天他的父母說,弟弟一直哭鬧不休,他們沒辦法繼續養他了,要求我們去把弟弟帶走!我們今天去了才發現弟弟怪怪的,都不會說話,很愛睏的樣子,路上,弟弟突然癲癇發作,我們就趕快把他送過來了!」

    我問:「那你們去訪視有注意他最近有變瘦嗎?」

    「有啊!所以我有問家長他的飲食狀況,可是家長說他腸胃炎,過陣子就好了!」

    「那身上的那些傷痕你有注意到嗎?」

    「有,我也有問爸媽,但是爸媽說那是他跌倒不小心受傷的!」

    我嘆了口氣跟陽光男孩社工說:「那孩子的傷,都在手臂內側、小腿後側跟衣服底下的地方,這都不是跌倒會常受傷的地方啊!」

    陽光男孩社工聽到之後,迅速飄來一朵烏雲籠罩在他頭上,他的嘴唇開始抽搐,手也開始發抖,他的淚水迅速積滿他的眼睛,只差沒落下來而已。

    解釋完後,走回護理站看那孩子的電腦斷層,原本以為會看到腦出血的我,在看片的第一眼就失聲驚呼:「怎麼會這樣?這三歲孩子的腦,怎麼會萎縮得像八十歲的老人?」

    路過的兒科吳醫師冷靜而哀傷的說:「這是兒童虐待或疏忽照顧的腦,這些孩子的腦容量會比正常孩子小,而且甚至會有萎縮的情形,長大之後,也可能會有物質濫用或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讓這孩子先上去加護病房吧!」

    當我走出去要跟陽光男孩社工解釋電腦斷層結果時,我看見他,雙手抱著頭坐在候診椅上的背影一抽一抽的。

    那個瞬間我看到一顆懊悔自責的心在每個抽動間都破碎一次,是不是他的心,也需要進加護病房了?


    #社工不足與過勞


    台灣因為社工執業風險高、工作超時嚴重、薪水無法獲得相對應的回報,有些機構甚至還有要求社工回捐薪水的陋習,更有超過3成的社工曾經遭遇職場暴力、性騷擾的情形,使得台灣每年進入社會工作領域的只有畢業生人數的不到一半。

    雖然政府已經提出各項方案想來改善社工不足的問題,但隨著家暴案件的逐年增加,社工的人數,尤其是專門負責家暴、兒虐案件的保護性社工們因工作環境的高風險性,更是面臨長期人力不足、年資淺、流動率高的問題。

    我們希望政府除了在金錢方面做補助之外,也要適時地針對社工的心靈做關懷,以免救人的社工們到後來不堪負荷,反而變成這份工作的受害者。


    #生了就要好好養啊
    #愛他就不要虐待他
    #社工的心也需要被好好照顧
    #正視社工過勞與低薪問題
    #請不要讓救人的變成需要被救的
    #病人個資年齡性別都改過了

    圖片來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305708391_Chapter-0…/figures…

    本文同步發表在《瓦肯人的碎碎念》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kmuhtraumateam/posts/193970788789457

  • 開刀房護理師薪水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08 23:39:03
    有 46 人按讚


    【這三歲孩子的腦,怎麼會萎縮得像八十歲的老人?】

    #吃不到的晚餐

    晚上七點五十分,坐在外傷護理站的我,滿意地看著病患名單上只剩下兩三個病人名字,準備十分鐘後,八點一到,交接班完就要背著背包,愉快地走出醫院大門,直奔鹹酥雞攤了!畢竟忙了一天,有什麼比鹹酥雞更療癒人心呢?

    晚上七點五十五分,檢傷護理師衝進外傷區大喊:「唐唐!社會局社工帶來一個兒虐的孩子,已經昏迷了,你要放急救區還是外傷區?」

    「先放急救區!順便幫我找小兒急診的醫師一起過去!請急救區把超音波準備好!」我從椅子上彈起來,抓起防護裝備,急急往急救區走去。


    #困難插管


    社會局社工抱著孩子走進急救區,我們接手過孩子,將他放在床上。

    那全身癱軟的孩子,比我家的貓還輕,他不會哭也不會笑,更不會從我們這群陌生人的手中掙脫,只剩下微弱的呼吸還證明他活著!身上斑斑點點、青紫黃的瘀痕心機深重地藏在手臂內側、衣服底下、小腿內側,無聲控訴著他曾經遭受過的傷害。

    原本準備下班的小兒科李醫師,一見到這孩子的樣子,立刻呼喊:「準備插管!」

    一次失敗、兩次失敗,我看到他臉上的汗一直流下來,他說:「不行,這孩子太瘦了!解剖構造看起來不對勁!我插不進去!請接班的吳醫師來幫忙!」

    吳醫師迅速走進急救區,接手過李醫師手上的喉頭鏡準備插管。才看一眼、試一次,經驗豐富的他就說:「這不行,找麻醉科來,先扣ambu給氧」

    接到我們求救電話的麻醉科學妹小雯帶著全副裝備下來了,但她就連用影像輔助喉頭鏡都失敗了!

    怎麼會這麼難插?到底怎麼了?

    小雯說:「不行,這孩子要用的尺寸跟正常用年紀算出來的不同!而且他太瘦了,整個結構都不太對!快!快去科內拿另外一種下來!」

    陪同小雯一起到急診的麻醉科護理師聞言,立刻拔腿往開刀房的方向跑。過沒一會兒,他氣喘吁吁地拿著另一種氣管內管下來了,再次歷經一番奮戰後,小雯終於把氣管內管插上。

    插上管後,小雯呼了一口大氣說:「學姊,這孩子怎麼會瘦成這樣?我剛超擔心我再插不上,妳就得要幫他做急氣切了!」


    #3歲的孩子,80歲的腦


    小雯插上氣管內管後,我們就趕緊讓孩子去做腦部電腦斷層了,趁這空檔,我走到急救室外向帶他來的社工詢問狀況。

    那是個很年輕,看起來不超過30歲的男孩子,正常而言,我覺得他應該出現的地方是在陽光下揮灑汗水的籃球場,而不是現在這個喧鬧的急診室夜晚。

    他緊張地問著:「所以弟弟還好嗎?他怎麼了?」

    我:「他不好,體重依他目前的年齡來說太輕了,昏迷指數最低三分,他來的時候就只有三分,而且剛剛還困難插管,身上也有不少舊傷,你們是怎麼發現他的。」

    年輕社工緊張的說著:「他們家一直是我們收案的高風險家庭,我們都會定期去訪視,這兩天他的父母說,弟弟一直哭鬧不休,他們沒辦法繼續養他了,要求我們去把弟弟帶走!我們今天去了才發現弟弟怪怪的,都不會說話,很愛睏的樣子,路上,弟弟突然癲癇發作,我們就趕快把他送過來了!」

    我問:「那你們去訪視有注意他最近有變瘦嗎?」

    「有啊!所以我有問家長他的飲食狀況,可是家長說他腸胃炎,過陣子就好了!」

    「那身上的那些傷痕你有注意到嗎?」

    「有,我也有問爸媽,但是爸媽說那是他跌倒不小心受傷的!」

    我嘆了口氣跟陽光男孩社工說:「那孩子的傷,都在手臂內側、小腿後側跟衣服底下的地方,這都不是跌倒會常受傷的地方啊!」

    陽光男孩社工聽到之後,迅速飄來一朵烏雲籠罩在他頭上,他的嘴唇開始抽搐,手也開始發抖,他的淚水迅速積滿他的眼睛,只差沒落下來而已。

    解釋完後,走回護理站看那孩子的電腦斷層,原本以為會看到腦出血的我,在看片的第一眼就失聲驚呼:「怎麼會這樣?這三歲孩子的腦,怎麼會萎縮得像八十歲的老人?」

    路過的兒科吳醫師冷靜而哀傷的說:「這是兒童虐待或疏忽照顧的腦,這些孩子的腦容量會比正常孩子小,而且甚至會有萎縮的情形,長大之後,也可能會有物質濫用或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讓這孩子先上去加護病房吧!」

    當我走出去要跟陽光男孩社工解釋電腦斷層結果時,我看見他,雙手抱著頭坐在候診椅上的背影一抽一抽的。

    那個瞬間我看到一顆懊悔自責的心在每個抽動間都破碎一次,是不是他的心,也需要進加護病房了?


    #社工不足與過勞


    台灣因為社工執業風險高、工作超時嚴重、薪水無法獲得相對應的回報,有些機構甚至還有要求社工回捐薪水的陋習,更有超過3成的社工曾經遭遇職場暴力、性騷擾的情形,使得台灣每年進入社會工作領域的只有畢業生人數的不到一半。

    雖然政府已經提出各項方案想來改善社工不足的問題,但隨著家暴案件的逐年增加,社工的人數,尤其是專門負責家暴、兒虐案件的保護性社工們因工作環境的高風險性,更是面臨長期人力不足、年資淺、流動率高的問題。

    我們希望政府除了在金錢方面做補助之外,也要適時地針對社工的心靈做關懷,以免救人的社工們到後來不堪負荷,反而變成這份工作的受害者。


    #生了就要好好養啊
    #愛他就不要虐待他
    #社工的心也需要被好好照顧
    #正視社工過勞與低薪問題
    #請不要讓救人的變成需要被救的
    #病人個資年齡性別都改過了

    圖片來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305708391_Chapter-0…/figures…

    本文同步發表在《瓦肯人的碎碎念》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kmuhtraumateam/posts/19397078878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