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長者高背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長者高背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者高背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者高背椅產品中有10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農曆七月的美好徵兆 農曆七月的某個星期天早上,因為行程突然改變,多了一些時間可以用早餐,我就一個人走進飯店的餐廳。馬上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年輕女生,和一對看起來像她父母的長者在用餐。令我訝異的是,這位年輕人,脖子上有氣切管,還有一條長長的管子連接她的氣切管與輪椅背後的一台呼吸器!沒錯...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bit.ly/swimmer_privatetalk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bit.ly/FBswimmer_privatetalk ----------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

長者高背椅 在 潘孟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4:56:17

《文長慎入》 數字不只是數字,尤其在疫情裡,每個數字是一條生命、一個家庭,每項數字後面,有日以繼夜的防疫作為,每一個數字都牽連著疫情升溫或下降的連動。 14,163人的PCR全陰,這是屏東在10天內完成的三大專案擴大篩檢,就是要阻斷病毒,安定民心,每一人次的篩檢,背後有著一連串看不到的檢測與汗水...

長者高背椅 在 潘孟安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02:04:35

這是台灣的第一次,也是屏東的第一次! 今天,是我人生第一場沒有退路的戰役,在鋼鐵團隊協助下,跨過了第一個山頭,但,仍滾動修正細節中。 坦白說,自己算是身經百戰了,卻從來沒像這一次,抱著背水一戰的心念,即使這場仗屏東布局已久,但,真要上場前,仍有太多不可控的外在變數,尤其對手是無所不在的病毒,沙盤...

  • 長者高背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5 08:13:55
    有 9,372 人按讚

    農曆七月的美好徵兆

    農曆七月的某個星期天早上,因為行程突然改變,多了一些時間可以用早餐,我就一個人走進飯店的餐廳。馬上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年輕女生,和一對看起來像她父母的長者在用餐。令我訝異的是,這位年輕人,脖子上有氣切管,還有一條長長的管子連接她的氣切管與輪椅背後的一台呼吸器!沒錯,是呼吸器,不是氧氣機!(這表示她必須仰賴呼吸器才能夠呼吸)對於一位已經有氣切,而且是呼吸器依賴的人來說,還可以坐著輪椅出來活動和家人一起在外享用早餐,讓我感受到這年輕人的毅力、父母的關愛與付出、還有生命的力量!當時真的有一鼓衝動,很想要上前去跟她說:「加油~」

    內心激動的選了一個角落的位子坐下,翻開報紙,頭版是一位名人喝酒騎重機載女友摔車,雙雙身亡的新聞。心理在想,為什麼有人這麼努力想活下去,有人則這麼輕忽自己的性命?這時候,腦海中就浮現出前陣子在加護病房的景象。

    ~~~~~~
    這天,外院轉來一位年輕女生,叫鄭寧寧(化名),有氣喘病史,到院前心跳已停止,在外院經過CPR後,雖然恢復了心跳血壓,但仍是重度昏迷(昏迷指數只有三分),治療8天後,家屬要求轉來本院。

    檢查時,雙側瞳孔已經放大、對光沒反應、抽痰沒有咳嗽反應、也沒有自發性呼吸(表示病人腦幹已衰竭無功能,很可能已經腦死)。心想,是否家屬希望遺愛人間,要來做器官捐贈的?結果不是,家屬是希望來做高壓氧治療。在告知患有氣喘重積症與肺炎的病人,做高壓氧的風險,而且高壓氧對病人是沒有幫助的,爸爸與姐姐都能理解。我們在解釋完預後(即腦死病人,一般無法活超過14天),也和他們討論後續治療的選項,爸爸和姐姐都希望能做器官捐贈,讓寧寧能夠遺愛人間。

    但是,媽媽反對器官捐贈,她覺得寧寧會好起來的,要我們盡一切努力治療,當然最後也希望還要再進行心臟按摩與電擊。我們雖然覺得這麼做對病人沒有什麼幫助,但是也瞭解媽媽的不捨,只好一邊治療,一邊再與媽媽繼續溝通。

    可是,往後的日子裏,媽媽在我要和她討論時,總是藉故離開,逃避討論。我們當然也很能同理媽媽的感受,所以舉凡她要用的民俗療法,我們也都讓她嘗試。媽媽就一直覺得寧寧會醒過來,說她都能感應到,也有看到寧寧在流淚。我們自然不捨直接否定她的感受,於是再做了腦波與腦部「灌流檢查」,結果也進一步證實我們的想法,就是「腦死」。

    社工也無從介入,媽媽就是不和其他人談論,就是堅持要救到底!有好幾次寧寧突然發生心跳變慢,我們也擔心就必須要去進行CPR,因為我們不希望再讓寧寧接受這種折騰。但是,之後媽媽就選擇在晚上才來探視寧寧,有意的躲避我。於是,我就交待護理師,若媽媽晚上出現,就悄悄的通知我到加護病房。

    這一天,我在操場運動,接到加護病房的通知,就趕快回去換個衣服,再披上白袍去找媽媽討論。就聊著寧寧小時候的事,她小時候就有氣喘,但是已經很久都沒有發作了。她說著她有多乖巧、多孝順。現在在念大學,還一邊在餐廳打工貼補家用,說著盡是不捨。「那天晚上,她覺得氣管緊緊的、有點喘,我叫她不要想這麼多,洗個澡就會比較舒服!沒想到,她就在浴室裏倒下了!都是我害了她!醫生,你一定要救她啊~」

    原來啊~媽媽是在自責與內疚,其實,她也知道情況很不樂觀,只是還放不下。再和媽媽聊了一段時間後,爸爸和姐姐也到了。我想,就要再來和大家談DNR(不急救)的事了。此時,媽媽不再堅持,只是不置可否,只說由爸爸決定就好。爸爸就忍痛的同意DNR。護理同仁就讓寧寧的家人,圍繞在床邊多陪寧寧,並引導她們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臨終的四道人生。

    我才回到家不久,就接到加護病房的傳呼:「寧寧走了!」
    真的很神奇,我們在討論時,她的心跳和血壓還正常,就在大家完成決定後,她的心跳就突然停止了。或許,寧寧覺得她沒有牽掛了,現在能夠安心的走了~再也不必接受身體上的病痛折磨了!也能夠讓媽媽放下了!所以她很聰明的選擇了這個時間!

    ~~~~~~
    這時,侍應生已經把餐送上,站在我眼前,露出陽光般的笑容:「先生,祝你用餐愉快~」
    此時,我抬頭看到她的名牌寫著:「鄭寧寧!」竟然有這麼巧的事!!!
    寧寧,那真的是妳嗎?
    真的是妳的笑容嗎?
    你現在快樂嗎?
    妳是要來給我們傳達什麼訊息嗎?

    有人說,這是農曆七月,怎麼會發生這種巧合的事?
    我倒是覺得,這是寧寧要帶給我們的美好徵兆~

    此文寫於 2013.10.05 ,每年七月我都會再拿出來看一遍。

    從這個事件開始,更加強了我的信念
    「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別忘了要救家屬,協助家屬解除內疚自責」
    「無論在什麼位子,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
    《ICU重症醫療現場》

  • 長者高背椅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30 07:30:16
    有 44 人按讚

    《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別讓「跌倒」扼殺你的家人‼️
     
    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格外受到關切,包括「跌倒」、「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以及「三高」,都是常見的問題或疾病。有醫師表示,其中以「跌倒」最需要注意,若長輩不幸跌倒,恢復以及照顧問題,恐會形成兩代人的負擔[1]。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禁不起摔,提到預防跌倒,大眾往往想到補充鈣質、強化骨骼,然而,人之所以能活動,必須倚靠著骨骼、關節和肌肉三者相互牽動才能完成。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肌肉更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若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還可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進而降低兩者退化機會[2]。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醫:致死率50%
    「聯新國際診所」林頌凱院長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1位80歲的陳老爹在清晨運動時,因站立時間太久,突然跌坐地上,摔斷了髖關節,緊急送醫手術、手術順利。
     
    但從此他害怕行走,如今已臥床一年多,讓陳老爹和家人的生活,都有了極大改變,子女也奔波在醫院的心臟科、精神科、泌尿科、骨科、牙科、神經內科、消化科等,陪伴父母候診。」

    林頌凱院長表示,若罹患高血壓40年,雖然身體狀況不好,但不會死;但若因為跌倒、髖部骨折,致死率卻相當高,甚至可達50%,特別是老人家常有骨質疏鬆、器官功能退化等問題,導致不是死於骨折,而是因為摔倒後不能正常行走、或長期臥床,導致後遺症,或是因感染而致死。
     
    ■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特別是半夜時分
    因此,如何避免長輩跌倒,是為人子女或照顧者必須特別注意的重點。林頌凱院長也提醒,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一半以上的長輩是在家裡跌倒,特別是半夜時分。
     
    長輩常有失眠問題,常因半夜上廁所、光線昏暗、神智不清,踢到障礙物等原因,導致跌倒,一旦長輩不慎跌倒,動髖關節手術、住院期間及術後恢復期造成的照顧問題,對父母與子女兩代都會帶來負擔[1]。
     
    ■肌肉流失容易導致肌肉無力,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
    60歲後肌肉加速流失:發表在《生理前線》(Frontiers in Physiology)的研究指出,全身肌肉質量每十年以男性4.7%、女性3.6%的速度減少,且在60歲後加速。
     
    一篇發表在《年齡與老化》(Age & Ageing)期刊的系統性分析,60歲以後每20個老人就有一名被診斷為肌少症,更是1/3老人住安養機構的主要原因。
     
    根據日本內閣府《高齡社會白皮書》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裡,衰弱占13.8%,僅次於失智和腦中風,但如果加上第4名的骨骼和跌倒12.5%,已經超越排名第一的失智症(18.7%)。
     
    ■肌肉衰弱、流失,身體各功能退化
    中年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全身肌肉退化萎縮,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步崩跌,尤其手腳最明顯,不只是你走路愈來愈慢,吞嚥也愈來愈困難、呼吸不再順暢、心臟跳動不再有力,全都是被肌少症拖累,甚至開始認不得路了、心情憂鬱低落,認知能力下降、憂鬱情緒等都被發現和肌少有關[3]。
     
    ■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吳俊鋒主治醫師指出我國預估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常見的肌少症會對老人健康與死亡率的增加構成大威脅,建議老人家可適度曬太陽、多補充維生素D、每週定時有氧運動,可預防及改善肌少症。
     
    吳俊鋒醫師指出,肌少症在老人族群較常見,在美國及部分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肌少症盛行率在60到70歲之間的長者約為5%-13%、80歲以上約為11%-50%;台灣的研究則顯示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約為3.9%-7.3%。
     
    罹患「肌少症」因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較差,人顯得無力、疲倦、步態不穩,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研究也發現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得老人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
     
    吳俊鋒醫師說,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D可預防、改善肌少症,體重60公斤的老人家1天應攝取60至72克蛋白質(約10份肉類),富含白胺酸的蛋白質對合成肌肉有益,可多選擇牛奶、黃豆、雞肉、魚、瘦肉、花生等食物。
     
    適度曬太陽,讓皮膚合成天然維生素D;食物部分可吃魚、蛋奶類、蕈菇類與五穀類是維生素D來源。此外,可適度運動,1週3至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騎單車,1次30分鐘)、每週兩次重量訓練,1次10至15下,舉啞鈴、彈力繩、毛巾操均可[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外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之運動。
     
    國民健康署提供5招以坐站為基礎訓練長者肌力、平衡感的運動,讓長者於日常生活可隨時運用。運動前除先留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並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每次動作維持3-5秒,重複做10-12次,每個動作可以做3組,過程當中如果感到疲憊,可以隨時坐下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一、原地踏步不馬虎
    雙腳左右輪流踏步,以踩踏作為運動暖身,可維持基礎的肌耐力及心肺耐力。
     
    二、深蹲如廁自己來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維持打直,屁股角度不要過度前移,蹲下時眼睛直視前方,背部不要前傾,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三、爬梯雙腿要提高
    先抬起同一側上下肢,而另一側手腳站穩扶好,兩側輪流進行,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四、踮腳站立練平衡
    雙手扶好椅背,踮起腳尖練習站立,略微抬高腳跟,重心放在腳趾,背部維持打直,可訓練小腿肌力以及身體平衡。
     
    五、弓箭跨步練腿力
    右腳向前跨步,重心放在右前腿,背部維持打直,雙腳屈膝呈90度彎曲,再換邊進行動作,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5]。
     
    ■適當營養與運動,預防肌少症
    在身體逐漸老化的過程中,生理、心理與病理交互作用下,加速肌少症的形成,肌少症是引發老年人身體開始衰老並產生許多延伸問題的根本,也是老年人發病率和失能的有利預測指標。
     
    預防是避免肌少症所產生之問題的最佳選擇,也就是「補充適當的營養」及「規律的運動訓練」,改善肌肉量和身體功能,就能有效預防因為身體機能老化所導致的虛弱與失能。
     
    非常鼓勵大家從現在就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參加活動或是運動訓練,適度的規律運動,可以協助維持身體活動能力、平衡感,這改善的不僅是老年人的功能與獨立性,還有往後餘生的生活品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 醫:致死率50%」: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28803
    [2]( 新光人壽互動網 )「長照你我他》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https://care.skl.com.tw/articledetail.aspx?id=107
    [3]( 健康2.0 )「老年人當心!「這種病」比失智症更可怕 從頭到腳都退化」: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7261
    [4](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 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34272
    [5](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長者居家來運動 抵家增肌顧健康」: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82
    [6](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請你一起這樣做!肌不可失-預防肌少症」: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934
      
    ➤➤照片
    [5]
    長者在家運動,除先注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以及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症 #補充適當的營養 #規律的運動訓練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長者高背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6 19:15:02
    有 4 人按讚

    【龍姑娘話健康】長者浴室防滑倒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一個現象,就是有一些長者,在走路的時候,彎腰駝背,走路小碎步,路速很慢,眼睛看著地面的時間比看著前方的路更長,但沒有用柺杖或助行工具,旁邊也沒有照顧者陪伴。這些長者,如果遇上路面特發狀況,或者進出需要上下樓梯的商場,又或者出入人多擠迫的街市時,難免會因為人流碰撞,或者動線不通暢造成重心不穩而發生危險。即使是在家中如廁,或淋浴時,廁所前面高出一級的橫欄,地板磁磚有小積水而導致的地面濕滑,都是長者居家意外的重要危險伏線。

    不同的長者,即使年齡一樣,但因為身體機能或運動習慣的不同,會導致他們的動作能力不一,所以若以長者的年紀來決定他們需不需要輔具或者隨便給他們一個輔具使用,難以真正切合他們的需要,因此,就筆者積累的經驗來看,建議長者使用輔具時還是要從長者們的動作功能狀況著手。

    粗大動作功能分級系統把長者分為五類:
    第一級:可以在平坦地面上跑跳。
    第二級:可以在平坦地面上輕鬆行走,但是在不平坦地面上行走相當吃力
    第三級:自己行走需扶持穩定物,或需透過他人扶持才能行走
    第四級:無法跨步行走,坐在一般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上可以大略維持坐姿
    第五級:坐在一般靠背有扶手的椅子無法維持坐姿

    根據上述分級;第一級的長者動作能力很好,平衡大概不需要照顧者太擔心,所以主要需要關注的地方是他們有沒有腦部退化問題,例如失智症等,若有,就要小心長者走失,忘了回家的路。從第二級開始之後的各級,就都需要預防跌倒,在鼓勵長者多自立自主活動的同時,使用輔具成了照顧長者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環。大家不妨檢視一下家中長者屬於何種狀況,以便使用合適的方式去照顧。特別要留意的是,長者不管是和家人同住還是獨居,都非常建議在浴室安裝防滑設施,把居家動線改動為便於使用柺杖或輪椅行走的格局。

    地板防滑措施較為便利,只要在浴室地板每個磁磚貼防滑貼條、浴缸中墊上防滑膠片,便能減低因濕滑而跌倒的危險。若長者在浴室中需要扶東西行走,或扶東西從坐廁中站起,不建議扶在洗手盤或扶牆,因為洗手盤受力不佳,未能提供穩固的力量支撐,而牆壁無法在跌倒的瞬間提供令人回穩的拉力,所以還是建議安裝L型浴廁扶手或於墻壁上安裝固定的扶手,最好的情況當然是用螺絲固定在牆面上,而非吸盤或黏膠安裝的簡易扶手。

    圖片來源來自網絡

  • 長者高背椅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20 20:28:05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bit.ly/swimmer_privatetalk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bit.ly/FBswimmer_privatetalk
    ----------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本片中有提及小七車觀點的影片內容,推薦大家去瞧瞧,底面有底盤的說明,這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部分。
    https://youtu.be/1Zd0uY_Bl7c

    至於我的介紹,除了制式的新年式新增配備說明外,主要擺在三代同堂的第二排乘坐部分。

    以前我都認為只要第二排座椅夠舒適,其實是相當適合帶長者長途出遊的。後來,因為自己照顧長輩的經驗下來,這兩年對於車輛乘載的心得也比較不同以往。

    部分長輩隨著行動能力下降,對於車輛乘坐的要求越發嚴苛。椅子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門檻不能太寬,坐墊不能太短、不能太硬,椅背要有足夠的傾斜度......甚至,你想帶他們自駕旅遊,但其實他們心中卻根本不想出門。

    可能有朋友會問,上車之後到目的地才下車,這有什麼問題?稍微扶一下就坐好了,哪像你說的那樣?
    真的不然!長輩很多時候都要跑廁所,甚至15、20分鐘一趟,這時上下車的難易問題就很明顯了。

    如果沒有我家的這種情形,這部車就真的很優!能夠三代同堂出遊,開車完全不是件差事,而是自己以後滿滿的回憶,試一次就知道了。

    還想知道更多?可以看看熱駕的介紹,車主分享也很值得參考!
    https://youtu.be/oyeLa4ZQfD0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miniVan #Alphard #剛剛好水餃

  • 長者高背椅 在 好奇婆婆PoPoCuriou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12 16:00:03

    陪同行動不便的長者,好比帶著小朋友出門,一會上廁所、一會太累、一會走不動、一會想吃東西.....,對已上年紀中年的婆婆而言也是體力透支

    台灣對年長者們善待與優惠(輪椅♿️、半價、博愛坐......) 陪行者相對輕鬆多了,老年們身體狀況允許之下,台灣出門走走,很划算

    從台北到台中,高鐵不到一個小時,吃一頓,就值回票價了
    這次好朋友請婆婆和公主們享用公益路上的粵菜 与玥樓

    台中北屯 七期有著金碧輝煌大氣的建築風格,如同置身在歐洲宮廷內部,現代摩登及古堡式典雅的建築,婆婆藉此機會介紹好奇寶貝們一棟結合國際藝術家作品的大樓,附近緊鄰Wynn林酒店、國家歌劇院、秋紅谷等核心區

    台灣較高檔的大樓內,提供下午茶☕️,藉此機會分享好奇寶貝們
    感謝好朋友招待與五哥五嫂陪伴
    Special thanks 高媽媽協助好奇娘娘,婆婆才能順利拍攝?

  • 長者高背椅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2-26 14:32:59

    不僅能協助身體活動、維持適當體態,肌肉的功能遠遠超出我們想像。其中對於身體代謝就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史考特醫師比喻,肌肉就像儲存血糖的倉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鍛鍊肌肉促代謝

    史考特醫師說明,當我們吃下一碗白米飯,會先從澱粉分解為葡萄糖,接著便會散布至我們全身。身體中能接納葡萄糖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肝臟,另一個就是肌肉。肝臟沒辦法經由訓練變大,但肌肉可以,所以它就如同儲存葡萄糖的倉庫,如果將這個倉庫擴大,我們吃進去的葡萄糖消化之後,就有地方可以去,「就不會堆積起來讓血糖變高。」

    相反的,一個肌少症的患者,代表他儲存葡萄糖的倉庫很小,有部分的葡萄糖就會無處可去,最後只好堆積在血液中,「當然糖尿病擁有複雜的致病機轉,這裡只是一個簡化後的論述。」

    下半身肌群很重要

    「我們全身上下的肌肉,大概有2/3以上是分布在腰以下。」史考特醫師指出,如果我們只練上半身肌肉,等於只練全身肌肉的20%,是非常小比例的肌肉,對於健康的效果其實是不足的。

    史考特醫師強調,尤其是對於老年人而言,下半身肌群更是重要。因為包括能不能站起來、走路、爬樓梯等維持行動自如、不會坐輪椅或臥床等,都非常需要下半身肌肉的幫忙。

    50、60歲推薦訓練動作

    1、徒手訓練:椅子深蹲
    史考特醫師指出,由於有椅子的保護,安全性比較高。即使肌力、平衡感衰退,或膝蓋有些不舒服的人,也很適合在家鍛鍊。

    STEP1:站在椅子前方,距離椅子大約半隻腳的距離。
    STEP2:如同坐椅子般,臀部先向後推,膝蓋慢慢微彎下蹲。
    STEP3:當臀部碰到椅子時,再以臀部的力量讓自己站起。

    2、器材訓練:槓鈴輔助深蹲
    史考特醫師說,年紀稍長的朋友,想在健身房做下肢的肌力訓練,槓鈴及蹲舉架就是深蹲的好幫手。特別適合膝蓋不適、有關節炎或肌力不足的年長者。

    STEP1:面對蹲舉架(槓鈴),雙手抓穩槓鈴,雙腳與肩同寬站穩。
    STEP2:背部打直、穩定核心。臀部向後推,彎曲髖關節,膝蓋再慢慢彎曲下蹲。
    STEP3:雙手持續抓著槓鈴,作為深蹲的輔助,藉此分擔身體重量,不會全都落在臀腿。
    STEP4:下蹲到最低點,再用臀部的力量讓自己站起。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3月號《35歲後長壽必先強肌力》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640

    【相關影片】

    三鐵醫師6私房撇步,緩解足部疼痛【侯鐘堡醫師】
    https://youtu.be/J7vYV4YGmUQ

    肌少症非老年人專利!40歲後每年流失1%肌肉【宋晏仁醫師】
    https://youtu.be/iLwQwlqAGy4

    復健科醫師詳解,姿勢對了!疼痛不再來【侯鐘堡醫師】
    https://youtu.be/TBnQxNz6JUA

    【相關文章】

    35歲後長壽必先強肌力,一窺3位名醫的私房養肌秘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578

    深蹲重點不在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醫師親自蹲給你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244

    深蹲有比慢跑還傷膝蓋?醫師這樣說給你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762

    #史考特 #深蹲 #肌少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