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長榮海運減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長榮海運減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榮海運減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榮海運減資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一兩年聽過很多自己覺得非常不合理的目標價,之前一直採取不理解、不關心、不參與的三不政策,最後卻一一成真,有時候不禁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其實犯了錯,導致最後錯過了這麼多?正好這兩天跟朋友聊到最近的大航海時代,重新梳理了自己對這類狂野行情的想法,在這裡做點記錄: 股價為什麼會漲?因為在那個時刻願意用更高...

  • 長榮海運減資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3 13:11:11
    有 1,126 人按讚

    這一兩年聽過很多自己覺得非常不合理的目標價,之前一直採取不理解、不關心、不參與的三不政策,最後卻一一成真,有時候不禁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其實犯了錯,導致最後錯過了這麼多?正好這兩天跟朋友聊到最近的大航海時代,重新梳理了自己對這類狂野行情的想法,在這裡做點記錄:

    股價為什麼會漲?因為在那個時刻願意用更高價買進的錢,比願意用更低價賣出的錢多。泡沫為什麼發生?因為有夠多的人願意加入把標的價格推高的遊戲。每個人願意加入遊戲的理由不一樣:短線交易者因為人氣聚集而加入,人氣渙散而退出;動能交易者因為上漲買進,下跌賣出;普羅大眾因為大師/媒體看好而買進,看壞而賣出;價值/反向投資人因為便宜/跌夠多買進,昂貴/漲夠多賣出。

    重申一次:價格是由當下願意交易的人決定的,而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因為估值而交易。交易週期越長,在多空循環的過程中,對價格的影響力反而越小,或者說,在他們想要交易的區間內才有影響力。

    - 重點不是選擇你認為最美的人,也不是大家認為平均而言最美的人。我們已經進入到第三層思考,試圖用我們的智慧去預測多數人會如何再去預期多數人的觀點。
    by 凱因斯

    -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 凡事總是盛極而衰,重要的是認清趨勢轉變,要點在於找出轉折點。
    - 炒作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
    by 喬治·索羅斯

    大航海時代可以說是一個經典案例,一年前如果有人說貨櫃三雄都會漲超過10倍,進入台灣50,大概只會被笑。但現在就算沒參與到行情,也會因為媒體知道為何海運這波能大漲:缺櫃、塞港、大排長榮、航運業多年不景氣導致新船供給不足、疫情緩解產生的報復性消費需求,各種因素綜合起來導致運價狂飆,賺一年抵20年。

    在上漲的過程中,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變得更富有了,陸續有人高歌離席,也有人因為海運賺了很多錢成了新聞。市場流傳和研究報告的目標價隨著股價/運價的上漲不斷提高,PB估值變成PE估值,航運業的景氣循環本質,在一年前還是慘業這件事目前沒什麼人在意,或者說在意的人會選擇離場,對市場價格沒有實質影響力。

    對於有資金、有影響力的主力大戶來說,這也是賺錢的天大良機,畢竟人氣不是想要就有的。對照組可以看那些沒消息就飆漲的小型股,連鎖好幾根、漲了幾倍照樣沒量,只要無法讓其他人願意參與好套現,那一切都只是紙上富貴而已。

    短線操作鎖漲停隔天拉高會賺錢,拉回買進也會賺錢,價格也因為這類動能操作不斷被推高,只要故事講得夠好,股價又給力,就可以讓越來越多人願意參與這場換手遊戲,只要股價的「正向循環」能延續下去,最後離場的利潤也越大,還不用怕買太多跑不掉。

    但回頭看看這些年由供需失衡驅動的大行情:被動元件、防疫概念等,就知道趨勢不會永遠持續,最後總會有些因素導致反轉,以海運來說大概就是運價由漲轉跌,動能操作開始賺不了錢,導致大玩家開始陸續離場,人氣退潮讓短線客也跟著走人,價格下跌後自然會有新的故事讓下跌合理化,就像上漲時那樣,只是反過來而已。過程中的參與者可能已經換過一輪,但都發現自己更窮了,只能在套房裡洗碗。

    說穿了,次級市場就是財富轉移遊戲,到最後總有贏家和輸家,交易價格隨著市場預期、或者說人性的樂觀與悲觀擺盪,「能套現」的報酬則是其他參與者貢獻的,有人能低買高賣,就要有其他人願意高買低賣。熱錢來來去去,長期贏家能持續從類似的循環中賺錢,遊戲中的輸家則被遺忘。

    最後用被動元件的歷史走勢做個小回顧,我們已經知道國巨從2017年的60幾元,最高漲到2018的1300元(中間減資過一次),2019一度跌到剩200多元,假設你正在經歷類似的上漲行情,大概是國巨800塊的價位,合理預期之後很有機會從現價繼續上漲,但長期也很可能大幅低於現價,這時你會比較想掌握上漲行情?還是規避下跌行情?沒經歷過大空頭的人通常傾向前者,經歷過的會傾向後者。

    面對這類行情,偏向保守派的我要是能做到前兩個階段,頂多第三段的其中一小段就很開心;身邊比較積極的朋友反而只想做第三段,畢竟富貴險中求,這段時期漲的快、年化報酬高,只要能夠避開第四段,整體報酬會比我的方式好得多,這兩年眾多神人的報酬率也「證明」了這樣的說法。

    這些道理我其實都懂,但總忍不住會想像一位贏家的背後,到底有多少個洗碗工?選擇沒有對錯,只要能對自己的損益負責就可以。

  • 長榮海運減資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6 14:03:18
    有 24 人按讚

    0326 #收盤 #重點
    📍非凡推出─台股盤勢即時直播─啦 不用怕人在外頭錯過最新消息,敬請追蹤「非凡股市最前線」: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亞股 #美期指 #台股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場演講,目標計畫將疫苗提高一倍,且對美國經濟表示讚揚,使得美股終止連續兩個交易日的下跌,四大指數收漲,亞股亦受到提振,日韓股市走揚,台股今開盤上漲80.23點,報在16140.37點,資金潮在電子股族群有所發揮、成交比重一度逾73%,盤面呈現電金傳齊揚,台積電回神,帶動台股重新站回5日線且守穩月線,且漲幅持續擴大,盤中一度大漲逾200點,日K呈現連3紅,封閉本周空方缺口,基本面降低作頭疑慮風險,預估金全日量能落在3200億元。

    #台積電 #聯電 #塑化 #紡織 #金融
    台股今天晶圓代工雙雄台積電、聯電回神帶動下,電子股人氣回溫,加上塑化紡織為首的傳產族群點火,大漲逾 250 點,盤中登上 16300 點,收復月線關卡,預估成交量縮至 3000 億元。

    #長榮海 #長賜號 #塞船
    長榮海運承租的大型貨櫃長賜號 (Ever Given) 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全球需要付出多少成本?雖然還無法統計出單一數據,因為情況取決於船隻何時脫困,但彭博整理出航運費率飆漲的各種跡象,也有業者考慮改採更昂貴的空運,空運需求看增。

    #新疆棉 #南紡 #新纖
    南紡(1440)因美國抵制新疆棉,帶動使用美國棉及印度棉的南紡從去年第4季開始感受到轉單效應。南紡表示,越南棉紗廠在去年第4季單季轉盈,今年首季獲利貢獻持續放大,有利今年營運表現。南紡今天早盤股價爆量攻頂,開盤不到一個小時,成交量即超過10萬張,股價在漲停鎖死,有逾萬張委買高掛,漲停價一舉創下近6年新高價。

    #IC設計 #敦泰 #愛普 #聯詠
    半導體產業漲聲頻傳,隨著面板供不應求狀況延續,近來驅動晶片業者醞釀二次漲價,IC 設計股今天度成為買盤焦點,其中,敦泰亮燈漲停,聯詠也強漲逾 5%,衝上歷史新高價。

    #晶碩 #外資
    看好中國彩色隱形眼鏡熱潮所帶來的商機,美系外資重申晶碩(6491)加碼評等,目標價由330元大幅調高到450元;晶碩今日開高走高,近午盤衝上漲停391.5元。

    #美利達 #配息
    全球瘋騎自行車,美利達(9914)公布去年獲利攻頂,又大方配息7元,消息發布後至少四家外資啟動上修,包括已將美利達喊逾「4」字頭的里昂證券,再把目標價升至420元新高,另滙豐、大和、野村也上調財測,助攻美利達26日翻漲半根停板。

    #聯合再生 #減資
    國內太陽能廠聯合再生(3576)公布去年財報,其中,由於認列一次性資產減損約45億元,全年稅後淨損約61.4億元,全年每股淨損約2.3元。該公司也宣布將減資彌補虧損,減資比例約43.4%,在消息面偏空下,今天該股盤中股價打入跌停鎖死。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 長榮海運減資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6 07:54:33
    有 17 人按讚

    0326 #開盤 #重點
    📍非凡推出─台股盤勢即時直播─啦 不用怕人在外頭錯過最新消息,敬請追蹤「非凡股市最前線」: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聯發科 #獲利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聯發科智慧機、WiFi晶片價格持續調漲,2021、2022年獲利動能好還要更好,看好2022年有大賺逾五個股本實力,將推測合理股價估值升上1,130元,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聯發科在摩根士丹利觀點的推波助瀾下,25日強漲6.15%、收949元,再度逼近千元關卡,於台積電股價休整之際領軍衝鋒,是台股穩守萬六最大功臣。

    #華通 #美系供應鏈
    PCB大廠華通(2313)受惠多元終端應用帶動,營運看旺到第3季 ,加上積極開拓軟板應用,切入美系客戶手機以及穿戴式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軟板貢獻有望逐步放大,並在今年首度超越軟硬結合板營收貢獻。同時開發多年的低軌道衛星通訊應用,有望在今年逐步放量。華通去年營收605.17億元創歷史新高,毛利率18.18 %,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91元,擬配發現金股利1.5元。

    #長榮 #長賜號 #塞船 #蝴蝶效應
    長榮海運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卡在蘇伊士運河,造成運河大塞船,上百艘船隻等待,干擾全球能源供應鏈,開羅當地媒體24日引述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報導,得清除長賜號周邊的大量淤沙來排除擱淺,因此可能得花上兩、三天的時間。對此有一位內行網友在PTT分析船長的下場「不僅沒獎金還要賠錢」。

    #裕隆 #中華車
    裕隆去年甩開沉重財務包袱的策略奏效,加上三大轉投資事業-裕日車、裕融、中華車獲利貢獻,去年裕隆由虧轉盈,更因減資讓EPS激增至2.8元,創下2005年以來的新高。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