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鑲嵌現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鑲嵌現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鑲嵌現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鑲嵌現象產品中有8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宗教信仰除了為這世界的形成與運作、為個人的際遇提供解釋之外,往往也成為社會當中一些人解決壓力、面對問題的策略。若再放大來看,也可以看到往往一個社會也需要宗教信仰來幫助當中的成員面對各式各樣的衝突。 這篇來自【獨立評論@天下】上的文章,摘要介紹了《神婆的歡喜生活》一書,也帶我們看到緬甸的跨性別神職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抽象繪畫展 #呂迦諾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呂迦諾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藝術即信仰,信仰即人生。 ▲我們在呂迦諾的創作人生中,看到一條不凡的藝術之路。 ▲從小接觸信仰 因此發掘終生志向 從小即密切接觸教會的藝術家呂迦諾,...

鑲嵌現象 在 大象醫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32:33

唐氏症在目前仍然是智能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是由於第二十一條染色體多一條所導致 此種的唐氏症發生率隨著媽媽的年紀而上升 20歲1/2000 25歲1/1200 30歲1/900 35歲1/350 40歲1/100 45歲1/30 (但若是染色體轉位造成的唐氏症則跟年齡無關) 除了智能障礙之外...

  • 鑲嵌現象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8 16:25:44
    有 59 人按讚

    宗教信仰除了為這世界的形成與運作、為個人的際遇提供解釋之外,往往也成為社會當中一些人解決壓力、面對問題的策略。若再放大來看,也可以看到往往一個社會也需要宗教信仰來幫助當中的成員面對各式各樣的衝突。

    這篇來自【獨立評論@天下】上的文章,摘要介紹了《神婆的歡喜生活》一書,也帶我們看到緬甸的跨性別神職人員「神婆」在社會中的角色與提供的價值,特別是在今日軍政府當權的狀況下。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又有哪些宗教現象反映著社會正在面臨的壓力?

    ————————————
    納(Nat),又稱緬甸神靈,在緬甸人生活裡扮演要角,當崩神靈節更是緬甸人中最熱衷的祭祀活動之一。接連數天的儀式,有人尋求慰藉,有人為了商機,也有人貪圖熱鬧。宗教信仰往往是明鏡,鑑映一方水土,透過每個人對神靈低訴的話語,讀者聽見緬甸人民毫不遮掩的心聲。

    有些人,終究無法以自己面貌活下去

    筆鋒一轉,故事的重頭戲──神婆黛西珍粉墨登場,她開宗明義,「神婆的生活,就是不停地繞著地獄這口大鍋的邊緣進行奔跑的生活」,頭銜鑲嵌了神,卻離地獄和業障更近,黛西珍三分張揚七分嬌嗔,娓娓道來「與神同行」的過程,節奏輕快,內容穠麗juicy,很容易讓讀者一晃神就錯過了話語底下隱藉的暗傷:有些人沒有辦法以自己本有的面貌活下去。

    在緬甸,跨性別者唯有成為了美容師、時裝設計師或神婆,才能受到社會待見。人們渴望透過黛西珍去討神的歡心,黛西珍透過神成全了自己。神靈節上,性別界線糊散,神婆們如撲朔迷離的兔子,跟警察玩著捉迷藏,而當多數神婆都被抓入拘留所,黛西珍也為了和姐妹作伴,趕緊自投羅網,由此可知神婆們所追求的,無非歸屬二字。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11425

  • 鑲嵌現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11:57:39
    有 14 人按讚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 鑲嵌現象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11:57:25
    有 84 人按讚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 鑲嵌現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12-24 18:27:57

    本集主題: #抽象繪畫展 #呂迦諾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呂迦諾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藝術即信仰,信仰即人生。
      
    ▲我們在呂迦諾的創作人生中,看到一條不凡的藝術之路。
      
    ▲從小接觸信仰 因此發掘終生志向
      
      從小即密切接觸教會的藝術家呂迦諾,曾參加教堂舉辦的暑期美術夏令營,因此與藝術結下了甚深的淵源。當時他在教友中結識恩師藝術家楊仁明,便開始在楊老師的畫室中習畫;學習繪畫的期間對呂迦諾來說;是一段相當快樂的時光。
      
      在呂迦諾成長的過程中,信仰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基督徒們無時無刻都在祈禱,而在祈禱的過程當中,同時也是在和最真實的自己對話,或是說時常在反省自己的狀態,與最真實的自己對話。
      
      「我一直都想要知道,藝術是甚麼?」呂迦諾的創作就是每個時候的禱告,這些禱告並不是要去祈求什麼目的,或是悔改什麼人生大事,而只是每天生活的小小總結,透過作品的方式記錄下來,對他而言,每個小祈禱都像是每個有生命的個體,彼此獨立存在著,每天的自己,都是新的存在,它們在創作裡充滿各種不同的變化。
      
    ▲創作經驗世界的再現,呈現藝術家真實生命的一部份
      
      此次展出作品中,不斷出現重複性的符號,呂迦諾使用螢光色料、金屬等媒材,以半自動技法貫穿畫面,呈現出試圖控制卻又失控的衝突感,並透過符號性傳達著各種內心不同的情緒,它並非經驗世界的再現,更不是世界的模仿者,而是真實生命的一部份。
      
      如《萬花筒世界》系列,呂迦諾試圖在表述「情緒」與「繪畫」之間的關係。「情緒」,它是內在的精神,不受時間、空間、質量等限制,是一種精神性無限的存在,而「繪畫」是有質量、有空間、需要時間完成的媒材,是物質世界的產物。以繪畫表述內在情緒,相當於「有限」表述「無限」的創作過程。
      
      呂迦諾表示:萬花筒是個連結「有限」與「無限」的橋梁,透過它的成像原理可再深談論其哲學意涵,一是由實像反射無限虛像的原理,二是觀看萬花筒時的行為模式,前者探討內在意義,後者探討外在意義。
      
    ▲萬花筒般的特殊畫面 隱含藝術家所傳達的特殊寓意
      
       而在萬花筒的成像原理中,是由一種真實物像反射出多重的虛像,它同時呈現了真實與虛幻的存在,呂迦諾透過此現象來表達內心的世界,將內心世界以萬花筒的形式來表述。萬花筒本身是個被動的機械,能夠驅使它產生變化需要一個動力,就是「情緒」。隨著不同經歷產生出不同的情緒,這些不同的情緒促使內在的萬花筒產生種種不同的變化,它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存在。
      
    當我們觀看萬花筒時,必須將視線全部投入萬花筒當中,這樣的行為模式使我們的視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從心理層面來看,這是一個我們選擇不去看原來的世界,而選擇使視覺進入另一個視覺空間的概念。在這樣的想法下,萬花筒是個桃花源、烏托邦的概念,而看完萬花筒內的景象後,再度抬起頭看世界時,是否還是同一個世界?當中呂迦諾還在尋找真實,也在探討虛幻,兩者是一體的兩面。
      
    呂迦諾認為:人的心靈世界就像是萬花筒般的存在,它是華麗、閃亮、鮮豔般的存在,是個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在媒材上,加入許多螢光色系顏料,並使用金屬以及亮粉等複合媒材,試圖使用更廣的色域,尋找更多的表現可能,並結合自動技法呈現內心狀態的萬花筒。
      
    內在萬花筒產生變化的核心在於情緒的變化,當中主要有「感性」與「理性」兩種成分,而呂迦諾分別將其對應至熱抽象繪畫技法與冷抽象繪畫技法,在過程當中,他以熱抽象與冷抽象技法相互交疊表述作品,每件作品透過線條以及色彩以不斷重複與纏繞的方式,組成不同的形式產生各種關係,並透過以線、色的關係和組合去表述內在情緒的感受,成為一種繪畫的方式,它是個人的神經系統投射在畫布上的結果,成為表現自我的符號。
      
    ▲透過創作 呈現藝術家的精神性信仰
      
    呂迦諾也在創作的過程當中,試圖在控制自動技法,以理性手法去控制感性技法,將滴流、潑灑、風力等物理現象作為創作的技法,按照個人意志控制其方向以及動態,呈現可控制卻又不受控的感受,過程中我讓潛意識自由的流動,時而衝動、時而平靜,他以理性設定了一個構圖,到了最後卻是感性使我被構圖,在表現潛意識在受控當中去失控的效果,整個萬花筒系列就是他與潛意識之間對話所留下的痕跡。
      
    本次作品不同以往以冷抽象為主的創作,而是以熱抽象為主要元素,再將冷抽象鑲嵌進入作品,同時呈現抽象作品的感性層面與理性層面。藉此表達內心世界是個萬花筒,記錄每個不同情緒所產生的狀態。
      
    ▲如同藝術家呂迦諾的創作般—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心所嚮往的信仰。(文:金車文藝中心)
      
      
    呂迦諾簡歷
    學歷:2014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畢
      
    個展:
    2015 剖心─呂迦諾個展,水谷藝術,台北,台灣
    2013 之間─呂迦諾個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草山職能工作坊,台北,台灣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6/09/03-2017/01/08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 鑲嵌現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12-01 17:41:40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陳岱君專訪
      
    一個喜歡簡單生活,喜歡捏陶的女生,
    創作是述說自我的方式,陶是她的媒介、語言,
    這就是陳岱君的創作—最原始的初衷。
      
    小熊視角描繪社會 藝術家陳岱君在創作中找尋自我定位
      
      「創作其實是可以很生活化的!」來自台中的藝術家陳岱君,從小因著母親的影響,而開始接觸作陶。家中由陳岱君的父親經營汽車零件,喜愛陶藝的母親常會幫忙家裡的生意,在岱君年紀尚幼時,陳媽媽還有專屬自己的陶藝工作室;在這樣的環境耳濡目染之下,彷彿也開啟了陳岱君未來的陶作之路。
      
    深受陶作環境之影響 走向立體創作的開始
      
      長期受到母親陶藝創作的薰陶之下,即將面臨高中選填志願的岱君,心中也暗自決定報考美術班;當然,很幸運的地她也考取上了。「美術班,其實就是進入平面創作的基礎。」岱君這麼表示,經歷了高中術科三年的充實學習後,她也開始在思考接下來的路,難免會有所困惑;「立體創作,對我來說比較能得心應手。」當時對於平面創作較無信心的她,最終在升上大學時,選擇了立體創作。
      
      就讀於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時,陳岱君接觸到許多不同以往的創作材質,諸如木雕、石雕、塑型等等,學習到眾多的複合媒材變化,在立體的創作形式上也累積了更豐富的學習經驗。這時期的種種練習,正是奠定岱君對於立體材質更紮實的認知。
      
      畢業後即進入社會的陳岱君,接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業務助理,雖然擁有正常的上下班作息,依然對未來感到迷惘;這時候岱君母親突然的一個提議,也從此改變了岱君的未來職涯。「當時忙碌的母親很想回來作陶,也詢問我是否也有想作陶的意願?」但是因為幼時母親離開工作室後,也將器材一併轉賣了;但這並不影響想嘗試陶瓷創作的她,於是陳岱君便開始白天工作、晚上作陶的兼職生活,努力的存錢準備陶藝工作室的裝置器材。
      
    與家人共創曉岱瓷坊 堅定陶作之路
      
      與此同時,由於作陶是岱君畢業後開始進行的,好奇的她也利用假日的創意市集擺攤,「想為自己的陶作作品試試水溫」,也共創了以她和母親名字共創的"曉岱瓷坊",經過母女倆的悉心經營,也培養出工作室的固定客群,陳岱君也在去年的暑假時辭去了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在陶作之中。有趣的是,此次的展出作品多以組件為主,每一組組件作品拼組在一起後,如同戲劇般的寓言故事場景,嚴謹的架構如同小說情節般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陶瓷的創作方式,更像是立體的繪本般忠實地呈現在觀者眼前。
      
      「土是柔軟的,可以千變萬化將我的思緒轉化成具體的形象。」經營曉岱瓷坊的兩年裡,藝術家陳岱君與母親沉浸在美好的陶瓷創作中,其中除了自己的藝術創作之外,「生活陶系列」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為工作室主要的收入以外,也是藝術家陳岱君「融藝術於生活」的創作方式,她認為陶瓷作品不只是裝飾品,而是刻上擁有者生命溫度的「生活品」。
      
    象徵性的小熊訴說著社會現象 創作者透過陶作發聲
      
      藝術家陳岱君的作品中常以小熊為主角,來呈現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剛接觸社會所面臨的心境轉折與感受,作品中也結合了仿製木紋的創作,在樹洞裡面辛勤工作的小動物可比擬為社會上弱勢的小人物,而大熊則是指先天具有優勢的強勢族群,整體的情境呈現出創作者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岱君特意讓白瓷熊有著模糊的五官,只保留了耳朵跟鼻子的部位,「瓷熊並不是特定的對象,是以一個曖昧的象徵來凸顯議題。」
      
    懷抱著理想和決心 在創作這條路上奮力前進
      
      此次展覽主題以陳岱君工作室成立至今兩年多的創作體悟,對她來說:創作這條路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拉鋸,鑲嵌著幻想面對巨大的高牆,也要堅持著「當你開始行動了就沒有退路」的決心,滿懷著理想也需要面對現實中的許多挑戰,只能一直持續著在這條道路上奮力的往前。在這個大環境中,每個人就像被圈養在同一個平面,「以為大家都一樣,卻又獨特的誰也無法改變誰。」陳岱君說著,既然無法讓每個人都認同的話,「或許我們只需要找到能理解你的同類,對吧?」
      
    陳岱君 – 以沉默的白瓷熊,來演繹出陳式的社會寓言。(文:金車文藝中心)
        
        
    陳岱君簡歷:
    1990 台灣 台中
    學歷:2009 畢業於國立豐原高級中學美術班
       2012 畢業於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
    經歷:2014 曉岱瓷坊-陶瓷創作工作室成立
    獲獎:2015 第七屆台灣金陶獎陶藝競賽社會組入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