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錯視心理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錯視心理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錯視心理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錯視心理學產品中有20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六大心理關鍵原則,塑造影響力】💯 . 🔺1.互惠:別人給過我們什麼好處,我們會想要回報 心理基礎: 肇因於「虧欠感」,人們大多討厭一味索取、從不回報的人,因此對於受過的恩惠,會產生償還的義務。所以只要給予某些幫助或物品,甚至是硬塞一些好處,就能大大提高對方順應自己要求的機率。 應用實例:...

 同時也有30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茜茜與人夫謙 Chien&Chi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開啟與小孩的對談 #畫畫心理學 #居家防疫小遊戲 *此影片在居家防疫期間拍攝❗ 一打三的居家日子終於熬過了😭 想必大家應該也跟茜茜一樣也把小孩送回去學校了,居家期間非常想念老師,現在把小孩送回幼兒園反而有點懷念跟孩子多點時光相處的時間(但真的就是偶爾而已😂) 茜茜在居家期間跟孩子玩了一個小...

錯視心理學 在 小妮子情理生活學〡關係療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4:14:36

/ 當你被負面情緒卡住,一定有人也告訴要「轉念」,但到底要怎麼轉呢?今天用一篇貼文的時間來和大家談談。 ⠀ 其實,在大學接觸到埃利斯(Ellis)  ABC 理論之前,我自己也有許多沒邏輯的「非理性信念」,上完課才發現原來我有這麼多的負面情緒都是源自於此竟不自知。在做牌卡諮詢時,我也會試著引導個案了...

錯視心理學 在 企業精英 Elites Insider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6:57:03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寄希望於買彩票,等中了頭彩之後,就可以實現“一夜暴富”的願望,然後徹底擺脫目前生活拮据的現狀,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幻想中富人極其奢華的生活,住著帶花園的豪華別墅,背著幾十萬的愛馬仕包包,用著上百萬的鍍金馬桶,出行靠私人飛機或者豪華商務車,一日三餐都是“山珍海味”的生活。但是,理想很...

錯視心理學 在 實用心理學丨心理測驗|心靈成長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5:11:58

如何面對人生中的抉擇? 設計你的奧德賽計畫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曾經面臨重大的生涯抉擇,在人生的分岔路上,到底要如何選擇才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如果做錯決定,選錯路,會不會從此就跟美好人生絕緣呢? 小明是個大四學生,他要在念研究所前參加實習,並申請了6個實習計畫。在6個實習機會中,他成功應徵上了4...

  • 錯視心理學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7 15:00:26
    有 42 人按讚

    💯【六大心理關鍵原則,塑造影響力】💯

    .

    🔺1.互惠:別人給過我們什麼好處,我們會想要回報

    心理基礎:
    肇因於「虧欠感」,人們大多討厭一味索取、從不回報的人,因此對於受過的恩惠,會產生償還的義務。所以只要給予某些幫助或物品,甚至是硬塞一些好處,就能大大提高對方順應自己要求的機率。

    應用實例:
    美國殘廢退伍軍人組織報告指出,單純寄出一封請求捐款的信,回應率約18%,但只要附上一份小禮物(例如標籤便利貼),成功率就能提升至35%。

    破解對策:
    仔細回想「最初的善意是否只是伎倆?」倘若別人的提議我們確實贊同,那不妨接受;倘若這提議別有所圖,就告訴自己這是商業伎倆而置之不理。

    .

    🔺2.承諾和一致:迫使自己言的行與曾做出的選擇保持一致

    心理基礎:
    來自於「希望顯得言行一致」,為了避免被視為說謊者,人們對於自己承諾過的事會盡可能做到,即便發現事情不太對勁,依然會不斷找理由說服(或欺騙)自己沒錯。

    應用實例:
    美國心理學家謝爾曼(Steven Sherman)曾進行一項電話調查,詢問受訪者「要是美國癌症協會需要募捐,願不願意花3小時幫忙?」由於不想顯得沒愛心,多數人紛紛答應。過幾天後,當協會去電請求協助時,答應擔任志工者較以往多了7倍。

    破解對策:
    反問自己「知道了我現在所掌握的情況,要是時間能倒回,我還會做出同樣選擇嗎?」如果答案是不會,那就不要頑固死守原先決定。

    .

    🔺3.社會認同:當猶疑時,我們會取決於其他人是怎麼做的來做決定

    心理基礎:
    起因於「從眾」,當人們不確定該怎麼做比較好、或事情意外性太大時,會依照大眾多數人的方式來行事,相信「別人都在做的事情肯定錯不了」。

    應用實例:
    某些餐廳有時會故意採用流量管制,或甚至僱請工讀生排隊,讓門口排起長長人龍,創造出「我很熱門」的視覺化效果,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一探究竟。

    破解對策:
    由於這些偽造的社會證據大多一目了然(例如素人見證廣告),只要保持警惕,重新思量本意,就能保護自己。

    .

    🔺4.喜好:很容易答應自己認識或喜歡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心理基礎:
    來自於「物以類聚」「近朱者赤」的群聚性。一個人的外表魅力、和與自己的相似性,都會增加人們對其信賴與支持,並將這種喜好投射到其所推薦的事物上。

    應用實例:
    直銷商常會舉辦產品說明會,邀請親友一起聚會並銷售產品,由於是認識的人所提邀約,即使明知是購買陷阱,許多人也不好拒絕,到了現場,只好買一點做做人情。

    破解對策:
    提醒自己把「對方個人」與「其所推銷的產品或服務」區分開來思考,畢竟我們所購買的不是銷售員,而是產品。

    .

    🔺5.權威:面對權威,不加思考地直接聽命行事

    心理基礎:
    來自於「對專業的信任」,師長、法官、醫生、主管等權威來源,都是建立在更深的專業與經驗上,相信他們不僅省力,還常確實有極佳指導作用。

    應用實例:
    廣告商會借用權威的力量,邀請專家人士為商品做代言,甚至是與產品屬性毫不相關的專家,例如律師代言服飾、刑事專家代言健康食品等。

    破解對策:
    先反問自己「這個權威是真正的專家嗎?」,確認權威的資格與眼前的問題主題確實真有相關;再問「他說的是真話嗎?」避免被廣告上塑造出來的專家形象所欺瞞。

    .

    🔺6.稀有性:愈難獲得的事物,愈想得到

    心理基礎:
    源自於「保住既得利益的渴望」,人們對於失去某件事物會感到恐懼,即使自己並沒有非常需要它,因此對人們來說,「機會愈少見=價值愈高」。

    應用實例:
    賣場常會進行「限時特價」「數量限量」,對顧客的購買行為設置最後期限並大為宣傳,引發「現在不買就買不到了」的焦慮,激起顧客的購買慾望。

    破解對策:
    重新審視自己對產品的需求與喜好,釐清對一件產品的渴望,是來自於其本身提供的價值與功能,或只是「對它的佔有欲」。

    .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

    加入「精英閣」= 一年陪你读完100本经典好书

    ➡️15-20分钟读书音频
    ➡️干货总结思维导图

    📍還在等什麼?趕緊点击鏈接🔗:https://pay.weread.com.tw/facebook/jingyingge/

    -------------------------------

    馬來西亞 Shopee FREE Shipping

    https://shp.ee/a54n9zf

  • 錯視心理學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23:22:56
    有 7 人按讚

    #八百回合經濟談⁡
    〔#現實版的魷魚遊戲 #一場測試人性之惡的實驗〕⁡


    壯士們應該都有看到,這禮拜在社群媒體上,《魷魚遊戲》這部影集迅速竄紅,甚至擠上全球排行榜第二名!⁡

    在《魷魚遊戲》影集中,我們看到角色們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泯滅人性,羞辱、欺騙、背叛、甚至拿起刀相互廝殺,展現潛藏在他們心中「惡的一面」。⁡

    但在遊戲開始前,大部分的參賽者其實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背著難以負擔的債務,在社會的夾縫中掙扎,也許稱不上善良,但絕對沒有在遊戲中展現地那麼「惡」。⁡

    於是,今天想來跟壯士們聊聊,一場和測試「人性的惡」有關的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

    1961 年,猶太裔的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要求你電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你會執行命令嗎?」⁡

    於是,他找了 1000 位 20-50 歲的男性受試者,告訴他們: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

    並請受試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受試者——「學生」,然而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

    在實驗過程,學生會被綁在電擊儀器上,而實驗負責人(權威角色)會告訴「老師」說:你的任務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認識單字。⁡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要繼續測驗其他單字;但如果答錯了,就要施以電擊。⁡

    第一次答錯的懲罰是 15 伏特的電擊,基本上人體感覺不到。但隨著錯誤題數變多,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最高是 450 伏特,且在 375 伏特會標示「警告,危險電擊」⁡

    電壓越高,「學生」的反應也會越來越激烈,從尖叫、敲打牆壁、到哭喊表示患有心臟疾病。最後當伏特數提升到 330 伏特以上後,學生會突然保持沉默,並停止所有反應(上述反應皆為錄音機預先錄製好的)。⁡

    在這過程中,許多受試者都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此時實驗人員會嘗試說服受試者,並告知他們「不會有任何責任歸咎」。⁡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受試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按了 3 次 450 伏特的按鈕。⁡


    ▌ 米爾格倫實驗的結果⁡

    壯士們猜猜,最後有多少人按到 450 伏特?⁡

    Stanley Milgram 問了 40 位精神科醫師,他們預估只有 1% 的美國人會按到 450 伏特,因為那是虐待狂般的行為,而全美約有 1% 人口有類似傾向。⁡

    但實驗結果和精神科醫師的預期大相逕庭,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表示感到不舒服,並質疑這項實驗的目的,但最終有 62.5% 的受試者按到 450 伏特、且沒有參與者在到達 300 伏特之前堅持停止!⁡

    後來 Stanley Milgram 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做了類似的實驗,但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

    馬里蘭大學的 Thomas Blass,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也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約 61% 至 66% 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


    ▌ 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與爭議⁡

    這個實驗想測試的是,人們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Milgram 在文章《服從的危險》(1974)中寫道:「這個實驗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

    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隔壁傳來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

    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

    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

    因為這項實驗對受試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是由受試者的自由操作所造成的,但許多當代科學家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


    ▌ 匿名有多危險⁡

    另一個今天想介紹的研究,是在探討「戰士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匿名性,對於戰場的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眾多文明中,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到匿名性,美國人類學家 John B. Watson 就在 23 組文明中找到兩組變因,比較他們是否更換制服(15 個是;8 個否),與他們是否殺戮、折磨、殘害(13 個是,10 個否)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如果該文明的戰士不更換制服,8 個文明只有 1 個文明有殺戮、殘害;但如果穿著制服,13 個文明中有 12 個都會表現出殺戮等殘暴行為,也就是說,一旦匿名之後,有 90% 的文明都會展現殘暴行為。⁡


    ▌ 《魷魚遊戲》中的惡⁡

    今天介紹的兩個研究,各自代表了「盲目服從權威」及「匿名性」,是如何驅使人們展現那些泯滅人性的行為。而這兩點,似乎可以和影集《魷魚遊戲》的部分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當簽下同意書,加入遊戲開始之後,身穿紅色制服的面具人們,就成為玩家盲目服從的絕對權威者。⁡

    而「匿名性」,則可以從穿著桃紅色衣服的工人身上體現。⁡頭戴面具不許脫下、身穿制服、沒有名字,這樣「對自我去個體化」的規範,讓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人無異,完完全全地統一,降低了執行殺人指令的罪惡感,也模糊化「惡行」的界限。⁡
    ⁡(小結放留言!)

  • 錯視心理學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6 23:19:59
    有 6 人按讚

    #八百回合經濟談⁡
    〔#現實版的魷魚遊戲 #一場測試人性之惡的實驗〕⁡


    壯士們應該都有看到,這禮拜在社群媒體上,《魷魚遊戲》這部影集迅速竄紅,甚至擠上全球排行榜第二名!⁡

    在《魷魚遊戲》影集中,我們看到角色們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泯滅人性,羞辱、欺騙、背叛、甚至拿起刀相互廝殺,展現潛藏在他們心中「惡的一面」。⁡

    但在遊戲開始前,大部分的參賽者其實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背著難以負擔的債務,在社會的夾縫中掙扎,也許稱不上善良,但絕對沒有在遊戲中展現地那麼「惡」。⁡

    於是,今天想來跟壯士們聊聊,一場和測試「人性的惡」有關的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

    1961 年,猶太裔的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要求你電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你會執行命令嗎?」⁡

    於是,他找了 1000 位 20-50 歲的男性受試者,告訴他們: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

    並請受試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受試者——「學生」,然而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

    在實驗過程,學生會被綁在電擊儀器上,而實驗負責人(權威角色)會告訴「老師」說:你的任務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認識單字。⁡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要繼續測驗其他單字;但如果答錯了,就要施以電擊。⁡

    第一次答錯的懲罰是 15 伏特的電擊,基本上人體感覺不到。但隨著錯誤題數變多,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最高是 450 伏特,且在 375 伏特會標示「警告,危險電擊」⁡

    電壓越高,「學生」的反應也會越來越激烈,從尖叫、敲打牆壁、到哭喊表示患有心臟疾病。最後當伏特數提升到 330 伏特以上後,學生會突然保持沉默,並停止所有反應(上述反應皆為錄音機預先錄製好的)。⁡

    在這過程中,許多受試者都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此時實驗人員會嘗試說服受試者,並告知他們「不會有任何責任歸咎」。⁡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受試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按了 3 次 450 伏特的按鈕。⁡


    ▌ 米爾格倫實驗的結果⁡

    壯士們猜猜,最後有多少人按到 450 伏特?⁡

    Stanley Milgram 問了 40 位精神科醫師,他們預估只有 1% 的美國人會按到 450 伏特,因為那是虐待狂般的行為,而全美約有 1% 人口有類似傾向。⁡

    但實驗結果和精神科醫師的預期大相逕庭,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表示感到不舒服,並質疑這項實驗的目的,但最終有 62.5% 的受試者按到 450 伏特、且沒有參與者在到達 300 伏特之前堅持停止!⁡

    後來 Stanley Milgram 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做了類似的實驗,但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

    馬里蘭大學的 Thomas Blass,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也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約 61% 至 66% 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


    ▌ 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與爭議⁡

    這個實驗想測試的是,人們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Milgram 在文章《服從的危險》(1974)中寫道:「這個實驗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

    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隔壁傳來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

    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

    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

    因為這項實驗對受試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是由受試者的自由操作所造成的,但許多當代科學家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


    ▌ 匿名有多危險⁡

    另一個今天想介紹的研究,是在探討「戰士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匿名性,對於戰場的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眾多文明中,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到匿名性,美國人類學家 John B. Watson 就在 23 組文明中找到兩組變因,比較他們是否更換制服(15 個是;8 個否),與他們是否殺戮、折磨、殘害(13 個是,10 個否)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如果該文明的戰士不更換制服,8 個文明只有 1 個文明有殺戮、殘害;但如果穿著制服,13 個文明中有 12 個都會表現出殺戮等殘暴行為,也就是說,一旦匿名之後,有 90% 的文明都會展現殘暴行為。⁡


    ▌ 《魷魚遊戲》中的惡⁡

    今天介紹的兩個研究,各自代表了「盲目服從權威」及「匿名性」,是如何驅使人們展現那些泯滅人性的行為。而這兩點,似乎可以和影集《魷魚遊戲》的部分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當簽下同意書,加入遊戲開始之後,身穿紅色制服的面具人們,就成為玩家盲目服從的絕對權威者。⁡

    而「匿名性」,則可以從穿著桃紅色衣服的工人身上體現。⁡頭戴面具不許脫下、身穿制服、沒有名字,這樣「對自我去個體化」的規範,讓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人無異,完完全全地統一,降低了執行殺人指令的罪惡感,也模糊化「惡行」的界限。⁡

    ▌ 小結

    獨編第一次看到這兩個研究時,只覺得當下毛骨悚然,但並沒有留下太多後續的感觸。

    直到這幾天追完《魷魚遊戲》,看見人性在瀕臨絕望時刻的細膩刻劃,再回頭看米爾格倫實驗,才意識到,原來普通人也「很可能」在整個社會體制的作用下,成為他人眼中的惡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