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銘傳圖書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銘傳圖書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銘傳圖書館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是1990年在華視首播的公視停格動畫教育節目《阿公講古》之第四集「天女山的故事」,其內容改編自佛教《維摩詰經.觀眾生品》裡的「天女散花」故事,藉以傳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佛教因果報應論。 公共電視節目《阿公講古》是一齣以中國民間故事為主題的國人自製停格動畫(stop motion)電視劇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竹編工藝之路 專訪: 邱錦緞 老師 邱錦緞師承國寶級工藝家黃塗山老師,自1997年以來在在中部地區從事竹編工藝教學,特別是經營竹山地區的竹編工藝教學。工作室於2009年2月4號成立,位於南投縣竹山鎮延平里東鄉路5之85號一樓。工坊分為竹編展示間、竹編編織工作室及竹編機具工作間...
銘傳圖書館 在 STEPHEN 布朗尼先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2 06:04:21
/ 大家聖誕節快樂啊🎄🎁 昨天寄送的蛋糕 今天會通通送到各位手上 很開心今年的最後~ 還有布朗尼陪你們過節☺️ 和大家好好享受蛋糕吧🙏 (聖誕帽也是最後一次出 / 有買賺到) ——————————————— 這讓我想到還是大一的我 班上辦了交換禮物的活動 不知道要買啥禮物的我 最後選擇做了(兩條布朗...
銘傳圖書館 在 STEPHEN 布朗尼先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2 06:04:22
/ 這是本週提早的開單文🎄 為了讓大家可以在聖誕節吃到蛋糕 蛋糕會在12/24(二)面交/宅配完畢 ‼️北銘傳預購(只能訂預購組)‼️ 預購的請在12/26(四)12:00~13:00 北銘傳傳播週擺攤領取(圖書館外) 時間上大家要注意一下嘿🙏 今年的最後來享受美味布朗尼吧🥰 -----------...
-
銘傳圖書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3-07 15:54:56本集主題:竹編工藝之路
專訪: 邱錦緞 老師
邱錦緞師承國寶級工藝家黃塗山老師,自1997年以來在在中部地區從事竹編工藝教學,特別是經營竹山地區的竹編工藝教學。工作室於2009年2月4號成立,位於南投縣竹山鎮延平里東鄉路5之85號一樓。工坊分為竹編展示間、竹編編織工作室及竹編機具工作間三個部分。
工坊營運主要以竹編教學推廣為主,從1998年起迄今,每年連續執行文建會竹編傳習計畫之工藝傳習教學,每年都在竹山鎮鎮立圖書館開設竹編課程。除此之外過去四年,本工坊連續參與執行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時尚工藝」計畫,與設計師共同研發製作台灣原創的設計新作。同時,也協助多位實踐大學、銘傳大學大學部及研究所的設計科系學生製作他們的畢業展覽作品,堪稱是致力於發展竹編藝術在設計的應用在地方工藝具有代表性及創作實力的工坊。
粉絲頁:錦緞竹編工作室
住址:南投縣竹山鎮延平里東鄉路5-85號
TEL:049-2652878
銘傳圖書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1990年在華視首播的公視停格動畫教育節目《阿公講古》之第四集「天女山的故事」,其內容改編自佛教《維摩詰經.觀眾生品》裡的「天女散花」故事,藉以傳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佛教因果報應論。
公共電視節目《阿公講古》是一齣以中國民間故事為主題的國人自製停格動畫(stop motion)電視劇集,由林雅堂擔任製作人、攝影,吳榮山擔任編導,於1990年6月21日起每週四晚間9點3分在華視首播第一季,後於1992年8月4日在台視播出第二季,兩季共26集,每集長約25分鐘。
此劇為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自製的停格動畫節目,乃以16釐米影片逐格拍攝而成,當時一天只能拍出10秒的影片,平均拍攝一集要花上3個月的時間,因此自1988年展開製作後,歷時兩年才得以在電視播出。
《阿公講古》在播出之前即獲新加坡電視台買下新加坡的播映權,比臺灣晚一個月播出。當時此劇還參加了1990年的國際艾美獎和1991年的坎城電視節,並入圍1991年的第26屆金鐘獎之兒童節目獎。
【製作團隊】
製作人:林雅堂
編導:吳榮山
攝影:林雅堂
燈光:吳仕偉
美工:李芳霖
場記:蔡麗玲
服裝:蔡彩雲
剪接:蔡哲輝
音樂:黃石、李國強
主題曲作詞:李國俊
配音:聯合錄音公司
製作:正銘傳播公司
監製:公共電視小組
公視片頭製作:賈成達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相關新聞】
下面是兩篇有關《阿公講古》在電視播出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登於1990年6月12日《民生報》第10版:
自製木偶 重現民間故事
阿公藉立體卡通講古
【記者 尚孝芬/報導】在廣告拍攝中偶爾可見的立體卡通,公視「阿公講古」首度將這種費時費工的方式運用在劇情片中,製作單位以自製木偶運用卡通動畫方式,一格一格的拍攝動作,平均二、三個小時才完成成品約十秒鐘的畫面,再加上陰影、眼珠、嘴、衣襬等細部動作,難度相當高。
目前「阿公講古」以一年時間已完成10集,日前在國際展覽中新加坡電視台對該節目製作方式及純中國人物造型、傳統庭園搭景十分有興趣,已買了播映權,待「阿公講古」於本月21日推出後,7月即在新加坡電視台播出。
製作人林雅堂表示,原先構想是直接採動畫卡通方式拍,但因成本及人力費用過高,於是自己動手運用鐵絲、橡皮、保麗龍、棉布等材料製作成一個個中國娃娃,再以操作人員挪動一個個細部動作連接而成畫面。
第二篇刊登於1992年8月4日《民生報》第16版:
《公視櫥窗》
“阿公講古”今晚重新開鑼
木偶動畫栩栩如生
陪學童度過快樂夏夜
【記者陳民峰/報導】公視高收視率的「阿公講古」在與觀眾睽違兩年之後,今天起播出新一季內容。這個因製作難度高致使拍攝進度緩慢的「立體木偶動畫片」,將可陪伴學童度過多采多姿的暑假。
「阿公講古」最讓學童難忘的就是一尊尊製作精巧、栩栩如生,而且會動的木偶。這個節目製作之難和拍攝之慢的主因,也就在於「要使木偶會動」。
早期「神機雷鳥號」「雷鳥神機隊」的木偶是以線牽動,只要有熟練的操縱人員,拍攝尚不難。但「阿公講古」卻要讓兒童覺得「它自己會動」,因此揚棄以線牽引的方式。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阿公請古」的製作群竟以人工來調整木偶的每一個動作,每調一次便以電影攝影機拍下單格影片,僅走一步路就要調整及拍攝二十多次。因此靜坐對話鏡頭花一天只能拍成一分鐘節目,走路鏡頭一天只能拍成20到30秒,如果遇到攀窗入室或翻滾等鏡頭,要藉吊鋼絲完成,一天只能拍出10秒。平均每一集要花三個月才能完成。
「阿公講古」的內容都是民間故事,一手創造這些木偶生命的製作人林雅堂表示,製作單位儘量在簡單的童話故事裡溶入宗教性的情操,展現中國人的宇宙觀,避免落入公式化而侷限在「好人壞人」中打轉,是兒童在暑期間的好伴侶。
林雅堂原想畫卡通,但認為成本太高不易發揮,最後決定自已動手做木偶,幾經研究發展,以鐵絲製成骨架和關節,終使木偶「自己會走動」,可以舉手、抬腿、彎腰、點頭。
今天播出的是「老鼠嫁女兒」,晚上9點3分在台視頻道播出。
銘傳圖書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1990年在華視首播的公視停格動畫教育節目《阿公講古》之第四集「天女山的故事」,其內容改編自佛教《維摩詰經.觀眾生品》裡的「天女散花」故事,藉以傳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佛教因果報應論。
公共電視節目《阿公講古》是一齣以中國民間故事為主題的國人自製停格動畫(stop motion)電視劇集,由林雅堂擔任製作人、攝影,吳榮山擔任編導,於1990年6月21日起每週四晚間9點3分在華視首播第一季,後於1992年8月4日在台視播出第二季,兩季共26集,每集長約25分鐘。
此劇為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自製的停格動畫節目,乃以16釐米影片逐格拍攝而成,當時一天只能拍出10秒的影片,平均拍攝一集要花上3個月的時間,因此自1988年展開製作後,歷時兩年才得以在電視播出。
《阿公講古》在播出之前即獲新加坡電視台買下新加坡的播映權,比臺灣晚一個月播出。當時此劇還參加了1990年的國際艾美獎和1991年的坎城電視節,並入圍1991年的第26屆金鐘獎之兒童節目獎。
【製作團隊】
製作人:林雅堂
編導:吳榮山
攝影:林雅堂
燈光:吳仕偉
美工:李芳霖
場記:蔡麗玲
服裝:蔡彩雲
剪接:蔡哲輝
音樂:黃石、李國強
主題曲作詞:李國俊
配音:聯合錄音公司
製作:正銘傳播公司
監製:公共電視小組
公視片頭製作:賈成達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相關新聞】
下面是兩篇有關《阿公講古》在電視播出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登於1990年6月12日《民生報》第10版:
自製木偶 重現民間故事
阿公藉立體卡通講古
【記者 尚孝芬/報導】在廣告拍攝中偶爾可見的立體卡通,公視「阿公講古」首度將這種費時費工的方式運用在劇情片中,製作單位以自製木偶運用卡通動畫方式,一格一格的拍攝動作,平均二、三個小時才完成成品約十秒鐘的畫面,再加上陰影、眼珠、嘴、衣襬等細部動作,難度相當高。
目前「阿公講古」以一年時間已完成10集,日前在國際展覽中新加坡電視台對該節目製作方式及純中國人物造型、傳統庭園搭景十分有興趣,已買了播映權,待「阿公講古」於本月21日推出後,7月即在新加坡電視台播出。
製作人林雅堂表示,原先構想是直接採動畫卡通方式拍,但因成本及人力費用過高,於是自己動手運用鐵絲、橡皮、保麗龍、棉布等材料製作成一個個中國娃娃,再以操作人員挪動一個個細部動作連接而成畫面。
第二篇刊登於1992年8月4日《民生報》第16版:
《公視櫥窗》
“阿公講古”今晚重新開鑼
木偶動畫栩栩如生
陪學童度過快樂夏夜
【記者陳民峰/報導】公視高收視率的「阿公講古」在與觀眾睽違兩年之後,今天起播出新一季內容。這個因製作難度高致使拍攝進度緩慢的「立體木偶動畫片」,將可陪伴學童度過多采多姿的暑假。
「阿公講古」最讓學童難忘的就是一尊尊製作精巧、栩栩如生,而且會動的木偶。這個節目製作之難和拍攝之慢的主因,也就在於「要使木偶會動」。
早期「神機雷鳥號」「雷鳥神機隊」的木偶是以線牽動,只要有熟練的操縱人員,拍攝尚不難。但「阿公講古」卻要讓兒童覺得「它自己會動」,因此揚棄以線牽引的方式。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阿公請古」的製作群竟以人工來調整木偶的每一個動作,每調一次便以電影攝影機拍下單格影片,僅走一步路就要調整及拍攝二十多次。因此靜坐對話鏡頭花一天只能拍成一分鐘節目,走路鏡頭一天只能拍成20到30秒,如果遇到攀窗入室或翻滾等鏡頭,要藉吊鋼絲完成,一天只能拍出10秒。平均每一集要花三個月才能完成。
「阿公講古」的內容都是民間故事,一手創造這些木偶生命的製作人林雅堂表示,製作單位儘量在簡單的童話故事裡溶入宗教性的情操,展現中國人的宇宙觀,避免落入公式化而侷限在「好人壞人」中打轉,是兒童在暑期間的好伴侶。
林雅堂原想畫卡通,但認為成本太高不易發揮,最後決定自已動手做木偶,幾經研究發展,以鐵絲製成骨架和關節,終使木偶「自己會走動」,可以舉手、抬腿、彎腰、點頭。
今天播出的是「老鼠嫁女兒」,晚上9點3分在台視頻道播出。
銘傳圖書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1990年在華視首播的公視停格動畫教育節目《阿公講古》之第三集「石頭人」,故事主旨在告訴小朋友,如果為人善良、心術端正,往往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穫,但倘若作惡多端、心術不正,那麼即使強取豪奪,到頭來亦會是一場空!
公共電視節目《阿公講古》是一齣以中國民間故事為主題的國人自製停格動畫(stop motion)電視劇集,由林雅堂擔任製作人、攝影,吳榮山擔任編導,於1990年6月21日起每週四晚間9點3分在華視首播第一季,後於1992年8月4日在台視播出第二季,兩季共26集,每集長約25分鐘。
此劇為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自製的停格動畫節目,乃以16釐米影片逐格拍攝而成,當時一天只能拍出10秒的影片,平均拍攝一集要花上3個月的時間,因此自1988年展開製作後,歷時兩年才得以在電視播出。
《阿公講古》在播出之前即獲新加坡電視台買下新加坡的播映權,比臺灣晚一個月播出。當時此劇還參加了1990年的國際艾美獎和1991年的坎城電視節,並入圍1991年的第26屆金鐘獎之兒童節目獎。
【製作團隊】
製作人:林雅堂
編導:吳榮山
攝影:林雅堂
燈光:吳仕偉
美工:李芳霖
場記:蔡麗玲
服裝:蔡彩雲
剪接:蔡哲輝
音樂:黃石、李國強
主題曲作詞:李國俊
配音:聯合錄音公司
製作:正銘傳播公司
監製:公共電視小組
公視片頭製作:賈成達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相關新聞】
下面是兩篇有關《阿公講古》在電視播出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登於1990年6月12日《民生報》第10版:
自製木偶 重現民間故事
阿公藉立體卡通講古
【記者 尚孝芬/報導】在廣告拍攝中偶爾可見的立體卡通,公視「阿公講古」首度將這種費時費工的方式運用在劇情片中,製作單位以自製木偶運用卡通動畫方式,一格一格的拍攝動作,平均二、三個小時才完成成品約十秒鐘的畫面,再加上陰影、眼珠、嘴、衣襬等細部動作,難度相當高。
目前「阿公講古」以一年時間已完成10集,日前在國際展覽中新加坡電視台對該節目製作方式及純中國人物造型、傳統庭園搭景十分有興趣,已買了播映權,待「阿公講古」於本月21日推出後,7月即在新加坡電視台播出。
製作人林雅堂表示,原先構想是直接採動畫卡通方式拍,但因成本及人力費用過高,於是自己動手運用鐵絲、橡皮、保麗龍、棉布等材料製作成一個個中國娃娃,再以操作人員挪動一個個細部動作連接而成畫面。
第二篇刊登於1992年8月4日《民生報》第16版:
《公視櫥窗》
“阿公講古”今晚重新開鑼
木偶動畫栩栩如生
陪學童度過快樂夏夜
【記者陳民峰/報導】公視高收視率的「阿公講古」在與觀眾睽違兩年之後,今天起播出新一季內容。這個因製作難度高致使拍攝進度緩慢的「立體木偶動畫片」,將可陪伴學童度過多采多姿的暑假。
「阿公講古」最讓學童難忘的就是一尊尊製作精巧、栩栩如生,而且會動的木偶。這個節目製作之難和拍攝之慢的主因,也就在於「要使木偶會動」。
早期「神機雷鳥號」「雷鳥神機隊」的木偶是以線牽動,只要有熟練的操縱人員,拍攝尚不難。但「阿公講古」卻要讓兒童覺得「它自己會動」,因此揚棄以線牽引的方式。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阿公請古」的製作群竟以人工來調整木偶的每一個動作,每調一次便以電影攝影機拍下單格影片,僅走一步路就要調整及拍攝二十多次。因此靜坐對話鏡頭花一天只能拍成一分鐘節目,走路鏡頭一天只能拍成20到30秒,如果遇到攀窗入室或翻滾等鏡頭,要藉吊鋼絲完成,一天只能拍出10秒。平均每一集要花三個月才能完成。
「阿公講古」的內容都是民間故事,一手創造這些木偶生命的製作人林雅堂表示,製作單位儘量在簡單的童話故事裡溶入宗教性的情操,展現中國人的宇宙觀,避免落入公式化而侷限在「好人壞人」中打轉,是兒童在暑期間的好伴侶。
林雅堂原想畫卡通,但認為成本太高不易發揮,最後決定自已動手做木偶,幾經研究發展,以鐵絲製成骨架和關節,終使木偶「自己會走動」,可以舉手、抬腿、彎腰、點頭。
今天播出的是「老鼠嫁女兒」,晚上9點3分在台視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