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金本位國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金本位國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金本位國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金本位國家產品中有29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Starman 資本攻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既然大家(包括連登既朋友)對長篇經濟分析文感興趣,至少唔抗拒,仲有興趣討論。係咁既話,承接上文,整多篇舊文重溫系列,出埋個下集《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大家再對比一下今日見到嘅局面,消化討論一下。 大家不妨分享一下睇法同埋部署既策略。 ——————————————— 向左走 向右走的...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

金本位國家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3 19:25:05

《何謂國際觀》 到底怎麼樣的人或表現算有「國際觀」?我也常常自問,我算是有國際觀的人嗎?只能說,我還不確定我能說自己很有國際觀,但是有幾點是我明確知道,那不是國際觀 ⁉️外國人都很有國際觀?! 完全沒有,有很多人還是永遠認為自己是最好的,不願意理解自己國家甚至自己城市以外的世界,也依然很多地方...

金本位國家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7:46:09

#八百回合經濟談 〔#鈔票能說印就印嗎?#匯率制度大解析〕  各位壯士都領到振興券了嗎?近期各國的振興措施依舊吵得沸沸揚揚。究竟如何在疫情較為趨緩的情況下協助經濟復甦,便是政府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了。  而到底是消費券好、還是發現金好,仍然沒有一個定論。許多人都想要政府印鈔發鈔,但是,鈔票能說...

  • 金本位國家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18:35:27
    有 250 人按讚

    既然大家(包括連登既朋友)對長篇經濟分析文感興趣,至少唔抗拒,仲有興趣討論。係咁既話,承接上文,整多篇舊文重溫系列,出埋個下集《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大家再對比一下今日見到嘅局面,消化討論一下。

    大家不妨分享一下睇法同埋部署既策略。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

    我們進入了一個「向左走向右走的大時代」,後疫情時代的環球經濟究竟是通縮、通脹,還是滯脹?這個問題受著很多因素所影響,政治和經濟的大氣候已經與我們在學校裡所學、所認知的世界有很大的分別,我們難以簡單地利用單一的經濟理論去分析而得出我們想要知道的結論。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講,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幣市場(錢),二是貨物市場(錢能買到的東西)。

    全世界大規模QE導致錢太多,錢太多會導致需求(對錢能買到的東西)上升。一般而言,QE首先是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貨幣供應增加,至於流動性會否流入實體經濟則視乎銀行會否貸款予民間企業或個人,從而促進就業和消費。但根據我們的經驗,QE只會提高投資/投機性需求,使大部份資金只會追逐資產和金融資產,從而導致資產價格的上漲,過多的流動性更會流去其他新興國家的資產市場。因此,QE會使資產市場和一般通貨市場的物價分離。

    然而,今次有所不同的是,這次的「黑天鵝」是由世界性的疫情所引起,因此世界各國央行都知道單靠傳統的貨幣政策並不能有效挽救垂死、接近停頓的經濟,因而以紛紛以「雙QE」的手段(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軌而行)救市,結果是將資金直接同時注入金融和實體市場,而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央行憑空印的鈔票,所謂的財政政策都只是「左手交右手」,使整個世界即時多了大量「金錢」。當疫情過去,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將會出現流動性過剩,而這次流入實體「貨物市場」的流動會帶動實體需求上升,這會導致通脹。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從「貨物市場」的供應變化作出分析,直接影響供應的是生產要素成本,而這受著兩個目前變化比較大的重要因素所影響。一是急跌的油價,二是「去全球化」。前者會毫無疑問會引致通縮;後者則會令產能下降,引發通脹。兩者看似互相角力。

    首先,油價急跌是因為疫情使世界經濟活動接近完全停頓,而導致全球總體需求即時大幅萎縮所致,因此可推斷為「暫時性」因素。即疫情過後,當飛機、輪船等主要的耗油交通工具開始恢復運作,工廠開始恢復生產,逐漸恢復正常的石油需求將會慢慢消化過剩的儲油量,使該因素慢慢淡化或消失。然而,我們假設「去全球化」可能是一種趨勢,至少我認為「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的進程將會困難重重。因此,結論是生產要素成本在後疫情時代將會上升。

    此外,日前油價急跌至「負油價」亦可能會產生另一種影響。雖然油價問題樂觀點看可能只屬暫時性,但如觸發油企破產潮和相關衍生產品的斬倉潮,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會將風險隨著資金鏈蔓延,形成骨牌效應,造成金融市場大混亂,甚至金融危機。如我在前文《負油價與負利率的大時代》末所說「在現今世代,面對金融危機,我們有無限QE......」。沒錯QE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抗身素」,食足整個「療程」可以治標,但我們知道這並不治本,而且會產生不少「副作用」-- 市場上錢只會越來越多,資產市場將會進一步扭曲。

    當錢越來越多,這又回到了後疫情時期由流動性過剩所引致發的通脹問題。經歷過08金融海嘯,我們都知道「放水容易收水難」。QE如吸毒,癮君子要戒毒談何容易。情況尤如每次傾盤大雨過後,水塘裡長時間積滿了水,但水進去了又不能有效排走,越積越多。當最後一次大雨過後,水塘真的要滿瀉了,一次過湧出來,形成洪水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因此,看似互相角力的「油價急跌」和「去全球化」其實都會是在後疫情時期引發通脹的因。

    從傳統經濟學角度,通縮和通脹都會引致經濟衰退,哪個比較可怕?理論上,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消費收縮導政經濟走下坡的惡性循環。當經濟蕭條時,總體需求收縮,人們預計物價會下降,銀紙比貨物保值,就將錢存入銀行,更加不願消費,經濟就會再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從另一個角度,通縮的成因有兩個,一是貨幣供應量不足,二是產能過盛。然而,在歷史上真正由通縮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只有一次,就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而當時除了產能過盛外,貨幣供應不足是主因,而貨幣供應不足的主因是因為當時世界各國還在實行金本位制,貨幣是以黃金為錨,增發貨幣需要有同等價值的黃金。因此,當產能過盛時,貨幣的供應量未能追得上貨物的生產量,因而導致通縮的惡性循環,人人緊握著手中稀缺的貨幣而不肯消費。

    因此,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貨幣供應不足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今時今日,第一已沒有國家實行金本位制,貨幣的發行在QE的發明後,理論上是無限量的。加上全世界都已參與「美元遊戲」,當中的「代幣」美元是靠一種叫「AAA」的信用發行,而理論上「場主」想發行多少「代幣」去玩遊戲都可以。第二,在「去全球化」下,未來產能不會如以往般過盛。因此,不會再出現大蕭條時期貨幣供應量不足以去追逐過多貨物生產量的問題。

    當通縮已不足為懼,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通脹,準確一點來說是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衰退下出現的通脹。面對通脹,央行只需加息就可以控制經濟過熱所引發的通脹。可是,如果通脹的出現並非經濟過熱所引起,而是多年來扭曲性的貨幣政策所引致,而全球產能大跌使貨物生產量未能追上市場過剩的流動性時,經濟衰退與超級通脹同時到來。加息又死,減息又死,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美元遊戲」下的QE已不是無敵,正如我前文所說,這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最後,在現今世代,到底通脹還是通縮比較可怕?我想大家已有答案。世界充滿著變數,最壞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在後疫情時代,流動性過盛和產能減少是肯定的。如果走到「盡頭」時最終結果一定是「慘烈」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第一回合」就要勝出,使自己在最後面對「遊戲盡頭」時的創傷作緩衝。而在「第一回合」勝出的唯一方法是估算市場上過剩資金的流向。很多人認為的黃金避險只是一種防守而不能讓你勝出,要勝出我認為一定是……先賣個關子,大家可以從這個方向先想想。

    作為投資者,不用貪心,不用急於「撈底」,掌握好重點便足夠。

    Starman
    2020.4.23

    原文(Starman投資世界):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23.html?m=1

  • 金本位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8 16:14:35
    有 3,049 人按讚

    「本會在這個會期開始,我們試辦同步口譯服務,現在由本會委員陳柏惟委員,他已經申請台語同步口譯,相關的口譯人員與接收器的配置已經到位,請陳委員開始詢答.」
    .
    「想請問一下,美國國防授權法....(台語)」
    .
    「我跟委員報告一下,語言是一個交通的工具,大家工具都能夠共用,會方便一點,如果委員堅持要傳譯才可以,那我就按照規定,請傳譯一下再講,時間並沒有辦法增加」
    .
    他雙手一攤,語氣顯得十分不耐.
    .
    .....「傳譯一下好嗎?」
    .
    邱國正說,
    .
    翻譯官按照他的想法翻譯陳柏惟的話,
    .
    「有沒有和台灣有關係的內容?」
    .
    翻譯官照做了,但被邱國正斥責.
    .
    「我剛剛講的也要傳譯回去阿?他聽不懂.」
    .
    翻譯官無奈,只能將中文翻成台語,問陳柏惟,
    .
    「委員,剛剛官員講的你聽得懂嗎?」(台語)
    .
    「聽得懂阿.」(台語)
    .
    陳柏惟不卑不亢地回答.
    .
    「他ok」
    .
    翻譯官告訴邱國正,
    .
    「好啊,那他剛剛講的再傳一遍」
    .
    翻譯官再翻譯一遍,邱國正這時滿意了,
    .
    「其實我跟委員講,你剛剛講的我都聽得懂,但我要跟你講的,這是一個工具....」
    .
    邱國正明明聽得懂台語,卻假裝聽不懂,堅持陳柏惟要用國語來質詢,然後假裝對方聽不懂中文,遷怒翻譯的官員,要翻譯中文給他聽,這根本就是歧視.
    .
    然後他自己不只會聽,還會說,不時說兩句台語,不知是貶低,還是挑釁?
    .
    昨天是立法院通譯服務第一天,陳柏惟按照程序申請,被質詢的對象卻搞不清楚狀況,認為說台語是對自己的冒犯,然後這項服務卻被暫停了,就因為這種國語本位主義,因為一個人,廢棄整個制度.
    .
    陳柏惟明明是被壓迫的一方,卻被顏寬恆說成是用母語來打壓對方,實在荒謬.
    .
    有這款國防部長,怎麼帶台灣兵打仗?要怎麼保護台灣島上每一個族群的人?是不是還以為自己是殖民者政權的領袖?比總統還大?可以超越國家制定的多元語言及保護母語的方針?
    .
    他領的稅金沒有說台語的人貢獻?今天有議員講客語或原住民語,是不是不允許他們說,一律只能對他講中文?他為誰服務?他為誰而戰?他的主人是誰?他是不是把民意代表和台灣人民當成自己的下屬那樣教訓?所有人得對他唯命是從?
    .
    在戰略的角度,邱這種天朝心態,見到美國官員來指導部署,是不是要對方只能講中文?聽得懂英語還要假裝聽不懂?看到日本盟友渡海來台參加演習,明明有翻譯的機制,是不是要求他們不要講日文,只能用中文跟他溝通?
    .
    更可笑的是,他自己連中文都說不好,什麼叫做「語言是一個交通的工具?」它是用騎的還是用飛的?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才對吧?
    .
    明明聽得懂,還要翻譯官翻給他聽,然後又說對方聽不懂.自己聽得懂的,假裝聽不懂,對方聽得懂的,卻說對方聽不懂,如果語言是一種溝通的工具,你聽得懂,就讓對方說自己感到舒適的語言,你說自己說的語言,對方也聽得懂,他也不曾反對你的表達,沒有誰凌駕於誰,應該照怎樣的規則,彼此有默契,方便即可,邱顯然不是這麼回事,他要對方照自己的規則,把自己的規則當成立法院唯一的規則,有的,只是偏見而已,就算一般人正常溝通的方式,邱也並沒有加以遵守,反用來使對方被誤解成對自己的壓迫.
    .
    邱國正顯然是完全不會用這個工具,反而把溝通的工具,當成為難他人的工具使用,逼迫對方只能講他想讓他說的語言,或者讓翻譯的官員去做超出他義務的行為,因為他們都聽得懂彼此,另一方卻刻意喪失了這種能力,溝通最基本的前提,互相理解,無法成立,邱不只反對特定的語言,本質上是拒絕溝通,無論對方使用什麼樣的語言,自己擅長什麼語言,只要拒絕理解與拒絕對方表達,溝通這件事,都無法達成.假設今天陳柏惟講國語好了,邱假裝聽不懂,然後要對方說英文,「may I help you?」然後要旁邊的官員翻譯給對方聽,譏笑他不懂英文,這難道不是涉嫌種族歧視嗎?要是其他人早就一拳往他鼻子揍上去了,而換成是台語,這一切就沒有問題了,反倒是是說台語的人有問題,這不是鴨霸,什麼是鴨霸?
    .
    作為一個被質詢的對象,他完全的失職.
    .
    至於顏寬恆說什麼說母語很驕傲,不是拿來炫耀和壓迫別人的工具,他不如這麼說好了「母語是媽媽的語言,但是不能質詢官員,一質詢就是炫耀和壓迫,是做秀」.
    .
    這完美顯示了過往黨國體制下,官員和地痞流氓如何打壓本土語言,和台灣人的聲音.
    .
    然後這變成一種日常,一群人隨著統媒起舞,反倒是陳柏惟要道歉了,還有人幫邱國正解釋什麼他是外省人,聽不懂台語?他自己就說他聽得懂陳柏惟在說什麼了,還堅持擺架子羞辱對方,今天不說語言問題好了,一個被質詢的官員可以直接嗆議員「你來當國防部長好了」根本是高級外省人的優越感作祟.
    .
    這裡是國會殿堂,不是你家,這種傲慢的態度,是怎麼讓人民相信你是服從國家,而不是凌駕在人民之上?
    .
    搞清楚什麼叫做「台派」.
    .
    台派不是黨國的官員進來做官,就叫台派了,歧視的這麼明顯,還得保護他去斥責真正的台派議員,合理化他的行為,這不叫台派,叫華腦.
    .
    今天一個官員公然施壓立委不能說台語,只能說國語,怎麼會變成「難道只有會說台語的才是台派」?現在台派是被規定只能說華語嗎?「你說自己的母語就是對我的壓迫」,這又是什麼奇妙的邏輯?
    .
    有這種國防部長,還需要中國分化嗎?還需要團結台灣嗎?更諷刺的是,今年四月,國防部還提出「提升後備戰力」改革案,邱國正還說什麼地方宮廟的義勇,都可以納入後備動員.
    .
    地方宮廟講的是什麼語言?不是台語嗎?你不尊重其他族群的語言,憑什麼領導他們?是還活在黨國時代把台灣充員兵當成戰爭工具,一邊利用他們一邊當他們是次等國民?
    .
    陳柏惟這一席,神父保定了,不留下這一席,台語,台灣人,沒有明天,brother.

  • 金本位國家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金本位國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20 18:45:09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金本位國家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10 18:00:13

    #SBD怪獸Podcast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SBDTaiwan
    成為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我們,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本集節目,由SBD Taiwan贊助播出~~💪💪💪💪
    推薦最新SBD World’s Strongest Man世界最強大力士T-shirt,還有超級稀有限量公益款2020 Sheffield T-shirt。

    ❤️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 折扣碼:【CHIOUGRR】

    ---
    #19 新抖音時代,早期專項化?論兒童訓練~~【SBD怪獸Podcast ep.14】

    📍抓苗子?體育過早專項化?結果論?一個冠軍後面有多少失敗品?
    📍兒童體育多樣多元化。
    📍台灣是亞洲先進國家之中民主翹楚,但運動項目訓練卻是不折不扣的鐵幕思維。
    📍孩童體育多半被過早專項化,或是被不認真教......
    📍優秀運動員的培養?小孩精熟一件事情
    📍很可能,小孩精熟一件事情的方式,是『不專注』在這一件事情上面?
    📍一個項目,用好幾個項目來培養與開發。
    📍英文怎麼學?單字怎麼背?
    📍小孩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的相反
    📍教練專項化思維,使得教練只能分類好選手/爛選手,而不是
    📍Building blocks 專項學習,術科與學科學習有相似的呼應。
    📍體育的文化刺激,身體的多元感受,有點像是課外書。
    📍沒有金字塔的寬度,就想要有金字塔的高度?
    📍早期多項化,No!!!,大量的玩!玩!讓你的孩子一直玩吧!
    📍孩子該怎麼運動?用心不專?
    📍孩童過早專項化,也會過早過度訓練......
    📍體育的真正價值,應該是要讓每一個人獲得體育的好處。
    📍建議高中/大學再專項化。
    📍教練的揠苗助長,論功行賞,急功近利,變成沒有壞人的悲劇。
    📍孩童教練應該引導正確學習觀念,本位主義應該受到約束。
    📍邱grr健力直播,建立Physical Culture體育文化的過程?
    📍學校教練也是體育文化的推手。
    📍什麼是卡巴迪運動?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SoundOn
    🚩 KKBOX
    🚩 Google Podcast
    🚩 IG @chiougrr 😎
    #SBDStrongman #SBDWorldsStrongestMan
    #何立安 #邱個 #SBDTaiwan #SBD大力士

  • 金本位國家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07 15:24:56

    升旗易得道 2019年5月7日
    主持: Tony Choi, Johnny Fok, Dilbert


    第一節:【環球股災!】丁蟹特朗普聯手,彈指之間,環球股市暴跌!點解會有五窮六絕七翻身? | 升旗易得道 2019年5月7日
    https://youtu.be/JMBEhMmv4-U

    第二節:【劉鶴投降?】貿易戰升溫,一條推特導致大陸1069股份跌停,劉鶴代表團趕赴華盛頓投降!? | 升旗易得道 2019年5月7日
    https://youtu.be/vLT4Np2t8e4

    第三節:為中國經濟把脈,社會壓力爆煲比中美貿易戰更危險!國家隊阻止護盤基金進場,誰是內奸? | 升旗易得道 2019年5月7日
    https://youtu.be/sdhGJGhTn9s

    第四節:【西環陰謀】逃犯條例委員會鬧雙胞,秘書處吹黑哨!中聯辦發功借逃犯條例拆林鄭月娥大台!| 升旗易得道 2019年5月7日
    https://youtu.be/e9l1twRIC5E

    第五節:【樓市新高!】樓市再創歷史新高,逐一解答網友買樓問題,湯文亮終圓上車夢,首置半山豪宅慳稅過千萬!| 升旗易得道 2019年5月7日


    =========================================================
    支持我們四步曲!! 1.請like, 2.欣賞廣告, 3.留言支持, 4.facebook share!

    *補充資料:

    ***********

    關心社會, 自己做起!

    升旗易派米行動! 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派米完成, 感謝一眾善長仁翁支持!

    升旗易得道Whatsapp: 97114085
    升旗易得道Wechat: tuesdayroad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星期一、五晚上 (星期二、六出街):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3AniMm4b-kmgTlMOcg8kg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