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重現夢境小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重現夢境小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重現夢境小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重現夢境小說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61的網紅我在出版業上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樂讀|向夜晚奔去 YOASOBI小說集 2019年以《向夜晚奔去》出道的「YOASOBI」,僅發行數位單曲,隔年就受邀參加第71回NHK紅白歌合戰,熟悉日本音樂文化的朋友想必知道這是多讓人驚奇的事情。 另外,將小說音樂化是他們最大的特色,而關於Ayase寫作的魔力,我也在閱讀完這本小說集之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yanchannel煙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這次的總體難度跟複雜度比以前的999系列親民很多 很喜歡這樣的劇情安排,雖然夢境解謎真的很難w 3D方面、角色設定(形象、聲音演出、性格刻劃)、劇情等 不失S社的水準,推理遊戲真的很推"打越"的各類作品 希望明年的續作也不會讓我失望XD 煙爺的LBRY頻道...

重現夢境小說 在 樂讀 | Keep Calm & Read A Boo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9:20:30

|向夜晚奔去 YOASOBI小說集 — 2019年以《向夜晚奔去》出道的「YOASOBI」,僅發行數位單曲,隔年就受邀參加第71回NHK紅白歌合戰,熟悉日本音樂文化的朋友想必知道這是多讓人驚奇的事情。 另外,將小說音樂化是他們最大的特色,而關於Ayase寫作的魔力,我也在閱讀完這本小說集之後感到...

重現夢境小說 在 伊格|Egoyan Zhe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2:17:09

生命根本不是從你誕生那一刻開始的,它是從你發現這世上居然還有另一個人完全了解你的孤寂那一刻,才突然開始的...... 伊格言最新科幻長篇|《零度分離》|台灣麥田、中國中信 2021年5月 兩岸同步出版 ───── 一份賽博時代的罪案調查報告 23世紀「生物朋克」啓示錄 華語科幻星雲獎得主,「科幻...

  • 重現夢境小說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7 07:46:04
    有 47 人按讚

    樂讀|向夜晚奔去 YOASOBI小說集
     
    2019年以《向夜晚奔去》出道的「YOASOBI」,僅發行數位單曲,隔年就受邀參加第71回NHK紅白歌合戰,熟悉日本音樂文化的朋友想必知道這是多讓人驚奇的事情。
     
    另外,將小說音樂化是他們最大的特色,而關於Ayase寫作的魔力,我也在閱讀完這本小說集之後感到雞皮疙瘩,只能讚嘆:神手,真的是神之手!
     
    先來聊聊我怎麼會喜歡上這組日本樂團的呢,其實,好幾個月前在公司的音樂播放清單中意外聽到,當時覺得主唱ikura的歌聲清脆悅耳,是屬於不會聽膩的那種,搭配Ayase做的詞曲,不論是哪一首歌的歌詞或音樂旋律都很容易烙印在腦海中。
     
    一開始只是斷斷續續地聽,後來錯過他們與UNIQLO合作的線上LIVE,覺得有點可惜,因此開始找他們之前的影片來看,一看就這樣迷戀上了。(這也只是上個月的事情XD)
     
    也因為在學習日文的關係,想說來讀讀看歌詞,結果不小心被出道曲《向夜晚奔去》的原型小說雷到,當我再回頭細看歌詞的時候,真的是覺得:哇!這文筆超厲害!(再一次讚嘆Ayase的魔法)
     
    在《向夜晚奔去 YOASOBI小說集》當中,總共收入四首歌曲的原型小說:
     
    《向夜晚奔去》出自於星野舞夜的《桑納托斯的誘惑/溶於夜空中》
    《重現夢境》出自於いしき蒼太的《夢之水滴與星之花》
    《或許》出自於しなの的《或許》
    《安可》出自於水上下波的《世界末日與別離之歌》
     
    四篇皆屬短篇小說,我在一個晚上就讀完三篇故事哩!特別喜歡的部分是,每一篇故事都分別以男女主角的視角去撰寫,其中《夢之水滴與星之花》的篇幅比較長,也是我個人非常愛的一則,本來我會以為自己最愛的是當時被雷到的《桑納托斯的誘惑/溶於夜空中》呢!畢竟有關死神的情節,讓人難以抗拒。(笑)
     
    在方格子的付費專欄中,我會稍微介紹《桑納托斯的誘惑/溶於夜空中》與《夢之水滴與星之花》這兩篇愛情故事,有興趣的小讀友可以到這邊閱讀噢!
     
    樂讀|向夜晚奔去 YOASOBI小說集@vocus
    https://vocus.cc/article/61234b60fd8978000141ce7c
     
    話說,前陣子同事買了一套《BEASTARS》漫畫在公司,當時覺得封面的動物們好眼熟,卻又說不上來在哪邊看過,後來才知道是在YOASOBI的music video看過,原來他們為這部漫畫的第二季動漫做了兩首歌。
     
    不只可以把小說音樂化,也能將漫畫音樂化,YOASOBI真的神強,好愛。
     
    最後,我也要也私心大力推薦《BEASTARS》這部漫畫,好看到炸掉!將肉食性與草食性動物擬人化所組成的世界為故事主軸,帶出現實的殘酷卻又不失幽默與風趣,實在是讓我看得又哭又笑的。

    作 者|星野舞夜 / いしき蒼太 / しなの / 水上下波
    譯 者|陳梵帆
    出版社|尖端出版 / 尖端動漫戰隊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歡迎追蹤instagram一起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 重現夢境小說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09 20:11:11
    有 949 人按讚

    當我們的文字、語言發自內心感受,言語就會充滿情緒,痛苦就會從所說、所想、所寫中得到釋放。

    隨著哀悼的能力越來越好,就能夠用言語抒發我們的失去,用化解羞恥的語言去說自己的故事——我們是如何不公平地被剝奪與生俱來應被家庭接納並珍惜的權利。

    鼓勵倖存者聚焦在感受上,並用毫無忌諱的方式,談自己想到的任何東西。如果對感受沒有覺察,就聚焦在身體的感覺上,也能提供豐富有益的言語抒發。

    取自《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

    各位朋友,晚安:

    「言語抒發的療癒程度,端視一個人的字語有多麼被自己的憤怒、悲傷、恐懼、羞恥或憂鬱所渲染,字語又是如何地描述那些感受。如果能自在地穿插著哭泣或發怒,這樣的抒發尤其有效。」

    如果適當地使用言語,那麼言語本身便具有療癒的力量。可是,言語也可以被誤用,用來自我分心,用來逃離自我的感受。

    我引用這一段摘文,深度可能讓人難以理解。但內容相當精采,體驗過這個過程的人,大概會一邊閱讀,一邊點頭稱是。

    其實,當一個人使用的詞彙,有辦法盡可能貼近自己真實的狀態,就有抒發情緒的效果。基本的情緒教育,就是教人如何使用適當的詞彙,去統稱自己的內在狀況。

    有時我們看文學作品或電影,能夠被觸動,不只是適當的文字或口語,而是整個氛圍讓我們感受到被深刻的理解。所以這讓藝術變得有生命力,因為我們能藉著這些作品,回到自己的內心--那些很可能是我們不願意觸碰的過去!

    祝願您,藉著對自己說適當的言語,能疼惜自己,並且跟人在深層的親密中相遇!

    ************************************

    言語抒發:通往親密感的黃金道路

    【文/ 彼得‧沃克】

    這是哀悼的第三個歷程。言語抒發就是以排放與釋放痛苦的方式去說或寫。當我們的文字、語言發自內心感受,言語就會充滿情緒,痛苦就會從所說、所想、所寫中得到釋放。隨著哀悼的能力越來越好,就能夠用言語抒發我們的失去,用化解羞恥的語言去說自己的故事——我們是如何不公平地被剝奪與生俱來應被家庭接納並珍惜的權利。

    我最喜歡的加強言語抒發技術,是鼓勵倖存者聚焦在感受上,並用毫無忌諱的方式,談自己想到的任何東西。如果對感受沒有覺察,就聚焦在身體的感覺上,也能提供豐富有益的言語抒發。

    言語抒發的療癒程度,端視一個人的字語有多麼被自己的憤怒、悲傷、恐懼、羞恥或憂鬱所渲染,字語又是如何地描述那些感受。如果能自在地穿插著哭泣或發怒,這樣的抒發尤其有效。

    ***

    思考與感覺同步

    當倖存者變得擅於言語抒發時,他會療癒重要的發展停滯,學會用能夠產生健康、有用、適當情緒反應的方式,去思考自己的情緒狀態,這些反應的特色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在丹尼爾‧高曼的書《EQ》中,他指出這是情緒智力的核心特質。

    藉由繼續練習,言語抒發會協調左右腦,這樣當右腦在情緒重現中過度啟動時,左腦也會完全地加入(這在MRI 中也看得出來)。左腦的加入,會使倖存者能夠記得使用情緒重現管理步驟,去成功地處理情緒重現。

    如同發怒和哭泣,言語抒發只有在脫離找碴鬼的控制時才有效。在早期的療癒中,言語抒發很容易就會變成自我鞭笞,因為從找碴鬼的自我攻擊或誇大化視角進行言語抒發,鮮少是有效的哀悼,反而會誘發情緒重現,或使情緒重現更加強烈,然後常會引發出傷害自己或傷害親密關係的行為。

    很多倖存者在早期療癒中,無法發現自己無意識地過度認同找碴鬼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通常需要治療師或已經大幅療癒的親密對象,來幫助他們辨識和消滅找碴鬼。

    言語抒發是一個特別有轉化性的哀悼歷程,它不只像發怒與哭泣那樣,會促進相同的恐懼釋放和羞恥化解,還能揭發找碴鬼的自我攻擊,以及引發恐懼的各種偽裝。言語抒發也有助於我們辨識,因童年遺棄經驗而長期以來未得滿足的需求,並能夠溝通這方面的需求。

    ***

    自言自語的言語抒發

    自言自語的言語抒發,也就是沒有人聽得到你說話,這是一個有幫助性的療癒技術。未受創傷的小孩在玩耍的時候常常這麼做,對自己很好。這個工具強而有力,並且有助恢復,為了把它收到你的CPTSD 工具箱,值得向找碴鬼進行許多的小爭鬥。

    我的一位案主在她車子的副駕駛座放著一根十八英吋(約四十六公分) 長的橡膠管和一本電話簿。她做大量憤怒工作的那些年,只要她那洗腦的、虐待她的父親進入腦海,她就會用那根橡膠管大聲地打電話簿。當然,她這麼做時,會先把車停到路邊。

    一段時間後,她便能夠不引人注意地在隱私有限的環境中這麼做。我覺得那幾年她縮小找碴鬼的程度非常了不起。

    ***

    解離會麻痺言語抒發

    區分言語抒發不同於沒有建設性的擔心、解離性的幻想與執著,是很重要的。
    解離是一種防衛,是孩童遭遇難以承受的遺棄性痛苦時,為了讓自己分心、保護自己,所發展出來的。狀況發生時,缺乏支持的小孩,必須解離,正因為無法有效地哀悼,而為了保護自己,所以必須不讓最猛烈的痛苦完全進入覺知中。

    解離最常見的類型有兩種:右腦的解離和左腦的解離。

    「右腦解離」可以被視為典型的解離,也是僵類型最常見的防衛方式。它是麻痺強烈感覺,或麻痺內在找碴鬼沒完沒了的攻擊的右腦歷程。

    解離是分心的歷程,倖存者解離的方式,常是迷失在幻想中,或是腦霧、看電視、疲倦、睡覺。用自我分心的方式敘述,實際上是言語抒發的相反。迷失在白日夢般、不太可能發生的救贖幻想描述,是在心理治療會談中,案主逃避痛苦的常見方式。另一種常見的例子是,冗長地詳述夢境,但缺乏情緒內涵或認真的內省。

    ***

    左腦解離

    左腦解離是一種執著。通常這個嚴重性的範圍,從沉溺於單一的憂慮,到反覆循環一連串的擔心,到驚慌失措、誇大化和災難化都有。這種來自內在痛苦的解離,會把倖存者絞入沒有幫助的鑽牛角尖,不停的想著和自己苦難的真正本質無關或只有極小關聯的事。

    以下是一個例子:你的朋友沒完沒了地抱怨壞天氣,或不打方向燈的人有多麼不好。他無法停止發牢騷,因為再怎樣抱怨那些錯事,都無法釋放使他執著於不平的真正痛苦。如果他能夠更深地看看真正困擾他的是什麼,他可能會發現,他的妻子有建設性的意見,正持續地重現他母親言語虐待他時的恐懼和羞恥情緒。

    左腦解離也可以是一種瑣碎化的歷程,在倖存者過度聚焦於表淺的外在擔心時,這會分散他內在不舒服的體驗。滿腦子都是體育數據或好萊塢名人的生活,是常見的例子,但不是說不該在適度的範圍內有這種興趣。

    最後,左腦解離也可以發生在智能化中,這就是小說家伊恩‧麥克艾溫(Ian McEwan)所說的「專注思考的高牆堡壘」。有些倖存者過度依賴理性和崇高的對話,藉以保護自己免於情緒世界可能的雜亂和痛苦,但如果過度使用,即使是最高階的創意思考,也可能惡化成執著的防衛。

    ***

    言語抒發會療癒遺棄感

    當我們分享情緒上重要性的話題時,我們會與對方以有意義且有療癒性的方式進行連結,這包括分享使我們興奮或開心的事,也包括使我們害怕或沮喪的事。

    然而,童年遺棄最有害的結果,也許莫過於被迫慣性地隱藏真實的自己,以致在我們長大後,便相信他人對我們所說的沒有興趣,如同我們父母一樣。

    我們必須駁斥這個過往的遺毒!言語抒發是人們交朋友的關鍵,這類似溫柔的觸碰、舒心的聲音、歡迎的表情那樣,用以幫助嬰兒與幼童建立聯結和依附。當我們練習在安全的環境進行以情緒為基礎的言語抒發,便能夠修復童年時這個需求沒被滿足所造成的傷害。言語情緒親密感是全人類終身都需要的必需品,而這樣的言語抒發,會開啟達成言語情緒親密感的可能性。

    貫徹這種練習,通常需要勇氣和毅力,因為真誠的分享可能會誘發倖存者重現以前因為展現脆弱而被處罰、被拒絕的情緒經驗。但請記得,心理治療,無論是個別還是團體治療,都能大幅幫助你克服這些活化自我表達過程中的困難。

    ***

    言語抒發與親密感

    互相的言語抒發是通往成人關係親密感的快速道路。與夠安全的他人做足夠的練習,會帶來令人欣慰、修復性連結的真誠體驗。對我和我的很多案主來說,這對孤獨的緩解,遠超過我們的預期。

    最真實的狀況,就是互相憐憫。互相憐憫是兩個親密的人,互相同情對方的麻煩與困難的歷程,它是最深、最親密的親密感管道,比性更深沉。

    互相憐憫通常也會促使我們自然而然地打開心房,進入輕鬆自然、各種層次的連結。

    .

    以上文字取自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重現夢境小說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12 23:00:24
    有 63 人按讚


    《天氣之子》,新海誠, 台灣角川

    #每天碎念一本書

    非常誠摯感謝台灣角川企劃的熱情邀請,讓我在連假前擁有相當美好的傍晚!

    選在電影上映日碎念這本書,只想說小說或電影都非常適合情侶、戀人、曖昧中的對象,或者渴望愛的人去看。若說去年大賣座的《你的名字》愛足以跨越時間,《天氣之子》的愛則是足以改變世界的樣貌。(今天比較晚,因為跑去看電影啦~)


    小說跟電影最大的不同,主要在敘事觀點上,小說主要以男主帆高講述推進大部分的故事,偶爾切換到女配角夏美,一個更旁觀者的距離去看發生在男女主身上的奇幻遭遇。

    坦白說,小說讀到第三章,男女主著手進行某項奇特的打工時,我就受不了,立刻訂了電影票,實在太想知道這個奇幻的設定,新海誠以近乎照片般聞名的作畫究竟會如何呈現?

    接續看完整本小說再去看電影,慶幸自己這樣的選擇是對的。如果順序反過來,電影畫面留給讀者的影響會十分巨大,可能會因此失去了一點自行閱讀想像的樂趣。


    小說的文字,整體而言帶有日系攝影照一樣清透的空氣感。會這麼描述主要是我十分喜歡以女配角夏美為敘事者的幾個段落,有些很細微其實不寫也沒關係,但寫了卻大為增色的心境描寫。比如說,在第二章〈大人們〉其中依句:

    「我和小圭當時大概都在尋找某種契機
    就好像改變自己方向的一絲微風
    或是等待紅綠燈變色的短暫時間」

    迷倒我的比喻,尤其是「等待紅綠燈變色的短暫時間」這樣的內心獨白用來指涉這位敘事者的心境變化,是小說優於電影的強處;

    類似的還有一句,雖然乍看很芭樂,但我認為是貫穿整個《天氣之子》故事的核心動機與預言:

    「人類的願望或祈禱,會不會真的具有改變現實世界的力量」當然啊!(電影中應該沒有出現這一句,但我在心中不斷地吶喊)

    此外,吸引人的奇幻背景與人物性格的強烈,這些基本到位的優點,都讓故事本身讀起來娛樂感十足。這也難怪一位喜愛電影的新海誠迷,做出通路選書 的厲害編輯,去看搶先上映場後,覺得我也會喜歡XDDD(你是對的,我超級喜歡!)


    最後談一下電影,除了畫面美不勝收外,電影的配樂與歌曲為人物的心情轉折增色不少。到中後段,某個關鍵的一幕配樂一下,全場觀眾同步開始啜泣。

    看到新宿車站、東京鐵塔,如照片般的精細做畫時,我想起學生時代,有次討論到一個問題:攝影機發明之後,「逼真」的技藝追求對於繪畫者而言,還有什麼美的意義?

    我還記得教授的回答是,擁有逼真畫技的畫家,將可以重現人類的夢境、神話中的天堂還有攝影機永遠捕捉不到的不可思議畫面。

    看《天氣之子》電影的過程中,我腦海中反覆想起這句話,如真的畫技,確實將觀眾帶進一個奇幻的,想像的,不可能看過卻成真的遼闊世界。

    走出電影院後,看著幾個散場的觀眾,和我同樣仰望天空,不禁笑了笑。

    #連假無聊的優質選擇

    --

    BY 餵鹿吃書
    圖片感謝 台灣角川 熱情提供

  • 重現夢境小說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24 18:00:21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這次的總體難度跟複雜度比以前的999系列親民很多
    很喜歡這樣的劇情安排,雖然夢境解謎真的很難w
    3D方面、角色設定(形象、聲音演出、性格刻劃)、劇情等
    不失S社的水準,推理遊戲真的很推"打越"的各類作品
    希望明年的續作也不會讓我失望XD

    煙爺的LBRY頻道開張囉!請大力追起來!!
    https://open.lbry.com/@yanchannel:6?r=4QCVWijaLqpnHtqfwMcu2HRhkx8MRFJW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https://www.twitch.tv/vivayan9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

    【其他SNS】
    噗浪:http://www.plurk.com/Terah
    推特:https://twitter.com/VivaYanChannel

    #煙爺 #煙爺實況 #yanchannel #yan

  • 重現夢境小說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7-19 08:00:06

    ★ 訂閱不萊嗯頻道→ https://goo.gl/iAjbRN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7077

    [ 材料 ]
    高筋麵粉:380g
    全脂奶粉:40g
    細白砂糖:45g
    速發酵母:6g
    冰開水:240g
    動物性鮮奶油:40g
    鹽:6g

    突然想要嘗試做這份麵包,源自於孩童時期迷戀的卡通,那位與老想要嘗試做出這份麵包,是源自於孩童時期迷戀的一部卡通「小天使」。那位與老爺爺住在阿爾卑斯山上的小女孩「小蓮 - Heidi」她所鍾愛的麵包。富有愛心的她,總會偷偷的把被富有人家收養時,那餐桌上好吃的麵包,偷偷藏到衣櫥抽屜裡,為的是想帶回山上給老奶奶及那位牧羊的小男孩一起分享。每回想到小蓮的夢境中,大家一起愉悅、滿足的吃著桌上滿滿麵包時,就覺得那麵包一定超級無敵好吃才值得這樣偷偷藏吧?這可讓不萊嗯想到小時候,也會把爺爺工作回家,帶我愛吃的巧克力藏放衣櫥抽屜裡,但自己實在太貪吃,隔天一早就吃光光,然後還苦求妹妹,把她捨不得吃的分給我,現在回想想真是有夠厚臉皮呀!

    麵包配方相當簡單,只需留心揉麵時的細節,成形時也無困難技巧。卡通的背景源自一本瑞士小說,但把小說故事變成台灣家喻戶曉的推手,卻是日本。小時候那位講國語配音的小蓮,在Youtube原版影片中變成了講日文的海蒂- Heidi時,還真的好不習慣呀!在日本重現這份卡通麵包時,以及後來找到的日式食譜,這麵包也成了亞洲偏愛的那種軟綿綿質地,感覺就是無敵香濃牛奶的模樣。從外型上最明顯的辨識度,就是那宛如嬰兒般小屁屁般的澎澎模樣,以木棍再二次發酵前壓出一道凹痕,成了少女白麵包的正字標記。我想如果是阿爾卑斯的歐洲人來吃到這樣的麵包,應該很不習慣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