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重新得力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重新得力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重新得力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重新得力意思產品中有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小黄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

重新得力意思 在 FIR飛兒樂團_阿沁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02 14:33:56

- 《面對每一天的陽光,都記得是恩典》 日子過得匆忙、時間分秒流逝,是否很久沒有靜下心感受溫暖的陽光。是否很久沒有閉上眼聆聽城市的聲音。 我很敬重的一位長輩,也是旌旗教會的主任牧師」蕭祥修」牧師,這樣分享生命的見證。自從被醫生診斷出腦瘤的半年,因為需要長時間住院觀察,躺在病房病床的修哥,非常有智...

重新得力意思 在 Albe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2 03:27:19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關於從事美髮的這15年 Part3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我經歷了顧客源源不絕的年代, 也遇上了網路經營模式的時代。」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25歲的一個機遇以及當時自己又想再提升, 當時把握了一個機會, 儘管當時兩家公司的定位不同、價位不同, 我知道我...

  • 重新得力意思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5 20:46:38
    有 0 人按讚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 重新得力意思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5 08:42:53
    有 0 人按讚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 重新得力意思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7 10:20:29
    有 93 人按讚

    《#尚氣與十環傳奇》:我心內「思慕」ㄟ人
    .
    「血債必須要血償。」
    .
    平凡的代客泊車青年尚氣,原來並不平凡,他的父親文武擁有十環神器,創立勢力龐大的十環幫,年紀超過千歲、他的母親映麗早逝,出身神秘的古老村落大羅。母親過世後,尚氣與父親失和,躲在美國十年,直到十環幫找上了他。尚氣擔心人在澳門的妹妹夏靈有難,與青梅竹馬好友凱蒂一起前往澳門,找尋妹妹的下落...
    .
    #Destin_Daniel_Cretton 導演的《尚氣與十環傳奇》,令我想起多部電影:例如神秘村落大羅很有《神鬼傳奇 3》既視感、尚氣喚醒的神龍跟《神隱少女》的白龍非常相似、吸靈怪獸與神龍的對決,像是《哥吉拉大戰金剛》翻版、尚氣等人首次踏入大羅村時的驚訝驚喜反應,有著濃濃的《侏羅紀公園》氛圍、文武和映麗的竹林對戰或是尚氣和十環幫師傅的對打,無論是配樂(鼓點的節拍)或是鏡頭與剪輯方式,都跟《臥虎藏龍》如出一徹,至於澳門大廈的鷹架之戰、密閉空間(電車)的武打戲等,則是跟成龍與香港電影致敬了。
    .
    「如果你迷路了,它會幫你找到回家之途。」
    .
    我對《尚氣與十環傳奇》的評價其實跟《脫稿玩家》有些相近,它沒有太讓我驚艷(太多前人影子),但我也不討厭這部作品,場面熱鬧、配樂搶耳、娛樂性十足。
    .
    《尚氣與十環傳奇》是「小格局」作品,它聚焦在家庭問題,尚氣夾在父親和母親中間,陷入像爸爸(血債血償)還是像媽媽(以柔克剛)的抉擇,尚氣年輕時選擇逃往美國,既是逃避父親的壓力(不想臣服於威權底下,卻又害怕跟威權槓上,只好逃亡,#這心境倒有點意思)、也是逃避自己的文化/家庭/背景根源(對於「出身/身份」的自卑感)、夏靈直指中國重男輕女的文化,女孩子唯有自立自強,才能在男性主導的社會,找到一席之地、文武在妻子過世後,走不出喪妻之痛,為了彌補內心的空洞,忙於發展事業,疏於照顧孩子的心情;一家三口,因為母親/妻子的死亡而分崩離析,又為了接受母親/妻子死亡的事實而重聚。
    .
    #底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
    .
    .
    我說《尚氣與十環傳奇》是「小格局」之作,一,吸靈怪獸於大羅村造成嚴重傷亡,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根本不知道在某個維度空間中,有一場大戰正在發生。二,文武的十環幫勢力龐大,這個幫派並未對世界造成太多紛擾,幫派成員上下一條心,傾力完成文武救回妻子的夢想。三,它是親情電影,是父親重新承擔起身為人父的責任、是兒女走出父母羽翼/陰影,找到自我的故事。可惜看完電影,我並沒有被劇中的父子情、父女情、夫妻情、兄妹情所打動,甚至覺得文武的「便當」領得力道不足,沒能激起我內心更多的情緒。不過,我喜歡夏靈接手十環幫,並且將幫派轉換成「自己的風格」,有著走出父親(男性)陰影的意義!
    .
    《尚氣與十環傳奇》上映前後,很多人說男主角劉思慕(Simu Liu)的外貌很像習維尼,我自己是不覺得啦。劉思慕的演技還行(跟他在《金家便利商店》的表現差不多),也覺得他的武打身段不錯,只是,當我聽到楊紫瓊飾演的小姨對尚氣說:「像你媽媽。」我忍不住笑出來,小姨亂講話,哪裡像啦!另外,尚氣在片中提到自己在學生時期被誤認為是韓國人一事,我也有呵呵笑,畢竟劉思慕在《#金家便利商店》,就是飾演韓國人啊!
    .
    最後,《尚氣與十環傳奇》裡的神獸莫里斯很可愛、滿大人很可愛,Ben Kingsley 是本片的亮點,他的每一場戲都有讓我呵呵笑、Awkwafina 很可愛,從對人生「沒有目標」到「#射中目標」,這個設計有收買我、梁朝偉也很可愛,講英文比講中文還有魅力,可惜影片沒有安排他講粵語,那才是他真正熟悉的語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