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醬油瓶口發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醬油瓶口發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醬油瓶口發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醬油瓶口發霉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吱滋老師的臭臉烘焙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去年到今年,綠豆椪的課應該有超過三十班了。 很多不敢吃滷肉餡的同學,來上課以後發現我們的滷肉餡並不可怕,帶著黑豆醬油香味的滷肉餡,鹹香平衡著綠豆香甜。 同學們都知道我做肉餡只選用丸莊的螺寶,滷肉同樣都是用醬油,為什麼黑豆醬油就特別不同? 所以我今天想說的是醬油。 一般所知醬油分為現在比較...

  • 醬油瓶口發霉 在 吱滋老師的臭臉烘焙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7-05 10:06:19
    有 218 人按讚


    從去年到今年,綠豆椪的課應該有超過三十班了。
    很多不敢吃滷肉餡的同學,來上課以後發現我們的滷肉餡並不可怕,帶著黑豆醬油香味的滷肉餡,鹹香平衡著綠豆香甜。
    同學們都知道我做肉餡只選用丸莊的螺寶,滷肉同樣都是用醬油,為什麼黑豆醬油就特別不同?
    所以我今天想說的是醬油。
    一般所知醬油分為現在比較常使用的豆麥醬油,跟傳統古法製造的黑豆蔭油。
    為了徹底了解醬油,昨天請好朋友帶我走了一趟西螺,親自走訪一次丸莊的觀光工廠,了解醬油的製作方式。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醬油的不同的製作方式:

    👉黑豆蔭油(或醬油)
    黑豆蔭油的製法來自於閩南地區,以黑豆作為原料,清洗後浸泡蒸煮,接著加入醬油麴讓黑豆長菌(看起來很像發霉我發誓),七天過後,黑豆表面的菌絲老去,內部長滿新鮮的菌絲,於是將表面老化的菌絲用力洗掉,再把洗淨的黑豆放進醬缸裡面,表面鋪上厚厚的鹽隔絕雜菌,再曝曬120-180天讓黑豆徹底發酵。這個將豆子放在醬缸中發酵的動作,在閩南話中稱作蔭。180天後,醬缸底部會有黑豆的原汁,我們稱做壺底油,而將發酵完全的黑豆取出(這個黑豆就是我們很愛配便當的豆鼓仔),榨汁,在經過殺菌裝瓶,就是黑豆蔭油。〔註一〕

    👉豆麥醬油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戰爭中物資缺乏,台灣作為日軍補給的中繼站,由於日本人吃不慣台灣傳統的黑豆蔭油,於是將日本釀造醬油的技術帶入台灣。〔註二〕
    所謂的豆麥醬油的製法,就是將黃豆和小麥一起釀造,黃豆價格比黑豆成本低廉,且長菌的時間只需要黑豆的一半,較適合大量生產製作,因此取代了黑豆蔭油,成為市場的醬油主流。

    蹲在醬缸旁邊拍照的我,一開始聞到一股強烈的發酵臭味,接著才聞到黑豆的香味與甘味。
    那麼為何長久日曬的黑豆醬油,風味會遠比豆麥醬油來的濃郁醇厚?
    1908年,日本的池田菊苗(Dr. Kikunae Ikeda)博士,發現昆布裡的胺基酸(麩胺酸)成分,能夠使湯變得更加鮮美,將鮮味稱作 Umami,於是鮮味成為酸甜苦鹹以外,人類的另一個味覺。〔註三〕
    蛋白質是由各種不同的胺基酸組成,豆類裡面含有大量的植物性蛋白,麴菌的發酵產生酵素,分解蛋白質,成為美味的來源「胺基酸」,豆麥醬油的黃豆在釀造過程中,佈麴長菌絲的時間只需三天,黑豆則需要七天,這四天的差距,造成發酵產生蛋白酶能分解出的胺基酸風味大不同,長時間發布麴的黑豆風味遠比同樣製法的豆麥醬油強勁許多。
    而今天的市售的豆麥醬油,為求快速製造,有的是以酸來分解蛋白質,在七天內完成一百八十天釀造的工時,因此醬油的風氣盡失,只好添加其他食品添加物來增香。

    豆麥醬油或是黑豆蔭油,並沒有優劣之分,純粹是我個人的喜好罷了,就如同同樣是西螺醬油,有的人愛瑞春,有的人偏好黑龍一樣。許多人在吃我的綠豆椪時,總覺得有股說不出的感覺,其實差異就在醬油的鮮味。

    昨天好友問我,那為什麼發了霉的豆子做成醬油以後,我們可以拿來煮食,第一是下的麴是好菌還是壞菌,第二,所有瓶裝醬油都有經過殺菌的步驟。
    但好醬油通常不加防腐劑,同學們還是得要記得放冰箱,不要跟阿嬤一樣瓶口長了厚厚白白的黴菌還在繼續使用喔!

    *註一:參考資料 FoodNest 豆麥醬油與黑豆醬油有什麼不同?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4852956146
    *註二:參考資料 【金蘭小醬有話說】台灣醬油歷史小典故
    https://kimlan1936.pixnet.net/blog/post/331331339…
    *註三:參考資料 Ajinomoto
    https://www.ajinomoto.com.tw/company.php

    #懂食材才能做出好食物
    #這並沒有業配
    #歡迎轉貼

  • 醬油瓶口發霉 在 吱滋老師的臭臉烘焙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7-04 08:00:00
    有 218 人按讚


    從去年到今年,綠豆椪的課應該有超過三十班了。
    很多不敢吃滷肉餡的同學,來上課以後發現我們的滷肉餡並不可怕,帶著黑豆醬油香味的滷肉餡,鹹香平衡著綠豆香甜。
    同學們都知道我做肉餡只選用丸莊的螺寶,滷肉同樣都是用醬油,為什麼黑豆醬油就特別不同?
    所以我今天想說的是醬油。
    一般所知醬油分為現在比較常使用的豆麥醬油,跟傳統古法製造的黑豆蔭油。
    為了徹底了解醬油,昨天請好朋友帶我走了一趟西螺,親自走訪一次丸莊的觀光工廠,了解醬油的製作方式。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醬油的不同的製作方式:

    👉黑豆蔭油(或醬油)
    黑豆蔭油的製法來自於閩南地區,以黑豆作為原料,清洗後浸泡蒸煮,接著加入醬油麴讓黑豆長菌(看起來很像發霉我發誓),七天過後,黑豆表面的菌絲老去,內部長滿新鮮的菌絲,於是將表面老化的菌絲用力洗掉,再把洗淨的黑豆放進醬缸裡面,表面鋪上厚厚的鹽隔絕雜菌,再曝曬120-180天讓黑豆徹底發酵。這個將豆子放在醬缸中發酵的動作,在閩南話中稱作蔭。180天後,醬缸底部會有黑豆的原汁,我們稱做壺底油,而將發酵完全的黑豆取出(這個黑豆就是我們很愛配便當的豆鼓仔),榨汁,在經過殺菌裝瓶,就是黑豆蔭油。〔註一〕

    👉豆麥醬油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戰爭中物資缺乏,台灣作為日軍補給的中繼站,由於日本人吃不慣台灣傳統的黑豆蔭油,於是將日本釀造醬油的技術帶入台灣。〔註二〕
    所謂的豆麥醬油的製法,就是將黃豆和小麥一起釀造,黃豆價格比黑豆成本低廉,且長菌的時間只需要黑豆的一半,較適合大量生產製作,因此取代了黑豆蔭油,成為市場的醬油主流。

    蹲在醬缸旁邊拍照的我,一開始聞到一股強烈的發酵臭味,接著才聞到黑豆的香味與甘味。
    那麼為何長久日曬的黑豆醬油,風味會遠比豆麥醬油來的濃郁醇厚?
    1908年,日本的池田菊苗(Dr. Kikunae Ikeda)博士,發現昆布裡的胺基酸(麩胺酸)成分,能夠使湯變得更加鮮美,將鮮味稱作 Umami,於是鮮味成為酸甜苦鹹以外,人類的另一個味覺。〔註三〕
    蛋白質是由各種不同的胺基酸組成,豆類裡面含有大量的植物性蛋白,麴菌的發酵產生酵素,分解蛋白質,成為美味的來源「胺基酸」,豆麥醬油的黃豆在釀造過程中,佈麴長菌絲的時間只需三天,黑豆則需要七天,這四天的差距,造成發酵產生蛋白酶能分解出的胺基酸風味大不同,長時間發布麴的黑豆風味遠比同樣製法的豆麥醬油強勁許多。
    而今天的市售的豆麥醬油,為求快速製造,有的是以酸來分解蛋白質,在七天內完成一百八十天釀造的工時,因此醬油的風氣盡失,只好添加其他食品添加物來增香。

    豆麥醬油或是黑豆蔭油,並沒有優劣之分,純粹是我個人的喜好罷了,就如同同樣是西螺醬油,有的人愛瑞春,有的人偏好黑龍一樣。許多人在吃我的綠豆椪時,總覺得有股說不出的感覺,其實差異就在醬油的鮮味。

    昨天好友問我,那為什麼發了霉的豆子做成醬油以後,我們可以拿來煮食,第一是下的麴是好菌還是壞菌,第二,所有瓶裝醬油都有經過殺菌的步驟。
    但好醬油通常不加防腐劑,同學們還是得要記得放冰箱,不要跟阿嬤一樣瓶口長了厚厚白白的黴菌還在繼續使用喔!

    *註一:參考資料 FoodNest 豆麥醬油與黑豆醬油有什麼不同?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4852956146
    *註二:參考資料 【金蘭小醬有話說】台灣醬油歷史小典故
    https://kimlan1936.pixnet.net/blog/post/331331339…
    *註三:參考資料 Ajinomoto
    https://www.ajinomoto.com.tw/company.php

    #懂食材才能做出好食物
    #這並沒有業配
    #歡迎轉貼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