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何時才能換國旗?
威斯康辛大學國旗事件:
當時為慶祝聯合國20周年
威斯康辛大學邀請外國學生們
手持自己國家的國旗 參加國際日國旗遊行
「威大臺灣同鄉會」裡「臺灣問題研究會」的會員
一致贊同要利用此機會 表達臺灣人的心聲
避免被中國人或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搶去發言權
(至今臺灣依然很多滯臺中國人...
臺灣何時才能換國旗?
威斯康辛大學國旗事件:
當時為慶祝聯合國20周年
威斯康辛大學邀請外國學生們
手持自己國家的國旗 參加國際日國旗遊行
「威大臺灣同鄉會」裡「臺灣問題研究會」的會員
一致贊同要利用此機會 表達臺灣人的心聲
避免被中國人或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搶去發言權
(至今臺灣依然很多滯臺中國人和被洗腦的人)
並趁機表達臺灣追求民主自由獨立的心聲
(但過了半世紀 臺灣的進步依然有限)
海外臺灣留學生並不認同以國民黨黨旗為基底的
中華民國國旗可以代表臺灣
(我也不認同 ROC那面旗就只是黨旗)
決定自己重新製作臺灣的國旗
以海藍色為背景 象徵臺灣四周的海洋
臺灣澎湖則以白色象徵和平
再綴以金色的FORMOSA七個大字在旗面上
(這真的是比黨旗美多了)
1965.5.1
各國學生代表集中在學生中心 按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當唱名到「中國」時
臺灣來的中國(中華民國)學生
把中華民國國旗插在世界地圖的臺灣島上
當唱名到「臺灣」時
「臺灣問題研究會」的會員
把中華民國國旗插在中國大陸
又嗆了一聲「反攻大陸成功?」
然後把他們製作的臺灣國旗插在臺灣島上
中國學生代表因此措手不及且啞口無言
(反攻大陸成功那句真的超諷刺ㄏㄏ)
1965.5.2
隔天臺灣學生就舉著新設計的臺灣國旗
參加國旗日國慶遊行 並獲得副校長的關注詢問
「臺灣問題研究會」會員因此士氣大振
並於同年六月向學校申請為正式社團
-
在臺灣的所有外來殖民政權裡面
中國真的最爛 但因為洗腦教育的關係
很多人根本不覺得中國是殖民政權 超諷刺
為了反清復明 鄭成功殖民臺灣 殺了很多臺灣人
為了反攻大陸 蔣中正殖民臺灣 殺了超多臺灣人
清朝更是徹底無視臺灣 只是怕又有鄭成功之流
跑到臺灣對付清朝 清朝才硬要把臺灣納入版圖
不論是鄭氏王朝 大清帝國 中華民國(蔣氏王朝)
到底誰對臺灣好了 我看不出來欸
為了充滿私心的反共復國洗腦教育
ROC把鄭成功塑造成歷史英雄
就像現在中華人把蔣中正視為保臺有功的英雄一樣
中華人常說如果蔣中正沒來臺灣 臺灣早就被統一了
而且美國根本不想幫臺灣 更不可能幫臺灣追求獨立
但美國是因為發現ROC超級腐敗 才不想管臺灣好嗎
如果沒有ROC的存在 美國就很可能幫助臺灣獨立了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蔣中正是殺人魔
但卻很常誤以為蔣經國很好 只能希望大家別忘記
「幫忙救火的人也是原來放火的人」
解嚴的是他 但在戒嚴時期鞏固威權的也是他
父傳子的皇朝接班被稱頌至今 還真是諷刺
雖然1987年解嚴開放黨禁報禁
就算是臺灣民主化的第一步了
但直到1991年
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萬年老賊從國民大會退職
還有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
臺灣才算是真正往民主的方向前進了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和國大萬年老賊的存在
都是把臺灣捲入中國內戰的荒謬邏輯定位
臨時條款是為了因應戰爭狀態而設立
但中華民國流亡臺灣後卻繼續適用該法
臨時條款雖然依附於「中華民國憲法」之下
但卻能超越憲法 不受憲法拘束 完全是獨裁惡法
白色恐怖的法源依據 獨裁政權的黨國規則
蔣家政權長期用來打擊異己與擴增權力的工具
國大萬年老賊是中華民國流亡臺灣後
把中國各省的民意代表一起帶來
而這些做為「中華民國法統」的樣板代表
長達45年從未改選過
因為失去中國領土的中華民國政權
想維持仍然統治中國的假象
果然是史上最愛自欺欺人的政權
這些國大代表完全不用改選
如果有某省的國大死亡 就由中國來的該省人遞補
但怎麼可能有那麼多中國人來 所以全都是造假的
這個意思就是 如果你想擔任官職
就想辦法取得中國某省的省籍就好了
成為官員領養的小孩 跟官員結婚 成為官員的親戚
就能得到跟該官員一樣的省籍
然後擁有一官半職突然就變成容易的事了
如果你想考公務員 考試會分省籍錄取
就想辦法得到錄取率高的省籍 就能輕易混進公職
其實這是我爸跟我分享的黑八卦🤣
我聽到的時候快笑死 覺得超智障
萬年老賊的存在已經很荒謬了 變出假省籍更荒謬
中華民國真的很荒腔走板欸
-
「因為我們是民主的臺灣」是太陽花學運的名言
但324行政院佔領事件的判決 根本是民主開倒車
行政院佔領事件本來就是太陽花學運的一環
那為何太陽花學運無罪 行政院佔領事件卻有罪啊
江宜樺到底怎麼有臉說這不是公民不服從
警察的國家暴力遠大於人民的行為好嗎
這根本就是政治審判 而非法律審判
江宜樺:「如果一個體系宣稱自己是民主體制,但是它對成員的訴求沒有認真回應,那麼抗議是有正當性的,哪怕是暴力的抗議。那個抗議正當性的多寡,就與體系麻木不仁的程度成正比。」
他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但所做所為又是另一回事了
難怪被稱為一流教授三流政客
如果當年沒有太陽花學運
讓很多人開始覺醒 明白政治即生活的道理
臺灣現在就不可能跟中國經濟脫鉤
甚至不幸的話早就被統一了
更不可能會有現在的防疫成果
民主開倒車的判決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
📎 更多創作者作品 👉 @sixmouths.sixsuns
鄭氏時期教育 在 聲動台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期待台北是一座老有所為、幼有所長,機會共享的城市。它是有活力,能給予人們揮灑的空間。」 臺灣吧 - Taiwan Bar 執行長- 蕭宇辰
蕭老闆,是個可愛的老師,身旁的每一個人講他,都說他是一個話撈的讀書人,跟講到大稻埕就停不下來的歷史老師
除了聊到Taiwan Bar 的創業過程,也談到當初創立的初衷
在他讀書的時期,台灣史是列在中國史其中兩個篇章裡面
但在我長大的過就,就有了一整冊的台灣史 (偷偷透露有年紀差)
從史前、荷西時期、鄭氏時期、清領、日治、到國民政府遷台,脈絡都被清楚的梳理出來(記得小時候還會把 兒玉源太郎 的臉再畫上更性感的八字鬍)
在訪問過程蕭老闆提到:「Taiwan Bar 創立在一個焦慮的時期,但仔細去想,也許焦慮的來源不是因為衝突、碰撞,而是來自於我們常常不認識自己是誰」
「我們到底從何而來,又要到哪裡去?」
所以當我們更認識自己,就又變得更清晰了。
我也想這也是為什麼 Taiwan Bar 是一個能量如此豐沛的地方,大家都想在這個城市裡面完成些什麼、做些什麼,完成些什麼(社群丼的傑哥、博恩、Dj Hauer、 還有我們可愛的 Nana)
我很幸運在我的生長過程中,熱愛觀光和媒體的我一直有機會重新去梳理自己,而現在27歲的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也到了關心「教育」的年紀
那天無意間跟明萱聊到有天我們都有了孩子,會是什麼樣子,因此我很奇期待給下一代的教育會是什麼
「#小黑啤玩臺灣」繪本用可愛的小黑啤去台灣各處遊歷的冒險,藉由引人入勝的故事帶出寓意,把台灣文化的元素放在裡面又不讓文化凌駕於故事本質之上。
想到小時候窩在棉被裡面,就跟著主角的腳步,慢慢的入睡....
小黑啤玩臺灣 預購意願調查:https://lihi1.com/JHjPa
小黑啤玩臺灣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eeru.picture.book/
#taiwanbar #小黑啤玩台灣 #聲動台北
#你心目中的台北 #第100集
鄭氏時期教育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immy Chen
上週前往凱達格蘭文物館,觀看陳金萬兄拍攝關於凱達格蘭族群流散口述歷史訪談紀錄片,相較於北投社、三貂社等社的歷史變遷,我們Babuza平埔族人的東螺社、西螺社處境更為可憐,
西螺社是Babuza族的大社,歷經荷蘭的征伐、鄭氏軍隊的清剿、清殖時期的強勢漢化,到日治、華殖時期的漫長漢化過程。大部份的男性先民在征戰中壯烈犧牲,女性先民則在沒有接受正統教育的情況下,陸續被迫接受漢化的身份。
我查閱族譜,除了第一代被漢化的男性祖先,也在第二代、第四代母系祖先中,見到「番婆」這種絲毫不尊重女性的誇張族譜記載。
而生活在東螺社的母系氏族,已從過去日殖普查的熟番,全然成了如今自稱祖先來自福建的後人;而我們家族世居的西螺社,當地仍稱之為番社,但原址裡面居住的數千名廖姓子孫,全都自稱是來自福建的客化客家人,這是我的祖母母系部落的真實情況;而我的陳氏家族,從我的族譜及尋根溯源經歷研判,是徹徹底底的漢化巴布薩族人。但我族人世居的故鄉西螺社,已再無一人有所謂的平埔族身份認同。這也是我們Babuza族人要溯源歸根處境艱難所在。
個人敢大膽預測,若對如今西螺與彰化竹塘、溪洲,進行大規模血液DNA檢測,那些如今自稱來自廣東、福建的當地人,80%以上的人口,身上應該都留有Babuza族人的血液。
日前華殖政府當局決定未來將北京話與英文訂位為官方語言,看似有成長,但仍顯缺乏文化認同的危機意識。
有些人會說,台語沒有文字,無法列為官方語言。台語就是古代唐帝國的官方語言,本來就有文字。我們有時也會以漢文書寫文章,只是使用起來沒那麼流暢。
從中國人移民來台,將北京語訂為華國語施行同化政策後,認定台語為母語的人口數,就以每10年減少11%的速率急遽衰減。到如今出生的嬰兒,幾乎已經沒有人再把台語當母語。
台語在台灣,成為繼四十多種自古流傳的語言陸續消失之後的瀕危語言,已成定局。只是我們這一代人多數還沒警覺罷了。
這部我們過去製作的台語正名影片,就是使用漢文書寫台詞。沒有人會瞧不起使用華國語,但台灣執政當局沒有意識到應該將「台語」訂為台灣官方語言之一,則應該被台灣人乃至萬代子孫譴責的惡行。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華殖政府執政當局沒有體悟到因為自己的失職,自身的母語已經在自己出生、執政的土地上,成為了瀕危語言。蔡政府執政當局這麼多年來,沒有集結人力健全台語文字,使之成為電腦輸入可通用的系統,並列入教育必修的課程。這是華殖體制對台灣文化最深的戕害使然。
訂定台語為國語不是所謂的意識形態,台語在東南亞仍有龐大使用市場,若能使台語成為官方語言,也才是真正落實南向政策的大器作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ZedCyLkMg
鄭氏時期教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美國的福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於1930年2月15日(農曆正月17日)在臺灣臺南拍攝的有聲新聞影片,攝影師為 Eric Mayell,忠實紀錄了日治時期的臺灣廟宇慶典活動,包括大觀音亭興濟宮恭送天師爺並列位尊神回鑾遶境,以及開山神社(今延平郡王祠)270年祭典活動。在這段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到穿著日本傳統服飾在路旁圍觀的孩童、參與慶典遊行的人力車與轎子,以及北管陣等珍貴畫面。
大觀音亭興濟宮恭送天師並列位尊神路關表 開山神社祭典參加行列:
昭和五年二月十五日(舊曆正月十七日)午前十時本廟神輿出發,十一時開山神社著,正午開山神社二百七十年祭典參加行列遶境順序如下:(○記號表示有送佛)
本廟起行→蕃薯崎→竹仔行→打銀街→上橫街→天公埕○→三界壇○→清水寺→萬川前→府城隍○→戲臺後→岳帝廟→大人廟→車埕→大埔→送火王○→開仙王→郡役所→新路→壽町→停車場→ 本廟口 →五全境→打銀街→三四境○→竹仔街→武廟口駐駕五分間→內宮後→城邊→內新街→開仙宮→西轅門→末廣町→至運河→新町→北頭→南頭→保安宮→三條巷→良皇宮→出大路→法院前→神社→檨仔林→五帝廟→上橫街→大上帝→測候所→至壽像→孔子廟→大路→至開仙王→仁厚境→岳帝廟○→元會境→清水寺→馬公廟→廟邊→柱仔行→永華宮○→出大路→孔子廟→菜市埔→法院前→入下太子○→出下太子→良皇宮→經管埕→總趕宮→東西轅門→下橫街→武廟街→廟邊→赤崁樓○→縣口尾○→縣城隍○→溝墘→小媽祖○→米街○→小公園→大舞臺→牛塭堀→大廠口→草寮後→媽祖樓→試經口→普濟殿後→磚仔埕→粗崎糠→普濟殿○→蔡厝巷→仁和街→杉行街→水仙宮○→北勢街→藥王廟→海安宮→西羅殿○→南勢街→內外宮後→關帝港→大天后宮→武廟前→范進士→三元巷→小上帝→五全境→本廟中午→起行→安祿境→總爺街○→鎮東門→玉皇宮→本廟邊→出大路→陰陽公→福隆宮○→停車場→大路→入廟→平安大吉
1930年(昭和5年),日本政府為紀念荷蘭人在臺灣建城300年(由建立熱蘭遮城,即安平古堡算起),特於10月26日至11月4日一連10天在臺南舉辦「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展出臺灣從原住民自由部落開始,歷經荷蘭、明鄭、清領到當代(日治時期)的文化史料與產業展;除了靜態展覽外,還有煙火秀、音樂會、戲劇、電影、詩人大會、主題講座、全島野球(棒球)大賽等琳瑯滿目的慶祝活動。與臺南息息相關的開山神社(主祭鄭成功,今延平郡王祠)也是此次紀念會的重頭戲,10月30日當天舉辦盛大的臨時祭典,還特地將延平郡王鄭成功請出來遶境市區,宛如一場盛大的嘉年華會,盛況空前。
1930年10月26日的《臺灣新民報》之相關報導如下:
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
為紀念荷蘭人興建熱蘭遮城(即安平古堡)300年,由臺南市役所(市政府)主辦,舉行了規模宏大的「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活動項目,多采多姿,有煙火、競馬、划龍船、音樂、戲劇、電影、雜技等康樂活動,並有史料、教育、衛生、產業、花卉等展覽會。
「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聘有10名顧問,連雅堂為唯一的臺灣人。紀念活動最有意義,當為展覽會與演講會,展覽會從1930年今日開始,至11月4日,歷時10天。陳列的文史資料多達好幾千件。
演講會主講學者專家有幣原坦(臺北帝國大學總長)、村上直次郎(臺北帝大文政學部南洋史教授)、粟原俊一(臺灣總督府建築技師)、山中樵(臺灣總督府臺北圖書館館長)、尾崎秀真(臺灣史專家),以及連雅堂等人。
連雅堂於11月1日,在臺南「公會堂」主講「鄭氏時代之文化」,由於「聽者未能詳細飫聞,意猶未盡」,三六九小報社「爰應鄉人之請」,另主辦「臺灣三百年史講演會」,於20日起至29日,每晚七時至九時,在臺南武廟佛祖廳,由連雅堂「開講」臺灣三百年史,從荷蘭人竊臺,以至乙未割日,探原究委,巨細靡遺。
關於福斯影音新聞:
1927年,福斯電影公司便已取得有聲電影的製作專利,其運用李德福瑞斯特(Lee De Forest)於1923年發明的「Phonofilms」系統(在底片上製造音軌然後用攝影的方式記錄聲音)所攝製的「福斯影音新聞」(Fox Movietone News),是新聞界最早出現的有聲新聞影片,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段1930年拍攝的臺南廟宇慶典活動影片(Formosan New Years Procession / Parade)正是這些「福斯影音新聞」之一。
近年,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將昔日所拍攝的眾多「福斯影音新聞」影片捐贈給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並將之分享於網路上,而讓我們有機會得以享受這段珍貴的影音紀錄。
1934年12月28日成立的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乃「新藝綜合體」(原名CinemaScope,即一種使用弧形寬銀幕與立體音響發聲的電影)之領導者,該公司由約瑟夫賢克(Joseph Schenck)在1932年創立的二十世紀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 Pictures)和威廉福斯(William Fox)於1915年創立的福斯電影公司合組而成。
1953年,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改編羅意德.道格拉斯(Lloyd C. Douglas)的暢銷書,推出「新藝綜合體」影片《聖袍千秋》(The Robe,1953),該影片在寬度約為高度二倍半的弧形銀幕上呈現,從此電影邁入寬銀幕的新紀元;其後有《國王與我》(King and I,1956)、《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1958)和《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1965)等電影相繼問世,皆叫好又叫座。
影片來源:http://mirc.sc.edu/islandora/object/usc%3A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