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郵局國際包裹填寫美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郵局國際包裹填寫美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郵局國際包裹填寫美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郵局國際包裹填寫美國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730的網紅亞里 Al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到郵局寄口罩給我在美國的弟弟們。 2個月前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發了ㄧ篇沒口罩的貼文,收到了一個來自美國的朋友的私訊,希望能從美國寄口罩給我,當時真的超級感動,感受到滿滿的溫暖⋯現在美國確診人數ㄧ直攀升,心裏暗自覺得,還好當時沒有收下他的口罩,現在那些口罩應該能好好保護他和家人們的安全吧! 在夏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罩寄送海外相關規定: 限制只能寄給配偶或二親等內的親屬,每2個月最多寄收30片, 提醒大家要先登入經濟部貿易局專屬網站 https://emaskep.trade.gov.tw 因為頁面需輸入個資,所以不再教學 填寫資料取得許可證後,才能透過郵局或快遞公司寄送。 郵寄到美國的話 一定要事先到...

  • 郵局國際包裹填寫美國 在 亞里 Al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17 17:30:10
    有 554 人按讚

    到郵局寄口罩給我在美國的弟弟們。
    2個月前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發了ㄧ篇沒口罩的貼文,收到了一個來自美國的朋友的私訊,希望能從美國寄口罩給我,當時真的超級感動,感受到滿滿的溫暖⋯現在美國確診人數ㄧ直攀升,心裏暗自覺得,還好當時沒有收下他的口罩,現在那些口罩應該能好好保護他和家人們的安全吧!

    在夏威夷的妹妹之前有一陣子買不到衛生紙,真的要用水沖屁屁(她應該不會同意我說出來🙀🙀🙀),弟弟們現在都在家工作,尤其小弟在離紐約ㄧ水之隔的紐澤西,真的要很小心呀!

    順便跟大家分享,寄口罩給國外的親人真的很方便,記得ㄧ定要先上網填寫報關資料,盡量簡單包裝(因為國際包裹重量跟價格很有關,太多包材也真的不環保,我寄30個口罩ㄧ般空運是168台幣,大約是2週會到,很急的話,國際快捷是約700台幣,3-4天會寄到)而且最重要的是「只能寄30個手術用口罩」,大家不要違反規定嘍!

    連續2天零確診,好令人開心,大家一起繼續努力💪

  • 郵局國際包裹填寫美國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04 16:01:31
    有 1,732 人按讚

    我在美國臉書工作的日子,得到 offer 後及工作後的體驗

    (連結是有照片的圖文網址版)

    Hi Brian,
    I just left you a message. I have some fantastic news for you. We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n offer. Congratulations and great work! Call me when you are free to discuss the specifics.

    大概在 2 年半前,收到這封來自臉書總部 recruiter 的信。當下有點不敢相信,我「還是」得到 Facebook 的工程師 offer 了!如果你有看我之前和阿雅的直播,就會知道我 2015 年中請朋友幫忙內推 Facebook ,但早上內推完、下午就被拒絕了。

    在 2016 年底時,我再次挑戰 Facebook, 這次經過更充分的準備、終於通過層層難關。但收到 offer 的當下,感覺還是超級不真實的──

    畢竟 Facebook 是矽谷無數人都想加入的一級公司 FAANG ( 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 之一,尤其在工程師領域,競爭更可說「來自世界各地」都不為過。我在面試前已知道上的機率很低,結果卻能如願以償,當下真是欣喜若狂!

    現在兩年半過去,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體會和觀察,在此透過文章,陸續分享給大家:

    從拿到 Offer 開始說起:

    確認要加入 Facebook 後,我收到了公司系統的制式信件──主要要簽合約、填寫個人資料,同時也要做背景調查、犯罪紀錄調查等等。填寫完成後幾天(應該是稽核完了一切正常),又收到準備 onboarding 的資料,讓我填寫進入公司後想要的 email 名稱等資料、以及「我想要的設備」。

    在臉書和矽谷許多企業,每個員工入職時都會配發一台筆電及一隻手機。 筆電可以自由選擇要 11、13、15 吋螢幕大小 的 Windows 或 Mac;手機則可以選擇最新或上一代的 iPhone 、Samsung Galaxy 或 Google Pixel;連欲搭配的門號,也可以自 AT&T 或 Verizon 中任選。

    加入公司的第一及第二天,是所有新進人員的訓練:臉書在全球不同地區,只要是同梯加入的員工,都會在這兩天一起參與訓練──主要訓練內容是介紹公司的文化、價值,並且當場發給我們當初選擇的設備,並幫助我們一開始的內部系統設定。

    6 ~ 12 週的工程師訓練,結束後再「選組」

    臉書的非工程師員工,通常一般兩天訓練完就會直接到組上開始工作了。而工程師們在第二天訓練結束後,則會被 mentor 「認領」,準備專屬工程師的訓練。

    在臉書,工程師們會有 6 — 12 週的 engineering bootcamp 。在這段期間,頗有點像是回到大學的感覺:我們會依照自己的專業與需求,選修不同的課程;同時也會在沒上課的期間,實作各個組(臉書有不同工作分組如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Oculus 、Messenger⋯⋯等 )給 bootcamp 工程師做的 task 。

    這些 task 從簡單的幾行 code 小改動,到寫一個新的大功能都有,且都是真實產品的工作。比如說我改動一個網頁上的顯示,程式碼部署後幾個小時,這變動就會呈現在全球 20 多億用戶面前。

    而等到 bootcamp 結束後,工程師再來選擇進入其中一個組(部門)正式開始工作。

    對新加入臉書的工程師來說,藉由實地和不同組的人員一起工作,能夠了解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工作習慣,適合加入什麼組──同時這段期間,也是各組經理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優秀工程師加入自己團隊的時機。通常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可能會有多達 20—30 個經理想要招攬。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很謹慎的選擇組別,畢竟決定加入一個組後,公司期望你至少要待一年才可以換組。

    和矽谷其他公司相比,臉書的工程師在入職後才選組,是一項別具特色的「自由」,但同時也是個「甜蜜的負擔」:新同事間最常見的煩惱,就是猶豫到底要加入「工作內容是自己很有興趣」的組,還是「組員人相處起來超愉快」的組?──當然,每個選擇都可能會在幾個月後後悔,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個人認為,能夠「先入職、再選組」,是臉書吸引優秀工程師們的一個優勢。因藉由實際工作及相處,能夠減少訊息不對稱,避免實際上線後才發現彼此不適合。這對公司來說也是好的──大家工作、合作起來開心,才會有好的產出。

    矽谷通勤日常──幾乎每個灣區城市,都有接駁車接送

    隨著越來越多人移入舊金山灣區,整個矽谷的交通狀況是越來越糟;我們公司的停車場也經常大爆滿停不下。因此為了鼓勵員工搭乘接駁車,公司在灣區幾乎各個城市,現在都設有接駁車的站,上車後也有 wifi 可以使用。

    我住在東灣(East Bay),也是每天搭乘 shuttle 上下班──雖然時間比我自己開車還要久,但至少大塞車時比較沒壓力,可以聽聽 podcast 或做其他的事情。

    吃在臉書:「進公司一年胖 15 磅」的傳說

    臉書總部園區的整體辦公環境,算是矽谷企業中很不錯的。舉例來說,公司的食堂「們」,會供應免費的早、中、晚餐──早晚餐只有較大的食堂會提供食物,午餐則有堪稱琳瑯滿目的各式選擇。

    早餐會提供各式季節水果、美式早餐、優格、麵包、也有中式的粥等;喝的部分則有柳橙汁或是 smoothie 可以選擇。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家也可以利用已經調好的鬆餅粉替自己做份鬆餅;週五的早餐則會有煙燻鮭魚,算是一週的 highlight。

    如果錯過了早餐時間,辦公室的每層樓都有廚房,廚房中有提供 cereal 及香蕉、蘋果等基本水果讓大家可以充飢。

    午餐的選擇除了大的食堂外,還有一些小的食堂,像是麵食、 BBQ、 印度菜、越南三明治、墨西哥式、美式漢堡、 pizza 、或是沙拉⋯⋯等等。由於選項眾多,大家中午吃飯時間一到,就會打開內部使用的 app ,來查看午餐菜單有些什麼東西好吃。現在如果是提供熱門的日式、中式或韓式午餐的食堂,通常都會大爆滿,要排很久的隊才吃得到飯⋯⋯。

    為了讓員工不會因為「太餓沒有創造力」,公司的廚房也隨時備有各式零食及咖啡、茶及提神飲料等,目前比較特別的零食,是連來自日本的 Pocky 都有。因為吃實在太方便、又有太多的選擇,入職時就聽過一個有趣的傳言:有人戲稱進臉書工作一年,平均會胖 15 磅 (6.8 公斤)。

    健身課、電玩間,各式設備應有盡有──但未必有時間享用

    要避免「傳說成真」的話,當然要靠運動了:公司內部就有健身房,提供一些健身器材。同時每天每個時段也都有不同的健身課程,從瑜珈、有氧運動到皮拉提斯都有。現在比較熱門的課程,也是常常爆滿。如果不想在公司運動的話,也可以自費上小班的課程、或是請教練一對一來教你──公司每年補助 720 美元(約新台幣 22.6 K ),讓大家花在健身或運動相關的支出上。

    因為公司園區佔地很大,如果要去不同建築開會,走路可能動輒要10—30 分鐘以上,這時候大家會騎公司提供的腳踏車,也有園區內的 shuttle 可以乘坐。

    另外,公司內也設有健康中心,我們可以預約在公司內看病、看牙齒;如果要郵寄包裹,已經自行印好標籤的話公司也有地方收件,讓你可以省得跑郵局或是 Fedex。甚至如果要剪頭髮,公司內也有髮廊。總之這林林總總的一切設施,都是希望幫助員工減少日常雜事要消耗的時間精力,讓員工更有效率完成要做的事。

    說到這裏,臉書的矽谷總部,最有名的參觀地點有二:「甜點店」及「電玩間」。

    「甜點店」裡面有提供冰淇淋、frozen yogurt 、各式烘培甜點及糖果⋯⋯當然一切也都是免費的。每天中餐飯後,常可見到外部參觀訪客會聚集在甜點店吃飯後甜點,等待的隊伍也是無敵長。

    而「電玩間」則是有各種大型遊戲機、跳舞機等。據說它的起源是一開始有位員工在 eBay 上買了一台電玩機台放到公司,公司沒有特別說什麼,於是後來就有更多人買了放到公司。公司目前提供場地,但都是員工自願來維護這些遊戲機的。「電玩間」很好玩,不過現在大部分情況好像都是員工帶訪客來玩,自己倒是上班太忙,反而沒時間來玩。

    各式福利

    臉書員工,一年有 21 天的給薪假期(PTO)。當然,這在搶才若渴的矽谷企業中,並不是最高的──目前有些公司,甚至號稱實施「無限假期」的政策。

    但其實老實說,我比較喜歡有白紙黑字的規定,畢竟「無限假期」不可能真的「無限」,大家最後反而要猜或測試「公司能忍受的邊界」在哪裏。另外如果我們要請假的話,內部請假系統是不需要主管批准的。(當然禮貌上比較多天的假期,我還是會先和主管溝通;但如果只是一兩天,系統線上請完假後就好了)

    公司也提供新手爸媽,在小孩出生後一年內可以放 87 天( 4.5 個月)的育嬰假,薪水在放假期間是全薪。目前科技公司應該只有 Netflix (一年)、 Twitter (5.5 個月)比臉書長。最近公司又改變政策:由於加州政府規定媽媽在產後應有 6 或 8 週的 disability leave (看是自然產或是破腹產)讓媽媽恢復,原本公司的 87 天,是包含這些加州規定的 leave 的,但最近把這 disability leave 排除在外── 所以現在於臉書總部工作的媽媽們,可以從預產期前 4 週開始放,產後先放 6 或 8 週的加州 disability leave 、再放 87 天的公司育嬰假。長度最多可以到 29.5 週,算是讓媽媽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在家陪小孩及從產後恢復。

    年度 3 大活動

    公司一年有 3 個大型活動, 4 月底的週日有 “Take your kid to work day” 「帶小孩到公司玩」; 8 月有「夏季派對」;而 12 月則有「年終派對」。

    「帶小孩到公司玩」一般是在上班日,但因為公司員工已經太多了,所以得在週日舉辦。公司佈置了許多讓小朋友可以玩樂的設施,同時也設計了一些活動,讓小朋友能了解爸媽上班的地方。

    8 月份的夏日派對,去年租了一個 convention center,並且租了許多遊樂設施讓大家玩樂。因為是免費的,所以大家可以盡情的玩各種像是投籃遊戲、射飛鏢、或是坐摩天輪,這個活動也是讓大家可以帶家人及小孩一起參與。

    12 月的年終派對,每個員工就只能帶一位成人一起參加──大家會穿正式服裝,在各式不同主題的區域吃吃喝喝及跳舞, 這個活動會在每年聖誕節前舉辦,慰勞大家一年的辛勞。

    除了全公司的活動外,每個組在每一個季度,也通常都會有 team boding 的活動,讓組員有工作外的時間可以一起培養感情。常見的 team bonding 活動像是去賽車 (go kart)、密室逃脫、做手工藝、laser tag 等等都有。

    「開放文化」:祖克柏直接和你Q&A

    除了這些有形的福利之外,個人觀察在臉書,最值得一提的無形資產是 “ Be Open ” 的公司文化:

    例如,所有正職工程師在入職後,都可以看到所有的內部文件及程式碼(但當然要簽保密協定,相關資訊不得對外任意揭露);如果你有興趣參加任何內部會議,大家通常也都很歡迎你旁聽。

    另外在每週, CEO 馬克都會在總部舉辦一小時對全部員工的 Q&A ── 如果你有問題想要直接問他,請記得早點到,坐到靠近提問麥克風的地方。我入職時也有參加,還問了馬克一個關於選擇如何組別的問題呢!

    另外,公司給每個主管的主要責任,是「要幫助團隊成長、移除障礙,並且充分授權」,而非上至下的命令與管理。

    有了這樣的文化,凝聚出來的向心力、執行力,往往更能讓公司更有效率地完成策略和目標。

    期望與壓力,也是矽谷前段班

    前面看了這麼多公司提供的福利、給員工的空間等等──但也別忘了,這些無非都是希望招來頂尖人才,並且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它的另一面,正是「沒表現,就離開」的現實:一般來說,公司規定入門兩級的工程師,必須要在一定時限內升職,如果時間到了,因為能力不夠或是沒有做出足夠的貢獻而無法升等,公司請人離開也是毫不心軟。在我入職 2 年多的時間內,也親眼見到幾位同事入職半年或一年左右,因為沒有達到標準而被迫離開的。

    臉書即使在已經高度競爭的矽谷,也是以步調快、壓力大聞名,一般來說要做的事情仍然比做事的人多:好處是如果你對職涯很有衝勁和想法,這裡的員工有較大機率可以做到有大影響力的專案;但如果想要進到錢多事少離家近、適合「養老」的公司,我想臉書是不適合你的。

    另外工程師在公司待滿一年後,內部換組也很容易──如果你想要換組(部門),你的主管是不能阻止你的。公司的這個政策,目的是確保工程師如果和上司處得不愉快、或不滿意工作現狀的話,還有除了「直接跳槽」之外的選項。

    不斷鞭策自己持續提升的環境

    現在,我在這家公司工作 2 年多了。也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最近當起了新員工及組員的 mentor 。

    整體而言,在這兩年多的經歷中,我見識到了一家國際一流企業,是如何吸引員工、如何讓員工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及技術、如何在平日讓員工開心及有效率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見識到這樣的工作壓力確實也很大,我同時也更被逼著持續自我提升。當中自然還有許多小故事,之後再來和大家一一分享。

    簡言之,這是一個讓人會有動力持續自我精進、不斷提升的工作環境。而我在公司中,也遇到許多聰明又謙遜的人,大家都很有活力、很努力地做出貢獻。我不知道別的同事是否必定有同樣的想法,但個人真的很慶幸,自己可以在臉書總部當工程師,努力讓世界更加開放及彼此連結。

    你對在臉書工作還想知道什麼嗎? 歡迎留言詢問, 如果不是牽扯到內部機密的話,我會找時間回覆。

    歡迎 Like 或是關注我的粉絲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及我的所見所聞。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5/ExperienceToWorkAtFB.html

  • 郵局國際包裹填寫美國 在 SPEX eSHOP集貨代運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03 12:00:00
    有 26 人按讚

    【揪一起台灣頂尖乾拌麵對決】917辦公室第五季第五集

    今天消夜吃什麼?🤤
    台灣拌麵揚名國際,這六種你絕對不能錯過!
    有親朋友好在海外也別擔心~
    通通交給SPEXeSHOP
    台灣商品集貨寄國外請參考👉http://bit.ly/2Vowcz6

    不論你在越南、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一樣能使用SPEXeSHOP幫你運!
    只要有郵局的地方就能到!😍
    如果您使用『SPEXeSHOP』我們比郵局多做了👇

    🔖免費的包裹集貨整併!人都不需要出門!
    (郵局需要自己打包然後扛去排隊等收件!超辛苦der 😂
    🔖線上填寫表單
    (省去到郵局排隊『手寫』表單的時間!😚
    🔖即時的線上客服,讓您快速追蹤包裹!

    最方便的服務推薦給您!😎

    🌐越南包稅8折優惠中~👉http://bit.ly/2tQjCw2
    ⭐️無清關限制⭐️免關稅⭐️最快2至4天到貨📦

    --
    影片中出現的商品都可以在這裡買

    ✔️老媽拌麵(A-LIN)👉🏻http://bit.ly/2E3uk8L
    ✔️賈以食日(賈靜雯)👉🏻http://bit.ly/2yCwLun
    ✔️金博家(速玲)👉🏻http://bit.ly/2FqULqd
    ✔️太和殿👉🏻http://bit.ly/2WnAh62
    ✔️KIKI拌麵(藍心湄、舒琪)👉🏻http://bit.ly/2UgGhgH
    ✔️曾拌麵(曾國城)👉🏻https://bit.ly/2THIXDp

    #運東西的事 #通通交給SPEXeSHOP
    😎SPEXeSHOP美日韓台集貨代運網 你該用的幾個理由~
    ✨美國寄台灣運費最低只要130元 業界最優惠
    ✨美國『免付關稅運費方案』業界最優惠
    ✨日本4月運費優惠首重50元起
    ✨韓國4月寄台基本運費全面7折起
    ✨美國 日本 韓國 代運業界最快一天到貨
    ✨台灣集貨出口服務可寄100多個國家
    ✨唯一經營台灣寄送海外集貨代運

  • 郵局國際包裹填寫美國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09 23:37:07

    口罩寄送海外相關規定:
    限制只能寄給配偶或二親等內的親屬,每2個月最多寄收30片,
    提醒大家要先登入經濟部貿易局專屬網站
    https://emaskep.trade.gov.tw

    因為頁面需輸入個資,所以不再教學

    填寫資料取得許可證後,才能透過郵局或快遞公司寄送。

    郵寄到美國的話 一定要事先到這個網站登記並領號
    https://ezpost.post.gov.tw/
    然後印出文件後簽名
    直接連同包裹與文件帶到郵局 由承辦人員幫你辦理

    非美國地區只要填寫 "國際快捷郵件"單

    有問題的請留言
    但~~請你們多看幾次影片~ 因為細節都在裏面了PLS

    有任何問題
    也請以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網站說明爲主

    https://web.customs.gov.tw/cp.aspx?n=8FBE0EFF7E281849&s=C60A755346B658C5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Niwel - Memories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kjG2hiMpL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