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邊間神學院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邊間神學院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邊間神學院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邊間神學院好產品中有7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台灣找美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隱身東門陸橋下的神秘麵店只有在地人才知道,傳承60年的老味道是不少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心頭好,鄰近台南神學院等名勝景點,參拜完彌陀寺不妨來這邊享用沙茶意麵。...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

邊間神學院好 在 海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13:31

我也是一名憂鬱症患者。 我記得在五、六年前重考大學時,那時每一天睜開眼,我知道要好好念書,才能考上想要的科系和學校,但是我沒有任何力氣可以起床。 我常常看著床上的白牆,覺得時間過了好久好久,當我意識到時間在流逝時,又會對自己沒辦法起床感到自責。每一天都在自己的無能和自責中覺得自己很爛。 後來狀...

邊間神學院好 在 安九??‍♀️ 聊天室丨旅行.美食.生活·心理·藝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14 19:22:53

#花蓮民宿 湖畔早餐,愜意房內觀鯉趣 位於鯉魚潭旁,依山傍水之處 入#潭心閣民宿 如入桃花源境 Check-in後享受魚池畔的午茶 看地圖邊翻翻花蓮的旅遊雜誌 決定好行程漫步前往鯉魚潭游船 走走玉山神學院的櫻花道抑或者 前往魚類養殖場園區教育館看🐟 愜意自如的的度過早晨及下午 向晚驅車前往市區...

邊間神學院好 在 Milo Ts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9 22:51:47

跟鄰居A訂了蘿蔔糕,順便送一底給鄰居B,然後兩個鄰居都塞了一些吃不完、穿不完的東西給我,然後在散步回家的路上看到地下有頂帽,覺得幾靚就拿回家,感覺滿載而歸🤣😇😇😇 對於人同人之間的界線,我發現自己跟大部份人的習慣不同。譬如說如果巴士遲遲不來我就會當機立斷Yo排隊打蛇餅的人一齊搭的...

  • 邊間神學院好 在 台灣找美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5 18:35:50
    有 1,313 人按讚

    隱身東門陸橋下的神秘麵店只有在地人才知道,傳承60年的老味道是不少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心頭好,鄰近台南神學院等名勝景點,參拜完彌陀寺不妨來這邊享用沙茶意麵。

  • 邊間神學院好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0 13:13:12
    有 382 人按讚

    《你沒有被呼召嗎?》

    圖/文:蔡頌輝

    本文原載於《華傳》季刊第69期
    華傳網誌:https://www.gointl.org/magazine-69.php
    華傳雜誌PDF:https://www.gointl.org/magazine-pdf-download.php

    在神國事業裡(如,宣教),「呼召」似乎等同「護照」,沒有它就沒有人能投身在其中。

    呼召意味著,在神國裡工作的人,沒有一個是出於「自願」,而是神的揀選。正如耶穌在地上服事年間,曾經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去收祂的莊稼。」(太九35~38)工人會出去收割,是因為莊稼的主打發他們。若莊稼的主沒有打發,就沒有工人能有權柄去做這事。

    因著呼召這個觀念,基督徒曉得且深信宣教使命和地上任何一個地上的事業不同——它是榮耀的、有價值的、是永恆的,參與在其中的人也應當在心態上決然不同。然而,在現實教會生活中,許多人對「呼召」的認識卻是很片面的。這不僅僅影響他們對宣教事業的理解,也深深主導著他們對宣教事業的投入程度和態度,所以筆者決定撰寫此文,再思呼召這神聖課題,希望有助認清人對呼召常有的成見,建立更健全的呼召觀,並啟發讀者追求活出與呼召相稱的生命。

    1. 共同的呼召 VS 個別的呼召

    從得救的順序來看,在人蒙召去擔起某項任務之前,他先被召悔改、接受神的恩典。耶穌提到自己的使命的時候說道:「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2)此話的意思不是帶罪人進行特定的宗教儀式(如決志禱告、受洗等),而是呼召人去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神為中心的生活方式,這包括成為聖潔(帖前四7;彼前一15),過有盼望的人生(弗一18,四4),去祝福別人(彼前三9),並且要為主受苦(彼前二21),最終要的獎賞(腓三14)。關於事奉的呼召,可謂悔改之呼召的延續,兩者既不可分、也不應該分開。沒有一個人是蒙召悔改,卻沒有被召去事奉的。委身於使命就是我們被召去過的新生活項目之一。得救不單改變了一個人行事為人的準則,也改變了他人生的目標,以及他對自己人生資源和自身才華的運用,以致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與掌管歷史之主所定的最終目標有關。

    以上是每一個神子民共同擁有的呼召,從微觀的角度而言,我們相信神對個人也有個別的呼召。個別的呼召是神宏觀呼召的一部分,好讓各人在神的大計劃中扮演獨特的角色。例如,神呼召亞伯拉罕去成為所有神子民的祖宗,神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神呼召士師起來拯救被祂交在外邦人手裡的百姓,神呼召先知起來向特定的國家傳講信息,神呼召保羅去向外邦人傳福音等。每一個人都是在同一個大使命裡,卻不失個人的特色。可見,神國的事業不限於特定的職業和任務,它能以各種形式呈現。宏觀的呼召是神清楚在聖經中啟示的,個別的呼召則需要人自行尋求和判斷,包括評估神給各人的恩賜、經驗、裝備以及機會等等。

    無論如何,所有的呼召都包含了神要人去完成特定的任務,而這任務也必定與神永恆的計劃有關。這個觀念顯示,從事神國事工主權完全在神,唯有祂所揀選的人有資格和權柄去做屬天的工作,也因為這樣,服事是一項神聖的使命。

    2. 過度狹隘的呼召觀

    筆者發現一般信徒對呼召常見的迷思有兩種,一是過度狹隘的呼召觀。上週末,在筆者參加的一個小組聚會中,主持人帶領著大家進行討論:「你認為什麼是呼召。」隨即,便有一位組員回答:「呼召就去要人去讀神學、當傳道人。」在一些信仰較初潛的信徒當中,這個觀念蠻普遍的。對他們而言,「呼召」就是神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召喚特定的人去做特定的事,而所謂「特定的事」往往就是指全職服事。

    無疑,全職服事確實需要呼召。神學院在面談報讀者的時候,通常也會問:「你有神的呼召嗎?」一個全職服事者若不清楚呼召,很容易就被所遇見的困難、挑戰擊退,或因工作沒果效而灰心喪志。然而,將呼召局限於全職事奉是非常狹隘的觀念,這觀點走到極端,便很容易將神國事業和一般事業聖俗分化。難道那些帶著使命去職場工作的人也算「世俗」嗎?

    3. 過度廣泛的呼召觀

    另一些人則嘗試將呼召放大。大家一定聽過「信徒皆祭司」這句話,它不單強調信主的人不需要透過特定的媒介(如神職人員)才能與神連結,也強調每一位基督徒都有權柄服事神,不管他是不是「神職人員」。因此,除了一些違背聖經道德原則以及與信仰抵觸的職業(如異教有關的)之外,任何職業都可以是事奉神。神不只是宗教領域的主,更是創造和掌管宇宙萬有的主,就好像在創造萬物之後,神就把亞當安置在伊甸園,並要他修理看守(創二15)。

    此外,一些看似偶然的遭遇,背後也有神無法即時測透的計畫。約瑟被哥哥們無辜陷害,被賣到埃及,後來神使他成為宰相,為挽救多年後面臨飢荒的雅各家作了準備(創四十五5~8)。在被擄回歸時期,身在異鄉的以斯帖被選為波斯皇后,這看似一個與信仰無關的身份,當以色列人面對滅族危機的時候,末底改便看出其中有神的旨意(斯四14)。因此,持此觀點的基督徒常強調,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有神的呼召。

    有這種覺悟無非是好事,可是,在一般的職場上,有呼召和沒有呼召又有什麼差別?這會不會讓呼召淪為純粹一個抽象的概念和口號,而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4. 活出有呼召的人生

    上述討論可見,我們不應該過度將呼召狹窄化,但也不能讓它廣泛到一個程度,把任何一種形式的工作或態度,只要是基督徒做的,都冠上「呼召」的名堂。我們應當視所做的一切為呼召,但也必須將呼召的特質注入其中,切勿僅有名而無實。以下是筆者認為一個真正有呼召的人必有的表現。

    首先,雖然一個視人生為呼召的人可能和世人從事相同的工作,但他們在動機及目標上和世人有別。世人工作為賺錢、或為理想、或為屬世的其它目的(其中有一些也是善的,如服務人群),神子民終極的目標卻是榮耀神。既是如此,當他所做的無法達到這個目的的時候,他就會檢討和改進。同樣的,在這個過程中他若發現任何事物阻擾了他去達到這個目標,他也會去克服,必要時甚至改換跑道。

    其次,一個視所做一切為呼召的人會以聖經的道德與信仰為行事原則,他們拒絕進行任何有違真理的要求和做法,即使那在社會上不被視為有錯。

    第三,呼召的觀念應該影響著基督徒生活每個領域,包括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管理金錢、以及如何面對他的同事及所接獲的任務。一個視所做的一切為呼召的人,會努力按照神對人的設計去經營生活——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該給家人的時間,他也會分別出來,因為知道我們不僅僅是靠工作的成就和業績來榮耀神,而是以自己的生命來榮耀神。在金錢的管理方面,有呼召者不會以積攢財富的方式來理財,他也不會將所賺得的全部金錢用於提升自己的物質(即便他有權利這樣做),反之,他會按照神在聖經啟示的心意來理財。在工作上,他曉得自己「受差」不只是把工作做好,也是受差去服事身邊的人。

    第四方面,如果我們真的視所做的為呼召,我們應該勇於作出新的嘗試,這包括在工作的內容上,以及在待人處世上,目的是讓自己能更好地實踐使命。

    最後,讓我簡單回應一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我感覺到『被呼召』去做某件事,我怎麼知道那是出於神還是我個人的衝動?如果去做了而實際上那不是神的感動怎麼辦?」⋯⋯我認為,如果這個感動是關乎比較重大、需要做各種準備、或牽涉廣大的人與事的決定(如,舉家去國外宣教、開拓新的教會等),那確實要需要更多深入的考慮和印證。但如果有感動去做的事,是隨即可以做到的(如,向某人傳福音、或奉獻支持某個事工、或看見需要而想一行動幫助某人),那大可隨即感動去行動,說不定猶豫一下就錯過了服事的機會。神所要我們去做的事,絕不限於神秘的「感動」,祂早已在聖經清楚指示了。

    依以上看,你所做的一切是一個普通的工作?還是神聖的呼召?

  • 邊間神學院好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6 21:10:58
    有 132 人按讚

    318革命結束後的一場秘密會議,發起318的一群獨派中生代及幾位本土社團領導人、蔡有全前輩、江蓋世前輩等老中青三代齊聚北社。相互自我介紹之後,開始了對318後台灣獨立運動的未來進行會議的討論。

    那場會議是我第一次見到蔡有全前輩及江蓋世大哥。當天有全兄最德高望重,眾人請他先做引言,他予以婉拒,請大家先發表意見,

    直到所有青年社團及獨派社團頭人都講完了自己社團的理念,最後輪到有全兄發言。有全兄劈頭當著所有獨派社團領導人的面,一個一個巡視。然後開口問大家:

    【聽大家講遮濟,請問你、你、你、你、你....恁遮幾個社團佮其他的社團,無論是理念、目標佮想法,有什麼無仝款】?【一盤魚脯仔全全頭,放尿攪沙袂做堆】、【平時全意見了了,拄著代誌著找冇人】、【大家無知愛團結,隨人干礁(kan-ta)想欲做頭】【台獨運動行到今阿日抑閣是按呢,咱是欲按怎會成功】?.......

    有全兄在講代誌,無論是眼神、聲量,講話內容的高度佮氣度,若親像咧霆雷公,使著現場隨人一个一个頭犁犁。

    這是阮遮世人頭擺搪著有全兄,頭一擺聽他親身開嘴講道理。

    了後三、四年的時間,誠濟機會搪著有全兄,定定聽伊開破一寡仔;私底下阮咧寫文章,拄著袂曉的代誌佮兄仔請教,兄也從來毋捌無予阮一个真有智慧的答案。這三、四年的時間,有全兄成了阮互動學習最深的人。我的誠濟知識、誠濟觀念、誠濟行動。包含推動台灣正名運動,攏總是來自共有全兄的請教、討論佮傳教。所產生的行動力。在我心目中。伊著是阮從事社會運動的精神導師。

    有全兄走的彼一日,長期佇咧兄仔厝裡的司機傳訊息共我講,兄仔走阿,可能是心肌梗塞,意外發生時無人佇身軀邊,發掘的時陣已經無法度搶救阿。

    阮問清楚靈堂的所在,當日下班隨趕過去靈堂向有全兄致意,順紲向慧瑛姊仔轉達,台灣聖山楊旭東醫師所交代阮轉達的話:

    「有全兄在生陣前,曾經私底下共聖山創辦人楊醫師表示,雖然伊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是伊認為人逝去了後,冇應該啥物攏無。應該猶有什麼物件會留落來。伊希望過身了後,會當入來聖山佮各位前輩逗陣同修。」

    慧瑛姊仔起初無啥相信,因為有全兄遮世人就是以伊作為一個神學院的傳教人為目標,她從來毋捌聽友全兄講過他有道名,欲入聖山的代誌。後來我共慧瑛姊仔說明,而且講出有全兄的道名,希望慧瑛姊仔會使了卻有全兄生前的向望,予伊會當入厝安靈在聖山。了後慧瑛姊阿才同意。

    跟楊醫師討論有全山入聖山的時間了後,安排佇咧「台獨第一英雄-陳智雄」列士徛牌仔立碑的日子。彼一天我會同慧瑛姊仔、陳智雄前輩印尼籍的查某囝,以及真濟獨派的前輩,共同護送有全兄的英靈到聖山。

    由於阮阿爸、有全兄前後不到半年紲落離開,雄雄失去上摯愛的老爸佮上蓋重要的精神導師,阮的情緒陷入重度憂鬱症足足欲歸年。東奧正名挫敗,真濟甘苦心內話,無人通好講,只有當作兄仔猶擱在生的時陣仝款。私底下把阮甘苦的結果寫予伊知。

    追思 有全兄

    「懸命抗暴勇當先,俠骨豪情映世間。一身傲骨,一世獨魂。哲人雖逝,浩氣長存。」

    感謝 前輩的典範身影
    樹立台灣獨運人的風骨靈魂

    2021年5/15補充

    有全前輩離開六年了,這幾年來少了一位精神導師,一位可以請益跟深談的長輩。與他對談的時刻,有如在黑暗中,找到一盞照亮與溫暖心房的明燈。縱使孤單,卻不孤獨。

    思念這位充滿理想與熱情的獨派前輩暖男。如今很多對於本土政權走鐘的惆悵,只能獨自在螢幕前抒發。

    被遺棄的理想,有全前輩32年前從容赴義前的演說。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team1986/videos/1179806525413226?s=1115360754&v=e&sfns=mo

    晚輩 小編 (贊肯)
    叩首

  • 邊間神學院好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1-31 19:00:01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僅剩"2"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對於某些「身份」,會不會有一些刻板印象。

    比如說,你認為女老師就相對的比較溫柔;或者是護士就會比較照顧人。然後呢,一個男性的創業者,可能就比較強勢。是這樣子的嗎?

    我想哦,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前面的分享當中,曾經提過關於「標籤」的這件事。然而我後來呢,又看到一個在1973年,的兩位心理學家他們的研究,那更呼應了這個概念。

    這非常有趣,這兩位心理學家是約翰.達利,跟丹尼爾.巴特森。他們針對的是什麼呢?叫做「宗教與助人」做了一項非常特別的研究。

    他們在研究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請全球頂尖神學院的實習牧師。根據呢,有一個寓言故事,叫做「善心的撒瑪利亞人」的這個寓言故事,去準備佈道詞。

    這個有名的聖經故事,是描述有個人,被盜賊痛打一頓躺在地上,然後有好幾個牧師,經過這個男子的身邊都直接路過;最後呢,只有一個善心的撒瑪利亞人,特別去幫助他。

    所以,這個「預言」主要是要鼓勵大家,要幫助那些受難者。而且呢,這個寓言故事很妙的是,那些路過、不幫助這一個受害者的人,都是牧師。所以呢,這些實習牧師,在他們接下來被指示要佈道的場合裡,就是要說這個故事。

    那當他們準備好之後,研究人員就告訴他們,佈道會是在另外一棟建築裡面,並且告訴他們怎麼過去。而這些牧師,他們其實不知道的是,研究人員會秘密的觀察,他們在過程當中的一舉一動。

    那麼這些實習牧師,要走到另外一棟建築物的過程當中,也都會在半路,碰到一個顯然需要幫助的人。而這個人其實是演出來的,他是演員;故意演給這些實習牧師看。

    他們做什麼呢?他們攤在門口、頭靠著地面,然後眼睛緊閉,然後,甚至於還發出呻吟的聲音。

    那這兩位心理學家,就想說不知道這些實習牧師,會不會言行一致,去落實他們佈道的內容,就是去幫助那個顯然需要被幫助的人。

    可是,事實的呈現就很有趣了。這些實習牧師正要去佈道,而且佈道的內容是行善的重要,但是有一半以上的實習牧師,都直接路過這個顯然需要被幫助的人,甚至於,有些人直接跨過他的身體而離去。

    然後,在另外一個稍微修改的實驗版本當中,這些研究人員告訴實習牧師,他們必須要盡快的到佈道的地點。在這種情況底下,停下來去幫助這個,顯然需要被幫助的人的比率,居然只剩下10%。

    後來呢,還有電視節目針對「誠實」這個議題,做了一連串的社會實驗。這個實驗是這樣子喔,他們先做了一個簡單的民調。

    這個民調就是要去瞭解,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到底誰最可信、誰最誠實?而誰又最不誠實?

    所以民調顯示呢,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牧師是最誠實的,而賣二手車的二手車商,是最不誠實的。

    然後再同期的蓋洛普民調,也顯示59%的人,認為神職人員會是誠實的;只有5%的人,認為汽車業務員是誠實的。所以呢,顯然這個電視節目,做的民調還蠻符合同期的其它民調喔。

    然後這個電視節目,就成立了一家假的居家飾品公司。然後這個公司的名稱,還故意就叫「誠實」這個字。接著呢,他們從這個「誠實」的公司,去寄給牧師跟二手車商一份感謝函。

    感謝函的內容是,非常謝謝他們最近來「誠實」這一家公司買東西,並且裡面附上十英鎊的退款支票。

    其實,所有收到這一封感謝函的人,不管他是牧師還是二手車商,他們都知道,他們其實沒有跟這家公司買東西,因為這一家公司根本是虛構的嘛!

    但是因為這樣的前提,到底有多少人,會很不誠實的去兌現,那張十英鎊的支票呢?結果顯示哦,無論是牧師還是二手車商,他們其中都有一半的人,去把這張支票兌現。

    所以,你看這一連串的實驗告訴我們,我們常常對於一些「身份」跟「角色」,會有一些「投射」跟「想像」。

    我們總會覺得一個高學歷的人,他就比較有智慧、他的判斷力就比較正確。然而,我常常強調一件事,高學歷往往只能證明一件事,叫做「高學歷」本身而已。

    千萬記得一件事情,人生啊~你要過的幸福跟圓滿,有時候回到「本質」,非常的重要。

    然而呢,「標籤」跟「身份」它有一個共通性。就是當我們先使用了標籤,先認同的身份之後,可能我們就不會再去思考。

    於是那些會傷害我們、會欺騙我們的人,正是利用我們的標籤,還有他的身份,來創造我們的想像,讓我們一步一步的,去走向對自己不好,而對對方有利的那一條路上。

    所以,今天的分享最重要結論,就是千萬別再被「身份」欺騙了!期盼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裡面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無論是在啟點文化的實體教室,還是我們的線上課堂裡面,跟你一起學習、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邊間神學院好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11-10 08:00:00

    (公教報訊)教區神父劉玉亭(圖)十一月七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九歲。劉神父曾服務荃葵青區多年,對本地教育及聖樂亦貢獻良多。

    劉神父原籍上海,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出生,四九年來港,早年為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十六年去培育修生。

    其後劉神父加入香港教區並於一九七一年晉鐸,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及在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接受神學培育。

    他七二年服務聖保祿堂;七二至九二年擔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92至2001年服務葵涌聖斯德望堂。他亦曾於九六至九七年擔任教區青年中心主席,及為多間天主教學校擔任校監。之後他轉到荃灣聖母領報堂區出任助理主任司鐸,2001年榮休後入住上水聖若瑟安老院。

    此外,他熱愛音樂,熟悉作曲,曾創作多首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

    另取材自網上訪問作品:
    劉玉亭神父- 河北省霸縣人,1927年3月21日出生
    - 1971 年晉鐸
    - 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
    - 未加入香港教區前是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之職
    - 1972-1992年出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
    - 1992-2001年出任下葵涌聖斯德望堂主任司鐸
    -多年來創作多首耳熟能詳的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 請你們頌揚上主" 等
      凡事相信"都是天主安排"的劉玉亭神父追隨聖召六十年,原來當年是因為漂亮的修士制服而加入昆仲會做備修生!劉神父 12 歲入備修院,當時修生約有 90 人。後來,有不少修生到了外國讀大學,接著便結了婚,修院最後只剩下六、七人。 而劉神父則選擇服從天主的安排,服務教會幾十年。劉神父表示生活過得很充實!
      21歲時,好動且喜歡幫助別人的劉神父決定轉行做神父。"做修士只可教書,又多規矩",先後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的劉神父覺得做修士未能達到幫助別人的志願,所以他矢志要做神父。可是,做神父的路並不易走。七十年代初,教區開辦大量中、小學需要神父擔任校監,而剛晉鐸的神父就可以做校監。在那時,徐誠斌主教看中他,要他升做神父並管理港九新界共23間學校。 因此,身邊的人都覺得劉神父要升神父是"驕傲"的表現,加上當時的人都對"北方"神父有偏見,劉神父的路就更困難重重。
    被罵"上海佬" 作品淪為"垃圾"
      原籍上海且操流利的普通話的劉神父早在修生年代時常常彈琴、唱歌,還會作曲!不過,上海人的身份卻令他的創作路處處碰壁。1969年,還在台灣輔仁神學院的劉神父帶了一本叫"聖經樂章"的中文歌集介紹給教區禮儀委員會的神父。 那位神父看到是那本台灣出版的歌集鄙視他說:"劉修士,『上海佬』寫的!要用普通話唱,垃圾!"奇怪的是在短短三、兩個月內,於香港很多聖堂內都聽到歌詠團唱 "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由劉玉亭神父創作的歌曲。
      時至今日中港兩地的聖堂還在唱劉神父的歌。不過,當時有些教友都坦言對普通話歌受不了!劉神父記得一次歌詠團試唱 "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有一教友告訴他:「修士,我頂唔順!」現在廣東歌和普通話歌都被教友接受。在今年年初,劉神父到內地參加彌撒,內地教友依然在唱他的歌。當大家知道劉神父是作曲的幕後功臣,大家既意外又興奮地不忘感謝神父的貢獻。對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努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是莫大的欣慰和鼓舞!
      從事教育工作數十載的劉神父認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要以基督的愛為中心 。在瑞士修讀教育時,曾有一位瑞士教授神父對他說:「別用手段討人歡心,你應要以基督的愛使人開心!」 劉神父銘記這一句說話並實踐在他的教育工作中,他認為教育成績差、品德劣的學生是教會辦學的本份。 所以劉神父的學校會收取一些成績欠佳、品德不好的學生,他希望能透過給學生的鼓勵、以基督的愛使學生進步 。
      有「荃灣王」稱號的劉玉亭神父多年來於荃灣區工作,葵青區的每一個堂區都是由劉神父一手創立!又要擔任港九新界多間學校的校監,壯年時的劉神父經常要駕車出入荃灣區到香港各區「四圍去」。 然而他沒有為舟車勞頓而感到疲累,反而他的坐駕成了創作靈感的來源地! 劉神父得意地憶述當年在駕車時有了靈感、腦裡浮現出一些 melody,他回到家覺得「差不多」就用筆記錄下來。教區的第一首中文歌"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 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劉神父坦言忘記了作品數量,他又表示現今有很多新秀人才,所以現在不作曲了。
      劉神父於昆仲會擔任院長 16 年,招收過無數修生。 曾有一位青年來找他表示要做修士,詳談後青年坦白地告訴劉神父:「我的女朋友不愛我!」劉神父回答說:「你很坦白,但你沒有聖召。」之後,劉神父勸青年回去找個好女孩,做修士、神父是不能急,要勤辦告解、勤領聖體和多參與彌撒。 劉神父覺得男孩喜歡女孩;女孩喜歡男孩是很正常的事,如果青年告訴他對女孩沒有興趣是不正常、是講大話!真正的聖召是為了天主、為了工作而放棄喜歡異性的權利,假使受了刺激而想做神父、修士是逃避的表現。

  • 邊間神學院好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03-19 11:44:19

    口頭質詢─
    ▶今年度僑務工作新增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海外系列活動,對日抗戰是中華民國在中國一段悲慘的歷史,之中固然有國軍英勇故事,但這段歷史有多元記憶,對多數台灣人來說這段記憶是不一樣,當時的台灣作為日本殖民地,不少人被強徵到南洋參戰,台灣本土被美軍轟炸,並非與當時的中國政府並肩作戰。近來,各部會進行的紀念活動只卻呈現一種歷史記憶,也就是以中國為主體的史觀,完全忽略當時多數台灣人承受被殖民的傷痛。本席認為海外紀念活動一旦涉及國家經費的補助,就要注意歷史平衡、多元的史觀,台灣多數的看法與官方推行的歷史版本不宜有落差。
    委員長:僑委會鼓勵僑界自主性籌辦海外活動,比照以往僑團辦活動的補助方式,金額不多。僑委會有提供國史館素材供展覽。
    ▶僑委會鼓勵僑胞第二代寒暑期回台至偏鄉輔助英語教學,順便學習中文,既可推廣其對台灣的認同,強化其對台灣的連結,也使台灣城鄉教育資源落差有助益。本席在這個計畫上不僅大力協助,也考量偏鄉學校規模漸小,師資有限,教師無法在寒暑假期間留下額外執行英語教學,為避免造成當地小學的包袱,建議與地方NGO、教會或大學合作舉辦。再者感謝有海華基金會參與計畫,吳董事長募款鼎力協助。不過未來該計畫的施行包含規劃住宿空間,以及長期系統性的規劃尚有改進空間。
    ▶本席甚至大膽建議未來可以規畫各小學與大學一齊舉辦英語夏令營,讓偏鄉孩童住大學宿舍體驗不同人生經歷。而針對海外青年僑委會也能設計不同的文化體驗活動,創造雙邊互惠。說不定日後除能繼續舉辦,還可擴大規模招募更多學生,使中南部學校也能比照辦理。
    委員長:去年是第一次舉辦,與東華大學、玉山神學院合作是未來應該走的方向,藉由經驗的累積,未來希望能將活動設計得更好,使海外青年能真正了解台灣,愛台灣,解決偏鄉落差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