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3
#隙隙乾貨
最近有些可愛的朋朋來私訊我怎麼精讀,這裡就放我的一篇精讀思路,大家可以跟著做筆記(⁎⁍̴̛ᴗ⁍̴̛⁎)
文章來源:經濟學人官網(法律掃盲:純描述事實的新聞內容轉述或重製是不造成侵權的!)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描述印度在歡度新年的同時,新冠肺炎的確診及死亡人數也在飆...
20210423
#隙隙乾貨
最近有些可愛的朋朋來私訊我怎麼精讀,這裡就放我的一篇精讀思路,大家可以跟著做筆記(⁎⁍̴̛ᴗ⁍̴̛⁎)
文章來源:經濟學人官網(法律掃盲:純描述事實的新聞內容轉述或重製是不造成侵權的!)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描述印度在歡度新年的同時,新冠肺炎的確診及死亡人數也在飆升。我擷取一段來進行精讀分析,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描述數字趨勢的用法,對於不論是指考作文還是雅思小作文都非常有用。
先花一分鐘讀一下這一段:
And across the country (India), the number of people testing positive for COVID-19 for the first time surpassed 200,000 in a single day. It has continued to surge since, reaching 315,000 just one week later—the highest daily figure in any country at any point during the pandemic.
(而在全國(印度)各地,對新冠肺炎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人數第一次在一天內超過200,000人。自此之後數字持續飆升,並在一週後達到315,000人,是疫情期間全球單日最高紀錄)
首先看一下第一句:
And across the country (India), the number of people testing positive for COVID-19 for the first time surpassed 200,000 in a single day.
分析結構,有些朋朋們遇到長句的時候會手忙腳亂,其實先找出主謂賓就可以了。
The number of people surpassed 200,000.
其他都是補述。
testing positive for COVID-19 是用來補述前面的people,這邊運用了形容詞子句的變形。
還原之後是:people who tested positive...
因為這邊test是主動態,因此省略關代之後要改成主動態Ving。要非常注意關代後的動詞是被動還是主動。
這是指考學測英文的常見考點,比如108年的學測考題有一題是這樣的:
A Spanish designer travelling to the Philippines observed a traditional Filipino shirt ____ together with the fibers of pineapple leaves.
(A)wove(B)weaving(C)woven (D)to weave
weave是編織的意思,而這句已經有主語A Spanish designer 、謂語observed和賓語a traditional Filipino shirt。在沒有適當連接詞的狀況下,我們可以知道這邊的weave必定是補述。
而這邊其實是要表示一種傳統的用鳳梨葉纖維編織的衣服:A traditional Filipino shirt “which was woven”together with the fibers of pineapple leaves。
衣服是「被」編織的,所以在省略關代之後要選被動態woven,故選(C)。
某人檢驗某種疾病的結果為陽性/陰性反應的英文是:sb test positive/ negative for sth.。
這裡有一個中英文邏輯不太相同的地方,中文裡面我們是「被檢驗」但是英文裡的檢驗是主動的,要注意不要寫錯鴨。
另外,如果我們要說已經確診某種疾病還有這些表達:sb contract /catch /be infected with sth.
例如:She was infected with pneumonia bacteria.(她感染了肺炎細菌)
第一句的動詞surpass對大家來說應該是新詞(對隙隙也是),但是看到的時候可以猜出它的意思。
Sur-字首是super-字首的變形,表「超過、上方」,所以surpass可以推斷為超越、超過。
關於sur-字首有一個比較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姓氏surname。
surpass可以表示數字超過某個值,也可以用在超乎⋯⋯,比如超乎預期:surpass expectation。
The result surpassed our expectation.(結果超乎我們的預期)
最後再重新讀一次:
And across the country (India), the number of people testing positive for COVID-19 for the first time surpassed 200,000 in a single day.
-
好啦!鑑於Instagram 的字數限制,第二句就不在這邊跟大家分析了,有興趣看完的朋朋們在下面留言「精讀」就可以得到剩下的精讀分析啦(*≧ω≦)[已截止]
祝大家英文都可以大進步!!!
還原反應例子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渾水一片:還原香港海界爭議發展史】 (上篇)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過往在香港討論有關海洋邊界爭議,往往是香港以南的南海主權問題。事實上近年的焚船污染、明日大嶼、12人越洋、走私不斷等當下議題,都與海洋空間規劃、定界及海權問題有關,而香港早年殖民期的海界及海權作為各種海洋亂象之源,卻少有人深入探討。
翻查一系列關於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整理過往殖民地時期有關香港「含糊」水域爭議的發展史,揭示牽涉複雜的海洋邊界政治,除了作為當時中英政治角力的前緣,亦有助我們了解現時香港水域範圍的歷史脈絡及源起。
一條海界 兩個表述
殖民地時期早年,香港的水域範圍一直未有公開確實的版本,亦引伸出有兩種不同的界線表述。
於20世紀初,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香港地圖顯示,香港水域呈「方型」界線(square boundary )。根據一份關於新界邊界及現況的英國解密檔案(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當時中方海關經常巡邏於以大嶼山以西大澳水域一帶(方型界線以外),似乎更視其為中方水域。然而,早在1901年英方已有向港督提及,按照國際上的海洋慣例,一般領海 (normal territorial waters)寬度應為3海里 (three nautical miles),因而,香港領海界線應呈現為「彎曲型」(sinuous),比起「方形」範圍雖然多了大嶼山以西水域,同時卻損失了東南方一大片水域,作為最早期的香港水域範圍的兩個表述。
後續1911年修訂《釋義條例》(Interpretation Ordinance) 時,由於港督的錯誤公告字眼(wording of an incorrect Proclamation),令到香港水域繼續被闡釋為方型。
而這個錯誤的公告去到1950年被修訂。英方於1950年重新檢視與領海相關的條例,表示若沿用1937年英方對於《釋義條例》的闡釋,地圖所顯示的「方形」界線,只是英方租用中方領土的一條分界線(merely a line of delimitation of the area within which all territory was leased) ,並不是租用香港3海里以外的水域範圍(this did not mean that there was a purported lease of any waters outside normal territorial waters),可見,內部確立「彎曲型」的領海範圍。
參考一份1950年關於香港水域的英國解密檔案 (1950 CO 537 6036 Territorial water) 中的英方外交部內閣大臣Jim Griffiths跟港督的電報來往中顯示,因當時中日關係惡劣,為了保持當時英方中立 (neutral) 的立場。英方亦想盡量避免中日雙方於香港水域範圍發生衝突 (Jørgensen N. H. B., 2019),早於1937年至1939年,英方曾經指示香港水域要跟隨國際慣例,將領海寬度收窄至3海里。無獨有偶,1950年修訂《釋義條例》,已有英方法律意見表示當時擔心如果國、共兩軍在新海界(彎曲型)及舊海界(方型)之間的位置發生衝突,將會造成英方外交上尷尬,要盡快修例避免尷尬事件。可見,英方變動水域邊界時明顯有其政治考量。
即使已修例,1952年當時國際法庭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有關英挪漁業案(Anglo Norwegian Fisheries case)的判決 (Jørgensen N. H. B., 2019),提及使用哪種基線方式來劃定領海的爭議,促使香港律政司重提「方型」領海是否合法地代表香港水域,但建議被英方否決。其後在1958年,即使英國外交部再次表示「方型」範圍只是表示港英領土的一條分界線 (all land within the line thus shown is Hong Kong territory),但同時亦保留方型界線,聲稱為免影響航空航線。
早年香港水域邊界一直未被確實,即使在法律層面上,英方內部確立「彎曲型」領海範圍的合法性。然而,其後英方一直未有公開與中國共產黨政權講述其水域範圍,或擔心會侵犯中國領海主權。可見,香港水域一直受到變動中的海緣政治影響,經常遊走在當時國際上認可海洋慣例(彎曲型)與中英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方型)之間。
中方圍堵香港水域的預言?
水域範圍、基線劃定的方法及國際航海權一直是國際外交上一個十分敏感的議題。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卻緊貼住中國的領海範圍,除了香港水域定界,船隻來往香港的航道亦一直是英方十分頭痛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有被冠上侵犯中國海權的「辱華」罪名。
中方於1958年第一次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已經單方面將其領海範圍擴展至12海哩,英國宗主國當時內部表明會反對中方單方面的領海宣稱,擔心會發生圍堵香港水域的情況。
根據新界邊界及現況的英國解密檔案(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中的電報來往,當時港英內部評估,認為中方擴展領海將對香港造成「海陸空」影響,除了會收窄飛機的航道、需要重新佈線電纜和無線電纜、亦會限制海軍的演練空間,大大影響香港的船隻來往,來往公海的航道走廊更會收窄到1海里(corridor of international waters could be reduced to about one mile),形容「接近完全圍封香港」 (almost completely envelope Hong Kong)。
隨著國際共識的改變,在1972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前夕,英方亦打算將國土領海範圍的3海里擴展至12海里。翻查另一份1972年關於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 (1972 FCO 21 1024 Territorial water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當時英方內部考慮這次擴展海界,應否包括香港殖民地,並計劃在香港附近水域進行海道測量 (Hydrographic survey),明顯想放風測試中方反應。
然而,根據英國外交部及港英的內部電報來往,英方雖然一度打算在翌年與中方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上提及香港殖民地水域擴展,但英方內部亦指出中方定會反對香港的水域擴展至12海里,除了因為香港擴展會跟中國水域重疊,中國亦一直視香港為固有領土,不可視香港為獨立的行政個體 (separate entity),應該維持現狀,限制今次香港擴海界。
呼應早期50年代有關中方圍堵香港水域的擔憂,英方擔心如果掀起討論,更有可能令香港航道問題惡化 (a risk that any such discussion would vitiate the present adequate though limited freedom of passage)。按英國外交部理解,中方只不過默許船隻在不進入擔桿列島5海哩範圍的前提下進入香港;如果中國「執正嚟做」嚴格實踐其12海里的主權宣稱,則連博寮海峽都不能通行 (a 12 mile limit strictly adhered to in this area would make normal surface access to Hong Kong through the Lemma Channel impossible)。最後,英方外交部為免觸動到中方神經,加上「信唔過」中方 (their good will… cannot be relied on a year ahead),建議的對策卻是避免「打草驚蛇」(let sleeping dogs lie),絕口不提香港擴海界。
直到1987年,英國正式將水域擴展到12海哩,但香港並沒有納入被擴展的範圍。在香港前途談判過程中,亦未有正式提及香港水域擴展12海里一事(Jørgensen N. H. B., 2019)。可見,面對中方進取的領海主權宣稱,英方在香港水域邊界問題上,尤其顯得無力。
香港「渾水」邊界的潛規則
面對中國擴海界後將會圍堵香港的擔憂,根據一份有關香港水域及其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1968 FCO 21 547 Dispute with China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當中牽涉中英雙方就香港海界爭議鮮為人知的權宜之計(modus vivendi)。
事緣1968年一艘美國貨船於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Lema Channel in the estuary of the Pearl River)被中方海軍的警告已入侵中方水域,檔案中有一份美國國務院情報與研究局官員Thoms L. Hughes事後對中國共產黨於香港鄰近水域的主權宣稱(Communist assertions of sovereignty over waters in the vicinity of Hong Kong)進行一份內部評估報告,提到中方不時會「放生」來往香港的商船。
於50年代初,船隻可以經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接近香港水域,可謂當時的潛規則(local ground rule)。然而,在中方宣稱12海里領海後,於1959年曾發出達20次警告,外國商船透過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接近香港期間入侵中方水域,並禁止一切外國船隻通往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評估報告中亦提及多次美國商船及軍艦通往香港遇上中國海軍的事件。
然而,中方不但少有採取實際軍事行動,多是「口頭」表示抗議及警告外國船隻侵犯中國水域,更沒有對外公開批評數次入侵事件。就以上例子,美方評估中國當時並不是新的「強硬路線」宣示領海主權(new harder line from Peking),只是由於過多船隻進入萬山群島內沿而作出的回應(is a reaction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ssages through the interior Lema Channel)[萬山群島內沿被中國視為內海]。
而當時美方估計中方「放生」的動機,很可能取決於政經考量,其一為不想失去香港作為(kill the goose)來往外國商船主要來往中國的航道,以及香港為中國帶來的外匯,而另一原因則是避免發生中國海軍與美國軍艦於海上起衝突。
此外,除了英方一直未有公佈香港水域邊界,中方一直並未有公開宣稱香港以西南的珠江通道12海里的精準劃界(public silence regarding the exact limits of its claim)。中英雙方基於政治考量,對於香港水域劃界及航道,更被美方稱靈活的實用主義(flexible pragmatism)。
而美方認為英方亦知悉船隻來往香港的「後路」,根據一份英方未被公開的非正式文件( informal note)顯示,除了船隻背後的註冊國家將成為影響進入香港的政治因素,英方更提及最合適的接近香港水域的航道,是經萬山群島以南以及擔桿頭島五海里以外(keep to the south of the Lima Group and five miles or more off Tam kan Head),港英政府早於五十年代,已廣傳這份文件到商船公司及中方,有共識地默許外國船隻經香港東南方水域,作為當時來往香港的「後路」。
可見,比起香港陸上的邊界,早期香港水域由定界、擴界到圍堵,可謂「渾水一片」。而當中牽涉複雜的海緣政治,亦顯示香港水域並非一條確確實實的邊界範圍,反而是中英雙方的妥協空間。而後來香港水域邊界將如何落實為現時版本?當中牽涉多少談判?而所引伸的一系列有關領海執法權以至政府管轄權的問題,將揭示香港水域日後跨境執法以至逃犯移交的爭議。(下集待續)
參考資料
Jørgensen, N. H. B. (2019).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s Waters and China’s Baselines.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cean Law and Policy, 4(1), 1–27.
1950 CO 537/6036 Territorial water
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
1968 FCO 21/547 Dispute with China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
1972 FCO 21/1024 Territorial water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
1974 FCO 18/154 Hong Kong territorial waters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還原反應例子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知名電玩「快打旋風」出現新角色-風間晶。
話說「快打旋風」是我童年回憶(不過大多屬於陰暗面那種,因為小時候我不知道怎麼發招式,所以我只能被電腦一直使用「阿力固」或是「齁溜ken」,自己只能被動的挨揍到死,而我朋友更邪惡,知道我不會發氣功,所以就很喜歡糾我玩......然後用各種實驗中的連招把我K死),所以我秉持著回憶童年而好奇去看這角色的招式,然後發現:這角色使用的是八極拳呀!
比較長期追這粉絲團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很喜歡八極拳,所以當我看到電玩高度還原八極拳的招式,例如:小八極中的頂心肘、大八極中的挑打頂肘以及撐掌,看得我真是嗨到不行。
(順帶一提,我知道很多人會說:「八極拳的電玩代表應該是結城晶吧?」那我只能說:「抱歉,那款電玩我沒玩過,所以相對來說對我就沒那麼大的衝擊力。」)
不過,我個人對於電玩中的一個場面倒是要提出一個駁斥。在這今天分享的影片中,有好幾次使用風間晶的玩家,會使用「挑打頂肘」(大家可以先理解為肘擊,而解說員也的確稱呼這種攻擊形式叫爛命肘擊)從中距離攻擊去壓迫對方,之後就是使用各種近戰招數將對方逼到版邊關廁所。
可其實......八極的肘擊不應該是這樣使用的。
為何會這麼說呢?大家不妨試著揮出一記直拳,再試著揮出一記任意方向的肘擊,相信大家應該能輕易體會到:肘擊的攻擊範圍相當短。
事實上,八極拳在攻擊距離的歸類中,通常會被歸納成「埋身近戰」,也就是要夠靠近才能發揮威力(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像是柔道、角力、巴西柔術,也都是要近距離才能發揮該武術核心理念的威力,畢竟你總不可能隔著對方一公尺還能使用「摔技」或「寢技」吧?隔山打牛或是凌空勁在現實是不存的)。
以我有學習過的小八極頂心肘舉例,這招在理想上,是一手先將對方拉近距離,之後再用另一手使出肘擊。那如果我一開始跟對方對峙時就打出肘擊呢?那其實根本打不到對方(或是根本打不到攻擊的重點,頂心肘顧名思義是要攻擊對方的胸腔,尤其是心臟附近的區域,試想我用肘擊打到對方的手臂,對方幾乎不會癱瘓太多的戰鬥能力,白話來說就是「一點屁用都沒有」)。
而格鬥中有一個概念,那就是:「發出攻擊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那時動作已經做出,一但攻擊失敗,那身體是很難短時間做出反應調整的(就好像有些時候我們遇到踏樓梯踩空,你很可能意識到狀況不妙,但根本沒機會改變行動)。所以回到電玩中,在中距離使用挑打頂肘去壓迫對方,那是根本不存在的,就算真有人這麼做,大概率的結果也只會被對手回擊痛扁而已(這在電玩概念中,就被稱為「確返」,就是等著你攻擊失敗,然後反打一波大傷害輸出)。
但話說回來,電玩或是電影本來就是屬於創作,本來就容許不現實的情況發生。事實上,越是不現實的想像,在畫面上的呈現往往越帥(就好像電影「一代宗師」,裡面的八極拳高手─一線天,也有使用中距離的挑打頂肘去攻擊對方,是不現實,但那又怎麼樣?帥就完事了!而且那畫面是真滴帥!畢竟人家拍電影是藝術創作、是賺錢,不是為了教格鬥呀)。
而且電玩誇張化根本就是常態了,像是:空手道就算再強,也無法做出隆跟肯的龍卷旋風腳吧(最好是有人能在空中旋轉三圈半,還一邊飛踢前進);摔角練的再厲害,也無法像桑吉爾夫把人抱到空中360度旋轉再砸下吧;柔道練的再厲害,也無法像大門五郎一樣在地面上拍出地震吧。(等一下!怎麼有其他電玩的人混進來了?)
如此看來,風間晶的爛命肘擊已經算很現實,然後練八極拳練到能發出光波也只是剛好而已了。
以上,就是本人一時無聊所做的八極拳介紹及不入流講解。
話說,遊戲最後的風間晶勝利畫面,其實就是八極拳中的「對練」,也就是雙人搭配的練習模式,而那個跟她對練,以及在發大絕時會突然從天而降爆氣支援的那位仁兄,其實是她哥。
我是注定沒有妹妹啦,但我其實挺期待如果有個女兒,而且如果她竟然願意練八極拳,那要把拔我一起對練,那是非常可以的喔。
(我請教過的八極拳拳師曾對我的想法表示:「人可以現實一點好嗎?」而我對此的反應是:「想想嘛,不犯罪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DhshSUObk
還原反應例子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套句土星講的
許純美如果給你摸屁股你會不會覺得是性騷擾
如果你會表示你也是人醜性騷擾嘛廢話那麼多
洪豆仁:看到雞排妹跟翁立友的文,一堆母豬教徒崩潰狂回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
但人醜性騷擾的本質是你真的性騷擾,而且你醜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74987232766894&id=1577340029198293
靠北數位豬哥:有人出來示範何謂人醜性騷擾了
這人從以前就各種噁心言論
跟土條的+S有異曲同工之妙
拜託有看到按何這篇文章讚的都可以考慮解友了
名為變態的神父:這個邏輯就是你在診間被醫師肢體碰觸,妳的一生就要被所有異男上下其手,無止盡的騷擾而妳不能發出任何一丁點聲音,若妳被騷擾那是妳活該,而且這一群人還會在言語上騷擾妳一次,BROTHER.
.
另外,性騷擾不「只」是什麼主觀認定的問題,而是在於違反其意願,還有妨害自由,有其客觀標準,各位brother不要被誤導了,「違反其意願」這點很重要,一個鮮明的例子,日本的一位av女優,因為在電梯間被認出,被陌生男子說「你都拍av了,被我摸一下也沒什麼關係」、「你可以跟男優做為什麼不跟我做」,因為她拍過av,所以任何人都能對她為所欲為,或者是跟別人做了也應該跟我做,每個人都可以做,這都是屬於變態異男式的世界觀,消除女性,喔不,是人類本就應當具有的自主意識.
.
因此,若以雞排妹過往的行銷言論、媒體效果,乃至於粉絲說詞,去斷定她不能主張自己被害的權益,這是不相干的謬誤,屬於謬論.
.
「加害者肢體碰觸受害者性別特徵部位,妨礙受害者行為自由並引發受害者抗拒反應.」、「因權力關係或性別歧視,強勢者對弱勢者發出不受歡迎之性提議或侵犯、性要求和其他具有性本質的言語或行為」拿「只是主觀認定」,是一種簡化說法,流於「說你是你就是」,反而失去鑑別度和公正性,事實上,一般人用常識也知道不能隨便碰觸女性臀部,各種情境(例如醫療情境、同性之間打鬧)意圖(意外或蓄意)也不相同,性騷擾亦有兩種層面,其一為交換式性騷擾(quid pro sexual harassment)意指透過明示或暗示以性方面的要求換取工作上的利益,被騷擾者必須選擇遵從「性要求」或者喪失工作上的利益,
另一層面為敵意環境性騷擾(hostile environment sexual harassment)意指上司或老闆因性別歧視或進行與性有關的冒犯行為,如有關性的笑話、評語及接觸,對其員工惡意且持續的挑剔與敵視,形成一個不舒服,具威脅性的敵意環境.
.
雞排妹的例子,恐怕兩者皆有觸及,包括她因為工作關係,受聘僱為主持人,而單純的主持活動,變成老闆或者歌手明星提出各種性暗示或性要求換取工作上的利益,「反正妳是未來的老闆娘」、「為了妳開一間公司」,用手包覆或者觸碰臀部,探求電話詢問隱私,而她顯然在當下必須遵從妥協,否則就可能喪失工作上的利益,而該尾牙種種針對性的性笑話、評語及接觸,很明顯就是一個不舒服的敵意環境,更遑論說出對象的名字,可能面臨壓力,在演藝圈丟了工作,這都顯示了這種壓迫和權力不對等,這跟醫師在診療間解釋手術和身體部位,無意間的碰觸是不相干的事,當然,如果對象感到不舒服,並不願意,是另一回事.
.
該圖把不正常替換成正常,是一種混淆,亦是二度傷害.
.
而毫無疑問,是否性騷擾,跟美醜無關,否則,柯文哲跟這位台民黨黨員,可能一說話就是性騷擾了,brother.
.
#廣大女性朋友請看阿
#這就是台民黨的水準
#柯文哲推薦的新二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8724905512617&id=100554114996364
小民日子:點評雞排妹的尾牙事件:
⠀⠀
性騷擾的判定與否,
不就建立在雙方是否取得足夠共識,
單方面主觀上是否覺得構成困擾嗎?
⠀⠀
我實在搞不懂被翁立友碰到不舒服,
被醫師碰到覺得很開心到底哪裡有問題,
人本來就擁有選擇和感受的能動性不是嗎?
⠀⠀
如果真的覺得人帥沒煩惱人醜性騷擾,
那就去照個鏡子掂量自己有多少能耐,
覺得自己真的沒有好看到萬中無一那就乖乖把手收好。
⠀⠀
只美醜判定亦主觀,人帥仍然有機會被告,
上上策不就是搞清楚雙方的感受與底線,
在沒有說好之前全都當作不嗎?
⠀⠀
網路上隨便敲鍵盤按個發送很簡單,
但下筆前的靈感可不可以來自大腦,
不要來自膝反射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56305441314057&id=1487333558211259
Nash Huang:Ptt垃圾4%異男的邏輯真的完全死去。他們邏輯是建立在亂摸女性是對嗎。
——————————————————————
奇怪耶,平平是生理女,為什麼你死異男反應天差地別啊?
沒有為什麼啊,被什麼人怎麼樣覺得舒不舒服爽不爽,本來就不是什麼ISO國際認證標準可以嘴的事情,不然你跟我解釋一下正咩跟恐龍妹對你的性慾為什麼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跟反射,你就不是「人正真好,人醜性騷擾」?你就不是「性慾自助餐」?你就不是「性騷擾雙標」?
少在那邊敗壞我大異男的名聲。
要問我啊?對呀,我異男啊!但我沒死啊!
至少沒有腦死。
難攻大士 難攻大士:一早看到新聞,說雞排妹兩年前被帥哥醫生拍屁股覺得好爽,為什麼兩年後被某唯一歌手拍屁股會覺得不爽?
然後媒體跟著厭女鄉民起舞,講什麼「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人醜不是我說的喔)跟什麼「女權自助餐」跟什麼「性騷擾雙標」…
奇怪耶,死異男仔細想想,難道你就不是嗎?
就拿你們自己的講法來打比方好了:PTT上頭不是一堆看見正咩就「喔喔喔這我可以~」「喔喔喔要我舔她腳趾也行~」還是「喔喔喔要我舔女王屁眼也無怨無悔~」,然後碰到(所謂)恐龍妹就「幹我選擇死亡!」「幹我寧死不屈!」還是「幹你才龍騎士你全家都龍騎士啊啊啊!」
奇怪耶,平平是生理女,為什麼你死異男反應天差地別啊?
沒有為什麼啊,被什麼人怎麼樣覺得舒不舒服爽不爽,本來就不是什麼ISO國際認證標準可以嘴的事情,不然你跟我解釋一下正咩跟恐龍妹對你的性慾為什麼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跟反射,你就不是「人正真好,人醜性騷擾」?你就不是「性慾自助餐」?你就不是「性騷擾雙標」?
少在那邊敗壞我大異男的名聲。
要問我啊?對呀,我異男啊!但我沒死啊!
至少沒有腦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108664792191&id=1767392168
這時候就可以看出什麼人屬拉基類!#聽說台灣女權過高 #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一「全場等著看!雞排妹還原尾牙性騷現場 痛揭「不堪過程」 | 娛樂星聞」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09847929155277&id=58498608164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