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達菲斯美村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達菲斯美村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達菲斯美村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達菲斯美村店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715紐約時報 *【民主黨呼籲對來自污染國家的進口徵稅】 民主黨人達成共識,要對缺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國家進口商品徵稅,這是一項規模達3.5兆美元的預算案的一部分,該計畫還包含旨在減少美國化石燃料污染的其他條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clim...

  • 達菲斯美村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5 11:30:33
    有 977 人按讚

    0715紐約時報

    *【民主黨呼籲對來自污染國家的進口徵稅】
    民主黨人達成共識,要對缺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國家進口商品徵稅,這是一項規模達3.5兆美元的預算案的一部分,該計畫還包含旨在減少美國化石燃料污染的其他條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climate/border-carbon-tax-united-states.html

    *【歐洲公佈新能源計畫,未來九年不使用煤炭天然氣,課徵碳稅 】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關鍵時刻,歐洲向全球提出新挑戰,在未來9年內不再使用化石燃料,這一計畫也有可能引發全球貿易爭端。最直接地,也是最有爭議的,就是向氣候保護規則不那麼嚴格的國家,針對有污染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些提議還包括,14年內,取消新型汽油和柴油動力汽車的銷售,以及提高使用化石燃料的價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europe/climate-change-carbon-green-new-deal.html

    *【Delta變異病毒株蔓延,紐約市的確診病例又上升】
    就在幾週前,紐約全市平均每天只有200例新病例,這是大流行初期以來的最低水準。但現在,已經連續幾天出現逾400起病例。測試陽性率翻了一番:從平均低於 0.6% 增加到約 1.3%。這些數字仍然很低,但增長迅速,令一些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感到驚訝,他們沒想到在整個 6 月份保持水準後,病例會如此迅速地增加。儘管如此,由於該市約有 64% 的成年人已完全接種疫苗,流行病學家表示,Delta變種不太可能造成像過去兩波 Covid-19 那樣具有破壞性的條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nyregion/delta-variant-coronavirus.html

    *【去年藥物過量致死人數激增 30%,逾90,000人】
    隨著 Covid 的肆虐,另一種“疫情”也打擊著美國。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2020 年藥物過量死亡人數上升了近 30%,達到創紀錄的 93,000 人。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年增幅。除了南達科他州和新罕布爾州這兩個州之外,每個州的死亡人數都在增加,南部和西部的死亡人數明顯增加。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7/14/upshot/drug-overdose-deaths.html

    *【Delta變異將美國區分為二: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
    聯邦衛生官員本月報告說,這種變異是迄今為止最具傳染性的冠狀病毒,占美國新感染病例的一半以上。該變種的傳播,促使拜登政府加大推動疫苗接種,聯邦官員正計劃,向可能爆發的社區派遣醫療隊。在阿肯色州、密蘇里州、德州和內華達州等一些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州,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數正在迅速上升,而其他州也都開始出現小幅上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health/delta-variant-uk-usa.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隨著Delta病毒在美國保守派的蔓延,一些共和黨官員面臨著來自公共衛生宣導者的龐大壓力,不僅要呼籲支持他們的選民接種疫苗,還要反對質疑疫苗的媒體人物和政治人物。
    #印尼週三報告了超過 54,500 例冠狀病毒病例,連續第三次創紀錄的單日上升,該國已超過印度目前的每日病例數。澳洲格里菲斯大學印尼流行病學家Dicky Budiman表示:“根據過去三天的數據,我可以明確地說,印尼已成為世界新的震中。
    #倫敦市長Sadiq Khan表示,即使政府於 7 月 19 日取消了戴口罩的法律要求,倫敦的地鐵和公共汽車仍將繼續強制要求戴口罩。
    #擁有美國專輯暢銷排行第一名的18歲流行歌手Olivia Rodrigo至白宮訪問,藉由她的人氣和影響力來鼓勵尚未接種的年輕人施打疫苗。
    #在持續政治動盪的海地以及近期街頭運動情緒高漲的古巴,使防疫工作難上加難。
    #紐約市上半年的新數據顯示,完全接種疫苗的人被感染的人數很少。根據耶魯大學流行病學家在紐約市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疫苗為紐約市提供了強大的冠狀病毒保護,在去年 12 月至今年 7 月期間遏制了第二波病毒並挽救了約 8,300 人的生命。
    #酒吧和餐館重新開業幾週後,荷蘭的病例激增。據衛生當局稱,上週荷蘭的新冠狀病毒病例激增了 500% 以上,病例激增迫使該國總理Mark Rutte因他過於倉促地解除了限制,公開道歉。
    #澳洲雪梨當局表示,週三又報告97 例感染後,該市的嚴格封鎖將至少延長至本月底。這些限制原定於週五結束,但由 Delta 變體引發的疫情尚未消退,導致該市 500 萬人口和附近地區的居家令和遠程教育延長。
    #據新加坡報紙《海峽時報》報導,40 歲的乘客檢測呈陽性反應,一艘遊輪於週三返回新加坡。衛生當局進行接觸者追蹤時,近 3,000 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正在他們的機艙內隔離。
    #西班牙衛生部已決定允許藥店出售冠狀病毒居家測試劑,以更好地追蹤該疾病的傳播
    #馬來西亞的一家 Covid 疫苗接種中心在近一半的衛生工作者檢測出冠狀病毒呈陽性後關閉。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4/world/covid-variant-vaccine-updates

    *【巴基斯坦巴士爆炸,至少九名中國公民死亡】
    巴基斯坦官員稱,另有三名巴基斯坦人喪生,41人受傷;部分中國乘客是達蘇水電站的工程師。爆炸的具體原因尚不確定,巴方稱這輛大巴發生“機械故障導致氣體洩漏之後引起爆炸”;中國外交部起初將爆炸描述為炸彈襲擊,但後來改變了說法,稱不排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達蘇水電站專案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已向巴基斯坦的基建項目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asia/pakistan-bus-explosion-blast.htm
    l

    *【“沒有疫苗能治種族主義”:仍活在恐懼中的紐約亞裔】
    半年來紐約市出現了一系列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凸顯出當局在防止暴力和懲罰嫌犯上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證明仇恨犯罪方面。焦慮和創傷仍然籠罩著這座城市的許多亞裔社區。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714/asian-hate-attacks-police/

    *【德國總理梅克爾定於週四抵達華盛頓,將在白宮與拜登總統會面】
    這很可能是她卸任前最後一次訪美,此行的重點部分涉及政策,部分則關乎其政治遺產。美歐在北約、貿易和多邊主義等諸多議題上存在分歧,梅克爾的首要目標將是恢復雙邊關係穩定性和彼此信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europe/merkel-biden-germany-white-house-washington-visit.html

    *【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每天都在發生街頭戰鬥】
    塔利班佔領面積不斷擴大,美軍撤離後,塔利班正從戰略上向昆都士等北部省會城市施壓,該地區巷戰不斷,每天有數十人死亡或受傷。塔利班試圖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手段,收緊對首都喀布爾的包圍。週三,塔利班宣稱佔領了與巴基斯坦接壤的一個重要過境點,這是該組織不到一個月內佔領的第四處過境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asia/afghanistan-kunduz-taliban.html

    *【可口可樂再次改變味道】
    可口可樂將推出新版“零度可樂”:更改配方和包裝,口味更貼近“經典”可樂。它會受到歡迎嗎?還是像1985年推出的“新可樂”一樣,淪為一次失敗的嘗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business/coke-zero-change.html

  • 達菲斯美村店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02 07:40:46
    有 69 人按讚


    〈北非猶太系列〉
    標題:卡薩布蘭加與猶太人

      卡薩布蘭加古名Anfa,在阿拉伯語中,意指「山丘」,而第一個柏柏爾社區Barghouata確實位於可以俯瞰大海的山丘上。
      腓尼基人曾在此設立商行,爾後則有對抗Idrissides 與 Omeyyades王朝的古羅馬人和柏柏爾人。
      1515年,葡萄牙人將這座名字取名為Casa Branca,因城牆堡壘是白色的,阿拉伯名稱Dar el-Beïda由此而來,十八世紀,西班牙人將之命名為卡薩布蘭加。
      
      關於猶太人在卡薩布蘭加的歷史,猶太人抵達卡薩布蘭加的確切時間不得而知,十二至十五世紀之間,葡萄牙試圖佔領此地,十五世紀末,葡萄牙的費迪南德派了一萬個士兵來殲滅Anfa的海盜。1515年,第二次葡萄牙突襲,終於摧毀這個海盜之城,葡萄牙重建城市,並修築白色堡壘,確保通往El Jadida的路安全無虞,是而為這座城取名Casa Branca,當時似乎已有一個小型猶太社區在此生活,而Rabbin Elias猶太教堂則建於1750年。
      1755年,城市毀於里斯本大地震,1770年,Sidi Mohammed ben Abdallah決定在原址重建造城,1781年,西班牙來此設立商行,當時卡薩布蘭加依然只是小村莊,約有七百名居民.1830年,城市迅速發展,歐洲紛紛來此設立商行,摩洛哥商人與工匠蜂擁而至,一個世紀後,已成非洲大城市,1850年,麥地那人口約八千人,十九世紀末,已達兩萬人.
     
      在這段迅速發展期間,Essaouira、Tanger、Tétouan與Rabat的猶太人亦紛紛移來此地,待摩洛哥成為法國保護國,1906年,決議擴建卡薩布蘭加港口,從此決定了卡薩布蘭加因海港而繁榮的命運.然而附近的柏柏爾部落起身反抗區域西方化的潮流,進而洗劫城市與猶太區,法國下令鎮壓,當時的法國將軍Lyautey決定將卡薩布蘭加變成摩洛哥的經濟首都.
     
      1920年開始,卡薩布蘭加成了摩洛哥最重要的港口,猶太社群亦蓬勃發展,甚至自行辦報,猶太教堂與猶太學校林立,當時約有六千名猶太人,佔城市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其中一千人是因逃離1903年的Ceuta大掠奪,前來至此,導致猶太區人滿為患.
     
      猶太社群展現強大的組織動員力量,建立組織,重新分配猶太潔食產品徵收的稅款,慷慨贊助幼兒園、社會幫助與猶太醫院等慈善機構,對老人看護及貧困兒童免費上學等方面,亦多所照顧.卡薩布蘭加猶太社群的活動網絡吸引摩洛哥各行各業的猶太人前來,即使在維希期間,卡薩布蘭加仍充滿魅力.
      1948年,猶太社區約有七萬人, 1948年至1968年間,成千上萬來自其他城市的猶太人來此定居。
      
      1950年代開始,卡薩布蘭卡的猶太族群開始移居他鄉,戰後擴張導致許多猶太人住在有俱樂部、體育館、醫療與文化機構的歐洲社區.
      雖然卡薩布蘭加的mellah相對其他城市,規定較不嚴格,然而猶太人不曾脫離身分的限制,例如猶太人的房子不能比穆斯林的高,猶太教堂不能比清真寺或者喚拜樓高.
      1920年代,卡薩布蘭加約有二十座猶太教堂,但紀念意義不高,目前約有五十座.
      
      相對其他阿拉伯國家,摩洛哥政府對國內猶太族群採取保護措施,希望猶太與穆斯林能和平相處,然而在以色列建國後,猶太人紛紛離開摩洛哥,全球估計有一百萬摩洛哥裔猶太人,然而摩洛哥本國境內竟然只有兩千五百猶太人!
      
      摩洛哥對猶太族群的保護政策顯而易見,不僅是阿拉伯世界擁有最多猶太人的國家,同時也是唯一設有猶太博物館的北非/中東/阿拉伯國家.
      
      卡薩布蘭加的摩洛哥猶太教博物館(Musée du Judaïsme marocain)創建於1997年,早年由Simon Lévy 主持,內有豐富館藏。
     
      說到猶太教博物館,必得提及Simon Lévy這號人物.
      Simon Lévy於1934年出生於菲斯,早年致力於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曾因其政治行為而被逮捕,遭受酷刑,仍不改其立場.爾後投身摩洛哥猶太文化保存,領導la Fondation du Patrimoine judéo-marocain,進而協助猶太教博物館的誕生.
      他與許多猶太人的政治立場不同,終生認同摩洛哥,極力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反對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認為大量猶太人離開摩洛哥,是摩洛哥重大損失.2012年,Simon Lévy逝世,
      至今卡薩布蘭加的摩洛哥猶太教博物館依舊有著重大的文化意義,摩洛哥政府計畫在馬拉喀什等地,建造其他猶太教博物館,讓猶太人在摩洛哥的軌跡不至於灰飛煙滅.
      
      即便如此,摩洛哥境內的猶太族群仍迅速減少中,猶太社區持續老化.年輕人在唸完猶太學校後,全往國外求學,接著便移民他鄉,只偶爾回摩洛哥探視父母家人,猶太社區一旦留不住年輕人,凋零是必然的宿命,獨特的摩洛哥猶太文化亦因而無法傳承.
      尤其2003年五月,卡薩布蘭加接連發生七起連環自殺炸彈攻擊,至少四十一人喪生,一百多人受傷,出事地點分別為比利時領事館、猶太文化中心、一家國際飯店和一間西班牙餐廳等,這一連串針對猶太人與外國人的恐怖攻擊更加速猶太人移民海外的速度.
      
      摩洛哥媒體Media 24於2019年十一月報導,依據以色列移民局官方發布的數據,過去八年來,共有432名摩洛哥猶太人移民以色列,人數比突尼西亞跟葉門高,居阿拉伯國家之首.
      
      然而隨著摩洛哥裔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同時也將帶有摩洛哥底蘊的猶太文化給傳到全世界,無論是在音樂、藝術抑或美食領域.
      來聽聽出生卡薩布蘭加的知名猶太拉比Haim Louk的演唱.
        Haim Louk拉比於1942年出生於卡薩布蘭加,自幼展現音樂天分,嗓音優雅純淨,猶太文化底蘊深厚,曾在英國與摩洛哥的猶太宗教教育機構Yeshivot求學,自1964 至 1987年間,擔任Yeshivot校長,1987年後,移居洛杉磯,擔任Em Habanim Sephardic Congregation精神領袖,是國際公認的安達魯西亞古典樂大師.
      這首lama bada yatathana可說是安達魯西亞古典樂的代表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mTNn0muyI

  • 達菲斯美村店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02 07:40:46
    有 69 人按讚

    〈北非猶太系列〉
    標題:卡薩布蘭加與猶太人

      卡薩布蘭加古名Anfa,在阿拉伯語中,意指「山丘」,而第一個柏柏爾社區Barghouata確實位於可以俯瞰大海的山丘上。
      腓尼基人曾在此設立商行,爾後則有對抗Idrissides 與 Omeyyades王朝的古羅馬人和柏柏爾人。
      1515年,葡萄牙人將這座名字取名為Casa Branca,因城牆堡壘是白色的,阿拉伯名稱Dar el-Beïda由此而來,十八世紀,西班牙人將之命名為卡薩布蘭加。
      
      關於猶太人在卡薩布蘭加的歷史,猶太人抵達卡薩布蘭加的確切時間不得而知,十二至十五世紀之間,葡萄牙試圖佔領此地,十五世紀末,葡萄牙的費迪南德派了一萬個士兵來殲滅Anfa的海盜。1515年,第二次葡萄牙突襲,終於摧毀這個海盜之城,葡萄牙重建城市,並修築白色堡壘,確保通往El Jadida的路安全無虞,是而為這座城取名Casa Branca,當時似乎已有一個小型猶太社區在此生活,而Rabbin Elias猶太教堂則建於1750年。
      1755年,城市毀於里斯本大地震,1770年,Sidi Mohammed ben Abdallah決定在原址重建造城,1781年,西班牙來此設立商行,當時卡薩布蘭加依然只是小村莊,約有七百名居民.1830年,城市迅速發展,歐洲紛紛來此設立商行,摩洛哥商人與工匠蜂擁而至,一個世紀後,已成非洲大城市,1850年,麥地那人口約八千人,十九世紀末,已達兩萬人.
     
      在這段迅速發展期間,Essaouira、Tanger、Tétouan與Rabat的猶太人亦紛紛移來此地,待摩洛哥成為法國保護國,1906年,決議擴建卡薩布蘭加港口,從此決定了卡薩布蘭加因海港而繁榮的命運.然而附近的柏柏爾部落起身反抗區域西方化的潮流,進而洗劫城市與猶太區,法國下令鎮壓,當時的法國將軍Lyautey決定將卡薩布蘭加變成摩洛哥的經濟首都.
     
      1920年開始,卡薩布蘭加成了摩洛哥最重要的港口,猶太社群亦蓬勃發展,甚至自行辦報,猶太教堂與猶太學校林立,當時約有六千名猶太人,佔城市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其中一千人是因逃離1903年的Ceuta大掠奪,前來至此,導致猶太區人滿為患.
     
      猶太社群展現強大的組織動員力量,建立組織,重新分配猶太潔食產品徵收的稅款,慷慨贊助幼兒園、社會幫助與猶太醫院等慈善機構,對老人看護及貧困兒童免費上學等方面,亦多所照顧.卡薩布蘭加猶太社群的活動網絡吸引摩洛哥各行各業的猶太人前來,即使在維希期間,卡薩布蘭加仍充滿魅力.
      1948年,猶太社區約有七萬人, 1948年至1968年間,成千上萬來自其他城市的猶太人來此定居。
      
      1950年代開始,卡薩布蘭卡的猶太族群開始移居他鄉,戰後擴張導致許多猶太人住在有俱樂部、體育館、醫療與文化機構的歐洲社區.
      雖然卡薩布蘭加的mellah相對其他城市,規定較不嚴格,然而猶太人不曾脫離身分的限制,例如猶太人的房子不能比穆斯林的高,猶太教堂不能比清真寺或者喚拜樓高.
      1920年代,卡薩布蘭加約有二十座猶太教堂,但紀念意義不高,目前約有五十座.
      
      相對其他阿拉伯國家,摩洛哥政府對國內猶太族群採取保護措施,希望猶太與穆斯林能和平相處,然而在以色列建國後,猶太人紛紛離開摩洛哥,全球估計有一百萬摩洛哥裔猶太人,然而摩洛哥本國境內竟然只有兩千五百猶太人!
      
      摩洛哥對猶太族群的保護政策顯而易見,不僅是阿拉伯世界擁有最多猶太人的國家,同時也是唯一設有猶太博物館的北非/中東/阿拉伯國家.
      
      卡薩布蘭加的摩洛哥猶太教博物館(Musée du Judaïsme marocain)創建於1997年,早年由Simon Lévy 主持,內有豐富館藏。
     
      說到猶太教博物館,必得提及Simon Lévy這號人物.
      Simon Lévy於1934年出生於菲斯,早年致力於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曾因其政治行為而被逮捕,遭受酷刑,仍不改其立場.爾後投身摩洛哥猶太文化保存,領導la Fondation du Patrimoine judéo-marocain,進而協助猶太教博物館的誕生.
      他與許多猶太人的政治立場不同,終生認同摩洛哥,極力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反對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認為大量猶太人離開摩洛哥,是摩洛哥重大損失.2012年,Simon Lévy逝世,
      至今卡薩布蘭加的摩洛哥猶太教博物館依舊有著重大的文化意義,摩洛哥政府計畫在馬拉喀什等地,建造其他猶太教博物館,讓猶太人在摩洛哥的軌跡不至於灰飛煙滅.
      
      即便如此,摩洛哥境內的猶太族群仍迅速減少中,猶太社區持續老化.年輕人在唸完猶太學校後,全往國外求學,接著便移民他鄉,只偶爾回摩洛哥探視父母家人,猶太社區一旦留不住年輕人,凋零是必然的宿命,獨特的摩洛哥猶太文化亦因而無法傳承.
      尤其2003年五月,卡薩布蘭加接連發生七起連環自殺炸彈攻擊,至少四十一人喪生,一百多人受傷,出事地點分別為比利時領事館、猶太文化中心、一家國際飯店和一間西班牙餐廳等,這一連串針對猶太人與外國人的恐怖攻擊更加速猶太人移民海外的速度.
      
      摩洛哥媒體Media 24於2019年十一月報導,依據以色列移民局官方發布的數據,過去八年來,共有432名摩洛哥猶太人移民以色列,人數比突尼西亞跟葉門高,居阿拉伯國家之首.
      
      然而隨著摩洛哥裔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同時也將帶有摩洛哥底蘊的猶太文化給傳到全世界,無論是在音樂、藝術抑或美食領域.
      來聽聽出生卡薩布蘭加的知名猶太拉比Haim Louk的演唱.
        Haim Louk拉比於1942年出生於卡薩布蘭加,自幼展現音樂天分,嗓音優雅純淨,猶太文化底蘊深厚,曾在英國與摩洛哥的猶太宗教教育機構Yeshivot求學,自1964 至 1987年間,擔任Yeshivot校長,1987年後,移居洛杉磯,擔任Em Habanim Sephardic Congregation精神領袖,是國際公認的安達魯西亞古典樂大師.
      這首lama bada yatathana可說是安達魯西亞古典樂的代表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mTNn0muy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