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達摩禁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達摩禁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達摩禁忌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政變後的寧靜夏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印尼婆羅浮屠(Borobudur)位於印尼爪哇島日惹附近的中爪哇省,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單體佛寺建築,「古代東方四大遺跡」之一,擁有超過千年歷史,西元1991年入選為世界遺產。 佛塔建造於公元八和九世紀。婆羅浮屠可能於公元800年建成。公元760年-830年是中爪哇夏連特拉王國的鼎盛時期,而...
達摩禁忌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印尼婆羅浮屠(Borobudur)位於印尼爪哇島日惹附近的中爪哇省,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單體佛寺建築,「古代東方四大遺跡」之一,擁有超過千年歷史,西元1991年入選為世界遺產。
佛塔建造於公元八和九世紀。婆羅浮屠可能於公元800年建成。公元760年-830年是中爪哇夏連特拉王國的鼎盛時期,而夏連特拉王國受到三佛齊帝國的影響。建造過程估計歷時75年,於公元835年竣工,正值三佛齊大君Samaratunga當政。
人們分不清當時爪哇的印度教和佛教統治者。夏連特拉王國被當作是佛陀的虔誠信徒,但在Sojomerto出土的石碑卻說明他們是印度教徒。Kedu平原周圍平原和山上的許多印度教和佛教廟宇就建造於這一時期。包括婆羅浮屠在內的佛教廟宇大約和印度教的濕婆神廟普蘭巴南同時建造。公元732年,夏連特拉王國的開國君主Sanjaya王下令在婆羅浮屠以東10公里外的Ukir山上建造印度教濕婆神廟lingga。根據Kalasan族譜,Sanjaya的繼承人Rakai Panangkaran卻於公元778年建造了佛教廟宇Kalasan。人類學家認為宗教在爪哇從來沒有導致嚴重衝突。信奉印度教的國王可能庇護佛塔的建造,佛教徒國王也可能反過來。王朝和文化的延續可能不受國教更替影響。
婆羅浮屠曾經在若干世紀中沉睡於層層的火山灰之下和茂密的叢林之中。佛塔的遺棄依然是一個謎團。不知從何時起佛教徒不再到這裡朝拜。有一種假設認為爪哇人在公元15世紀轉變為伊斯蘭教徒時遺棄了這座廟宇。另一種理論認為公元1006年前後的一次火山爆發引發饑荒,當地居民只得背井離鄉。人們認為這次事件導致爪哇權力中心早至公元928年就從Kedu平原遷移至Brantas山谷附近的東爪哇。
不過這座偉大的佛塔從未被當地人民遺忘。然而關於佛塔的輝煌傳說逐漸被對悲劇和災難的迷信取代。公元18世紀的兩份古爪哇語手稿記錄了一樁和佛塔相關的災難;根據爪哇歷史傳說(Babad Tanah Jawi),佛塔導致公元1709年一位針對馬塔蘭國王的謀反者死亡。在馬塔蘭歷史傳說(Babad Mataram)中,佛塔和日惹蘇丹國一位王子的悲劇被關聯起來。這位王子無視禁忌,帶走了婆羅浮屠一個舍利塔中名為「牢籠中的武士」的雕像。他回到王宮即暴病,一天後身亡。
婆羅浮屠重見天日之後的第一張照片(1873)
英荷爪哇戰爭(英語:Invasion of Java (1811))之後,英國於1811至1816年統治爪哇。史丹福·萊佛士上尉被任命為爪哇副總督(其時英國未設爪哇總督,因此萊佛士是最高行政長官),[10]他對爪哇的歷史有着濃厚的興趣。萊佛士穿越爪哇島,記錄和當地居民的交流,並且收集爪哇古董。1814年在巡視三寶瓏的途中,他聽說在Bumisegoro村莊附近叢林的深處沉睡着一座叫做婆羅浮屠的大佛塔。萊佛士本人沒能發現這座佛塔,便派遣荷蘭工程師H. C. Cornellius前往勘察。
Cornellius和他的兩百名屬下花了兩個月在叢林中開拓出一條通往婆羅浮屠的路。由於佛塔可能坍塌,他沒能全部發掘。Cornellius向萊佛士報告他的發現,並附上婆羅浮屠的多幅畫。儘管萊佛士在《爪哇歷史》中只用寥寥數句提及此次發現,人們依然將婆羅浮屠的重見天日歸功於他。
1835年Kedu地區的荷蘭行政長官Hartmann繼續Cornellius的工作,最後終於發現整座佛塔。他對婆羅浮屠的興趣大多來自個人。然而Hartmann沒有記錄他的勘察活動,即便傳說他發現了主舍利塔中的大佛。現在主舍利塔空空如也。1842年Hartmann勘察了主佛塔,但人們不知道他發現了什麼。後來荷蘭東印度政府委任工程師F.C. Wilsen前往勘探,他在1853年的報告中提到一尊百倍於婆羅浮屠其它佛像的大佛。
Wilsen描繪了婆羅浮屠的幾百幅浮雕,並且研究了佛塔本身,寫下了三篇文章。此時荷蘭東印度政府已經委任J.F.G. Brumund詳細研究佛塔,這項任務於1859年完成。Brumund本想發表一篇附有Wilsen繪圖的文章。但是殖民地政府不同意,而Brumund拒絕聽命。殖民地政府於是派遣另一名學者C. Leemans研究佛塔,他最終基於Wilsen和Brumund提供的材料編輯了一本書。1873年婆羅浮屠的第一本詳細研究作品出版,一年後被翻譯為法文發行。1873年荷蘭籍佛蘭德裔雕刻師Isidore van Kinsbergen拍下了佛塔的第一張照片。
佛塔的一些浮雕和裝飾物經常被竊賊和順手牽羊的遊客偷走。1882年殖民地首席文化監察官認為佛塔不牢固,並建議分解整座佛塔,將浮雕陳列在博物館中。殖民地政府因此委派一位考古學家Groenveldt進行徹底勘查、評價佛塔的實際情況。Groenveldt的報告認為對佛塔情況的擔心不正確,並建議保留佛塔。
當代事件
197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了一次對婆羅浮屠的主要修復,佛教徒重新來到這裡朝拜。每年五月和六月的第一天滿月,印度尼西亞的佛教徒在這裡慶祝衛塞節,紀念喬達摩·悉達多的誕生、入滅和悟道成為釋迦牟尼的日子。衛塞節是印度尼西亞的國家假日,紀念活動集中於三座佛教廟宇:遊行隊伍從Mendut寺步行出發,經Pawon最後到達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是印度尼西亞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1974年它吸引了26萬名遊客,其中3萬6千是外國人。1990年代中期在印度尼西亞金融危機之前,遊客數字飛漲至每年250萬人,其中80%來自國內。然而當地居民抱怨他們未能受惠於旅遊業的發展,因此經常發生衝突。2003年當地居民和婆羅浮屠附近的小商人發動數次抗議,反對中爪哇省政府建設一座三層商廈「爪哇世界」的計劃。
1985年1月21日,婆羅浮屠的九座舍利塔被九枚炸彈嚴重損壞,是為1985年婆羅浮屠爆炸案。1986年,執行炸彈襲擊的右翼極端組織的兩名成員分別被判20年監禁,另外一人被判13年監禁。1991年一位穆斯林盲人傳教士Husein Ali Al Habsyie被指控策劃了1980年代中的一系列爆炸事件,其中包括對婆羅浮屠的襲擊,他被判終身監禁。2006年5月7日,一場里氏6.2級的地震襲擊中爪哇的南部沿海地區。此次地震在日惹附近的城市造成嚴重的毀壞和人員傷亡,但婆羅浮屠安然無恙。(文於網路)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robudur
#中爪哇 #印尼古代文化
達摩禁忌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博物館考察: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2019年香港歷史博物館東京親善交流第二間博物館是位於千葉縣、京成佐倉駅步行15分鐘距離的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這是一間集合了歷史歷史文明、人類學、考古學研究成果的超級巨型博物館。
朝早10點行到閉館時間,中間有半個小時大家坐在會議室吃便當。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其中三位館長原來都是非常猛料的人物:懂得講英文的在美國留學專門研究博物館教育、另一位80年代在中山大學留學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有幾句廣東話、研究江戶時代的館長對近代歷史如數家珍、最後一位研究中世的集中在飛鳥時代。
常設展覽分開六個館,分別由人類未出現的年代開始講述動物以及自然環境、然後就是有點像教科書的步伐把日本來一個整體的歷史概說簡單地行一次。主要的展覽室共有六個,分別是:原始及古代、中世紀、近代早期、近代、還有戰後的現代。當中還有一個做得非常出色的展覽室叫做民俗。
最初參觀的時候看到原始的大象以及石器時代模型,我和香港一級代理館長吳文堅都認為跟香港的博物館展示方式沒有什麼大分別。直至我們參觀了民俗部份,才開始發現這間博物館表面上是35年的舊式博物館展品的展示方式非常貼地,很多展品都會令人感到親切。例如介紹日本都道府縣特色的時候採用琳琅滿目的玻璃箱擺放各種年輕人喜歡的當地紀念品、中間夾雜了傳統的手信,還有不同年代的旅行社宣傳書籍與小冊子,做到歷史與地理及文化情境教育,不得不讚。
又例如要講日本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妖怪,河童的模型與日本各地知名的妖怪都有被介紹也是讓人喜出望外。至於招財貓和招徠運氣的達摩都有各種不同的款式包括年代物展覽,連香港招財豬都顧慮到了。
香港歷史博物館都會放置一些以前的人用過的生活用品例如電器或者熱水瓶。可是這間博物館的展覽就更進一步:現在依然流行的女性雜誌的創刊號、60年代的衛生巾、30年代的胸圍⋯⋯這些似乎有點尷尬有些禁忌的東西,明明是身邊的事物卻不是所有博物館都有勇氣展出。
其他的展覽室偏向是傳統的展示方式,無論是研究結果還是實物展示都引以為榮的的館長們表示與其花心機時間去研究很容易落伍的科技,不如做好一些可以觸摸、可以用眼看到、可以用心感受到的展品與模型。
由於博物館落成的年間正值日本經濟最繁榮的年代,那些現在看依然覺得漂亮得不得了的模型(例如繩文時代的模型上的瓶瓶罐罐真的有繩索的花紋)原來是三十幾年前花費近億日圓的精心傑作!
還有一件讓我感到震撼的就是博物館對於死亡的重視:我見到江戶時代不同階層的人的墳墓格式、還有展出着的墓碑企圖向大家說明當賤民豬狗不如的時候連墓碑上都寫着「畜」的避諱字。
可能是大部份的人對於死亡比較避忌,婚禮嫁娶世界上很多博物館都會展出,但有關喪禮、死後50年的紀念等等就相對見得比較少。早兩年的電影Coco講墨西哥亡靈節就是少有的讓年青人思考活着的人和死去的親人的關係的電影,我個人覺得很棒。
會議的內容比想像之中更加深入,兩間博物館的館長們交流了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可以改善設施、還有就是面對敏感的政治題目的時候如何處理、政客以及網路上的攻擊等等博物館如何面對⋯⋯
我們參觀近代歷史講到太平洋戰爭部份的時候,館長給我們提到雖然普遍日本人喜歡站在受害者的角色去看這段歷史,但是日本是侵略者這個事實不可坐視不理。所以日本破壞中國城市、軍紀敗壞等事情都要寫出來。
博物館旁邊還有提供客人住宿的建築物。館長說其實我們這些來做交流的可以過來住。那些過來研修的學生有些過來一個星期,每天就是學習不同的東西⋯⋯
以往在成田機場出上野的時候經過佐倉無數次,從來沒有想到原來在這個中途站有這麼值得參觀的一座博物館。所以如果各位是喜歡逛博物館的話,不妨考慮千葉縣的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京成佐倉駅徒步15分鐘
入場費: 420円
博物館開放時間
3月到9月:9:30至17:00
10月至2月:9:30至16:30
*最後入場時間截至閉館時間前30分
🐤🐤🐤🐤🐤
追縱おしゃれキリ教室IG
日本語:instagram.com/kirita/
廣東話:instagram.com/lomore_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