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道教喪禮科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道教喪禮科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道教喪禮科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道教喪禮科儀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活水來冊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下午翻起一本早年購入的道教科儀抄本,雖然封面沒有任何注記,但我從內文的詼諧口白推測,這應該是道士的「司公戲」抄本。 什麼是「司公戲」?我先從一般人比較熟悉的「弄鐃」說起。 弄鐃,那個鐃是傳統樂器「鐃鈸」的鐃,台語念成「ㄌㄠˇ 」,在台語中與「樓」同音,所以一般人反而常寫成「弄樓」。 弄...

  • 道教喪禮科儀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14 08:00:00
    有 503 人按讚


    下午翻起一本早年購入的道教科儀抄本,雖然封面沒有任何注記,但我從內文的詼諧口白推測,這應該是道士的「司公戲」抄本。

    什麼是「司公戲」?我先從一般人比較熟悉的「弄鐃」說起。

    弄鐃,那個鐃是傳統樂器「鐃鈸」的鐃,台語念成「ㄌㄠˇ 」,在台語中與「樓」同音,所以一般人反而常寫成「弄樓」。

    弄鐃是喪禮儀式中,接近尾聲的一環,以雜耍方式呈現。顧名思義,「弄鐃」就是耍鐃,原本在道士手中鏗鏘亂響的兩個小銅片,在這段儀式裡居然成為雜耍的道具,要飛、要立、要滾、要轉,在弄鐃人手中隨心所欲,彷彿是他豢養的活物。

    拜現代科技之賜,在YouTube搜尋「弄鐃」或「弄樓」,隨時可以看見民間藝人精湛的表演。比如以下這一段影片,開頭就是「弄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4ecevkgOU

    除了真的是拿鐃來耍,接著還有許多花樣:吞火、轉碗公、頂板凳、騎獨輪車等等,光是影片就足以讓人不知不覺看到完,可以想像其現場魅力。在沒有網路、電視的時代,有弄鐃可看是村子一件大事,小孩爭相走告,時間一到準時擠到法會觀賞,熱情不遜於今日之追星族。

    在以前,弄鐃也是道士親自上陣,不過近年聽說專業分工,有些地方喪事的弄鐃儀式,已改由特技團承接。

    這是很有趣的事情:理應嚴肅哀戚的喪禮,怎麼結尾來個相當突兀的滑稽節目?從民俗學來說,弄鐃是給亡者觀賞的;從心理學來說,弄鐃是給家屬撫平傷痛的;更絕的是,從文化學來說,在哀傷中穿插滑稽劇,並非台灣喪禮的特例:日本的「能劇」大多是悲劇,但劇中需要搭配搞笑的「狂言」(類似單口相聲);西方戲劇的悲劇中,也常穿插喜劇段子,以調節觀眾情緒。

    在喪禮中,類似弄鐃這種安撫情緒的儀式,有些地方則有「司公戲」。理論上,這也是道教科儀的一種,卻並非正正經經念經,而是以戲劇形式呈現,有些司公戲甚至內容插科打渾,笑料十足,對於民俗有深刻研究的江武昌老師,曾發表珍貴的影片紀錄:

    台灣喪葬中的儀式劇/弄觀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0rhqIkbyY

    但是外國文化的悲中帶喜,畢竟是呈獻在戲劇中,咱們則是在人生只有一次的喪禮儀式上,結結實實來個逗笑的節目。或許是我們民族歷經苦難慣了,早就了然「人生如戲」;悲中帶喜何必等看戲?早就在自己的人生實踐。

    身為一個人,盡過世間的責任,能為自己活過,也為別人活過,且能讓他人懷念著,縱然是死,也沒什麼好悲傷了。就在告別之前,讓大家笑一笑吧!這才是一個生命,最灑脫的轉身。

    記於外公出殯前一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