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道德兩難故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道德兩難故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道德兩難故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道德兩難故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張老師月刊專欄】202003 : 柯柏(Kohlberg)的道德兩難故事:「道德」的發展與思辯 。 『如果你有三個孩子,但只有兩顆櫻桃,你要怎麼分?』 這是常見的生活情境題,你或許有以下方式:(1)猜拳決定(2)表現好的孩子吃(3)年長的讓年幼的,然無論哪種都帶有某項準則,且難免有人犧牲,當下沒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

道德兩難故事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19:25:30

《#暫時停止呼吸2》盲人成為地表最強老爸? (8.0/10)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暫時停止呼吸2》是一部美國動作驚悚電影,由羅多薩亞格斯執導,史帝芬朗、瑪德林葛莉絲主演,劇情講述在上集獨居盲人諾曼的家遭到竊賊入侵的幾年後,只希望跟女兒過著平靜生活的他,卻再...

道德兩難故事 在 Cub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1:26:33

工作中最兩難的就是撤除維生系統部分, 有許多倫理以及道德上的顧慮, 生離死別是我們一生必須不斷學習的課題。 學者也紛紛提及洗腎患者以及長期使用呼吸器患者是最耗費健保的費用,也稱為無效醫療,不僅僅病患以及家屬痛苦,更為醫療資源的浪費。 對於末期、不可逆轉昏迷以及永久性植物人,在治療一段期間後病...

道德兩難故事 在 書宇(皿皿)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16 00:36:56

#文末抽獎 前幾天,我收到了一本來自兩百多年後的書——是的,在連PChome物流都卡關的時候,我收到了來自未來的書。 《零度分離》是一本於2284年出版的書籍,作者為名叫Adelia Setfried的記者,我當然不認識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要讓我看見這本書;而書中出版社為保證內容真實,還特地發...

  • 道德兩難故事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8 18:00:13
    有 9 人按讚

    【張老師月刊專欄】202003 :
    柯柏(Kohlberg)的道德兩難故事:「道德」的發展與思辯

    『如果你有三個孩子,但只有兩顆櫻桃,你要怎麼分?』
    這是常見的生活情境題,你或許有以下方式:(1)猜拳決定(2)表現好的孩子吃(3)年長的讓年幼的,然無論哪種都帶有某項準則,且難免有人犧牲,當下沒得吃。
    「道德」,便是我們如何產生準則和價值,以決定自己行動的對錯觀。

    廣播單元音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6tHfkaO_A&t=267s
    月刊文章全文:
    https://sn094545.pixnet.net/blog/post/405263139

  • 道德兩難故事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01 18:00:04
    有 84 人按讚

    張老師月刊2020.3.【心理學實驗】專欄
    道德兩難故事:「道德」的發展與思辯

    『如果你有三個孩子,但只有兩顆櫻桃,你要怎麼分?』
    這是常見的生活情境題,你或許有以下方式:(1)猜拳決定(2)表現好的孩子吃(3)年長的讓年幼的,然無論哪種都帶有某項準則,且難免有人犧牲,當下沒得吃。
    「道德」,便是我們如何產生準則和價值,以決定自己行動的對錯觀。

    「漢斯偷藥的兩難」:道德發展階段論
    漢斯的妻子罹患罕見疾病瀕臨死亡,唯一的希望是某藥劑師剛發明的藥物。此藥價格高昂,藥物成本只有200美元,但藥劑師要賣2000美元。漢斯想盡辦法也只籌到1000美元,他請求能否先吃藥再支付餘下的,然藥劑師還是拒絕了。漢斯絕望後開始考慮偷藥。
    你對漢斯的行動有什麼看法?理由是什麼?

    這是心理學家柯柏(Kohlberg,1958)設計的道德兩難故事,針對84位男孩在20年的不同區間,問他們如何選擇、所考慮的點及如何認為自己信念是正當的,最後從結果推論出「道德發展階段論」(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共有三層次六階段。受試者若回答「若妻子過世,漢斯會很傷心」這是第一層〈只想著個人的得失〉,若回答「藥劑師太過份,即使偷也是情有可原;法律禁止偷竊,偷就是不行」則是第二層〈以行為後果或法律秩序〉判斷,若回答「偷竊確實不對,但對心愛的人也不可能見死不救,會後悔一輩子,我贊成他偷藥」,則是第三層〈全盤了解後以自我信念做出決定〉,也算是一種自我認同(Identity)。
    Kohlberg的研究受同時期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觀察兒童團體遊戲時所啟發,他認為男孩會從遊戲與爭辯中發展抽象規則並遵守,而女孩是變動的,只要能讓大家開心就是個好規則,他最後定義「道德發展」為歷經探索、尋找、認同及參考他人,最後產生自己的信念、態度及價值。

    另一層道德:關懷倫理
    Kohlberg弟子Gilligan卻發現不同結果,對女性而言,所謂的「善」不是絕對的,不是普遍原則及自我選擇,而是「關係裡所有人都能接受、都能滿意的才是善」,女性也不是沒有自我,而是「關係中的自我」,當大家滿意後肯定了她,她才會覺得自己作了正確決定,然後才得到自我認同。只是這過程也有代價,女孩容易壓抑自己的聲音。
    尋求讓多數人能獲得幸福的方法,稱為「關懷倫理」,這個想法超越好、壞的二分,Gilligan認為「成熟的『關係中的自我』」是道德發展的最高層,「超越對錯,你好我也好」。
    「道德」,所謂的行為是否正確,男性傾作秩序及規則的維護者,而女性則認為所有人能和諧接受也能認同的結果才算。道德不該曲高和寡,而是與生活相輔相成,「以責任和關係發展出的照護行動」,和「以信念為釐清道德正義和權益規則」一樣重要,才能針對人和情境多面向、多重考量做出適宜的行為。
    「兩粒櫻桃怎麼分給三個小孩呢?」
    你可以事後補償更多,或讓三個孩子協商哪種替代方案,「如何使每個孩子都滿意,沒有人犧牲」這種道德思維---適切地解決了生活問題,且沒人抱怨。

    #2020年張老師月刊

  • 道德兩難故事 在 美豬媽與布甸仔の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7-03 00:47:34
    有 14 人按讚


    作為老師/家長都可以看看
    很好的一篇文章,附有理論解釋
    不但可以放諸今日社會,亦可以平日加以運用
    對做一位好老師/父母都好有用處
    有時間請仔細閱讀
    我都深刻咁反思左自己
    分享少少自己嘅反思,亦都係再一次提醒自己

    ⭐好多野都唔係非黑即白⭐

    ⭐可以從3個層面批判一個人嘅行為⭐
    1️⃣對自己個人利弊而言
    2️⃣對社會/群體秩序而言
    3️⃣對良心/原則而言

    ⭐作為老師/父母可以點應用⭐
    1️⃣約束小朋友行為
    2️⃣了解小朋行為背後嘅原因,找出問題嘅核心
    3️⃣盡自己所能,係問題發生前,幫助小朋友

    你的道德落在哪裡?
    .
    很多人去批評年青人「整爛」玻璃、鐵閘;「整污糟」牆、LOGO、人像相就係超錯,破壞公物,甚至入左去就犯法。作為幼稚園老師,我哋工作最講求規則,角落規則、遊戲規則、班房規則、學校規則……教一個孩子遵守規則係我哋工作,不過我認為「年青人無錯」! 是非善惡並非一刀切,請老師們三思。

    回應2017幼稚園課程指引(P.20)好著重發展幼兒「品德教育」,昨天的事件正好釐清品德的觀念。我邀請大家重溫美國心理學家柯爾柏格Kohlberg (1976) 道德發展理論 (道德及品德在教育方面是通用)。柯爾柏格將其分為三種層次,其下再分為兩個階段,共計六個階段。「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並非支持或論證一個行動是否違法,因為此理論並不解釋或界定何者為合法與道德的行為。不過,透過詢問他人關於道德兩難的議題(Moral Dilemma),可以得知其背後的「道德推論」(Moral Reasoning)。建議大家聽一聽漢斯道德兩難故事,思考一下自己的回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czp9S4u26M):有一個叫做漢斯的人,他的太太得了不治重病,命在旦夕。這時,只有一個藥劑師發明的一種新藥可以救她,但是這個藥劑師索價10萬元(雖然製藥成本只有1千元);而漢斯只有籌到5萬元,於是漢斯哀求藥劑師將藥價打對折,或者是讓漢斯先付5萬,剩下的5萬日後償還。但是藥劑師並不同意。於是漢斯晚上潛入藥房,偷了藥回去救他太太。在柯爾柏格的研究中,他問受試者下面四個問題:
    1. 漢斯是否應該偷藥?
    2. 如果漢斯不愛他太太,是不是他就不會去偷藥?
    3. 如果生病的是漢斯不認識的人,漢斯是否還會去偷藥?
    4. 如果漢斯的太太因得不到新藥而死的話,警察是否該逮捕藥劑師?

    漢斯和平理性地同藥劑師表達意見,對方一口拒絕! 漢斯只是偷了能救回太太的藥,沒有偷其他東西。畢竟,如果和平理性地同藥劑師表達意見有用,能救回太太,漢斯才不用將行動昇級去偷藥,即是說,如果上街有用,林鄭立即下台,立即撤,就不會有人去「整爛」玻璃、鐵閘;「整污糟」牆、LOGO、人像相。漢斯是觸犯法例,藥劑師不給藥,見死不救是殺人!

    第一層次:前習俗水準 (只想著個人的得失)
    1. 服從與懲罰
    某個行為若受到的懲罰越大,則這個行為越「壞」。通常不會注意其他人的觀點,和自己的有哪裡不同。
    2. 利己主義
    某個行為對自己的益處越大,則這個行為越「好」。

    第二層次:習俗水準 (重視法律或社會)
    3. 人際和諧與一致
    在意其他人的評價,以行為會帶來的人際關係後果,判斷其善惡。
    4. 法律與秩序
    社會要求勝過個人要求,而法律須由所有人維護,如果有人違反法律,那他就是惡人。

    第三層次:後習俗水準 (自我的信念)
    5. 社會契約
    法律是一種社會契約,所以法律應該要以總體社會福利為前提,進行立法、修改或廢止。
    6. 原則與良心
    基於普世價值下的推理,以正義為最高價值,法律必須基於正義,才有其效力。

    我看到不少同工執著於「犯法」這個字眼,作為老師,我們的道德落在哪一個階段? 「如果有人違反法律,那他就是惡人。」是第二層次,但良心正義才是最高層次呀!這次事件本來是可以預防的,但特首拒絕會面,終止與人民溝通,真的令人失望。在29/6星期六參加 身心靈平台 的政治修行正念祝福香港分享會,Grace老師、竺Sir及莫Sir提醒我們要觀照自己內在世界,意識自己微小,意識自己重要,選擇自己位置。在行動背後有各式各樣反對與支持的詮釋,當自身懷有一個行動理由時,亦反問諸己,自己還可以聆聽進多少聲音、觀看到多少角度,然後又願意為此付出多少心力,創造出多少行動呢?

    你是基於什麼理由支持或反對這項行動呢?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階段」提醒了一件事,替一個行為做價值判斷時先試著了解行動者背後的行為動機與道德推論。作為老師,在教育時協助同學思索道德推論,比馴化出道德行為更來得深遠與有意義。⭐️因為未來的AO, EO, 警察, 法官, 律師, 醫生, 社工, 輔導員, 議員……甚至特首, 都可能是你班中的某一位學生。比起「你怎麼做」,更重視的是「你怎麼想」。當法律規章與情、理相悖時,如何做出最明智的選擇,這就是專業高下之所在。道德,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

    #許老師 #品德教育 #道德發展理論 #年青人謝謝你
    #不指責 #不割蓆 #保護學生 #支持年輕人 #政治修行 #正念 #祝福香港 #Teaching_is_the_profession_that_teaches_all_the_other_professions

  • 道德兩難故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18 22:30:12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當一個小說家有多辛苦?我們往往以為藝術創作者都很任性,可以毫無顧忌地消遣他人,消費現實;但其實藝術本身也很可能反過來剝削作者、消費作者自身。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引來了諸多批評;而近日也出現了一陣以「客家人很吝嗇」為主題的笑話創作風潮──這很可能都是「藝術嗜血」的例子。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故事,Capote採訪滅門血案兇手,寫此非虛構小說《冷血》,但這同時也令他陷入了權力慾、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的困局。冷血的是誰?看似是滅門血案的兇手,但其實也是藝術家Capote自身。
    ......事實上,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種,小說當然也是嗜血的。小說對作者的剝削何其恐怖。小說家的心智,往往必須時常來回擺盪於「極端殘忍冷靜」與「極端溫暖熱情」之間。正如上一集所提到的,因拍攝蘇丹飢荒中的垂死小女孩而飽受抨擊的Kevin Carter──小說家必須冷血(如同攝影師冷靜等待禿鷹翅膀展開之瞬刻),小說家又必須時時充滿同情(才拍得出小女孩的飢餓與痛苦)。作品必須冷酷精準(夠冷血才能辦到),又必須滿懷悲憫(心地柔軟才能辦到)。

    所以對於小說家來說,駱以軍所說的「身份移位」、「奪胎換骨」,確實都只是基本功而已。小說家必須分飾多角,設身處地,投入情感,塑造出不同角色的生命──而這些,都屬於極基本的細節。如若缺乏基本功,那麼此一藝術品必然便稱不上是一部好作品。藝術家為此傾注之情感(無論此一情感是冷酷、同情、鄙夷、嘲諷、震驚,或是溫柔)往往正是小說之核心,述說著人性的幽微;而小說此一藝術形式若有任何「深刻」之可能,即在於此。那就是超越在所有「全景」之上的靈光。然而這些靈光,卻可能被小說建築完成後醒目的「全景」所遮蔽。當我們看到一部偉大小說的完成,總會被成品醒目的全景所震攝,忘了這壯闊奇觀的背後,小說家如何艱難地一磚一瓦建造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道德兩難故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2-17 22:30:12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前幾個月,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然而事實上,類似事件並不罕見──生活中有許多笑話原本就源自於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或歧視;近日一波以「客家人生性吝嗇」為題材的笑話創作風潮,其實也是這樣。
    這總令我們好奇:藝術是嗜血的嗎?藝術能否歧視他人?
    藝術創作是否可能是對他人苦難的消費?藝術創作需要遵循現實世界的倫理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文章開頭,伊格言帶我們進入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的劇情。
    這部2005年的電影由已故的奧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e Hoffman)主演;
    改編自美國同志作家楚門卡波堤(Truman Capote)的真人真事──1965年,Truman Capote完成了一部述說真實罪行的「非虛構小說」作品《冷血》(In Cold Blood)。
    這本書的題材是發生於堪薩斯州小鎮的一家四口滅門血案──兇手潛入農場主人赫伯特‧克拉特(Herbert Clutter)家中意圖偷竊未果,遂殺害了克拉特夫婦和他們的兩名子女。
    Capote對血案兇手和案發過程產生好奇,心生《冷血》寫作計畫,並設法前往監獄,採訪落網兇手。
    探詢真相之餘,也希望實地經驗能為此書增添血肉。
    也正因如此,Capote與兇手成為好友,甚至互生情愫。
    然而這樣的權力關係卻將這件事拖進了一個曖昧無比的泥沼中──Truman Capote希望能在兇手幫助下獲得素材,儘快完成曠世鉅作;
    而兇手則懷抱著一種模糊的願望: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寬宥、渴望成名、渴望為世人所知。

    但冗長的司法程序使二人的關係越趨緊張。
    Capote原本的預期是,兇手將被處決;而在處決之後,《冷血》一書也將順利定稿出版,進一步將作者的文學聲望推向高峰。
    然而另一方面,站在兇手的立場,當然並不希望判決對自己不利。
    結果是,司法程序複雜漫長,行刑一拖再拖,宣判之後上訴再上訴,纏訟曠日廢時,作家也等得心焦不已;
    因為結局尚未出現,書自然也無法完成。
    在故事尾聲,當Truman Capote終於獲知全案死刑定讞的那一刻,簡直是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Capote的心境當然非常複雜──權力慾、名氣與地位之誘惑、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在此一荒謬情境中彼此拉扯,從而展現了巨大而深刻的張力。
    而這部電影的重點之一,正是藝術冷血、藝術嗜血的問題。
    Capote與凶手之間,是採訪者與被採訪者,也是平常人與犯罪者的關係;他們確實是朋友,甚至產生了友達以上的曖昧。
    所以,回到電影的標題,這其實不僅僅是滅門血案的「冷血」,甚至也可以說是作家Capote自己的「冷血告白」,其自身的「Cold Blood」──
    我們以為冷血的只是那個犯下滅門案的兇手,但作為藝術家、採訪者的Capote,是否也在冷血地透過剝削他人、剝削朋友,來獲得藝術上的成果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伊格言提醒我們,事情還沒結束。
    事實上,藝術不僅僅習於透過藝術家剝削其描述對象(也就是滅門血案本身,以及血案兇手),它尚且剝削了作者本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道德兩難故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23 21:00:11

    本集主題:「為了活命,你會吃人嗎?:33則有夠弔詭的邏輯悖論」介紹
           
    訪問:曹仲堯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熊出沒!快逃啊!
      潘妮洛普和奧菲莉亞在山上冒險,突然發現遠處有隻棕熊直奔而來!
      「我們最好快逃!」奧菲莉亞說。
      「不行啊!我們怎麼可能跑得比熊快?」
      「我們不必跑贏熊──我只要跑贏妳就行了!」話還沒說完,奧菲莉亞已拔腿狂奔!
      為了活命,我們的道德界線應該設在哪裡?
      
      吃豬、吃牛、吃雞、吃魚都沒問題,為什麼就不能吃人?
      瀕臨絕種的北極熊、跳鼠該救,為什麼路邊的蟑螂、老鼠卻該死?
      去藝廊看裸體素描很高尚,在家看女優寫真集就是下流?
      悅耳歌聲與擾人噪音該如何區分?
      美甲護膚沙龍限定女性職員,算是性別歧視嗎?
      
      作者彼得.凱夫設計了33道最搞笑、最弔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情境兩難問題,從飢餓的棕熊到只想整日放空的樹懶,引導你我進入邏輯思辨之旅。本書挑戰你的道德直覺、打破是非善惡的刻板印象,進而幫你釐清盲點、突破迷思,透過反覆論證的過程,幫助我們在多元價值的現代社會中,強化思考能力,建立自己觀點。
          
    作者介紹:彼得.凱夫 (Peter Cave)
      現任英國人文哲學家協會主席,倫敦紐約大學、倫敦城市大學與英國公開大學哲學課程講師。凱夫時常參與國內外哲學講座,與人探討弔詭的邏輯悖論,追求清晰的邏輯論證,特別著重於倫理、政治與宗教領域,也常在哲學期刊雜誌發表哲學文章,從學術性論文以至大眾讀物皆有貢獻,他也曾為BBC廣播電臺的聽眾撰寫並介紹有趣的哲學悖論。凱夫認為,藉由故事、影像與些許幽默,能讓哲學與深度思考變得生動活潑。他是暢銷書《Can A Robot be Human?》的作者,也撰寫許多哲學基本入門書籍。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