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道光元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道光元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道光元年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賴峰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識開澎舉人辛齊光 昨率縣府一級主管到湖西天后宮祈福,殿內高懸「開澎舉人」辛齊光親書的「湖光重耀」匾額,聆聽蔡福松主委講述辛齊光事蹟後,對其行蹟有更深的認識。 辛齊光為奎璧澳(今湖西村)人,生於乾隆11年(1746年),生性好學,乾隆34年(1769年)成為諸生(秀才),嘉慶6年(1801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汪山土庫 鄱陽湖地區的許多民居為防潮防澇,採取外牆青磚立斗灌泥、牆內側定磉立柱承重的建築形式,其規模較大者稱為「土庫」。汪山土庫由程矞采(湖廣總督)、程煥采(江蘇巡撫)、程楙采(安徽巡撫)等九兄弟共同興建,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1851年初具規模。 觀音橋景區 觀音橋周圍還有很多名勝,橋...
道光元年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10:17:36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1月7日 地點: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皇帝權力有多大?摳門道光奈何不了奢侈內務府(上) 歷史春秋網 作者:喻大華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號稱「富有四海」,坐擁世間富貴榮華。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節儉,並且畢...
道光元年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09:42:09
174年前的今天 1841年9月26日 清代思想家、詩人龔自珍逝世 --------------------------------- 清代思想家、詩人龔自珍逝世於1841年9月26日逝世。 ~~~ 龔自珍,晚清思想家,史學家。一名鞏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 二十七歲為舉人。道光...
-
道光元年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9-23 20:25:16汪山土庫
鄱陽湖地區的許多民居為防潮防澇,採取外牆青磚立斗灌泥、牆內側定磉立柱承重的建築形式,其規模較大者稱為「土庫」。汪山土庫由程矞采(湖廣總督)、程煥采(江蘇巡撫)、程楙采(安徽巡撫)等九兄弟共同興建,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1851年初具規模。
觀音橋景區
觀音橋周圍還有很多名勝,橋東端六泉亭內之招隱泉被陸羽評為「天下第六泉」,橋西有清末易順鼎建的「匡山草堂」(1934年蔣介石選此作為其行館)
九江長江大橋
九江長江大橋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和湖北省黃梅縣之間。大橋北連湖北省黃梅縣小池鎮,南接江西省九江市白水湖。它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中國在長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橋,也是中國目前工期最長的長江大橋,1973年開工至1993年建成,工期長達20年。
信華建國酒店
• Licens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Going Up by LAKEY INSPIRED https://soundcloud.com/lakeyinspired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 CC BY-SA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J0P_6hsnuII
道光元年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識開澎舉人辛齊光
昨率縣府一級主管到湖西天后宮祈福,殿內高懸「開澎舉人」辛齊光親書的「湖光重耀」匾額,聆聽蔡福松主委講述辛齊光事蹟後,對其行蹟有更深的認識。
辛齊光為奎璧澳(今湖西村)人,生於乾隆11年(1746年),生性好學,乾隆34年(1769年)成為諸生(秀才),嘉慶6年(1801年)56歲榮登台灣府學歲貢生第一名。
辛齊光曾應鄉試十餘次(每三年舉行一次),歷經30餘年,遠渡福建赴考,迭遭風險,屢屢逢凶化吉。
辛齊光事母至孝,決定終養老母暫不赴試。直至嘉慶15年(1810年)其母以九秩高齡壽終,時辛齊光已66歲,待服喪3年畢,再赴鄉試。嘉慶18年(1813年),辛齊光年近70歲,榮登癸酉科周濱海榜「欽賜舉人」,為澎湖士子開先河,博得「開澎舉人」美名。
辛齊光家境富裕,樂善好施,嘗捐百金以倡修文石書院,又建造湖東、西溪2處石橋;遇有無力埋葬者,則捐棺厚葬;借貸無力償還者,則焚燒借據勾銷,各種義行聞達於鄉里。
辛齊光亦曾擔任文石書院山長,諄諄後學,誨人不倦。道光元年(1821年)無疾而終,享壽76歲,結束他傳奇的一生。
身為澎湖人,當知澎湖史。縣府近來陸續出版「漫畫澎湖史」、「澎湖水師的秘密」、「澎湖地名小事典」、「澎湖筆記」、「澎湖望安七美古厝聚落姓氏圖鑑」等書,分送各級學校,就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暸解祖先篳路藍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道光元年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南二府口福安宮旁的蕭氏節孝坊 1984 vs 2021
上圖由日本攝影師土井九郎攝於1984年,地點在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4巷内,鏡頭向西望;畫面左側位於賣油炸餅(可能是蛋餅或蔥餅)的老先生後方的柱子屬於「二府口福安宮」(地址為304巷3號),右側坐落在路中央的牌坊則是直轄市定古蹟「蕭氏節孝坊」。
下圖由吾友鄭嘉瑩於2021年2月3日中午在同地拍攝。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鄭兄,因為他為了拍到有人走過的畫面,足足在巷子裡蹲了半個小時之久。
二府口為清領時期臺灣分府衙門(又稱臺灣海防廳),相對於臺灣道署而言,它被稱為二府衙或二府口,其主要職務是稽查臺灣各港口船隻出入,最早駐於鹿耳門,清雍正8年(1730年)移駐今友愛市場後方略偏東南邊,位於臺江內海畔,坐東朝西;當時二府口前面的道路(今府前路一段304巷)名為二府口街,因此這間福安宮常被稱作二府口福安宮,以和臺灣其他地方的福安宮有所區別。
二府口福安宮主祀李府千歲(農曆6月6日祭祀),配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今昔對照之下,看得出來二府口福安宮前方的柱子有改建過。根據廟方沿革碑所載,二府口福安宮是道光元年(1821年)創建,且是沈葆楨將神明恭請來臺供官兵參拜,但根據清乾隆17年(1752年)王必昌編著的《重修臺灣縣志》卷六 :「茲查各坊里社廟,以王公大人1 稱者甚夥:東安坊則山川臺、坑仔底,西定坊則王宮港、草仔寮、海防署前⋯⋯」,文中的「海防署前」即是指二府口福安宮,故可推測二府口福安宮應該更早就存在了,至少在1752年就已經有了。福安宮被後來曾於日治時期1904年重建過。
而坐落在今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4巷3號前的「蕭氏節孝坊」則是建於清嘉慶5年(1800年),該牌坊乃用來表彰太學生沈耀汶的遺孀蕭娘娘「為亡夫守節及孝順公婆」之事蹟。
表彰婦女「節孝」是臺灣清領時期的一種社會價值觀,根據《大清會典》之規定,當時凡是在30歲之前就死了丈夫,然後一直過了50歲都還沒有改嫁的婦女,無論是元配或副室,皆具備被表揚「節孝」之資格,其旌賞方式是由地方政府賜銀30兩,交由受表揚者或其家屬,令其自行在鄰里建坊。
蕭氏21歲出嫁,27歲亡夫守寡,獨自將兩個兒子拉拔長大,並勤於侍奉公婆,終生未再嫁,為鄰里稱道,於是在清嘉慶3年(1798年)受到朝廷旌表,並於5年立坊。
1985年8月19日,臺南市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指定「蕭氏節孝坊」為市定古蹟。
「蕭氏節孝坊」為目前臺灣僅見的二柱單間二樓式牌坊,高5.32公尺、淨寬2公尺,屬於形制最小的石造牌坊,為臺南在清代所建的七座節孝坊中唯一留存至今者,亦是臺南現存四座牌坊之一,另三座為泮宮石坊、接官亭石坊、重道崇文坊。
牌坊本體以榫(ㄙㄨㄣˇ)卯搭接,仿木構造為裝飾;坊頂用護檐兩層,中間安放青斗石刻「聖旨」牌,左右短柱刻有牡丹、荷花、芙蓉、梅花等圖樣,頂檐中央有葫蘆脊飾,下層護檐部分被新建住宅的鋼筋混凝土所包覆。
額枋上橫額題有「節孝」二字,上款「旌表太學主沈耀汶妻蕭氏」、下款「大清嘉慶五年陽月吉旦立」;額枋北面刻有雙龍,南面刻鳳凰,額枋下尚存一雀替,另一雀替僅存榫接構件。
牌坊北面中柱對聯為「夢熊三月守冰清畫荻垂後昆之裕,啣鳳九天榮壺秀樹坊顯夫子之名」,乃前知臺灣縣事署臺灣府兼南路理番廳周祚熙所題;南面對聯則是「敬事姑嫜全婦道,堅持冰蘖樹坤型」,為閤郡紳士一同拜題。
道光元年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1月7日
地點: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 皇帝權力有多大?摳門道光奈何不了奢侈內務府(上)
歷史春秋網
作者:喻大華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號稱「富有四海」,坐擁世間富貴榮華。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節儉,並且畢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他不僅把節儉看成是人生的樂趣和目標,並以此作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標準。
但是,史學家們評論道光帝的節儉時,往往帶有一些揶揄的色彩。那麼,道光帝的節儉為何沒有為他留下美名,卻被人取笑為摳門、吝嗇呢?作為一國之君,他究竟能儉樸到什麼程度?道光帝這種過度的節儉,是天性使然還是別有用意呢?
天子摳門,舉世無雙
在中國歷史上,天子號稱「富有四海」,以天子之尊崇尚節儉,而且畢其生如一日,道光皇帝堪稱首屈一指。這位自幼生長於揮金如土的乾隆盛世的君主能做到這樣,實在難得。
但是,史學家論起道光皇帝的節儉,往往帶有些揶揄的色彩。因為他節儉得過分了——該省的一定要省,不該省的也必須省,這就超出了節儉的範疇,顯得吝嗇了。所以,說他「摳門兒」好像並不過分。
道光帝的節儉,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那是嘉慶二十三年(西曆1818年)的九月,道光隨父親嘉慶皇帝前往盛京,也就是今天的瀋陽祭奠先祖。晚上就住在瀋陽故宮裡,雖說是宮廷,但實際上相當局促簡陋,不要說無法與北京的紫禁城相比,就是山西晉商的王家大院,也不知比瀋陽故宮闊氣多少倍。
嘉慶皇帝特意把道光領到了清甯宮東暖閣,又叫人從倉庫裡拿來了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用過的遺物:已經沒人會用的糠燈、牛皮製成的蠢笨的烏拉、不施油彩、不加雕琢的拐杖。看著這些簡陋的物品,聽著父皇的講解,回想著祖先創業的艱難,立志要節儉律己。
回京後,道光與妻子一說,二人一拍即合,立即找人搬走了房間裡除了床鋪桌椅以外的傢俱陳設。此後,每日下午四點前後打發太監出宮買燒餅。來回路遠,太監懷裡揣著燒餅,一路小跑,燒餅仍不免冰涼堅硬。夫妻二人毫無怨言,沏上一壺熱茶,啃完燒餅,立即上床睡覺,這樣,連燈都不用點了。
道光皇帝登上皇位之後,迅即宣導節儉之風,並推而廣之。
道光元年,皇帝發表了一篇節儉的宣言書——《禦制聲色貨利諭》,表達了節儉的理想:
第一,重義輕利,不蓄私財。要為國家省,為天下省,為百姓省。他引用古人的話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就是說,百姓不窮,我這個皇帝能窮嗎?百姓不富,我這個皇帝能富嗎?但是,怎樣才能使百姓富起來呢?他說,我給你們省。
第二,停止各省進貢。道光認為各省進貢的多是些土特產,比如水果、蔬菜、茶葉、藥材等,地方官每每諂媚地說非珠玉可比,原不值多少錢。但一點一滴,都是民脂民膏,省一點兒,百姓就少一點兒負擔。而且,不遠千里,送到北京,運費太貴,浪費更大。
譬如盛京,每年進貢遼陽產的香水梨,梨本身不值多少錢,但要雇50個壯勞力挑到北京,一來一往一個月,挑到北京爛掉一半,浪費之大,可想而知。
第三,不再增建宮殿樓閣。經過康雍乾幾代經營,皇室居所已經盡善盡美,除了日常維護外,不必再修。今後那些想拿工程回扣,想討好皇帝的人再打增建這個主意,花言巧語,蠱惑聖聽,就是大清萬世的罪人,將立即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禦制聲色貨利諭》頒發全國,各級官員認真學習,熱烈討論,深入領會,一片頌揚之聲。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很難了。
這不,眼前就有一個難題,道光帝說停止進貢,但各省官員誰也拿不准能不能當真,何況進貢本身對地方官來說也是有利可圖。於是,心照不宣,甯左勿右,照常進貢。當然,進貢不叫進貢,叫孝敬,在皇上面前言辭再懇切些,不怕他不收。
於是,福建的荔枝、江西的春筍、雲南的藥材、浙江的茶葉、揚州的玉器、景德鎮的瓷器等仍源源不斷地送往北京。道光皇帝為難了,處分送孝敬品的各省官員?古語說得好,伸手不打送禮的,而且法不責眾;如果將這些孝敬退回各省,運費就會翻番,想想都心疼;但如果接受了孝敬,豈不是出爾反爾。
送孝敬品的官員不厭其煩地勸說皇上,這些東西本是生活必需品,您不收,內務府也得到市場上去買。不成想,一提內務府,卻立竿見影,道光帝馬上下令「賞收」(皇帝給別人東西就賞賜,收別人的東西叫賞收)。各省的差官歡天喜地,忙不迭地叩頭謝恩。
為什麼一提內務府就立竿見影呢?
內務府是一個管理宮廷事務的機構,內務府大臣就是皇帝的大管家。在前面,我們提到過,當時官員盤剝百姓,上級官員盤剝下級官員,內務府官員盤剝的物件就是皇上。大家肯定會感到奇怪,內務府連皇上也敢克扣、盤剝?當然敢克扣,內務府主持皇室家務,事涉宮闈,國家監察體制對其不予監管,由皇帝直接監管內務府。
但是,皇帝根本管不了內務府,原因有三:
一、離開了內務府,龐大的皇室就玩不轉了。所以,皇帝也不得不遷就些;
二、以主子之尊,與奴才們斤斤計較,開不了口。因為這種舉動有失身份,而且這種社會經驗很不足的皇上也算計不過內務府;
三、內務府大臣都是皇帝較為親近貼心的人。皇帝因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真應了那句話:越是危險的地方就越安全,內務府就是個「燈下黑」的地方。
內務府官員克扣、盤剝皇帝的管道主要有兩個:一是工程回扣,二是為皇家購物時報花費,無論買什麼東西,一經內務府的手,頓時價碼倍增。
道光皇帝厲行節儉,內務府陽奉陰違,所以,一提起內務府就頭疼。收下了各省送來的「孝敬」,道光帝感覺這終究不是個辦法,於是,折中辦理,刪改則例,減少貢品數量、種類,如屬於奢侈性享受的貢品就徹底禁止孝敬,其他貢獻的品種和數量也有所減少,並強調按此落實,各省不得自行其是,擅自增減。比如,規定遼陽的香水梨以後每年進二百個。盛京官員跟皇上說:皇家那麼多人口,這二百個梨哪裡夠吃?道光帝說:不吃,留著上供用,二百個足夠了!
因為削減了貢品,而道光帝又將宮廷每年經費降到二十萬兩。事實上,偌大一個宮廷每年最少需要四十萬兩才能支應得開,於是宮廷生活艱難起來。
道光皇帝帶頭過緊日子,他使用的只是普通的毛筆、硯臺,每餐不過四樣菜肴,除了龍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補丁再穿。《滿清外史》記載: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什麼叫「三浣」?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分別也叫上浣、中浣、下浣,三浣就是一個月,可見,他一個月才換一套衣服,說明衣服不多。又規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節慶不得食肉,嬪妃平時不得使用化妝品,不得穿錦繡的衣服。多虧皇后是個賢內助,苦苦支應,仍感入不敷出,想了很多辦法,平衡多方利益,協調各面關係,才把皇家的日子對付著過下去。
道光帝對皇后的賢慧十分滿意,逢皇后生日,決定為皇后祝壽。滿朝親貴重臣獻上壽禮,拜完壽,自然留下赴宴。眾多文武百官心想皇家禦宴將是何等排場,不料開宴才見一人一碗打鹵麵,後來聽說,為此次壽筵,道光帝特批禦膳房宰了兩頭豬。而皇后更是高興,因為道光帝曾明確規定:萬壽節(皇帝生日)、皇后千秋節(皇后生日)及除夕、元旦、上元(元宵節)、冬至的慶賀禮儀筵宴停止舉行,這回算是破了例了。
生活節儉,治國吝嗇
道光的節儉也體現在對子女的教育方面。
道光十一年(西曆1831年)夏,道光帝曾經作《禦制慎德堂記》,他告誡皇子皇孫祖宗創業不易,切勿「視富貴為己所應有」,應該做到「飲食勿尚珍異,冠裳勿求華美,耳目勿為物欲所誘,居處勿為淫巧所惑……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一絲一粟,皆出於民脂民膏,思及此,又豈容逞欲妄為哉」。
道光之意是:不要把富貴看成是受之無愧的,吃飯不要追求山珍海味,穿衣戴帽不要追求華美時髦,耳目不要被視聽享樂所引誘,居住不要被豪華氣派所迷惑。不要做那些無益的事情,不要把那些罕見的東西看得很珍貴,一絲一粟,都是百姓的血汗,想到這一點,怎麼能任意揮霍呢?一個萬乘之尊的封建帝王能認識到這點實屬不易。
皇室婚嫁是一件勞民傷財的大事。道光帝有九個兒子、十個閨女。兒子中,長大成人的有六位;閨女中,長大成人的有五位。道光帝得子較晚,在他逝世的時候兒子大多未到議婚的年紀,但他指示將來婚禮一律從簡,而且,要求女方家置備裝奩也不得奢華,否則,不僅將奢靡之物擲還,還要接受處分,兒媳婦給公婆的各種禮物一概豁免。
至於公主出嫁,費用不得超過二千兩白銀。額駙(駙馬)家對皇家的聘禮也須相應減少,如在公主下嫁前額駙家應進的「九九禮」則乾脆免掉,這樣反倒使皇家省去了一頓招待額駙的筵席開支。後來,道光心疼自己養大的閨女白送了人,又恢復了「九九禮」,但改為象徵性的「羊九隻」,依然不設宴,把羊收下後趕到禦膳房,與客人寒暄幾句就端茶送客了。
道光皇帝以身作則,以此轉變官場奢侈腐化的風氣。他一看到官員衣服光鮮,就露不悅之情,甚至規定旗員六品以下,不得衣著綢緞,一律布衣布靴。對於不能節儉的官員,他能加以處分。道光十年(西曆1830年),有人舉報盛京將軍經常在家裡演戲宴樂,道光帝立即革了他的職務。
《清宣宗實錄》裡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兒,道光十四年(西曆1834年)冬天,道光檢閱京城的禁衛軍,看到官兵都穿著樸素的衣服,高興地說:「一洗過去的惡習,崇實務本,不失滿洲舊風,將幾位主管官員各提升一級」。
在道光帝的影響下,官場風氣有所轉變,至少北京如此。幾天過後,官員們上朝都穿上打補丁的衣服。議事結束,紅日東升,乾清門內外光明一片,只見滿朝文武個個灰頭土臉,雖不至於衣衫襤褸,但當時的一般中產階層也不致於這副打扮。臨散朝,彼此之間免不了拉拉家常,或者互相哭窮,或者交流節儉經驗,比如哪兒可以買到便宜蔬菜,如何將一斤米煮出五斤飯,等等。
道光皇帝哪裡知道,此時北京城裡的舊貨鋪子把庫存的破衣爛衫都賣了個好價錢,品相稍好的舊衣服比新的還貴呢。有些窮京官兒買不起,就只好自己做舊,把新袍子弄髒弄破加上補丁。道光帝眼見滿朝文武都穿舊衣破袍,認為自己勤儉節約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於是節儉得更加起勁。
身居宮禁,不瞭解民間物價,道光經常向大臣打聽宮外的物價情況,如一斤肉要多少錢,一斤菜要多少錢,等等。無奈眾臣也不知其詳,本想緘口不言,無奈皇帝一再追問,逼急了就信口胡謅。
提倡「節儉」,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凡事如果不注意分寸,就會矯枉過正了。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知史討論中的文章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知史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