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過度消費案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過度消費案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過度消費案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過度消費案例產品中有15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整改清算】香港地產商十大高危「#壟斷行為」 外電指地產商受中央施壓引起全城烘動,地產股亦隨著恒大爆煲而大跌。其實所謂「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並非重點,「壟斷行為」一詞才是對地產商來說可以內容無限擴充的紅線,如何才構成「壟斷行為」暫時沒有任何定義,以下嘗試探討香港地產商十大最高危的潛在「壟斷行為」,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銀河舍《偽婚世代》(作者親簽題字版)傳送門~ ★博客來:https://is.gd/sjsnvu ★誠品:https://is.gd/lwnNz2 ★金石堂:https://is.gd/Rcst5k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G5XZS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

過度消費案例 在 偽學術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33:31

【一起來寫】#天真有邪 :#奈良美智與當代藝術的微型感性 // 鄭雋立 . 廣受歡迎的日本藝術家 #奈良美智,首度在台灣舉辦特展,現正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7/24~10/31),高雄場次更新增藝術家在台期間的素描、攝影等26件新作。奈良美智筆下稚氣(但眼神邪惡)的兒童造型與粉嫩微甜色調,跟日本各種...

過度消費案例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35:19

《疫情下的反思—共病時代 上》 ⁡ ❙ 投稿文章 ⁡ 投稿作家|劉諺昀、鄭凱薰 校正|翁歆媃 ⁡ - ⁡ 在COVID-19的肆虐下,許多潛藏的議題浮現,從疾病產生的議題:疾病起源、跨物種傳染、科學倫理;後續應疫情而起的議題:資源分配、國際關係、醫療體系;隨著網課而明顯浮現的議題:貧富差距、城鄉差距...

過度消費案例 在 閱讀人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7:51:47

_ 《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A Biography of Lonliness by Fay Bound Alberti 本書將寂寞作為探討對象,從寂寞(loneliness)的歷史探索過去為何沒有「寂寞」一詞,從19世紀中葉開始廣泛使用,至探討現代寂寞的來源: 童年、對於「靈魂伴侶(...

  • 過度消費案例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23:35:06
    有 1,485 人按讚

    【整改清算】香港地產商十大高危「#壟斷行為」

    外電指地產商受中央施壓引起全城烘動,地產股亦隨著恒大爆煲而大跌。其實所謂「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並非重點,「壟斷行為」一詞才是對地產商來說可以內容無限擴充的紅線,如何才構成「壟斷行為」暫時沒有任何定義,以下嘗試探討香港地產商十大最高危的潛在「壟斷行為」,從而預視香港地產商將會否/如何遭到整改清算。

    ■ 1 #囤積居奇

    單是四大地產商抬面有上千公頃土儲,估計仍有大量未登記、仍然掌控在俗稱「艇仔公司」的中介手上的土儲,亦未完全反映入公司年報, 圈地規模遠超枱面所及。

    這些土地資源本來是尋常百姓的家園、自給自足的農田、自然生態的棲息地,都被囤積高度集中化起來。這些囤起來的土地資源無論有多不適合作發展,現時都歸咎政府阻礙他們點地成金,也不讓出來還原各種用途,為社會作業及自然環境重建生機。只肯短借出來作過度屋,收回之後又能借機變豪宅。

    地產商的囤積壟斷,並不限於公開在公司年報上的一千公頃土地儲備,還有每年囤起上萬個已建成空置單位。本來針對此問題的《一手樓空置稅》條例草案,準備好通過最後都可以失踪泡湯,繼續容許地產商將手上空置單位待價而沽,彰顯了後國安法時代地產影響力仍然法力無邊。

    ■ 2 #壟斷式圈地

    除了大規模囤地自肥,過往在新界的圈地模式也很可能構成所謂「壟斷行為」。

    一直以來透過在新界與村長「打好關係」,大地產商之間已形成了無形的收地地盤,亦令其他潛在競爭者無法進場,明顯的例子如新界東北及洪水橋,明顯有著分區割據之收地格局。加上還有政府配合的規劃選址及原址換地,大大鼓勵了地產商進一步圈地壟斷。

    土地業權外,亦透過不限於「田地生產」的手法,從小業主手上集中化市區業權作重建,亦成功爭取放寬強制拍賣門檻的政策,大大加強收購議價能力,掃平中下階層在舊區的生存空間。

    ■ 3 #操控衣食住行每個環節

    過往談到「地產霸權」,一般都指不單是在住屋問題上由地產主導,而是在交通運輸、電子消費、物業管理、飲食娛樂、城市活動,深植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各種服務選擇、物價水平、生活質素都牢牢挾制在地產商手中,連街市規劃也可以操縱。

    真正的霸權壟斷莫過於市民根本無法決定自己的民生大小事,而當今被套上「壟斷行為」的罪名,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在各行各業霸佔龍頭地位,未有全面「讓」給「其他競爭者」入場所致。

    ■ 4 #公眾輿論帶風向

    地產利益不只在政治體制及大大小小的政策委員員內,過往還透過籠絡「經濟學者」、地產經紀、退休高官等知名人士,透過媒體版位、董事袍金、團體資助、政黨捐獻、評論專欄、顧問研究的方式,讓社會各界都有專業打手或代理人協助主導社會輿情,帶出有利地產商利益的論調,實現公眾輿論的壟斷。過往遇上反對地產利益的社會聲音,曾有抽廣告、發信傳媒及團體作「提示」的做法。

    透過以上的廣泛動員做到轉移視線、sideline反對聲音的效果,過去成功創造出「土地不足」、「地權複雜」、「收地困難」、「環保霸權」、「補地價 = 白做」、「一日最衰都係辣招」等論調,令地產利益能夠以公眾利益之名滲透香港日常議題,主導土地房屋施政。

    而當今還能保有「帶風向」的權力,在全面管治權下當然會被理解為新時代香港隱患。

    ■ 5 #利益主導政府施政

    當今各種被質疑為地產利益度身訂造的土地房屋政策,例如土地共享、原址換地、發水露台、強拍門檻、加大濕地發展密度,放寬祖堂地等,都會獲得過政府大力幫手背書成訂立, 一般都會以「地產商發功」來形容背後難以得知的政策制訂過程,卻可從「許士仁案」、「梁展文案」反映這種「功力」並非空穴來風。

    人脈財力使然,這亦未必是能透過削阻地產商在特首選舉的影響力,就能輕易破除,這些都應該會被明眼人看在眼內。

    ■ 6 #區位租值壟斷

    壟斷不僅只在資源上、媒體中,還能透過主導基建配套達到區位上的壟斷,令區域中心地段全面配合地產利益,才能有效收割小市民的租值。

    這樣就不停留於大地產商的行為,領展、港鐵、市建局三座大山顯然也是加劇城市空間階級化及房屋問題的元兇,不過暫時仍未有在輿論上分享著地產商相同的待遇。

    ■ 7 #阻礙政府收地與發展

    近年提出10塊私人地事隔兩年有7塊擱置,1,000公頃未發展棕地不斷避開地產商土儲只額外收得47公頃,可以預視背後現今依然有著巨大的收地力場,守護著他們愈儲愈多的土地儲備。

    事實上,過往有不少案例發展商動輒進行司法覆核及上訴,發展商成功率亦相當高。明明收回土地條例是最難以挑戰的尚方寶劍,政府一直都避開而選擇更貴更破壞的填山填海。

    現今恆隆地產陳啟宗試圖甩獲反指土地短缺全因反對派,但明顯土地發展最有力的反對派,其實就是地產商本身,這並不是發展商憑口就能帶過的事實。

    ■ 8 #非正規掠地起豪宅

    地產商不僅會大手收購公共事業如電力、巴士、媒氣等行業進行壟斷,更甚者是「不務正業」,利用這些公共事業大搞地產,懂得將旗下/合作團體的巴士廠、變電站、碼頭、機樓、科學園區、教堂等公共設施申請改劃成私樓住宅項目,如同黨媒所形容恒大在不同省市「以車圈地」的騙地模式。

    這除了大大影響香港賣地庫房收益及公地公用的潛力,變相廉價搶地,將原有批租作公共用途的土地變成私樓豪宅圖利。

    ■ 9 「#智商勾結」

    還有透過私下「捐獻」或參與某某智庫組織,一方面能因慈善牌可獲免稅優惠,另一方面亦能借助他們影響政府施政,製造對地產利益更有利的政策環境,一石二鳥,可謂「智商勾結」,但這些行為大眾是看到的,亦可理解是另一種助長壟斷的行為。

    ■ 10 #大孖沙「#鋤Dee會」

    根據不少過往報導,傳聞大地產商們曾私下組成「鋤Dee會」,有傳成員包含恒大許家印、「重慶李嘉誠」張松橋、「大劉」劉鑾雄等大地產商,這種富豪「共富」的合作模式,方便在過往地產股票市場大手交易,互惠互利做Deal。

    不論鋤Dee會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已經在新時代香港式微,外人不得而知,但若然還有這個沒有社團註冊的「團伙」,今時今日也很有可能以「壟斷行為」被取締。

    小結:風聲已聞 危難未至

    現時其實只聞風聲草動,未有實質行動,但現今地產商還想以小恩小惠打發就算,更想借機以解決住屋問題之名大撈一筆,現屆仍較親地產界時或尚可蒙混過關,靠拿劏房業主Slumlord祭祭旗,但長遠且看「壟斷行為」的紅線如何變化,如何換莊,畢竟香港地產收益供養不同利益版塊,政商之間還是你中有我的利益共同體。

    想留意更多有關地產商壟斷行為:

    【本研Podcast】Ep57 - 施壓中 - 地產商就嚟冇得玩?
    🎧Spotify:https://spoti.fi/3EwCgMw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過度消費案例 在 親子童享-親子飯店&住宿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16:18:06
    有 3 人按讚

    智能除菌棒 ☀️出遊必備!居家必備
    「UV1紫外線輕巧智能除菌棒」
    #團購連結 https://gbf.tw/penmf
    童享價3580元 (原價4980元)
    ----
    ☀️出遊必備!居家必備! #唯一認證新冠除菌有效
    🦠新冠、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 #3秒通通去除!

    爸媽的福音—開學季到來
    是否覺得從地獄解脫了?
    但全世界疫情可沒有解脫,
    尤其這幾天陸續傳出有群聚感染的消息
    聽說有高中還因此停課數週,更有幼兒園也驚傳確診案例!
    所以防疫不可鬆懈!!孩子的安全要家長與學校共同努力!
    單純口罩一定不夠,一定要搭配經過認証的殺病毒利器
    史上最強
    ✅史上最省錢
    ✅史上最環保
    ✅史上最安心
    ✅史上殺菌效果最強
    ✅史上最時尚最輕便好外帶

    雖然酒精、漂白水等已廣泛運用於生活中
    但這類消毒用品通常體積不小、搬運累人
    而且像肺炎鏈球菌、秋冬流感病毒……等是酒精無法殺死!

    面對疫情最忌諱過度恐慌
    拒絕囤積、拒絕浪費、拒絕不理性
    您需要的是
    防疫新生活最佳貼身守護
    台灣100%生產與製造 UV1紫外線輕巧智能除菌棒
    採用深紫外線除菌技術,提供對抗病毒的最佳防禦力!

    搭載日本知名領導大廠旭化成高功率、具有最佳除菌波長265nm的深紫外線燈珠
    此波長可穿透微生物的細胞核、細胞壁使其無法繁殖
    波長穩定,不會有一般紫外線燈管產生的臭氧問題
    經由長庚大學檢驗證實業界唯一能在3秒去除99.8%的新型冠狀病毒
    快速有效除菌而且不會殘留任何化學物質

    . 快速除菌 – 採用最佳殺菌2 6 5 n m 波長深紫外線及高於市面60mW高輸出功率
    . 智能防護 – 智能防護設計,90度翻轉自動關機,防止眼睛直視紫外線光 
    . 台灣製造 – 100%台灣設計與生產,並具CE及FCC認證
    . 續航力久 – 充飽電即擁有90分鐘續航力
    . 輕便攜帶 – 138克比手機更輕巧

    認證:
    .CE,FCC 國際認證
    .取得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註冊 (EPA Est. No. 96927-TWN-1)

    適用場合:
    .辦公用品
    .餐具
    .嬰幼兒用品
    .貼身物品

    產品規格:
    型號:UV1
    重量:138g
    UV-C LED波長:265nm
    UV-C LED單顆最大光功率:60mW
    充電電源:5V2A
    LED數量:可見光紅光LEDX1、藍光LEDx2
    不可見光UV-C LEDX2
    尺寸:224x32x32.5mm
    續航力:飽電狀態下累計可使用90分鐘
    工作/儲存溫度:10°C~45°C
    產地:台灣

    |關於UVengers|
    UVengers為台灣知名車聯網上櫃公司-威潤科技於2020年成立的新品牌,旨在透過一系列高效能、高品質的深紫外線(UV-C)除菌產品為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提供加安全、健康的保護,並成為「空間除菌專家」
    ------
    ▍出貨說明 ▍
    ◎本團商品於訂單確認且入帳完成後約3-5個工作天依匯款順序寄出(不含例假日),由於物流受疫情影響,可能造成商品延遲到貨,若讓您等候深感抱歉。

    ▍付款方式▍刷卡或轉帳

    「UV1紫外線輕巧智能除菌棒」
    #團購連結 https://gbf.tw/penmf
    童享價3580元 (原價4980元)

    #智能除菌棒 #出遊必備!#居家必備

  • 過度消費案例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7 22:02:16
    有 725 人按讚

    今天,台灣本土確診案例再度+0。

    有的人在意的是這個國家,有的人在意的是下一場選舉。

    所以,有人在意疫苗覆蓋率夠不夠時,有人卻只在意哪支疫苗是誰的功勞。

    看到一個媒體,報導BNT疫苗來台,下了一句結論「你防我、我防你,BNT疫苗在台灣像炸彈,有煙硝味」,除了帶風向,講復必泰的標籤問題,又要用暗示的語氣說,政府似乎有人不想讓郭台銘扮演太重的角色。

    陳時中出來否認,然後媒體自己再繼續過度解讀。

    BNT疫苗,從今年初政府要與德國原廠購買,臨時被中国介入破局,幾個月後,再由台積電與鴻海出面,延續購買程序。

    整件事情,就是台灣在中国打壓之下,仍然不屈不撓,政府與民間團結合作,最後終於突破封鎖的故事。

    在這些政客與媒體的口中,卻變成了爾虞我詐的「功勞搶奪戰」。

    這種政黨與媒體的詮釋,我聽得一頭霧水。

    有新的品牌疫苗,要進來台灣了,我身為一個台灣人、身為一個台灣的政治人物,心裡只有高興。

    哪有跟這些政黨與媒體一樣,一肚子算計?

    有新的疫苗進來,台灣的國人有更多選擇,就是好事。

    雖然所有現在的疫苗(Moderna、BNT、AZ、高端)都是一年前研發的,當時根本還沒有Delta Variant,但是,有疫苗,比沒有好,這是任何客觀的科學證據都指向的結論。

    台灣的政府從來沒有要擋疫苗。

    一直以來,都是,台灣要買疫苗,被中国政府攔截阻擋,這是美國、德國媒體,都已經證實的事情。

    但是,這些台灣的媒體與政黨,卻不斷造謠說政府要阻擋疫苗採購,還生出了自己想像的動機,什麼炒股,各種惡意,超乎常理的陰謀論。

    我自己就是第一天(8/23)注射高端疫苗的人,但是,這些不注射高端的媒體與政黨,似乎比我還要更在意高端的股價與保護力。

    高端的股票,我一股、一毛,也不曾買過。

    高端的疫苗,倒是注射了一劑,現在也已經超過了4天,除了肩頭有一點酸痛以外,一切正常。

    而現在媒體開始炒作「BNT疫苗的功勞」這個問題,彷彿民進黨政府真的有人要跟他們搶似的。

    今天台灣已經有290萬的人注射Moderna,沒有人會說這就是民進黨的功勞,民進黨人自己也沒這麼想。

    為什麼國民黨人會這麼執著,以為一支疫苗的成功進口,「功勞」會像是買樂透一樣,一人獨得。

    任何一個有國際採購經驗的,有社會經驗、有工作經驗的人,都知道,一筆這樣的採購要能成功,需要太多因素的成功,需要太多貴人的相助。

    就連郭台銘自己,以他如此自豪於自己的白手起家的人,在談起採購BNT疫苗的過程時,每次的聲明,從不曾獨攬功勞,郭董總不忘感謝支持協助的各方貴人。

    就連郭台銘都不曾歸功於自己一人,但卻有人迫不及待很想要把「功勞」的歸屬,下定論。

    邊境防堵、控制疫情、提供疫苗,這都是一個政府應該做的工作,有做到,是應該的。我肯定政府,都是基於這個理由。

    但卻有人硬要操作,把本來就該是朝野政黨應該合作達成的公衛基礎,變成「功勞」,變成「恩惠」,是可以被拿來討人情的東西,就好像台北市的那些特權施打一樣。

    但台灣早就不再是那個國民黨裙帶資本主義的時代與世界了。

    疫情若能被控制,有疫苗,台灣安全,是全體台灣人的共同努力與功勞,一直都是這樣,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還只能用「政黨」思考事情?

    到底這個時候,你是個台灣人,還是個XX黨員?我真心不懂,到底隨時隨地都在思考政黨鬥爭的人,不累嗎?

    一個民選的政府,它的目標,就是經濟好,人民賺錢,生活幸福。

    疫情直接傷害的,就是經濟,有疫情,人民無法正常生活,就無法正常消費。政府要的,就是疫情控制住,疫苗越多越好,盡可能把人民生活恢復正常。所以台灣這個命運共同體內的所有人,大家都盡自己的力量,克服疫情,克服挑戰,恢復正常生活。

    有的人在意的是這個國家,有的人在意的是下一場選舉。

    在意這個國家的人越多,這個國家就越正常。

    共勉之。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 過度消費案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6-15 19:00:00

    銀河舍《偽婚世代》(作者親簽題字版)傳送門~
    ★博客來:https://is.gd/sjsnvu
    ★誠品:https://is.gd/lwnNz2
    ★金石堂:https://is.gd/Rcst5k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G5XZS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夏天到了,衣服越穿越少,不曉得你是否開始擔心自己的身材,偷偷鍛鍊肌肉或節食呢?
    如果是的話,你一定要注意聽這一集的節目,認識「道德光環效應」這個名詞。
    先不解釋,我們直接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1992年,美國snack Wells餅乾,在他們的外包裝上打上「零脂肪」這幾個字眼,結果銷量整整提高好幾倍。為什麼呢?因為當人們看到這三個字後,就會覺得自己挑了一個很不錯的零食,已經有為自己的健康盡力,所以他們在吃餅乾時,就不會那麼認真地控制自己的食量,一不小心就吃掉一整盒高糖份的餅乾。
    這情況有多嚴重呢?當年因為誤信廣告,讓大家體重瘋狂上升的現象,還被醫學研究人員稱之為「snack Wells斯耐克維爾斯症候群」,可見情況有多嚴重。
    不只如此,研究也發現,中午吃飯去速食點點餐的人,如果有點沙拉,接下來點的漢堡就會比較大份、熱量比較高。可是消費者本人卻會覺得自己吃進去的熱量並不多,原因就是因為沙拉會蒙蔽點餐者的判斷力,讓他們覺得自己吃的食物很健康,熱量很低,於是低估了自己要付出去的健康成本。
    所以聽到這裡,妳一定就懂了所謂的「道德光環效應」,就是因為自己做了一點好事之後,接著就允許自己放縱一下,不用那麼嚴格對待自己。而這一點點放縱最後通常就會演變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例如吃下更多冰淇淋、蛋糕、甜點。所以如果你最近在減肥,你一定要很小心「低熱量」、「有機」、「無添加」、「高纖」這之類的字眼,他們很容易鬆懈你的戒心,讓你不知不覺吃下更多熱量。
    除了食物之外,研究者還發現道德光環效應影響範圍相當大,像是在一個模擬面試的情境中,受試者先回答完一份判斷有沒有性別歧視言論的量表,結果那些強烈抵制性別歧視的人,更容易錄取男性,而非女性。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已經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會有偏見的人,所以在下判斷時,反而較不謹慎、更加衝動。
    甚至再擴大一點,就連上街購物也會有道德光環效應,那些撿到便宜,買到打折品的人,會因為覺得自己超賢慧、超精打細算,結果失心瘋買了更多不需要的東西回家。
    這些都是「道德光環效應」引發的連鎖反應,讓自己的自制力像跳涯一般急速下降。
    所以你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辦了健身房的會員證後,就覺得自己已經很棒,開始偷懶,而根本走進去運動;或是買了一堆書,覺得自己超有智慧的,看完一定會變得很優秀,但事實是一本也沒翻開。
    那既然道德光環效應這麼無所不在,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有兩個撇步。
    第一, 記得自己最初的目標,減少被誘惑的機會。例如上街買東西,請列好清單,採買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就好,其他再便宜的東西,如果不在清單上,就不需要花時間停留。
    其實這個道理,也很適合用在因應便利商店的行銷策略,商家為了提高買氣,很喜歡玩第二件半價或六折的活動,然後我們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買了超過自己需要的量回家,還得想辦法送給別人吃或喝。
    面對這個時候,你就該冷靜下來,好好地問自己,我真的需要買這麼多嗎?買回去的第二件商品,是吃得下嗎?如果不需要,千萬不要為了打折買東西,這個行為會誘發你的衝動,讓你卸下防備,開始大買特買。
    第二, 尊重自己的需要,不要過度壓抑,引起更多反彈。就像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吃高熱量食物不一定就會導致肥胖,而是過多的熱量才會。同樣的,如果你有想吃比較豐盛的食物,可以為自己規劃合適的份量,計算好適當的熱量,好好品嚐,而不是完全不吃,最後來個大反撲,吃下更多後悔。
    也就是說,會讓我們胖的不一定是食物,而是我們的念頭,你越排斥、害怕的東西,就會對你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在某個時機偷襲你,讓你措手不及。
    同樣的,面對關係的問題也是,也要小心道德光環效應,就像有些伴侶會覺得我已經帶錢回家了、我做了很多家事、照料很多大小事,所以我是一個好男人、好女人,於是他回家後就對家人頤指氣使,覺得自己有資格把脾氣灑出來。但這麼做,非但不會有人感謝你,甚至會讓人想離你遠遠的,覺得你比那些沒做事的人來得更討厭。
    就像我最新出版的小說【僞婚世代】裡面的男男女女,其實都是用自己想要被對待的方式愛對方,結果卻把對方推得更遠。透過故事的鋪排,你將有機會看見每個不同的主角,他的回應是怎麼影響著關係,讓他越來越幸福,還是越來越不幸。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嘉玲。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