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不是要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是要每句話都發自內心。
Sincerity is not to say everything you think, but to mean everything you say.
王牌大騙子 (Liar, Liar), 1997
噪咖專欄:http://bit.l...
真誠不是要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是要每句話都發自內心。
Sincerity is not to say everything you think, but to mean everything you say.
王牌大騙子 (Liar, Liar), 1997
噪咖專欄:http://bit.ly/1qt6wkm
收到一位讀者來信,內文節錄如下: “親愛的水尢水某,我是你們的小粉絲,今年剛剛滿20歲的女生。我小時候很不喜歡講話還有跟陌生人相處,爸媽還以為我有自閉症,不過現在好像整個反過來,我簡直就是過動兒,一開始講話還會講不停哈哈。
但是我的問題也是跟這個有關就是了…我因為個性比較急,常常心裡一有個念頭就會忍不住馬上想要講出來。習慣我的朋友們是不會介意,還覺得我很可愛,可是前幾天我聽到系上有人在傳我的八卦,說我是個大白目,講話很難聽之類的。我聽到以後很難過,也仔細想了很久,可是我覺得雖然我講話很直,可是我不會亂說話啊,一定都是我真的這麼覺得我才會說。而且如果只為了不讓人家講我壞話,就要我改變自己我又覺得很蠢,我想你們也會認同吧!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請你們給我一點建議,另外我常常看到你們幫了好多其他的粉絲解決問題跟推薦電影,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請你們推薦的是喜劇,好像比較不會那麼沈重哈哈!先預祝你們永遠恩愛,粉絲團越做越大!“
.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以『說話』為主題的喜劇《王牌大騙子》(Liar, Liar)。
.
Fletcher是一個能言善道的律師,但只追求功利的他常常為了贏得官司而用盡一切手段。說謊對他來說,就跟喝水吃飯一樣平常。但他的兒子卻很不喜歡老爸一天到晚說謊,於是在生日當天被Fletcher放鴿子之後,用了他生日願望許了個願 – 讓Fletcher 24小時之內無法說任何一個謊。
接下來的一天裡,Fletcher非但無法說謊,還逼得他必須說出心中所想的每一句話。於是我們發現,原來Fletcher幾乎對所有每天跟他相處的人都是用著虛偽的態度在相處著。這個必須說真話的過程雖然很痛苦,但卻讓Fletcher發現到說謊會帶來的傷害,也才讓他明白到真誠的重要性。改過自新之後的他,也終於贏回了前妻與兒子。
雖然這部電影提倡的是說真話以及當一個真誠的人,但我們覺得這並不代表你可以想到什麼就立馬說出什麼。就像你信中提到的,認識和習慣你的朋友們一點都不會介意,反而會覺得你很可愛。但這也代表還有很多和你不熟的人,剛開始接觸到你的時候的確會被你的直率給嚇到。就像電影裡Flecther不能說謊的時候,每一句話雖然都是真心話,但因為完全沒經過修飾,所以非常難聽,也讓身邊的人都感到無比反感。
我們不是要你因此而改變自己,而是不妨試著在說出每一句話之前先看看場合,然後評估一下在場的人是不是都知道你的個性。要知道保持沈默並不會讓你變成虛偽的人,只是你保留了發表意見的權利。而當你判斷適合發言的時候,你所說的話還是一樣會發自內心,一樣是個真誠的人。
祝福你!
過動兒評估表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寶貝幫TV_育兒大解密】《我的孩子正常嗎?發展慢還是遲緩兒? 兒童發展全攻略懶人包》
💕留言「+1」,獲得【寶寶發展即時篩檢懶人包】
寶寶已經1歲半了,怎麼都不會叫爸爸媽媽呢?我的寶寶很愛跑來跑去,動個不停,玩玩具都不持久,會不會是過動兒呢?我的孩子好像爬太少了,以後會不會動作發展困難呢?
所謂的發展遲緩分為多種不同的層面,包含生理發展、感官知覺、動作語言、認知學習、情緒表達、生活自理,相對落後同年齡孩子的現象。由於0~6歲期間的兒童腦細胞快速發展,可塑性較大,透過早期療育能促進發展、減少落後。可惜大多數的爸媽對孩子的發展遲緩現象缺乏警覺性,往往等到上學後,才帶著孩子就醫評估,可能就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想知道寶寶的發展有跟上進度嗎?只要在下面留言「+1」,就可獲得【寶寶發展即時篩檢懶人包】,讓爸媽可以在家中自己測驗寶寶的發展進度。
★最實用的影片,讓媽咪育兒更輕鬆,寶寶更健康💕
過動兒評估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你懷疑眼前的孩子不對勁?當你猜想他是過動兒?這時,你可以先瞭解是否在不同的地方,例如家裡、學校、安親班或公共場所,孩子都出現這些狀況?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把眼前所看到的,就直接認定,孩子就是如此。以偏概全,對於孩子的診斷來說,其實是非常危險,也不期待發生的事情。
這種現象就如同在教室裡,當老師發現,孩子不斷的開口說話,坐不住,靜不下來。我們很少去內省或自我覺察,是否自己在班級經營上,可能出了一些狀況。
但我們卻很容易去歸咎,是這個孩子有問題,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安靜地坐下來。但這樣的判斷,是武斷了些。
我經常在演講的場合,與現場的家長、老師、治療師,心理師們分享一件事情。當我們在觀察一個孩子的時候,避免只是將當下所看到的,就以為是全貌。
我們反而需要去思考,孩子在我們所見以外的表現,是否相一致。特別是,對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子來說,他的自我控制能力缺乏,例如專注力、活動量以及衝動控制,是需要存在跨情境的狀態。
比較謹慎、細膩的話,我會試著去詢問自己沒有看到的部分。例如孩子在其他課堂上,對其他的老師,或是在家裡,在安親班,在其他的才藝班,是否依然也是如此。請謹慎的確認,自己沒看到的部分。
這麼做的目的,主要在於評估孩子是否出現「跨情境」的問題。這一點,對於過動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過動兒評估表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你懷疑眼前的孩子不對勁?當你猜想他是過動兒?這時,你可以先瞭解是否在不同的地方,例如家裡、學校、安親班或公共場所,孩子都出現這些狀況?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把眼前所看到的,就直接認定,孩子就是如此。以偏概全,對於孩子的診斷來說,其實是非常危險,也不期待發生的事情。
這種現象就如同在教室裡,當老師發現,孩子不斷的開口說話,坐不住,靜不下來。我們很少去內省或自我覺察,是否自己在班級經營上,可能出了一些狀況。
但我們卻很容易去歸咎,是這個孩子有問題,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安靜地坐下來。但這樣的判斷,是武斷了些。
我經常在演講的場合,與現場的家長、老師、治療師,心理師們分享一件事情。當我們在觀察一個孩子的時候,避免只是將當下所看到的,就以為是全貌。
我們反而需要去思考,孩子在我們所見以外的表現,是否相一致。特別是,對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子來說,他的自我控制能力缺乏,例如專注力、活動量以及衝動控制,是需要存在跨情境的狀態。
比較謹慎、細膩的話,我會試著去詢問自己沒有看到的部分。例如孩子在其他課堂上,對其他的老師,或是在家裡,在安親班,在其他的才藝班,是否依然也是如此。請謹慎的確認,自己沒看到的部分。
這麼做的目的,主要在於評估孩子是否出現「跨情境」的問題。這一點,對於過動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王意中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