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運動後耳鳴怎麼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運動後耳鳴怎麼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運動後耳鳴怎麼辦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11的網紅好好睡覺,好好吃飯 - 李承翰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做了這個咬合板,關節就能不痛嗎?」一位在不動產代銷當高管的女病患問我。 ⠀⠀ 老實說,我無法保證。 更正確地說,在顳顎關節症候群面前,#我想沒有一位醫師敢保證治好。 ⠀⠀ ⠀⠀ —— ⠀⠀ 「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發現顳顎關節不舒服的呢?」我問。 ⠀⠀ 她微微傾頭,若有所思:「從公司接下這個建...
運動後耳鳴怎麼辦 在 好好睡覺,好好吃飯 - 李承翰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做了這個咬合板,關節就能不痛嗎?」一位在不動產代銷當高管的女病患問我。
⠀⠀
老實說,我無法保證。
更正確地說,在顳顎關節症候群面前,#我想沒有一位醫師敢保證治好。
⠀⠀
⠀⠀
——
⠀⠀
「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發現顳顎關節不舒服的呢?」我問。
⠀⠀
她微微傾頭,若有所思:「從公司接下這個建案...不對...更久之前也有一次...」
⠀⠀
「...應該是 #從我成為大人的時候吧。」最後她開玩笑地說,但這個答案卻令我印象深刻。
⠀⠀
⠀⠀
細聊之後,我了解到她的症狀是從上大學開始,熬夜趕報告、期末考、弄營隊的那些夜晚,關節的不適就偶爾會出現,但通常一段時間會稍微緩解,她就不以為意。
⠀⠀
畢業進入職場後,接踵而來的會議馬拉松、老闆的善意關心、聳入天際的銷售目標,也偶爾會讓她有短暫的身體不適:偏頭痛、肩頸痠痛、暈眩、耳鳴、想吐之類,各式各樣。前後看了很多醫生,但這些症狀仍然反反覆覆出現。
⠀⠀
⠀⠀
直到去年,惡魔終於現形。
⠀⠀
⠀⠀
那天,當她打算匆匆吃下漢堡,開始一早的銷售會議時,#突然發現自己的嘴巴卡住了,無法張到最大,平常幾口就能解決的漢堡,要分好幾層才能勉強吃完。
⠀⠀
之後的半年,耳朵前方痛、咀嚼疼痛、張閉口有怪聲、無法隨心打哈欠的狀況越來越常發生。在一連串的看診、轉診、看診、轉診循環之後,終於到我這裡,這才確診她患有「#顳顎關節症候群」。
⠀⠀
⠀⠀
類似這樣的故事,我已經聽了不下百次。
⠀⠀
⠀⠀
〖#顳顎關節是什麼?〗
⠀⠀
它是位於耳朵前面的一個關節,現在你可以試著把雙手食指跟中指按在耳朵前方(約鬢角的位子),當嘴巴張合的時候,會感覺有塊骨頭上下跑動,那就是顳顎關節。
⠀⠀
顳顎關節連接著頭顱骨跟下顎骨,可以前後左右移動、旋轉,主要負責咀嚼、說話等需要開閉口的運動。
⠀⠀
⠀⠀
〖#顳顎關節出問題會有什麼不適?〗
⠀⠀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症狀非常多樣化,但隨著嚴重度不同,蠻常見一個發生順序:(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所有症狀)
⠀⠀
1. 兩側或單側下巴轉角附近痠痛
這是咀嚼肌用力過度的疲勞。有人早上比較明顯,也有人是晚上,兩者成因不同。(關於晚上痠痛可以參考之前我寫的那篇日間磨牙,有很大關聯。)
⠀⠀
2. 顏面肌肉、肩頸肌肉痠痛、偏頭痛
當我們的咀嚼肌無力或疼痛的時候,其他的肌肉會好心加入幫忙,協助我們做到想做的動作,但幫久了,它們也會累。
⠀⠀
3. 張閉口或咬東西時會出現喀喀聲
顳顎關節內部有一塊緩衝用的關節盤,時不時發生脫臼,離開它該在的位置,但這時候還有機會自己跑回去,滑回去的時候就會『喀』一聲。
⠀⠀
4. 耳內疼痛或耳鳴
緩衝用的關節盤跑掉之後,下顎骨直接壓到頭顱骨,這中間夾著一塊富含血管、韌帶跟神經的組織,造成疼痛。
⠀⠀
5. 張口時下巴偏斜、張口只能開 1~3 個手指寬
到了這個階段,這塊關節盤脫臼後已經不回家了,不只離家出走,還擋在關節開口時要經過的路上,導致張口幅度變小。如果只發生在單側就會導致張口程度不對稱,下巴偏一邊。
⠀⠀
⠀⠀
可以明顯的看出,顳顎關節症候群可以大致分為【#肌肉問題】跟【#關節問題】兩種,其中【#肌肉問題】是比較常見且早期的。
⠀⠀
⠀⠀
〖#顳顎關節症候群發生時怎麼辦?〗
⠀⠀
通常急著想來看我的患者分為【痛】跟【喀喀聲】兩種:
⠀⠀
如果是【痛】的狀況:
你可以冰敷疼痛處 (每二十分鐘休息五分鐘),會得到快速的疼痛緩解;但如果已經是長期都會痛,則改為每天定期的熱敷(可以洗澡時順便用熱毛巾敷),搭配疼痛區周圍肌肉的按摩。
⠀⠀
如果是【喀喀聲】的狀況:
請辨認出會讓你發出那個聲音的動作(例如打哈欠、張大嘴、單邊咀嚼),然後在你看到牙醫師之前,都盡可能都不要再做那個動作。因為每發生一次關節盤脫臼,都會讓這個問題更難被治好,時間拖得太久更是。
⠀⠀
⠀⠀
至於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牙醫師有各種方法,包含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咬合板、針灸、注射玻尿酸、肉毒桿菌、手術...等等。
⠀⠀
然而,就像開頭所說,上述治療都無法保證讓顳顎關節百分之百康復,只是盡可能降低不適感。
⠀⠀
因為顳顎關節症候群牽扯到太多的因素,不單純只是生理因素,還有 #心理因素。
⠀⠀
⠀⠀⠀⠀
〖#為什麼顳顎關節會發炎?〗
⠀⠀
顳顎關節需要許多結構合作來發揮功能,如果任何一個部分破壞了平衡,就有可能導致症狀,包含:肌肉過勞、關節異常負載、咬合不正、磨牙、韌帶過鬆、離子失衡、腦神經放電異常、高敏感族群、自律神經失調...... (還有很多打不完)
⠀⠀
有些,是牙醫師能處理的;有些,是內科醫師能處理的...
但有些,只有你能處理。
⠀⠀
以開頭的女高管來說,最後導致她顳顎關節發炎的方程式,就包含了:
—【肌肉過勞】+【咬合問題】+【完美主義者】+【工作壓力】
⠀⠀
如果各自都還在能負荷的範圍內,就相安無事;但當若 #當工作壓力急遽增高 時,或 #對自己的要求過高 時,平衡就可能會被打破了。
⠀⠀
從這個案例來看,我身為一個牙醫師,能做的只有將【咬合問題】處理好。剩下的幾項,我最多只能陪她談談心,或教她一些冥想技巧了。
⠀⠀
⠀⠀
『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須繫鈴人。』 -《紅樓夢》
⠀⠀
⠀⠀
——
研究發現:顳顎關節症候群患者中,有三成與精神狀況有關,五成會伴隨睡眠問題。
⠀⠀
其實,「顳顎關節症候群」是一個很好的 #壓力警報器。當症狀突然出現時,就試著問自己:『我最近是不是太累了?這些事真的這麼重要嗎?』
⠀⠀
還記得這位患者說,症狀是從她『成為大人』的時候開始的嗎?
⠀⠀
⠀⠀
『成為大人』的時候,其實就是『肩上開始要扛責任』的時候;
而當『顳顎關節痛起來』的時候,可能就是你該『#稍微放下』的時候了。
⠀⠀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運動後耳鳴怎麼辦 在 運動防護員x物理治療師 Lulu Lu柏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棒壘球擊中頭臉部該如何處理
完全是個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早上去打個棒球因為沒注意球的來向
棒球當下是連擋都沒擋直接擊中顴骨
經過自己的評估和處理(畢竟全場只有我一個防護員🥺
至少現在沒有腫的像豬頭
不過這類的意外偶爾遇到時該怎麼辦呢?
尤其頭臉部的創傷
與腦震盪和性命安全相關性非常高
有可能一個撞擊人就休克了
通常這個情況發生時可以做以下的評估👇
▶️ #檢查生命徵象(意識、呼吸、瞳孔、脈搏)
▶️ #檢查創傷程度(眼瞼、眼球、臉部頭部骨骼是否有變形、腫脹或流血,眼耳鼻是否出血)
▶️ #檢查感覺動作功能(是否可睜眼、視野是否模糊不清、能否眨眼、呼吸是否順暢、面部是否感覺異常)
若以上測試有任何嚴重或危急的情況發生
☑️速撥119
☑️現場固定傷者頭頸部
☑️安撫傷者情緒
☑️持續觀察評估
若以上危急狀況都很幸運沒有發生
像我一樣生命徵象ok,沒變形、沒出血、視線正常、呼吸正常,只有皮下腫脹產生時
✅冰敷冰敷冰敷(因靠近眼部,冰5分鐘就應休息一下,直到腫脹發生停止或疼痛緩解)
✅臉部、頸部不得使用冷噴
✅持續保持清醒觀察生命徵象是否有變化
✅24至48小時內不進行激烈運動並持續觀察腦震盪症狀(頭暈、頭痛、耳鳴、想吐等等)
✅有任何狀況儘速就醫
好啦這次又一個身體力行
被打到的當下腦海又閃出許多假設與處理流程
明明受傷的是我本人啊😂😂
沒事沒事
就是棒球幫我暫時變出縫線刺青
後續做觀察即可
大家打球運動真的要小心安全啊😫
腦震盪延伸閱讀
1. 評估工具 https://reurl.cc/yZ9ZNq
2. 生理機制 https://reurl.cc/QdKdq2
#Athletictrainer
#Physiotherapist
#Emergency
#Brain_concussion
#Baseball
#Softball
運動後耳鳴怎麼辦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莫名頭暈作嘔沒有原因?別懷疑這可能是前庭性偏頭痛】
一進辦公室就頭暈作嘔,無法工作嗎?!
明明前一刻就好好的,下一秒卻馬上天旋地轉的讓人想吐?
而通常只要休息一陣之後,又好像沒事發生過。
反覆發生卻找不到原因,實在好困擾。
先來來看看你是否有出現一下症狀 :
1. 突發性的暈眩伴隨作嘔,有時會加上頭痛症狀
2. 畏光以及怕吵,對於聲音敏感且引起身體不適,偶爾可能會耳鳴以及聽力下降之狀況。
3. 視覺出現預兆,於視野中出現明亮閃爍亮光、鋸齒狀的線條通常也會有暗點並且影響閱讀。
4. 通常以上症狀都會在平日發生,直到下班就緩解。
👨🔬這可能是「前庭性偏頭痛」在作祟,而此症狀更好發於上班族,女性則較男性高。
於診斷上較為依賴過去的病史與家族遺傳、出現的症狀以及需要排除診斷。
前庭性偏頭痛容易被人所忽略,於臨床上也常被誤診為梅尼爾氏症,故需要謹慎關注。
#誘發的因素為 :
1. 過度的壓力
2. 情緒的波動,焦慮或是情緒低落
3. 睡眠障礙,睡眠不足或是睡眠過多
4. 雌激素波動,經期前後或是更年期的婦女
#該怎麼辦呢
1. 適度運動🧘♀
平常適度的運動,如步行、騎腳踏車或是瑜珈等,適度的運動可以排解壓力。
2. 生活規律,固定作息⌚
不只是上班日,就連休假日作息也要正常就寢起床。
3. 暫時放下手邊工作🙋♀
若是突發性的出現暈眩、視野被遮蔽的症狀,建議這時先放下手邊工作稍作休息,通常症狀會自行緩解。
4. 預防性用藥治療 🎯
以上症狀可能維持數分鐘到一小時之內,通常會自行解除。
但若是一年好發次數過高,甚至是嚴重影響平日生活以及交際狀況,
可以採用預防性用藥的方式來減緩。
但還請務必找尋找專科醫師協助、確診,切勿自行用藥。